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设计说明
用VB实现聊天讨论室和点对点会话

用VB实现聊天讨论室和点对点会话【摘要】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VB实现聊天讨论室和点对点会话功能。
我们会详细讨论如何实现聊天室功能,包括如何创建聊天室、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等。
接下来,我们会介绍如何实现点对点会话功能,即两个用户之间的私密聊天。
然后,本文会讨论程序的设计和实现细节,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和网络通信实现。
我们会总结本文的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了解如何利用VB语言来实现聊天功能,并可以根据本文中的实现方式进行相应的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 VB- 聊天讨论室- 点对点会话- 程序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网络通信实现- 总结- 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聊天室和点对点会话是网络通信中常见的功能,可以让用户实现即时的文字交流和沟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方便快捷的沟通工具来进行交流和交友。
开发一个基于VB的聊天讨论室和点对点会话程序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这样的程序,用户可以实时发送和接收消息,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信息和想法。
实现聊天讨论室和点对点会话功能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实时通讯需求,还可以帮助开发者提升编程能力和实践技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样的程序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场景。
2. 正文2.1 实现聊天讨论室功能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服务器来作为聊天讨论室的中心。
这个服务器负责接受用户的连接请求,管理用户之间的消息交流。
当用户登录到聊天讨论室时,服务器需要将用户的消息发送给其他在线用户。
服务器还需要保存所有用户的聊天记录,以便用户可以查看历史消息。
我们需要实现用户之间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向服务器发送消息,在服务器上经过处理后再转发给目标用户。
用户可以选择在聊天室中发言,也可以私聊某个特定的用户。
这样就实现了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功能。
为了提高聊天讨论室的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加入一些额外的功能,如消息提醒、表情符号、文件传输等。
这些功能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通信系统的简述

1.2通信系统1.2.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过通信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无论是远古狼烟滚滚的烽火,还是今天四通八达的电话,无论是饱含情谊的书信,还是绚丽多彩的电视画面,尽管通信的方式各种各样,传递的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进行信息的传递。
因此,我们对通信下一个简练的定义:所谓通信,就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这里“传输”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传输的过程或方式。
而在这里所讨论的通信不是广义上的通信,而是特指利用各种电信号和光信号作为通信信号的电通信和光通信。
用于进行通信的设备硬件、软件和传输介质的集合叫做通信系统。
过去对通信系统的定义没有软件部分,但随着计算机进入通信系统,通信软件就成为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定义中加入软件这一模块。
从硬件上看,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息源、受信者、传输媒质和发射、接收设备五部分组成。
比如电话通信系统就包括:送话器、电线、交换机、载波机、受话器等要素。
广播通信系统包括麦克风、放大器、发送设备、无线电波、收音机等。
图1-5为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图1-5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是消息的产生地,其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
例如:电话机、摄像机、扫描仪、计算机等。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息源和传输媒质(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息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如已调信号)。
在通信中,信道具有特定的频率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的信号将无法传输。
而信息源产生的信号未必就恰巧在这个频率范围之内,因此就要靠发送设备的转换了。
最典型的信号转换就是调制。
调制的作用是将信息源发出的信号频率调制到信道允许的频率范围内。
传输媒介(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电磁波,它的频率范围在3Hz~300GHz。
在有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明线、电缆、光纤。
噪声源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噪声与干扰的集中表现。
噪声源可以理解为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通信系统无法彻底消除干扰。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的应用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的应⽤听《多点对多点通信》讲座有感之《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的应⽤》PoC将直接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通信业务引⼊到蜂窝⽹络中,使流⾏的半双⼯⽆线业务在蜂窝⼿机中得以应⽤,这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注册新⽤户,同时增加ARPU。
多样化平台该业务的原理其实⽐较简单,我们称之为“JustPushtoTalk”,这得益于“always-on”连接,IP技术正是实现该连接的根本。
正是这个特点,呼叫可以仅仅通过按⼀个键,⽽且不管是在点对点⽤户中还是在通话群组中,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连接。
PoC 业务并不替代现已存在的蜂窝业务,不⽤改变传统的语⾳业务。
建⽴在半双⼯VoIP基础上的PoC解决⽅案,构建在当前GSM/GPRS⽹络上,保护了投资,并能平滑过渡到3G,PoC业务同样可以看作为IMS(3GR5以上内容)前期服务。
⾯向电路交换的移动⽹络,在⽤户通话之前必须通过拨号进⾏呼叫建⽴过程,这⼀点与“always-on”连接截然不同。
在⽤户通话过程中,⾯向电路交换的呼叫始终占据上⾏和下⾏两个⽅向的资源;⽽基于半双⼯的PoC业务,只在有通话过程中占⽤资源,通话结束⽴即释放,所以能⼤量节省资源。
OMA对PoC统⼀地进⾏了标准化⼯作,以保证其互连互通性,提供⼀个能开展多媒体应⽤的业务平台。
