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

合集下载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多发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是危急情况之一,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急救人员需要快速、果断地采取行动,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本文将针对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现场评估和安全措施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时,第一步是对现场进行评估和确保安全。

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评估现场情况,包括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有危险物品或危险情况。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比如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继续受伤。

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伤情和情况,包括是否有多发伤、失血情况等,这将有助于制定后续的急救方案。

二、止血措施多发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是急救工作中常见的情况之一,及时的止血措施至关重要。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急救人员应迅速对出血部位进行处理,使用止血带或压迫止血等方式控制出血情况。

在实施止血措施时,需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确保止血措施的有效性,避免出血情况继续造成患者身体的损害。

在处理止血情况时,急救人员需要迅速但又稳妥地进行操作,尽可能将出血状况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多发伤患者可能由于严重外伤导致气道阻塞,这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急救人员需要迅速清理患者的呼吸道,确保空气畅通。

在清理呼吸道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进一步对患者的伤情造成伤害,确保清理操作的稳妥性和有效性。

四、保持循环稳定失血性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时,保持循环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包括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及患者的表情和意识状态等情况。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输液、输血等方式,以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在进行这些处理时,需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的损害,保持适度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引言概述: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严重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效果。

本文将从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角度,分别介绍其应急处理、伤情评估、伤口处理、疼痛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五个方面。

一、应急处理1.1 确保安全:在处理多发伤患者时,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及时切断电源、停止出血源等,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1.2 呼叫急救:在应急处理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告知患者的伤情和所需的医疗资源。

急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

1.3 创伤评分: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初步的创伤评分。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等指标,初步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护理提供参考。

二、伤情评估2.1 快速全面:对于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估需要快速而全面。

包括对头颈部、胸腹部、四肢等部位的观察和检查,以确定伤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2.2 重点关注:在伤情评估中,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循环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伤情,如颅脑损伤、胸部创伤等。

2.3 专业技能:伤情评估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准确评估患者的伤情,为后续的护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伤口处理3.1 清洁与消毒:对于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处理,首先要保持清洁和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抗菌溶液进行冲洗和清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2 止血与包扎:对于出血的伤口,应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可使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以减少出血和感染的可能。

3.3 创面观察:伤口处理后,应密切观察创面的变化。

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报告,以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四、疼痛管理4.1 药物镇痛:对于多发伤患者,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在疼痛管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伤情的需要,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的止痛药等。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

骨盆、下肢多发伤的院前处理
1、认真评估病情,听从患者主诉,
2、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防止因骨
3、下肢有骨折的用夹板固定好,
4、有体表出血的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

5、合理使用镇痛药。
1、告知家属转运的危险、意外发生的可能性。签写转运知情同意书。 2、搬运动作要准确,注意固定好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3、保持个管道的通畅,避免扭曲、牵拉、脱出等。 4、进入救护车,将患者平卧, 监测心律,连接氧气装置,加压给氧。 5、护士坐在患者的头部方向,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6、严密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执行必行的急救措施。 7、及时与科室联系,简要说明病情,使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8、回院后与接班者详细交班,并积极协助抢救。及时 书写特别护理记录单及出诊记录单,补充出诊箱物品。
转运途中注意
#2022
严重多发伤的处理上困难 处理予盾多
生理紊乱严重, 早期死亡率高
早期诊断困难 容易误漏诊
伤势重 休克发生率高
体会
严重的低氧血症
并发症多,感染发 生率高
隐藏型:
临床上缺氧的症 状体征不明显, 仅有烦躁不安 表现,如不注意 低氧血症,而给 予强止痛剂,伤 员很快会发生 呼吸停止。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定义
添加标题
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同时或相继发生创伤;
01
添加标题
各部位伤中至少有一处较严重即使单独存在也可威胁伤员的生命;
02
添加标题
各个部位伤中均为机械因素造成。
03
高 速 冲 撞
高 处 坠 落
严 重 挤 压
矿 山 塌 方
造成原因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概述:多发伤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损伤,这种情况下的急救与护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和后遗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流程:1. 评估伤情:在处理多发伤的急救时,首先要评估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包括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状况。

