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7-003-02
摘要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所表现出来的势头和状态是非常
好的,但是就海外并购的现状来看,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在
自身和对外策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改善海外并购环境,中国企业必须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激烈的
竞争和巨大的压力下完善自我,真正的“走出去”,并且走稳、走好。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全球掀起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第五次并购浪潮。
此次具有鲜明的跨国并购特征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
2002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加快、程度加深,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跨出国门的动机强烈。
受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了海外并购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而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进行海外并购时缺乏足够的战略层面的思考,对跨国并购的理解、参与程度比较低,在开展海外并购时存在大量的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国外的跨国并购理论,并结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践,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2000年,是第一个对外投资的高峰,主要以窗口公司或者比较有创新思维的公司为主,而且集中于一些能够在当地市场受到欢迎的行业和产品。
此时的对外投资主要是尝试性的,并购的规模并不大。
第二阶段,2000年我国加入wto后至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了第二高峰。
对外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20多亿美元激增到2001年的70多亿美元,此时的中国企业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才能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二)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动因分析
1.对海外战略性资源的需求增加。
目前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势头迅猛跟我国国情有关,受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驱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能源需求开始大幅上升,由于我国缺乏中国发展
最需要的三大资源:原料,品牌和技术,所以中国的一些企业纷纷瞄准一些资源型的外国企业。
2.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
金融危机对欧美整体经济带来显著的下行影响,很多金融机构或经济实体为筹集资金而疲于奔命的国外企业和相关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中国企业的监管和审查,减少了跨境并购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成本。
3.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加速与中国经济崛起分不开。
从企业层面来看,中国企业经过多年成长之后实力大增,在国内市场需求存在约束的条件下,通过海
外并购可以绕过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战略性的行为,而不是短期的偶然为之。
4.政府鼓励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在国家竞争表现为以经济竞争为主的时代,并购实际上明显体现出国家的战略利益。
在上一轮资源价格暴涨的教训中,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进入产业链上游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的各级官员纷纷强调,金融危机带来了经济格局和产业格局的调整,企业要勇敢地向国外市场进军,获取战略性资源。
(三)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特点
1.并购行业集中。
主要集中在石油、汽车、服装、矿石等第二和第三产业。
从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为零,而第二产业占比重最大,占85.9%,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4.09%。
采矿业和石油开采业是海外并购在第二产业中所涉及的重要领域。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平均,使得石油这种重要战略物资必须通过国际贸易才能达成其在全球
的平衡使用。
我国目前的石油储量还能用12年,在油气资源方面显现出来的苗头,已经成了我国较大的隐忧。
2.并购目标企业集中在亚洲。
在63起有较大影响的海外并购事件中,近50%发生在亚洲国家,欧洲占25%,美洲以美国为绝大多数,占22%的比例。
3.大规模借助外部融资,中国企业在并购中展现了熟练的国际融资技巧。
以京东方收购现代tfr项目耗资3.8亿美元为例。
但京东方真正自有资金购汇仅6000万美元,国内银行借款9000万美元。
另外的2.3亿美元,一部分通过boe—hydis以资产抵押方式,向韩
国产业银行、韩国外换银行、wood银行以及现代海商保险借款折合1,882亿美元,另一部分,来自hynix提供的卖方信贷、通过boe—hydis以资产向hydis再抵押方式获得抵押贷款。
卖方信贷总额为3963万美元。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
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较低的成功率就可以看出来,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因角度分析
1.整合控制能力欠缺。
企业完成并购后,一般需要进行的整合有人力资源的整合,财务的整合,组织机构与业务战略整合,企业文化与无形资产整合。
应尽可能留住对企业有用之才。
在文化整合中,在中国参与并购的过程中,对工会的忽视、对对方国家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了解往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很多国家,工会相当于企业的一个大股东,这个股东可以不代表资产,但是代表生产力。
例如工会在韩国和法国的影响力是相对比较大的。
上汽并购韩国双龙的失败案例,很大程度就缘于他们忽视了和工会的谈判。
签约前五天,双龙工会举行了大罢工,导致并购失败。
2.中国人谨慎的性格使得错失并购良机。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人的性格过于谨慎、犹豫不决,在做决策的时候会瞻前顾后的考虑很多,而现在的市场变化速度也非常的快,在决策者考虑完所有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已经不适合变化了之后的市场,因此也会失去最佳并购时期。
3.缺乏优秀的管理团队。
