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3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及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三单元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 投资的边际效率与投资函数;2. IS曲线;3. 货币供求与均衡利率的决定;4. LM曲线;5. 两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一、单项选择1.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
a. 将变得很小;b. 将变得很大;c.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 不变。
2. 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将引起货币的()。
a. 交易需求量增加;b. 投机需求量增加;c. 投机需求量减少;d. 交易需求量减少。
3.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非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4.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在凯恩斯陷阱中,货币供给增加时,()。
a. 利率将上升;b. 利率将下降;c. 利率不变;d. 利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
5.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6.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自发投资增加时,IS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7.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提高时,LM曲线将()。
a. 平行向右移动;b. 平行向左移动;c. 变得更加陡峭;d. 变得更加平坦。
8. 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三篇 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 【圣才出品】
第三篇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第十二章消费理论1.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三条主要假设是什么?答:(1)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第一个猜测,也是最重要的猜测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和1之间。
边际消费倾向就是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支出部分。
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和1之间就意味着人们不会把所有的收入进行消费,而是拿出收入中的一部分进行消费,另一部分进行储蓄。
(2)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第二个猜测,是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平均消费倾向等于消费与收入之比。
凯恩斯认为,储蓄是奢侈品,因此他认为富人中用于储蓄的比例要高于穷人。
(3)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对储蓄并没有重要作用,这种猜测和他之前的古典经济学的信念正好相反。
(4)根据这三个猜测,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通常可以写成如下形式:C Y αβ=+,>0α,0<<1β2.什么是凯恩斯消费理论之谜?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答:(1)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中可知:消费支出主要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逐渐下降。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得到了一些短期经验消费函数的验证。
从长期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相当稳定。
上述结论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不一致,这就是“消费函数之谜”。
(2)消费理论之谜产生的根源是关于消费函数的三个假设。
3.在借贷约束条件下,储蓄者和借钱者的跨期消费选择会有什么区别?答:在存在借贷约束的情况下,由于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导致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函数。
对于储蓄者来说,借贷约束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因此他们的消费是通盘考虑的,可以理解为他们在任何时候的消费都取决于他们一生的预期总收入。
而对于借钱者来说,由于借贷约束会起作用,因此当前消费是受到当前收入限制的,或者说当前收入对他们当前消费的影响最大。
4.永久性收入假说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它是怎样解答“消费之谜”的?答:(1)永久性收入假说认为,人们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性收入,一部分是永久性收入,只有永久性收入才影响人们的消费,即消费是永久性收入的稳定函数。
《宏观经济学》习题三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 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B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C.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3、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C )。
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B.增加,同时消费提高;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4、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曲线右上方,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
A.i<s ,L<M;B.i>s ,L>M;C.i>s ,L<M;D.i<s ,L>M5、在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C )。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C.收入增加,利率降低;D.收入减少,利率降低6、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自发性投资增加10亿美元,曲线将( C )。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7、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 B )。
A.增加和利率提高;B.减少和利率提高;C.增加和利率降低;D.减少和利率降低8、(A )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A.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B.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9、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B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10、经济周期的实质是( D )。
A.失业率的波动;B.利息率的波动;C.价格水平的波动;D.国民收入的波动11、总需求曲线(D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时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3.4第3篇)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3篇宏观理论体系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并简述理由)1.对于货币非中性的解释,古典经济学家通过错觉理论来解释,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通过价格黏性来解释。
