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2010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XX年 6月网络班一、目的、任务1、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2、通过设计,基本掌握中小型局域网网络设计及实现的过程。

3、能够针对具体网络情况划分子网,分配IP地址。

4、能进行网络流量、故障分析,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包截获并分析。

5、配置主机的TCP/IP属性,保证网络连通性和所有主机都可以上网。

6、基本掌握网络常用设备的配置。

二、设计内容题目一:公司局域网的组建 1.基本背景描述某公司拥有主机数240台,分布于整座大厦内。

该大厦分为5层,其中经理室和人力资源部位于该大厦的顶层,财务部与市场营销部位于4层,其它的部分和楼层分布分别为:网络设计部1部---3层、网络设计部2部---2层、培训部---1层。

①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网络拓扑的设计,要求:全网采用2层的结构,并且为了网络的稳定性,考虑采用冗余拓扑。

同时要求经理室与网络的核心设备相连。

②该公司内网IP 地址规划:/24 ,使用VLSM和 CIDR,并对不同的部门实现VLAN划分技术。

③全网布线采用UTP6类线缆,要求连接用户使用100BASE-T的连接方式,设备之间采用1000BASE-T方式。

2.方案设计①写题为“某某局域网的组建”的网络方案设计书。

要求画出完整的网络拓扑图。

包括设备和布线说明。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对网络中ARP 流量故障和进行截获并分析,并提供截图显示。

④针对不同部门的主机的TCP/IP属性进行配置,要求以表格的形式显示。

以上每一步都要说明设计理,先进行方案描述再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

题目二:校园局域网的组建 1.基本背景描述某中学拥有主机数220台,包括网络控制中心、教师办公中心、多媒体网络教市、学生机房。

不同的部门位于不同的楼宇。

①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网络拓扑的设计,要求:全网采用2层的结构,并且2网络班为了网络的稳定性,考虑采用冗余拓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文档说明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文档说明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基于JAVA发送邮件客户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杨新伦班级:计071 班学号:200700401006姓名:苏建完成时间:2010年7月7日广西工学院计算机工程系一、开发背景当前流行的各大邮件客户端软件的除了最主要的收发信件之外,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人们平常真正用到的功能很少,很多功能尤其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相对缺乏的人来说,更加显得太过于华丽而不太实用。

有鉴于此,在了解RFC底层协议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这个各种功能相对简单实用的邮件客户端程序,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二、实验目的用Java开发一个具有如下特点的用户邮件代理:1.为发送者提供一个图形界面,其中具有用于本地邮件服务器的以下字段:发送者电子邮件地址、接收者电子邮件地址、报文主题及报文本身。

2.在邮件客户机和本地邮件服务器之间创建一个TCP连接。

向本地邮件服务发送SMTP命令。

从本地邮件服务器接收和处理SMTP命令。

3.开发用户代理,使它每次至多给一个接收者发送电子邮件。

并且,该用户代理将假定接受者电子邮件地址的字段部分由SMTP服务器的规范名字。

(该用户代理不对MX记录执行DNS查找,因此该发送者必须提供实际的邮件服务器的名字。

)三.实验步骤1.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基于JSP邮件发送的实例,可以在163邮箱或者QQ邮箱中发送邮件成功成功。

利用在环境:XP/win7 + JDK +TOMCAT6+MyEclipse 下开发设计相关代码。

发送方的用户代理开始,传输到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再传输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然后在这里被分发到接收方的邮箱中。

SMTP是主要的应用层协议,使用TCP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从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向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1) 电子邮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系统,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SMTP)这一系统软件来完成的,它是Internet下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

2010版030551004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10版030551004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0551004周/学分:2周/4学分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后续课程:组网技术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

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方面的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在参与一系列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还能提高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相关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等众多方面的具体经验。

为后续课程:组网技术等课程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设计目的如下:1.进一步培养学生网络协议编程的思想,加深对网络协议和网络编程的理解。

2.针对计算机网络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网络协议编程的任务,同时强调网络编程使用的方法。

