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试用版印刷稿

合集下载

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使用说明【模板】

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使用说明【模板】

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月日入学时间:年月日康复机构: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二○一六年九月使用说明为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档案管理,本部门制定了《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主要用于规范孤独症儿童个人重要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现将《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使用相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使用及填写(一)《孤独症儿童入学登记表》每位新入训的孤独症儿童在入训前由家长详细填写该儿童的出生史、发展史、发育史、医药史、学习特点、兴趣爱好、行为观察记录及家庭情况等资料,如是电子录入的,则填表人处必须是由该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本人签名。

享受国家资助的孤独症儿童,须附相关申请审批材料。

(二)《孤独症儿童入学协议书》为营造良好的康复教育环境和氛围,同时保障机构和孤独症家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议可在入学安排前由该儿童法定监护人签署。

(三)《孤独症儿童家长访谈表》每位新入学孤独症儿童家长在首堂亲子课时,由授课老师指导家长完成访谈。

(四)户籍资料:《常住人口登记》、《监护人身份证》1.《常住人口登记》为户口簿中户主页复印件和孤独症儿童本人户口页复印件。

2.《监护人身份证》为孤独症儿童法定监护人(父母双方及固定照顾者(接送人)本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可复印在同1张A4纸上)。

(五)医学资料:《孤独症医学诊断书》、《入园健康体检表》1.《孤独症医学诊断书》必须是由经卫生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出具。

2.《入园健康体检表》所有进入班级学习的孤独症儿童在入班前须到区以上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入园健康体检。

(六)评估资料:《孤独症儿童入学首次评估报告》、《孤独症儿童学年评估报告》、《孤独症儿童学期中评估报告》、《孤独症儿童学期学习进度报告》为保障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质量,孤独症儿童的入学首次评估、学年评估、学期中评估及学习进度报告由任教老师负责。

(七)《孤独症儿童家访记录表》为更好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家庭参与康复教育的积极性,每位入学孤独症儿童定期由任教老师(班主任、副班主任、亲子老师、社工)上门进行家访,家访结束后须填写家访记录表。

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价指标和标准

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估指标
标准
分值
评分与计分
备查材料或检查方法
评估机构
计分
复核
计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一、基本条件
(20分)
1、法人资格
(4分)
2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业务主管单位。
查看工商或民政注册的证件(公办机构查看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得2分,无则一票否决。
2
从事诊断、治疗及医疗康复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卫健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托幼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二、场所设置与设施(45分)
3、场所设置
(20分)
1
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通风透气,采光好
实地查看
符合得相应分,不符合得0分。
1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建设要求
3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150㎡。
3
大教室至少2间,单间面积不少于30㎡。
3
个训室至少3间,单间面积不少于8㎡
(室内应有吸音降噪处理,室内噪音≤45dBA)。
符合得2分,部分符合得1分,不符合得0分。
2
所有人员有健康证明。(医院可不提供,为合理缺项)
查看职工花名册,所有人提供健康证明得2分,无则一票否决。
4
有灾害脆弱性分析,并制定应急预案。
有火灾、停电、摔倒、肌肉拉伤、误食异物、烫伤、走失等应急预案得4分,缺一则一票否决。
4
消防安全等符合国家标准
独立场地的需提供消防合格证或验收,依托住宅或商业区域开展的需提供主体消防合格证明。有得4分,无则一票否决。
实地查验资质原件
符合得5分,部分符合得1-4分,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学年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填写说明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兴趣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Ⅵ感觉偏好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Ⅶ特殊行为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第一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二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第三次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备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

广东省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档案剖析

广东省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档案剖析

档案编号:广东省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康复档案(试用版)儿童姓名: 性别:出生日期: 年月日身份证号码:康复机构:填表日期: 年月日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二〇一二年七月广东省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档案档案编号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户口所在地 省 市 县(区)备注:新入的儿童需填写第1、2、3项。

