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主流流派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渊源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17世纪中期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流派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后•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新凯恩斯主义(主流)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并存的“新综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八次革命”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古典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强调经济自由)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国家干预)现代货币主义(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斯拉法革命(20世纪60年代):(生产价格理论)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供给学派(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强调经济自由)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基本分类: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I(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II(1980’):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凯恩斯的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公共选择派非主流经济学派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GDP折算指数:也称GDP缩减指数。
它等于一国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
6.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7.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8.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9.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10.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新住宅的增加.11.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2.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3.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14.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15.政府采购:G,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16.转移支付:Tr,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17.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8.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19.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的部分。
20.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即意义上的国民收入21.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2.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23.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西方经济学本科第二版(完全版)
第1章导论一、名词解释题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参见教材P3)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参见教材P4)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参见教材P4)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参见教材P8)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参见教材P11)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参见教材P16)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参见教材P16)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赫德的地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赫德(R·M·Huzd),于1963年出版了《城市土地价值原理》一书,书中论述了区位地租理论。
他认为,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地域向四周扩张,远离城市因而是更劣等的土地必将投入使用。
由于两个级别的土地在满足人们欲望程度上的差别,会对第一级土地产生经济地租,但第二级的区位不会产生经济地租;随着城市地域的继续扩展,更遥远因而也是更劣等的土地被投入利用,第一级土地的地面租金会更高,同时第二级土地的经济地租出现,但第三级土地没有经济地租。
如此这般,城市地域的任何一级土地都具有租金,任何具有效用的用途,都可以对城市内任一区位进行竞争,而所有的土地都愿意租给付出最高地租的人。
既然价值依赖于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又依赖于区位;区位依赖于方便性;方便性依赖于接近性。
我们可以省略中间环节,而直截地认为,价值依赖于接近性。
很显然,只有在说明排除农业之外的城市边缘土地无价值才能成立。
实际上城市边缘土地的价值,即为农地的利用的价值。
(二)阿隆索的地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隆索(William·Alonso),在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厂商对城市土地的投标曲线,然后根据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原理,在土地市场的均衡中创造包括农业、工商业和居住性用地在内的土地价值模式。
阿隆索假定经济活动是在一个完全均质的大平原上进行的,城市坐落在这个大平原上,它的中心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土地经过自由接触而买卖,没有任何制度限制地面上建筑物的固定特征。
税率在这个城市处处划一,并且地主和土地使用者对市场都有完备的知识和了解。
使用土地的目的各不相同,厂商和农场主选择土地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住户是为满足最大的效用,而地主则是谋取最大的收益来出租他们的土地。
阿隆索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创立了他的地租理论,其理论要点和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利用数学模型揭示了各行业的地租成因,把地租的研究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思潮及学派
导言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研究对象 二、为什么学习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三、对待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态度与研
究方法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研究对象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
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并且一直延续到现 在的经济学说。 Ⅰ: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学说——前古典经济学时代—— 15世纪之前 Ⅱ:近代西方经济学说——古典经济学时代——16世纪至 19世纪60年代 Ⅲ:现代经济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新古典经济学时代 ——19世纪70年代至 20世纪30年代 Ⅳ:当代经济学体系与流派——20世纪30年代至今
(3)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流派,也不同于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流 派的非主流经济学派。这包括:瑞典学派,熊彼特的经济理论体系,罗斯托 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新制度学派,激进经济学派。
(二)流派概况
1、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国家干预主义流派) (1)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 (2)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 (3)新凯恩斯主义Ⅰ(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 (4)新凯恩斯主义Ⅱ(1980’中期以来):凯主义主流经济学 (5)新兴的新古典综合——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的新综合(世纪之交
