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_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消毒制度模版(3篇)

幼儿园消毒制度模版(3篇)

幼儿园消毒制度模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消毒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本制度旨在规范幼儿园的消毒工作,以确保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和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消毒管理责任1. 幼儿园院长是消毒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消毒制度并指导实施。

2. 各班主任是班级消毒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负责监督和落实班级消毒工作。

三、消毒设备与消毒用品购置1. 幼儿园负责购置适用的消毒设备和消毒用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2. 选择合格的消毒用品供应商,确保消毒用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四、消毒操作规范1. 消毒前,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做好手部卫生。

2. 确定消毒方式和消毒剂的使用,并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配制。

3. 按照工作要求,对幼儿园各个区域的消毒进行分区域、分时间段进行,确保全面覆盖。

4. 按照园务部门的安排,对公共场所、幼儿活动区域、餐厅、厕所等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时间应充分,确保消毒效果。

5. 喷雾消毒应保持喷雾器与物体表面之间适当的距离,保证消毒剂均匀覆盖,不留死角。

6. 消毒完毕后,及时清洗消毒设备,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五、消毒记录与报备1. 各班级需要建立消毒记录本,记录每次消毒的日期、时间、消毒区域、使用消毒剂名称和浓度等信息,并在记录本上签名确认。

2. 消毒记录本由班主任保管,定期上交园务部门备查,备案之后保存2年。

3. 发现传染性疾病疫情的,需立即向园务部门报备,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和隔离工作。

六、消毒知识培训与宣传1. 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开展消毒知识宣传活动,向家长传达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幼儿园的消毒工作情况。

3. 在幼儿园内明显位置张贴消毒常识宣传海报,提醒师生和家长注意消毒工作。

七、监督与检查1. 园务部门要定期对幼儿园的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记录。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为了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消毒和通风制度。

消毒和通风一方面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本制度旨在规范幼儿园的消毒和通风工作,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二、消毒制度1.消毒周期(1)幼儿园全园消毒:每学期开始前一周进行全园消毒,包括教室、食堂、卫生间、公共区域等。

(2)日常消毒: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消毒一次,主要对教室桌椅、玩具、门把手、水龙头等进行消毒。

(3)疫情爆发消毒:发生传染病疫情或疫情高发时,立即启动疫情消毒措施。

2.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使用紫外线灯对教室和公共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

(2)化学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漂白粉、酒精等进行消毒。

(3)温度消毒:对高温可耐受物品,如餐具、毛巾等,进行高温煮沸消毒。

3.消毒对象(1)教室和公共区域:包括地面、墙壁、玩具、桌椅、门把手、洗手池等。

(2)食堂和厨房:包括食材、餐具、厨房用具、操作台面等。

(3)卫生间:包括马桶、洗手盆、地面、墙壁等。

(4)教具和玩具:如积木、拼图、娃娃等。

4.消毒人员(1)由专职保育员负责日常消毒工作。

(2)全园消毒和疫情消毒由专业的消毒公司负责。

5.消毒记录(1)消毒人员要做好消毒记录,包括消毒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2)每次消毒完成后要向园长和保健医生报备。

三、通风制度1.通风时间(1)每天早晨幼儿园开园前要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

(2)对于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密闭的区域,每2小时要开窗通风10分钟以上。

(3)下午放学后和周末要开窗通风2小时以上。

2.通风室温(1)夏季: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室内温度控制在26℃以下。

(2)冬季: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

3.通风设施维护(1)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通风设备的有效性。

(2)对通风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过滤网等。

幼儿园通风及消毒制度

幼儿园通风及消毒制度

幼儿园通风及消毒制度一、引言在幼儿园日常管理中,通风与消毒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消毒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感染疾病,降低传染风险,保障幼儿园环境卫生。

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幼儿园通风与消毒制度至关重要。

二、通风制度1.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幼儿园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新,无异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室内温度适宜,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