肢体残疾儿童咨询表咨询日期:记录者:儿童个人资料: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男﹙﹚女﹙﹚诊断:脑瘫的分型:痉挛型﹙﹚肌张力障碍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其它:曾接受过治疗:出生地点:视觉:正常﹙﹚有视障﹙﹚听觉:正常﹙﹚有听障﹙﹚癫痫:有﹙﹚没有﹙﹚有服药﹙﹚食物过敏:有﹙﹚没有﹙﹚其它疾病:家庭资料:父亲姓名:父亲年龄:父亲职业:母亲姓名:母亲年龄:母亲职业:家庭地址及邮编:联络电话:儿童之起居生活主要由谁协助照顾:□父亲□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家居生活技能:进餐:独立﹙﹚少量帮助﹙﹚大量帮助﹙﹚完全协助﹙﹚食物质地:软﹙﹚硬﹙﹚流质﹙﹚其它()备注:喝水:独立﹙﹚少量帮助﹙﹚大量帮助﹙﹚完全协助﹙﹚通常使用:奶瓶()杯()勺子()吸管()其它()备注:如厕:独立()少量帮助()大量帮助()完全协助()口语表示需要()手势表示需要()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示需要()梳洗:独立()少量帮助()大量帮助()完全协助()备注:穿衣、穿鞋袜:独立()少量帮助()大量帮助()完全协助()备注:儿童的兴趣:玩具的类型:简单因果关系玩具,例:摇铃()操作玩具,例:搥床、串珠()假想玩具,例:扮家家、电话()最喜欢的玩具:游戏的方式:独自玩耍()与成人玩耍()与小朋友玩耍()观看别人玩耍()消闲的方式:看电视()阅读()画画()唱歌()户外玩耍()其它儿童情绪表现:主动表达()含蓄()负面行为()例如:发脾气()伤害自己()备注:儿童在家中通常的活动(注明通常在什么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对儿童的期望:肢体残疾儿童的医疗记录内容:病历报告/医院小结、儿童健康防疫本的复印件。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学年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河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中心填写说明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关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2018 年关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省残联:我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南屏祁连峻峰,北蔽合黎峰峦,中部是平坦的走廊平原,总面积2727 平方公里,总人口15.1 万人,其中残疾人9820 人。

近年来,在省、市残联的精心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支持下,我县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呈现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残疾人状况显著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

为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健康、快速发展,18 年9 月,我县依托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始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

18 年,在各级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临泽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被列为全国2013—18 年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机构,由于人员配备到位,管理措施有力,设施设备齐全,康复教育效果明显,生源一直比较稳定,至目前,中心已累计为161 名孤独症儿童免费提供了正规的康复训练,家长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一、机构总体概况18 年,临泽县建成全省首个县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该中心总使用面积452川,是一所集综合指导、管理培训、人才培养和康复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

中心按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流程合理、美观适用的建设要求,内设孤独症儿童康复评估室、集体训练室、个别训练室、家长培训室、教师办公室及儿童休息室、卫生间等,并按照功能划分,配套了教育评估工具、认知训练设备。

18 年,为进一步拓展中心康复服务面,组织实施好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中心又添置了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电脑、投影仪、电子琴、玩教具、游戏活动器械等训练器材及附属设施30余件(套),价值15 余万元。

同时,为便于在训儿童用餐、休息、健身,中心投入资金14 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00 平方米的孤独症儿童日间托养中心和助残健身中心,设立了独立的厨房操作间、餐厅和适合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的休息室、健身房,实现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托养、健身“四位一体”的康复教育模式。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学年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河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中心填写说明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及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 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 评分方法:通过(P )——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 )——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 )——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___ __ ___ __ __ ___ 级别 通过 中间项 未通过 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 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

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

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

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月日入学时间:年月日康复机构: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二○一六年九月使用说明为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档案管理,本部门制定了《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主要用于规范孤独症儿童个人重要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现将《孤独症儿童个人档案》使用相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使用及填写(一)《孤独症儿童入学登记表》每位新入训的孤独症儿童在入训前由家长详细填写该儿童的出生史、发展史、发育史、医药史、学习特点、兴趣爱好、行为观察记录及家庭情况等资料,如是电子录入的,则填表人处必须是由该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本人签名。

享受国家资助的孤独症儿童,须附相关申请审批材料。

(二)《孤独症儿童入学协议书》为营造良好的康复教育环境和氛围,同时保障机构和孤独症家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议可在入学安排前由该儿童法定监护人签署。

(三)《孤独症儿童家长访谈表》每位新入学孤独症儿童家长在首堂亲子课时,由授课老师指导家长完成访谈。

(四)户籍资料:《常住人口登记》、《监护人身份证》1.《常住人口登记》为户口簿中户主页复印件和孤独症儿童本人户口页复印件。

2.《监护人身份证》为孤独症儿童法定监护人(父母双方及固定照顾者(接送人)本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可复印在同1张A4纸上)。

