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及其操作总结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0f085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c.png)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
高一物理实验中的打点计时器实验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以下是该实验的一般步骤:
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台打点计时器、一根直线轨道、一个小推车、一台计时器、一根细线、一块纸片等。
2. 实验装置搭建,将直线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确保轨道平整且无摩擦。
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轨道上方,使其能够记录小推车的运动情况。
3. 实验参数测量,测量小推车的质量、轨道的长度和倾角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4. 实验数据记录,在纸片上标记出等距的标记点,用细线将纸片系在小推车上,使得纸片随着小推车的运动而拉出。
启动打点计时器和计时器,推动小推车使其沿轨道运动,打点计时器将记录下小推车通过每个标记点的时间。
5.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打点计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计算出
小推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并绘制出小推车的运动图像,观察其运动规律。
6.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关于小推车运动规律的结论,比如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加速度的大小等。
以上是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的一般步骤,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运动学相关知识,并掌握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
![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dfa764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4.png)
实验报告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打点计时器引言: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器材,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和速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并分析其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实验目的:1.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2. 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3. 分析运动速度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物体(如小球、石块等)3. 直尺4.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2. 准备物体,并将其放在打点计时器上方的起始位置。
3. 轻轻释放物体,使其自由下落,并同时按下打点计时器上的按钮,开始计时。
4. 当物体触碰到平台面时,立即松开按钮,结束计时。
5. 记录下计时器显示的时间,并重复上述步骤3-4,进行多次实验。
6. 改变物体的起始位置、质量等条件,重复步骤3-5,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以下是一些实验结果的示例:条件1:物体起始位置相同,质量相同实验1:时间1 = 0.5秒实验2:时间2 = 0.6秒实验3:时间3 = 0.55秒条件2:物体起始位置不同,质量相同实验1:时间1 = 0.4秒实验2:时间2 = 0.45秒实验3:时间3 = 0.42秒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的起始位置对运动时间有一定影响。
在条件1中,物体的起始位置相同,但运动时间有所不同。
这可能是由于物体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初速度,从而影响了其运动时间。
2. 物体的质量对运动时间的影响较小。
在条件1和条件2中,物体的质量相同,但运动时间变化不大。
这表明物体的质量对其自由下落的运动时间影响较小。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了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并分析了运动速度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物体的起始位置对运动时间有一定影响,而物体的质量对运动时间的影响较小。
打点测速实验报告
![打点测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ecc7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5.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测量速度中的应用。
2. 掌握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3. 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或电火花原理在纸带上打点的计时仪器。
它通过交流电源驱动,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时间间隔的点,从而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
通过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物体在相应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纸带3. 砝码4. 刻度尺5. 滑轮6. 细线7. 小车8. 电源9.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桌上,确保其稳定。
2.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留出一定长度以便后续测量。
3. 将小车放在实验桌上,通过滑轮连接砝码,使小车受到一定的拉力。
4. 接通电源,打开打点计时器,观察纸带上的点是否均匀分布。
5. 释放小车,让小车在实验桌上运动,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时间间隔的点。
6. 实验结束后,断开电源,取出纸带,并记录纸带上打点的数量。
7. 使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五、数据处理1. 根据纸带上打点的数量和打点计时器的频率,计算出实验中物体的运动时间。
2. 根据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物体在相应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物体运动的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纸带上打点的数量与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成正比,即打点数量越多,时间越长。
2. 实验结果显示,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即距离越大,速度越快。
3.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在实验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如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等。
七、实验误差分析1. 打点计时器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精度受到电源频率和计时器本身精度的影响。
2. 测量误差: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时,由于人为因素和测量工具的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e493d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a.png)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计时工具,它利用电火花的特性来实现精确计时。