•室内湿度适宜,应保持在40%-70%之间。

2. 通风频率和方法•每天至少进行2次以上的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式,确保空气畅通。

•避免在污染严重的时段开窗通风,例如早晚高峰时刻。

3. 特殊情况下的通风处理•当出现空气污染或特殊致病因素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空气质量。

•可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进行空气净化。

三、消毒制度1. 消毒对象•幼儿园内的玩具、桌椅、地板等经常接触的物品。

•公共区域如走廊、洗手间等。

2. 消毒频率和方法•每天至少进行1次全园消毒,包括玩具、桌椅等物品的消毒。

•室内公共区域每天消毒1次以上,消毒方法可采用84消毒液擦拭或紫外线消毒等。

3. 特殊情况下的消毒处理•当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加大消毒力度,保障幼儿园环境卫生。

四、执行与监督•幼儿园管理者应明确通风与消毒制度的责任人员,并建立相关监督与考核机制。

•通风与消毒的具体执行工作由专人负责,确保制度的执行到位。

•定期对通风与消毒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完善。

五、结语幼儿园通风与消毒制度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上制度,加强对幼儿园环境卫生的管控和监督,共同为儿童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三篇)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三篇)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幼儿园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幼儿园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措施:1.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消毒:对教室、操场、玩具等公共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 提供洗手设施:幼儿园要配备洗手池,并教授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间,特别是在进餐前、接触动物后等时候。

3. 做好室内通风:保持教室良好通风,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4. 餐具消毒:使用专用洗涤剂和高温消毒餐具,确保儿童饭菜的卫生安全。

5. 隔离发热儿童:对于有发热等症状的儿童,要及时予以隔离,并联系家长及时就医。

6. 疫情防控措施: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开展免疫接种、体温检测、健康问询等工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是保护幼儿健康的重要措施,需严格执行,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和儿童的健康安全。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二)幼儿园在卫生消毒方面有以下制度:1. 清洁环境:幼儿园定期进行清洁打扫,保持教室、活动场所、厕所等环境的清洁与整洁。

2. 消毒措施:幼儿园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包括室内外地面、桌椅、玩具、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

3. 食品卫生:幼儿园要求餐厅提供卫生合格的食品,并对食品进行储存、处理、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采取合理的饮食管理、食物摄入,确保幼儿的健康。

4. 手卫生教育:幼儿园要进行手卫生教育,教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传播。

5. 医护保健:幼儿园设立保健室,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幼儿体检,记录体温、身高、体重等信息。

对于有传染病症状的幼儿,要进行隔离处理,并及时通知家长。

6. 家长参与:幼儿的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合理梳理衣物、玩具等物品,避免病菌的传播。

以上是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的一些建议,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地的卫生法规和幼儿园的条件而定。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三)一、按季节开展卫生防病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

(完整版)幼儿园通风、消毒等制度

(完整版)幼儿园通风、消毒等制度

(完整版)幼儿园通风、消毒等制度幼儿园通风、消毒等制度(完整版)一、背景为了确保幼儿园内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通风、消毒等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幼儿园通风、消毒等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操作流程。

二、通风制度1. 室内通风规范- 每个教室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

- 教室内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通风设备,如窗户、排风扇等,以满足通风要求。

- 室内温度控制合理,不得太高或太低,以保持舒适的研究环境。

2. 室外通风规范- 幼儿园应位于空气质量良好的地方,远离繁忙的交通道路和工业区。

- 幼儿园周边应有足够的绿化环境,提供清新的空气供幼儿活动和研究。

三、消毒制度1. 消毒频率- 幼儿园的办公室、教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应每天进行消毒,确保卫生状况良好。

- 幼儿园的玩具、床上用品等与幼儿直接接触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

2. 消毒方法- 采用符合卫生部门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 消毒剂的使用要符合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对幼儿和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 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式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3. 消毒记录-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消毒记录制度,记录每次消毒的日期、地点、消毒人员等相关信息。