【答案】√【解析】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物价水平的变动会使企业在短期内对其产品的市场变动发生错误的感觉,产生货币幻觉。
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
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
2.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可能是黏性的。
【答案】√【解析】价格和工资具有黏性是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价格完全伸缩性观点的不完全接受,主要体现为对凯恩斯工资刚性的坚持和修正。
3.古典的自然率假说,资本主义在长期中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
【答案】√【解析】长期内,错误的价格预期得到纠正,货币幻觉消失,实际工资、产量和就业就会回到各自的自然律水平上去。
4.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新凯恩斯主义者不承认理性预期,认为经济人是非理性的。
【答案】×【解析】新凯恩斯主义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理性预期的假设,但不接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市场出清和工资、价格有充分弹性的观点。
5.根据凯恩斯主义模型,在短期内由于价格黏性使经济不能迅速恢复一般均衡,在长期中,价格的灵活调整最终将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0章开放的宏观经济一、选择题1、净出口:净出口是本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减去外国向本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用EX表示出口,用IM表示进口,则(EX-IM)就是净出口。
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国外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
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有很多,在宏观经济学中,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被认为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2、贸易余额:贸易余额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般用NX表示。
它表示一国产品与服务的贸易与进口和出口相等的标准距离有多大。
如果一国NX是正的,则称该国有贸易盈余。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是净债权人,该国出口的产品大于进口的产品。
如果一国NX是负的,则该国有赤字。
在这种情况子下,该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是净债务人,该国进口的产品大于出口的产品。
如果NX恰好等于零,那么,该国有平衡的贸易,因为进口值等于出口值。
3、资本净流出:资本净流出有时也被称为国外净投资,它是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I。
如果一国的资本净流出是正的,那么,该国的储蓄大于投资,该国把余额贷给了外国人;如果资本净流出是负的,那么,该国的投资大于储蓄,该国通过从国外借贷来为这种额外投资筹资。
因此,资本净流出等于国内居民对国外的借贷额减外国人借给本国的金额,它反映了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
4、贸易盈余与贸易赤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资本净流出总是等于贸易余额,资本净流出=贸易余额,即S-I=NX。
如果一国的S-I和NX是正的,该国就有贸易盈余。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是净债权人,该国出口的产品大于进口的产品。
如果一国的S-I和NX是负的,该国就有贸易赤字。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是净债务人,该国进口的产品大于该国出口的产品。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经济增长2.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收入水平,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书75)(1)储蓄率提高,资本存量水平、产出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增长。
(图76)注意要画图一个经济中本来的储蓄率为s1,那么这个经济的稳定状态资本存量就是k1。
如果这个经济的储蓄率由于政*策等的原因从s1提高到了s2。
那么这必然引起储蓄曲线sf(k)向上移动,从s1f(k)上升到s2f(k)。
这个时候k1就不再是一个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因为根据向上移动了的储蓄函数,在这个资本存量水平,投资大于折旧,因此**资本存量会上升,直到新的储蓄函数与折旧线相交的点所对应的资本存量水平k2,k2是对应储蓄率s2的新的稳定状态。
这个稳定状态与原来的稳状相比,有较高的资本存量水平和较高的产出。
储蓄率对一个经济稳定状态的影响,说明了储蓄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一方面影响。
因为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高的稳定状态,那么当一个经济的当前资本存量水平较低时,就意味着与稳定状态可能存在更大的差距,这样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的空间和速度。
(2)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暂时的。
因为在长期中只要经济达到它的稳态,那么它就不会再继续增长。
如果一个经济保持较高的储蓄率,它会保持较大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出水平,但它无法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甚至无法保持增长。
在模型的假设下,理论上除非增长率不断提高,否则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3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书77)答: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记为k*。
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MPK=δ。
也就是说,在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
4.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吗?为什么?(书79)答: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分两种情况来说:一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降低储蓄率以降低稳态资本存量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3章经济增长练习题.docx
经济增长.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2•索洛模型3•稳态4.内生经济增长模型6.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7.技术进步9资本二、单项选择1.索罗模型的函数形式是()A.Y=F (K, L)B.Y=F(k, l)=f (k)C.I=syD.以上都对2•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是()A.AK=OB.Y=F(k, l)=f (k)C・I (投资)=syD. Al (新增投资)=03.黄金稳态的基本条件是()。
A.MPk (资本边际产出)- o (折旧率)=0B.MPk (资本边际产出)>o (折旧率)C.MPk(资本边际产出)<o (折旧率)D.S (储蓄率)=1(投资(折旧率)4•在索罗模型中,被作为内生变量的是()。