烽⽕移动公司结合OMA标准,根据对PoC的深⼊研究和理解,并提出了基于OMA的PoC构架模型。
新的突破烽⽕移动公司已经在由我国⾃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讯标准———TD-SCDMA 上对PoC业助,緯累了⼀定的研究抐果,具备了相容完备的圬TD-SCDMA⽹络上宾瞐PoC业务的技术和概念。
基于OMA标准揑出的PoC构架,烽⽕移动公司提出亄TD-SCDOA⽹络中PoC 业务的具体实现⽅案。
该⽅案将PoC服务器放在运营商IP⽹络中?SI?CORE 在TD-S?DMA穑络IMS域的CSCF中实现。
PoC业务(包括语⾳、数字,以及将潥的视频等)?据均由TD-SCD?A的分?业务传送⽅式提供:语⾳采⽤BTP/IP⽀持的VoIP⽅式提供,使⽤AMR编码(⽐?:5.15kb?t/s),能提⾼字节和帧的容错能⼒。
《点对点通信系统》课件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概述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概述
定义和特点
定义:点对点通信系统是 一种允许两个或多个节点 直接通信的网络系统。
特点:无中心节点,每个 节点都可以作为发送者和 接收者。
物联网的发展推动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需求增长 边缘计算为点对点通信系统提供更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点对点通信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及优势 点对点通信系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技术演进和创新方向
5G/6G通信技术:提升点对点通信速度和稳定性 卫星通信:扩大点对点通信的覆盖范围 量子通信:为点对点通信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优化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市场规模和商业化前景
市场规模: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化前景:点对点通信系统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商业化潜 力巨大。
技术创新:随着5G、6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点对点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稳定性等方面将得到 进一步提升,为商业化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市场竞争将逐渐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 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THANK YOU
汇报人:
全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
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智能家居: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智能交通: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设施之间 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智能医疗: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数字通信系统的分类数字通信系统可进一步细分为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
1. 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消息或信号具有“离散”或“数字”的特性,从而使数字通信具有许多特殊的问题。
例如前边提到的第二种变换,在模拟通信中强调变换的线性特性,即强调已调参量与代表消息的基带信号之间的比例特性;而在数字通信中,则强调已调参量与代表消息的数字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另外,数字通信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第一,数字信号传输时,信道噪声或干扰所造成的差错,原则上是可以控制的。
这是通过所谓的差错控制编码来实现的。
于是,就需要在发送端增加一个,而在接收端相应需要一个解码器。
第二,当需要实现保密通信时,可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扰乱”(加密),此时在收端就必须进行解密。
第三,由于数字通信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一定节拍传送的数字信号,因而接收端必须有一个与发端相同的节拍,否则,就会因收发步调不一致而造成混乱。
另外,为了表述消息内容,基带信号都是按消息特征进行编组的,于是,在收发之间一组组的编码的规律也必须一致,否则接收时消息的真正内容将无法恢复。
在数字通信中,称节拍一致为“位同步”或“码元同步”,而称编组一致为“群同步”或“帧同步”,故数字通信中还必须有“同步”这个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点对点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一般可用图 1-3 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 / 、加密器 / 解密器、编码器 / 译码器等环节,在具体通信系统中是否全部采用,这要取决于具体设计条件和要求。
但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发端有调制 / 加密 / 编码,则收端必须有解调 / 解密 / 译码。
通常把有调制器 / 解调器的数字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
2.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与频带传输系统相对应,我们把没有调制器 / 解调器的数字通信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如图 1-4 所示。
第1章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TDMA( IS-95采用 CDMA ) 以GSM系统、IS-136和IS-95 CDMA为代表的数字 蜂窝系统
2018/7/25
9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3G)
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以WCDMA、CDMA2000与TD-SCDMA和它们的演进系统为代表 的IMT-2000系统 理论下载速率WCDMA(7.2/14.4Mbps), CDMA2000(3.1Mbps/单载波),TD-SCDMA(2.8Mbps/单载波)
1G(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AMPS在无线传输中采用了频率 调制FDMA AMPS是第一代的蜂窝技术模拟 通信系统
2018/7/25
8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2G)
2018/7/25
27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信号的分析
基波、谐波
《高等数学》、教材参考书1
周期信号:周期信号可以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函数级数来表示,即傅里叶级数
----傅里叶级数
非周期信号:可以用不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的加权积分来表示
----傅里叶反变换 ----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可以用不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的加权积分来表示
学“术”为主、学“道”为辅!