本文将介绍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之前,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计时器的电源线已正确接入电源插座,并检查计时器的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同时,还要检查计时器的相关电路是否连接牢固,以确保正常的电流传输。
2. 设置计时参数接下来,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计时参数。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通常具有可调节的计时范围和精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旋转计时器上的调节旋钮,可以选择计时范围(如毫秒、微秒等)和计时精度(如小数位数)。
确保所选计时参数与实验或生产需求相匹配。
3. 进行计时操作设置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计时操作。
根据实验或生产中的需要,在适当位置放置待测物品或待测装置,并确保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极相连。
然后,打开计时器的电源开关,计时器即开始工作。
4. 观察计时结果在计时过程中,可以通过计时器上的数字显示屏来观察计时结果。
根据所设定的计时参数,计时器会在合适的时机发出电火花,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计时数值。
观察计时结果时,应注意数字显示屏上的数值是否稳定且清晰可辨。
5. 停止计时当计时任务完成或需要停止计时时,可以通过关闭计时器的电源开关来停止计时操作。
此时,计时器将停止工作,并显示最终的计时结果。
如果需要重新进行计时,可以重新设置计时参数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二、注意事项1. 安全使用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安全问题。
由于计时器涉及电流传输和高压放电,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触碰电极和高压部件,以免发生电击等事故。
在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与其他电器设备或易燃物品放置在过近的距离,以免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2. 精确校准为确保计时结果的准确性,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b88c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e.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打点计时器,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和计时器的原理,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
实验器材,555定时器、电容器、电阻、LED灯、面包板、导线、电源。
实验原理,555定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可以用来产生精确的时间延迟。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555定时器来搭建一个简单的打点计时器。
当电路通电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结束时,LED灯点亮,表示时间到了。
实验步骤:1. 将555定时器插入面包板中,并连接电源和接地。
2. 通过电容器和电阻来调整定时器的时间参数,确定LED灯点亮的时间。
3. 连接LED灯到定时器的输出端,使得LED灯能够在计时结束时点亮。
4. 将电路连接好后,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经过调试和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打点计时器。
当电路通电时,LED灯开始闪烁,表示计时器正常工作。
当计时结束时,LED灯亮起,表示时间到了。
通过改变电容器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可以调整LED灯点亮的时间,实现不同的计时效果。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了调节时间参数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能力都将对我们有所帮助。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自己动手搭建打点计时器,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们会在电子领域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搭建方法,还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126b9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5.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近日,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一个小型的打点计时器实验。
本实验旨在探究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准确计时的小型设备,以及应用场景和优化方向等。
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用的装置主要由计时器、真空吸球、钢珠、蒟蒻块和支架等组成。
其中,计时器的型号为 00.001.1,采用电子计时方式,精度可达到微秒级别。
真空吸球和支架用于固定计时器,钢珠和蒟蒻块用于触发计时器。
2. 实验步骤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将计时器置于支架上,然后将真空吸球吸附在计时器上。
(2) 将蒟蒻块粘在地面上,并在其中央放置一颗钢珠。
(3) 轻轻扭动钢珠,使其离开蒟蒻块,在自由落体状态下落。
(4) 当钢珠从地面反弹起来时,计时器开始计时。
(5) 钢珠落下并再次反弹时,计时器停止计时。
(6)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记录计时器读数。
3.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1) 落地时间:0.350、0.345、0.350、0.355、0.360 秒。
(2) 上升时间:0.218、0.218、0.220、0.215、0.216 秒。
(3) 振动周期:0.568、0.563、0.570、0.578、0.580 秒。
(4) 自由落体高度:0.95 米。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出平均落地时间为 0.352 秒,上升时间为 0.217 秒,振动周期为 0.572 秒。
其中,计算公式如下:平均落地时间:(0.350+0.345+0.350+0.355+0.360)/5=0.352上升时间:0.568/2 - 0.352/2=0.217振动周期:0.350-0.217=0.133,即振动周期为0.133*2=0.5724.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1) 计时器精度较高,可达到微秒级别。
(2) 钢珠自由落体的时间是和高度无关的,落地时间和上升时间分别为0.352秒和0.217秒。
(3) 钢珠的振动周期为0.572秒,振幅越大,周期越长。
有关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总结
![有关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d8eb07866fb84ae45c8db8.png)
瞬时速度:利用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这一段 特别注意: 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 (1)给数据的方法; (2)时间间隔; 加速度:1)ΔS = aT² (3)统一单位; 2)逐差法 3)图像法
(4)有效数字的位数。
练习一:(2010· 广东高考) 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20 ① 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 ② 图1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² 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 1.00 二分之一加速度 ,其加速度a大小为________m/s²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 字)。
真题再现2: 2008年广东高考物理
2、熟知各类实验的基本原理; 3、基于基础实验,灵活处理实验变式问题。
