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
微观经济学导论读书报告
![微观经济学导论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21550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f.png)
微观经济学导论读书报告
《微观经济学导论》是萨缪尔森写的
《微观经济学导论》是萨缪尔森写的。
这本书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因为它不仅在微观经济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主张而且还总结并发展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所使用过的各
种具体分析方法和技巧,把他们的成就汇集起来。
书中所介绍的微观经济学概念、模型以及实际运用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或者说至少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微观经济学导论》是萨缪尔森写的。
这本书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因为它不仅在微观经济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主张而且还总结并发展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所使用过的各
种具体分析方法和技巧,把他们的成就汇集起来。
书中所介绍的微观经济学概念、模型以及实际运用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或者说至少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该书虽然是专门讲授微观经济学原理的著作但又与现代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密切相关,从价值论到信息论再到决策论甚至包括博弈论等等;同时作者注重研究如何将这些学科的内容综合在一个框架之下,其精心安排的教材体系既便于读者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也便于开阔视野激励思维启迪智慧拓宽思路引人入胜充满活力。
另外,作者也能够跳出经济学范围对政治、文化、伦理等社会生活中的诸问题给予特别的关照因此本书适宜广大读者阅读。
该书不仅可供经济类院校学生作为教材使用,而且也非常适合自学和企业管理培训。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无论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还是普通读者,读这样一部简
明扼要的著作对自己也都很有好处。
由于全书只有十章节,涉及到的数学公式不太多读起来比较轻松愉快。
而且,尽管篇幅短小却做到了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虽然我没有真正地去看完这本书但确实感觉是获益匪浅。
萨缪尔森《经济学》-微观
![萨缪尔森《经济学》-微观](https://img.taocdn.com/s3/m/2a7db2abdd3383c4bb4cd220.png)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一)经济学的定义、分类与主题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经济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分:(1)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个人的行为。
创始人是亚当斯密。
(2)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
创始人是凯恩斯。
⏹根据研究范式分:(1)实证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社会的事实。
(2)规范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问题,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3.经济学的主题⏹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经济学中,我们认为:在不会使他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二)经济学的逻辑:由于经济关系通常十分复杂,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变量,很容易混淆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误判政策对经济的真正影响;所以,我们必需警惕各类常见的思维谬误,如:1.将事件的发生次序理解为因果关系。
2.考虑某一变量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
3.认为对局部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如此。
B 经济组织的三个问题(一)问题的内容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诸多可能的劳务和物品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
2.如何生产: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技术。
3.为谁生产: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二)解决问题的制度模式1.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极端情况称为自由放任经济,即政府不对经济活动施加任何影响。
2.指令经济:一种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决策的经济制度。
3.混合经济:既带有市场经济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成分的经济制度。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一)投入和产出1.概念:⏹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劳务。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https://img.taocdn.com/s3/m/51134f38a5e9856a5612604e.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14章土地、自然资源和环境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vs.nonrenewable resources)答: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供给量基本固定,或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矿物燃料,相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它们的数量可以视为固定的。
另外还有非燃料矿物资源,例如铜、银、金、石头以及沙粒。
可再生资源是其效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补充,而且只要开采和使用得当,它们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效用的资源。
例如,太阳能、耕地、河水、森林以及鱼群等都是很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2.可分拨资源和不可分拨资源(appropriable vs.inappropriableresources)答:按照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外部性,资源可划分为可分拨和不可分拨的资源。
