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的认知
![布鲁纳的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043e6adace2f0066f533223b.png)
第四节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和数学学习一、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简介布鲁纳(Bruner,J.S)是西方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1959年到1960年所著的《教学过程》一书,比较集中地瓜了他的学习理论,这本书随后也成为美国改进中学教育的“行动纲领”。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新知的获得;(2)知识的改造;(3)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足。
他主要关心的是人们借以主动选择知识,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手段,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实质。
进而他提出发现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手段,所以学习的实质在于发现。
因而人们把他的理论称为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没有专门的学习理论专著,他的学习理论大多是和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在他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中蕴含着学习论的思想。
布鲁纳在《教学理论探讨》一书里提出了四个教学理论的特征:1.在一种教学理论都应该说明怎样使每一个学生都倾向于学习,对数学等学科感兴趣;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学理论也应当说明环境等因素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的。
2.教学理论应当说明怎样构造知识以利于学生学习。
3.教学理论应当说明为了促进学习,应以怎样的方式组织材料,并以最佳方式呈现给学生。
4.教学理论应当说明在学习中怎样使用奖励和惩罚。
从布鲁纳的书中可以看出,他对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很感兴趣。
布鲁纳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大量的数学学习实验,从中总结出了四个数学学习原理。
(1)建构原理。
建构原理说的是学生开始学习一个数学概念、原理或法则时,要以最合适的方法建构其代表。
年龄较大的学生,可以通过呈现较抽象的代数掌握数学概念。
但对大多数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建构他们自己的代表,特别应从具体的形象的代表开始。
例如,讲这一概念时,可用“要多小有多小”的形象描述让学生理解。
(2)符号原理。
符号原理表明,如果学生掌握了适合于他们智力发展的符号,那么就能在认知上形成早期的结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https://img.taocdn.com/s3/m/a24d6b255901020207409c90.png)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关于教育学考研复习,有更多问题,可以问问教育学考研辅导老师卢老师,卢老师Q1733389827。
布鲁纳(J.S.Bluner ,1915-)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认知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
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
所谓认知结构,他认为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他主张应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
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并且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事物类别做出层次结构的安排。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这三个过程是: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
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这种新知识可能是学生以前知识的精炼,或者和学生以前的知识相违背。
不管新旧知识的关系如何,通过新知识的获得都会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
学习涉及到知识的转化,通过转化,以不同的方式把新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得是否合理。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联系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22e7b3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1.png)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联系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发展到了⼜⼀阶段,它继承了过去认知⼼理学的若⼲思想,如⽪亚杰的发⽣认识论,维果茨基社会⼼理学思想,除此以外,还有美国⼼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仅仅是⼀种对‘那⾥’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种可以预⾔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
”①这种被布鲁纳称为的“世界模式”向我们反映了布鲁纳反对把⼈看成是⼀个在认识上被动的接受者,⽽是把⼈的认识过程看成是⼀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有学习的潜能,他们有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并且强调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是主动的,他们的学习主要受学习的内部动机(如好奇⼼、上进需要等) 的激发、指引、维持、促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主要有以下三点: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理表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的加⼯来实现的;2、学习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3、不同的学习者基于原有经验可能以不同的⽅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了解布鲁纳上述两个重要思想,再反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观点,不难发现布鲁纳的教育⼼理学思想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是观点⼀、⼆) 的影响之⼤。
因此在有些论著中,它们把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称为早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虽然在若⼲⽅⾯,认知———发现说包含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实际上并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过渡的产物,更⼤程度上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是认知主义,它们⼆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论所受的思潮影响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纳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简约性、概括性、结构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的⾮结构学习观强调学⽣应独⽴去完成学习;发现隐藏起来的知识强调学习的合作性,强调同伴重要性;除了强调知识学习外,还注重学会学习,即获得学习的能⼒教师观具有权威性“指导者”教材组织教材的学科性、教材本质上是由事实性知识构成的知识结构不再限于学科知识性,⽽可以多⾓度去组织教材在教学上的要求只注重基本原理和观念的掌握,⽽不注重基本原理和观念在各种情境中的应⽤宜采⽤“情境式教学”,强调学习环境应是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应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主张教师在课堂上提供问题原型,指导学⽣探索布鲁纳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简约性、概括性、结构性。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https://img.taocdn.com/s3/m/0fcf6646be1e650e52ea99d6.png)
(一)发现自身价值,形成人 生观、价值观
(二)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
• 布置论述性的作业 • 组织课堂讨论
(三)培养学生自学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 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接,而是主动 的形成认知结构。
四、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应用 尺度
• 辩证地认识发现学习理论 • 注意事项
辩证的认识
• 优点 • 缺点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 • • • •
打雷要下雨,哎哦/ 下雨要打伞.哎哦/ 天冷穿棉袄,哎哦哎哎哦/ 天热扇扇子/ 这不就是/ 智慧简单 /
返回
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问题式教学中发现基础知识 应用题: 小红和小明从甲乙两地面对面走, 小红每小时行7里,小明每小时行5 里,4小时后,两人相遇。 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 发现