2018/7/25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
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
模块一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内容一览
基于CAN总线的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语音通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多节点之间的语音通信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AN总线的特点。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高度可靠的实时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
它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可靠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
在设计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
基于CAN总线的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可以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即每个节点都可以直接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
这样一来,每个节点都能够实时地接收和发送语音数据,实现实时的语音通信。
其次是语音数据传输的方式。
在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中,语音数据需要通过CAN总线进行传输。
为了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采用分时复用的方式,即将语音数据分为多个小包进行传输,每个节点按照预定的时间片轮流发送和接收数据。
这样一来,即使在多节点同时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最后是节点之间的数据处理和控制。
在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中,每个节点都需要对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
可以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数据进行降噪、增益等处理,以提高语音通信的质量。
同时,每个节点还需要实现相应的控制逻辑,以实现语音通信的功能,例如呼叫、接听等。
综上所述,基于CAN总线的多节点语音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可靠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实时语音通信场景。
通过合理的节点通信方式、语音数据传输方式以及节点数据处理和控制,可以实现实时的多节点语音通信。
这种系统设计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语音通信体验。
点对点通信

T568B
• T568B 线序应用于两种场合,一是直连线 互连(也称直通线,平行线),网线的两 端均按 T568B 接。例如,PC与ADSL MODEM的连接;ADSL MODEM 与ADSL 路由器的 WAN 口的连接,PC与ADSL 路 由器的 LAN 口的连接;PC与集线器或交换 机的连接。另一种是交叉互连(交叉线) 网线的一端按 T568B 接,另一端按 T568A 接。
3
2.1.1 通信系统模型
• 点到点通信系统模型
4
2.1.2信号
• 模拟信号 –-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 数字信号--随时间离散变化(跳变)的物理
量
t (a) 模拟信号
t (b) 数字信号
5
2.1.3 数字编码技术
6
2.1.4 数字调制技术
7
2.1.4数字调制技术
• 根据载波信号要素的改变方式,数字数据的调制 主要分为下面4种:幅移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 控、正交调幅。(见P26-27)
移动站k
Ck'
Ck
基站
图1-27 CDMA技术
f 前向信道
C1
C2
C3
Ck
f'
反向信道 C1' C2' C3'
Ck'
图1-28 CDMA码分信道
17
2.2 物理层接口
2.2.1 物理接口的内容 2.2.2 CCITT X·21(略 见P39) 2.2.3 USB(略 见P39-40) 2.2.4 RJ45
认)。 (3)反向通道信号方法(有一根专线)。
这三种速度匹配控制技术,按照使用的普遍 程度的顺序列表:XON/XOFF方法是最普 遍的,而反向通道技术是使用得最不普遍 的
点对点语音与实时消息软件设计

前言前言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也遍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很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将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所以网络通讯软件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企业、机关、学校都建立起了局域网。
虽然可以通过文件共享的方式进行通讯,但单使用这种方式,非常不方便。
在网上邻居里,只能看到机器名,不清楚对方是谁,也不知道对方机器里有什么资源可以共享,尤其当局域网的机器很多时,这种方式就更加麻烦了。
很多人都使用过传统的文字输入聊天方式,与之不同的另外一种聊天方式就是语音聊天。
主要对那些不会使用键盘的老年用户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语音聊天是一种非常好的聊天方式,它能增加聊天双方的亲切感,使得聊天双方能聊的更加舒畅,更加开心。
但是语音聊天需要有很大的网络带宽,对于拨号上网用户,语音聊天仍然是奢侈品,不过对于局域网和宽带用户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本软件就是基于局域网的语音通讯。
语音聊天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语音聊天室,采用Web方式,B/S结构,另外一种则类似于QQ、MSN等聊天工具,采用C/S结构。