A・劳动、资本、技术B・劳动、资本、人口增长率C・劳动、资本、人口增长率、储蓄率D・劳动、资本、5•与索罗模型不同的是,新经济增长模型把()也变成内生变量。
A.资本、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B.劳动、资本、储蓄率C・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储蓄率D・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折旧率6•在资料充足的情况下,通常适用的衡量经济增长的工具是()。
A.GDP的货币量B.GNPC.GDP增长率D・产出7.经济增长率的()是新古典增长理论最主要的缺陷A.外生性质B.外生性质C.波动性D.稳定性辨析题1•资本存量的改变主要由储蓄和投资两方面力量决定。
()2.当一个经济初始资本水平大于稳定水平时,投资大于折旧,资本存量水平会不断下降,知道稳态水平为止。
()3•在索罗模型中,较高的储蓄率导致较快的在制作用是永久性的。
()4•储蓄率的提高不会使原来的资本存量提高状态发生变化。
()5.一个经济会自动收敛于一个稳定状态,更会自动收敛到一个黄金律稳定状态。
()7•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开始,把资本积累(增加)作为国民财富增加的源泉。
()&每当发生净投资时,产出水平必然增长以使全部生产能力得到持续的利用。
()简答1.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2 •经济稳态的意义3.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4.黄金稳态的过程5 •经济增长的意义五.图示并解释1•投资、折旧与稳态。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复习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存量分析流量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事后变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4.请谈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XXX与区别?参考答案2.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它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量与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际收支和汇率、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等现象,揭示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3.答: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即期分析与跨时期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分析法。
4.答:参考第二节。
(撰稿:刘天祥)本章习题一、概念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公司利润税D. 政府企业盈余4. 经济学的投资是指()。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厂房C. 购买一台机器D. 以上都是5. 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宏观经济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思考与练习一、 选择题1.A2.D3.B4.D5.D6.D7.B8.C9.D 10.C11.C二、判断题1.T 2.T 3.T 4.F三、计算题1.解: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1(11t b K G --= 所以)]1(1[t b Y K Y G G --∆=∆=∆代入已知参数得:300)]311(9.01[750=-⨯-⨯=∆G预算赤字的变动即政府开支的变动减去税收的变动。
政府开支上升300美元。
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同时边际税率为1/3,所以,税收增加250美元。
因而,预算赤字上升50美元。
2.解:(1)根据题意可得:YY Y 6.0450200100)5.6225.0(8.0100+=+++-⨯+= 解得:1125Y =(2)投资乘数i k =5.275.08.011)1(11=⨯-=--t b政府税收乘数T k =5.175.08.01)25.01(8.0)1(1)1(-=⨯--⨯-=----t b t bG I C Y ++=(3)不一样。
因为,政府购买乘数g k=5.275.08.011)1(11=⨯-=--tb政府转移支付乘数tr k=5.175.08.01)25.01(8.0)1(1)1(=⨯--=---tbtb所以,同样一笔支出用于政府购买比用于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更大。
三、简答题1.答:由于储蓄被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因此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存在三方面的关系。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等于收入。
(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且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MPS,表现在图形上,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斜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的斜率。
(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根据以上性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定,另一个也随之确定。
当消费函数已知时,就可求得储蓄函数;反之,当储蓄函数已知时,就可求得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经济增长2.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收入水平,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书75)(1)储蓄率提高,资本存量水平、产出水平提高,实现经济增长。
(图76)注意要画图一个经济中本来的储蓄率为s1,那么这个经济的稳定状态资本存量就是k1*。
如果这个经济的储蓄率由于政策等的原因从 s1提高到了s2。
那么这必然引起储蓄曲线sf(k)向上移动,从s1f(k)上升到s2f(k)。
这个时候k1*就不再是一个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因为根据向上移动了的储蓄函数,在这个资本存量水平,投资大于折旧,因此资本存量会上升,直到新的储蓄函数与折旧线相交的点所对应的资本存量水平k2*,k2*是对应储蓄率 s2的新的稳定状态。
这个稳定状态与原来的稳状相比,有较高的资本存量水平和较高的产出。
储蓄率对一个经济稳定状态的影响,说明了储蓄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一方面影响。
因为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高的稳定状态,那么当一个经济的当前资本存量水平较低时,就意味着与稳定状态可能存在更大的差距,这样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的空间和速度。
(2)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暂时的。
因为在长期中只要经济达到它的稳态,那么它就不会再继续增长。
如果一个经济保持较高的储蓄率,它会保持较大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出水平,但它无法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甚至无法保持增长。
在模型的假设下,理论上除非增长率不断提高,否则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3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书77)答: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
记为k*。
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MP K=δ。