教师对重点内容和学生难以理解 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入剖析,把课本 中的知识与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相联系。
(四)引导学生在时间线索中 发现
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 不是贮存而是检索,而检索的关键在 于组织。
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
• 发现自身价值,形成人生观、价值观 • 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 • 培养学生自学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一 .生平
二.主要观点
• • • • • • • • •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重视学习过程 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强调知觉思维的重要性 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强调基础学科早期学习 强调信息提取 提倡发现学习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返回
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返回
强调基础学科早期学习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某种正确的和 有用的形式教给任何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2bc72b6c77da26925c5b081.png)
布鲁姆
四组
一、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 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 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 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 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三、简评
贡献:
1)、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和编码系统,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 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 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正由于布鲁纳的积极倡导和奥 苏伯尔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认知论的观点取代了行为主义 的观点,从而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 2)、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实验室动物实验走向课堂教学的实际, 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他所提出的 发现法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他在学习论 和教学论结合上作出的一大贡献。
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布鲁姆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1)习得 (acquisition)新信息--这种新信息常常是与一个人 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一种替代,或者是已有信息 的提炼。 (2)转换(transformation)--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 新任务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外推(extrapolation)、内插 (interpolation)或变换(conversion)等方法,把知识整理成 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 (3)评价(evaluation)--检查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 这项任务,如概括是否合适?外推是否恰当?运演是否正确, 如此等等。 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 的信息加工者。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800字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02bc97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d.png)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800字关于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精选4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对学习方向能力的提升。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关于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精选4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对学习方向能力的提升。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对学习方向能力的提升。
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首先,在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有机会对所学内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习能力提高。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己的思考、探究,并通过交流、提问等活动来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对学生自学过程进行观察、交流、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我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与自我反思,有效地提高自学与思考能力。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进行自己的学习反思和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学习,以小组学习引入学习内容。
这样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既能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进入学习内容中,又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入学习方式中,进入学习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状态。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ab912a80eb6294dc886cb6.png)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5e4eda0066f5335b81217e.png)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 “一套感知的类目" 、“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25f91f7102de2bd96058883.png)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
布鲁纳的认知理论课件
![布鲁纳的认知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6cd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02 03
详细描述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表象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形象,但还不能 进行具体的操作。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想象和记忆,但这些能力还 比较有限。
举例
儿童能够记住故事情节并在头脑中回忆,但还不能具体操作玩具或进行 手工制作。
具体操作阶段
总结词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具体操作,通 过实物操作来认识世界。
反馈
学习者在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接受来自外界的反馈,以评估自己 的学习效果。
自我调节
学习者会根据反馈进行自我调节,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0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的基本概念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发现新知识、新概念和新原理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 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02
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发现学习的优缺点
01
缺点
02
03
04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且 不一定能保证学习者能够发现
正确答案;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习者来 说,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助;
在某些学科领域中,可能存在 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教师进
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05
布鲁纳认知理论的影响与 评价
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01
02
03
转变教学方式
布鲁纳的认知理论促使教 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和思考。
