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合集下载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前言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地极其复杂多变地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地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地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地增多,在区域规模上地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地完善, 是城市地经济关系、居民地生活方式以及人类地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地过程.发达国家地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 , 全世界已有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地比重将超过,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地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一、城市化发展地代表性理论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地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地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地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地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地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地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地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地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地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地循环累积论、赫希曼地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地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地变迁有着重要地现实指导意义.二、人口迁移地推拉理论推拉理论地起源可以追溯到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地学者是英国地雷文斯坦().他在年地《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人口地迁移主要是短距离地,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地城市地;.流动地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地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全国各地地流动都是相似地,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每一次大地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地反向流动;.长距离地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地流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地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地渊源.系统地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 . ) 于世纪年代末明确提出地.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地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地力相互作用地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地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地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地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地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地“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地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地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地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地因素地同时,也存在“拉”人口地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地快乐、熟悉地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地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地地“推”地力量比“拉”地力量大,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地“拉”力把外地人口吸引过来.产生“拉”力地主要因素是:较多地就业机会、较高地工资收入、较好地生活水平、较好地受教育地机会、较完善地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地气候环境等.与此同时,转入地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转入地“推”地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地家庭分离、陌生地生产生活环境、激烈地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综合起来,转入地地“拉”力比“推”力更大,占有主导地位.“推—拉”理论认为,从农村向城镇地转移可能是因为城镇有利地经济发展造成地,也可能是因为农村不利地经济发展而产生.正如世纪英国农民被圈地运动推向城镇一样,东印度农民迁往加尔各答,也主要是由于农村情况日益恶化,而不是加尔各答本身有特别多地就业机会.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地迅速增长,如圣保罗和内罗毕,可能至少部分归因于城市对农民地“拉力”作用.后来美国学者李()发表了一篇名为“移民人口学之理论”地论文,文章在巴格内理论基础上,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又补充了第三个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地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地价值判断.人口流动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地结果.三、推拉理论地现实意义“推—拉”理论是最为全面、更能解释关于人口城乡迁移特别是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动因地理论.按照“推—拉”理论地观点,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地过程,简单地说,是市场机制自发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地过程.不过,农民工本身既是理性地经济人,也是劳动力资源地物质承担者,农民工向城市流动,就是农民工同时作为理性地经济人和作为劳动力资源地双重身份在行业和地区间地自由流动,这既是农民工重新选择就业地过程,也是劳动力资源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地过程.农民工自身地价值选择和劳动力资源地逐利性决定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地方向和数量.从农民工个体来看,他地价值选择过程和流动就业过程是市场中同时存在着地推力和拉力共同作.。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 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 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 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 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人均GNP水平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高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1、推拉说
2、1970年马卜贡杰模式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始 于何时?(工业革命?产生之日?)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因为在 此以后城市才大规模扩展,才在社会经济生活 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力量。工业革命以前的城 市化没有规律是城市乡村化,城市是乡村的一 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6000-7000年 以前就出现城市。现代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继承 和变革,因此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 化进程。
三次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
城市化阶段的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
初期:缓慢,由慢变快 中期:快 后期:慢,由快变慢
2、产业结构的变化
美国城市化阶段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劳动力比重
80
60 51.5
40
24.273.8 31.341.345.2
20
0 25.70%
53.40%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D.Harvey)、 美国的卡斯特尔斯(M.Castells)
新马克思主义者学派
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研究应 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 手,只有这样才能揭露资本主义 社会城市化的本质及所产生的城 市问题的根源。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
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关联

城镇化相关理论

城镇化相关理论

1.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

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

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

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实行点轴开发的基本条件如下:①已经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能够提供进行大规模带状开发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③初步建立了一个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并具备能作为重点开发轴线的主要交通干道。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依据如下:①产业布局以交通干线为依托;②轴线地带经济已经有基础并有较大的潜力;③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水资源丰富;④轴线的开发对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较大。

点轴开发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城市的作用,实现产业布局与现状基础设施间的最佳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间、城乡间便捷的联系和专业化协作,形成有机的地域协作。

2 城乡一体化理论城乡一体化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乡村为基础,城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职能上,城市是乡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与服务中心,它向乡村传输商品、金融、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和蔬菜;在产业上,乡村往往在城市主导产业影响下发展的配套乡镇企业,它往往成为工业零配件生产和装配的打包者;在资源上,乡村拥有城市所短缺的山水田林风景以及水、土地等资源,城市则拥有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优势;两者互为市场,乡村是市区的工业品市场,而城市是乡村最大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和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计划。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从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动力、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化背景与动力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和城市功能扩张的结果,它与农村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相互关联。