也就是说,在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
4.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吗?为什么?(书79)答: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分两种情况来说:一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降低储蓄率以降低稳态资本存量的政策。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5、设投资函数为i=e-dr(1)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2)若投资函数为i=250(美元)—10r,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3)说明e的增加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4)若i=200—5r,投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答案:(1) i=250 —5×10 = 200(美元)i=250—5×8 = 210 (美元)i=250 —5×6 = 220 (美元)(2)i= 250 —10×10 = 150 (美元)i = 250 — 10×8 = 170 (美元)i =250 — 10×6 =190 (美元)(3)e 增加使投资需求曲线右移(4)若 i = 200 — 5r,投资需求曲线将左移50美元6、(1)若投资函数为 i = 100(美元)— 5r,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2)若储蓄为S= —40(美元)+ 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投入水平;(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答案:(1)I1 = 100-5×4=80(美元) I2 = 100-5×5=75(美元)I3 = 100 – 5 × 6 = 70(美元) I4 = 100- 5×7 = 65(美元)(2)S = -40 + 0.25y—40 + 0.25y = 80 ∴ y = 480(美元) —40 + 0.25y = 75∴ y = 460 (美元)—40 + 0.25y = 70∴ y = 440(美元) —40 + 0.25y = 65∴ y = 420(美元)(3)IS曲线函数:∵I = S∴100-5r = -40 +0.25y∴ y = 560 — 20r图:8.下表给出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收入(美元)货币需求量(美元)利率%货币需求量(美元)500100600120 700140800160900180 1230 1050 8706904110(1)求收入为700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2)求600,700和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3)根据(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是怎样移动的?答案:(1)L=L1(Y)+L2(r)当Y=700时, L1(Y)=140; 当r=8% 时, L2(r)=70 ∴L=L1(Y)+L2(r)=140+70=210当r=10% 时,L2(r)=50 ∴ L=L1(Y)+L2(r)=140+50=190(2)当Y=600时,L(Y)=120L=L1(600)+L2(12%)=120+30=150 L=L1(600)+L2(10%)=120+50=170L=L1(600)+L2(8%)=120+70=190 L=L1(600)+L2(6%)=120+90=210L=L1(600)+L2(4%)=120+110=230当Y=700时L1(r)=140L=L1(700)+L2(12%)=140+30=170 L=L1(700)+L2(10%)=140+50=190L=L1(700)+L2(8%)=140+70=210 L=L1(700)+L2(6%)=140+90=230L=L1(700)+L2(4%)=140+110=250当Y=800时L1(800)=160L=L1(800)+L2(12%)=160+30=190 L=L1(800)+L2(10%)=160+50=210L=L1(800)+L2(8%)=160+70=230 L=L1(800)+L2(6%)=160+90=250L=L1(800)+L2(4%)=160+110=270(3)图形9、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1)画出利率为10%,8%和6%收入为800美元,900美元和1000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3)画出LM曲线;(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再画出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这条相比,有何不同?(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美元,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答案:(1)(2)由L=M/P得r=0.04y=30当y=800美元时,r=2 当y=900美元时,r=6 当y=1000美元时,r=10(3)LM曲线如图:(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时,r=0.04y-40当y=800美元时,r=-8 当y=900美元时,r=-4 当y=1000美元时,r=0这条LM曲线与(3)中的LM曲线截距不同,LM曲线向右水平移动250美元得到LM’曲线(5)若r=10%y=1100美元时L=0.2y-5r=0.2×1100-5×10=170与200不相等货币需求与供给不均衡,L〈M,则使利率下降,直到r=4%时均衡为止10、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部分 IS-LM模型及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四部分总供求+失业与通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正误并改正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错)2.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错)包括:物质产品与劳务(goods and services)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错)只有商品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错)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流量存量瓦拉斯均衡凯恩斯均衡短缺均衡非均衡短期与长期事前与事后二.判断题(T、F)1.产出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2.新剑桥派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格局是越来越不利于工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3.经济政策是指用以达到经济目标的方法。
4.借鉴宏观经济学应注意对本国经济的深刻理解。
5.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之间分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6.宏观经济学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的原因7.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而已。
