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湘科版)】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45《生态平衡》(教案)
小学科学45《生态平衡》(教案)生态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认识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和解释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保护,以及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和后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PPT、图表、实物模型等。
2. 学材准备:小学科学教材《生态平衡》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引入(15分钟)1. 准备一段关于生态平衡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导入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30分钟)1. 通过教学PPT呈现生态平衡的定义和概念,并结合简单的示意图进行讲解。
2. 利用图表,介绍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 分组小实验:选择几个常见的生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较为直观的理解。
拓展(30分钟)1.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不同的生态系统,例如森林、河流、海洋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生态平衡的。
2. 通过案例分享,介绍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如环境污染、过度捕猎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破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生物角色,模拟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加深对生态平衡的理解。
总结(15分钟)1. 教师进行概念总结和知识点强调,帮助学生理清思维。
2. 学生互相讨论总结所学内容,展开小组报告,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练习与反思(3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生态平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1.3保持生态平衡(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湘科版
1.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平衡的相关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生态平衡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生态平衡。
3.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参与生态平衡实验活动,学生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学生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紧密围绕课本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5. 实验法: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平衡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6. 游戏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在课堂中穿插一些与生态平衡相关的游戏,如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7. 教学媒体和资源: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PPT、视频、在线工具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提高他们的学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生态系统:3保持生态平衡》听课笔记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态系统:3 保持生态平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识别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并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导入教师行为:1.1 展示一幅生态系统平衡与失衡的对比图片,如清澈湖泊与污染严重的河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两个生态系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生态平衡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对比两个生态系统的不同状态。
•小组讨论,提出自己对生态平衡及其重要性的初步理解。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的对比图片和启发式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学习生态平衡的概念和意义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2.1 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2.2 分析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如自然因素(气候、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污染、过度开发)。
2.3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角色(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人类等),模拟生态平衡被破坏和恢复的过程。
•设定情境:一个原本平衡的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如乱砍滥伐、污染排放)而失衡。
•学生根据角色特点,讨论并决定各自的行动策略。
•通过表演展示生态平衡的变化过程及恢复措施。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深入思考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在表演中展示自己对生态平衡的理解,提出恢复生态平衡的建议。
过程点评:角色扮演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亲身体验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讨论和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生态平衡的理解,还培养了分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秋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1.3保持生态平衡(课件)
食物链?
马里恩岛的生态平衡 是怎样被破坏的呢?
想一想 巴西龟
紫茎泽兰
非洲大蜗牛
美国白蛾
红火蚁
松材线虫
物种入侵有什么危害 呢?
想一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人类的贪婪带来了什么 ?
想一想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历史上是有名的“千里松林”。由于清朝的腐败,围场开放 、售卖土地和山林、大范围伐木,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 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导致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半个多世纪 以来,塞罕坝几代建设者艰苦奋斗,在933.33平方千米的土 地上,栽种了746.67平方千米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0% ,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现在的塞罕坝,年均降 水量达到460毫米,大风日数减少到53天。2017年,塞罕坝 的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如 今,这里有植物600余种、野生动物100余种,包括豹、鹿、 天鹅等珍稀动物。666.67平方千米的森林每年可增加约50万 吨的新鲜氧气,雨季防洪,枯水期防旱。森林阻碍了沙漠化 的进程,减少了沙尘暴现象出现的频率,成为京津地区的生 态屏障。塞罕坝累计为社会提供造林绿化苗木2亿株,森林 旅游、风力发电、山野资源采集等产业的发展,每年可给当 地带来巨大的收益。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态系统》
保持生态平衡
想一想
靠近南极的马里恩岛原先是一个 荒无人烟的海岛,岛上只有海 鸟、无 翅蛾、蜗牛、蚯蚓等小动物,直到一 支 探险队登上马里恩岛,船上的几只 老鼠也溜上了岸。两年后,这个小 岛 成了鼠岛,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后来,探险队运来4只家猫,结 果老 鼠逐渐少了,而猫却迅速繁殖起来, 它们开始捕食海鸟,严重破 坏了马里恩岛的生态平衡。