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农业的推进,使农村劳动力得以释放;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力吸引力的减弱,也促进了人口的集聚。

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人们向城市转移的重要动力。

二、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居的和谐与平衡。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传承历史记忆。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统一规划与分区规划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融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公众参与与专业决策相结合,实现民主决策;整体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适应城市多元发展需求。

三、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涌现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

其中,城市总体规划理论强调通过科学规划和空间布局来实现城市发展的目标,推进城市各项建设的协调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

城市设计理论强调通过塑造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来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为居民提供宜居环境。

实践上,各地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和民众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决策机制。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第五阶段: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的城市社
会。这时的工业化已经走到尽头,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或现代社会,现代城市文明广为普及,城乡居民只是 居住空间及就业岗位差别,生活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 基本趋于一致,城乡一体化作为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已 经成为现实。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的阶段性划分
1952年,中国GDP为6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比 重高达50.5%,城镇人口比重12%,是一个几乎具备 了一切落后特征的农业国家和农村社会。以此为基础, 新政权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过程,城市化也随之起步。
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
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
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
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 推广普及。 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为生 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
条件四: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 为什么在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对量甚至绝对量都下 降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依然能够不断提高呢? 答案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是重工 业化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 更多的人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 大幅度提高,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不断 增加,生活性服务成为最富活力的产业。 因此,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迅 速崛起并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历史的必然。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
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理论

城市化理论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一、城市的界定(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联合国人居中心规定:市(City)的人口数量最低标准为20000人;镇(Town)的人口规模最低标准为2000人。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下限标准下限标准(人)国家和地区100 乌干达200 丹麦、瑞典、挪威、冰岛等400 阿尔巴尼亚等500 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等1000 加拿大、委内瑞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400 汤加等1500 巴拿马、哥伦比亚、爱尔兰等2000 法国、德国、荷兰、阿富汗、阿根廷、南斯拉夫、古巴、埃塞俄比亚等2500 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泰国等3000 英国等5000 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国、韩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10000 马来西亚、科威特、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瑞士等20000 尼日利亚、毛里求斯50000 日本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加拿大:人口密度大于390人/平方公里为城镇)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荷兰:男子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埃及: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马耳他: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区为城镇)(二)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1.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可以设立镇的建制:(1)区县级地方国家机关,均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或者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二、城市化理论起源城市化这一术语首次由塞尔门在城市化的理论问题中提出,文章中首次区别了乡村化和城市化,然而此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众说纷纭。

三、城市化和城市化水平(一)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经济增长、非农业人口比例增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现代城市化理论

现代城市化理论

以人口—劳动力和城市用地为主干指标的 衡量城市化指标体系
(三)衡量现代城市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和
评价方法
人口聚集规模和人口构成培圳人口比重 经济聚集规模及其构成GDP之比 基础设施发达水平 社会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及安全保障 生态环境质量 市民意识
(一)现代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按谢文蕙的观点来分类
集中型城市化 分散型城市化 就地型城市化
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
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
它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 城镇聚集的过程。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集中型城市化占主导地位。我国在80年 代以前,工业项目和人口主要向原有的 大中城市集聚,省会城市发展很快,而 分散的小城镇发展缓慢,基本上处在集 中型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或者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 或者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
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域进化为城市地 域的过程。
就地型城市化
如四川的钢铁城--攀枝花、黑龙江的石油城 --大庆就属于第一种情况。
如铁路枢纽--江西的鹰潭、湖南的怀化市就 属于第二种类型。
而福建的石狮、浙江的龙港、山东的罗庄等, 则都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生活方式、 居住方式的城市化,这也是我国广大农村走向 城市化的一个主要方向。
第三章 现代城市化理论
现代城市化理论
现代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内涵 现代城市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我国的现代城市化及未来的发展取向 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内涵
现代城市化的涵义 现代城市化的特征 衡量现代城市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现代城市化的运作机制 现代城市化和工业化 现代城市化与市场经济 现代城市化的适度问题 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第三节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社会学: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他意 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 织中去,还意味着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 式的不断强大。 人口学: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 程。 经济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 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 地理学:城市的向外围扩展,面积不断增大。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 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 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 境的地理集中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 地理扩散过程。
1.2.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剩余贡献 农业生产里的发展及农业剩余贡献是城市兴起 和成长的前提. 工业化推进 工业化的集聚要求促成了资本、人力、资源和技 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 发展,并进而启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比较利益推动 城市化发生的规模与速度受到城乡间比较利益 差异的引导和制约。 制度变迁促进 制度变迁对城市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 地加速或滞缓作用。 市场机制导向 市场能推动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配置,在市 场力的作用下,城市化的进程也就得到了不断的推进。 城乡规划调控 以城乡规划为主导的系列手段和调控机制,充 分发挥城乡规划对于城市化进程有序健康发展的综合调控作用
(1)城市化启动阶段(1949—1957),这一阶段处于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化有了很显著的提高。 (2)城市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违背客 观规律的城市化大起大落时期。 (3)城市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十年动乱, 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城市人口萎缩,城市化水平下降。 (4)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随着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 策,城市化水平有了整工业革命开始,大约持续到二战结 束。其显著的特征是人口与产业从乡村向城市的集聚。 2、郊区化阶段 1950年以后,由于特大城市的环境恶化,加上汽 车、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原因,社会富裕阶层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而 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而迁往郊区。 3、逆城市化阶段 197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区不仅中心市 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想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 区人口负增长的局面。 4、再城市化阶段 1980年带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三个阶段以 后,积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开发市中心衰落区,改善城市环境和提 升城市功能,逐步吸引了一些年轻专业人员的停留和老龄人口由郊区 化向城市的回流。