三.在下列各项选择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答案1.宏观经济的研究包括下列哪些课题A.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根源B.经济总表现的微观基础C.一些经济取得成功而另一些经济则归于失败的原因D.为实现经济目标,可以制定经济政策以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E.上述答案都正确2.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手段之间的矛盾意味着:A.对于社会的有限需求只有有限的手段B.因为资源稀缺,不是社会的所有需求都能予以满足C.在经济学中选择并不重要D.即使资源不稀缺,而且需求也是有限的,社会仍将面临着一个难以满足所有欲望的困境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指A.效率是非常必要的B.需求是不能全部满足的C.消费是经济行为的首要目的D.资源的最佳配置是必要的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4.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是经济理论的特点A.经济理论能解释一些现象B.经济理论建立因果关系C.经济理论只与一组给定数据有关D.经济理论可以在所有条件下应用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5.存款单上的存量为A.收入额B.支出额C.收支额D.余额6.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A.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B.什么决定就业和失业总量C.什么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D.什么引起总价格水平的上升和下降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7.宏观经济学包括这样的内容A.什么决定了产出的构成B.资源如何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C.什么决定收入在社会各集团之间的分配D.一个特定厂商中工资是如何决定的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8.“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点在于, A.都必须由模型中不包括的关系决定B.外生变量值由模型外部决定而内生变量的值由模型内部决定C.外生变量由模型内部决定,内生变量由模型外部决定D.内生变量是确定的,而外生变量则不是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9.宏观经济学A.研究所有重要的社会问题B.研究经济学中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方面C.寻求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D.研究价格决定的学说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0.宏观经济学A.探讨与失业有关的所有问题B.力求分析失业的社会影响.C.涉及失业给家庭生活带来的问题D.探索失业率波动的原因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11.宏观经济学A.分析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B.研究为什么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人的工资要比工人的工资低C.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的原因D.分析对企业征收的环境污染特别税对整个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2.宏观经济学A.解释为什么家庭消费者为他们的抵押品偿付的利率要高于政府所偿付的利率B.探讨利率平均水平波动的决定因素C.指出利息超过15%是不公平的D.指出通货膨胀时借入者会剥削借出者,获得不公平的利息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3.实际买的量在经济学中,下列情况不具有均衡意义A.实际买的量等于实际卖的量B.稳定的状态C.愿意买的量等于愿意卖的量D.长期过剩或短缺14.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大卫·李嘉图的《赋税原理》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D.凯恩斯的《通论》E.萨缪尔森的《经济学》15.西方经济学以微观宏观并立的形式出现,主要由于A.凯恩斯《通论》的影响B.巴廷金《货币、银行与利息》的影响C.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影响D.希克斯的《资本与价值》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多恩布什 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第三篇 课后答案
4.c.无论利率是多少,公众都愿意只有任意的货币余额,这是会有水平的 LM 曲线。 这 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陷阱。同样地,如果联邦准备将利率固定在某一水平,则任何 收入的改变会同时伴随着货币供给的改变。这会导致 LM 曲线连续的移动。由于利 率不再变化,这等同于水平的 LM 曲线。 1
kh
课
3.
假定货币供给是固定的。 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货币需求, 过度的货币需求会促使利率 上升。这样,反过来又会降低货币需求从而使货币市场重新达到均衡。但如果货币 需求对利率反应迟钝, 那么要重新达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则需要利率增加的幅度更大。 也就是LM曲线变得更陡峭。 沿着 LM 曲线, 利率的上升往往伴随着收入的增加。这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增 加会被由于利率增加引起的货币需求的下降而抵消以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但是如 果货币需求对收入更加敏感,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当汇率变动一定幅度,收入 的变动会小一些。因此,随着货币需求对收入愈敏感,LM 曲线变得更陡峭。
kh
5.a. G = 10 支出增加 Sp = 10, 同时政府转移支付降低 TR = -10 会导致支出减少 y Sp = c(TR) = c(-10). 综合两者的, Sp = (1 - c)(10) 均衡收入 Y = 乘数*(1 - c)10.
da
课
后 答
BS' - BS = -43.18 - (-50) =
da
课
4. 所得税,失业救济,福利制度通常被称之为自动稳定器,它会自动减小为适应自主性需 求变动所需要的产出变动量。 这些自动稳定器是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部分, 会自动发生作用 而不要政府一步步具体地加以干预。例如,当产出减少和失业增加时,收入降至贫困线以下 的人数可能会增加。如果没有福利制度和失业救济金,消费会迅速下降。但如果失业工人得 到了失业救济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也获得相应的福利补助,消费就不会下降很多。因 此,总需求也会比没有这些自动稳定器条件下下降得小。
黄亚均宏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黄亚均宏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宏观经济学》课后重要习题答案(1-3)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宏观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是个体经济行为。
B.不同的研究主题:宏观是资源利用,甚至是充分就业;微观是从资源配置到效用最大化的最后阶段。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的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
(3)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3、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答: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周期波动同步,股票价格变量具有超前性。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是真实变量,通货膨胀是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二者的区别在于:(1)GDP是一个区域概念,GNP是一个国家概念;(2)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一国公民的总收入,无论其收入来自国内还是国外;GDP衡量一个国家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无论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3 ,请大家帮忙做做!非常感谢!5、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C=50+0.8Y,I=50。