(1)由于凯恩斯的追随者对凯恩斯经济学说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和补充而形 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包括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剑 桥学派,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希克斯的经济学体系,新凯恩斯主义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求助编辑百科名片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另外,《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目录名词发展阶段分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观察与实验个人探索与文献研究理论模型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边际分析环境分析总结经典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思想萌芽中欧时期经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新动向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展开名词发展阶段分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观察与实验个人探索与文献研究理论模型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边际分析环境分析经典历史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思想萌芽中欧时期经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新动向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展开编辑本段名词西方经济学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西方经济学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经济周期
经济周 期的中 心是: 心是: 国民收 入的波 动
2.主要阶段-繁与经济活动高于正 繁荣 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B—顶峰。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 顶峰。 顶峰 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 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 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 公众对未来乐观。 公众对未来乐观。
盖拉斯基、杜夫特以后的诺德豪斯等经济学家持政治说观点。 盖拉斯基、杜夫特以后的诺德豪斯等经济学家持政治说观点。他们中 有的人认为,由于政府为阻止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而采取了相应的紧缩措 有的人认为,由于政府为阻止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而采取了相应的紧缩措 人为地制造了一次停滞和衰退,从而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 施,人为地制造了一次停滞和衰退,从而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有的人 认为, 认为,每届到期的政府为了树立良好的政府业绩以争取选民而采取了扩 张性的经济政策,以谋求连任; 张性的经济政策,以谋求连任;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就要采取经济紧缩政 以消除经济扩张政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 策,以消除经济扩张政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由于政府的选举与产生具 有周期性,因此经济也出了相应的周期。 有周期性,因此经济也出了相应的周期。 以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以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乘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 来解释经济周期运动的产生。 用,来解释经济周期运动的产生。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历史回顾 第三节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1.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 条的交替。 条的交替。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 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精选8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精选8篇)一、方法论的内涵及层次划分1、方法论的内涵2、方法论的层次划分经济学方法论从层次上划分为哲学基础、一般方法及其具体方法。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理念是科学哲学,它指明了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方向。
一般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逻辑体系,例如:抽象的和历史描述的、归纳与演绎、证实与证伪、实证与规范、个体与总体、定性与定量、均衡与非均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理论前提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在生存发展中,会提出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者说存在着无限多样性的欲望。
人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欲望。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需要或欲望开始的。
2、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
所谓假定即是指其中一种理论适用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和人的行为的调节机制,在进行经济理论分析时都对人性或经济行为主体的本性作出了一个假定,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都是自私自利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者,因此在其从事经济活动时,都会充分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去谋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
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收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效用(西方经济学家常用“效用”这一概念来表明消费者通过购买到的经济物品而得到的消费满足程度);作为一个厂商,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投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利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就会设法去追求最大化的要素报酬。
这就是“经济人”假定。
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1、国家干预主义学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直至目前各种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
包括了:(1)标准凯恩斯经济学;(2)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3)新剑桥学派(虽然未能成为主流学派并居于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但也在一些方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课程简介
西方经济学课程简介一、西方经济学学科简介。
西方经济学,就是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有市场经济学之称。
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为标志,西方经济学历经了200多年的风雨沧桑。
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斯密、李加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
西方经济学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
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从方法上看,西方经济学运用实证分析和标准分析梁中方法。
实证分析企图超脱于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效果,着重答复“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分析的步骤。
