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模电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模电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模电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名称:模拟电子学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二、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学会设计、搭建和测试模拟电子电路。

三、课程大纲:1. 介绍模拟信号发生器(1周)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常见的模拟信号波形及其特性。

信号发生器在电子实验和测试中的应用。

2. 信号波形生成(2周)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波形的产生原理。

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控制。

使用基本电路元件设计和实现信号波形生成电路。

3. 频率和幅度控制(2周)频率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幅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频率和幅度的互相影响与调整。

4. 调制技术(3周)调幅、调频、调相等调制技术的原理。

调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验。

调制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5. 噪声和失真(2周)信号发生器中可能引入的噪声和失真。

减小噪声和失真的方法。

实验中对信号质量的评估与优化。

6. 课程总结与项目(2周)复习课程中学到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小组或个人项目: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模拟信号发生器电路,进行测试和改进。

四、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20%)实验报告和作业(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30%)五、实验和项目详细说明:实验1:正弦波发生电路设计学生将设计和搭建一个正弦波发生电路,使用基本的放大器电路和反馈网络。

实验要求学生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并测量频率和幅度。

实验2: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设计学生将设计并搭建方波和三角波发生电路,了解不同波形的产生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比较各波形的特性,调整电路以实现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波形。

实验3:频率和幅度控制电路设计学生将设计可调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发生电路,掌握频率和幅度控制电路的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测量和记录不同控制参数下的波形变化。

实验4:调制技术实验学生将学习并实现调幅、调频和调相电路,了解调制技术的应用。

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调制后的波形,理解调制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模拟综合实验2009211120 班09210580(07)号桂柯易实验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摘要使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周期的三角波、方波(提高要求中通过改变积分电路两段的积分常数从而产生锯齿波电压,同时改变方波的占空比),将三角波信号接入下级差动放大电路(电流镜提供工作电流),利用三极管线性区及饱和区的放大特性产生正弦波电压并输出。

关键词运放积分电路差动发达电路镜像电流源实验内容1、基本要求:a)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3)三角波Uopp=8V;4)正弦波Uopp>1V。

b)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2、提高要求:a)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b)三种输出波形的输出阻抗小于100欧。

c)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印制电路板图(PCB)。

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分段设计,首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与差动放大电路相连。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正弦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首先,稳压管采用既定原件2DW232,保证了输出方波电压Uo1的峰峰值为12V,基本要求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V,考虑到平衡电阻R3的取值问题,且要保证R1/Rf=2/3,计算决定令Rf=12K,R1=8K,R3=5K。

又由方波的上升、下降沿要求,第一级运放采用转换速度很快的LM318,Ro为输出限流电阻,不宜太大,最后采用1K欧电阻。

二级运放对转换速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采用UA741。

考虑到电容C1不宜过小,不然误差可能较大,故C1=0.1uF,最后根据公式,Rw抽头位于中点时R2的值约为300欧,进而确定平衡电阻R4的阻值。

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为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子函数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实验操作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计目标1. 理解电子函数发生器的原理和建立模型的方法;2. 掌握基本的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电路设计方法;3. 能够完成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的搭建和调试;4. 能够对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创新思维和实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其中理论教学主要围绕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的原理、特点、应用和建模方法展开;实验操作则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备知识:学生要了解函数发生器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掌握函数发生器的实验操作流程,以及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要学习课程设计所需要的电路设计方法和软件操作等相关知识。

2. 设计电路:学生在掌握预备知识后,开始进行电路的设计。

首先需要根据要设计的波形类型进行分析,然后选择相应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

学生需要注意电路分析和计算,同时对电路中的元器件进行选择和配置,满足要求的波形输出。

3. 搭建和调试电路:学生需要在电路板上完成电路的搭建,并配合示波器、函数发生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进行调试和优化。

在调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电路的稳定性、波形精度和频率范围等进行检测和优化,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 性能测试: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测试、比较和分析电路的性能。

这一步需要通过波形观察、示波器测试、频谱测试等手段进行,得出电路的性能参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分析。

5.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介绍模拟电子函数发生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详细说明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建议。

三、课程设计方法本次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操作、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北京邮电大学课程头验报告课杲程名称: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院系: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2013211209学生姓名:刘博闻学号2013211049指导教师:咼惠平摘要函数信号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实验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本实验由两个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方波一三角波发生电路由自激的单线比较器产生方波,通过RC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在经过差分电路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本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用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而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也分别由两个电位器调节,以实现良好的正弦波输出图形。