可分拨的资源是指当厂商或消费者能够获得商品的全部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土地、诸如石油和天然气之类的矿产资源,及森林等。
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竞争性市场中,可分拨的自然资源将被有效地定价和分配。
不可分拨的资源是其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归属于其拥有者的资源。
不可分拨的资源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资源。
根据资源是否可分拨的属性,可以得出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当资源是不可分拨的、具有外部性时,市场参与者就不能完全获得使用自然资源的成本或收益,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和扭曲的价格。
一般说来,对于外部不经济的产品,市场会生产过度;而对于外部经济的产品,市场又会供给不足。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16章 政府税收和支出)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16章 政府税收和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4f848a0bb7360b4c2e3f6480.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四编应用微观经济学第16章政府税收和支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政府对经济的控制1.政府的政策工具政府用来影响私人经济活动的三种主要工具分别是:(1)对收入、商品和服务的税收。
这些税收减少了私人收入,从而减少了私人支出,同时为公共支出提供了来源。
税收制度还通过对某些经济活动征收重税以对其进行抑制,同时对那些需要扶持发展的活动征收较轻的税,甚至进行补贴。
(2)在某些商品或服务领域中的支出,以及为个人提供资源的转移支付。
(3)管制或控制措施,用以指导人们从事或减少某些经济活动。
比如,对企业污染的限制,或是强制检验新药安全性等措施。
2.政府的职能政府有四个主要职能:提高经济效率;减少经济不公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执行国际经济政策。
(1)提高经济效率政府的核心经济目标是帮助社会按其意愿配置资源。
这是政府政策的微观经济方面,它集中于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这两个问题。
各国微观经济政策由于风俗习惯和政治哲学的差异而各不相同。
有些国家强调一种政府放手、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市场做出大多数的决定;另外一些国家倾向于广泛的政府管制,甚至控制所有权,生产决策要由政府计划者做出。
政府经常运用自己的工具来矫正显著的市场失灵,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完全竞争的破坏。
当垄断或寡头厂商合谋减少竞争或将其他厂商驱逐出市场时,政府可以采取反托拉斯的政策或进行管制。
②外部性和公共品。
不受管制的市场可能产生过多的空气污染,并在公众健康或教育方面投资不够。
Removed_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Removed_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4c1fb1783d049649a665867.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这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7章 成本分析)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7章 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434d066edb6f1aff001f80.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7章 成本分析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otal costs :fixed and variable ) 答:(1)总成本(TC )是生产某一特定产量所需要的最低成本总额,即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全部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短期中,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用公式表示即为:TC FC VC =+。
(2)固定成本(FC )也称为“固定开销”,是指在短期内不会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价格,一般包括租用机器厂房所花费的租金、机器设备折旧费、债务的利息支付、长期工作人员的薪水等等。
(3)可变成本(VC )是指在短期内可以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些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也包括非固定的所有成本。
厂商没有进行生产时,可变成本为零。
产量逐渐增加时,可变成本会相应地增加。
2.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答:边际成本是指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增加的总成本,或者说,边际成本就是由1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
设()C Q 为生产Q 单位产量的总成本,则Q 与(1Q -)单位产量之间的成本()()1C Q C Q --就是边际成本。
如果用TVC ∆表示由产量的变动Q ∆所引起的总可变成本的变动,用TFC ∆表示由产量的变动Q ∆所引起的总固定成本的变动,则边际成本可以表示为:()////MC TVC TFC Q TVC Q P V Q P MP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现为先降后升的U 形特征,即在产量水平较低的阶段上,边际成本可能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则随着产量的进一步增加而增加。
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
![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https://img.taocdn.com/s3/m/cf580f5801f69e314332948c.png)
修理自行车的机会成本
更新0.5个网页
贝希
修理1辆自行车
更新1个网页
• 在修理自行车方面,保拉的机会成本低于 贝希的机会成本,保拉的机会成本更低。
(保拉在修理自行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在编写程序方面,贝希的机会成本低于保 拉的机会成本,贝希的机会成本更低。
(贝希在编写程序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假设一天工作8小时,每天工作必须 更新16个网页,若让保拉和贝希分别从 比较优势,根据机会 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那么,贝 本在一件产品的生产 之间的比较,机会成 希可以更新16个网页,保拉可以修理 48 较低则具有比较优势 个自行车。 随机选取一种情况。如果保拉用一 半的时间更新网页,用另一半时间修理 自行车,保拉可以更新12个网页,修理 24辆自行车;剩下4个网页,贝希花2个 小时可以完成更新工作,剩下6个小时修 理自行车,可以修理12辆自行车。那么, 一天共更新16个网页修理36辆自行车。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 如何生产? • 为谁生产?
