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考察情况的报告【可编辑版】
台商考察交流材料汇总模板
![台商考察交流材料汇总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fe796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6.png)
台商考察交流材料汇总模板【台商考察交流材料汇总模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荣幸能在此向大家汇报我方近期的台商考察交流活动。
为了进一步拓展台商合作和促进两岸经济交流,我们组织了一次精彩的考察交流活动。
以下是相关材料的汇总和总结,共计1000字。
一、考察活动概述1. 时间: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2. 地点:xxxx市、xxxx市3. 参与人员:来自台湾的x家台商代表,我方相关负责人员等。
二、考察内容和成果1. 台湾企业考察:(1) 参观了xxxx企业,了解了其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双方就产品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洽谈。
达成初步意向,具体合作事宜待进一步商讨。
(2) 参观了xxxx企业,与其总经理座谈,就双方合作前景和项目进行了详细探讨。
双方确定了初步合作方案,将尽快启动合作。
(3) 参观了xxxx企业,其经营的xxxx项目吸引了我方的关注。
经过深入交流和商议,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将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洽谈。
2. 双方座谈会:(1) 会议主题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共谋发展”的座谈会邀请到了台湾的x家企业代表,会上重点讨论了产业合作、市场拓展和创新合作的相关问题。
(2) 双方代表就两岸经济的发展趋势、合作机遇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针对台商在大陆的经营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了解并解答了台商的关切。
(3) 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双方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明确了下一步合作的方向和计划。
三、交流活动影响和展望1. 本次考察交流活动加深了两岸企业的相互了解,拓宽了合作领域,增进了双方的互信和友谊。
2. 通过双方的深入交流和合作,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
3.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两岸合作的范围,深化合作的内涵,共同推动两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我方最近一次台商考察交流活动的汇总。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贡献一份力量。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fae8eb26fff705cd170a17.png)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为落实好李鸿忠书记关于组织全省农村乡镇负责人赴台湾考察学习台湾农会组织功能与运转、社区建设与管理以及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推进襄阳与台湾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201X年6月30日至7月7日,以襄阳市政府副市长郭忠同志为团长,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农业领导、11个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乡镇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市农委、市台办等为成员的襄阳市农业专题学习培训考察团一行22人,赴台湾就农会组织、新型社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花卉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栽培等进行了专题考察。
考察时间虽短,但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和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学习考察活动基本情况在台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在台一企业集团培训基地认认真真上了两天课,全面了解了台湾农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之后,我们先后参观学习了南投县农会农产品加工厂,台一企业集团花卉蔬菜育苗及栽培技术基地,领略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造访了云林县林内乡农会,嘉义市农会,古坑乡华山休闲产业促进会,拜会了台南兰花生物科技园区、白河区公所及台南市农村再生小区营造协会,参访了白河莲花、无米乐小区、走马濑农场、玉井天埔小区等。
考察团一行还专门就苗圃花卉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的推广与运用、台湾农会经营与发展、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场发展与经营、“五级农业”转型历程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们无不感叹不已,叹不已,深感我们自身农业发展与台湾农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倍感压力,台湾之行所见、所闻受益匪浅,特别是沿途学习考察受到台方相关部门盛情接待,始终洋溢着和谐气氛,一直体现着同根同族的血脉联系,很让人留恋回忆。
二、台湾特征与农业发展现状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呈南北狭长型,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丘陵和山脉,总人口2300万;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南部的农作物一年三熟;台湾的年平均温度约在22℃左右,一般地区终年不见霜雪;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年降雨量高达6000毫米,大部分地区降雨时间集中在夏季;台湾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
台湾食用菌产业参访考察报告 精品
![台湾食用菌产业参访考察报告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220ad54bcd126fff6050b20.png)
台湾食用菌产业参访考察报告20XX年2月28日至3月7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组织的大陆食用菌产业代表团赴宝岛台湾对其菇类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
大陆代表团由25位食用菌专业人士组成。
代表团先后走访了桃园、台中、彰化、台南等地的多家菇类生产农场、生物技术公司及食用菌机械设备制造工厂,并参观了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台湾菇类文化馆。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两岸各界的交流互访也日益增多。
但因受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大陆食用菌产业界对台湾菇类产业的了解手段不多,认识也非常肤浅,因此,我会决定策划、组织本次赴台参访活动。
虽然起初在赴台手续办理上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最终参访活动还是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访行程的安排得到了台湾菇类发展协会及多位台湾友人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现将本次赴台参访考察的几点重要心得体会小结如下:一、台湾菇类产业整体水平先进同大陆地区相比,台湾食用菇类产业起步相对早,发展比较快,整体水平领先。
台湾菇类人工栽培可追溯到1909年,即南投县埔里地区段木香菇栽培唱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台湾蘑菇罐头出口位居全球第一,为台湾赚取大量外汇,成为农业经济振兴的一大功臣。
据有关资料,1978年台湾双孢蘑菇产量就达到12万吨,列当时世界第三位。
20XX年,台湾地区新鲜菇类年产量也达到11万顿以上,人均菇类年消费量超过3千克。
台湾的菇类产地集中在中部地区,包括南投、台中、彰化、苗栗等几个县市。
台湾地区菇类栽培品种和大陆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香菇、金针菇、秀珍菇、杏鲍菇和双孢蘑菇等。
近十几年来,因受日、韩等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台湾地区菇类生产方式也由传统的简易菇棚栽培方式转变为设施化、工厂化栽培。
台湾菇类生产技术整体水平高。
以本次参访的戴氏养菌园为例,该农场采用全套现代化瓶栽系统,日产金针菇30吨,雇佣工人60人。
早在数年以前,该农场曾是亚洲最大的菇类生产农场。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该农场从瑞典引进的自动搬运系统,自动搬运系统实际上就是无人驾驶的电动小车,在电脑控制下,依靠激光定位,按既定线路行驶,将接种后的菌瓶搬运到培养室指定位置。
农业调查交流汇报材料