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幅度调节频率调节设计要求 (1)1 •前言 (1)2.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方案 (1)2.1原理框图 (1)2.2系统组成框图 (2)3. 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3.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3.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4)3.3总电路图 (6)4. 用Mutisim电路仿真 (7)4.1方波一三角波电路的仿真 (7)4.2方波一正弦波电路的仿真 (8)5电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9)5.1方波波形产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9)5.2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10)5.3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11)5.4实验结果分析 (12)6. 实验总结 (12)7. 仪器仪表清单 (13)7.1所用仪器及元器件: (13)7.2仪器清单表 (13)8. 参考文献 (16)9. 致谢 (166)方波一三角波一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要求1. 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设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设报告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自动控制工程系班级:电学生姓名摘要本课题设计的是函数信号发生器,它主要产生三种波形,有三角波、方波、正弦波.该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第一级输出方波,主要原器件是迟滞比较器,并且和后一级的反相积分器构成反馈,以实现其功能,接着是三角波输出,该级由前一级产生的方波作为输入,然后通过反相积分器产生三角波,最后在第三级二极管近似电路实现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转换,该方案具有经济、方便、实用等特点。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关键字:正弦波,方波,三角波Abstractfunction generator design That this problem of abstract designs that is a function generator , it produces three species wave form , has a triangle mainly wave , Fang Bo , sine wave. Be the function generator's turn to be composed of tripartite mainly, first order exports Fang Bo first , the main plain component is a lag comparator, and and the one-level opposition of queen integrator composes feedback, to realize whose function, triangle wave output follow , is level's turn to be accomplished by former Fang Bo that first order produces importing, the integrator produces a triangle then by opposition wave, the wave and the sine wave changing, owe a sche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ave economy , convenient , pragmatic finally in similar third stage diode circuit realization triangle.Be composed of the Fang Bo triangle wave creation circuit from the comparator and the integrator, Fang Bo that the comparator exports gets a triangle after the integrator wave, come the triangle wave alternation circuit to the sine wave to be completed mainly from differences the amplifier. Differences amplifiers have working spot stability , entering impedance height ,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waits for merit comparatively by force. Can restrain the zero drift effectively when being direct-current amplifier especially,the wave shifts Cheng Zheng string therefore with very low triangle of frequency wave. The principle that wave form shifts is to make use of differences amplifie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curve nonlinearity. Key word: triangle mainly wave Fang Bo , sine wave目录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I)摘要 (II)Abstract (III)目录 (IV)1引言 (1)2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2)2.1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 (2)2.2 原理框图 (3)3.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任务 (4)3.1设计的目的 (4)3.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4)3.3 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4)4.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5)4.1 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5)4.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5)4.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8)5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10)6 电路的调试 (11)6.1 总电路的调试 (11)7.2电路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解决方法 (11)8总电路图 (13)总结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1引言几乎所有的电子电路都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在检定检修指示仪表时,除了要有合适的标准仪器外,还必须要有合适的直流电源及调节装置。

模电实训报告函数发生器

模电实训报告函数发生器

一、实训背景函数发生器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输入信号转换为所需的波形输出。

在通信、音频、视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易的函数发生器,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中相关原理和电路设计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2. 掌握常见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的产生方法;3. 熟悉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和调试;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原理,了解了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的产生方法。

正弦波的产生可以通过RC振荡电路实现,三角波和方波的产生可以通过RC积分电路和RC微分电路结合实现。

2. 电路设计根据实训要求,我们选择设计一个简易的函数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电路设计如下:(1)正弦波发生器:采用RC振荡电路,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使电路产生稳定的正弦波。

(2)三角波发生器:采用RC积分电路和RC微分电路结合,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使电路产生稳定的三角波。

(3)方波发生器:采用RC积分电路和RC微分电路结合,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使电路产生稳定的方波。

3. 电路制作与调试根据电路设计,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电路制作与调试:(1)按照电路图焊接电路元件,注意焊接质量。

(2)连接信号输入和输出端口,将信号输入到电路中。

(3)观察波形输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路元件参数,使输出波形达到预期效果。

(4)测试不同频率和幅度下的波形输出,验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正弦波发生器: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成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

输出波形幅度适中,频率可调。

2. 三角波发生器: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成功产生稳定的三角波。

输出波形幅度适中,频率可调。

3. 方波发生器: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成功产生稳定的方波。

输出波形幅度适中,频率可调。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对波形输出有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设计报告-函数信号发生器

课程设计报告-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
专业年级:
小组成员:
完成时间:
【设计要求】:
不失真地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波形,峰峰值都大于6V,频率可连续调节,范围在1KHZ到100KHZ,带负载(100Ω到1KΩ)能力较强。