- 消毒记录应妥善保存,供相关部门或家长查询和核查。

四、其他要求- 幼儿园应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消毒意识和操作技能。

- 幼儿园应定期检查通风设备和消毒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转。

以上是幼儿园通风、消毒等制度的完整版内容。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各位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并确保幼儿园内的环境卫生与安全。

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3篇)

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3篇)

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3篇)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精选3篇)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篇11、室内外环境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清扫(比例1:100的84消毒液),保持整齐清洁。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冬季每半日通风一次,每次10-15分钟。

夏季要安装防蚊、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的设施。

垃圾要有专门容器集中存放。

2、儿童使用的餐具要餐餐消毒:餐具、水杯每天消毒柜消毒,毛巾每天用1:200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图书、玩教具每周一消毒。

3、厕所要儿童专用,并定期用酸类刷洗消毒,保持无异味。

4、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及其它辅助教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间不低于40分钟)、来苏儿等进行空气消毒。

5、用自动饮水机的园所,后勤负责每月对饮水机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并详实记载消毒记录。

6、幼儿园班车由专任教师每日管理和消毒。

7、校医室有详实的消毒液发放使用记录。

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篇2一、空气消毒。

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用紫外线灯照30分钟。

二、水杯消毒。

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水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

擦手、洗手、洗脸、用水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床拦消毒。

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

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每隔3小时用消毒液擦洗一次;生活区幼儿每次回寝前,用消毒液擦洗。

六、玩具消毒。

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

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

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

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做好幼儿每日晨、午检,掌握第一手材料,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篇3关爱幼儿,确保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使孩子们健康、自由、快乐的成长,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各类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幼儿园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1. 消毒物品及频次幼儿园将定期购置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物品,并按照以下频次进行消毒:- 每日清晨对幼儿园的走廊、楼梯及公共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每日上午对教室、餐厅、卫生间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每日下午对教具、玩具、桌椅等接触面进行一次消毒。

2. 消毒方法幼儿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硬表面进行擦拭,确保消毒液充分接触;- 使用酒精消毒液对小型玩具、文具等进行喷洒消毒;- 使用蒸汽消毒器对床上用品等进行蒸气消毒;- 使用洗衣机对幼儿园服装、床单等进行高温清洗消毒。

3. 人员要求幼儿园将配备专职卫生人员负责卫生消毒工作,要求其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 持有相关的健康证明,确保身体健康;- 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在工作中不会成为传染源。

4. 监督与检查幼儿园将设立卫生消毒检查组,定期对卫生消毒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及时纠正不合格的消毒工作。

对于长期不合格或违反规定的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处罚甚至解聘。

二、幼儿园隔离制度1. 病患隔离幼儿园将对发现有疾病症状的幼儿实行隔离措施:- 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的幼儿将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前来接孩子就医;- 对于确诊感染疾病的幼儿,将进行长期隔离,直到痊愈并获得医生的证明方可返园。

2. 病例隔离幼儿园将建立疾病病例登记制度,对于发现感染疾病的幼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隔离:- 确认有感染病例的幼儿及其家庭成员将被要求居家隔离;- 隔离期满后,须提供医生的证明,并经过幼儿园卫生人员的检查后方可返园。

3. 卫生隔离幼儿园将对特殊环境进行卫生隔离:- 对于食品进货渠道不明或来源不可靠的食品,幼儿园将立即进行隔离,并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后方可使用;- 对于发现有害生物或有异味的食品,幼儿园将立即隔离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进行调查处理。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一、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孩子的健康和教育越来越重视。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对孩子们的健康影响极大。

加强幼儿园的消毒和通风制度,是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二、消毒制度1.日常消毒:幼儿园应每天对教室、操场、餐厅、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消毒。