![农业调查交流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236c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a.png)
农业调查交流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我受委托参与负责农业调查交流工作,并就此向您汇报有关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交流,我汇总了以下内容,供参考。
首先,我前往XX地区进行农业调查。
该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在采访当地农民时,了解到该地种植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
农民表示,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水源不足以及种植技术的缺乏。
我于是与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到他们已经开展了一些水源保护和提高种植技术的项目,但仍面临一些困难。
其次,我赴XX地区进行农业交流活动。
该地区以养殖业为主要产业,养殖规模较大,主要养殖对象为猪、牛、羊等。
通过与当地养殖户的交流,了解到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饲料供给不稳定以及疾病防控的困难。
我与当地养殖技术专家进行了讨论,他们表示正在开展新型饲料研发和疾病防控技术的推广,但由于投入不足以及宣传工作不到位,效果仍有待提高。
最后,我进行了农业调查交流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也看到了一些希望和机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农民和专家的沟通交流,共同探索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路径与办法。
以上是我参与农业调查交流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
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建议。
谢谢领导的支持与关怀。
此致
礼敬!
XXX。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0666a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9.png)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1. 背景海峡两岸是指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的地理位置,两岸在历史、文化和经济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乡村融合发展是指在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以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交流的增加,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两岸乡村在资源、技术和市场方面存在互补性,通过合作和交流,可以实现共赢的局面。
2. 分析2.1 乡村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两岸乡村发展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严重,年轻人普遍流向城市,导致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
其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2.2 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乡村融合发展为两岸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两岸资源的互补性可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
其次,两岸在农业技术和科研方面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两岸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交流也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然而,乡村融合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两岸在政治和经济体制上存在差异,需要解决合作的机制和模式问题。
其次,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大投入和改善管理。
此外,乡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3. 结果3.1 乡村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目前,两岸已经有一些乡村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例如,在某些地区,两岸合作成立了农产品加工厂,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两岸还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进行了合作,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乡村旅游也是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两岸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推广方面进行了合作,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3.2 乡村融合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乡村融合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首先,两岸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存在互补性,可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
其次,两岸在农业技术和科研方面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067f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1.png)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不同农业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联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高效协同发展的过程。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调研目的:了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如下:(1)农业产业融合的力度不够。
大部分农业企业仍然是单一产业,缺乏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导致农业产业发展受限。
(2)信息化程度较低。
农业生产和管理仍然依赖传统手段,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影响了农业产业的高效运营。
2.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1)产业链不完善。
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缺乏协同合作,导致农业产业链条断裂,降低了整个产业的效益。
(2)农产品市场开发不足。
由于农产品市场开发不足,导致农产品滞销的情况较为普遍。
(3)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滞后。
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导致农业产业效益偏低。
四、发展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加强农业产业融合力度。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企业相互融合,形成多种农业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
(2)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产业的运营效率。
(3)完善农业产业链。
加强上下游产业环节的协同合作,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4)开拓农产品市场。
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调研,推广农产品品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5)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
五、结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市场开发不足和技术装备滞后等方面。
对台交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对台交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023e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a.png)
对台交流工作情况汇报材料我是××单位××,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负责主持对台交流工作。
本月以来,我对我们对台交流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就我所负责的对台交流工作情况向你们做一份汇报。