定义----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规定明确的含义;这里的变量有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流量和存量;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种在理论内影响其他变量而他本身则由理论外的因素来决定的变量;存量是通常在一定时点上才能有效测定的变量,流量是指通常在一定时期内才能有效测定的变量;假设----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在假设条件下得出结论,就象自然科学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分析自然现象一样,事实上整个社会即使天然的实验室;假说----未经证明的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预测----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标准分析通过设定一些价值判断和好与坏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着重答复“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的六次革命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的六次革命:综观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从近代重商主义学说以来,大约一共经历了六次大的“革命性”的变化。
1.1776年亚当•斯密代表作的产生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经典性传世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在这部划时代的巨著中,斯密批判了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重商主义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力主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国富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多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正是斯密的这部巨著开创了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
所以,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正式出版标志着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边际主义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瑞士的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几乎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从而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所说的“边际主义革命”。
“边际革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最终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事实上,从“边际革命”起,直到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居于支配地位,这也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所以,“边际革命”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也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在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基本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第五章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价格粘 性论”
• 价格粘性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转换 为市场是否能够出清的问题,即市场自动 调节的机制是否有效的问题。
• 一旦发生市场调节的失灵,就只有政府干 预才能对其加以纠正。
新凯恩斯主义价格粘性论分析
• 1、名义价格粘性论 •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商品价格之所以
会有粘性,主要是因为有些因素阻碍了 价格的调整和变动。
• 这些阻碍因素基本上来源于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经济人”的近乎理性的行为; 另一方面是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 对称。
妨碍厂商进行名义价格调整的行为 原则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
• 坚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传统,否认新古典经济 学的“二分法”,认为经济往往处于非瓦尔拉斯 均衡状态,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十分重要的。பைடு நூலகம்
• 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原因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 争、“经济人”信息的有限和相对价格刚性等因 素引起的。所以,市场是非出清的,有明显的非 瓦尔拉斯均衡特征。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含义和主要代表人物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要成员哈佛大学的格雷戈里?曼丘ngregorymankiw伦斯?鲍尔lawrenceball和拉里?萨默斯larrysummers麻省理工学院的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fischer奥利哥伦比亚大学的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phelps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约翰?泰勒johntaylor和珍妮特?耶伦janetyellen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stiglitz威斯康星大学的马克?格特勒markgetler普林斯顿大学的本?伯南克benbernank等人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
第一章凯恩斯的经济学1、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哪些基本命题?(P7)答:(1)“萨伊定率":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凯恩斯把它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自己创造需求”的原理和教条。
该原理和教条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的需求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胜)的经济危机。
(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充分竞争可以自动达到“普遍均衡”(“一般均衡”)的信条.(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
他可以引导人们自动的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他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也决定了劳动市场也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5)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
货币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是实际就业量和产量。
这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
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二分法”观点。
(6)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除外)采取自已偶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下。
在这中情况下,经济中的任何经济波动和失衡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
2、所谓“凯恩斯革命"是什么含义?其主要变革何在?(含义在P4)答:“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经济学发展史的六次革命与三次大综合——新经济学革命与大科学体系经济学(二)
新 经济学革命 与 大科 学体 系经 济学( ) 二
黄 锦 奎
( 圳 市人 民政 府 , 东 深 圳 58 0 ) 深 广 1 0 1