3.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编程的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常用语言。

为了使学生从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取得比较大的收获,对课程设计题目分成二类,一类为基础训练题目,学生从中学习常用的路由算法算法的编程。

另一类为综合题目实现应用层协议的实现,学生从这两类型题目中各选择部分完成。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协议,按设计流程编程,上机调试通过,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课程设计论文。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不仅是对程序设计能力的综合锻炼,更是对团队合作,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的训练。

因此,课程设计综合题目可以根据题目的难度不同由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1—3人。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开题,系统设计,系统编码实现,系统测试,系统评价与验收。

1.开题:题目可来自教师指定的参考题目,也可自由选题,特别是鼓励有创新性的题目或是在已知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全解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全解

昆明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分:1 学时:1 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系2010年9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三、课程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3)四、课程设计提交成果 (3)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3)六、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4)七、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八、主要参考文献 (7)附录:一个社区园网的设计例子 (8)一、设计题目和要求 (8)二、设计内容 (8)三、设计成成果及心得 (21)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理论课完成之后,给学生创造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机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1周时间,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应用的设计、分析、实施与调试工作。

通过实际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工作,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课题选择时,应保证课题包含有课程的主要内容,或是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内容,整个课程设计的工作量应适当,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计、编程与调试。

三、课程设计时间进度安排四、课程设计提交成果课程设计报告,按照下发的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的要求完成。

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平时成绩(含考勤)40%+任务完成情况40%+小组成员承担任务情况20% 课程设计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其中,“优秀”为100分到90分,“良好”为89分到80分,“中等”为79分到70分,“及格”为69分到60分,“不及格”为60分以下。

六、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每个学生提交个人课程设计报告(A4打印稿,不少于10页)按照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的要求完成。

七、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题目1:如果某企业规模有1000人,需要对外提供互联网服务,对内提供企业内部服务,并允许员工访问互联网。

二层交换机组网方案

二层交换机组网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二层交换机组网方案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0年6月13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专业:网络工程学号:姓名: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二层交换机组网方案 ---需求分析及设备B的设置完成期限:自 2010 年5 月 31日至 2010年 06 月06日共 1 周设计目的: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建立一个以二层交换机为媒介的小型局域网,通过这个局域网可以对该网上的其他主机进行连通,利用较少而又简单的设备,达到组网连通的作用。

功能要求:包括两个二层交换机,数台主机,组建一个简单小型的局域网,实现此局域网内部的通信。

设计的任务:对此次组网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分析各个方面的需求及设备的选用,包括怎样设计,划分VLAN的必要性,网络拓扑的定义及意义。

一、开发工具:交换机,visio。

二、进度安排:三、主要参考资料:[1]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2版)》谢希人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2]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实验实训指导(第2版)》王鸿运 2010[3] 《校园网组建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王竹林 2002.1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年月日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同时也需要与之相关的设计与服务。

本课程设计, 主要基于交换机的设置,建立一个以交换机为媒介的小型局域网的组网方案,例如校园网、企业网等。

由于在教学教育领域,资源共享、教学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无疑是大势所趋,为了让师生之间、教工之间达成互联互通,很多中小学校、大学都需要急需建立校园网。

由于条件限制,本课程设计只进行了一个小的模拟测试,并没有实地布线操作。

此次模拟测试只使用了两台二层交换机,两台主机以及数根网线进行简单的配置,然后测试。

关键词:交换机switch;主机PC;局域网:LAN。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二、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三、设计题目和要求 (2)3.1设计题目 (2)3.2设计要求 (2)四、设计内容 (2)4.1需求分析 (2)4.2设计原则 (3)4.3网络拓扑设计方案 (3)4.4子网设计方案 (4)4.5交换机B的VLAN划分和配置 (6)4.6测试 (7)五、设计成成果及心得 (8)参考文献 (10)参考网站 (10)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1世纪是一个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组建某单位自动化办公局域网)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组建某单位自动化办公局域网)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组建某单位自动化办公局域网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时间:2010年9月6日地点: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3)二、分析和设计 (4)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5)四、拓扑编址方案 (7)五、ACL访问控制列表的设置 (8)六、实验结果 (11)七、实验总结 (13)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此单位分为三层设计模型即:接入层、分布层、核心层,各个层都有其不同的原理.本单位全部采用一种网络产品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