【设计方案及论证】:
方案一:正弦波采用RC桥式振荡电路,此电路产生的波的频率较低,但基本能满足要求;后接一个比较器输出方波;最后加一个积分电路输出三角波。

所以输出波的顺序是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1 波形发生实现框图
方案二:采用单片集成芯片MAX038来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

该信号芯片的主要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0.1Hz~20MHz
输出信号幅度:2V(峰峰值)
输出波形: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
占空比调节范围:方波占空比可在10%~90%范围内调节
MAX038精度高且频率调节方便,并且能够产生多种波形,是性价比较高的信号发生芯片。

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方案一电路主要由电阻、可变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组成,成本低,实验室能够比较容易实现,方案二虽然精度高但成本也高,而且需要程序控制,综上所述所以采用方案一。

图2 电源电路实现框图
直流电源的输入为电网电压220V 50Hz交流电,通过变压器降压至电器要求的交流电压,再经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的脉动直流,再经滤波电路利用电抗性储能元件电容器或电感将脉动直流电压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最后再经稳压电路稳压使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在负载电流变化时保持基本不变。

.
【电路原理图】:
图3 函数发生电路
图4 电源电路。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学号:日期:2010.5.17~2010.6.30目录课题----------------------------------------------------------1摘要----------------------------------------------------------1一、设计目的-------------------------------------------------2二、技术指标-------------------------------------------------2三、元器件清单-----------------------------------------------2四、电路框图-------------------------------------------------3五、单元电路的设计-------------------------------------------4六、问题及解决 ----------------------------------------------4七、心得体会-------------------------------------------------5八、误差分析-------------------------------------------------6九、参考文献 ------------------------------------------------6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摘要: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现在我们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发生器。

函数发生器-模电课设报告

函数发生器-模电课设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设计报告20111210 窦瑱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013 -- 2014年度第一学期)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小组成员:20111210 窦瑱妍20111212 宋雅风20111234 于雅婧成绩:日期:2013年11月1日目录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1.1课程设计目的 (3)1.2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3)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3)2.1课程设计名称 (3)2.2课程设计要求 (3)三、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 (4)3.1系统框图 (4)3.2简要说明 (4)四、方案选择与论证 (4)五、单元电路设计 (4)六、总体电路 (6)七、实验过程 (7)八、心得体会 (7)附录I:总原理图 (8)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0)附录III:元器件清单: (11)附录IV:参考文献 (11)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1.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查阅有关资料,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电子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班内序号: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摘要:采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比较理想的方波-三角波,根据所需振荡频率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方波和三角波幅度的要求,选择运放、稳压管、限流电阻和电容。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实现,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三角波的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同时利用隔直电容、滤波电容来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一、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该电路能够输出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

(1) 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 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小于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3) 三角波Uopp=8V(误差小于20%)。

(4) 正弦波Uopp1V,无明显失真。

2.提高要求:(1) 输出方波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2) 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内连续可调。

二、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总体结构框图:设计思路:由运放构成的比较器和反相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三角波输入差分放大电路,利用其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转换,从而电路可在三个输出端分别输出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达到信号发生器实验的基本要求。

将输出端与地之间接入大阻值电位器,电位器的抽头处作为新的输出端,实现输出信号幅度的连续调节。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将方波-三角波中间的电阻改为两个反向二极管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入电位器,抽头处输出的结构,实现占空比连续可调,达到信号发生器实验的提高要求。

三、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过程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电路图:设计过程:①根据所需振荡频率的高低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的要求,选择电压转换速率S R合适的运算放大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姓名:学号:系别: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年月日函数信号发生器摘要利用集成电路LM324设计并实现所需技术参数的各种波形发生电路。

根据电压比较器可以产生方波,方波再继续经过基本积分电路可产生三角波,三角波经过低通滤波可以产生正弦波。

经测试,所设计波形发生电路产生的波形与要求大致相符。

关键词:波形发生器;集成运放;RC充放电回路;滞回比较器;积分电路目录中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设计 (4)1.1设计指标 (4)1.2方案论证与比较 (4)2.单元电路设计 (5)2.1方波的设计 (5)2.2三角波的设计 (8)2.3正弦波的设计 (7)3.参数选择 (11)3.1方波电路的元件参数选择 (11)4.结果分析 (11)5.工作总结 (12)6.附录 (12)1.系统设计1.1设计指标1.1.1 电源特性参数 ①输入:双电源 12V②输出:正弦波pp V >1V ,方波pp V ≈12 V ,三角波pp V ≈5V ,幅度连续可调,线性失真小。