用价值论提 出了质疑与否定。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所说 的 边际主义革命 ” 8 1 。1 7 年杰文斯 出版 了《 政治经济学原理》 门 , 综观西方经济 学的发展历史 ,大致可分为重 商主义 阶段 、 “ 格尔 的《 国民经济学原理 》 同时问世 , 后三年即 17 也 过 84年 , 瓦 古典经 济学奠 基与发展 的时代 、边 际主义 的新古典 经济 学时 尔拉 的《 纯粹经济学要义 》 出版 。 三本著作各 自独立地创立 了效 代、 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 时代和诸子 百家时代 。西 方经济学 发现 了边 际效用递 减原理 。这一影 响深远的概念 和 从近代重商 主义学说 出现 以来 , 以说一共 经历 了经 济学理论 用价值论 , 可 原理 成为现代微观经 济学 的核心 , 也成为宏 观经济学进行总量 体系六次大 的“ 革命性 ” 的事件与 变化 , 也就是经济学 理论体系 分析 的前 提与基础 , 有人认 为这就是古典经济 学与现代经济学 的“ 六次革命” 。 并视 为现代经济学 的标志 。“ 边际主义革命 ” 的影 响 ( )7 6年亚 当・ 一 17 斯密 的代 表著作《 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 的分水岭 , 国 直 持续 到 2 0世纪初 期英 国新 古典 经济学 大师 阿尔弗雷 德 ・ 因的研究 》 即《 ( 国富论》 的 出版标 志着 近现代西方经 济学发展 ) 马歇 尔的经济学体系的形成 , 最终 成为“ 新古典经济学体 系” 。 史上 的“ 第一次革命 ” ——“ 古典经济学革命” 效用 价值论三位 奠基 人不约而见地 公开否定劳动价值 论 , 17 7 6年 , 典经济学 的奠基者 亚 当・ 古 斯密发 表 了他 的划时 代经 典之作 《 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 因 的研究 》 在 这部著 作 中 , 用效 用的眼光来判 断各种物 品的价值 。在研究 的内容 结构上 , , 劳动创造财 富 、 劳动创造 价值 成为全 书的思想基础 。这部著作 边 际主义效用价值论 经济学与传统 的经济学有着显著 的不同 。 集西方经济 思想之大成 , 并用一个思想 即经济 自由主义思想去 以穆 勒为代 表 的传统经 济学 主要 研究 劳动价值 论与经 济增 长 而 边 的推进 , 动价值论 被 由边 际原 理 劳 贯通 整个经 济学理论 体系 ,成 为科 学发展 史一座 宏伟 的里程 等 问题 , 随着 “ 际革命 ” 经济学 的核心 问题 变 碑。 斯密在 这部著作 中批判 了当时居 于统治地位的重商主义经 为原 则的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所代替 。 济 思 想 与 政 策 主 张 , 主 实 行 经 济 自 由 主 义 , 对 国 家 干 预 经 成 了在数量 的资 源 的约束 内如何 找 到满足或 实现 消费者和 生 力 反 边 济生 活 , 第一次发现 了“ 看不见 的手” 以此为基础创 立 了比较 产者 收益最大化的均衡点 的问题 。 际主义在研究方法 上与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 统经 济学也有重大的 区别 。 在给定数量 的资源 约束 内寻找最 优 完整 的古 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 系。 它为古典经济学从多方面奠 从 定 了丰富 的理论基础 , 开辟 了经 济学发展 的方 向 , 开创 了经济 点的问题 的提出为经济学利用数学进行论证提供 了条件 。 这 种意义上可 以说 , 际革 命标志着现代经 济分析的开始 。于是 边 学说 史上一 个崭新 的时代 , 志着西方经 济学 说史上 的“ 标 第一 经济文献 中开始 出现数学 公式 、 立方程 , 联 布满 了数 学符号 与 次革命 ” 。 曲 线 图 。 由 于边 际 分 析 的 引进 , 积 分 成 为 经 济 分 析 的有 力 工 微 回顾 2 0多年多来斯密 这部著作对经济 学的杰 出贡献 , 0 我 边 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一 场大范围的经济学说 们可 以说 , 迄今 对经 济思想 与经济政策仍 有 巨大 的影 响 , 由此 具。“ 际革命 ” 的创新活动 。 从总体上来看 ,9世纪 7 1 0年 代以后边 际学派的发 开创 的经济 自由主义思想仍 然是经济思想 中主要组成 部分 , 并 展主要有 两个 支流 :一个是 以心理 学为分 析基础 的心理学 学 成 为众 多经济学家进一 步精 心雕 琢各种经济学说 的基础 。 方 西 以 一 学者 特伦斯 ・ 哈奇森 T rneW.uc i n 认 为 “ w・ eec H t s ) ho 斯密 的《 国 派 ,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门 格 尔 为 代 表 ; 个 是 以 数 学 为 分 析 工 具 的数理学派 , 以杰文斯和瓦尔拉斯 、 帕累托为代表。其后美国的 富论 》 标志着经 济思想史上 的一个新纪元 或者说 一场革命 。” ① ( )9世 纪 7 二 1 0年 代 出现 的 近 现 代 西 方 经 济 学 发 展 史 上 克拉克把边 际效用论与作 为美 国传统 的凯里 的和谐论相结合 , 发 展 了边 际 生 产 力 分 配 论 , 而 形 成 了 美 国特 点 的边 际 效 用 学 从 的“ 第二次 革命 ” 边 际主义革命 ” “ 克 1 9世纪 7 0年 代初 , 国经济 学家威 廉 ・ 坦利 、 英 斯 杰文 斯 、 派 , 拉 克 成 为 美 国学 派 经 济 学 的奠 基 人 。 ( )0世 纪 3 三 2 0年 代 出现 的 近 现 代 西 方 经 济 学 发 展 史 上 瑞 士经济学家莱 昂・ 瓦尔拉斯 与奥 地利经济学 家卡尔 ・ 门格尔 , 第 — 凯 几乎 同时在不 同的 国家各 自独立 地提 出了 主观效用 价值论 和 的 “ 三 次 革 命 ” — “ 恩 斯 革 命 ” 13 9 6年英 国著 名的经济 学家约翰 ・ 梅纳 德 ・ 恩斯 出版 了 凯 边际分析方法 ,认 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决 定于劳动 的消耗量 , 而 就业利息 和货 币通论》 引发 了经济学 史 , 是取决于主观评价 , 从而对古 典经济学 的劳动价值论 和生产费 他最著名 的代表著作《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的六次革命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例如托马斯 ?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西方经济学流派总结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通常以基本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作为划分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依据。
不过学派的代表人物、师承关系以及地域范围也在一个流派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的渊源主流经济学派源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近代西经学的历史表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在不断演进和分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年代,以正统自居的约翰〃穆勒继承亚当〃斯密以及李嘉图学派的主要经济思想,并吸收了萨伊等人的观点,形成了一个以生产费用论和供求决定论相综合的理论体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门格尔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杰文斯和瓦尔拉斯代表的数理学派以及后来的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逐渐形成了边际效用学派,并在经济学上形成为“边际学派革命”。
到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把穆勒的经济理论和边际学派等一些学派的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进一步综合成一个新体系,形成“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并成为西经学的正统。
然而经济生活中日益增加的垄断与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假设前提相矛盾,加之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爆发,使得以均衡价格为基础的新古典学派所论证的自由竞争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结论不再令人信服,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补充。
针对以上问题西方学者对新古典学派的经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补充济理论进行了两次重大的修正。
第一次是1933年由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所作出的,修正的重点是把作为新古典理论之例外的垄断竞争纳入到理论分析之中。
第二次修正是更为著名的“凯恩斯革命”。
1936年凯恩斯在其《通论》中论证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并且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经常如此,因此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解决失业问题。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对新古典理论的两次修正特别是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1理论的逐渐流行,使原有正统的西经学体系出现明显的漏洞。
一方面原有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以完全竞争为基本前提,在对个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结论;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承认市场的不完全性,在对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市场不能自行实现充分就业的结论,并据此主张政府干预。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
一、填空题1、技术效率是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是: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3、生产函数是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正确答案是:最大产量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产量递增、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是:边际产量递减与产量绝对减少5、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是:技术水平不变6、边际产量是指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正确答案是:增加一单位7、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规律。
正确答案是:边际产量递减8、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曲线的最高点。