【新教材】新版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同步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1阳光下的植物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3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1.4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1雾和云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2雨和雪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3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2热能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3电能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3.4电磁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1地月系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2太阳系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3灿烂星空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4.4宇宙畅想曲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1桥梁招标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2桥梁投标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5.3建造桥梁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1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2手电筒的发明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6.3我的发明创意教学设计入 4.归纳整理:提问:同学们,这种变化让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5.回顾:水的三态变化,它们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完成学习任务一。
6.小结:水的液态、气态和固态在温度改变的条件下能够相互变化,温度是影响水的三种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6分钟探究自然界的水循环1.谈话: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变化形成了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2.出示图片(蒸发现象)提问:地球表面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水蒸气会去向何处呢?小结: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低空处是雾,高空中是云。
3.出示图片(雾和云)提问:云层中的小水滴又会去向何处?小结: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冷凝结,越聚越大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下来。
4.归纳,整理:地面上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跑到空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当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大,会形成降水又降落到地面上,而后,地面上的水又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高空中,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湘教版选修6)精品PPT教学课件
【交流讨论】
• 说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受损生态系统的 例子,分析受损原因。思考人类应如 何保护生态系统?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阅读】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乞虾米,虾米啃 泥底”,就形象地比喻了生物之间相依为命的食 物链关系。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野兔吃青 草,狐狸吃野兔,狼又吃狐狸;在湖泊生态系统 中,虾蟹吃水中的藻类,鱼吃虾蟹,鱼又可被水 鸟捕食。小鸟不仅吃昆虫,也吃野果,野兔不仅 被狐狸捕食,也被其他食肉兽取食。因此,许多 食物链互相交叉,形成食物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 –选修6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
• 自学课本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种群?什么是生物群落?什么是 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1)基本概念 生物种群是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是一定 区域相同物种的集合; 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 是一定区域内不同物种的集合;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是一定区域 内生物群落(包括生命系统)和其生存环境(包括非生命系统) 的集合。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空气、 水分、养分和气候因素等)
【阅读】
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 生态系统具有一种内部的自动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稳 定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任何变化,都 是对系统发出的停号。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食叶昆虫数 量增多导致林木受害,这种信号传递给食虫鸟类,促使其 大量繁殖,捕食昆虫,从而使昆虫数量得到控制。于是, 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逐步得到恢复。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赖 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多样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就可以通 过多途径进行。一旦某个途径受阻,其他途径有可能替代 其功能,起到自动调节作用。当然,这种调节作用是有限 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生态系统实例:各种禾草、灌木以水、土壤、 二氧化碳为养料,在一定温度下,叶绿体利用太 阳能把这些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供草原上牛、 马、羊、野兔等食用;一些肉食动物,如狼、鹰 又吃食草动物;微生物又把动植物尸体分解为无 机物,重新供草原植物利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四课生态平衡
这时,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许多 鹿被饿死,另一些鹿长得很小或不健康。 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饥饿的鹿越来越靠近人类的居住地。它们吃农作 物、菜园里的蔬菜、灌木等,直接影响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鸟类和小动 物。
人们很喜欢这些体形优美、漂亮敏捷的鹿,多数人不希望看到这些鹿
遭受饥饿或疾病的折磨。
针对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三种不
预测一下,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 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做个生态瓶,模拟生态平衡。
种小草。
找一个瓶子,放些湿润的土壤进去, 栽一棵小草,然后把瓶子密封起来。
预测一下,不打开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说说看,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 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 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 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 的循环利用。
做个生态瓶,模拟生态平衡。
鱼缸养鱼。
1.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 2.在鱼缸底部铺些沙子,栽些水草。 3.放几条小鱼到鱼缸里。 4.把鱼缸加盖,密封起来。 5.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同的解决方案:
1.通过猎地鹿球减上少鹿每的24数小量时;,就有150一200种物种永远告别 我们这个星球。一个物种灭绝不仅对那个物种来说是一 2个.通悲过剧引,入鹿对的人天类敌来减说少鹿这的也数是量一;个悲剧,而众多物种的灭 3绝.顺,其最自终然,可让能鹿造自成生人自灭类。的大悲剧。
点击输入标题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 中国已建有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 植物种类,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部在自 然保护区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 要方面。
保护环境 课件(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
材料1:
到2000年,全国重点林 区的131个林业局中有70%无 林可采,乱砍滥伐、森林火 灾及病虫害是造成森林退化 的主要原因。
材料2:
我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 低,退化严重,水土流失总 面积4533万公顷
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人类在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具体指与湖争地、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原等
能源危机
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 有量却很低。小煤矿对不可再生的资 源掠夺式的开采,造成煤炭资源的极 大浪费。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 第9位,但人均仅2.9吨,居世界第49 位。有人预测按目前的速度,只需五 六十年即可耗去全部石油储量。
特大洪灾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给中国社会 经济造成了 巨大损失。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将达2000亿元以上。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保护环境
家园
环境保护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 看下列风景图,通过 比较, 你能从中发现 什么问题?