可以使用ABCDE法进行评估,即检查气道、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外伤。

2. 确保安全:在急救过程中,保护自己和伤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确保现场没有危险因素,如火灾、电流等,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 停止出血:多发伤常伴随大量出血,应迅速止血。

可以使用直接压迫、提升患肢、包扎等方法控制出血。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阻塞是多发伤患者常见的问题,及时清除气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气管插管。

5. 给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常伴有缺氧情况,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6. 固定骨折:多发伤中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时固定骨折,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7. 快速转运:多发伤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在转运过程中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二、护理注意事项:1. 保持体温稳定:多发伤患者易发生体温下降,应保持室温适宜,使用保暖措施,如给予温热的液体或使用保温毯等。

2. 观察伤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伤者的伤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多发伤患者疼痛常常严重,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减轻痛苦。

4. 防止感染:多发伤患者的伤口易受感染,护理人员应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及时更换敷料,避免交叉感染。

5. 给予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6. 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心理创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恐惧。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在面对多发伤患者时,及时进行急救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一、急救措施1. 现场评估:在进行急救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评估,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评估包括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以及出血情况等。

2. 呼叫急救车:多发伤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及时呼叫急救车辆。

3. 停止出血: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大量出血,应首先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或者包扎止血法,快速、准确地止血是关键。

4. 保护呼吸道: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需要保护好患者的呼吸道,确保通畅。

可以采取头后仰、侧卧等措施。

5. 维持体温:多发伤患者容易出现体温下降,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可以使用保暖毯等设备。

6. 疼痛控制: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缓解,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适应症。

7. 固定伤口:对于骨折等伤口,需要进行固定,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进行固定。

8. 保持患者平卧:多发伤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以减少伤口的移动和进一步的损伤。

9. 紧急手术:对于多发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以止血、修复伤口或者清创等。

二、护理措施1. 定期观察:对于多发伤患者,需要进行定期观察,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疼痛程度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保持伤口清洁: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容易感染,需要定期清洁伤口,更换干净的敷料。

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补充营养。

4.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疼痛。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多发伤的急救1. 评估患者状况:在进行急救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状况。

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2. 呼叫急救车:多发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进行急救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并告知患者的伤情和所在位置。

3. 停止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出血的情况,应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使用紧急止血带进行止血,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造成组织缺血。

4. 给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氧气进行辅助呼吸。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方式给予氧气,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5. 固定伤处:多发伤患者的骨折或关节脱位需进行固定,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可使用夹板、石膏等方式进行固定,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保持体温: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低体温的情况,应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可使用保暖毯、热水袋等方式进行保温,同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7. 监测生命体征:多发伤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十分重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应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治疗。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伤口处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多个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清洁伤口,去除异物,使用适当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并进行敷料包扎,以防止感染。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剧烈的疼痛,应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可使用药物镇痛或物理疗法等方式进行疼痛缓解,但需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频率。

3. 饮食与营养:多发伤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应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食或过度饮水,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水中毒。

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次事故或事件中遭受到多种不同类型的严重伤害。

这些伤害可能来自于交通事故、天灾、工业事故等。

由于多发伤的严重性和多样性,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并缩短康复周期。

本文将探讨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帮助人们了解应对多发伤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处理此类紧急情况。

1. 多发伤的定义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或短时间内遭受到多种不同性质伤害的情况。

这些伤害可能包括骨折、创伤性脑损伤、内脏器官损伤以及其他类型的伤害。

多发伤的严重性取决于伤害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严重的多发伤可能会导致内脏出血、断肢、创伤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 多发伤的分类多发伤通常根据伤害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下列几种常见的多发伤类型:2.1 骨折和创伤性损伤这种类型的多发伤包括多个骨折、关节脱位以及其他创伤性损伤,如肌肉撕裂、皮肤破裂等。

通常由交通事故、高坠、跌落等事故引起。

2.2 创伤性脑损伤创伤性脑损伤是多发伤中最危险的类型之一。

它通常发生在头部受到直接暴力或爆炸等力量作用时。

这种损伤可能导致脑震荡、脑出血以及其他脑损伤。

2.3 内脏器官损伤内脏器官损伤是指腹部、胸部以及其他部位的内脏器官遭受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内脏出血、内脏破裂等严重后果。

