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墩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项目部桥梁工程的桥梁墩身混凝土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及相关的通用图纸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阅读和审核,熟悉客运专线铁路作业指南、验收标准以及相关的规范。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考核合格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技术准备

墩台钢筋、模板安装已完成并验收,混凝土各项原材料经抽样检测合格,施工用电、施工人员及设备就位。

3.技术要求

3.1混凝土在拌合站进行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

3.2施工前按照设计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

3.3混凝土各项原材料质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4.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当墩台钢筋及模板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现场技术人员及时填报《混凝土浇筑申报表》送于监理报检程序完毕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程序:混凝土搅拌、运输→现场试验检测→泵送入模→振捣→收面

→养护。

4.2工艺流程 监理工程师见证墩身混凝土养护

试验员、技术员全程旁站记录

混凝土浇筑完成

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入模

监理工程师见证合格

旁站技术人员

工区试验配合人员

现场混凝土检查

旁站技术人员

通知拌合站发料作业人员施工准备

工序交接检查

图4.2 桥墩混凝土作业的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5.1.1混凝土搅拌前,应校对原材料称量偏差,清理搅拌机内的混凝土块及其于杂物。

5.1.2混凝土到达现场前,检查施工设备运转情况,试验仪器做好检测准备,设好施工用电线路及照明设施。

5.2 施工工艺

5.2.1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5.2.1.1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要求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1次。

5.2.1.2 搅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

5.2.1.3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夏季不得低于120S,冬季不低于180S。

5.2.1.4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应对混凝土塌落度和入模含气量测试不少于1次。

5.2.1.5 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坍落度,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5.2.2 混凝土浇筑

5.2.2.1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但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c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cm。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5.2.2.2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好记录。

5.2.2.3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5.2.2.4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5.2.2.5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辅助下落;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

5.2.2.6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5.2.2.7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0m。当横截面面积在200m2 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截面面积在300 m2以

内时,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采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5.2.2.8 对一般墩台及基础混凝土,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浇筑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时,当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的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面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

5.2.2.9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

①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②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5.2.2.10 施工每工作班对入模温度测定不少于3次,对每施工部位测温1次,并填写测温记录表。

5.2.3混凝土振捣

5.2.3.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较黏稠时,应加密振点分布。

5.2.3.2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