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深刻认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合集下载

5.4.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5.4.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939年 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C18O
2
O?
2
CO2
18O
?
2
光下的小球藻
H2O
第一组 第二组
H218O
18O ,来自 水 预测 1 :第一组为 O ,第二组为 H2O。 ; 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2 2 预测2:第一组为18O2 ,第二组为O2 ,来自CO2 ;
光合作用的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1939年,希尔发现: 光下,离体的叶绿体在含有特定氢 受体的条件下,水分解产生氧气。
……
发现年代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发现问题 重复 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 验证假设 做出假设


居里夫人说过: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人
类来说,比得到核能还重要……”
叶绿体 的O2全 是光合 部来自 作用的 H2O(鲁 场所 宾和卡 (恩格 门) 尔曼)
1782年 绿色植 物通过 1779年 植物把 光合作 1771年 植物更 “坏” 用制造 空气作 了淀粉 1648年 新空气 2400 植物可 为原料 (萨克 需要 年前 植物 以更新 (谢尼 斯) ( 空气 植物生 生长 伯) 英格豪 长所需 需要 (普里 物质来 水(海 斯特利) 斯) 自土壤 尔蒙 (亚里 特) 士多德)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穿越时空
仿佛看见伫立在风中的身影
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
彭玉霞
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
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
植物生长的营养来源于土壤
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
1648年 海尔蒙特(比利时)
只浇水
2.3kg
五年后
柳树增重76.7kg
土壤只减少0.1kg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及光合作用过程 课件

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及光合作用过程 课件
结论:
问题: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1、光合作用的概念
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结论: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17世纪海尔蒙特栽培的柳树实验
一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后
一段时间后
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普利斯特利实验
能量变化
光、色素、酶
不需光、酶、[H]、ATP
叶绿体类囊体膜
叶绿体基质中
水的光解; ATP的生成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ATP中活 跃化学能
光能
ATP中活 跃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 定化学能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
(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菌进行检测,能准确的判断水绵细胞中放O2 部位。
(4)、进行黑暗(局部光照)与曝光的对照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及过程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及过程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及过程光合作用是生物体中最为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之一、它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为生物体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

以下将详细介绍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

在1804年,意大利医生和物理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塔发现了电池,这为电化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电池和化学反应,并发展了电化学理论。

然而,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们才开始认识到光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

1883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雅各布斯·赫尔丁(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提出了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他认为植物通过吸收光照射转化二氧化碳和水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他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了现代光合作用的基础。

接下来,科学家们开始进行实验以验证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1894年,德国生物化学家奥古斯特·威力(F.Č.v.Wettstein)通过将植物放在不同光强下进行实验,发现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他还发现,当植物处于黑暗或弱光条件下时,它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来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

在1930年代,英国生物化学家罗宾·希尔(RobinHill)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他发现,当植物叶片暴露在光照下时,产生的氧气和高能物质可以被光强较弱的光线所代替,推断出植物中存在着一个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随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不断完善和深化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1939年,美国生物物理学家罗兰·马特赛尔(Robert Emerson)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光能捕获过程和传导;1954年,英国生物学家格利尔·真斯(Melvin Calvin)发现了光合作用中的碳固定过程,即光合作用产生的NADPH和ATP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件.ppt

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件.ppt
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 件
14、施用农家肥能提高温室作物光 合作用效率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 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 B. 提高了温室内C02的浓度 C. 提高了光照强度 D. 矿质元素含量高
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 件
15.下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植物对CO2 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亲据图回答问题:
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场所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需光,色素和酶
需多种酶、ATP、[H]
(1) 2H2O 光 4[H]+O2
(2)ADP+Pi +光能 酶 ATP
CO2的固定:CO2+C5 酶 2C3
[H] 酶
C3的还原:2C3
(CH2O ) +C5
ATP
ADP+Pi
光能转变为活泼的化 学能,储存在ATP中
哪为什么在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产物不 是碳酸而是有机物?这说明光合作用过程 中水和二氧化碳是否直接反应? 不是直接反应的
哪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其全过程分 为几个阶段?
全过程根据条件的不同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 两个阶段
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 件
四、光合作用的过程 O2
H2O
①水的光解 [H] 供氢
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 件
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提高复种指数(轮作) 温室中人工光照
增加光能利用率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控制光照强弱
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控制光质
红光和蓝紫光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过程课件
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 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 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 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 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 的是O2,吸收的是CO2。