2。

实验要求:组建XX单位自动化办公局域网,设计一个拓扑结构为树形的网络,pc通过交换机连接起来,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或交换机连接起来,配置路由,但是出于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安全和整体网络的稳定,需要对各个进行即独立又统一的管理,要求进行子网划分,部门中又有下属多个二级单位,现要求通过路由器连接,实现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在同一个局域网中需实现打印共享。

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需求特点描述;设计原则;解决方案设计,包含:(1)设备选型(2)综合布线设计(3)拓扑图;(4)IP地址规划;(5)子网划分;(6)路由协议的选择;(7) 路由器配置3.附加要求:(1)单臂路由(2)nat转换(3)acl访问控制列表(4)虚拟局域网二、分析和设计接入层负责连接终端设备(如PC、打印机等),以提供对网络其它部分的访问,接入层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设备连接到网络并控制允许网络上哪些设备可以通信的方法;分布层先汇聚接入层交换机的发送的数据流,在将其传输到核心层,最后发送到目的地,分布层使用策略控制网络的通信流;核心层是网际网络的高速主干,核心层汇聚所有分布层的设备发送的流量,因此必须能够快速转发大量的数据.为了提高交换网络的冗余性、可扩展性、易管理性及易维护性等,企业的内部局域网的部署是采用分层设计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

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企业的网络配置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的应用分析。

(3)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其优势与不足。

(4)对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的建议。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分组,每组5-6人,推选一人任小组负责人,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工作,组内一定要有必要的分工,注意合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小组负责人编制课程设计计划,并负责课程设计过程管理。

如果上面的设计内容没有办法完成,可以在以下内容中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完成设计论文:1.比较中国与美国internet技术现状2.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无线网络当前应用范围与条件4.介绍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5.介绍IPv6的产生及目前的使用状况6.介绍几种常用的网络管理软件7.分析与比较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8.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与关注)的热点问题9.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关系10.网络文化的传播与管理11.数字电视与Internet的结合12.Internet视频通讯技术二、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16k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装订顺序:①封面②设计评语(题目、成员、选题的意义、主要内容介绍、评语)③目录④正文(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⑤参考文献2.目录格式要求:①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②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③节标题(小四号子、宋体)④页码(小四号子、宋体、居右)3.正文格式要求: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②字体: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节标题,小四号子、宋体;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1.5倍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4.参考文献格式要求:①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201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201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信息管理教研室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计算机网络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和各种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掌握常用局域网的系统集成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局域网设计(小型企业、居民住宅区或校园网设计等)。

三、设计内容依据所选题目,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局域网方案的设计,要求如下:(1)网络拓扑结构(描述并附网络拓扑结构图)。

(2)所需主要网络设备(数量、类型、服务器的选择,要详细)。

(3)任选其中一幢楼,做出详细布线。

(可选)(4)做出总预算(除去施工费用)。

四、设计的步骤(1)需求分析:主要完成用户网络系统调查,了解用户的建网需求,或是对于升级后网络的要求,包括综合布线,网络平台,网络应用的需求分析。

(2)总体方案设计:在组网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层次化的网络物理结构和局域网交换系统。

(3)综合布线:信息网络设计、铺设物理线路。

(可选)(4)局域网操作系统的选择。

(5)局域网络的后期工作。

TCP/IP方案设计、各种服务器的配置等。

五、课程设计的过程组织整个课程设计为期1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5—6人一组,并设置组长一名。

组长的职责:(1)制定具体计划,人员任务安排;(2)组织小组成员完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3)协调各小组成员完成各部分功能;(4)控制项目进度,确保按计划进行;(5)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定期汇报进展情况;(6)组织小组成员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六、设计的考评教师根据设计报告和考勤记录情况评定成绩:(1)设计报告规范、完整,设计结构合理,能达到各项功能,具有先进性、现实性和安全性,易扩充、易管理,可以评为优秀(A)。