一、对台交流工作的开展情况我所负责的对台交流工作主要包括与台湾相关单位进行联系与沟通,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在今年的对台交流工作中,我们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推动两岸经济交流:我们积极参与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两岸企业间的合作项目,加强了两岸经济交流。
我们邀请了台湾一些知名企业到我们单位进行考察和洽谈,也积极组织企业代表赴台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2. 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音乐会、书画展览、文化讲座等,努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力度。
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使两岸民众更加了解彼此,互相学习借鉴,促进两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促进两岸学术交流:我们积极推动两岸学术交流,通过学术讨论会、研讨会等形式,加强了两岸学术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邀请了台湾的一些知名学者到我们单位开展交流活动,也组织了我方的专家学者到台湾进行学术考察。
4. 参与两岸民间交流:我们积极参与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加强我方与台湾民众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组织了一些社会团体的访问团赴台进行交流,也邀请了台湾的一些社会团体来我方进行交流访问。
通过以上工作,我们使得我方与台湾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更加密切,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对台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我们对台交流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计划不够具体:在对台交流工作中,由于我们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不够具体,导致了工作的开展不够有序,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工作目标。
2. 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在对台交流工作中,由于我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高,导致了一些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3. 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对台交流工作中,由于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了一些工作无法及时完成,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范文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8d8b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8.png)
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范文____年是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重要一年。
随着大陆和台湾之间政治经济交流的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该年度,两岸合作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以下是对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总结,总字数约为____字。
首先,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进一步深化了农业科技交流。
在这一年,大陆与台湾之间加强了农业科技交流的合作。
两岸农业科技人员经常互访,分享他们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
这种交流帮助两岸农业界了解对方的研究方向和技术优势,促进了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
其次,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农产品贸易。
两岸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一直是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____年,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增加,双方农产品的贸易量和贸易额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这得益于两岸经济交流的深化,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台湾也逐渐开放市场,进口大陆的农产品。
第三,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在农业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两岸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各种合作项目广泛展开。
大陆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台湾的农业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了各种领域的科研项目。
通过合作研究,两岸科研人员共同攻克了一些农业生产中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并且,两岸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两岸农业合作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____年,两岸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两岸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共同开发了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
这使得两岸农产品能够得到更好的加工和市场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五,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在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两岸农业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双方学生可以进行专业交流和学术研讨。
赴台经贸交流情况汇报
![赴台经贸交流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3de917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4.png)
赴台经贸交流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公司的代表,特此向您汇报我公司最近赴台经贸交流的情况。
近期,我公司派遣了一支由经理、销售总监和市场专员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台湾进行经贸交流。
此次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与台湾企业的合作机会,拓展市场,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关系。
在台湾的交流期间,我们先后拜访了台湾多家知名企业,就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与台湾企业的洽谈,我们对台湾市场的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向台湾企业介绍了我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就潜在的合作领域展开了讨论。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台湾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而我公司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双方在合作中可以互补优势,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除了与企业进行合作洽谈,我们还参观了台湾当地的产业园区和展览会,深入了解了台湾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通过参观和交流,我们对台湾的产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
在台湾的访问期间,我们还与当地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进行了交流,就双方合作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了沟通。
通过与政府和协会的交流,我们对台湾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体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未来在台湾开展业务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支持。