1.1.2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范围:10 HZ ~100HZ ,100 HZ ~1000HZ1.2方案论证与比较1.2.1 方案1:采用集成运放电路设计方案产生要求的波形主要是应用集成运放LM324,其芯片的内部结构是由4个集成运放所组成的,通过RC 文氏电桥可产生正弦波,通过滞回比较器能调出方波,并再次通过积分电路就可以调试出三角波,此电路方案能实现基本要求和扩展总分的功能,电路较简单,调试方便,是一个优秀的可实现的方案。

1.2.2 方案2:采用集成运放电路设计方案产生要求的波形主要是应用集成运放LM324,其芯片的内部结构是由4个集成运放所组成的, 通过电压比较器可以形成方波,方波经过积分之后可以形成三角波,三角波再经过低通滤波可以形成正弦波,此电路方案能实现基本要求和扩展总分的功能,电路较简单,调试方便,相比第一方案,其操作成功率较低.2.单元电路设计2.1方波的设计2.1.1原理图2.1.2工作原理矩形波发生电压只有两种状态,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成分;因为产生振荡,就是要求输出的两种状态自动地相互转换,所以电路中必须引入反馈,因为输出状态应按一定时间间隔交替变化,即产生周期性变化,所以电路中要有延迟环节来确定每种状态维持的时间.图所示的矩形波放生电路,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o=+Uz,则同相输入端电位Up=+Ut。

《模电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_图文.

《模电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_图文.

东华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函数发生器的设计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专业:电子科学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第一部分任务及指导书(含课程设计计划安排《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课题: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一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加上电子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电子器件的功能在不断提升,新的设计方法不断发展,新的工艺手段层出不穷,它们对传统的设计、制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但对于初次涉足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来说,了解并实践一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的基本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相应的具体内容请参考本文中提示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实验》等书的有关章节。

函数发生器的简介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 (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

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一、函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模电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系课题名称: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班级:10电信科技师范2班第一章设计的目的及任务1.1 设计目的1.1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1.1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1.1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1.1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1.15 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1.2设计任务设计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1.3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1.31设计、组装、调试函数发生器1.32输出波形:正弦波;1.33频率范围:20Hz~20KHz;1.34输出电压:不小于1V有效值1.35失真度:γ<= 5%第二章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及原理框图2.1 原理框图图2-12.2 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共同组成的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如下所示: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