而本设计采用的是基于TCP 协议的点对点模式,点对点对等式网络有许多优点,如它比上面所介绍的C/S网络模式造价低,它允许数据库和处理机能分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里,还允许动态地安排计算机需求。
在拓扑结构上与专用Server的C/S不同,在对等式网络结构中,没有专用服务器,任何一方都可以建立服务器,另一方需连接服务器,建立连接后,任何一方既可以起客户机作用也可以起服务器作用。
点对点语音与实时消息软件设计选题背景1.1 题目来源科研项目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出现了一系列语音通信的软件,比如NetMeeting、IPPhone、MediaRing 以及VoxPhone等等,但这些软件都功能完善、相对独立,不利于集成到自己开发的软件中,有时我们也希望将这种语音通信功能集成到自己的软件中,尤其当一个单位的局域网用户分散在不同的房间时。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授课教案第一章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基本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如图1——1所示:图1——1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2所示:图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基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4所示:图1——4频带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二、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1.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被传输消息的物理特性分: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等。
(2)按调制方式分:总的说来,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带通)传输两大类。
基带传输是直接以基带信号来传输,而频带传输是对基带信号先进行调制,再以调制后的信号来传输。
根据载波是连续波还是脉冲波以及调制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可分为四类。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根据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分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与上面向联系可知:模拟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 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调制信号是数字信号,反之亦然。
(4)按传输媒介分:有线(含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系统。
(5)按信号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2.通信方式(1)按消息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分:①单工通信:单向,如广播、无线寻呼。
②(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如电话。
③半双工通信:双向、不同时,如无线对讲机。
(2)按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式分:串行(序)传输和并行(序)传输。
三、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每一个消息信号必定包含有接受者所需要知道的信息,消息以具体信号形式表现出来,而信息则是抽象的、本质的内容。
只有消息中有不确定的内容才构成信息,所以信息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
1.信息量的计算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
消息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则消息 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当消息出现的概率为1时,则它传递的信息量为0;若干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等于各个消息所含信息量的线性叠加,即信息具有相加性。
polycom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书

Polycom视频会议系统方案书上海新营电信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09月第一章视频会议系统的组网方案1.1方案考虑本方案的选型从技术成熟、用户需求和资金投入三方面作个简要说明:从现有产品技术成熟角度去看,视频会议产品的国际标准均已发展成熟,分别是H.320/H.323协议族,以H.323协议在IP环境下传输的方式为近期的发展主要趋势。
各种方案均有成功案例。
视频会议用户的功能需求要得到的全面满足,需要从音频和视频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考虑主会场的环境因素,设备可移动性、接入方式的多样性、接入速率的差异和接入地点有无移动性几个方面能否满足需求。
兼顾成本与效果,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电视会议网建成汇集图像、数据、语音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传输系统,系统要具有设计合理、电路先进、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具体来说,此次的电视会议系统提出了以下需求:系统采用H.323协议。
贵公司是一个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具有严格要求的单位部门。
全程电路均用光缆传输,奠定了电视会议系统可靠、保密、安全运行的基础,网络协议遵循国际电信联合会(ITU)的H.323协议标准,使数字图像信息与其它网络信息严格分开传输,避免了H.320协议存在数据相互干扰的可能,保证了图像信号保密、稳定、可靠传递。
