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邓稼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邓稼先》

人教版语文《邓稼先》
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
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结构图解
写作手法小结
我国的两弹功臣






怀








XXX小学
感谢您的观看
七年级 语文公开课 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
邓稼先
作者—杨振宁
作者简介
杨振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 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 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 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发表过大约300篇论文以及《基本粒 子发现简史》
邓稼先
简介
1
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
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第一板块: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第二板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第三板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邓稼先。 第四板块:让民族自豪、祖国骄傲的邓稼先。 第五板块:才智超凡、意志坚强,身先士卒、甘于奉献、执著追求的邓稼先。 第六板块:忠诚纯正、成就卓越,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 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邓稼先。
文章第一部分写的什么?
文章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 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作用引出邓 稼先。
积累阅读
读《怀念邓稼先院长》 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 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 捷报传。 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

邓稼先 课件(共19张PPT).ppt

邓稼先 课件(共19张PPT).ppt

合作探究
讨论:文章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遇到此类问题该如何解答?
1.环境本身的特点: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体现时间或情节的变化; ③渲染(营造)氛围。
2.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①烘托人物的心情; ②烘托人物的形象; ③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3.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 ②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③埋下伏笔等。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 (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 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 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 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你还勾画了哪些句子?说一说。并讨论一下邓稼先搞科研期间面临的困难:
国力衰弱
科研条件落后
自然环境恶劣
政治环境不稳定……
精读细研
勾画出文中对邓稼先进行评价的语句,结合关键词语和具体内容说说,文章表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气质和人格。
射成功。 • 这些辉煌的时刻离不开国防科技专家们的无私奉献,他们长年与亲
人分离,在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 他们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 •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课本,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认识这位为祖国的 强大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邓稼先。
学习目标
• 搜集、整理、交流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重点)
合作探究
回顾全文,六个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 文的“小引”,等于
是个帽子;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 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 贡献,是第一部分的 补充、延伸和扩展;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 的延伸;
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 度写出了邓稼先贡献 之大,也可以说是第
二部分的扩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7张PPT).
2/2/2019 殷切(
) )
可歌可泣 ( 彷 徨(


红(


鲜为人知(

根据意思写成语
1、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2、很少有人知道。 ( ) 3、小心谨慎,贡献全部力量。( ) 4、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 5、每家每户都明白。( ) 6、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 7、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 )
2/2/2019
自学检测:
第一部分: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杰出科学 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 第三部分:突出表现邓稼先忠厚朴实的人品。 第四部分:从另一侧面表现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具体表现邓稼先默默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2019
几部分之间的关系:
1、用文中的话说说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
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
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 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 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2/2019
第一次先学后教: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1)概括:六部分的内容,并说说六部分 之间有什么联系?
(2)文章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 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自学时间:6分钟)
2/2/2019
读一读
热泪盈眶( ) 鞠躬尽瘁( ) 殷红(
一、历史背景
(引子)

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共24张PPT)

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共24张PPT)

比一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对比着写 ?
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 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 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 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 员。”
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1)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
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 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样 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 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 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 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 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 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 更加清楚。”
写邓稼先,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 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 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 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 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 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 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氢 弹。
(2)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 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排比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它们集中写出邓 稼先成为“两弹元勋”,是因为有深厚博大 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 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 的精神。
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样一篇朴实无华而 感人至深的文章?
杨振宁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 壮山河。 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张爱萍将军
自我预习:自我 热泪盈眶(kuà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pptx课件(4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pptx课件(47页)