《城市化》 讲义

《城市化》 讲义

《城市化》讲义一、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功能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的过程。

这不仅仅是人口的迁移,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

人们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城市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引擎,科技创新的中心,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二、城市化的驱动因素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力量。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厂和企业在城市聚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农业的现代化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2、教育和医疗资源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优质的学校、先进的医疗设施吸引着人们为了子女的教育和家人的健康而迁往城市。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水电供应等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如治安、消防、环保等也更为高效,这些都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

4、文化和娱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便捷的娱乐设施让城市生活更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

电影院、剧院、博物馆、公园等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三、城市化带来的影响1、积极影响(1)经济繁荣城市的聚集效应促进了产业的分工和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科技创新城市中人才、知识和信息的集中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碰撞和新技术的研发。

(3)社会进步城市化带来了更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2、挑战与问题(1)城市拥挤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公共资源短缺等问题。

(2)环境污染工业生产和人口密集带来了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

(3)社会分化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等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城市化的发展模式1、外延式扩张通过不断扩大城市的占地面积,建设新的城区来容纳新增人口和产业。

《城市化》 讲义

《城市化》 讲义

《城市化》讲义一、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功能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人口逐渐减少,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城市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其次,城市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原本的农田、荒地被开发建设成新的城区。

再者,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农业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工业、服务业为主。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交通、通信、水电、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在古代,城市就已经存在,但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中心。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兴起,一些城市逐渐成为了经济中心。

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工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住房拥挤、公共卫生等问题。

到了现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城市的功能更加多元化,不仅是经济中心,还是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中心。

同时,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也更加科学合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好处。

经济方面,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分工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中的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人才、信息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社会方面,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城市中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更加丰富,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文化方面,城市化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城市中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欣赏文化艺术的场所。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黄朝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前言我主要谈谈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还有演变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过程,近年来全世界兴起一个新的城市化的浪潮,主要就是发展国家因为工业发展以后,城市化进程非常快,190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还是很少,13%。

但是2007年以来,全世界城市人口就是一半一半这样,开始超过农村人口。

所以说年轻人现在要开始选专业,不可以选农业经济,其实我本身就是修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早期在大部分讲农经的,农业经济的,台湾李登辉我跟他很熟,他早期学的就是农经,现在农经基本上不流行了。

一、城市化的一般理论(一)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主要概念就是发展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所以全世界城市人口比例在增加。

什么叫城市化呢?城市化主要就是城市人口还有城镇人口在增加,加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效果。

(二)城市化的原因主要三个原因,第一就是城市本身人口增加;第二就是农村人口转移;第三个就是行政定义城市改变。

如果一个城市靠自己的人口,人口不会增加很快,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总是比农村生育率低的,生育率通常在城市里很低的,农村的通常很大。

这个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城市很多住房压力还有家庭的结构不利大的家庭,最重要还是抚养孩子成本很高。

一般来讲城市本身像上海、广州、北京,如果没有外来人口,城市的人口是会下降的,所以城市不能单靠本身的人口增加。

所以最重要城市就是靠农村移民,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5:10) 农村因为人口很多,生存力很低,所以变成农村的落后,失业,农村通常有非常严重的教育的问题、就业的问题,所以农民有机会向城市转移,以找好的经济机会。