材料
2001年9月,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 空检测到了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臭 氧层空洞,达2830万平方公里,是 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臭氧层空洞使 得紫外线能够直射到地球,引起气 温升高,冰雪融化,导致地球海平 面上升。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500立 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1/4,据 调查表明,90年代初,全国缺水 城市已发展为近300个,较严重缺 水的城市有100多个。我国80%以 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 入水体,已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 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 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不 符合饮用水标准。
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不 再是一片蓝色,而是在表面 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一 些原来清晰可见的地球标志 性建筑,现在也模摸糊糊, 若隐若现。
《保持生态平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保持生态平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一、导入1. 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生态平衡,为什么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观察实验: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班级内植物生长情况,让学生思考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1. 课文阅读: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视频学习:观看相关生态环境破坏的视频,引发学生深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每组展示讨论结果。
三、巩固1. 组织课堂游戏: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表演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拓展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总结1.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保护环境,以及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册内容。
2. 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持生态平衡的心得体会,包括自己的保护环境计划。
七、扩展阅读1. 推荐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书籍或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知识。
通过以上学习安排和活动,相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明白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一、导入1. 引入话题:生态平衡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2.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的灾难性后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关注。
《保持生态平衡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保持生态平衡》导学案一、导言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一种状态,是生物圈内各种生物种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之间的互相干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保持生态平衡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生态平衡的观点、意义和保持方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生态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生态平衡的破坏原因。
3. 探究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进修内容1. 生态平衡的观点和意义。
2.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3. 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重要性。
四、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的灾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进修a. 生态平衡的观点和意义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一种状态,是生物圈内各种生物种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之间的互相干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珍爱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b.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生态平衡容易被人类的不良行为破坏,如过度开发、乱砍滥伐、过度捕捞等,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恶化。
c. 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重要性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包括勤俭资源、减少污染、珍爱野生动植物等。
保持生态平衡不仅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保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3. 活动分组讨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设计珍爱生态平衡的行动方案,并向全班汇报。
4. 总结通过小结生态平衡的观点、意义和保持方法,强调保持生态平衡对于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
五、作业撰写一篇关于保持生态平衡的文章,结合实际例子说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保持方法。
六、拓展观看纪录片或科普视频,了解更多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拓展对生态平衡的理解。
七、评判根据同砚们在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评判其对生态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科学(湘科版)】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课件
筑绿色屏障, 促经济发展,展 现中国力量。
塞罕坝的 环境变迁
说一说:从塞罕坝成功修复生态平衡的 过程,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态平衡被破坏后,修复起来很难。
如果一开始不破坏就好了!
生物入侵导致生态平衡被 破坏;被破坏的危害。
总
最大的生态平衡破坏者是
结
我们自己。
生态修复的艰难与好处。
我们要做保护者,不做破坏者。
做好《制作生态瓶》学习准备
做生态瓶的相关材料: 剪刀、胶带、带盖的大瓶子或者罐子、土壤或水、小 石子、植物、小动物等。
保持生态平衡
六年级 科学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 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 种动态的平衡。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食物网关系。如果 食物链或者食物网被破坏,生态平衡会怎么样?
马里恩岛的启示
自己培育适合塞罕坝环境的苗。 地上部分:低矮粗壮。 地下部分:强健有力。
改进植苗机,以适应起伏不平 的地形。
森林茂密,
1962年组建
鸟兽繁多。
塞罕坝机械林场。
开围放垦, 出售山林,连年 山火等。
克服困难, 提高幼苗成活 率。
塞罕坝的 环境变迁
三代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塞罕坝的主色调终于变成了绿色。