• 吉利收购沃尔沃 企业的选择
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的经 济制度中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
• 指令经济
• 市场经济 • 案例:我,铅笔 • 案例:洛耶尔岛的狼和鹿 • 混合经济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的关系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4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 B )。 •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5需求定律说明( B)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其销售量增加;C.丝 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 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6下列( D )项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是需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7b3a71fcc22bcd126ff0cec.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供给与需求分析(supply-and-demand analysis)答:供给与需求分析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指将市场中来自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供给问题与来自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市场达到供求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机制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2.需求表或需求曲线(DD)(demand schedule or curve,DD)答: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其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1)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
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向下倾斜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答: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又称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842269502d276a200292e80.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这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十九版详细课后答案及题库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十九版详细课后答案及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a9606677f1922791788e849.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十九版题库及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本资料是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部分)的考研真题,并对每一道考研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历年考研真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能帮助学员们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学员们理解重难点题型,免费在线阅读。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对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多次修改,质量上乘,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严格按照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8章。
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参照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的解答。
目录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1.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第1章附录—如何读图第2章现代混合经济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第二编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4章供给和需求:弹性及其应用第5章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第5章附录—消费均衡的几何分析第6章生产和企业组织第7章成本分析第7章附录—生产、成本理论和企业决策第8章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第9章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第11章不确定性经济学第三编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第12章市场如何决定收入第13章劳动市场第14章土地、自然资源和环境第15章资本、利息和利润第四编应用微观经济学第16章政府税收和支出第17章效率与公平:重大权衡第18章国际贸易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第2章现代混合经济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第二编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4章供给和需求:弹性及其应用第5章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第6章生产和企业组织第7章成本分析第8章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第9章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第11章不确定性经济学第三编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第12章市场如何决定收入第13章劳动市场第14章土地、自然资源和环境第15章资本、利息和利润第四编应用微观经济学第16章政府税收和支出第17章效率与公平:重大权衡第18章国际贸易第四部分模拟试题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可上知择学习网免费在线阅读第二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编基本概念第一章经济学核心概念一、概念题1. 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 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促进市场更富效率)【圣才出品】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促进市场更富效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f355abbb7360b4c2f3f6460.png)
第17章促进市场更富效率17.1 复习笔记一、企业管制:理论与实践1.管制及其种类管制的基本内容是制定政府条例和设计市场激励机制,以控制厂商的价格、销售或生产等决策。
管制传统上可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两类。
经济管制是指对价格、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服务标准等所进行的控制。
这种管制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很重要。
常见的例子包括公用设施管制(电话、电、天然气、水)以及其他的产业管制(运输、电台、电视台)。
社会管制是指用来保护环境以及劳工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的管制。
社会管制的有关规定可用以矫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种派生后果和外部性问题。
突出的例子有:净化空气、净化水源、确保核安全、解决臭氧层变薄和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
2.管制的原因管制是对企业无节制的市场力量的一种限制。
政府管制具有三大公众利益理由:一是管制企业行为可以防止垄断或寡头垄断滥用市场力量;二是管制可以矫正信息的不完全;三是管制可以纠正诸如污染之类的负的外部性问题。
(1)抑制市场力量政府应该对企业数目太少的产业实行管制,削弱过强的市场力量,以激发强有力的竞争。
政府特别应该对自然垄断这种极端情况实施管制。
当一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如此之强有力,以至于只有一个厂商能较好地生存下去时,就会产生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的一个重要例子是地方水资源分配。
取水、建立水资源分配系统、铺设管道向用户送水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让多个企业建立各自的供水系统势必得不偿失,这就是自然垄断。
另一种自然垄断产生于那些具有范围经济的产业,即把大量不同的产品放在一起生产,比单独生产某一种势必要来得更有效率。
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例子是计算机软件业。