消毒液使用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消毒液。

在消毒过程中,要确保消毒液能够充分接触到被消毒物体的每个角落,确保彻底消毒。

2.特殊场所消毒:对于厨房、医务室等高风险场所,幼儿园应采取更严格的消毒标准,定期进行彻底消毒,确保场所的卫生安全。

3.消毒记录: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消毒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消毒液种类和浓度等信息,以备查证。

4.教具消毒:幼儿园的玩具、教具等与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安全。

5.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幼儿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的流行。

三、通风制度1.教室通风:幼儿园的教室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每天应定期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教室,排出污浊空气。

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定时通风,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

2.餐厅通风:食堂是孩子们进食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应保证餐厅的通风良好,避免因空气污染而影响孩子们的健康。

3.卫生间通风:卫生间是易产生细菌滋生的地方,因此幼儿园应保证卫生间的通风充足,定期进行通风除臭,保证卫生间的清洁卫生。

四、总结加强幼儿园的消毒和通风制度,是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措施。

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消毒和通风制度,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还应加强家长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卫生情况,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一、消毒通风的目的消毒通风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消除有害微生物和异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消毒通风的范围1、室内环境包括教室、寝室、活动室、食堂、卫生间等所有室内空间。

2、物品表面桌椅、玩具、门窗把手、床铺、餐具、教具等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

3、公共区域走廊、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

三、消毒通风的时间安排1、日常消毒通风(1)教室、寝室每天在幼儿入园前和离园后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活动室、食堂等场所每天至少通风 2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3)卫生间在幼儿使用后及时进行通风。

2、定期消毒(1)每周对室内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

(2)玩具、教具等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可根据使用频率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3)餐具每餐使用后进行消毒。

3、特殊情况消毒(1)当班级出现传染病病例时,立即对该班级进行彻底消毒,并加强通风。

(2)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增加消毒通风的频率和强度。

四、消毒通风的方法1、通风(1)自然通风:打开门窗,利用空气对流进行通风换气。

(2)机械通风: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加强通风。

2、消毒(1)物体表面消毒一般物品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00mg/L)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金属物品:使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玩具:可采用浸泡、擦拭、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

(2)地面消毒湿式清扫:每天用清水拖地。

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500mg/L)拖地,作用 30 分钟后用清水拖净。

(3)餐饮具消毒煮沸消毒:将餐饮具放入沸水中煮沸 15 分钟以上。

蒸汽消毒:将餐饮具放入蒸汽消毒柜中,加热至 100℃,保持 15分钟以上。

消毒柜消毒:按照消毒柜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五、消毒通风的人员职责1、保健医生(1)负责制定消毒通风计划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2)对保育员、教师等进行消毒通风知识培训和指导。

幼儿园消毒制度(通用24篇)

幼儿园消毒制度(通用24篇)

幼儿园消毒制度幼儿园消毒制度(通用24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消毒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消毒制度篇1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二、口杯消毒。

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

2、加强幼儿一日生活管理,保持幼儿个人的清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幼儿用餐桌子、三餐擦嘴毛巾每餐一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一次,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4、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消毒,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洗一次。

5、幼儿寝室、活动室、厕所地面随时清扫。

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把擦洗消毒一次。

6、玩具消毒。

幼儿玩具每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一次30分钟,并晒干。

7、厕所要清洁通风,随时清扫,做到无异味,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冲洗、浸泡消毒一次。

8、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要勤洗澡,勤剪指甲。

9、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幼儿园消毒制度篇2(一)每天早上对楼道、扶手、窗台、玩具柜、桌子用有效氯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二)每天对食堂、保健室分别用有效氯和紫外线消毒、擦洗。

(三)对室内包干地区,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28为清洁日,进行一次大扫除。

(四)每天做好活动室、餐厅、寝室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每天不少于30分钟。

(五)随时对厕所冲洗做到无污迹、无臭味,每天午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六)茶桶每天用清水清洗、开水消毒,每周用消毒水进行消毒(250mg/L)。

