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沟”—新媒介带来的恶循环

作者:霍秋萍

指导教师:王燕

摘要:“知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化的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知沟”;大众传播;社会分化;经济结构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知沟理论的诞生。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面对这种情况,一股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在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出台了一项“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通过制作

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于是,针对这一目的制作的《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列片应运而生。然而,在对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举措失败了。《塞萨米大街》播出后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总的实际效果却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在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这部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表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送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角落,人们在接触和利用传媒的机会上并不存在平等与否的问题,然而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不是如此简单。对此,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首先,假说以社会经济地位为考察媒介效果的变量,而社会经济地位主要是以受访者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为指标。其次,假说关注的是社会公共事务、科技新闻等与公共决策、社会发展相关的媒介内容能否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获取。

知沟假说的一个预言就是,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比经济状况较差的人更愿意去接触某类特定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的信息。蒂奇纳等人指出,在关系到公共决策与社会发展领域,知沟很容易出现,而在某种特定领域,如体育、园艺等,知沟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理论研究

知沟理论的主要负责人蒂奇纳是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

系教授,多诺林(G . A .Donohue)是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奥利娅是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助教。这三位学者因多次合作,并同在明尼苏达大学,故被称为“明尼苏达”小组。明尼苏达小组首次正式提出“知沟理论”假设,从而开了世界范围内大众传播“知沟”现象研究的先河。

知沟理论的研究正式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的工作,他们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受众对于相同信息接受程度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综合前人做过的类似的工作,他们于7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知沟假设”的理论,阐述了在受众接受信息的程度上,不同层次的受众存在着差异,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于“当大众媒介信息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的流通不断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小组就“知沟”假设持续发表了多篇有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其主要特点为,从宏观社会结构视野分析“知沟”现象。

知沟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受到了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宣布了“经济发展和传媒业发展,信息量增大会使得不同层次的人们接受信息更平等”的观点的错误性。经过研究,知沟理论已经成为了传播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并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结构。从结构方面说,知沟被分为宏观(社区,社会,国家层面)和个人(个人的主观意识)两个大的层面。从宏观角度来说,社会经济状况(social economic status,S.E.S)直接决定了知沟在不同的S.E.S群体中的存在性。而在相同的S.E.S群体中,个人层面的知沟现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更具体一点,就是个人接受信息的主观动机(积极性)决定了知沟的存在性。

在后来的研究中,蒂奇纳等对最初的假说做了修订,主要是关于缩小甚至消除知沟的某些条件。他们发现,在多元化社区,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源,因而知沟便有扩大趋势;相反,在同质性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同,知沟则有缩小趋势。除此之外,当人们对某个议题感到冲突时,知沟也可能缩小。知沟引起的社会关切程度越大,知沟就越可能缩小。1976年,传播学者罗杰斯指出,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知识水平上,而且体现在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上。另外,除了大众媒介,人际传播等各种传播方式都在影响着知沟,这就使得知沟假说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知沟假说被置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社会变迁以

公共事务和科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其进程表现为公众对某些观念或科技的不断接受。知沟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可能引起公众在这些方面的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对社会变迁有深远影响。

主要内容

蒂奇纳的“知沟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2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