解读 引领学生超越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引领学生超越教材
——浅谈解读教材的有效性
西昌市小庙乡小庙村小学马宗琼
引言:解释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复制、再现、重建或者恢复被解释者的原意。解释产生新的意义。——《解释学与教育》
我乡市级课题《小学教材的解读与拓展策略研究》得以立项,很大程度来源于我乡教师对老版教材的“情有独钟”和对现行教材的一些困惑。由于我乡中老年龄段的教师占绝大多数,接触以前的教材时间较久,多年的教学沉淀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与老版教材相匹配的教学风格。而对接二连三推出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让我们有点应接不暇,我们来不及分析梳理西南版、江苏版,紧接着又得迅速投入到现行教材的研究中去。六年十二本书需要时间去梳理、去领悟、去沉淀。因此对刚刚发行完毕的十二本书的解读,挖掘整套文本丰富的内涵就显得非常必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解读的有效性呢?经过学习钻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解读的含义。“解”是解释、弄清的意思,而“读”则是含有阅读,比较分析,研究的意义,这其实就是把握教材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与文本对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成为读者,把自己当作学生感受,在课前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要通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掌握构成体系的各个部分,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编者的编排意图,然后将这些通过分析和理解,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同时解读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中的每个信息、提示语、练习等,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此时的解读应准确,力求达到“推敲”之细致,对教材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接着我们成为作者,去设计、去策化,如理解教材中插图的编写意图,为什么用这样的插图?有什么作用?怎么用?多问几个为什么,将知识从广度、深度方面进行拓展,尽可能将知识呈网状发散开去,对文本上出现的信息多想几步,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一步自然会发现每个插
图都能形象地介绍所学内容,指出了与知识相关联的实际问题,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对学生增强感知,建立表象,培养形象记忆,促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助、互补、和谐发展。有时,还可以配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新课程倡导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学科间内容和方法的整合,文科可以用理科的思维方法,理科同样可以借鉴文科的内容。因而在解读时,我们除了钻研自己手中的教材外,还要钻研其他版本的教材;除了钻研所教学科的教材外,还要钻研其他学科的教材,吸取一切精华,为我所用。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设计了一个走格子的游戏,她在骰子上写“挺胸、勇气、自信…”等词语,然后同桌在格子上扔骰子,挺胸可以前进几格,勇气可以后退几格…。这样的设计不仅学习了加减法,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品质。此时的解读深刻而广博,力求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之深度,对教材有一个深度的把握和将教材变的厚重之广度,这样我们成为教者自然就得心应手。
其次,解读绝不是简单重复、复制、再现而是重建恢复甚至超越编者的原意,所以解读本身就包含着创造(也就是课题即将探讨的拓展)我们在审视教材时,实际已参与对文本意义的组合,因为文本有其独立的生命,超出作者的意图,超越原创时的条件,超出最初的读者。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认识规律,经验和各自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在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时都有自己创造的一套审美经验,正如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我们要善于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在尊重文本情况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教学空间。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同时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仰视解读,高居教材之上去超越教材。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教材作为“教学素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教学“减法”时,我大胆让学生来学习,然后问:“为什么减法要用加法来引入?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认真思考后一个男生回答:因为减法是加法的相反。(当时还没有出现逆运算)多好的
回答!当我们解读教材后大胆引领学生去反思教材,他们也一定可以超越教材,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所以,当我们通过研究读完,读深,读透教材正确理解文本内涵时,我们就清楚,文本蕴含的精髓,在这样研究过程中我们自然会去反思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教材,能动态去生成教材。如六年级最后一课《我最好的教师》不正是这种理念的再现吗?当我们的孩子能拥有这样一种魄力,这样一种担当,这样一种气度,那么他们一定会善于“天问”一定会精于思考,也一定会“雀跃欢呼”最终会挺立潮头,那么我们的解读就有了价值,就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