(C为消费,I为投资)•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Y、C、S分别为多少(2)投资乘数是多少• (3)如果投资增加20(即△I=2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若充分就业的YF=800,经济存在紧缩还是膨胀其缺口是多少6、假如某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恒等于1/2,他的收支平衡点是8000美元,若他的收入为1万美元,试计算:他的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7、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G=400;T=0.20Y;Y=C+I+G。
•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
(2)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 (3)在均衡的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1 Y=C+I=0.8Y+50+50=0.8Y+100 ,Y=500,I=50,C=450,ki=1/(1-0.8)=5I增加20,Y增加100,紧缩,缺口800-500=3002 边际消费倾向1/2设消费函数c=a+0.5y收支平衡点80008000=a+4000,a=4000c=4000+0.5yy=10000,c=9000,s=10003 dc/dy=0.75*0.8=0.6y=c+i+g=20+0.75(y-0.2y)+380+400=0.6y+800,y=2023预算盈余bs=t-g=400-400=0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二): 宏观经济学习题:当政府通过提高税收来增加政府支出时的挤出效应是指:A.刺激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B.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下降C.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上升D.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上升E.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帮帮忙啊~说明理由~分不多~麻烦了Y=C+G+I~G增加的挤出效应是C I减少因为y=c-s 税收增加后Y=C(1+T)100%-S(1+T)100%即储蓄消费同时下降.因为S=I 投资下降了当然利率就上升了所以答案是E楼下的对投资和消费的说明正确,但利率问题错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三): 求解一道宏观经济学习题……已知C=200+0.25Yd,I=150+0.25Y-1000R,G=250,T=200,(L/P)^d=2Y-8000R,M/P=1600.试求:IS曲线方程LM曲线方程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均衡利率水平均衡水平时的C和I,并将C、I和G相加来检验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Y.【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IS曲线:y=c+i+t=200+0.25(y-t)+150+0.25y-1000r+200,t=200LM曲线:2y-8000r=1600自己化简方程,然后两方程联立,解得y,r.分别代入就好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习题在某国,自发消费支出是5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0.8.投资是3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2500亿美元,税收T=3000+0.1Y(亿美元,假定没有转移支付等项,税收为净税收),出口为100亿美元,进口M=0.12Y.1.消费函数是什么2.总支出曲线的方程式是什么3.均衡支出是多少4.政府购买乘数是多少消费函数C=500+0.8*(Y-3000-0.1Y)自己化简就行了总支出 AE=Y=C+I+GP+(出口-进口) Y就是NI国名收入 C用第一题的式子带入 GP是政府购买带进去就行了均衡支出就是吧y求出来就行了政府购买乘数与税收乘数相差一个负号购买乘数是正的税收乘数=-MPC*MULT MULT=1/(1-MPC)算出来的是负的把符号除了就是购买乘数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三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 2. C 3. A 4. A 5. B6. C7. B8. A9. C 10.B11. B 12. A 13.A 14.B 15. C 16. B 17. C 18.A 19.C 20.A21. C 22.A 23. D 24.D 25. A26. A 27.D 28. C 29.C 30.A31. A 32.B 33. B 34. C 35. D二、多项选择题1. CD 2.BD 3. BCE4.ABCD 5.BC 6.AD四、计算题1.2.(略)3.解:(1)由C=60+0.8Yd,T=100,I=50,G=100,Y=C+G+I得IS曲线为Y=60+0.8Yd+150+100=60+0.8(Y−100) +150+100=230+0.8Y,化简整理得Y=1150……①由L=0.2Y−10r,M=200,L=M可知LM曲线为0.2Y−10r=200,即Y=1000+50r……②联立①②得均衡收入Y=1150,求得均衡利率r=3(2)当政府支出G增加到120,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60+0.8Yd+150+120=60+0.8(Y−100) +150+120与LM线Y=1000+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由此为r=54 .解:(1) 这是引入政府的三部门经济模型,因此在已知C = 0.8(1-t)Y,t=0.25,I=900-50r和G=800的条件下,由恒等式Y=C+I+G可得IS曲线为:Y=0.8(1-0.25)Y+900-50r+800化简得:Y=4250-125r,即为所求的IS曲线。
在货币需求L=0.25Y-62.5r,货币供给M/P=500的已知条件下,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得LM曲线为:0.25Y-62.5r=500化简得:Y=2000+250r,即为所求的LM曲线。
宏观经济学3、4章习题答案概论
宏观经济学3、4章习题答案概论第3章简单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模型一、判断题1.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2.居民户的当期消费只受当期收入的影响。
()3.政府支出的突然增加将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储蓄。
()4.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增加总投资。
()5.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
()6.经济周期一般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经济变量的波动。
()7.即使在扩张期,实际产出也会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8.消费函数与45o线的交点表明消费等于储蓄。
()9.消费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增量。
()10.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那么,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也就随之确定。
()11.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多。
()12.总支出曲线与45o线的交点决定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
()13.均衡国民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14.如果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多的数量,那么,注入量和漏出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
()15.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小于投资。
()16.投资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
()17.税收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