强调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强调 学科的基本结构,帮助学 生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 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促进跨学科教学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https://img.taocdn.com/s3/m/fc76ca090740be1e650e9a86.png)
201211034006
杨雅珺
后期认知理论
• 1.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它主要是受计算机科学的启发,用计算机来 类比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编码、存贮和提取的流程来 分析学习的认知过程。 代表人物包括加涅(R.M.Gagne)和安德森(J.Anderson)等。 • 2.认知结构理论:这与早期的格式塔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它把人的认 知看成是整体的结构,而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重组的过程。已 有的认知结构作为内在的编码系统左右着个体对于新信息的选择、理 解、组织和推理。 代表人物包括布鲁纳(J.S.Bruner)和奥苏贝尔(D.P.Ausubel)。 • 3.对于认知结构的认识比较:
发现学习法
• “发现学习”的特征: 1.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2.直觉思维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 对学生的发现活动显得十分 重要。 3.内在动机 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 4.信息提取 人类的记忆功能是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人物介绍
• 布鲁纳 (J. S. Bruner) 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家, 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从事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和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的刺激反应论者不 同,布鲁纳十分关注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强调学习理论和教 学理论在数学上的应用。 • 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说、 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提出“认 知——发现”说,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 识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发现学习法
• “发现学习”的作用和优点: 1、发挥智力潜力。 由于学生主动思维式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由于学生从主动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 习动机
认知发现说
![认知发现说](https://img.taocdn.com/s3/m/87256e1bff00bed5b9f31dfa.png)
布鲁纳(1915—)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他于1960年创建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1962—1964年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思维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发现的行为》。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受完形说、托尔曼的思想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理论又是有区别的。
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动物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的认知是知觉水平上的认知,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类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认知是抽象思维水平上的认知。
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人的认识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发展成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后,就形成了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
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着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布鲁纳非常重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他认为,无论教师选教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概括化了的基本原理或思想,也就是要求学生以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结构。
布鲁纳之所以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是受他的认知观和知识观的影响的。
论述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doc
![论述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c912a3cc175527072208d9.png)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
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
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ae636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1.png)
• 有意义学习的标准(biāozhǔn) • 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实质性联系 • 新旧知识之间是否能形成非人为的联系 • 实质性联系指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
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 立内在,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 • 非人为性的联系指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原有的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是符合人们所理解的逻辑联 系,而不是一种任意附加上去的联系 p115 • 例子
第十一页,共28页。
现实教育(jiàoyù)意义
在教学方面,布鲁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与论断: 1、布鲁纳指出:“……一门学科的课程应决定于对组成这门学科结构
(jiégòu)的基本原理的最基础的理解。”毕竟,没有了有基本组织原则的 知识,建构意义将是不可能的。布鲁纳提出,除非课程的组织能促进结 构(jiégòu)(编码系统)的形成,否则课程学习将会很困难。它不会得到 迁移,回忆起来也将很不充分。 2、布鲁纳告诉教育者,“……任何科目都能以平等的形式教给任何儿童”。 许多人已经找住了这个大胆断言的缺陷所在,他们指出,某些概念对年 纪较小的儿童来说过于困难。基于此,布鲁纳认为最佳的教学顺序是先 呈现较为具体的内容,最后使用符号。
5、布鲁纳对发现的课堂所提出的建议也包括一个呼吁,那就是教师应该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尽可能多的辅助手段(视听教材、具体或象征的模型、 多媒体的信息源与灵感源)。这些辅助手段给学生提供了直接经验或替 代经验,因而促进了概念(gàiniàn)的形成。
第十三页,共28页。
对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评价 贡献 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
第十六页,共28页。
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他指出了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的区别。 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
教育心理学前十章答案
![教育心理学前十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05add0a5e9856a57126037.png)
十四.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①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②负强化是指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
③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应为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惩罚鼓励积极行为的过程。
十五.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异曲同工.(1)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①认知学习观。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第二,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②结构教学观.第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第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③发现学习。