(2)设计报告规范、完整,设计结构合理,能达到各项功能,可以评为良(B)。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李桂森编写适用专业:11 软件工程(金融服务)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 年 6 月课程设计周数:1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设计题目。

该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巩固和加深《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基本掌握分析问题,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的设计,功能实现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4、培养团体协作精神,获得初步的项目分析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开题: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由教师进行选题,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由教师审核批准。

2、需求分析:根据设计题目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课题需求,确定总体方案,包括系统功能,系统架构,所选开发语言等。

3、概要设计:对上一步工作进行进一步细分,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

4、具体编码和调试。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6、进行简要答辩。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可选设计题目:1、VPN技术分析及其应用要求:理解VPN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场合;利用虚拟机搭建网络环境,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构建VPN系统;分析VPN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分析目前VPN技术的发展前景。

2、计算机网络数据包捕获与协议分析要求:利用抓包软件Wireshark实现网络协议的分析:(1)捕获APR请求、应答数据包,分析其组成特征;首先弄清楚ARP协议的作用,在LAN内、LAN之间,APR是如何工作的?APR缓冲的内容如何保存与其作用?请求与应答包的区别,为什么要用IP包传送?(2)捕获ICMP数据包并分析研究弄清楚ICMP数据包的分类、作用?捕捉Ping命令数据包,如何构成ICMP协议包,请示与应答包的区别,怎样传输的?(3)捕获TCP“三次握手”连接与释放数据包的过程并进行分析(4)捕获HTTP、DNS数据包,分析其构成捕获本机浏览外部某一网站时的DNS、HTTP数据包,取DNS、HTTP典型数据包各一个,列出其应用层、传输层、IP层、数据链路层上各层上数据包相应参数,首部内容,并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前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给《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

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成一流的课程,是近期《计算机网络》课程努力的方向。

希望同学们在使用本实验指导书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使《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实验条件,认真完成实验,从实验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培养。

本学期授课教师为曾勇军,参与网络课教学环节的辅导教师还有黎晓军等,此外武东英、朱俊虎等教师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目录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 (4)1.1学时安排 (4)1.2实验内容 (4)1.3试验要求 (5)1.4验收 (5)二、实验一:PING程序设计(必做实验) (5)2.1实验目的 (5)2.2实验内容 (5)2.3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6)三、实验二: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必做实验) (6)3.1实验目的 (6)3.2实验内容和要求 (7)3.3注意事项 (7)四、实验三:局域网截包程序设计(选做实验) (8)4.1实验目的 (8)4.2实验内容 (8)4.3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8)五、实验四: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选做实验) (8)5.1实验目的 (8)5.2实验内容 (9)5.3模拟实现环境 (9)5.4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0)附录一:参考文献 (10)附录二:实验报告的格式 (12)附录三、SOCKET编程 (17)1、SOCKET规范概述 (17)2、WINDOWS环境下SOCKET基本函数 (18)3、RAW模式的SOCKET编程 (22)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1.1 学时安排本课程设计安排30个学时的上机时间,每周两次,每次150分钟。

2010级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2010级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网络建设解决方案)姓名:资东菊学号:200903050362专业:2009教育技术学目录一、需求分析1.1背景1.2 未来发展1.3用户需求分析1.4网络功能二、设计原则三、网络结构设计3.1现场勘察分析3.2接入Interner方式3.3网络互连方式四、布线系统设计五、设备匹配及确定软件六、系统设计文档6.1网络结构设计文档6.2网络布线设计文档七、硬件及软件清单八、网络管理人员一、需求分析1.1背景:该企业共有三栋楼,1号,2号,3号,每栋楼直线相距为100米。