()18.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大于储蓄,那么,总需求将小于总供给。
()19.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加1元收入中消费85分。
()20.总支出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表明总支出随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它的斜率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21.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大。
()22.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一定增加。
()23.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24.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25.注入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被假定为外生变量,这意味着在450线图中,注入曲线是一条与国民收入相垂直的直线。
()(答案:1.T 2.F 3.F 4.F 5.T 6.T 7.T 8.F 9.F 10.T 11.T 12.T 13.F14.F 15.T 16.T 17.F 18.F 19.T 20.T 21.F 22.F 23.T 24.F 25.F)二、选择题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一、选择题1.生产函数是一个数学法则,它( C )A.将要素价格和所需的要素投入量联系起来。
B.将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和要素价格联系起来。
C.将生产要素和产出量联系起来。
D.总是规模不变。
2.在一个给定的生产函数中,保持不变的变量是( D )A.劳动投入。
B.产出数量。
C.资本投入。
D.生产技术。
3.一个经济体的总收入等于( B )A.工人们挣得的总收入。
B.总产出。
C.生产者获得的利润。
D.资本所有者所收的总租金。
4.一个竞争性企业接受( C )A.产出价格一定,投入价格不一定。
B.投入价格一定,产出价格不一定。
C.投入和产出价格都一定。
D.投入和产出价格都不一定。
5.利润等于( A )A.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B.产出价格减去投入价格。
C.一个企业每年向其股东支付的股息。
D.企业经理人挣得的股息。
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规模收益不变( A )A.所有投入要素数量翻倍时,产出也翻倍。
B.长期中产出保持不变。
C.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D.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不变。
7.劳动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函数是( A )8.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持续雇用劳动力,直到( B )A.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B.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C.边际收益等于零。
D.实际工资等于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企业多租用一单位的资本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出价格。
B.企业多租用一单位的劳动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工资。
C.一个完全竞争性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MPL曲线。
D.规模收益不变和利润最大化两者的结合意味着经济利润为零。
10.如果生产要素按其边际产量支付报酬,而且满足下列哪项时,根据欧拉定理,所有要素的支付总和等于总产出( A )A.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
B.生产函数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C.投入的资本量和劳动量相等。
D.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11.下列哪项交易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视为投资?( C )A.你购买了100股苹果电脑集团的股票。
B.你购买了一台苹果Macintosh电脑帮助孩子们做作业。
C.苹果电脑集团建立新工厂来制造电脑。
D.你吃了个苹果。
12.下列哪项交易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视为投资?( D )A.你买了1000美元的美国国债。
B.木匠理查德给自己建造了个小木屋。
C.现代艺术博物馆花2000万美元买了一幅毕加索的画。
D.你家买了一所新盖好的房子。
13.贷款利率取决于( D )A.贷款期限。
B.贷款的风险。
C.贷款的税收待遇。
D.以上全部。
14.有关国民储蓄,错误的是( A )A.国民储蓄是银行的存款总量。
B.国民储蓄是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的总和。
C.国民储蓄反映了消费者和政府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所剩下的产出。
D.在均衡利率处,国民储蓄等于投资。
15.如果总产出固定,国民储蓄和利率无关,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下列哪项的增加( C )A.国民储蓄。
B.公共储蓄。
C.均衡利率。
C.私人储蓄。
16.如果总产出固定,国民储蓄和利率无关,税收增加将( D )A.使垂直储蓄曲线向左移动。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降低均衡利率,增加投资。
17.如果国民储蓄和利率正相关,一项增加投资需求的科技进步将( C )A.对国民储蓄总量没有影响。
B.使投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同时提高投资和均衡利率。
D.对消费没有影响。
18.公共储蓄等于( B )A.税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再减去政府购买。
B.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再减去政府购买。
C.税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购买。
D.政府预算赤字。
19.如果名义利率是8%,物价以每年5%的速度上涨,那么实际利率是( B ) A.8% B.3%C.13% D.-3%20.如果消费C=100+0.8(Y-T),可支配收入等于1000, Y=2000,那么边际消费倾向是( C )A. 0.5。
B.900。
C. 0.8。
D. 0.9。
21.下列哪一项不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点( C )A.规模收益不变。
B.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C.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不变。
D.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比率不变。
二、名词解释生产函数、实际工资、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
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它既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特征,也可以作为总生产函数应用于整个经济。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分析中,通常把企业视为将投入组合转化为产出的“黑匣子”,生产函数就是对企业的这种功能的描述。
生产函数所表明的是一种技术关系。
在任何技术条件下,都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生产函数。
为研究方便,通常假设生产函数满足如下假定:(1)单值连续函数,是有连续的一阶和二阶偏导数;(2)严格凹函数或严格拟凹函数;(3)递增的函数。
在经济分析中,一般把生产函数视为劳动(L)和资本(K)的函数,因此简单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f(K,L)。