同时,系统要求具有高度稳定性、良好的音/视频效果以及方便易用性。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我们的反复论证,该系统采用POLYCOM公司VSX7000s和VSX6000视讯终端设备。
该设备基于开放式的界面,操作简单、升级容易,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和数据传输功能;具有先进的网络管理功能;设有多种连接端口;智能化程度较高。
多点会议服务器MCU设备具有较强网络适应能力,可连续开机工作,运行稳定。
电视会议系统由多台VSX6000和一台VSX7000s型电视会议终端组成。
1.2总体描述在通信线路的选择方面,建议单独建立电视会议通信平台,可以选择768K--2M 带宽线路组网,这样就可以保证视频系统的良好运行。
通信原理讲义

通信原理讲义第一章 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1.1 通信一般系统模型点对点通信模型: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
1.1.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消息可以分成两类 离散消息: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型的(如符号、文字等),也称为数字消息。
连续消息:状态连续变化的消息(如语音、图像),也称为模拟消息。
● 消息与电信号之间必须建立单一的对应关系。
通常,消息被载荷在电信号的某以参量上。
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离散消息,该参量离散取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连续消息,参量连续取值。
● 相应的通信系统分成两类 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信息源中使用模-数(数-模)转换器,接受端使用数-模(模-数)转换器。
● 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 (1) 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 (2) 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 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 (4) 易于加密处理;(5) 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增强系统功能。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基带信号:携带信息,但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不适宜传输的原始电信号。
已调信号:基带信号经过调之后转换成其频带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也称频带信号。
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转变为频带信号的设备。
解调器:将频带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的设备。
模拟通信强调变换的线性特性,既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成比例。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 强调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数字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2) 编码与解码:通过差错控制编码消除噪声或干扰造成的差错; (3) 加密和解密: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搅乱”;(4) 同步:发送和接收节拍一致,包括:位同步(码元同步)和群同步、帧同步、句同步或码组同步。
数字通信模型:同步环节的位置不固定,图中没有出现。
数字基带传输模型:消息消息●数字通信的缺点 比模拟通信占据更宽的频带。
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通信原理三级项目班级:通信工程2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务处2016年 5月远距离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本文讨论进行了远距离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着重讨论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进行的信源编码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我采用了HDB3码克服连0问题,利用奇偶监督码和差错重传机制控制误码率。
另外,讨论了数字调制技术的实现,本文采用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和解调技术,并讨论了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此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脉冲编码调制,HDB3码,奇偶监督码,MSK调制,高斯白噪声,MATLAB 仿真目录1.通信系统概述 (3)1.1一般通信系统模型 (3)1.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1.3远距离语音通信系统 (4)2.信号数字化 (5)2.1信号的抽样 (5)2.1.1抽样定理 (5)2.1.2脉冲幅度调制PAM (5)2.2信源编码 (7)2.2.1十三折线法 (7)2.2.2脉冲编码调制PCM (8)2.3信道编码 (10)2.3.1 HDB3码 (10)2.3.2奇偶监督码 (10)3.调制与解调 (11)3.1 MSK调制 (11)3.1.1 MSK调制原理 (11)3.1.2 MSK调制 (12)3.2 MSK解调 (13)4.信道描述 (14)5.系统总体设计 (15)附录 MATLAB实现代码 (16)1.通信系统概述1.1一般通信系统模型一般作为一个通信系统都由发送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而发送端则分为信息源和发送设备两部分,接收端与其对应的有接收端和受信者两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则是我们信号传输所需要经过的信道,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会有噪声的混入,这也是我们的通信系统性能讨论的终点。