2.4 创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多发伤引起的严重失血和休克状态。

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处理,以避免患者的生命危险。

3. 多发伤的急救措施在处理多发伤的急救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并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优先处理。

3.1 停止出血如果有大量出血,应首先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轻轻地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堵住伤口,并施加适当的压力。

同时,应将患者转移到横卧位,以减少出血和休克的风险。

3.2 确保通畅的呼吸道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无法正常呼吸,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通畅的呼吸道。

可以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将其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或多个系统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是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多发伤的急救1. 事故现场的急救(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应先评估事故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身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2)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和伤者的状况,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止血与固定:对于有明显出血的伤者,应先进行止血处理,并对骨折或关节脱位等情况进行固定,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4)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头后仰法、人工呼吸等,确保呼吸道通畅。

2. 到达医疗机构后的急救(1)快速评估:急救人员应迅速进行伤情评估,确定多发伤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紧急处理的优先级。

(2)氧气供给:对于呼吸困难的伤者,应及时给予氧气供给,维持其呼吸道通畅。

(3)静脉通路建立: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输液、输血等急救处理。

(4)止痛处理:对于疼痛明显的伤者,应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其疼痛感。

(5)紧急手术:对于需要紧急手术的伤者,应立即安排手术,如颅脑损伤、内脏破裂等。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伤者的情绪支持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

2. 伤口处理与换药(1)伤口清洁:对于多发伤的伤口,应先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污物和异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

(2)伤口包扎:根据伤口的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包扎,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促进伤口的愈合。

(3)定期换药:根据医嘱,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感染或并发症。

3.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急救措施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受到多处损伤,包括骨折、内脏损伤、创伤性失血等。

在遇到多发伤患者时,及时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现场是否有危(wei)险物品或者环境,如火源、电源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现场安全。

2. 呼叫急救: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伤势、现场情况和地址等。

3. 住手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失血的情况,应尽快住手出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压迫等方法控制出血,并提高患者的下肢,减少出血量。

4.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采取相应措施,如头后仰、清除口腔内异物等。

5. 赋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缺氧的情况,应及时赋予氧气,提高氧合水平。

6. 固定骨折:对于浮现骨折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固定,以减少进一步损伤。

7. 保持体温:多发伤患者可能浮现体温下降的情况,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赋予保温毯等。

8.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浮现心跳住手或者呼吸住手的情况,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等。

二、护理要点多发伤患者在急救后,还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1. 伤口处理:对于多发伤患者的各个伤口,应进行细致的处理。

清洁伤口并消毒,使用适当的敷料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应及时赋予相应的止痛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调整剂量。

3. 密切观察:对于多发伤患者,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伤情和身体状况,制定适当的饮食方案。

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5. 床位护理:多发伤患者需要卧床歇息,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按摩肢体,以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

6. 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可能会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护理人员应赋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匡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身体多个部位同时遭受严重损伤的情况,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少伤情的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格式,包括患者评估、急救措施、伤情监测、疼痛管理、感染预防等方面。

二、患者评估1. 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过去病史等。

2. 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循环状态等。

3.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的损伤情况。

三、急救措施1. 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进一步受伤。

2. 停止出血,包括直接压迫、提高患肢等方法。

3. 给予氧气,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输液以维持循环稳定。

5. 根据患者的伤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或其他特殊处理。

四、伤情监测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2. 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

3. 进行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内部损伤情况。

五、疼痛管理1.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2.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六、感染预防1. 保持患者的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2. 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3. 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预防,避免感染的发生。

七、康复护理1. 在急救阶段结束后,提供继续的护理和监护。

2.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3.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创伤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八、总结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监测伤情并进行疼痛管理和感染预防,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在康复护理阶段,积极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标准格式能够对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为患者的健康和康复做出贡献。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处损伤或者多个器官受到伤害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伤者可能面临严重的生命危(wei)险,因此急救与护理的及时与正确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格式。

一、急救措施1. 评估伤者状况:首先,要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以及出血情况。

如果伤者处于昏迷状态,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 住手出血:多发伤常伴有大量出血,应迅速止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用纱布或者干净的布料直接压迫伤口,直至出血住手。