(五)医学资料:《孤独症医学诊断书》、《入园健康体检表》1.《孤独症医学诊断书》必须是由经卫生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出具。

2.《入园健康体检表》所有进入班级学习的孤独症儿童在入班前须到区以上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入园健康体检。

(六)评估资料:《孤独症儿童入学首次评估报告》、《孤独症儿童学年评估报告》、《孤独症儿童学期中评估报告》、《孤独症儿童学期学习进度报告》为保障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质量,孤独症儿童的入学首次评估、学年评估、学期中评估及学习进度报告由任教老师负责。

(七)《孤独症儿童家访记录表》为更好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家庭参与康复教育的积极性,每位入学孤独症儿童定期由任教老师(班主任、副班主任、亲子老师、社工)上门进行家访,家访结束后须填写家访记录表。

孤独症儿童

孤独症儿童

孤独症儿童班级教学档案学年学期任教班级任教老师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二〇一六年九月使用说明为规范孤独症儿童班级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档案管理,本部门制定了《孤独症儿童班级教学档案》,主要用于孤独症儿童班级教学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

班级教学档案内容涉及学年、学期、月、周教学计划、教学课程表、一日活动流程表、班级教学记录、教案、个案研讨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孤独症康复教育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将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班级教学档案的使用及填写(一)《班级孤独症儿童基本情况(含明细资料)》填写班级幼儿名册、家庭情况登记表等基本资料,是明确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

原则上在每学期初与家长重新校对后录入归档。

(二)《班级孤独症儿童学习能力概况》学习能力概况是分析儿童在认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模仿、个人自理范畴的发展年龄,以便教师依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原则上在学年初进行,学年中班级任教老师可根据期中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孤独症新生入班观察记录表》新生入班观察记录表是考察新入班儿童适应新环境的情况。

原则上,班级每位新生都须作记录。

(四)《教学日历》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计划表。

(五)《班级孤独症儿童考勤表》学生考勤表是班级教师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分析班级学生实到的情况体现。

原则上要求每天记录。

(六)《孤独症儿童班级学期教学主题》教学主题是将所有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这一“中心”源自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让学习者获得较为完整的经验。

单元教学主题一般来自于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原则上每个学期一个核心单元主题,每月以核心主题为主线制定一个单元主题。

(七)《孤独症儿童班级教学计划》包括《孤独症儿童班级学期教学计划》、《孤独症儿童班级月教学计划》、《孤独症儿童班级周教学计划》、《孤独症班级一日活动流程表》。

孤独症康复训练档案

孤独症康复训练档案

河北省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中心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1、此表由贫困孤独症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存入定点康复机构受助儿童档案,一份由项目地区残联留存备查,一份交省残联备案。

受助儿童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及诊断机构诊断证明由项目地区残联留存备查。

2、项目地区残联是指承担项目任务的康复机构所在地残联。

附表5-3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登记表填表单位(公章):年度:年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构留存备查,一份上报项目地区残联。

附表5-4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统计汇总表填表单位(公章):年度:年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填表说明:此表每年度填写一次,由定点康复机构填写,一式两份,一份由定点康复机构存档备查,一份逐级上报至省残联,由省残联汇总后上报中国残联康复部。

附表5-5救助卡封面:救封二:救助卡使用范围救助对象及救助原则:1.经卫生部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的孤独症儿童;2.年龄3-6周岁;3.资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城乡有康复需求的贫困孤独症儿童,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孤独症儿童。

救助标准:每人每年12000元康复训练经费。

第一页:省市县编号:第二——八页:封三:注意事项1.本卡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2.本卡仅用于到指定的定点康复训练机构接受训练;3.如需变更定点康复机构,需受训满半年并提前1个月告知项目地区残联,经项目地区残联确认备案后才能变更;4.本卡请妥善保管,一旦遗失请及时向定点康复训练机构挂失,凡原卡遗失期间发生的康复训练费用,原则上由本人自付。

封底:附件4贫困智力残疾儿童筛查和康复救助审批表填表说明:1.由社区(村)委会组织填写;项目地区残联留存,定点康复机构复印备案。

2.项目地区残联是指承担项目任务的定点康复机构所在市残联。

附件5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卡封面: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卡封二:救助卡使用说明1、本救助卡为城乡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接受《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的证明材料。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7.04.09•【字号】•【施行日期】2007.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护正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为规范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促进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将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制定的《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在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向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秘书处反映。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二○○七年四月九日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其他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建设,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促进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参照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关于下发省级聋儿康复中心验收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办法>等五个文件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旨在界定机构性质,明确工作职能,合理设置部门,规范业务管理,保障必备的工作条件,全面提升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省内各级各类具有法人资格的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其他听力语言康复机构。