1号楼:三层,为行政办公楼,20台电脑,分散分布。

2号楼:五层,为产品研发部,供销部,30台电脑。

其中20台集中在三楼的研发部的设计室中,专设一个机房,其他10台分散分布。

这里要求供销部的电脑能够连接Internet,单位生产的产品的信息能向网上发布,其他的一律不能上网。

3号楼:五层,为生产车间,每层一个车间,每个车间3台电脑,共15台。

1.2 未来发展:未来的3—5年,单位电脑会增加到150台左右,主要增加在2号楼的研发部,计划该部门增加两间专用机房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

1.3用户需求分析:为了能让公司更好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接轨,更快的获取市场信息及为了让外界了解该本公司的相关信息特组建企业网,以实现对“公司档案管理”、“产品信息”、“供求信息”等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1.4网络功能:根据公司现有规模,业务需要及发展范围建立的网络有如下功能:a)建立公司自己的网站,可向外界发布信息,并进行网络上的业务。

b)要求供销部可以连接Internet,与各企业保持联络,接受订单及发布本公司产品信息。

其他部门都不能连接Internet,但要求公司内部由网络连接。

c)公司内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

d)建立网络时应注意网络的扩展性,以方便日后的网络升级和增加计算机。

e)在公司内部建立公司的数据库,如员工档案,业务计划,会议日程等。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部):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41-1342 指导教师: 姚青山2016年6月18日一、课程基本知识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验证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路由交换技术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课程设计主要目标教育目标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技术运用能力,同时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机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局域网拓扑设计的方法;(2)根据局域网拓扑中的设备选型,判断网络连接需要的连接线缆类型。

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特别是操作规范的运用;(2)熟练地连接设备,组建网络;(3)配置网络、测试连通性,并实现局域网的资源共享设置和访问;(4)掌握局域网中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测试;(5)掌握WWW、FTP等服务器的配置和访问;(6)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培养专业文档书写的能力3、课程设计内容⑴以方案设计为主,以网络仿真为辅。

⑵课程设计要能尽力完成题目所要求的功能。

⑶详细的拓扑设计及IP地址规划。

⑷实现网络配置与测试(真实环境或仿真环境)。

具体包括:对指定(真实或假定)园区(比如学校、企业、机关部门等)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

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_指导书_信息类_肖洪生2015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_指导书_信息类_肖洪生2015

注:本表按自然班填写。

于动员时发给学生。

不够纸请另附页。

一、课程论文(设计)的意义通过对网络协议数据包的分析,掌握在TCP/IP模型中,各个层次上网络PDU的实际组成,深入理解网络协议的组成,对网络中传送数据的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课程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1、捕获APR请求、应答数据包,分析其组成特征;——弄清楚ARP协议的作用,对LAN内、LAN之间,APR是如何工作的?APR缓冲的内容如何保存与其作用?请求与应答包的区别,为什么要用IP包传送?2、捕获ICMP数据包,分析研究之;——弄清楚ICMP数据包的分类、作用?捕捉Ping命令数据包,如何构成ICMP协议包,请示与应答包的区别,怎样传输的?3、捕获TCP“三次握手”连接与释放数据包并分析;——捕获一对通信的TCP连接、数据传送、释放的整个过程,分析其三次握手连接、四次握手释放的会话过程中每一步通信的参数传送。

4、捕获HTTP、DNS数据包,分析其构成;——捕获本机浏览外部某一网站时的DNS、HTTP数据包,取DNS、HTTP典型数据包各一个,列出其应用层、传输层、IP层、数据链路层上各层上数据包相应参数,首部内容,并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

5、捕捉邮箱密码。

——用登录你的邮箱,同时捕获HTTP数据包,滤出POST方法数据据包,找出传送内容中的邮箱密码。

再用其它网站的邮件收、发WEB页面,如等,同样捕获,看能否找出邮箱密码?并分析为什么?三、具体安排设计时间为一周、设计地点为网络实验室,科技楼513、514。

课程设计期间,任课老师一周全天在实验室答疑、辅导。

设计进度安排:1、网络协议分析软件安装、配置 1天2、链路层数据包、IP包捕获与分析 1天3、HTTP、DNS、TCP、UDP数据包捕获与分析 2天4、文档资料整理、实习报告撰写 1天组织方式:·每人写一份实习报告。