正确答案是:平均产量9、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
正确答案是:最高点10、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是:大于小于11、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是:平均产量12、经济效率是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成本与收益13、当边际产量为零时,达到最大。
正确答案是:总产量14、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
正确答案是: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15、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增加。
正确答案是:产量16、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正确答案是:扩大17、如果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被称为。
正确答案是:内在不经济18、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
正确答案是:管理效率的降低19、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达到最大。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一、效用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如果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感受到痛苦,则是负效用。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效用和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以下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西方经济学教材清单一览
一、西方经济学教材1、《经济学原理》——曼昆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2、《经济学》——萨缪尔森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
可谓博大精深。
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
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
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
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
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
3、《经济学》——斯蒂格利姿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
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
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西方经济学》——高鸿业5、《管理经济学》6、《微观经济学》——平狄克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
图形清晰,语言流畅。
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
7、《微观经济学》——曼斯非尔特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
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
西方经济学简史
20世纪80年代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早期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理论 学说,它强调一个国家要致富,就必须 重视商业;同时,通过各种方法限制贵 金属的流出;并提出国家应该对经济活 动进行积极的保护和干预的政策主张, 因此它是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一、古典经济学
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马尔萨 斯、大卫 休谟、穆勒等。
《国富论》作为古典经济学,最主要的成就就是确立 了这样一种思想:1、任何一个部门的劳动都是国 民财富的源泉,即明确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 理论基础的一整套理论体系,2、这样就把经济学 的研究从流通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并且3、主 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提出 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
这一学派的兴起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其主 要思想已被西方经济学界所普遍接受。理性 预期是指人们可以根据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 作出预期,经济人会根据理性预期作出经济 决策,因而市场能够实现出清,所以政策是 无效的。理性预期使得人们能够预料到政府 政策的结果,并因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 使政策失效。
由于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
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是很严密的。1870年以后,广 泛地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问题,而微观经 济学就是从基本的前提假定出发,用数学工具来 分析经济问题。其前提假定之一就是理性人假设; 二是完全竞争假定;三是完全信息假定;前提四 是市场出清。对于一个市场来讲,如果供不应求, 价格就会上涨,社会资源就会进入,从而使得生 产扩大,供给增加,最终供需趋于平衡;供过于 求时,价格下跌,企业收益减少,资源就会退出, 从而减少供给,最终趋于平衡。但是,一个市场 的出清只是局部的均衡,产品品种的不同市场有 许许多多,所以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中论述 了价格机制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
现当代经济学流派简介
2.微观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化引起滞胀。持这种看法的是萨缪 而森。根据其解释,本来意义上的财政支出主要是用于举 办公共工程、增加阿收入、刺激需求,由此进一步扩大就 业量。但是,由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现实经济生活中, 资产阶级财政支出有相当大的部分用于福利支出,这样的 福利收入,导致了失业者不急于找工作,而同时,又造成 即使萧条期也不会产生需求萎缩,即物价也不下跌了,成 为加剧通胀的因素。 3、用市场的结构变化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来解释通胀。提出 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托宾和杜森贝利。由于工种、技术熟练 程度不同和劳动力转移的地区限制,经济中同时存在着 “职业空位”和失业。同时由于强大工会力量的存在,失 业对货币工资增加速度的减缓不及空位对货币工资增加的 加速。在劳动力不足的市场上,工资上升,在劳动力过剩 的市场上,工资不下跌。
收入政策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即由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工资一物价指导线即由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限度要求把工资产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限度要求把工资一物价增长限制在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内一物价增长限制在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内实行工资一物价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实行工资一物价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硬性冻结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硬性冻结企业和工会签订工资物价协议在政府指导企业和工会签订工资物价协议在政府指导下企业和工会对达到某种工资和物价水平签订下企业和工会对达到某种工资和物价水平签订协议共同遵守相互制约协议共同遵守相互制约以税收控制工资和物价以增税作为惩罚以以税收控制工资和物价以增税作为惩罚以减税作为奖励的手段来限制工资和物价上涨对减税作为奖励的手段来限制工资和物价上涨对遵守规定的给予减税优惠对违反规定的加税处遵守规定的给予减税优惠对违反规定的加税处44人力政策人力政策又叫劳工市场政策是针对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又叫劳工市场政策是针对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解决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矛盾从而增加就业解决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矛盾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不过,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
但是,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仍然显得比较肤浅、比较粗糙和比较片面。
这些缺点和不足,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显然是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