3. 固定骨折:多发伤时,伤者可能存在骨折情况。

应该及时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使用夹板或者绷带进行固定。

4. 保持体温:多发伤伤者往往处于休克状态,容易浮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应该及时赋予保温措施,例如用毛毯覆盖伤者。

5. 心理支持:多发伤对伤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很大的冲击。

急救人员应赋予伤者积极的心理支持,稳定其情绪。

二、护理措施1. 伤口处理:多发伤可能伴有着多个伤口,应该子细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碘酒进行冲洗,然后进行消毒处理。

2. 疼痛管理:多发伤的伤者往往伴有着剧烈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根据伤者的疼痛程度,及时赋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3. 监测生命体征:多发伤伤者的生命体征需要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护理人员应定期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 饮食护理:多发伤伤者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期,饮食护理十分重要。

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5. 康复训练:多发伤伤者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护理人员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监督其进行康复训练。

三、数据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对伤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伤者的康复进程。

根据一项研究,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细致的护理,多发伤伤者的生存率可以提高30%以上。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同一患者在一次事故或者事件中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格式。

二、多发伤的急救1. 评估患者状况在进行急救前,应首先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呼吸、循环、神志等方面。

可以使用Glasgow昏迷评分、ABC急救法等进行评估。

2. 住手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失血的情况,应迅速住手出血。

可以采取直接压迫、提升患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控制出血。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受阻的情况,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取头后仰、侧卧位等方法。

4. 赋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缺氧的情况,应及时赋予氧气。

可以使用氧气面罩、鼻导管等赋予氧气。

5. 固定骨折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骨折的情况,应及时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石膏等进行骨折固定。

6. 保暖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低体温的情况,应及时保暖。

可以使用毯子、加热器等进行保暖。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临床观察对多发伤患者应进行临床观察,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疼痛程度等方面。

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并报告医生。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剧烈疼痛,应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冷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3. 伤口处理对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应进行及时处理,包括清洁、消毒、覆盖敷料等。

注意伤口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并及时报告医生。

4. 密切监测多发伤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尿量、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 饮食护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饮食难点,应进行饮食护理。

可以赋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避免过于刺激性食物。

6. 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压力和恐怖感,应赋予心理支持。

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安慰和鼓励。

四、结论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引言概述: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通常由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引起。

这种情况下,伤者的生命往往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正确的急救与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以匡助读者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救助。

一、急救措施1.1 确保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现场存在危(wei)险因素,例如火灾、毒气泄漏等,应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以避免二次伤害。

1.2 呼叫急救在处理多发伤时,呼叫急救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设备,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在呼叫急救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事故地点、伤者数量和伤势严重程度等,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做好充分准备。

1.3 住手出血多发伤往往伴有着大量的出血,因此住手出血是急救的重要一步。

对于明显的出血点,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进行直接压迫,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

对于隐蔽的出血,可以提高伤者受伤部位的位置,以减少出血量。

二、伤者的基本护理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发伤可能导致伤者呼吸难点,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术,以维持氧气供应。

2.2 固定骨折多发伤往往伴有着骨折,如果伤者浮现骨折,应尽快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或者其他合适的固定装置,以减少骨折部位的挪移,并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2.3 控制疼痛多发伤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因此在急救过程中,控制疼痛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使用止痛药物,如吗啡或者布洛芬,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不良反应。

三、伤者的心理护理3.1 提供安全感多发伤对伤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为了巨大的打击,因此提供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

与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他们正在接受专业的护理,并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恐怖感。

3.2 提供情绪支持多发伤可能导致伤者情绪低落或者产生抑郁症状,因此提供情绪支持是必要的。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临床急重症情况。

在急救现场,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流程:1. 事故现场评估与保护:首先,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评估事故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随后,应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如出现大出血、无意识、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2. 呼吸道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受阻的情况,急救人员应立即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并确保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3. 控制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出血的情况,急救人员应迅速进行止血处理。

对于明显的外伤性出血,可以通过直接压迫、提高患肢位置、使用止血带等方式进行止血。

4. 保护脊柱:在急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脊柱。

如患者可能存在颈椎骨折等情况,应采取固定颈椎的措施,如使用颈椎固定架等。

5. 心肺复苏:对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多发伤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BLS(基本生命支持)和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指南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措施。