·文档及实习报打印上交,再以班为单位将各人的课程设计报告Email到如下邮箱:Hs_xiao2002@·课程设计成绩单列,记入个人成绩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主编辜碧容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上海电机学院2010年6月一、课程设计适用对象以及课程作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软件工程等专业。

课程内容结合思科认证的CCNA,Security CCNA ,CCNP课程部分较为实用的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企业中在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旨在为想要进入网络行业发展的大学生,以及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技能,为就业增加筹码。

二、课程计划1.课程说明课程主要特点贴近当前网络的实际需求环境。

操作性和实践性比较强。

学员完成本课程后学员可以完成对中小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施。

旨在教授学生设计,构建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技能。

2.实践环境介绍实践环境要求必须配置全套思科路由器,交换机设备。

型号为2500/2600系列路由器,以及2950/3550系列交换机。

每五位学生一组,每组2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8组试验的拓扑图如下:三、具体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1.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掌握VLAN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掌握单臂路由技术的配置掌握路由基本原理和静态路由的配置课程设计需求:1)基本需求:按照拓扑需求配置好PC和各个路由器之间的IP地址。

在交换机的创建2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在路由器上配置子接口以及对应的IP地址。

配置完成后,应该PC之间能够互相访问。

通过ping命令测试。

2)高级需求:为了实现全部网络的访问,请在两台路由器设置合适的静态路由,设置完成后。

在PC上去PING 202.100.1.1,应该可以PING通。

课程设计目的:掌握VLAN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掌握单臂路由技术的配置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课程设计需求:1)基本需求:按照拓扑需求配置好PC和各个路由器之间的IP地址。

在交换机的创建2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在路由器上配置子接口以及对应的IP地址。

配置完成后,应该PC之间能够互相访问。

网络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XXX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性质课程设计设计时间2010年1月1日——2010年1月3日设计名称Rip路由网络系统设计设计要求一人一组参与考察,但优点、不足之处、改进设想(方案)的编写不能完全一致。

设计思路与设计过程根据具体的分组情况,调查某网络,做好记录,分析网络的优点与不足,独立写出调查报告。

计划与进度1、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画出实实验网络扑图;2、根据拓扑图实现配置;3、完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意见说明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学号:XXX姓名:XXX班级:XXX教师:XXX徐州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设计名称:Ri p路由网络系统设计日期:2010年1月1日设计内容:1. 了解某网络配置情况,写出配置方案;2. 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表明每一段的通信方式及通信带宽;3. 列出设备配置一览表(终端设备除外);4. 说明IP地址的设置情况;5. 分析该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不足之处、改进设想(方案);设计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考察现有的网络,进一步掌握课程基础知识与实际网络的联系和区别,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设计要求:一人一组参与考察,但优点、不足之处、改进设想(方案)的编写不能完全一致。