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一、历史背景(引子)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
三、人物对比
(补充扩展)
四、巨大贡献
五、沙漠创业(具体化)
六、热情赞颂(总结)
质疑探究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 二部分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是对第 二部分的补充和扩展,以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 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 献之大,也可以说是对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扩展;第五部分则重 点写邓稼先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 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 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字词注音
宰割( zǎi ) 氢弹( qīnɡ ) 选聘( pìn ) 殷红( yān ) 挚友( zhì )
元勋( xūn ) 奠基( diàn ) 妇孺皆知( rú ) 彷徨( pánɡ huánɡ)
词 语 积累
1.宰割:比喻压迫、侵略、剥削。 2.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 穷尽。
3.彷徨(páng huáng) :犹豫不决。 4.可歌可泣 :使人非常感动。 5.鲜(xiǎn) 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6.当(dāng) 之无愧: 担得起某种荣誉, 无须感到惭愧。
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
(1924年,安徽省怀宁县)
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国哪所大学读理论物理?
(美国,普渡大学)
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
(1986年,直肠癌)
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年、月、日分别
是什么?(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
⑤1971年被“四人帮” 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 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1课《邓稼先》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1课《邓稼先》ppt课件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没有私心
诚真坦白 从不骄人 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⑦1982 年,‚我不能 走‛。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
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 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 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 见高尚。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 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 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 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 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 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 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2 、 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
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 侵写起?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 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 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 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 历史人物。
3、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怎样的比较?
职务
国籍 相当
功劳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性格
不同
锋芒毕露
奥本海默
善于辞令 邓稼先
复杂的人
最不引 人注意 忠厚平实
“纯”
4 、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
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 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 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8、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 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按传主对象的不同,传记文学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的传主是作者自己 ,它记述作者本人的生平事迹。他传,就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经历的传记。 •按写作手法的不同,可分一般传记和评传。一般传记,以客观的传人记事 为主,对所传对象可以不评或少评;而评传则既重写传主的生平事迹,又 重对其事迹经历、言行思想、是非功过作分析和评价。
• 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 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 模型厅;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工作到天亮。苏联单方 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 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 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邓稼先 杨振宁
整体感知
• 速读文本,了解邓稼先的基本信息。
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 1924 年 , 安 徽 省 怀 宁 县 )
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国哪所大学读理论物理?
(美国,普渡大学)
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 (1986年,直肠癌)
4.文中提到的一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 (奥本海默)
你了解他们吗?
杨振宁到医院看望病中的邓嫁先(左)。 1986年摄于北京。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 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 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 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 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 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 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 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正音识字
热泪盈眶 (kuànɡ) 可歌可泣 (qì)
鞠躬尽瘁 (cuì)
彷徨(pánɡ huánɡ)
殷红 (yān) 殷切 (yīn)
鲜红 (xiān) 鲜为人知 (xiǎn)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整体感知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 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 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 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职务
国籍
功劳
相当
文化背景
不同
学术水平
性格
锋芒毕露
最不引人注意
善于辞令
奉献精神 忠厚平实
复杂的人
“纯”
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 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人物介绍
正音识字
整体感知
内容赏析
归纳总结
人物介绍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 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1924—1986),安 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 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 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 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 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杨振宁和邓稼先是 中学和大学同学,有着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在邓稼先逝世七 周年时,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 传记,而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科学家,以中华民族几千 年文化为背景,以100年来的民族情节,50年的朋友情谊为基调, 对另一位大科学家的介绍。
品味语言
4.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 所代表的品格。
“纯”是无私、纯正、纯朴之意,一个“纯”字精炼地概括了 邓稼先高尚的品格。
品味语言
5.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 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 人们绝对相信他。
品味语言
7.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30多摄氏度。
环境描写,用风沙呼啸、气温极低正面描写戈壁滩上的恶劣 气候,写出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工作的艰难。
人物分析
1.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伦理物理物理,获 得博士学位后立即成全回国。
“立即乘船回国”表明邓稼先在学有所成后,没有 丝毫犹豫和停留就回国了,也表明他具有热爱祖国的高 尚品质和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这两段独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 表明了“两弹”爆炸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邓稼先 在我国国防自卫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细读感悟
3.第四部分不是直接写邓稼先光辉事迹的,可否删掉?
不可以。 原因:①第四部分重点交代了中国原子弹工程是中国人自 主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这就是从侧面表现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显得有很有更有力度。②本文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介绍邓稼 先的光辉事迹,更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朋友情谊 等角度介绍邓稼先、怀念邓稼先,所以这一部分并不多余。

邓稼先PPT118(微课件) 人教版 (共21张PPT)

邓稼先PPT118(微课件) 人教版 (共21张PPT)

板书设计:
邓稼先
任人宰割
原子弹
忠诚纯正,无私无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站 起 来 了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邓稼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