二、护理注意事项:1. 伤口处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多处伤口,急救人员应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并采取适当的包扎措施。

对于复杂的伤口,应考虑进行缝合或手术处理。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疼痛,应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镇痛。

3. 液体复苏:多发伤患者可能伴随失血性休克,应及时进行液体复苏。

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指标,合理选择液体种类和速度进行复苏。

4. 感染预防:多发伤患者的伤口容易感染,应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包括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

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标题: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引言概述:多发性创伤是指一次或多次外伤引发的多个部位的严重损伤,通常需要紧急抢救和处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现场急救1.1 快速评估患者状况:包括呼吸、循环、神志等方面的评估,确定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

1.2 创伤处理:对出血、气道阻塞等紧急情况进行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并通知医疗救援人员前来支援。

二、院前抢救2.1 快速转运: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减少抢救时间,提高生存率。

2.2 治疗措施:在转运途中进行基本抢救处理,包括止血、通气、输液等。

2.3 与医院沟通:提前通知医院患者的情况,为患者的接诊和治疗做好准备。

三、院内急救3.1 快速评估:医院急诊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伤情和治疗方案。

3.2 多学科协作:外科、重症医学、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患者的抢救工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3 快速处理: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或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四、术后治疗4.1 重症监护: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测和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2 有效通气: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氧合和通气功能。

4.3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五、康复与出院5.1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5.2 心理辅导:提供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对创伤事件的影响。

5.3 出院指导: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复诊计划,确保患者的康复过程顺利进行。

结语:建立完善的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通过现场急救、院前抢救、院内急救、术后治疗和康复与出院等环节的有序配合,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1. 引言1.1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概述多发伤是指患者在事故或灾难中受到多重部位的伤害,造成身体多系统功能障碍。

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出血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种危重症。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是在急救人员到达医院之前,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重要环节。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对于多发伤患者来说,由于其伤情复杂多样,急救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有效地进行院前急救护理。

对于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急救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急救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正文2.1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院前急救是指在伤病发生后,急救人员在患者被送往医院之前所进行的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有效的救治和抢救,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恢复情况。

院前急救可以迅速对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阻止伤情恶化。

在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由于失血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患者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而通过院前急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失血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减轻失血对患者的危害。

院前急救可以稳定患者的病情,并为后续的救治和转运提供更好的条件。

在急救中,急救人员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输液、止血等处理,使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院前急救对于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在急救人员的迅速反应和正确处理下,这些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的救治效果。

我们应当重视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提高急救人员的技能水平,保障患者在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2 多发伤患者的特点1. 多发伤患者通常同时伴有多处伤害,包括体表外伤和内部器官损伤等。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通常由高能量的外力作用引起,如交通事故、工业意外或自然灾害等。

这种情况下,伤者可能面临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因此,对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瓦斯泄漏等),应立即采取措施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呼叫急救在保护现场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伤者的状况,以便医护人员尽快到达现场。

3. 判断伤势严重程度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对伤者进行初步的伤势评估。

观察伤者的呼吸、意识状态、出血情况等,以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4. 停止出血对于出血较为严重的伤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进行止血,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呼吸道管理多发伤的伤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及时进行呼吸道管理。

可以采用头后仰法、侧卧位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6. 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出现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基本生命支持的原则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二、院内护理1. 体格检查伤者到达医院后,护士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各个部位。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伤者的伤势情况。

2. 伤口处理对于多发伤的伤者,可能存在多个伤口,护士应根据伤口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

清洁伤口,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敷料处理,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 疼痛管理多发伤的伤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护士应根据伤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相应的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冷敷或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

4. 伤势监测在院内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测伤者的伤势情况。

包括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液体管理多发伤的伤者可能会出现失血过多或休克的情况,护士应进行液体管理,补充伤者体内的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体内的平衡。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重症急救情况,其处置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

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正确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生存的几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是因为患者受到多处严重创伤而导致失血过多,使得患者体内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无法维持正常的组织血液供应而出现严重低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生命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在院前急救护理中需要尽快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尽可能减少失血并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