设计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Cisio Packet T racerWindows Xp设计过程(步骤)或程序代码:一、实验网络拓扑图二、实验配置A路由器的配置(左边):(一).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主机名Router>enable (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hostname A(注:将主机名配置为“A”)A(config)#下面为路由器各接口分配IP地址A(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0注:设置路由器serial 0 的IP地址为172.16.2.2,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A(config-if)#no shutdown (注:开启serial 0 口)A(config-if)#exit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0注:设置路由器fastethernet 0 的IP地址为172.16.3.1,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A(config-if)#no shutdown (注:开启fastethernet 0 口)(二).配置接口时钟频率(DCE):A(config-if)#exitA(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注:设置接口物理时钟频率为64Kbps(三).配置RIP路由协议:A(config-if)#exitA(config)#router rip (注:在路由器A上启用路由协议RIP) 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注:1.公布属于172.16.0.0主类的子网;2.包含在172.16.0.0主类内的接口发送接收路由信息)B 路由器的配置(右边):(一).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主机名Router>enable (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hostname B (注:将主机名配置为“B”)B(config)#下面为路由器各接口分配IP地址B(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B(config-if)#no shutdown (注:开启serial 0 口)B(config-if)#exit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B(config-if)#no shutdown (注:开启fastethernet 0 口)(二).配置RIP路由协议:B(config-if)#exitB(config)#router rip (注:启用路由器B的RIP协议)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注:1.公布属于172.16.0.0主类的子网;2.包含在172.16.0.0主类内的接口发送接收路由信息)设计结果与分析:1、路由器A#show running-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571 bytes!version 12.2no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no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 A!!!!!!2、路由器A#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R 172.16.1.0 [120/1] via 172.16.2.1, 00:00:06, Serial0/0C 172.16.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C 172.16.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A#3、路由器A#show ip int brief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 FastEthernet0/0 172.16.3.1 YES manual up up FastEthernet0/1 unassigned YES manual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Serial0/0 172.16.2.2 YES manual up upSerial0/1 unassigned YES manual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A#4、主机172.16.3.2ping主机172.16.1.3的结果:设计体会与建议:1、该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点:进一步了解路由器的结构;掌握路由器的端口基本配置;实际配置路由RIP协议操作2、不足之处:同一交换机的两台主机可以互ping的通,假设某企业有2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在2台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3、改进设想(方案):现要实现交换各端口隔离,通过划分PORT VLAN实现本交换端口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设计和IP地址的分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设计要求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业务能力: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提高查阅文献和资料的能力,其中包括提高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方案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组网方案设计和网络布线的能力。

4.提高学生进行技术总结和撰写说明书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用户单位的需求及环境条件、经济状况、人员素质等具体情况,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软、硬件设备条件,在进行相应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计算机网络组网设计的一般方法,进行相应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组网方案设计联系。

具体要求如下:
1.在规定的2周网络课程设计的时限内,完成某种型式的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方案设计(要求所组建的网络能方便地接入互联网)。

设计题目可以自行拟定,也可参照本设计指导书给出的部分参考题目拟定。

2.根据课程设计时间,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按照计算机网络组网方案
设计的各个环节(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实施、网络测试与维护、网络管理以及网络设备选型、网络布线等),有步骤地开展本课程设计的各项工作。

3.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选定题目的要求,开展所组建网络的规划设计工作,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最后提交步骤完整、内容详实、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语言流畅、图文并茂,且包含有心得体会的课程设计报告。

4.课程设计期间,要端正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独立完成,严禁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

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设计室整洁、安静,保证正常的教室秩序。

要遵守学习纪律和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因事、因病不能上课的,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5.课程设计结果:提交一份完整的组网方案设计报告;同时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文档(全班交两张光盘,所有同学需将完整的课程设计电子文档刻入光盘)。

三、课程设计步骤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课程设计过程分:准备工作阶段、选题和资料收集阶段、分析和计划阶段、设计阶段、调试维护阶段、课程设计说明撰写阶段、课程设计批阅、复核阶段,具体内容和任务如下:
1. 准备工作阶段
根据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前,由指导教师提出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课题要求进行设计准备。

2. 选题和资料收集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学内容全面了解,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课题,选择自己所要设计的题目,选择所涉及的内容和技术资料,有针对性地进
行学习,查询相关技术资料和文献,熟悉所需得开发设计工具的使用。

3. 调研分析、计划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确定的设计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和规划,确定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信息,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主要包括:地理布局、用户设备情况、组织机构图、可行性分析等。

4. 设计阶段
主要包括: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网络组网设备的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以及网络协议的选择等。

5. 实施及测试阶段
主要包括:网络布线、设备选择、组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及安装步骤、网络软件安装、网络协议的添加、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和典型方法等。

6.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阶段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整个过程总结性资料,撰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的成败。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尽量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字通顺,字数控制在8000字左右(不包括代码)。

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和格式按照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等格式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9-20周
五、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报告原则上不少于8000字,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封面、任务书、摘要(200-300字)和关键词(仅对论文,一般为3~5个)、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