总的来说,此次赴台经贸交流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我公司与台湾企业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保持与台湾企业的联系,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台湾市场的发展动态,不断优化合作策略,为双方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谨此汇报,请领导批示。
此致。
敬礼。
关于赴外考察学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报告
![关于赴外考察学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f41b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8.png)
关于赴外考察学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报告报告标题:赴外考察学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尊敬的领导:近期,我代表本单位前往某国家进行考察学习,旨在了解和借鉴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经验。
特将此次考察的主要收获和建议报告如下:一、考察目的及背景1. 考察目的:了解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为本单位今后的农业园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2. 考察背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与挑战日益突出,因此学习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考察情况1. 考察对象:某国家几个成功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2. 时间和地点:考察时间为XX年X月,地点为某国家。
3. 考察内容:a.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和设计:考察了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和设计理念,包括园区布局、建筑设计、配套设施等方面。
b. 农业科技与创新支持体系:深入了解了某国家农业科技支持体系的建立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包括研发机构、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等。
c. 农业产业链管理:研究了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产业链管理模式,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管理和运营模式。
d.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通过考察了解了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措施,包括农药使用、环保措施等。
e. 农业金融和扶持政策:了解了某国家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贷款、补贴和税收优惠等。
三、考察收获1. 在规划和设计方面,某国家充分考虑了农业园区的布局和功能分区,注重建筑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有机融合。
2. 农业科技与创新支持体系建设方面,某国家建立了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示范基地,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平台,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 在产业链管理方面,某国家实施了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监控和协同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可溯源。
4. 农业金融和扶持政策方面,某国家提供了丰富的金融支持和扶持措施,包括贷款、补贴和税收优惠,为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2篇)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6f60d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7.png)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2023年的两岸农业合作发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产品贸易合作进一步提升随着两岸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补性的农产品需求,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在2023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双方通过建立更加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和加强质量检验标准,推动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同时,双方还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溯源体系建设,提升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和满意度。
2023年,在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中,台湾继续从大陆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同时也向大陆出口了更多的优质农产品。
二、农业技术合作不断深化2023年,两岸间的农业技术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共同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农业技术项目。
例如,两岸合作开展了农作物遗传改良研究,推动了农作物品种的提高和优化。
此外,两岸还加强了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的合作,在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农业技术合作的深化不仅提高了两岸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为双方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三、农业人员交流合作增多随着两岸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化,2023年两岸农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也随之增多。
不仅有更多的台湾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大陆参与农业科技合作和研发项目,还有更多的大陆农业企业和农民赴台湾参观学习和交流经验。
这种人员交流和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增进了两岸民众的友谊和互信。
四、农产品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2023年,两岸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和品牌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台湾的农产品品牌不仅在大陆市场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推广,大陆的农产品品牌也在台湾市场上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双方共同举办了一系列的农产品展销会和农产品品牌推广活动,增强了两岸农产品市场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建设,两岸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也为两岸农业合作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五、农村农业发展取得新成就2023年,两岸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经验 推动晋江乡村休闲发展——赴台休闲农业考察报告
![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经验 推动晋江乡村休闲发展——赴台休闲农业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dfd205844769eae009ed13.png)
区 、台一 农场 农业 园 区 、台湾 “ 中华海 峡 两岸 园艺
交流 协会 ” 园艺 中心 、 “ 台湾 省 园艺 花 卉 商业 同业 公会 ” 和相关 县市 园艺 公会 等 。
1 台湾休 闲农 业 发展 概 况
1 1 发 展 历 程 .
业 茁 壮期 。政 府部 门对 休 闲农 业 非常 重视 ,将休 闲 农 业 辅导 办法 修订 为休 闲农业 辅 导管理 办 法 ,放 宽
办法 ,规定 面 积 5 m。以上 为 设 置休 闲农 业 区 的 0h
收稿 日期 :2 0 —1 —0 08 0 2
12 2 体 验 化 ..
休 闲农 业 是 体 验经 济在 农 业 的实
践 。如何将 优 势资 源设计 成知 识性 、趣 味性 、人 性
化 的体验 活动 ,将游 客 融人情 境 ,这是 未来 休 闲农
1 2 1 特 色化 ..