邓稼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
3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3
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主要事迹
精神品质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
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
你了解他们吗?
杨振宁(左)和邓稼先(右)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热泪盈眶 鞠躬尽瘁 殷红 殷切
1. 注意划线词语的发音
检查预习
kuàng
3.为什么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精读品析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写作手法小结
郭永怀
王淦昌
钱三强
彭桓武
赵忠尧
我国的两弹功臣
谢谢观看

cuì
yān
yīn
鲜为人知 元勋 挚友 奠基
xiǎn
xūn
zபைடு நூலகம்ì
diàn
妇孺皆知 孕育 难堪 颤抖
刻画人物的方法
1
运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2
运用对比手法侧面烘托人物
3
把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表现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ppt课件(40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ppt课件(40页)

研读文本
1、开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 辱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 历史人物。
2、品味《吊古战场文》 广大呀,广大呀!茫茫的旷野无边无际,辽 阔的荒漠不见人烟,弯弯曲曲的河流像带子一样 流动,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天色幽暗啊,悲 惨凄凉,阴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 枯死,寒冷的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不敢停下, 百兽慌得狂奔而失群。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 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 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 得更加清楚。”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 授写了此文作为纪念。作者和邓稼先同志 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 是同学 “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读这 篇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才能、 风格、思想和为人。
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 了,他的身影闪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他呕心沥血奋斗了28年, 1964 年10月16 日,我 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8个月之后验 制成了氢弹。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 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积劳成疾和高强射线导 致他被癌症 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 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 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 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氢 弹。
邓稼先,1924年出生 在安徽, 1945年从西南联 大毕业,1948年秋进入美国 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 生院。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 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 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 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 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 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 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 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 子核理论的研究。

《邓稼先》PPT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共55页

《邓稼先》PPT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共55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邓语文 下册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邓稼先》PPT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邓稼先》PPT课件

课文理解
精读探究
3.深刻体会作者浅薄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 民族情结、私人友情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的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 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 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 就能孕育出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由于有了邓稼先一类的出色人物,我们的 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文主题
本文将邓稼先的生平、奉献放在宽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展描 写、评价,突出了他对民族的奉献,高度赞扬了他浅薄的爱国主义精 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写法点拨
1.缜密的思维,清晰的条理。 2.手法多样,中心突出。 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 4.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心灵感悟
课文理解
质疑探究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奉献没有作具体介绍? 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情,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 具体状况不行能很了解,把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 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超群的。
课文理解
觉察之旅
1.快速阅读课文,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巧的词语,然后依据“我觉察……词语用得好,它 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然后发言争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以下词语的妙处。
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认真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 果觉察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 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

人教部编版 语文七年级下册1.《邓稼先》课件(28张PPT)