水壶、茶杯用洗洁精、清水清洗,用蒸汽消毒30分钟。

(七)饭前用清水和有效氯擦拭餐桌,餐具每天餐后消毒,对口巾、毛巾等一用一清洗和蒸汽消毒30分钟。

(八)每周为玩具、被褥消毒、日晒,玩具先用清水清洗,后用有效氯浸泡30分钟,每月床单换洗翻晒,教室、卧室、活动室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一、引言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做好消毒通风工作是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二、消毒通风的重要性1、预防传染病幼儿园是幼儿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

通过定期消毒通风,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保障幼儿的健康。

2、提高空气质量良好的通风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引入新鲜的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助于幼儿的呼吸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

3、创造舒适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环境能够让幼儿感到舒适,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活动,提高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

三、消毒通风的范围1、室内环境包括教室、寝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

2、物品表面桌椅、玩具、门窗把手、床铺、餐具等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

3、公共区域走廊、楼梯、扶手、操场等公共区域。

四、消毒通风的方法1、消毒方法(1)紫外线消毒定期使用紫外线灯对室内进行消毒,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消毒时应确保室内无人,并注意遮挡幼儿的眼睛。

(2)化学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对地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

消毒时应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和操作,注意安全。

(3)高温消毒餐具、毛巾等可采用高温煮沸或蒸汽消毒的方法,消毒时间不少于15 分钟。

2、通风方法(1)自然通风每天定时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教室、寝室等场所应在幼儿入园前、课间休息、午睡后等时间段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机械通风在无法进行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可使用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进行通风。

五、消毒通风的时间安排1、日常消毒通风(1)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对教室、寝室进行通风 30 分钟以上。

(2)幼儿用餐前,对餐桌进行消毒。

(3)幼儿午睡后,对寝室进行通风 30 分钟以上,并对床铺进行整理和消毒。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范文三篇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范文三篇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范文三篇【篇一】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为了有效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为了保障在园师生的健康安全,特制订班级、功能室、办公区通风消毒制度。

一、保育教师到班后,第一时间对活动室和午睡室开窗通风30分钟,幼儿进班后,关闭活动室部分窗户,开放大门及相对应的窗户保证室内空气持续对流。

幼儿户外活动期间,活动室和午睡室持续通风。

二、保育教师浩洁消毒液严格按照1:60比例进行配制,餐前、餐后进行餐具清洗消毒。

三、对玩具、门把手、按钮、开关、扶手、水龙头等部位每天2次消毒。

四、放学后,对教室、寝室、过道进行全面大消毒;尤其对电梯间按键及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液喷洒消毒;五、每天对值班室、教室、卫生间、功能房、会议室、隔离场所、公共厕所等实行2-3次消毒,做到定时开窗通风。

六、安保负责每天离园后各班紫外线灯消毒工作。

凡外来快递,必须用酒精擦拭、开包后肥皂洗手,确保安全、降低风险。

七、在幼儿就餐、饮水期间,班级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后方能协助幼儿。

八、幼儿餐用具用高温消毒。

【篇二】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为切实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各项消毒工作,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幼儿园保健室负责通风、消毒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

二、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三、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

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四、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案,并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五、配置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套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消毒完毕做好消毒记录登记。

六、幼儿园教室、寝室、活动室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1次(雾霾天气和使用循环风空气净化消毒器除外)。

幼儿园通风清洁和消毒制度

幼儿园通风清洁和消毒制度

幼儿园通风清洁和消毒制度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为切实作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有效预防流行病的出现。

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幼儿园制定通风、消毒制度如下:
1、各教室,办公室等,每天安排卫生值日,每周大扫除。

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按时消毒通风,并做好消毒通风记录,
2、通风时间:每天早上保育员到校后必须通风30分钟以上,晨操20分钟,午休1小时,幼儿离园后30小时。