图1-1 一般通信系统信息源是把各种原始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的设备,它通过各种物理转换的方法从自然界中采集信息并把它们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从而便于我们通过电子设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FirmSys 平台网络通讯的实现

FirmSys 平台网络通讯的实现摘要:和睦系统FirmSys 平台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套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对保证核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FirmSys 平台内部网络通讯的组成及实现方式。
关键词:和睦系统;FirmSys;通讯FirmSys 平台网络通讯整体介绍和睦系统FirmSys 平台网络通信结构分为点对点网络通讯以及多节点网络通讯。
Firmsys平台网络类型Firmsys平台网络类型分为SN1-SN4 总线、FirmNet网络和维护网络。
SN1总线:用于实现IO板卡与通信板卡间的数据交换;SN2总线:用于主控板卡和通信板卡、环网板卡间的数据交互;SN3总线:用于实现不同站间的网络通信板卡的点对点数据交换;SN4总线:用于实现环网模块与网关、SCID间的数据交换;FirmNet网络:环网通讯,用于站间多节点数据通信;维护网络:连接工程师站和现场控制站。
点对点网络通讯1、点对点网络通讯范围及功能点对点通讯范围包含RPC之间、RPC与ESFAC之间、RPC与DTC之间以及CCMS之间,主要传输以下信号。
1)RPC不同通道的相同子组之间的“局部停堆信号”交换以实现紧急停堆功能表决逻辑;RPC不同通道的相同子组之间的其他交互信号,如旁通、网络诊断信号等。
2)RPC输出到ESFAC的“局部专设驱动信号”进行表决运算产生专设安全设施驱动信号;RPC输出到ESFAC的其他交互信号,如旁通、网络诊断信号等;RPC输出到SRC1~3的信号通过ESFAC进行传递。
3)RPC通过DTC接收来自SCID的操作信号,同时通过DTC发送反馈信号至SCID;RPC输出到SRC4和CCMS的信号通过DTC进行传递。
4)CCMS之间的过程参数传递。
2、点对点网络通讯的实现点对点网络通讯使用的卡件有主处理单元板卡(MPU)、高速网络通信单元板卡(HNU)、SABI02D信号转接板卡、SABI55A网络切换板卡、SABI56A网络转换板卡,该卡件具体功能如下:高速网络通信单元板卡(HNU)、SABI02D信号转接板卡:板卡通过SN3 总线,接收其他控制站的数据,供主处理单元板卡通过SN2 总线读取;周期读取主处理单元板卡通过SN2 总线写入的数据,并通过SN3 总线将这些数据发送到指定的控制站内。
第四章 智能机器人的通信系统

(5) 噪声源是指系统内各种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为便于 分析,一般将系统内所存在的干扰(环境噪声、电子器件噪声、 外部电磁场干扰等)折合于信道中。
图4.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2. 现代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型 如图4.2所示。该图为一现代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型,各模块作用如 下: (1) 接入功能模块:将语音、图像或数据进行数字化并变换为适 于网络传输的信号。 (2) 传输功能模块:将接入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变为适 于传输的信号形式。 (3) 控制功能模块:完成用户的鉴权、计费与保密,由信令网、 交换设备和路由器等组成。 (4) 应用功能模块:为运营商提供业务经营。
第4章 智能机器人的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智能机器个体以及群体机器人 协调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的通 信可以从通信对象角度分为内部通信和外部通 信。内部通信是为了协调模块间的功能行为, 它主要通过各部件的软硬件接口来实现。外部 通信指机器人与控制者或者机器人之间的信息 交互,它一般通过独立的通信专用模块与机器 人连接整合实现。多机器人间能有效地通信可 有效共享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4.2.3移动机器人通信系统设计
1.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方案的考虑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比较如表4-1所示。
表4-1无线通信和有限通信的比较 有线通信 优势 ①信号稳定,抗干扰效果好, ②对人体辐射小,安全可靠 无线通信 ①方便快捷②投资小
劣势
①有固定线的束缚,不够方便 ①信号不稳定,易被干扰② ②投资建设成本大 安全问题,任何同频率的信 号都有可能控制机器人或使 得信号拥塞③频谱是一个稀 缺资源,使用无线信道需要 协调
图4.3 GSM通信系统
(1)移动台(Mboilestatnin,MS)。通过无线接入进入通信网络,完 成各种控制和处理以提供主叫或被叫通信服务。 (2)基站子系统(BasestationSubsystem,Bss)。负责无线传输, 执行固定网与移动用户间的接口功能,提供移动台MS和GSM网络间 无线信令和话音、数据信息交换。 (3)网络交换子系统(NetwokrSwitehingsubsystem,Nss)。负责管 理GSM系统内部的用户之间以及与其它电信网用户之间的通信。 GSM网络在机器人系统中,可以提供多种服务。例如,可以利用 全球定位系统和GSM短信服务系统相结合实现机器人的定位、监控、 调度指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三级项目班级:通信工程2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务处2016年 5月远距离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本文讨论进行了远距离点对点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着重讨论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进行的信源编码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我采用了HDB3码克服连0问题,利用奇偶监督码和差错重传机制控制误码率。