从另一方面来看,城市一般有很多工业,他们提供农民就业的机会。

另一方面,城市本身都有很多服务业,他们给农民工有就业机会,很多第三国家城市,曼谷、印尼等,他们都很多农民工在城市里做买卖。

这个发展本身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第一就是因为城乡工资差距,通常通货膨胀城市里比农村高,还有在城市里的就业高。

城市化理论

城市化理论

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只有当农村同时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时,城市现象才能发生。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了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发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生产集中在城市之中,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预期收入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中。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集中,城市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张。

随着城市和消费的不断扩张和分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总结: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与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关系极为密切。

可以说,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 编辑:ejdnchh。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前言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

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农业人口, 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

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

他在1880年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

城市化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城市化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城市化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1、城市化的区域理论认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有极化与扩散效应。

2、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诸多因素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其中最重要和最为显在的因素之一。

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的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是关键。

3、城市化展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一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而社会发展一方面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能与潜力,同时更加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

人类生态学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

是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认为,在发展同时,由于城市中各类物质设施和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发展。

城市是一个由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交通及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

很显然,城市在发展时,通常显示出其通讯率或信息交换率也得到提高,反之亦然。

5、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两种主要趋势,即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

分散发展理论,包括卫星城理论(恩温提出)、新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和广亩城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对日常活动进行功
能性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

6、城市体系理论,较好地综合了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的基本取向。

《城市化》 讲义

《城市化》 讲义

《城市化》讲义一、城市化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迁移,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生活方式的革新。

回顾历史,城市化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和新的交通方式,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从而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

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

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因纺织业和制造业的兴起而迅速发展,成为了重要的工业城市。

美国的纽约、芝加哥等城市也在这个时期迅速崛起,成为了经济和金融中心。

二、城市化的驱动力城市化的推进有着多种强大的驱动力。

经济因素是首要的推动力。

城市往往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工厂、企业、服务业等在城市集中,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前来寻找工作,以改善生活质量。

科技的进步也为城市化助力。

新的交通技术,如火车、汽车、地铁等,使得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更加便捷,扩大了城市的辐射范围,也方便了人们的通勤。

教育和文化资源的集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教育设施,吸引着人们为了获取知识和丰富精神生活而涌入。

政策的引导也在城市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城市规划、产业政策等,引导资源向特定区域集中,促进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城市化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变化。

首先,城市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城市中的产业集聚效应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

如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者,城市化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们在城市中汇聚,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思想,激发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现代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共22页文档

现代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共22页文档

同上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反映城市环境基本质量
L U C iX i( i 1 ,2 ,.9 )..,
公式中:Ci——权重,可采用住家打分法,并直接赋值; Xi——指标值与理想值的比较;指标值可采用百分制打分理想 值的采用可参照国际上城市化进程已进入相对稳定状态 的国家的相似值。
2021/7/25
13
其中: ✓ 内在动因——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诱导因素——效益、机会和收入 ✓ 表现过程——人口集中、演化,要素聚集 ✓ 空间变化的表现——规模扩张、结构多样化 ✓ 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经济关系重构、多元 ✓ 结果和趋势——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 地位和作用——主导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8
3.1.3 衡量城市化程度的 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研究探讨性的方法
1. 以人口-劳动力和城市用地为主要指标的衡量体系 2. 综合衡量德指标体系与评价办法
• 目前使用的确定的方法
2021/7/25
9
研究探讨性的方法
1. 以人口-劳动力和城市用地为主干指标的衡量体系
2021/7/25
10
研究探讨性的方法
5 社会保障和安全保障 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敬老院、孤儿院、残疾人就业等慈善
九级事业及其服务能力;城市防灾及保险能力
6 生态环境质量
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合理划分;人均绿地面积;工业三废和 生活垃圾的处置能力;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的预防和整治
7 市民意识
法制观念;社会风气、文化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
•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 从学科的角度(经济学/地理学) • 从方法论的角度(动态法/指标法) • 从城乡关系的角度 • 归结起来讲: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第一讲城市化理论