大量繁殖
危害本地
“疯狂开挂”的生物 水葫芦
繁殖很快,泛滥成灾,封锁河道,鱼虾绝迹。
“疯狂开挂”的生物 美国白蛾幼虫
繁殖力强。啃食果树、 林木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 整株死亡,造成惊人的损 失。
想一想:还有哪些原因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3《保持生态平衡》同步练习(含答案)
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3《保持生态平衡》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知识广场。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_________。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人或人为引种后大量繁殖,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称为_________。
4.我国现在知道的外来植物超过_______种,动物约_______种。
二、判断大厅。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台风虽然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但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 )2.在河道里放生各种动物,会影响我们稳定的生活的环境。
( )3.来自南美洲的清道夫鱼净化水质能力强,放入我国河水中很有利。
( )三、选择乐园。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不属于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因素是( )。
A.火山B.台风C.乱砍滥伐2.下列属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 )。
A.建造人类的高级公寓B.保护白鳍豚C.随意使用水资源A.草增多B.破坏草原生态平衡C.兔子增多3.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合理伐木能够保护植被更新,不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要保护对人类有利的动物,因此要大肆捕杀它的天敌C.生态平衡永远不会遭到破坏4.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和兔子,如果任意杀害其中一种的话,会造成什么后果? ( )A.草增多B.兔子增多C.破坏草原生态平衡5.下列不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的是( )。
A.美国白蛾B.大熊猫C.巴西龟四、综合练习。
水葫芦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某地区一条河面上长满了水葫芦,严重影晌着当地的生态平衡。
你能想到治理河道的办法,使此河道恢复生态平衡吗?应该怎样做?参考答案:一、知识广场1.生态平衡2.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人为因素3.生物入侵4. 600 40二、判断大厅1.X2.√3.√三、选择乐园1.C2.B3.A4.C5.B四、综合练习人工打捞后掩埋,引进对其他生物无害的水葫芦的天敌等。
六年级【科学(湘科版)3】保持生态平衡-学习任务单
1. 2. ……
推荐的学习资源
环境变迁: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而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 180 公里。浑善达克沙地的海拔高度 1400 米左右,北京的海拔 43.71 米,紧邻的沙地继续南侵, 像两头饿狮,直犯京城。
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 50 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 56.2 天。塞罕坝此时已是“飞 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草木不见,黄沙弥漫,肆虐地扑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北 京城。
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过去 55 年里,这里建起 112 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 工林场。每年释放氧气 55 万吨,可供近 200 万人呼吸一年,栽种的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 可以绕地球赤道 12 圈。
上世纪 50 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 56.2 天,如今已下降到 10.1 天。2016 年,北京 沙尘天仅有 5 天。2017 年,塞罕坝的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如今,这里有植物 600 余种、野生动物 100 余种,包括豹、鹿、天鹅等珍稀动物。百万亩的 森林每年可增加约 50 万吨的新鲜氧气,雨季防洪,枯水期防旱。森林阻碍了沙漠化的进程, 减少了沙尘暴现象的出现,成为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塞罕坝累计为社会提供造林绿化苗木 2 亿株,森林旅游、风力发电、山野资源采集等产业的发展,每年可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收益。
马里恩岛的动物:每张动物图片代表”一些“数量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摆放卡片,一张动物卡 代表一定数量的动物。
马里恩岛
靠近南极的马里恩 岛,原先是一个荒无人 烟的海岛。
用食物链的知识解释:马里恩岛的生态平衡 是怎样被破坏的?
猫 鼠
海鸟 虫
绿色植物
蜗牛
生物入侵
外地自然传入 人为引种
保持生态平衡
六年级 科学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 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 种动态的平衡。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食物网关系。如果 食物链或者食物网被破坏,生态平衡会怎么样?
马里恩岛的启示
森林茂密,
1962年组建
鸟兽繁多。
塞罕坝机械林场。
五十多年的努 力让绿色塞罕坝回 归。
开围放垦, 出售山林,连年 山火等。
克服困难, 提高幼苗密,
1962年组建
鸟兽繁多。
塞罕坝机械林场。
五十多年的努 力让绿色塞罕坝回 归。
开围放垦, 出售山林,连年 山火等。
克服困难, 提高幼苗成活 率。
水灾、旱灾、地震、台风…… 排放污水、滥砍滥伐、偷猎……
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容易修复吗?
塞罕坝的环境变迁
塞罕坝的生态平衡是如何被破坏的?
森林茂密, 鸟兽繁多。
塞罕坝的 环境变迁
森林茂密, 鸟兽繁多。
开围放垦, 出售山林,连年 山火等。
塞罕坝的 环境变迁
如果任其发展,你认为会有什么影响呢?
位置 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直线 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180公里 距离
大量繁殖
危害本地
“疯狂开挂”的生物 水葫芦
繁殖很快,泛滥成灾,封锁河道,鱼虾绝迹。
“疯狂开挂”的生物 美国白蛾幼虫
繁殖力强。啃食果树、 林木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 整株死亡,造成惊人的损 失。
想一想:还有哪些原因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的后果。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自己培育适合塞罕坝环境的苗。 地上部分:低矮粗壮。 地下部分:强健有力。
改进植苗机,以适应起伏不平 的地形。
森林茂密,
1962年组建
鸟兽繁多。
塞罕坝机械林场。
开围放垦, 出售山林,连年 山火等。
克服困难, 提高幼苗成活 率。
塞罕坝的 环境变迁
三代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塞罕坝的主色调终于变成了绿色。
浑善达克沙地海拔约为1400米 海拔
北京平均海拔43.71米
森林茂密,
1962年组建
鸟兽繁多。
塞罕坝机械林场。
开围放垦, 出售山林,连年 山火等。
塞罕坝的 环境变迁
当第一批塞罕坝人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 是什么样子?他们面临的是什么难题?
条件艰苦,但他们一定没有退缩。 幼苗成活率太低了,怎么办呀?
做好《制作生态瓶》学习准备
做生态瓶的相关材料: 剪刀、胶带、带盖的大瓶子或者罐子、土壤或水、小 石子、植物、小动物等。
筑绿色屏障, 促经济发展,展 现中国力量。
塞罕坝的 环境变迁
说一说:从塞罕坝成功修复生态平衡的 过程,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态平衡被破坏后,修复起来很难。
如果一开始不破坏就好了!
生物入侵导致生态平衡被 破坏;被破坏的危害。
总
最大的生态平衡破坏者是
结
我们自己。
生态修复的艰难与好处。
我们要做保护者,不做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