能 德国 学 梅耶 能
储存在什 么物质中?
反响物、条件、 场所、生成物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O2
〔CH2O〕+
糖类
【例1】以下图表示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光照24 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没有
锡箔覆盖的局部呈蓝色。本实验说明(C )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 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 作用制造淀粉
因此,无有机物生成。
(2)bc段在提供了CO2之后,由于 ab段已积累了大量 的 [H]和ATP ,所以有机物 能够快速合成。
(3)cd光段反在响无光无照法条进件行下,,又由由于于光a合b段作所用积过累程的中物的质被 逐渐用完 的原因,使有机物生成量逐渐下降至零。
环境条件改变时 C3、C5含量变化的分析
【例5】 .以下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
D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 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 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 CO2后,可完成暗反响
【例6】科学工作者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叶绿体,放入含有 ADP、磷酸盐以及含[H]的载体等物质的溶液中,并在其 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根 据实验结果绘成右以下图,请根据曲线各段特点答复: (1)用ab过段程由中于的缺乏暗C反O响2,不使能光进合行作。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PT课件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PT课件

小资料: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的
梅尔文·卡尔文和他的同事们用14C标记的CO2供 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来研究小球藻在光合作用中
怎样固定CO2的。 在卡尔文的实验中,发现标记的CO2转变成有机
物的速度很快,几秒钟之内,在第一个中间产物(三碳
化合物)中发现了放射性, 所以将CO2的这种固定途 径称为C3途径,将通过这种途径固定CO2的植物称 为C3植物。
图C

5a后 实验前后的D差值
76.7kg
+74.43kg
89.9kg -0.1kg
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 自水,而不是土壤。
(1)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
(2)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设计 存在什么问题?
二、1771年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利
结论: 植物可以 更新污浊 的空气。
普利斯特利(J.Pristly)通过植物和动物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实验,第一次成功
何作用?
何作用?
参考问题: ①为什么要把绿叶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②叶片部分遮光,部分曝光,目的是什么? ③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植物在光下产生了淀粉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现象:

好氧细菌只集中在被光线

照射的叶绿体附近。

分析 :
光线照射部位进行光合作

用产生了氧气。
黑暗中
细菌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O2
的部位;
• 4、对照实验:黑暗与曝光对比,证明结果完 全由光照引起。
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 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
五、1939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 (S.Ruben)和卡门(M.Kamen)利 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实验。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过程课件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过程课件

※讨论: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的成分 2、温度 3、CO2浓度 4、水份 5、肥料(矿质元素) 6、叶龄
1、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光照强弱
光照减弱: 光合作用速度喊慢; 光照增强: 光合作用逐步增强,但增加到一定 强度,光合作用速度则不再增强. (2)光照时间 (3)波长的影响
1845
R.梅耶
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
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
萨克斯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880
恩格尔曼 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
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939 鲁宾 卡门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 卡尔文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纵观整个探究历程,你认为光合作用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三.光合作用的应用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合理密植 合理灌溉 控制温度 增加CO2浓 度
……
化能合成作用
—— 某些细菌 能够利用 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 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例: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
2NH3+3O2硝化细菌 2HNO2+2H2O+能量 2HNO2+O2硝化细菌 2HNO3+能量 6CO2+12H2O 能量 C6H12O6+ 6O2+6H2O
光合作用 物质转化:CO2+H2O (CH2O)+ O2
实 质 能量转化:光能 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公式
要生成1摩尔的葡萄糖,需要多少的二氧化碳和水?
6CO2+12H2O
光能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系统的基础环节,它能将太阳能量转化为生物化学能,支撑着生命系统的运行。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一、光合作用的初步探索19世纪初,人们对光合作用还知之甚少,直到1796年英国科学家英格汉姆才提出了植物吸收光能诱发氧气分离的概念,即光合作用。

1838年,瑞典科学家S. E. 塞贝克提出植物在光照下光合作用的本质是水分解,释放出氧气和氢离子,后者进一步被还原形成葡萄糖。

这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方程式,被后来的科学家们所深入研究。

二、光合作用反应路径的探索1905年,德国生物化学家威廉・范特霍夫发现了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叶片中的绿色色素,具有吸收光子的功能。