因为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

放大电路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用于将产生的正弦波幅值放大。

第三章元器件明细清单元器件明细清单如下名称参数数量电阻7.5k2电阻560k1电阻 4.7k1电阻 5.1k 2电阻24k2电阻 3.3k3电阻1k 2可变电阻100k2电容1042电容1032电容1022电解电容10uf4电解电容47uf1三极管npn3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3.1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的放大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1)电位器 RP2 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 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输出频率的范围较宽,可用 C2 改 变频率的范围,PR2 实现频率微调。
(2)方波的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Vcc。三角波的输出 幅度应不超过电源电压+Vcc。电位器 RP1 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 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式中,RP1 指电位器的调整值(以下同),将上式整理,得 比较器的下门限电位:
第5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若 Vo1=-Vee,则比较器的上门限电位: 比较器的门限宽的 Vh 为: 由式 1--式 4 可得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 2.2 所示:
图 2.2 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 a 点断开后,运放 A2 与 R4、RP2、C2 及 R5 组成反相积分 器,其输入信号为方波 Vo1,则积分器的输出: 当 Vo1=+Vcc 时:
图 1.1
(二) 电路设计方案设计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
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同样通过积分环节。
二.各部分电路设计
(一)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方波--三角波信号产生的基本电路如图 2.1 所示:
第4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图 2.1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若 a 点断开,运算发大器 A1 与 R1、R2 及 R3、RP1 组成电压比较器,R1 为平衡电阻,R3、RP1 为正反 馈元件,C1 为加速电容,可加速比较器的翻转(可不加该电容, 本设计中无该电容)。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 V-=0,同 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 Via。比较器的输出 Vo1 的高电平等于正电 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电压-Vee(|+Vcc|=|-Vee|)。 当比较器的 V+ =V- =0 时,比较器翻转,输出信号 Vo1 从高 电平+Vcc 跳到低电平-Vee,或者从低电平-Vee 跳到高电平+Vcc。 设 Vo1=+Vcc。 设 Vo1=+Vcc,则:
波的两端变为平滑的正弦波输出。 (三)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1.方波-三角波中电容 C2 变化 C2 在 0.1uf 左右,方波频率约为 100HZ,结合图 2.5 及 3.4,
当 C2 为 1uf 时,频率较低约为 10HZ,波形较难观察。 2.三角波-正弦波部分 比较器 A1 与积分器 A2 的元件计算如下 由式 8 得
第 13 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再不断上升。在反复改变与其有关的电容和电阻后仍然出现这样 的状况,而且输出幅值非常低,最终放弃了用差分式放大电路, 换用积分电路替换,输出波形果然稳定了,可是同样出现了幅值 不够的问题,最终选择了反向比例放大使输出幅值放大。
五.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5
第3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一.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一)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
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 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 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我们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参数 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 下保证经济、方便、优化的设计策略。电路设计原理框图如图 1.1 所示:
第9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图 2.5 总电路图
三.电路仿真及结果
(一)方波发生电路的仿真及结果 方波如图 3.1:频率约为 100HZ,Up-p 约为 20V。
图 3.1
第 10 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二)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仿真及结果 三角波如图 3.2:频率约为 100HZ,Up-p 约为 8V。
图 3.2 方波-三角波如图 3.3:
图 3.3
第 11 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C2 为 1uf 时的方波--三角波如图 3.4:频率约为 10HZ。
图 3.4 (三)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及结果 正弦波如图 3.5:频率约为 100HZ,Up-p 约为 3V。
图 3.5
第 12 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第6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当 Vo1=-Vcc 时:
可见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度与下降速 度相等的三角波,其波形关系图 2.3 所示。
图 2.3 方波--三角波 a 点闭合,即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 则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 三 角波的幅度: 方波--三角波频率: 由此可得以下结论:
(二)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 2.4 三角波--正弦波原理图 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积分环节完成的。 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是经过一个非线性的变换网络(正弦波 变换器)而得以实现,在这个非线性网络中,当三角波点位向两 端顶点摆动时,网络提供的电流同路阻抗会变小,这样就使三角
第8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2】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李万臣.《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 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六.附录
元件清单:
第 14 页
三角波正弦波如图 3.6:
图 3.6
四.结论
课程设计是继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之后又一重要的实 践性教学环节。它的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和具备电子技术知识与单 元电路的设计能力之后,综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系统 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打 好基础基本要求。
将所有需要输出的波形调到任务的要求是这部分设计最麻 烦的地方,同时也是计算最多的地方。根据方波、三角波和正弦 波所需要输出的波形的幅值的要求,需要换许多次电容和电阻, 每次调整三角波幅值的变化时,都会改天其频率,最后将电容 C2 变成可变电容器,使得其能改变输出波的频率而未改变其幅值的 大小。另一个问题是方波和三角波的图形稳定,而正弦波的幅值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 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 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同样由 积分环节来完成。电压比较器实现方波的发生,方波通过积分环 节可以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同样将三角波通过积分环节可将三 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关键词:函数发生器 集成运放 比较器 积分器
第1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前言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第一章 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1.1 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1.2 电路设计方案
第二章 各部分电路设计 2.1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2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2.3 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2.4 总电路图
第三章 电路仿真及实验结果 3.1 方波发生电路仿真及结果 3.2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仿真及结果 3.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仿真及结果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附录
第2页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前言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仔细分析产品的功能要求,利用互连网、图书、杂志查阅资 料,从中提取相关和最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1)设计总体方案。 (2)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根据需要调整总体方案。 (3)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4)绘制总体电路初稿。 (5)上机在 Mulitisim(或 EDA)电路实验仿真。 (6)绘制总体电路。 2.独立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 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1.设计、组装、调试函数发生器; 2.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3.频率范围:在 10-10000Hz 范围内可调; 4.输出电压:方波 Up-p<=24V,三角波 Up-p=8V,正弦波 Up-p>1V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函数发生器设计



业班级源自学号指导教师
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电子信系 2015 年 月 日
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 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函数发生器有很宽的频 率范围,使用范围很广,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可以 用于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室,还广泛使用在其它科技领域, 如医学、教育、化学、通讯、地球物理学、工业控制、军事和宇 航等。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 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 S101 全部采用 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 8038)。
取 R2=10K,则 R3+RP1=30K,取 R3=20K,RP1 为 50K 的电位器, 取平衡电阻 R1=R2/(R3+RP1)=10K
由输出频率的式 9 得
当 10hz ≤f ≤10000hz,取 C2=0.1uf,R4=5.1K,RP2=100K。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参数选择原则是:根据不同频率 段的输入的三角波变更换第二个积分环节的电容大小,根据需要 控制反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幅值。 (四)总电路图 如图 2.5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