产生自然垄断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在网络化的产业中,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都需要标准化和一致性。
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是因为,自然垄断者相对于竞争者来说,享有极大的成本优势,而且面对的是缺乏价格弹性的需求,所以能大幅度地提高价格,获得巨额垄断利润,导致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的无效率。
萨缪尔森初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1)
![萨缪尔森初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90595dab4693daef5ff73d4e.png)
2、政府的职能: 保证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3、政府相应的措施: 垄断:管制企业或实施反托拉斯法;、 外部性:政府管制溢出效应。比如管制空气污染,提供公共品,对技
术实行专利保护。 损害公平:政府使用税收增加收入,确保穷人经济安全的转移支付或
者收入支持计划。 求稳定促增长: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熨平通货膨胀。
重点题目! 为什么需要政府? 回答要点:市场的缺陷;政府的职能;解决措施。 1、存在市场失灵: 存在不完全竞争,比如垄断(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供
需问题,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 外部性问题(路灯,企业的活动使市场以外的人付
出代价或者得到利益而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时, 出现外部性) 市场达成效率的同时可能有损公平。
第三章重点: 1、如何确定市场均衡点 2、市场总需求曲线如何求解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
P
5
比4 萨 的 价3 格
2
1
0
沿曲线移动
D
A
B
D
Q
1
3
5
7
比萨的消费量
19
P
5
4 比 萨 的3 价 格2
1
0
曲线的移动
D' D
ACΒιβλιοθήκη D'DQ
1
3
5
7
比萨的消费量
20
D
S
P
剩余
和价格。
重点图解:经济循环图
产品市场
消费者
要素市场
生产者
重点题目! 为什么需要政府? 回答要点:市场的缺陷;政府的职能;解决措施。 1、存在市场失灵: 存在不完全竞争,比如垄断(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供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圣才出品】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89810897375a417876f8f56.png)
第3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3.1 复习笔记一、需求概述1.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价格的购买能力。
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
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
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是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的。
(2)需求表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
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曲线图形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
2.需求法则(1)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需求法则也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规律;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需求法则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
大多数的一般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①替代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3章 劳动市场)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3章 劳动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e3f7c0ff19e8b8f67c1cb983.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13章劳动市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劳动需求的因素:劳动质量、技术、其他投入的质量(elements in demand for labor:labor quality,technology,quality of other inputs)答:劳动质量、技术和其他投入的质量都是影响劳动需求的重要因素。
时间推移、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劳动质量提高等都会引起劳动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劳动需求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
首先,如果劳工有更多或更好的资本品与之配合,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会提高。
其次,训练有素或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工,其边际生产率一般要高于那些拥有较少“人力资本”的工人。
2.劳动供给的因素:小时数、劳动力参与程度、移民(elements in supply of labor:hours,labor-force participation,immigration)答:(1)小时数、劳动力参与程度和移民都是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在一定条件和时期内,工人工作的小时数增加、劳动参与程度的提高和合法移民的增加都会增加一国劳动的供给。
(2)劳动力参与程度是指劳动力资源中经济活动人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程度。
劳动力参与程度可以用劳动力参与率来衡量。
劳动力参与率指正在从事和要求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占劳动资源总数的比率。
劳动力参与率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的发达程度。
影响这一指标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资源中从事家务劳动的人数和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细讲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_不完全竞争和垄断)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细讲解(含考研真题)(第9章_不完全竞争和垄断)](https://img.taocdn.com/s3/m/34a6695a482fb4daa48d4b73.png)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9章不完全竞争和垄断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perfect vs.imperfect competition)答:(1)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的条件是:①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
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②产品同质。
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③要素自由流动。
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市场;④信息充分。
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竞争者都具有理性的假设。
事实上,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存在。
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所以,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作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2)不完全竞争是相对于理想化的完全竞争而言的一类市场结构,市场中的企业或个人不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都是价格接受者,而是对产品市场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其产品的市场价格,那么,该企业就属于“不完全竞争者”;当个别出售者具有一定程度控制某一行业的产品价格的能力时,该行业就处于不完全竞争之中。
(注:一定程度控制力并不意味他们具有全部的价格决定权,决定价格的自由度在不同行业中存在差异,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并不排除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因为厂商之间常会相互竞争以增加自己的市场力量。
萨缪尔森18版微观经济学原理笔记
![萨缪尔森18版微观经济学原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6fa733c580216fc700afd87.png)