人教部编版 语文七年级下册1.《邓稼先》课件(28张PPT)
2、“可歌可泣”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使2 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巨大转变的千千万万英雄人物的伟 大, 。同时与下文“鲜为人知”相照应,突出了邓稼 先平凡中的不平凡。
3、“鲜为人知”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对比鲜明。 一位“贡献巨大”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这看似矛 盾,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邓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不计 个人名利得失,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伟大人格。
8比喻在原有的事物中酝酿、生长着的新事物。
( 层出不穷 )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 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概括事例
句式:
时间+地点+人物+怎么样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 设计了两弹。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3、赏析文章的修辞、句式、描写手法、 结构特征。
提示:同学们在修辞手法、句式、描写 方法、结构特征等方面也有自己的审美 发现,请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 陈述出来。
举例:
1:修辞。运用排比,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如第一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这种紧 凑、短促的结构和重复出现的“强占”“租借”两词给读者强烈 的震撼,把触目惊心的历史摆在读者面前,令人惊讶,具有强烈 的警示作用。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 与邓稼先进行对比?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相同与不同之处 :
职务
性格
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邓稼先 奉献
复杂的人 精神
最不引人 注意
忠厚平实
“纯”
你是如何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 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重选择了一些
,于细微处见深情,于
凡中见平高常尚小。事
二、跳读课文:
1、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 精神和人格的句子来(即直接赞美邓稼先的 句子)。跳 读 的 方 式 再 次 快 速 阅 读 课 文 , 先 用 波 浪 线 把 你 认 为 美 妙 的 句 子 或 段 落 标 示 出 来 , 然 后 按 照 “ 我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 回国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 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 弹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③1985 年 重 病 期 间 写 了 一 份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 发展的建议书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 工作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发 现 … … 句 子 或 段 落 写 得 美 妙 , 它 的 美 妙 在 于 … … ” 或 者 “ 我 最 追 感 动 的 句 子 是 , 原 因 在 于 它
2、然后按照 “我最感动的句子 写 出 了 … … ” 的 句 式 组 织 语 言 , 准 备 再 次 闪 亮 登 场 发 言 。 是…… ,原因在于它写……” 的句式组
任人宰割:!!!
八国联军攻陷的北京
甲午战争黄海大战
日军屠杀大连、旅 顺居民
文章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年 屈辱的历史?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 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 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 人物。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职务
国籍
字音
•元勋( x)ūn 孕( •鲜( xiǎ)n为人知 •鞠( j)ū躬尽瘁( •罗布泊( p) ō 黯( •曛( xū)n 铤(
)育yùn
) cuì ) àn ) tǐng
解释词语
• 1.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 • 2.彷徨:比喻犹豫不决,没有方向。 • 3.仰慕:敬仰思慕 。 • 4.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能使人感动得流泪的。 • 5.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 • 6.当之无愧:得到某种称号或荣誉,一
问题:“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浓情流溢,不带一丝雕琢。邓稼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
益之上,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他表现了一种大无畏的献身 神问。题 :作者为什么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 “邓稼先”传的背景音乐?
烘托邓稼先贡献的伟大。 作者用他一生都喜欢的五四时代的
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再次充满深意地将邓稼先与改写 国民族历史的这一伟大转变联系了起来。
阅读第五部分,用原文回答:邓稼先的工作环 境是什么样的?
1.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 2.蓬断草枯的沙漠。 3.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 氏度。
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描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荒凉艰苦,从而突出他的 坚强意志,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为刻画人物张本。
1964 年 10 16 日 中 国 炸了第一 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中国人就是从 这一天开始 拥有了自己 “铁的脊梁骨”, 挺直了腰板。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 卫星发射成功
关于两弹一星
•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 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 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 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功劳 学术水平
相当
文化背景 性格为人
锋芒毕露
奥本海默
善于辞令 复杂的人
邓稼先
奉献精 神
不同
最不引人 目 忠厚平实 “纯”
他们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
一个锋芒毕露; 一个忠厚平实
课文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 他们都是研究核武器的专家,分别是美国和中国 子弹的设计者,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令人难堪,而邓稼先忠厚朴 真诚坦白,没有私心,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通 对比,更突出了邓稼先气质和品格的伟大。
织语言,准备再次发言。
直接赞美邓稼先的句子:朗读
第一部分最后一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 第六部分。
《民族感情?友情?》一节中提到寒春有 何用意?
•进一步证明我国的原子弹事业是中国人完成 事业,更证实了邓稼先对我国的国防事业所 的贡献之大。
的,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 • D.句式多变:排比句、长短句
思维拓展:
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无 数仁人志士,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 民族的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能否举例说明?
尽 瘁 , 死 而 后 已
焦裕禄
1922—1964
焦裕禄 “党的好干部 “为人民而死, 虽死犹荣”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 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 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 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 想党员
• “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 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说明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说明了邓稼先高尚的 献精神。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吊古战场文》。
茫茫的旷野一望无边,不见人影。弯弯曲曲的河象带子一样 过,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天色昏沉沉的,令人悲伤。 风悲鸣,太阳也变得昏黄。蓬草折断,百草枯黄,寒冷得 下霜的清晨,飞鸟不敢停下,百兽慌得急奔而失群,亭长 诉我:“这是古战场啊!(在这里)经常是全军覆灭。常 有鬼哭的声音,天气阴的时候就听得见!”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 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 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 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 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还会这么走。这 两句话写出了邓稼先对事业的执著和自身人格的伟大。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点儿也不觉得惭愧;名副其实。
解释词语
• 7.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露在外面。 • 8.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人人皆知。 • 9.妇孺皆知:妇女、小孩都知道;众所周知。 • 10.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在战场。 •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勤恳恳,竭尽
心力。
一、速读 课文:
稼先
杨振宁
他们是 同乡 同学 情同手足的 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邓稼先(1924— 1986),安徽省怀宁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 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 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 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 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 弹一星功勋奖章”。
⑤1971 年 被 “ 四 人 帮 ” 批 判 围攻,竟级说服工宣队军宣 队的队员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没有私心
诚真坦白 从不骄人 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我不能走”。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小中见大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
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
•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稼先就是把这些 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 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 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 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 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句式排列整齐,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 错,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 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