步骤:第一,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第二,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资料;第五,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第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第一,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第二,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内部条件为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从主观条件看,首先,学习者要有主动学习的倾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些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发生联系。
布鲁纳
![布鲁纳](https://img.taocdn.com/s3/m/aa2b022058fb770bf78a556c.png)
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 当代美国心理学 家、教育家。
一、生平简介 二、主要著作 三、认知—发现说 四、影响
一、生平简介
1915年出生于纽约。 1937 年获杜克大学学士学位。 1938 年转哈佛大学主修心理学。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征 到盟军最高司令部艾森豪威尔总司令部担任心理福 利事务工作。 1945 年返哈佛大学。 1952 年升任心理学教授。 1960 年协助建立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1972 年任英国牛津大学瓦茨实验心理学教授。 1965 年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⑴ 发现学习四原则 ① 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② 结合学生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③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的难度与逻辑 顺序。
④ 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⑵ 发现法的布骤
①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②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③ 从理论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④ 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 决。
② 结构原则 认为任何知识结构均可用动作、图像和符号 结构原则: 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既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又 要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结构 与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促进学生学习。 ③ 序列原则: 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 序列原则: 等现状,选择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 ④ 强化原则:恰当提供强化,以便让学生适时知道自己学 强化原则: 习的结果。
结构教学观 教学目的: ⑴ 教学目的:理解学科基本结构,发展学生智力。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认为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 科的具体内容,容易记忆,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 趣,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论布鲁纳的结构认知发现说
![论布鲁纳的结构认知发现说](https://img.taocdn.com/s3/m/1f22d0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1.png)
論布魯納的結構認知發現說引言布魯納(Jerome S. Bruner, 1915- ) 是近代傑出的心理及教育學家。
他的名著<<教育的過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及<<教學理論的建設>>(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更是風行一時,並曾被譯成多國語言,其中的理念對歐、美的教育改革影響甚為深遠。
本文共分三部份﹕一、布魯納教學理論簡介﹔二、布魯納理論的教學含義;三、對布魯納教學理論的批判。
一、布魯納教學理論簡介布魯納是認知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特別 調學習時的認知過程及當中的教學含義。
他的理論可以稱為「認知結構發現論」。
他 調人類學習是知識結構的重建,而根據他對認知的研究,極力提倡「發現學習」i,特別 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主動的探索,求知是一種「自主的活動歷程」ii。
以下將會更詳盡地討論他的認知學習理論及教學理論。
A. 認知學習論布魯納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由於我們將事物進行分類,而由這些分類,我們不但能掌握信息本身,更能超越其所給的信息iii。
他稱這種分類為「編碼系統」。
他把編碼系統定義為「一組相互關聯的,非具體性的類別」iv。
具體地說,編碼系統尌是對於相關聯的事物歸為同一類別,而且對相關的類別又作出有層次的結構性安排。
學習尌是對這些類別及關聯作出修改與重組。
布魯納這個觀點與皮亞傑的「調適」與「同化」十分類似。
布魯納認為學習是由三個近乎同時發生的過程組成v﹕第一是新訊息的獲得﹔第二是訊息的轉化﹔最後是評估。
透過這三個過程,學習者「組織屬於自己的知識。
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動歷程,而非只是被動地承受前人的研究結果。
」vi事實上,這個觀點正與當時十分盛行的行為主義相反。
行為主義認為學習需要透過不斷的強化操作。
例如當學習者要學習一個新的行為時,他可透過「圕形」的方法學習得到。
所謂圕形尌是利用外在的強化物不斷的對接近目標行為的舉動進行強化,整個的過程,學習者只是被動的參與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J.S.Bluner ,1915-)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认知学习观
1.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
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他认为就是编码系统。
编码系统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并且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事物类别做出层次结构的安排。
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形成存在联系的知识体系,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这三个过程是:
① 新知识的获得;
② 知识的转化;
③ 知识的评价。
(二)结构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
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够把该学科看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容易记忆学科的知识。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 动机原则。
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
他认为儿童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
第一,好奇的内驱力。
第二,胜任的内驱力。
第三,互惠的内驱力。
布鲁纳认为,这三种内在动机都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其效应是长期的。
② 结构原则。
人有三种表征系统,这三种表征系统也是人成功地理解知识的手段。
动作表象是凭借动作进行学习的,无需语言的帮助;
图像表象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的,以感知材料为基础;
符号再现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的,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凭借逻辑推导就能进行。
③ 序列原则。
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
④强化原则。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者必须获得反馈,直到学习结果如何。
这种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强化作用。
因此,教学规定适当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除了强化时间的安排以外,要想强化有用,反馈必须被学生所理解。
(三)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什么是发现法呢?布鲁纳认为,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四)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作结论的资料;
(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
(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教师的作用在于:
(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
(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研究表明,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
并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但是,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思想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局限性。
首先,他无视学生学习的特点,歪曲了接受学习的本意;
其次,对发现学习的界定也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
此外,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