另外,要
将《课程设计指导书》作为附录,装订在课程设计报告的最后。

设计报告的行文规范和撰写要求,请参照网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规定(试行)》。

其正文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网络规划
(1)地理布局。

要求较为全面地了解用户单位的组织机构,建筑物布局,入网站点的数量、分布情况,所处楼层位置以及所属部门,站点间距,以及其他特殊需求或限制条件(如传输介质不便铺设的阻挡物、噪声集中区等特殊区域)等情况。

(2)用户设备情况。

要求台式机、手提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都能方便进网,实现资源共享(如硬件、软件、数据资源共享等)。

(3)要求采用用户单位的组织机构图,建筑物分布图等图形工具,以及相应的汇总材料,表述需求分析内容。

(4)可行性分析。

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等。

2.网络设计
(1)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
(2)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3)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4)网络组网设备的选择;
(5)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6)网络协议的选择等。

3.网络实施
(1)网络布线。

包括布线系统的设计,结构化布线技术的应用,布线总长度及走线方式的确定,布线所需的设备和遵循的标准等。

网线的连接方法,
(2)设备选择。

组网所需设备的选型,性能要求,品牌质量,数量要
求等。

(3)组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及安装步骤。

包括网线的制作,网卡的安装,各网络设备间的物理参数要求等。

(4)网络软件安装。

如网络操作系统,网卡、打印机、扫描仪驱动程序等软件的安装方法及步骤等。

(5)网络协议的添加。

如TCP/IP协议、IPX/SPX协议的添加等。

(6)子网的划分方法及IP地址的设置等(IP地址可自设)。

4.网络的测试维护及网络的安全管理。

包括网络测试维护应做的主要工作描述,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和典型方法等。

5.总结及收获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邵必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计算机网络》胡道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网络》孙学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计算机网络》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考核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实际成绩一般分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优秀:90分以上
(1)设计方案正确合理或思路较好,设计内容完全符合任务书中的技术要求。

(2)系统设计思路清晰,框图详尽,程序清单完整,程序能够正常运行演示,功能完整。

(3)设计过程能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

(4)课程设计态度端正,设计说明书撰写认真,无任何违纪或不良行为。

良好:80-89分
(1)设计方案较正确合理,设计内容基本符合任务书中的技术要求。

(2)系统框图、程序框图清晰详尽,程序编制具有一定技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页面设计较美观,有层次感。

(3)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

(4)课程设计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较为认真,允许存在个别缺陷和不足,但整体效果较好。

中等:70-79分
(1)设计方案较正确,设计内容基本符合任务书中的技术要求。

(2)系统框图、程序框图质量不高,程序编制、基本正确,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或页面设计较美观,有一定的层次感。

(3)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

(4)课程设计态度较端正,基本无违纪行为,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较为认真,允许存在个别缺陷和不足,但整体效果较好。

及格:60-69分
(1)设计方案基本正确,设计内容基本符合任务书中的技术要求。

(2)系统设计框图和程序或页面设计质量不高,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设计中主要问题考虑不周全,有一些错误,但思路和主要部分基本正确。

(4)课程设计态度一般,有轻微的违纪行为,独立工作能力欠佳。

不及格(具备下列之一者):60分以下
(1)设计方案不正确,不符合任务书中的技术要求。

(2)设计中有重大错误,不能运行,或设计内容过于简单,无实质性技术内容。

(3)课程设计态度较差,设计说明书撰写较乱,有抄袭或严重违纪行为。

八、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1.×××学校校园网的组网方案设计;
2. ×××企业局域网的组网方案设计;
3. ×××学校学生公寓的组网方案设计(如为单栋学生公寓,则必须考虑每个楼层及不同楼层内设备的互联和布线情况);
4. ×××行政办公楼的办公自动化组网方案设计;
5. ×××学院网的组网方案设计(要求学院所属部门必须分布在整栋大楼的各个楼层内)等。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亦可另选题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工程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