另外,讨论了数字调制技术的实现,本文采用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和解调技术,并讨论了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此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脉冲编码调制,HDB3码,奇偶监督码,MSK调制,高斯白噪声,MATLAB 仿真目录1.通信系统概述 (3)1.1一般通信系统模型 (3)1.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4)1.3远距离语音通信系统 (4)2.信号数字化 (5)2.1信号的抽样 (5)2.1.1抽样定理 (5)2.1.2脉冲幅度调制PAM (5)2.2信源编码 (7)2.2.1十三折线法 (7)2.2.2脉冲编码调制PCM (9)2.3信道编码 (10)2.3.1 HDB3码 (10)2.3.2奇偶监督码 (11)3.调制与解调 (11)3.1 MSK调制 (11)3.1.1 MSK调制原理 (12)3.1.2 MSK调制 (13)3.2 MSK解调 (14)4.信道描述 (15)5.系统总体设计 (16)附录 MATLAB实现代码 (17)1.通信系统概述1.1一般通信系统模型一般作为一个通信系统都由发送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而发送端则分为信息源和发送设备两部分,接收端与其对应的有接收端和受信者两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则是我们信号传输所需要经过的信道,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会有噪声的混入,这也是我们的通信系统性能讨论的终点。
图1-1 一般通信系统信息源是把各种原始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的设备,它通过各种物理转换的方法从自然界中采集信息并把它们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从而便于我们通过电子设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受信者则是把接受到的电信号还原成自然界中信息的设备。
发送设备是通过对采集到的原始电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把它变成适合于远距离传输的信号。
在模拟传输系统中包括放大、滤波、模拟调制等过程;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则包含编码、加密、数字调制等过程。
接收设备则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将信道中传输的信号还原成易于处理的直接电信号。
信道是从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物理煤质,分为无线信道和有限信道两大类,每种信道的特点不同,应用场合也不相同。
噪声源是笼统的一个说法,它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的各处的噪声。
1.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通过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用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数字通信系统是通过数字信号来表示要传送的信息,而在传输过程中则还是利用高频调制的模拟信号传输。
图1-2 数字通信系统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将信息源采集来的信号进行编码从而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对于模拟信号来说则还要完成信号的数字化,即采样、量化、编码的过程,实现模数转换。
信源译码则是它的逆过程。
加密和解密的作用是提高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或延缓被盗取信息。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码,增强抗干扰能力,包括检错纠错能力等。
信道译码是其逆过程。
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易于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其抗干扰性能是我们讨论的主要方面。
数字解调是其逆过程。
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处理、易于集成以及保密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现代通信系统当中。
1.3远距离语音通信系统本文中我们讨论远距离语音通信系统,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3 语音通信系统我们这里信道中的噪声只考虑高斯白噪声,信道也理想化为理想全通信道。
这里我们没有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码型变换中采用了克服连0问题的适合于远距离传输的HDB3码,传输差错控制采用了奇偶监督码来监测差错,采用差错重传的机制来控制误码率,不具备纠错能力。
为了降低误码率,我们的数字调制方式采用了最小频移键控MSK调制,它是2FSK调制的改进,具有包络稳定、相位连续、带宽最小并且严格正交的特性。
语音信号PCM编码码型变换MSK调制语音信号PCM译码码型变换MSK解调信道2.信号数字化2.1信号的抽样2.1.1抽样定理语音信号的频带范围大概现在300~3400Hz左右,进行A/D转换的第一步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
理论上要用冲激信号对其进行采样,由于它物理不可实现我们采用窄脉冲抽样,要想能够无失真地恢复原模拟信号,抽样频率必须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即设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为f c,抽样频率f s必须大于等于f c,所以抽样频率要在6800Hz以上。