这一任务只能留待以后来完成。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
具体说来,这一时期大致上就是17-19世纪中期期间。
该时期内,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克服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和观念的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与重商主义的理论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
这意味着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
古典经济学主要的和典型的代表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古典经济学的最主要成就是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理论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
这包括:以劳动价值论为主同时也包括一些其他相应观点的价值论;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生产理论、资本理论、分配理论和交换理论;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货币理论;对外贸易理论等。
在政策倾向上,古典经济学家基本上都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尽量少干预社会的经济活动,或者说,基本不干预经济活动。
但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
比如,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需求方面没有加以充分重视,在分析方法上,也显得不够精细。
此外,劳动价值论往往容易为工人的利益服务而对资本家不利。
这些都引起了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注意,引起了他们发展某些新理论的研究。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叫做新古典经济学。
它以1871-1874年经济学界所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为起点。
这个重要事件就是后来经济学界所说的“边际革命”。
这是指1871年英国经济
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同时各自独立地分别出版了他们启动“边际革命”的代表性著作。
而1874年,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也独立出版了从不同角度论述相同理论体系和观点的重要著作。
从这三本著作开始,直至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
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变化是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改变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引进了数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
这种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马歇尔和皮古。
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方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被认为是比古典经济学更为合理、也更为精致的理论体系。
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当中,却显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在新古典经济学最终完成的同一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经济理论。
那些理论后来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直接理论前驱,为后来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问世奠定了某种基础。
那些理论和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瑞典的维克赛尔,缪尔达尔,林达尔和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等人,也出现了约瑟夫·熊彼特,欧文·费雪那样的经济学家。
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流派(本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即发生了“凯恩斯主义的
革命”。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倾向,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既恢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潮,使之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占据了主流地位,也同时存在着原先曾经占据过主流地位但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暂时退居次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沿着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道路,西方经济学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又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我
们在本课程中将要着重讨论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就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直到当前所先后出现和存在的各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学说。
1.1776年亚当·斯密代表作的产生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经典性传世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
《国富论》)。
在这部划时代的巨著中,斯密批判了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重商主义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力主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
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国富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多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正是斯密的这部巨著开创了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
所以,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正式出版标志着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边际主义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瑞士的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卡
尔·门格尔,几乎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从而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所说的“边际主义革命”。
“边际革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最终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事实上,从“边际革命”起,直到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居于支配地位,这也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所以,“边际革命”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
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也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在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基本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在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纠正这种失调。
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
这一做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特别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的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
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的出现确实使西方经济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这也正是“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影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