四、探究动能定理实验(1)
1、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速度的关系)
2、纸带特点:
3、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 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取打点均匀的部分(匀速运动段) 3)小车质量尽量大一点。
练习五、 (多选)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F )
A.实验中所用的橡皮筋原长必须相同,粗细可以不同; B.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C.在正确操作下,小车释放后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要相同; √ E. 求小车速度应使用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计算;
练习二 :(2010· 全国Ⅱ)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 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 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 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 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 为 了 测 得 重 物 下 落 的 加 速 度 , 还 需 要 的 实 验 器 材 有
打点计时器测速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测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9084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c.png)
打点计时器测速实验报告打点计时器测速实验报告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速度。
为了准确测量速度,我们进行了一项打点计时器测速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并探究影响测速准确性的因素。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并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速度。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打点计时器、测量尺、运动物体(如小车)。
2.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其稳定。
3. 将测量尺固定在打点计时器的正前方,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
4. 将运动物体放置在测量尺的起点处。
5. 启动打点计时器,并同时开始推动运动物体。
6. 当运动物体到达测量尺的终点处时,停止打点计时器。
7. 记录打点计时器显示的时间和测量尺的位移。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下每次实验的时间和位移数据。
通过计算,得到了每次实验的速度。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打点计时器的精度对测速结果有很大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打点计时器的误差较小,因此可以认为测速结果较为准确。
2. 运动物体的质量和形状也会对测速结果产生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质量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速度较慢,而质量较小或形状规则的物体速度较快。
3. 实验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空气阻力较大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误差的存在。
以下是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1. 打点计时器的反应时间:打点计时器的反应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测速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尺的精度:由于测量尺的精度限制,测量位移的误差可能会导致测速结果的误差。
3. 运动物体的起点和终点:由于人的反应时间限制,可能存在起点和终点的判定误差,从而影响测速结果。
实验改进方案为了提高测速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1. 使用更精确的打点计时器:选择反应时间更短、精度更高的打点计时器,可以减小误差。
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
![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ff9c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b.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简介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见的计时器类型,用于计算某个过程或事件的时间。
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打点计时器,通过触发器和计数器来记录起始和结束点的计数值,从而计算出时间间隔。
本文档将对该实验进行总结,并描述实验过程、结果和改进方向。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打点计时器,具体要求如下: 1. 使用触发器作为起始和结束点的触发器 2. 使用计数器来记录触发器的计数值 3. 通过计算计数器的值来计算时间间隔实验步骤设计电路根据实验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的电路图:+-----+ +------------+| | Start | || +----------+ Trigger || | Stop | |+-----+ +------------+|V+--------------+| || Counter || |+--------------+在此电路图中,通过触发器连接 Start 和 Trigger 点,触发器的输出连接到Counter 的输入。
Start 和 Stop 点用于控制触发器,当 Start 点为高电平时,触发器开始计数;当 Stop 点为高电平时,触发器停止计数。
硬件实现我们使用了实验箱、连接线、集成电路和电源等硬件设备进行实验。
根据电路图进行布线,并将电路连接到适当的电源上。
软件编程为了控制 Start 和 Stop 点的高低电平,我们使用了 Arduino 控制器来编程。
具体的代码如下: ```c int startPin = 1; // Start 点连接到 Arduino 的 1 号引脚 int stopPin = 2; // Stop 点连接到 Arduino 的 2 号引脚 int count = 0; // 计数器的初始值为 0void setup() { pinMode(startPin, OUTPUT); pinMode(stopPin, OUTPUT); digitalWrite(startPin, LOW); digitalWrite(stopPin, LOW); }void loop() { digitalWrite(startPin, HIGH); delay(1000); // 延迟 1 秒,开始计数digitalWrite(startPin, LOW);// 等待计时器计数完成 while (digitalRead(stopPin) == LOW);// 将计数器的值保存到 count 变量中 count = pulseIn(stopPin, HIGH);// 输出时间间隔 Serial.print(。
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
![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23ff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5.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
1. 引言
本文档总结了我在进行打点计时器实验时的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和反思。
打点
计时器是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中的一个实验项目,通过该实验,我掌握了打点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实验背景
在嵌入式系统中,计时器是一种常见的功能,它可用于测量时间间隔、定时触
发事件等。
打点计时器是计时器的一种应用,它通过统计发生的打点信号数量来进行计时。