Unit11)经济学economics 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经济学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两大主题稀缺和效率3)经济品economic goods4)稀缺scarcity 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5)效率efficiency 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6)经济学的精髓之一承认稀缺性是一种现实存在,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7)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的行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二者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的核心8)科学方法scientific approach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9)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条件10)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1)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经济社会的事实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涉及价值判断12)配置稀缺资源的制度和机制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ics 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消费的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经济laissez-faire 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ics 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混合经济mixed economics 既带有市场经济的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的成分13)投入inputs 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使用的物品或者劳务;另一个名称为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土地自然资源,生产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的礼物劳动人们花费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资本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专业化的资本品积累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产出outputs 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者劳务产出什么,产出多少?如何产出?为谁生产和分配这些产出?1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PPF在知识技术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e2f5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a.png)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是指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学理论和原则。
这些原理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基础。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微观经济学的原理。
其中包括了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原理。
供求关系原理指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的。
市场均衡原理指出,在竞争市场中,供给和需求会自动调整,最终达到市场均衡。
消费者行为原理研究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决策过程,包括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递减等。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原理。
其中包括了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货币市场等方面的原理。
国民收入原理研究了经济中的总产出和总收入的关系,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的计算和解释。
就业原理研究了劳动市场上的就业和失业问题,包括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失业率的测算等。
通货膨胀原理研究了货币供应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包括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等。
货币市场原理研究了货币的供求关系和利率的形成机制,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
除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外,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还包括了一些跨学科的原理。
比如,公共物品原理研究了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包括公共物品的特点和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中的作用。
外部性原理研究了市场交易对非参与者的影响,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概念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收入分配原理研究了收入在经济中的分配问题,包括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和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思想是理性行为和市场机制。
理性行为指的是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追求效用最大化。
市场机制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自动调节和协调作用。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通过这些基本原理和假设,帮助人们理解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变动,并提出政策建议。
萨缪尔森 经济学原理
![萨缪尔森 经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ef94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6.png)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
摘要:
1.萨缪尔森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
2.《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3.《经济学原理》在我国的影响和应用
正文:
1.萨缪尔森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36 年,他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萨缪尔森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2.《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原理》是萨缪尔森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三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这部分主要讨论了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包括消费者、企业和市场。
萨缪尔森在书中详细阐述了需求、供给、价格、生产等基本概念,为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宏观经济学:这部分关注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
萨缪尔森提出了著名的“加速原理”、“乘数原理”等理论,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国际经济学:这部分主要讨论了国际贸易、汇率、国际金融等问题。
萨缪尔森通过分析比较优势、贸易制度等概念,揭示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规
律。
3.《经济学原理》在我国的影响和应用
自20 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学原理》在我国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该书为我国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另一方面,书中的许多观点和政策建议,如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都为我国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时,《经济学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对我国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最少的村民也能提供很多服务,但在美国则不 同,美国人会雇佣其他人做一些尼泊尔人自己做 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一的差别呢?