第四条本规范涉及条款均为最基本要求。

机构的业务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其他还必须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现行相关的法规、政策规定。

第二章性质与功能第五条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其他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是在同级残联的领导(主管)下,在上级相关康复机构的指导下,面向听力残疾儿童和其他伴有听力、语言障碍的人群提供康复服务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

第六条康复机构开展听觉康复、言语矫治、语言教育和听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及社区家庭康复指导,提供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

精编【档案管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精编【档案管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档案管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株洲市一医院康复科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A(试行)姓名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档案表格

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档案表格

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档案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月日入学时间:年月日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二○一六年九月使用说明为规范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档案管理,本部门制定了《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档案》,主要用于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

个别化教学档案内容涉及孤独症儿童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记录等重要环节,对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使用相关事宜作如下说明:一、个别化教学实施形式分为亲子课和个训课。

(一)亲子课的教学对象为0-3岁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

亲子课每周1次,每次60分钟,由教师、儿童及家长共同参与,目的是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家长为主导的早期干预训练体系。

(二)个训课的教学对象为3-6岁已进入班级学习的孤独症儿童。

个训课为每天1次,每次30分钟,由教师、儿童进行1对1进行辅导,目的是辅导其劣势与不足,以更好参与到班级教学活动中。

二、个别化教学档案的使用及填写(一)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计划包括《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年计划》、《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学期计划》、《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月计划》。

1.《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学年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可依据每学年初进行的《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评估报告结果,由任教老师、家长及社工一同商讨并针对儿童的学习优劣势及其各方面能力水平进行制定。

2.《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学期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是在学年中期(即第一学期期末)由任教老师进行学习能力评估后,对该学生学年教学计划调整。

3.《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月计划》《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学记录》:月计划是由任教老师根据其学年教学计划合理制定出每月的教学目标,以便于任教老师逐月逐步实施教学计划。

原则上要求每月最后1周制定次月的教学计划。

教学记录是由任教老师在课后进行填写。

(1)亲子课的月计划和教学记录须分别填写,亲子课的教学记录在每节课后进行填写。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训练师用书)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修订《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康复需要进行评估,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计划,保证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评估表适用于年龄在0-6岁,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每个领域都可以独立进行评估,整套量表可以按领域分开评估,可以在2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

三、评估表的结构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项目共55项。

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

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项目共72项。

分为姿势、移动与操作三部分,主要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

3.精细动作领域评估项目共66项。

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27•【字号】粤府办〔2018〕43号•【施行日期】2018.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8〕4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残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9月27日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根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20号)、《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121号)等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以0-6岁阶段为最佳康复期,要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通过科学、及时、有效及个性化的抢救性康复服务,为其将来入学、就业、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第三条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组织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到2025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四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行政府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违纪违法的严肃追究责任。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承接)机构准入标准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承接)机构准入标准

附件8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承接)机构准入标准一、机构建设(一)机构基础要求1.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是为面向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专业康复服务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公办、民办及民办非企业社会服务组织机构),机构应取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业批准(卫生、教育、民政、残联、工商等),符合国家对儿童医疗、康复和教育机构的相关要求。

2.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服务要以保障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权益为前提,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相关管理制度,向家长提供指导、咨询、培训服务和向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及转介等服务。

(二)规模与场地标准1.以年度为单位,至少招收30名学员。

2.有固定的(合同或文件表明的使用期一年以上)训练场地,独立的室内场地总计达200平米以上,室外儿童活动场地不低于100平米。

至少有3间个训室。

2间大教室、3间小教室;此外需划分出家长/儿童的休息场所,以及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康复评估室、教师办公室可与其它办公室兼用)家长培训教室等多个功能区。

(三)设备设施康复机构应设置在安全、无污染区域内,所在场地应有防滑、防撞等安全设施,设有安全应急通道,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并取得相关部门核发的卫生合格证书和消防合格证书。

1.集体训练室:配备儿童课座椅、大小白(黑)板、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电子琴、适合儿童特点的认知游戏、音乐等玩具、教具。