休 闲农 场 的资 源可分 为 自然资 源 、
景观 资源 、产 业资 源 、文化 资源 等 。发 挥农 村及 农
光农 业示 范计 划 ,研 究 探 索休 闲 农 业 的定 位 与 走 向 ,休 闲农 场 增 至 1 1家 。成 长 期 中 段 ( 9 9 4 1 8 ~
业 资 源特有 的生物性 、季节 性 、实用性 ,以营造 农 场 的特色 ,将 是休 闲农 场在起 跑 线上领 先 的关键 。
20 0 0年) ,又称 休 闲农 业倡 导期 。本 阶段 举 办休 闲 农业 研讨 会 ,发 布实 施 森 林 游 乐 区设 置 管 理 办 法 ,
发展 森林 旅 游 。 1 9 9 2年 制定 休 闲农 业 区 设 置 管 理
场 取 胜 的关 键 。
作 者 简 介 :蔡 建 明 ( 9 0 ,男 ,助 理农 艺 师 ,研 究方 向 :农 业 区划 与 资源 可 持 续 利 用 1 7 一)
对台交流工作情况汇报
![对台交流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ee3ee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a.png)
对台交流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首先,我衷心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并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能够就我在对台交流工作上的情况向您汇报。
您好,我是XXX,现任XXX公司对台交流部负责人。
以下是我对我所负责的对台交流工作情况的汇报:一、对台交流工作总体情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所负责的对台交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与台湾地区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加强了交流合作,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台湾地区相关的展会、会议和交流活动,为两岸的交流互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二、对台交流工作中的重点工作1. 加强经济合作在经济合作方面,我们与台湾地区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扩大业务范围。
我们与台湾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合作,为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提供了便利。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我们推动了两岸的经济发展,并为双方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2. 拓展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交流展览、艺术表演和文化讲座等,丰富了两岸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进了了解和友谊。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工作,帮助台湾的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3. 促进教育交流教育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与台湾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我们还积极推动两岸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4.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对台交流工作中,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台湾地区的社会公益活动,包括环保、扶贫、灾后重建等多个领域。
我们的员工不仅参与了公益活动,还积极为台湾地区的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和捐赠支持,为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对台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对台交流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台湾地区的政治局势和民意变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两岸交流的一些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交流合作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交流合作考察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47436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4.png)
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交流合作考察的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关于“两岸农业合作大有可为,台湾农民在大陆发展空间广阔”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闽台合作交流先行先试,由省农办和三明市政府牵头,会同南平、龙岩、宁德市农办联合组织的福建省闽台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考察团,一行50余人,于5月29日至6月6日,赴台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对接交流及考察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页数】4页(P28-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3
【相关文献】
1.新疆赴日本"借鉴一村一品经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
2.加强黔台合作推动贵州农业产业化进程——访省委副书记、贵州赴台农业考察团团长王富玉
3.交流合作发展——赴南方五省(区、市)考察学习的情况报告
4.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青海省政府考察团赴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掠影
5.共撑一片希望的天——赴山东省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落实对台工作情况汇报
![落实对台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6f60a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9.png)
落实对台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谨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对台工作情况,以便您了解并指导工作。
一、政治交流方面。
近期,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对台工作部署,加强与台湾各界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我们与台湾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活动,增进了解、增进互信,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经济合作方面。
我们积极参与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推动双方企业开展合作,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我们不断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取得新突破,为两岸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三、文化交流方面。
我们着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岸民众的感情,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文化的共同繁荣。
四、民间交流方面。
我们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民众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其他工作。
在对台工作中,我们还积极参与两岸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对台工作部署,加强与台湾各界交流,推动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以上就是我所负责的对台工作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致。
敬礼。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ffb6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5.png)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引言随着大陆与台湾交流的不断加深,对台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前对台工作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台工作的调研。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对台政策、对台经济交流和两岸民间交流等方面。
本调研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对台政策调研1.导引我们首先对大陆与台湾的对台政策进行了调研。
政策的导引是了解双方对台政策沟通和协商的基本情况。
2.调研结果调研结果表明,双方对台政策的导引相对顺利。
双方通过定期的协商和交流,就对台政策的重要问题能够取得一致意见,在政策方面的差异性相对较小。