但在实际中,要想恢复模拟信号就要用到滤波器滤波,实际设计的滤波器频率特性无法达到理想滤波器那样严格的选频特性,所以我们在抽样时要留有一定余量来保证频谱不发生混叠,采样频率f s选择8000Hz为宜,这也是实际电话系统采用的抽样频率。
2.1.2脉冲幅度调制PAM设语音信号为m(t),其频谱函数为M(f),抽样的过程就是用这个信号对一个脉冲载波s(t)(周期窄脉冲,频率为8000Hz)进行幅度调制,它的输出就是时域卷积及频域相乘。
它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2-1 PAM 调制过程图中左边是时域波形,右边表示的是对应的频域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将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了时间上离散的抽样信号,从其频域中可以看到要想恢复原信号只需要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滤波就可以完整恢复原信号。
图2-2 PAM 调制框图设抽样保持电路的传输函数为H(f),则其输出信号就是时域卷积频域相乘M H (f)=M s (f)H(f),其中)(1)(Ms fs n f M T f n ∑∞-∞=-=,代入得到)()(1)(M H∑∞-∞=-=n nfs f M f H Tf ,从式中可以里看出每一项都乘以了H(f),所以只要在低通滤波前加上一个传输函数为1/H(f)的修正滤波器就可以恢复原始信号了,所以恢复框图如下图所示。
抽样保持电路H(f)m(t) s(t)M s (f)H(f) M s (f) m(t)修正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图2-3 恢复框图至此我们完成了信号时间上的离散化和恢复。
2.2信源编码虽然时域抽样完成了模拟信号时间上的抽样,但是其幅度值仍然是取连续的变量,要想完全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则会有无数多位,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幅度上的量化。
将抽样值的范围划分成M个区间,每个区间用一个电平表示。
这样,共有M个离散电平,它们称为量化电平。
用这M个量化电平表示连续抽样值的方法称为量化。
量化电平数M和量化间隔Δv都是确定的,量化噪声N q也是确定的。
但是,语音信号在低频段较为集中。
当信号小时,信号量噪比也小。
所以,这种均匀量化器对于小输入信号很不利。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改善小信号时的信号量噪比,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非均匀量化,我们采用欧洲普遍采用的A律压缩,即13折线法进行量化。
2.2.1十三折线法我们希望信噪比不随信号的强度变化,当输入电压x减小时,应当使量化间隔Δx 按比例地减小,即要求Δx∝x,这在理论上要求压缩特性具有对数特性。
十三折线压缩就是对其的近似实现。
十三折线的原理图如下图2-4所示。
图中横坐标x在0至1区间中分为不均匀的8段。
1/2至1间的线段称为第8段;1/4至1/2间的线段称为第7段;1/8至1/4间的线段称为第6段;依此类推,直到0至1/128间的线段称为第1段。
图中纵坐标y 则均匀地划分作8段。
将与这8段相应的座标点(x, y)相连,就得到了一条折线。
图2-4 十三折线法原理图由图可见,除第1和2段外,其他各段折线的斜率都不相同。
在下表中列出了这些斜率。
表1 折线斜率表折线段号 1 2 3 4 5 6 7 8 斜率16 16 8 4 2 1 1/2 1/4 因为语音信号为交流信号,所以,上述的压缩特性只是实用的压缩特性曲线的一半,在第3象限还有对原点奇对称的另一半曲线,其完整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2-5 十三折线2.2.2脉冲编码调制PCM把从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直到变换成为二进制符号的基本过程,称为脉冲编码调制。
例如模拟信号的抽样值为3.15,3.96,5.00,6.38,6.80和6.42,若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量化为整数值,则抽样值量化后变为3,4,5,6,7和6,在按照二进制数编码后就变成二进制符号:011、100、101、110、111和110。
我们采用上面讲的十三折线法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
在13折线法中采用的折叠码有8位。
其中第一位c1表示量化值的极性正负。
后面的7位分为段落码和段内码两部分,用于表示量化值的绝对值。
其中第2至4位(c2 c3 c4)是段落码,共计3位,可以表示8种斜率的段落;其他4位(c5 ~ c8)为段内码,可以表示每一段落内的16种量化电平。
段内码代表的16个量化电平是均匀划分的。
所以,这7位码总共能表示27 = 128种量化值。
在下面的表中给出了段落码和段内码的编码规则。
表2 段落码编码规则段落序号段落码c2 c3 c4 段落范围(量化单位)1 1 1 1 1024-20482 1 1 0 512-10243 1 0 1 256-5124 1 0 0 128-2565 0 1 1 64-1286 0 1 0 32-647 0 0 1 16-328 0 0 0 0-16表3 段内码编码规则量化间隔段内码c5 c6 c7 c8 量化间隔段内码c5 c6 c7 c815 1 1 1 1 7 0 1 1 114 1 1 1 0 6 0 1 1 013 1 1 0 1 5 0 1 0 112 1 1 0 0 4 0 1 0 011 1 0 1 1 3 0 0 1 110 1 0 1 0 2 0 0 1 09 1 0 0 1 1 0 0 0 18 1 0 0 0 0 0 0 0 0利用MATLAB进行PCM编译码如下:我们知道,PCM编码过程是存在量化误差的,而我们解码出的结果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2.3信道编码由于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连0问题会使得接收方无法及时获取同步时钟而使得译码变得混乱,另外为了获得检纠错能力我们也要加上监督码,这时我们就要对编码进行再次编码使其变成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码字,即信道编码。
2.3.1 HDB3码由于HDB3码具有没有直流成分,高、低频分量少,连“0”个数不超过3个利于在接收端提取定时信号的特点,在远距离传输中非常适用。
其编码规则如下:2.3.2奇偶监督码奇偶监督码分为奇数监督码和偶数监督码,原理相同。
我们采用偶数监督码,无论信息位有多少,其监督码只有一位,它使得码组中1的数目为偶数,即满足a n-1 a n-2…… a0=0,式子中a0是监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