每天必须保证通风时间2小时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时要保证空气对流。

3、在不宜通风时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消毒时,避免幼儿在消毒房间,通风和消毒不能同时进行。

4、各班要做好通风、消毒记录。

5、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不要随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6、校园公共环境(功能室厕所等),责任人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园长进行监督检查。

乐幼儿园消毒通风责任分工
一、教室:各班主任
二、餐厅、储物间:保育员
三、寝室消毒:值日教师。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范文(3篇)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范文(3篇)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范文为了幼儿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要求,清平幼儿园幼儿园特制定以下消毒卫生制度:一、活动室寝室等空气消毒。

幼儿活动室、寝室、洗漱、卫生间开窗通风并每天84紫外线消毒。

二、水杯消毒。

每日洗刷一次,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

擦手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日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消毒。

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

幼儿在园期间,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六、玩具消毒。

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

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

被子枕套每月两次。

九、做好幼儿每日晨、午、晚检,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及时隔离措施。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范文(2)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与安全,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制定本卫生消毒制度。

二、目的与意义1. 建立幼儿园的环境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保证幼儿园的卫生状况符合卫生标准,并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2. 明确幼儿园各类场所、设施、用品的消毒频次和方法,确保对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进行有效的消毒和清洁。

3. 加强对卫生消毒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工作质量,确保消毒工作的安全与有效性。

三、卫生消毒工作责任与机构1.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由园长负责,并指派专人负责具体的卫生消毒操作工作。

2. 卫生消毒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合格,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消毒程序。

四、卫生消毒管理1. 卫生消毒设备、工具等材料应存放在指定区域,保持整洁干净。

2. 卫生消毒人员应佩戴统一的工作服和口罩,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消毒工作。

3. 幼儿园应定期对环境进行检查,统计消毒数量和频次,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记录。

五、定期清洁消毒1. 幼儿园的公共场所(包括教室、操场、餐厅、卫生间等)应每天进行清洁消毒。

其中,卫生间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清洁消毒。

2. 幼儿园各类用品和设施(如桌椅、床铺、玩具等)应每天进行清洁消毒。

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

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

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篇一为切实作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园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园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各组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6、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7、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篇二为切实作好我园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园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教室消毒制度1、园所内各教室每天值日生,每周大扫除。

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校保育老师按照要求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 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全园各部门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工作。

4、如发现园所内有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校保健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级的饮用水每天由本班的保育老师做好保洁工作,由保育老师进行消毒工作。

二、学生卧室消毒制度1、每日早晨入园后,由保育老师开窗通风。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保育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天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清洗干净。

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 10—20 分钟或循环高温消毒机消毒。

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 84 消毒液消毒。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创造一个清洁、卫生、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的所有场所和设施,包括教室、寝室、食堂、卫生间、活动室等。

二、消毒要求1、消毒范围(1)教室、寝室的地面、墙壁、门窗、桌椅、床铺等。

(2)食堂的餐具、炊具、餐桌椅、操作台面等。

(3)卫生间的马桶、洗手池、地面、墙壁等。

(4)玩具、图书、体育器材等。

2、消毒方法(1)物体表面消毒:对于一般物体表面,如桌椅、门窗、玩具等,可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对于金属制品,如水龙头等,可用 75%的酒精擦拭消毒。

(2)地面消毒: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地面,可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湿式拖地,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净。

(3)餐具消毒:食堂的餐具应采用高温消毒法,如蒸汽消毒或煮沸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

(4)图书消毒:图书可采用阳光暴晒或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消毒。

3、消毒时间(1)每天放学后,对教室、寝室、活动室等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2)每周对食堂的餐具、炊具进行一次集中消毒。

(3)每月对玩具、图书、体育器材等进行一次消毒。

4、消毒人员消毒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消毒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和技能。

三、通风要求1、通风时间(1)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食堂在每餐前后应开窗通风,通风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