3. 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目标是搭建一个打点计时器,并验证其计时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实验流程
4.1 材料准备
在进行实验前,我准备了以下材料:
•STM32F407开发板
•杜邦线
•打点信号源
4.2 硬件连接
我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电路图,将打点信号源与STM32F407开发板连接起来。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将打点信号源的正极连接至STM32F407开发板的GPIO引脚
•将打点信号源的地线连接至STM32F407开发板的地线引脚
4.3 软件编程
我使用Keil软件进行STM32F407开发板的代码编写。
以下是我编写的主要代码:
```c #include。
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e5aa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f.png)
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原理;会安装和使用打点计时器。
2、知道纸带上包含着重要物理信息(位移、时间、会计算平均速度和粗测瞬时速度等)。
3、尝试描绘运动物体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细绳、纸带、刻度尺 三、注意事项1、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必须用4-6V 交流电。
2、纸带必须安装在复写纸的下面,打点时应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每打完一条纸带就立 即关闭电源。
3、注意保护好小车,不要让它掉到地上摔坏了。
四、实验原理1、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公式:tsv =,只需测出 位移s 和时间t ,即可计算平均速度V ;2、在上式中若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运动时间很短,则该段位移内平均速度就可近似看作是这段时间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即:ts v t ∆∆=。
五、实验过程与步骤 1、实验装置图如图1-1。
2、实验操作步骤(学生自己完成)图1-1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提示: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纸带,从点迹清晰处开始标出记数点...用.O 、A 、B 、C …表示,) 1、测平均速度。
2、粗测瞬时速度,并根据计算数据结果作出v-t 图像。
(提示:由t s v =知,当t 很小时,t秒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该段时间中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如:OAOAOB A t s v v ==)提示:1、以计数点O 作为计时起点;2、用倾斜的直线将点连接起来,将不在直线上点尽可能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3、运用数学中的函数关系来总结出V 随t 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物理含义?七、实验结论小车运动的特点是;。
(至少写两条)八、探索发现1、小车速度变化有何规律?你能给这种运动取一个合理的名称吗?2、对实验中瞬时速度计算的结果,你能发现VA 、VB、VC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VB、V C 、VD及VC、VD、VE也满足这种关系吗?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一条物理规律?3、把OA、AB、BC、…、FG段位移分别用S1、S2、S3、…S7表示,测出其大小,请计算下面几个算式;你从中有什么发现?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一条物理规律?S 2 - S1= S3–S2= S4–S3=S 5–S4= S6–S5= S7–S6=。
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及其操作总结
![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及其操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a622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5.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及其操作总结篇一:嘿,朋友!你知道吗?打点计时器这个玩意儿在物理实验里可重要啦!今天我就来和你好好唠唠它的实验步骤和操作那些事儿。
咱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就好像你要出门旅行得先收拾好行李一样。
你得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边上,让它稳稳当当的,可别一晃悠就掉下去,那可就麻烦啦!然后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平平整整的,这就好比给纸带铺好了一条专属的小路。
还有啊,别忘了把电源接好,这电源就像是它的动力源泉,没了电源,打点计时器可不就“罢工”啦?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正式操作啦!启动电源,这时候打点计时器就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哒哒哒”地开始工作啦。
你难道不好奇它是怎么打出那些小点的吗?就好像在纸上种下了一颗颗有规律的“种子”。
在实验过程中,你得时刻盯着纸带,看看那些点打得是不是均匀。
要是不均匀,那可就得找找原因啦,是纸带没放好?还是电源出了问题?这就好比你在路上开车,发现车跑偏了,不得赶紧找找是方向盘的问题还是轮胎的问题嘛!还有哦,操作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千万别手抖把仪器碰倒了。
这就跟你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刚出锅的热汤一样,一个不小心,“哗啦”一下全洒了,前功尽弃!做完实验,可别着急收拾东西走人。
得好好分析那些打出来的点,计算时间间隔、测量位移,这可需要你的耐心和细心。
这就像是在一堆沙子里找金子,得仔细甄别才行。
你说,这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小麻烦,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就都能解决嘛!我觉得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细心操作,就能从中学到好多知识,感受到物理的奇妙和乐趣!这就像爬山一样,过程可能辛苦,但当你站在山顶俯瞰美景的时候,一切都值得啦!篇二:嘿,朋友!你知道吗?打点计时器这个玩意儿在物理实验里可太重要啦!今天就让我来给你好好讲讲它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咱先来说说准备工作。
就好比你要出门旅行,得先把行李收拾好不是?那做这个实验呢,首先得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这就像是给咱们的“主角”找个安稳的“家”。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ae84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3.png)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引言:计时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测量时间的流逝。
无论是在运动训练、实验室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计时器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不同物理活动的运动速度和时间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1.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测量并比较不同物理活动的运动速度;3. 分析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1. 打点计时器2. 直尺3. 不同长度的物体(例如木棍、绳子等)4. 摩擦面小球5. 观察本实验步骤:1.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段直尺,在其一端固定一木棍。
2. 将打点计时器置于木棍下方,并将启动线与打点计时器连接。
3. 在观察本上记录打点计时器的示数。
4. 用手拉动木棍,使其通过观察本下方摩擦面的小球,观察并记录示数。