这一发现为光合作用的反应路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石。

1929年,荷兰生物化学家C. B. van Niel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硫醇菌的光合作用反应路径,指出其产生氧气与碳酸盐还原,与绿色植物产生氧气与水分解的反应途径不同。

他的研究打破了人们对光合作用反应途径的传统观念,为研究生命系统的物质代谢奠定了基础。

三、光合作用机理的探究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光合作用机理的深入探究。

1951年,英国生物学家R. Hill测定了用光照射的细胞膜释放氧气时的光谱特性。

这一发现证实了塞贝克的研究成果,使得植物在光照下呼吸能与光合作用发生关联被进一步证实。

1961年,美国科学家Melvin Calvin发表了“碳的路径”实验成果,阐明了植物中一氧化碳化合物和糖类的形成过程。

这是对光合作用机理最深入且完整的解释之一,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后期,人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基因导向的重构等,对光合作用的细节机理进行了探究,为人类深入理解生命系统的能量来源提供了基础。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研究随着对光合作用的深入探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光合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总反应式:
光能
CO2 + H2O 叶绿体
(CH2O)+ O2
3、光合作用的过程
2H2O
O2
可见光
光解
吸收 色素分子

4[H]
ATP

ADP+Pi
2C3
还原
多种酶
固定 CO2 C5
C6H12O6+H2O
光反应
暗反应
光能、酶
6CO2+12H2O 叶绿体
C6H12O6+6H2O+6O2
原子转移?夜幕一降临,光合作用即停止?
同时证明: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照条件 实验变量:有无光照
3、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曼实验
水绵:丝状绿藻,淡水生活,细胞长筒状,
材料: 只有一个带极状叶绿体,螺旋排列在细胞中。
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对氧敏感,

光 束
黑暗中
光照下
现象: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的受光部位。
为什么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一):
C18O2
(二):
O2
CO2
18O2
H2O
H218O
绿藻
绿藻
你找到答案了吗?……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参与反应的H2O
5、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实验
最终探明: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 物中碳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通过对以上四个实验的分析,你能对光 合作用下一个定义了吗?……
(2)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C_3__,在CO2浓度降低时,其 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固__定__过__程_减__慢__,___C_3_形__成__量__减__少___; ____而__C_3_还__原__过__程__仍__在__进__行___。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个过程是如何被科学界发现和揭示的呢?早在17世纪,荷兰科学家范·豪斯汀就开始了对植物生长的研究。

他观察到植物在光照下可以生长,而在黑暗中则不能。

这表明植物的生长与光照有关。

随后,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和拉瓦锡进一步探讨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拉瓦锡提出,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氧气。

到了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对光合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发现,光合作用是植物中的叶绿体通过吸收太阳光能而进行的。

这一重要发现为后来的光合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光反应、暗反应和产物运输。

1.光反应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植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并将水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氢离子。

同时,电子从还原型的辅酶Ⅱ传递给氧气,生成高能态的电子和还原型的辅酶Ⅱ。

这一过程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合成ATP。

2.暗反应阶段:在暗反应阶段,植物利用光反应中生成的ATP和还原型的辅酶Ⅱ,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如糖类。

这一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包括羧化酶、磷酸二氢酶等。

暗反应生成的有机物质被运输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供生长发育所需。

3.产物运输阶段: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有机物质需要通过运输才能到达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

植物体内有一套复杂的运输系统,可以将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质从叶绿体运输到其他部位,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光合作用的机制光合作用的机制涉及到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反应中心的电子转移和伴随的能量变化。

在光反应阶段,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后,将电子从水分子中激发到高能态,再传递给氧气生成高能态的电子和还原型的辅酶Ⅱ。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PT课件 人教版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PPT课件 人教版

CO2和H2O 有机物和O2 光能→化学能
③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 守恒定律指出
④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⑤萨克斯的实验
各实验按时间先后排序:④②③⑤①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一、回顾光合作用的概念
场所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 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条件、利用 转化的能量
产物
原料 产物
概念阐述了光合作用哪几方面的内容?
上述各点分别是通过哪些科学家的实验得以 证明?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实验步骤: ①将天竺葵暗处理48h。目的是 __使__天__竺__葵_叶__片__内__的__淀_粉__消__耗__完__。 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绿色部位上,然后把植
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h~6h。 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__纸__片_遮__光__绿__色 部位、B_照__光__绿_色__部位和C_照_光__白__色_部位各取一 个叶圆片(如图所示)。 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