最常用的生产函数是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公式:Q=ALαKβ。
其中A是参数,L和K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α和β取值均大于0小于1,Q表示产量。
生产函数通常可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对于短期生产函数来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产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可变要素的投入水平(通常把资本视为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把劳动视为可变的生产要素);对于长期生产函数来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2、实际工资:实际工资是用产品而不是用货币衡量的工资,它等于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的比值,ω=W/P。
实际工资是企业雇佣劳动的成本。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劳动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MPL等于实际工资ω这一点。
因为如果多使用一单位劳动而带来的额外收益MPL大于实际工资ω,额外的一单位劳动就会增加利润,企业会继续雇佣劳动,直到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把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考虑了物价变动(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可视为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通货膨胀+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但通常在经济调控中,能够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
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在于,它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与工具,便于利率杠杆的操作。
4、国民储蓄:国民储蓄是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之和。
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Y-T-C)+(T-G)=Y-C-G。
私人消费和政府财政政策的变化都会引起国民储蓄的变化。
国民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均衡的利率,国民储蓄增加,会使储蓄曲线右移,降低利率;国民储蓄减少,会使储蓄曲线左移,提高利率。
5、私人储蓄:私人储蓄指社会公众或居民将个人可支配收入扣去消费以后所余下的部分。
在内容上由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两部分构成。
它是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的主要来源,因此是一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进行私人储蓄的行为是典型的市场主体决策行为。
所以,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理论(如储蓄动机、储蓄倾向、储蓄水平等)大部分是围绕着私人储蓄来展开的。
由于私人储蓄可能大于或小于意愿的投资水平,因此政府需要采取宏观政策以对公共储蓄进行调节,或引入国外储蓄进行补充。
6、公共储蓄:公共储蓄亦称政府储蓄,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
若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盈余为正储蓄;如果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赤字为负储蓄。
但一般说政府储蓄时指的是正储蓄。
政府储蓄可以通过增收、节支的手段来实现,但从目前大多数国家情况看,节支与增收均较困难,财政多呈现赤字,政府没有储蓄,需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钱弥补财政赤字。
7、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即用家庭中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减去记账补贴及家庭从事副业生产支出的费用。
可支配收入一般指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予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生活水平。
8、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描述消费与诸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宏观经济中,消费支出受某种因素影响,如国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收入分配、社会风尚等等。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影响消费最重要、稳定的因素,即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利率不重要,因而消费函数的表达式为C=C0+cY,0<c<1,其中c即是边际消费倾向(MPC)。
消费函数理论最先由凯恩斯提出,并成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基石之一。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正数且小于1,他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消费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这就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
但战后的研究表明,绝对收入假设适用于短期分析而不适用于长期分析。
这就是相对收入假设、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9、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是相对而言的。
它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的变化。
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MPC=△C/△Y△C表示增加的消费,△Y代表增加的收入。
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增加收入无非两个用途:消费和储蓄。
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必定为1。
根据消费统计资料,短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既可以指国民收入的消费倾向。
也可以指可支配收入的消费倾向。
三、问答题1.解释当政府增加税收时,消费、投资和利率发生什么变动。
答:政府增加税收,使消费减少,投资增加,实际利率降低。
分析如下:政府增加税收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了消费。
消费的减少额等于税收的增加额乘以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税对消费挤出就越大。
消费减少使储蓄增加,而储蓄增加则意味着实际利率降低,投资增加。
2.假设政府等量地增加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
对于这种平衡预算变动,利率和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你的答案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吗?答:政府等量增加政府税收和政府购买使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答案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分析如下: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Y-T-C(Y-T)}+{T-G}=Y-C(Y-T)-G产出Y是由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