5.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长度的木棍的示数。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长度的木棍或物体运动速度不同。
较长的木棍比较短的木棍示数较大,运动速度较快。
这是因为较长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打点计时器下方的距离较长,所以示数较大。
2. 时间和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时间和距离成正比。
也就是说,物体行进的距离越大,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3. 运动速度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和距离的比值来确定。
速度=距离/时间。
讨论和误差分析:在本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例如:1. 木棍的固定位置可能存在微小的摆动,从而影响观察到的示数。
正确的固定方式可以减少这种误差。
2. 手动拉动木棍的力度和速度可能不够恒定,导致示数不准确。
实验者应该尽量保持恒定的力度和速度。
结论: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简单却非常实用的工具,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它在测量运动速度和时间变化规律中的应用潜力。
我们可以进一步使用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其他物理活动或者更复杂的运动情况。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控制它们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不同物理活动的运动速度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际观察和测量。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1630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3. 通过实验,验证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仪器,通过在纸带上打点,可以记录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时间,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速度恒定。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纸带3. 电磁铁4. 重锤5. 刻度尺6. 秒表7. 稳定电源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台上,接通电源。
2.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打点装置,并使纸带的一端固定在重锤上。
3. 打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
4. 将重锤释放,使其自由下落,同时观察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的规律。
5. 记录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打点数,以及对应的纸带长度。
6. 关闭电源,将纸带取下,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的打点距离。
7. 根据打点数和纸带长度,计算物体在该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8. 改变时间间隔,重复步骤5-7,得到多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9.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第一次实验:- 时间间隔:1秒- 打点数:10个- 纸带长度:1.2米- 平均速度:1.2米/秒2. 第二次实验:- 时间间隔:2秒- 打点数:20个- 纸带长度:2.4米- 平均速度:1.2米/秒3. 第三次实验:- 时间间隔:3秒- 打点数:30个- 纸带长度:3.6米- 平均速度:1.2米/秒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即速度恒定。
这验证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六、实验结论1. 打点计时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速度恒定。
3.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打点计时器的稳定性,避免因震动导致打点不均匀。
打点计时器实验
![打点计时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d358bc5856a561252d36f3b.png)
1、研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4~6V)、纸带、小车、轨道、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上同时记录了时间和位置两个信息,通过s,t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匀变速,若是可以求得其加速度;数据处理方法。
(纸带处理)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轨道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轨道没有滑轮一端,连接好电路;再把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若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两个纸带分别从上下两边穿过墨粉纸盘)。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3)从三条纸袋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即T=0.02×5=0.1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第六点作为计数点1,依次标出计数点2、3、4、5、6。
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分别记作s1、s2 (6)(4)求出a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1)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
(2)细绳尽可能与木板平行,以确保细绳对小车拉力不变;(3)开始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4)先通电后放开小车(5)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少于6个;(6)若为电磁打点计时器(f打点=f电源,电源频率越大,针与纸带摩擦越大,a越小),若出现连续直线,则抬高针;若为电火花则无针与纸带的摩擦。
纸带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尽可能的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记数起点之间的距离)。
1.4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1.4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0b2c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3.png)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班级:时间:第课小组成员〖新课预习〗1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一种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
工作电压为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 它每隔打一次点。
使用时纸带应穿过并压在复写纸的。
2、电火花计时器:它是一种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
工作电压为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 它每隔打一次点。
它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3、电火花计时器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个可能引起的误差更小些?为什么?4、运动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纸带上的点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