3.问题分析然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两岸政权的不同,对台政策的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对台政策的导引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对台经济交流调研1.导引在对台经济交流方面,我们通过调研了解了双方的经济交流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2.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交流非常活跃。
两岸之间的贸易额在近年来有明显增长,双方签署了众多经济协议和合作项目。
尤其是大陆方面为方便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3.问题分析然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两岸的政治关系紧张,某些台湾企业在大陆活动受到限制,这对两岸经济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此外,台湾地区在大陆市场的认知和渠道拓展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两岸民间交流调研1.导引对于两岸民间交流,我们从文化交流、教育交流和人员往来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调研结果调研结果表明,两岸民间交流广泛而深入。
许多文化艺术团队、学生团体和个人都积极参与了两岸各类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3.问题分析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尽管两岸民间交流存在广泛性和多样性,但彼此间的交流频率和规模仍然不够理想。
有时候由于政治原因,某些民间交流项目不能顺利进行,这对两岸人民之间的心理和情感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159d1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3.png)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背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直是两岸关系研究的热点之一。
•乡村融合发展是当前两岸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
调研目的•了解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内容乡村融合发展现状•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成果和进展。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政策和措施•两岸政府在乡村融合发展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和措施的效果和问题。
合作与交流•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
•合作与交流的成果和亮点。
调研结果乡村融合发展现状•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均衡、人才流失等。
政策和措施•两岸政府在乡村融合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农业产业化政策、乡村旅游支持政策等。
•部分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合作与交流•海峡两岸建立了多个乡村融合发展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如乡村发展座谈会、农业合作交流会等。
•合作与交流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加深了两岸交流和了解。
建议与展望完善政策和措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乡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大对农村区域的支持力度,促进资源配置的均衡发展。
加强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合作与交流,拓宽交流渠道,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交流,促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持。
总结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希望政府和各界能够继续关注并加强对乡村融合发展的支持与合作,推动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相关建议•加强两岸间的政策对接和沟通,提升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效应。
•建立更多的乡村交流平台,促进两岸乡村间的产业合作和经验交流。
•加强文化交流,挖掘两岸乡村文化的共同之处,促进两岸乡村的文化交流与对话。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d3aa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b.png)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工作总结近年来,闽台两地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双方在农业技术、产品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工作已经成为两地合作的一大亮点,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技术交流合作成果显著。
闽台两地在农业技术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台湾地区在农业科技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而福建地区拥有广阔的农业资源和市场。
双方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改善,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例如,台湾地区的先进温室种植技术在福建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二、产品交流促进了市场拓展。
闽台农产品的交流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台湾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在福建地区市场上备受欢迎,而福建地区的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也在台湾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双方通过产品交流合作,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拓展,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双方还在农产品的包装、营销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三、产业合作助力农业发展。
闽台两地在农业产业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双方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例如,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在福建地区得到了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福建地区的农业旅游资源得到了台湾地区的开发和推广,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双方的产业合作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之,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两地农业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台湾农业考察报告
![台湾农业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3f90ec6294dd88d0d26bf6.png)
关于赴台湾考察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集团公司领导:为加深了解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经营方式,促进海峡两岸之间在观光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于2003年11月11至18日,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广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广州市农业机械总公司、广州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深圳市农牧实业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组团赴台湾进行实地考察现代农业活动。
本集团公司黎全辉董事、彭伟军董事、投资一部蔡国麟项目经理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
据此,我们写了《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公司赴台湾考察团考察现代农业情况报告》,现呈送集团公司各位领导,请阅示。
集团公司赴台考察人员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赴台湾考察团考察现代农业情况报告为加深了解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经营方式,促进海峡两岸之间在观光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于年月至日,集团、协会、公司、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组团赴台湾进行实地考察现代农业活动。