如果管理团队没有较高的效率,没有较强的能力,在选择并购决策时,会失去并购最好的时期,在并购之后,也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危机重重,所以没有建立较好的管理团队也会成为并购失败的原因。
4.对海外并购程序法律不熟悉。
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中国企业在选择并购策略的时候并不能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分析,从而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并购决策则会导致中国企业的在并购道路上行进非常艰难。
5.营销策略错误。
由于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的营销口号
“go-zone”过于本土化,巴基斯坦的居民并不是很理解“go-zone”的意思,而人们通常对理解很模糊的东西就不会十分有兴致的去购买它。
此案例说明,一个简单的营销口号而导致的营销策略的错误会使在海外营销情况的不乐观。
(二)外因角度分析
1.行政体制效率低下。
在收购方面我国国内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冗长,导致我国企业失去最佳收购时期。
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考虑,我国对外资并购设置了很复杂的审批程序,这给中资企业海
外并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就被我国商务部的叫停而终止。
商务部认为如果并购成功,可口可乐公司会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
但是果汁行业是生产门槛极低的行业,中国的本土饮料行业不会因为外资企业进入而危及生存。
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有利的,因为不会提高并影响到整个饮料市场的价格,食
品卫生安全标准不会降低,还可能按照更高的欧美标准进行生产。
2.上市公司并购程序过于复杂。
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市场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最后因为没有把握时机,而做出的决策也不能
适应变化后了的市场,上市企业只得眼看着机遇被错失。
3.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民营企业对于海外并购有动力却没有资金,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又太少,一些具备很好的
条件前景很不错的民营企业,在短时间内因无法筹备重充足的资金,迫于现实只得放弃自己的收购梦。
三、完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措施
(一)企业的角度
1.企业应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建立高效率、专业的团队。
有了高效率、专业的团队,就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节省时间,企业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并购。
2.收购在华的跨国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华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背景例如中国的法律、经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它们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并购之后的矛盾会相对较小,而且经营起
来也相对容易,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也不会出现相对过多的分歧。
3.找准目标是收购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
苏宁在选择收购日本的laox公司是瞻前顾后了的,成功的关键也在于找准了目标。
而tcl 收购汤姆逊后,反而成为了tcl公司一个沉重的负担,并购亏损企业可以降低税收成本,但是如果没有足够能力驾驭亏损,扭亏为盈,那
么资金链问题将会始终成为悬在并购企业头上的利剑。
4.对资源型的企业采取利用而不是占有的态度比较容易让对方
公司和外国民众所接受。
在对待这个敏感的问题上,最好是恰到好处的处理,化冲突为合作。
并购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5.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把握机遇找准目标并购的成功,仅仅是第一步,能否将并购企业与
主体企业整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的竞争优势,达到并购目的,还要做许多工作主体企业只有当自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炼就成竞争优势,并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着自身的竞争优势,作大作强,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才能称得上具备了持续竞争优势(核心
竞争力),然后将这种竞争优势移植到并购企业中去,当完成这些工作后,才能说企业并购真正地完成,也只有达到这一步才能保证并
购活动带来的是新的增长新的利润
(二)政策的角度
1.国内要有一个相对宽容的环境让并购后的企业有一个轻松成
长的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商业银行职能,加大对海外并购的融资支持力度。
在舆论方面,民众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2.国家和政府在法律保护方面应给予支持。
在法律方面给予保护,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引导跨国并购行为,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
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关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
欧美国家都是采取立法手段保护和支持本国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而目前中国企业从事海外投资的法律欠缺。
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一些双边和多边协议滞后,无法有效支持企业海外并购,在对外投资保护等方面权力不对等,没有建立起境外投资保证制度。
3.国家和政府在管理程序方面应尽量优化。
程序方面则要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程序。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对外投资的重要性,但是政府角色定位有问题,该做的没有做或做得不够,不该管的管得太多太死。
中国对外投资总体规划和具体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国别政策不够明确,涉及跨国经营的财务、税收、信贷、外汇、统计等制度尚不完善,不能满足企业对相关基础性信息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投资的管理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孙家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与化解.亚太经
济.2005(1).
[2]关龙,关涛.外企跨国并购对我国利用外资策略的与对策.现代财经.2005(1).
[3]甄海涛.浅谈中国企业的并购发展战略.贸易.2005(6).
[4]李广海.现在流行”拿来主义”.21世纪经济报
道.200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