2.感知觉运动训练室:配备基本万象组合包如:球类、平衡木、滑板、羊角球、蹦床等,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3.个别化训练区域:配备个训用的桌椅、玩教具等。

4.多功能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教师、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训练相关书籍不少于100册。

5.配有标准化评估工具C-PEP(中国大陆版)或PEP3(香港版)选其一。

二、队伍建设1.合法用工。

管理人员品行端正,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专业教师为大专以上学历,并接受过相关部门的专业培训。

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

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

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姓名:省市区县(市)街道、乡镇二〇二三年四月十五日说明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康复的作用。

特别是本世纪中叶,现代康复从理论到实践都日趋成熟。

残疾人享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和愿望。

只要提供必要的康复,他们就可能改善功能、同健全人一样去实现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生价值与价值追求,为人类做出贡献。

为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云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现就对此档案说明如下:一、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的组成部分孤独症康复档案包括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训练评估、训练计划、训练记录、评估与总结五部分。

二、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的使用说明(一)孤独症儿童基本情况登记登记表筛选诊断明确、有康复意愿、家庭成员配合的孤独症儿童作为康复训练对象,纳入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任务,康复员填写“孤独症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

(二)训练评估表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依据“训练评估”表进行,由康复指导人员和康复员共同对训练对象的注意技能、模仿技能、语言技能、认知技能和自理技能五方面的能力逐项评估。

通过初次评估,可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功能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训练项目和判定训练效果提供依据;中期评估(康复训练的第六个月末),由康复指导人员和康复员共同对训练对象再次进行整体评估,掌握训练对象功能障碍和困难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末期评估(康复训练的第十二个月末),应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表由康复指导人员负责填写。

(三)训练计划表康复指导人员组织康复员、残疾人及其亲友、志愿工作者等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社区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使用说明
为规范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组织实施和业务管理,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委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制定了《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主要用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

档案内容涉及学习能力评估和康复教育效果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制定、个别训练记录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孤独症康复教育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将《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康复档案的使用及填写
(一)《孤独症儿童入学登记表》
儿童入学前时, 先由具体负责的康复专业人员咨询家长有关儿童的出生史、发展史﹑教育史﹑医药史、学习特点、兴趣、行为观察记录等,然后由家长详细填写。

(二)《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学生学习进度报告》
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一年三次康复评估。

每学年初进行一次《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根据实际评估情况及时填写《评估结果分析表》,归纳和概述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现状、优弱势以及特殊需求,将评估结果中间反应项转化为康复训练目标,依此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一、第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康复训练效果阶段性评估,并及时填写《学习进度报告表》。

《孤独症康复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根据发展评估结果或康复教育效果评估结果,由各类康复专业人员、孤独症儿童家长等组成康复小组召开个案研讨会,针对当前的学习优势/弱势、主要障碍制定和调整《孤独症康复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原则上要求个
别化教育计划的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的制定、调整至少每季度一次,由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做简明扼要的记录。

(三)《班级/个别教学记录卡》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的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儿童的训练表现等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每两周填写一次,并交给家长填写反馈意见。

(四)《年度评估与总结》
年度评估与总结包括:效果评估、家长培训、家长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等内容。

“效果评估”为:本年度末次评估得分-初次评估得分;“家长培训、家长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对孩子康复的满意度”须有家长签名,有具体负责的专业人员将年度评估、总结情况及进一步康复的意见等及时填入档案;原则上要求一年填写二次。

(五)《孤独症儿童后续教育跟踪表》
儿童毕业后,由康复专业人员以家访、面谈、电话、问卷等访问形式进行后续教育跟踪,原则上要求每学期一次,连续跟踪两年。

二、康复训练档案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使用《广东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是实施康复教育管理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孤独症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开展,各康复机构要掌握档案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二)康复档案的填写要求及时、客观、准确,并妥善保管。

(三)各类表格可以在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网站上下载。

(四)各类表格最好使用电子文档记录,由班级教师根据实际使用量打印到同类表格之后。

(五)希望各康复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收集有关的意见,有疑问和建议及时反馈至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智障孤独症康复部,以便进一步修订。

孤独症儿童入学登记表
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教育诊断人教育诊断日期年月日
孤独症康复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注:3—表示能独立完成2—表示在语言提示下可完成1—表示在触体帮助下可完成0—表示不能完成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班级教学记录卡
个别训练记录卡
个别训练记录卡
个别训练记录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