在台湾期间,考察团与台北东洋集团的景观工程公会、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场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双方在下一步可以进行合作的事项作了探讨。
考察团还参观拜访了台湾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农业相关院系的专家,对台湾农业的现状、生产以及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有了广泛认识。
一、台湾农业现状1、农业资源目前,台湾的耕地面积为86万公顷,在1976年最多时达92万公顷,其中水田占53%,旱田占47%,平均每户农民的耕地面积约1.10公顷,约16亩。
林地210万公顷,鱼塘6.3万公顷。
2、农业生产以1952年农业生产指数为100,1998年指数为440,表示1998年的农业生产为1952年的4.4倍。
在1952年—1966年的这14年中,指数由100增至201,增产一倍。
在1966年—1985年的这19年中,指数由200增至400,增产一倍。
1985年—1998年的这13年中,指数由400增至440,仅增产10%。
3、农业生产结构4、农产品贸易1998年农产品出口31亿美元,进口76亿美元,逆差45亿美元。
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交流合作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交流合作考察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06a13ff111f18583d05acd.png)
@
陋) 运销 体 系具备 齐全 功能且 运行 高效 。在 台湾 不论 是政府 还是农 会 、 民 , 十分重视 农产 品的 营销 。 农 都 营销 形
愿人股 , 按股 份分 红 ; 民带土地 参加 合作社 , 农 服从整 体 安排 , 统一生 产 、 统一 加工 、 统一采 购 , 同运输 、 同销 共 共 售 。农会 和合 作社 各有 特 色 , 为 补 充 , 成 了台湾 农 互 构
个左 右的农药检 测站 。各镇 市农会 、 作农场 、 产品 贸 合 农
式 主要有批 发 市场 、 贸市 场 、 农 直销店 、 班 。批 发市 场 产销 是最 主 要 的形 式 , 卉 、 果 、 品 、 货 等鲜 活农 产 品 主 花 蔬 肉 鱼 要通 过批发 市 场来 交易 。尤其 值得 一提 的是 , 各农 会 台湾 下设 有 各具 特 色 的农 产 品产 销班 ,专 职 负 责农 产 品 的生
耕种, 这些农户就变 成地主 了 , 但是规 模都很小 , 田能手 而种 集 中了很 多土地 , 变成 了大佃 农 , 营规模 就扩大 了。其 就 经 目标在于 调整农业 劳动结构 , 高农业 经 营规模 , 动农业 提 推 经 营企业化 , 提升农业竞 争力 。为协助大佃农 承租农地逐 步 朝 向企业化经 营 , 高经 营效率 与效益 , 提 台湾还 提供 大佃农 长期 承租农地 租金及 经营资金 优惠贷款 ,对大 佃农企 业化 经 营进 行辅导 、 补助 , 使农地 流动性提升并 得以地尽其利 , 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考察情况的报告关于赴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考察情况的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关于“两岸农业合作大有可为,台湾农民在大陆发展空间广阔”的指示精神,深化第三届海峡论坛暨明台乡镇合作发展交流的前期筹备工作,加快推进闽台合作交流先行先试,日前,闽台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考察团,于5月29日至6月6日赴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对接活动。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台湾农业发展概况及产业特点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位于亚热带地区,版图面积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余万。
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
岛内 23 以上是高山和丘陵, 耕地主要集中于平原,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4,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9%,农民人均年收入20万台币(约合4.2万人民币),农业生产总值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3%,虽比重不大,但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分,种植业以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粮油作物以稻米的生产和加工为主,水稻一年两到三熟。
经济作物主要以水果、蔬菜为主。
台湾现代农业是从上世纪 80年代之后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特点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90年代初又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突出地区特色,形成区域品牌。
近年来又提出发展“休闲农业”,引导农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再到集约经营的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中期阶段。
分析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五个特点:(一)精致农业催生区域品牌和区域特色。
台湾农业区域特色明显,各个农会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
南部的屏东县以热带水果为主,盛产木瓜、芒果、莲雾;中部云林、彰化等县市以发展现代蔬菜种植业为主,已成为全台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交易集散地;阿里山地区以茶叶生产为主,还有峨嵋乡的东方美人茶,信义乡的青梅生产基地等等,每个县、乡都有独特的产品优势、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由于台湾土地是私有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精致农业”应运而生。
各个农产品园区建设都很规范,农业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位,农产品全部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加工、销售,既保证了农产品的优质,又保证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农村和城市统筹发展基本达到了一体化水平,城乡环境清洁优美,农民和市民没有太大的区别。
(二)农会组织构成完善的运作体系。
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
台湾为此专门设立了《农会法》,按《农会法》规定,农会分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
各级农会既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业务,又与上级及其他农会之间相互配合,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网络。
台湾农会主要有三大功能:第一是组织开展农技推广。
这是农会具有的行政功能,具体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
农会有专门的技术团队,服务于农会的技术人员基本上有农业方面硕士以上学位,科研能力和推广能力都很强。
第二是组织开展供销经营。
这是农会很强的经济功能,也是农会得以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农会组织办理本服务区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利用农会的功能优势,投资兴办会员和农民个人力所不及的设施设备和生产项目,包括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仓储设施、包装物流、实用农机具等。
第三是组织开展金融服务。
这是农会的融资功能。
各个农会都通过会员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兴办农业金融业务和政府对农业专案项目的贷款贴息业务。
农会会员可以办理农业存贷款业务,农业发展的资金很有保障。
同时,还提供农业和农民保险业务等。
(三)农业科研助推农业改良与创新。
台湾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实用型、创新型的农业科研体系的支撑。
每一个农会、每一个园区、每一个品牌都有强大的科研团体的支持。
这些科研团体,常年专门负责对所生产的品种进行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
政府组织也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对农业的支持政策,重点是支持新品种的研发与新技术的推广。
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源资源,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及其分所,均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在高新技术方面,台湾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
台湾农委会采用航空遥测技术,迅速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而准确的信息。
用在农业生产上的自动化技术还有农作物受灾预测及遥测、地理资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等;在生物技术方面,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抗虫白菜、甘蔗、花椰菜、抗病木瓜,以组培方式培育出果树、花卉的种苗。
(四)农产品质量管理严格、制度健全。
台湾对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视。