(3)卫生间应随时保持通风良好。

2、通风方式(1)自然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打开门窗,让空气自然流通。

(2)机械通风:在自然通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如排风扇、通风机等,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四、卫生管理1、个人卫生(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等。

(2)教师应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环境卫生(1)保持幼儿园内环境整洁,定期清扫地面、墙壁、门窗等。

幼儿园清洁卫生消毒制度范文(3篇)

幼儿园清洁卫生消毒制度范文(3篇)

幼儿园清洁卫生消毒制度范文一、目的与范围为了保证幼儿园的环境清洁卫生,预防传染病的传播,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制定此清洁卫生消毒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师生和保洁人员。

二、职责分工1. 幼儿园园长负责全面负责清洁卫生消毒工作的组织领导。

2. 幼儿园保洁人员负责日常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按时完成相关任务。

3. 幼儿园教师要保持教室卫生,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幼儿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卫生工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清洁卫生制度1. 日常卫生(1)教室卫生:每天早上开学前,教师要打开窗户通风并清理教室地面、黑板、课桌椅等物品,并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2)活动区卫生:每天下午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幼儿将玩具摆放整齐,并清洁活动区地面。

(3)餐厅卫生:每天饭后,餐厅管理员要及时清理残渣,保持餐具清洁,并定期清洁餐厅地面。

(4)卫生间卫生:卫生间要保持整洁,保洁人员每天定时对卫生间进行清理,包括厕所、洗手盆、地面等。

2. 周期性清洁(1)课桌椅、黑板:每学期进行一次大清洁,由保洁人员负责,包括清洗课桌椅和擦拭黑板。

(2)地面、墙壁:每学期进行一次大清洁,由保洁人员负责,包括清洁地面和墙壁。

(3)餐具、厨房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大清洁,由保洁人员负责,包括清洁餐具和厨房设备。

(4)卫生间:每月进行一次大清洁,由保洁人员负责,包括清洁厕所、洗手盆和地面。

四、消毒制度1. 日常消毒(1)教室消毒:每天早上开学前,保洁人员对教室空气进行喷雾消毒,并定期对课桌椅、玩具等进行消毒。

(2)卫生间消毒:每天定时对卫生间进行消毒,包括厕所、洗手盆等。

(3)餐具消毒:每天对餐具进行消毒,保洁人员负责清洗和消毒。

2. 周期性消毒(1)活动区消毒:每周对活动区进行一次喷雾消毒,包括地面和玩具等。

(2)公共区域消毒:每周进行一次公共区域的消毒,包括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

(3)室外消毒:每月进行一次室外区域的消毒,包括游乐设施、花坛等。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十六篇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十六篇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十六篇第1篇: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一、室外环境:1、活动场地:干净、清洁、安全,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随时做好保洁工作。

2、绿化带:随时清除杂草、纸屑、落叶、果皮等杂物,定时浇水、修枝、松土。

3、周边环境;无乱堆放现象,及时清除杂物,做好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二、幼儿活动室及办公室:1、地面干净、清洁,每天用消毒液喷洒、拖洗,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窗明几净,桌椅每天清洁并用消毒液擦洗。

3、茶杯、毛巾、玩具每天按规定清洗消毒。

4、幼儿图书每周阳光下曝晒一次。

5、有消毒记录。

三、盥洗室清洁通风,地面无积水,厕所及时冲洗,做到无垢、无味、无蝇。

每天上下午各消毒一次。

四、午睡室:1、床围栏、门窗等儿童接触密切的物品,每日消毒液擦洗消毒。

2、地面干净、清洁,每天用消毒液拖洗。

3、每日上午开窗透气,使用空调时每日开窗2次,每次20分钟。

4、每周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被褥、床单、枕套每两周阳光曝晒一次,每次2-4小时,每月换洗一次。