光合作用过程微课

光合作用过程微课

叶绿体的基质中
不需光;需多种酶、ATP、[H]
CO2的固定:CO2+C5 2C3
C3的还原:2C3
[H],ATP 酶
(CH2O)

ATP
ADP+Pi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 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
H2O
O2
吸收
光能
光解

[H]
色素
还ATP原酶能ADP+Pi
2C3 固定 CO2
多种酶 C5
可见光
H2O O2
光解
[H] 酶
色素分子
NADPH
ATP


ADP+Pi
2C3
还 原
多种酶
固定
CO2 C5
(CH2O)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合作用过程总结
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上
条件 需光、光合色素和酶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2H2O 光 4[H]+O2 光
ADP+Pi 酶 ATP
能量转化 光能转变为ATP中活 跃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
济宁育才中学 张萌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光合作用过程探究实验
ADP、Pi、 NADP+ (氢受体)
葡 萄 糖 生 成 速 率
a
b
光照,无CO2
黑暗,有CO2
美国科学家阿尔农的实验
CO2
O2
ATP、
NADPH (还原氢[H])
糖类
黑暗条件下
(C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能力目标: 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 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 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3.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 件园 ]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 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 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 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 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一、光合作用反应式
(一)产物为(CHO2)反应式: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条件
(二)产物为(C6H12O6)反应式:

6CO2+12H2O
叶绿体
C6H12O6+6H2O+6O2 产物
原料
场所豪斯(荷兰):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 蜡烛燃烧时间更短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设 计、优缺点和结论。 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 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 确结论。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 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光合 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 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学生具备了 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 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 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 方法
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深刻认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平 提高到了“说明”水平,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 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 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 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材中详 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 很好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巧 1、巧选材料:水绵叶绿体呈螺旋带状,便于观察; 妙 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 之 处 2、巧妙排除干扰: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 : 和光的干扰 3、巧妙设计对照:用极细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 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临 时装片暴露在光下再一次证实实验结果 证明叶绿体吸收光质的实验该如何改进?
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 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 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 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结合问题、讨论、比较、归纳多种教学 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再现科学发现过 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新授课教学基本环 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 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 习
(二)场所:叶绿体 1、恩格尔曼(德国):载有水绵和好气细菌的临时装片 →黑暗环境→极细光束照射(或完全暴露在光下)
2、银边天竺葵(拓展)
黑暗环境→光照→取叶片放在 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烧 杯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水 浴加热→取出叶片用碘染色
(三)原料:1、水
(1)公元前3世纪,亚里斯多德:土壤是构成植物 的原材料
(四)产物:1、淀粉
(1)萨克斯(德国):绿叶暗处理→一半曝兴、一半遮 光→一段时间后碘蒸气处理叶片
(2)鲁宾和卡门(美国)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 探究,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H218O、C18O2 →光照试 管中的小球藻→收集释放的氧气并进行检测
2、氧气 (1)恩格尔曼(德国):载有水绵和好气细菌的临时装片 →黑暗环境→极细光束照射(或完全暴露在光下) (2)鲁宾和卡门(美国)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进 行探究,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H218O、C18O2 → 光照试管中的小球藻→收集释放的氧气并进行检测
蜡烛燃烧时间更长 将金鱼藻放入水中 结论:植物体绿叶只有在光照情况下才能更新空气
2、萨克斯(德国):绿叶暗处理→一半曝兴、一半遮光→ 一段时间后碘蒸气处理叶片
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进行自身对照
为什么不用无水乙醇处理叶片,去除叶片中的色素? 这个实验能不能证明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
3、恩格尔曼(德国):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 →黑暗环境→极细光束照射(或完全暴露在光下)
(2)1648年比利时的范.海尔蒙特:
结论:建造植物的原 材料不是土壤,而主 要是水
(3)鲁宾和卡门(美国)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进 行探究,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H218O、C18O2 → 光照试管中的小球藻→收集释放的氧气并进行检测
(三)原料:2、二氧化碳 (1)卡尔文:放射性同 位素14C标记的二氧化碳, 追踪其放射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