第一讲城市化理论

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历史回 顾
1、理论研究的主要阶段 2、近年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关于我国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 理论
1、关于城市化道路模式的主要论点 第一:小城镇发展论 第二:中小城市论 第三:中等城市论
第四:大中小城市并举论 第五:大城市论 第六:城镇中间论 第七:多元模式论 第八:城市发展市场论
第二:激进的或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都市对卫星城的掠夺 第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1)马克思:缩小城乡差别 (2)刘易斯﹒芒得福:区域整合 (3)尼泽﹒ 霍华得 (4)麦哲
第四:灰色区域理论 针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弊端提出 3、关于城市竞争理论 第一: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尔﹒波特 第二: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彼德教授 第三:美国贝卡罗来纳大学丹尼斯教授
9、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第一:结构增长原理 第二:空间组织原理 第三:增长过程原理 (1)市场竞争原理 (2)机构及支原理
(3)随机发生原理 10、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代表性理 论 主要观点:第一:尊重自然,构建完整 的城市生态系统;第二:尊重社会和个 人建设充满人情味、实现社区人际和谐 的生态社区;第三:保持“多样性”,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第四:节约 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城市化及有关概念界定
城市化 城镇化 都市化 隐性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10个相关描述
城市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21世纪城市化研究的新层面 现阶段研究的热点
城市经济学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评析
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1、关于早期对最佳城市形态探索理论 分散主义理论 主张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以外的地区疏 散。 田园城市 2、关于城乡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第一,增长极和核心---外围论为代表空 间极化理论