假设有一个很小的社团,在这个社团里,
保拉是唯一的专业自行车技师,而贝希是唯 一的程序员。如果他们用来进行这两项经济 活动的时间为:
表1 保拉和贝希的生产信息
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 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 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
大炮
A 15
12
9
6
B
M
C
D
N
2
34
E
5
黄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 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
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怎样解决 的”,它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 的”,它以一定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来 研究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Robert H. Frank and Ben S. Bernanke 著 ,李明志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 资源的稀缺性
•
选择
• 欲望的无限性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
•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在数量上相等或经济决策单位认为再改 变资源配置方式时,已不能获得更多的 经济效益。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中的自变 量为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考察因 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 实现均衡的条件。
4)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均衡和其达到
均衡状态所必备的条件。
第一章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 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 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条件下人们如何做出选 择以及这些选择对社会影响的科学。
• 比较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在原有均 衡状态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形成新的均 衡状态,只对前后两种均衡状态进行比 较。
• 动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实际发展过 程。
5)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描述经济现象各种相关 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经济理论的一 种表达形式。
语言文字,几何图形,数学符号
一名年轻人志愿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
• 厂商在进行是否扩大产量决策时,就不应 考虑固定成本,而应通过增加一个产品所 增加的可变成本即边际成本和增加一个产 品的销量所带来的收益即边际收益的对比 进行决策。
• 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应扩大产量; 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应减少产量。
3)均衡分析方法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某些经济变量
• 投入(生产要素) 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物
品或劳务。 土地 劳动 资本
• 产出 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
或劳务,它们可以用于消费或用于进一 步生产
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 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PPF(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 应该上调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 3·11日本大地震,引起亚太股市及欧洲股市全面 下跌。
2)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分 析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增量所带 来的收益和成本的对比来进行决 策的一种方法。
例如:打折机票
• 商场为什么只有周末延长营业时间 • 关于“爱拼一族”现象的经济学分
析 • 你会请多少人去KTV唱歌?
• 在我国,女性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退休年 龄为55岁,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男女退休年 龄差距比较大。
•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时代,应该延长退休 年龄。
• 2011年2月份,我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平均 上涨4.4%,食品类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涨11%。
• 政府首要的任务应该是确保物价的稳定。
• 在编写程序方面,贝希的机会成本低于保 拉的机会成本,贝希的机会成本更低。
(贝希在编写程序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假设一天工作8小时,每天工作必须
更 事新他们16具个有网比页较,优若势让的保活拉动和,贝那希么分比本较在,别一优贝从件势产,品根的据生机产会
在尼泊尔的农村。为了节省开支,他雇佣了一名 叫伯克曼哈的厨师。伯克曼哈来自于领国不丹喜 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虽然没有接受 过正规教育,但伯克曼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的主要职责是准备三餐并且维持厨房的洁净, 这两点伯克曼哈做的都非常好。此外,他还有其 它的技能,能够用茅草覆盖屋顶、宰杀山羊和修 鞋。伯克曼哈还是位出色的洋铁匠和木匠,能够 修理破损的闹钟和用石膏抹墙,在家庭医疗保健 方面他也很有一套,是当地的权威。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 如何生产? • 为谁生产?
• 吉利收购沃尔沃 企业的选择
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的经 济制度中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
• 指令经济
• 市场经济 • 案例:我,铅笔 • 案例:洛耶尔岛的狼和鹿
• 混合经济
微观经济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机会成本是指当资源用于某种特定 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可能用途中 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 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相应所放 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比尔·盖茨是否应该捡起50美元?
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大学生谈恋爱的机会成本?
如何理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分钟
姓名 更新网页的时间 修理自行车的时间
保拉
20
10
贝希
30
30
姓名 保拉 贝希
表2 保拉和贝希的机会成本
更新网页的机会成本 修理自行车的机会成本
修理2辆自行车
更新0.5个网页
修理1辆自行车
更新1个网页
• 在修理自行车方面,保拉的机会成本低于 贝希的机会成本,保拉的机会成本更低。
(保拉在修理自行车方面具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