从田头到餐桌,从土壤到农资,基本上是全过程监控的,全面建立健全了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
目前针对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规有:《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等等。
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针对不同作物使用不同的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
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
同时健全了药物残留监测体系,严格把好农产品的生产和入场质量安全关,台湾各市县均设有20个左右的农药检测中心和15个左右的农药检测站。
各镇市农会、合作农场、农产品贸易市场均有农药残留生化检验站。
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论证,在果蔬方面推行gap、as(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有机蔬菜的认证。
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台湾的所有蔬果批发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对进场交易的果菜进行抽样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若经确认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者,供应人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相关的法律责任,重者可被判刑。
进入市场的产品均依据标准进行分级包装,并建立可追溯体系,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一但发现质量问题,就很容易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者。
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质量意识较强。
农业生产者及经营者都知道不注重产品质量就会失去市场,就会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而基本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
(五)运销体系具备齐全功能且运行高效。
在台湾不论是政府还是农会、农民都十分重视农产品的营销,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
批发市场是最主要的形式,花卉、蔬果、肉品、鱼货等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来交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各农会下设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中、产后业务,他们都是以区域内的骨干农户牵头,以合伙或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使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完全实现产业化运作,对推动区域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台湾政府对农产品的运销组织体系十分支持,在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的同时,从规划、建设、运行、资金、税费等各方面都予以大力鼓励和扶持。
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体系具有明显的公用事业的特征,但其资本都以民资为主,其运行都为市场化运作,因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管之下,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运行较为规范、高效,完全实现了货畅其流的目标,农业生产者无任何的市场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考察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这次组织赴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对接活动,规格高、规模大、内容多。
在台期间,考察团始终突出两岸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这一主题,通过举办专场农业产业发展合作交流座谈会,广泛接触台湾相关知名人士,走访拜会各相关农业工商团体和知名企业等活动,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台湾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深入探讨了两岸农业产业合作发展的条件和项目,既有面上的考察,也有企业与企业间的对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成功举办了闽台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座谈会。
5 月30日下午,考察团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了“闽台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座谈会”,邀请了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联合总会秘书长刘冠雄、台湾中华海峡两岸经贸促进会理事长刘嵩祥、台湾区农业机械工会理事长吴军港、XX市台协会会长郑博仁等150多名台湾知名人士和台商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市委副书记梁晋阳、省农办副巡视员林伯英及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联合总会秘书长刘冠雄、台湾中华海峡两岸经贸促进会理事长刘嵩祥分别致辞,并以专题片的形式向与会人员推介了福建省及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设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发展环境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的情况,还与与会台商就两岸农业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引发了与会的台湾客商踊跃发言,如台湾农畜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沈仓藤先生在会上以其在XX县投资“集辰(福建)农林机械有限公司”的投资经历做了很好的发言,他向与会的台商介绍了三明的投资环境、行政效率和优质服务以及他本人对大陆农机发展商机的展望。
与会的台湾客商也纷纷表示看好福建内陆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不少人表示将尽快到福建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地参观考察,寻求合作,共同推动闽台农业产业向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二)走访拜会了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和重点企业。
从5 月31日开始,考察团分组到台北、桃园、新竹、嘉义、云林、台中、台南、屏东等地走访拜会了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和重点企业,并就闽台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生物医药、永安抗战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诚邀了部分的台湾知名人士和台商来闽参加第三届海峡论坛暨明台乡镇合作发展交流活动以及第七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
考察团先后分别拜会了台湾海基会副会长高孔廉先生、中华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原台湾农委会主委范振忠先生、台湾嘉义市副市长李锡津先生、台湾工业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成家先生、台湾实践大学董事长谢孟雄先生,以及台湾农机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王岱淇先生、云林县农会总干事谢淑亚女士、台湾中兴大学农业暨自然资源学院蔡东纂教授和唐立正副教授,并参访了台北南港生物科技园区、台湾农委会农业科技园区、云林县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云林农产物流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大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彰化县金超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配送企业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为加强闽台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深入进行了农业产业专题对接交流活动。
在台期间,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考察组先后拜会了台湾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主任陈启祥博士、台湾怀特生物技术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成家等知名人士,参观了行政院所属台北南港生物科技园区、农委会所属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以及部分生物技术企业,并就两岸合作和第七届林博会生物医药论坛筹办事宜进行了具体商定,台湾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推进小组同意参加联办,论坛主题确定为:生物产业技术,即以XX县麦丹生物(氨基酸)和福建华灿(酶制剂)为个素基础展开研讨,台湾方面选派2-3名主讲嘉宾、20-25家企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