城市化基础理论

城市化基础理论

第一、城镇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镇化市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镇化是城镇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浸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镇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过程
工业化
优质的殖民土地
改良的工具和机械
改良的农业技术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移民
食品供应的增加
城市化
城市化的运行机理
过程
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变化 政治的变化 文化的变化 经济的变化 社会的变化 技术的变化 环境的变化 地方性及历史性 偶然因素
结果
城市化
城市体系 土地利用 建筑环境与城市景观 社会生态学 城市生活
按城市功能分类
自然物质承载体:土地、水源、其他自然资源 承载体 人工物质承载体:道路、住宅、电力、通讯
政治实体:政权、政党、其他政治组织 城市功能 经济实体:企业、商业、服务业 依托体 文化实体: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卫生
其他社会实体:社会慈善、福利组织
城市化的内涵
总的来看,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向城镇的集中、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现代化水平的 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城镇化具有如 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人口在100 万以上
大城市
人口在2050万
城镇 Urban
城市 中等城市 人口在20 (City) City) 万以下 小城市
人口在2000以上、2万以下,其中非 农产业人口超过50%
城镇(Town) 城镇(Town) 农村(乡村) Rur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分析及 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更本原因
成都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是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西部地区城市化 率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成都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引擎城市、内陆 投资环境标杆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西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年来 的积极探索,成都逐渐成为了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引领西部经济发展 的重要增长极,正逐步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 力最强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 与各项成就、各种美誉相映的是,成都并不具备 雄厚的发展基础:成都既不拥有高度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 优势,区位上既不靠海、也不沿边。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创造了西部大开发中 独特的成都城市化发展模式呢?我们认为,成都在四方面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成 都的“魅力”,也成就了成都独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就是:在政府定位上勇 于进取创新;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与时俱进;在工作重点上强调改革开放;在动力 机制上突出全民参与。
——强调协同联动,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 农,推进城乡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共同优化升级,加速形成互动互促的城乡关系。 ——依靠制度创新弥补财力不足,推动社会资源科学配置、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社会 利益合理分配,促进城乡居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加速形成和谐共富的城乡关系。
一、基于城市化理论的分析
在总结、扬弃国内外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成都没有割裂城市发展的历史,也没有 固守单一的发展模式,而是从“全城”到“全域”再到“全球”,不断拓宽战略视 野,反复权衡利弊得失,选择了一条复合发展的道路。 因为选择的是复合发展的道路,成都城市化过程中较好把握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空 间布局调整的节奏,妥善处理了速度和质量、长期和短期的矛盾,城市发展逐渐表 现出“均衡、和谐和可持续”的特质,成为成都城市魅力中最耐人寻味的内容。 二、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理论的分析 成都在完成全城谋划之后,把视野拓展到全域,把着力点确定为城乡统筹,其城乡 一体化实践的切入点首先选择了打破二元体制: ——改变城乡分割分治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城乡机会平等和规则公平的制度保障, 推进公共政策在城乡合理调控、市场机制在城乡有效作用,加速形成平等公平的城 乡关系。
基本模式 概括为“三轴三阶梯”模式,即以“复合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要素市场化”为路径, 从“全城谋划”到“全域统筹”再到“全球定位”的发展模式。 “三轴”,即“复合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要素市场化”,是成都十年来城市化发展的 三条路径。复合城市化,就是成都浓缩了发达国家典型城市从早期工业化到中期去工业 化再到当前建设全球城市、信息城市的百年历程,在短短十年时间既推动了工业化,又 调整了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同时加快了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城乡一体化就是成 都以区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为基础,以大城市带大农村,通过城乡统筹有效破解城乡二 元结构难题,开拓了发展空间,凝聚了发展动力。 “三阶梯”,即“全城谋划”、“全域统筹”、“全球定位”,是成都十年发展的三个 阶段。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到2003年,是全城谋划阶段。这一时期成都的发 展思路主要是通过放宽民营经济准入限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盘活土地、资本、劳动 力等要素资源,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经营城市。从2003年到2009年,是“全域统筹” 阶段。这一时期成都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把战略视野从全城扩展到全域, 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到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统筹中推动了全域成都的均衡
三、基于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的本质是成为周边市场辐射地区各种生产 要素集聚的洼地,其关键是能为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提供创新人才和创新环境。 从西 部大开发背景和成都发展的起始点来看,成都首先不具备丰富的矿产资源,无法发展 资源加工输出型产业;其次,成都不沿河靠海,无法发展港口经济;再次,成都也不 在东部地区,无法发展出口导向的加工贸易业。但是,成都的优势是作为区域性中心 城市,在西南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辐射能力以及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创新文化, 这使得成都有可能成为区域内各种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而启动成都要素循环集 聚和积累的引爆点,即是成都以要素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
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原因
所谓“ 城市化 滞 后 ”, 不 只 是“ 人 口 城 市 化 滞后 ”, 而且是以非农产业城市化滞 后为核心的、非农产业城市化滞后与农村人口城市化滞后相统一的滞后。 主要表现:与大多数国家非农业产业主要分布于城镇不同, 我国非农产业大量分布于农村,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 乡镇企业的工业 总 产 值 与 就 业 人 员 分 别 占 国 有 工 业 与 乡 镇 工 业相关数据之和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非农就业水平。
第二、政府城乡隔绝政策人为地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为了早日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保证工业部门能够从农业 部门获得资本来源,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将城乡割裂开来的政策: 一是限制人民公社内部非农产业的发展(如1962年国家规定公社内的非农产业不得 超过5%) 二是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三是在城乡实行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限 制城市规模的扩大。 第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了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结构, 这是城市化滞后的 深层次原因 为保证国家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加速工业化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 从50 年代起, 国家颁布 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 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 度等方面, 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目前,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传统的计划 经济体制框架已经解体, 但是计划经济的惯性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城乡交流、城市管理等 方面, 留存着传统计划体制的大量痕迹。
发展、协调发展。2007年6月,成都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表明成都在全域范围内进行城乡统筹的实践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2009 年,在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成都进一步把战略视野拓展到全球,进 入了新的“全球定位”阶段。其目标是打造“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节点城市”和世界现代 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体现霍华德“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思想的现代 田园城市,即成都要建成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的示范区,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和 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现代高端产业聚集、社会和谐、人民幸 福、生态良好。从形态上讲,首先要在全域成都范围内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 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然后随着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将整个区域建设成为一个超大型、现代化田园式的城市群。 “三轴”和“三阶梯”不是彼此独立的,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全城谋划”、“全域统 筹”、“全球定位”三个阶梯意味着成都十年城市化发展的三次重大跨越,同时,每一 次跨越都不是对前者的否定和放弃,都不是建立空中楼阁,而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化、 环环相扣。“复合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要素市场化”是成都发展的三条路径, 也是三大动力。在成都十年探索中,三大动力时而竞相发力,时而合为一体。
第一、建国初工业化自身的结构缺陷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影响,因此在工业化过程 中我们也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重工业。但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必然会产生“资本排斥 劳动”的内在机制,而且在改革之前政府投资又不断向资本密集的重工业倾斜,使得工 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减弱。例“一五计划” 时期国家投资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重分别为36%,6%和7%。据统计,每亿元投 入轻工业可吸收1.8万人就业,而重工业仅能吸收6千人就业。在国家工业化的1952年到 1977年间,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上升了30个百分点,而工业就业份额只上升10个 百分点,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差距十分明显。
迄今为止,我国仍然存在城乡分割制度, 也就是说,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经不像 以前那样受到严格的控制, 但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 仍然要受到各种制约和限制, 从而 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没有出现由农业部门向城市非农业部门合理有序流动, 而 是被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