五、厨房:1、干净清洁,摆放有序,每日用消毒液清洗灶台、操作台、水池、地面等。

2、幼儿餐具每日用餐后洗净并消毒,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3、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使用前必须消毒,炊具用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

六、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工作。

第2篇: 幼儿园消毒和通风制度1.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园保育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园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饮水保温桶、餐具每天班级保育员进行清洗、定时消毒工作。

6、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7、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_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篇一为切实作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园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园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各组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6、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7、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篇二为切实作好我园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园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室消毒制度1、园所内各教室每天值日生,每周大扫除。

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校保育老师按照要求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全园各部门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工作。

4、如发现园所内有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校保健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级的饮用水每天由本班的保育老师做好保洁工作,由保育老师进行消毒工作。

二、学生卧室消毒制度1、每日早晨入园后,由保育老师开窗通风。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保育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天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清洗干净。

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或循环高温消毒机消毒。

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84消毒液消毒。

室内的空气每日臭氧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洗手干净,再上岗。

4、幼儿餐前老师组织幼儿洗手,等待。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
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工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7、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8、每天作好消毒记录。

篇三(一)环境卫生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清除垃圾,每月检查评比项。

2、幼儿教玩具、桌椅,要保持清洁,定期每天消毒,保健医生每天下午做好各班级消毒卫生清洁工作的检查。

3、夏季全天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冬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及时关闭。

4、
厕所清洁通风,勤杂每日打扫并消毒二次(幼儿午睡后,下午全园幼儿离园后各一次)。

(二)个人卫生1、幼儿每人二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每次就餐后洗脸,经常保持清洁。

3、每餐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幼儿在家中每周洗头1次,根据季节定期洗澡,夏季天天洗,春末秋初隔天洗1次,冬季每周1次。

5、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1次,每周保健医晨检时检查。

6、教育幼儿在家中每天洗脚,洗屁股。

7、要求儿童服装整洁,幼儿冬季内衣隔天换1次,夏季背心、短裤天天换,勤晒被褥,家长与保育员签字拿回被褥每月洗两次。

8、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报后勤主任处安排修理,与幼儿无关的电视节目一律不看,每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幼儿与电视机的距离2米以上。

9、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剪指甲,做到四洗手(进园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给孩子开饭前及削水果前洗手,倒尿桶,纸筐后洗手)。

三、预防性消毒1、保健医定期接受上级有关部门消毒隔离技术知识的培训,负责对幼儿园内卫生消毒隔离工作检查指导。

2、教室、卧室、活动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冬春季节每天应当采取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1次,夏秋季节每周紫外线消毒两次。

3、幼儿使用的毛巾按照规定时间定期送到保健医处消毒。

幼儿水杯每天下午幼儿离园后由保育员装到本班(专用)水桶里送到卫生间用流动水、用杯刷由里到外洗刷干净,然后倒置放在本班的水杯消毒柜里消毒,每天早晨幼儿拿完水杯后本班保育员每天都要对消毒柜里外进行擦拭,幼儿水杯橱和水壶置放处每周两次进行擦拭消毒。

4、儿童餐饮具每餐使用后应当在食堂清洗消毒间集中清洗消毒、保洁,各班级餐桌每餐使用前十五分钟用消毒液擦洗,待消毒液停留五分钟后,再用清水擦两遍。

5、卫生间要清洁通风,每天进行清扫消毒,坐便器每次用后及时冲洗,接
触皮肤部位消毒。

6、卧房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保育员每日消毒1次,抹布每次使用后消毒。

各班拖布周一、周三、周五使用1号拖布,周二、周四使用2号拖布。

7、各班玩具每周消毒一次1-2次,发现传染病随时消毒,各班玩具仅限本班使用。

8、图书、画报每周用紫外线消毒,天气晴好时应日光曝晒六小时以上。

9、保持幼儿穿上用品的清洁,要求定期进行日光曝晒或消毒。

10、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要符合卫生部门的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