〖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及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位移、时间、速度)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2):(3):将纸带粘在下图位置:【纸带分析计算平均速度】(1)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 点之间的间隔数为个,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点的运动时间 s。
(2)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Δχ。
(3)利用公式Δυ=Δχ/Δt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1中。
(必须明确所求的是那两段的平均速度。
例如AB段或者BD段)哪一段点子数n 点子间隔数n-1运动时间Δt/s位移Δχ/m 平均速度υ/ ( m•s )思考: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纸带分析测量瞬时速度】先在纸带上选取点能看清的一段,用字母O 、A、B、C、D、E、F、G……标出计数点, 某点B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B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注意:在粗略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时,如果取离B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B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太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这两个点。
)测量包含某个测量点在内的一段位移Δχ,记录在表2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记下这些点的瞬时速度。
高考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精选范文
![高考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ad68e389eb172ded63b7a9.png)
高考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高考物理打点计时器实验总结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时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以下是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操作,请考生仔细掌握。
一. 教学内容: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二. 教学重点:1. 了解误差有关常识和有效数字运算相关知识.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3. 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物理实验: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D?D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三. 教学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四. 重点、难点解析:(一)误差和有效数字1.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1)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系统误差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因此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后,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或消除它。
(2)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 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是指近似数字而言。
(2)只能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不是位数越多越好。
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特别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从仪器上读出来的数值,经常有一位数是估计出来的,或多或少存在着误差。
例如米尺的最小刻度是mm(0.001m),那么用米尺测量长度可读到十分之一毫米(0.0001m)。
0.001m这一位可以从米尺上读出来,是可靠的,0.001m位前面的数都是可靠数,0.0001m这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估读的数字因人而异,因此是有疑问的,称为存疑数。
由于0.0001m位已存疑,在它以后各位数的估读已无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 打点计时
图1-1
打点计时器实验
实验名称:打点计时器测小车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50Hz 交流电,所以每隔0.02s 都会打下一个点。
实验器材:(测小车加速度)打点计时器、纸带若干条、铅笔、签字笔、毫米刻度尺、交流电源、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
(测重力加速度)打点计时器、纸带若干条、铅笔、签字笔、毫米刻度尺、交流电源、重锤、缓冲沙盒 实验图:
实
验
步骤: (一)实验
操作部分
1.依照实物图连接好电路图。
(注意:一定要使用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6v 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是
220v
交流电源。
测重力加速度时,使用的是铁架台;测小车加速度时使用的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山东科技大版在设计该实验室使用了调节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来使得小车的下滑分力来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取一条长度合适的纸带,一段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之下。
将小车另一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并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按住小车。
(测重力加速度时)将纸带一端与重锤相连,另一端通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之下,用手提起纸带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3.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先工作一会在释放小车。
(测重力加速度时)先接
纸带
夹子
重物
打点计时器
接电源
图1-2
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先工作一会,再释放重锤。
4.在小车运动到快靠近定滑轮时关闭电源,同时按住小车,取下纸带。
(测重力加速度时)待纸带落入缓冲沙盒后在关闭电源。
5.换上新纸带,改变小车自重或钩码重,重复多次实验。
(测重力加速度时)在实验室不同的位置同一高度、同一位置不同高度等采用控制变量法多做几次。
6.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将起点处标记为O 点,以后依次每隔四个点标为一个
5个2、s 3 … 差 3.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 :应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T
s s v c 232+=
4.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有3种方法:
方法1:“隔项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
()()2
3216549T s s s s s s a ++-++=
.
方法2:利用任意两段相邻记数点间的位移求加速度,最后取平均值.如
()2
T n m s s a n
m --=
方法3、利用v -t 图象求加速度.求出A 、B 、C 、D 、E 、
F
线,
的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