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心跳和皮肤颜色等方面进行评估。

特别是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严重的出血,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如果患者处于意识丧失或濒死状态,首先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恢复。

对于明显的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进行局部止血和压迫止血。

这包括对于大动脉出血需要迅速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对于外伤部位的出血需要进行局部的压迫止血,以尽可能减少失血量。

同时还需要给予输液以维持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这需要使用适当的输液设备和正确的输液方法。

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针对失血的处置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

这包括保持患者的体温适宜,避免患者过度受凉或过热,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呼吸困难,保证患者的循环系统稳定,避免出现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进行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时,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技能,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给予正确的护理。

同时需要有足够的急救设备,包括心肺复苏设备、输液设备、止血带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损伤或者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严重意外事件中。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既要迅速救治其生命威胁,又要预防并控制可能的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一、急救措施1. 现场急救在现场,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态,若有需要,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援。

2. 住手出血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大量出血,应及时止血。

对于明显的外伤出血,可采取直接压迫、提升患肢、包扎等方法。

对于内出血,应尽快输血、输液,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

3. 维持呼吸道通畅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气道受阻的情况,应尽快清除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呼吸难点,可采取头后仰、下颌抬高等方法,同时考虑气管插管或者切开等措施。

4. 固定骨折多发伤患者常伴有骨折,应及时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可使用夹板、石膏等固定装置,同时注意保护关节和周围组织。

5. 保持体温稳定多发伤患者易浮现体温下降,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体温稳定。

可以使用保暖毯、温热灌肠等方法,避免患者过度失温。

二、护理要点1. 观察监测对多发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尿量、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剧烈疼痛,应及时赋予镇痛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临床需要,选用适当的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3. 气道管理多发伤患者容易浮现气道问题,护士要定期检查气道通畅性,及时清除分泌物和异物。

对于需要气管插管或者切开的患者,要注意管道的通畅和固定,避免意外脱出。

4. 伤口护理多发伤患者的伤口护理要注意消毒和包扎。

对于开放性伤口,要先进行冲洗清创,然后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最后进行包扎。

对于闭合性伤口,要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浮现多个不同部位的严重损伤,往往伴有大量出血和休克等危(wei)险状况。

对于多发伤患者,及时的急救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多发伤的急救1. 事故现场处理在事故现场,急救人员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穿戴好防护装备后进入现场。

对于多发伤患者,应即将判断其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紧急救治。

如果患者故意识且呼吸正常,应保持其体位稳定,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如果患者无意识或者呼吸住手,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2. 控制出血多发伤患者往往伴有大量出血,及时控制出血是急救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应用压迫止血法,用纱布或者干净的布料直接压迫出血部位,同时提高患者的患肢,以减少出血量。

如果压迫止血无效,可以尝试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要注意不可过紧,以免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3. 呼吸道管理多发伤患者往往伴有头颈部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

急救人员应即将检查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呼吸道管理。

如果发现有呼吸道阻塞,应及时进行抬颈法或者侧卧头后仰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 心肺复苏术多发伤患者如浮现心脏骤停,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骨、人工呼吸以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复苏措施。

5. 休克处理多发伤患者往往伴有休克,急救人员应及时判断患者的休克类型,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应迅速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对于神经源性休克患者,应保持患者体位平卧,提高患者的血压;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应即将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伤口处理多发伤患者往往有多个伤口,护理人员应进行细致的伤口处理。

首先要清洁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并用生理盐水或者抗菌溶液进行冲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
发表时间:2012-12-07T11:06:23.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董金梅肖二艳[导读] 另外,急救中心要定期地对全体急救人员进行救援医学培训,对驾驶员、担架员等也要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培训。

董金梅肖二艳(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152医院急诊科河南平顶山 467099)【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307-02 【摘要】目的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地,其面对的病人一般都是急性病发作、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或者是交通事故的伤员等,其中以多发伤为主。

因此,如何做好院前多发伤的诊断与处理,不仅关系到整个急救过程的成败,更关系到伤病人员的生命安危。

方法结合我科一年来在院前多发伤救治的经验,总结了427人多发伤院前急救的主要护理措施及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急救时间,提高反应能力,及时准确评估患者伤情,针对性的有效处理,适当的心理护理,合理安全的转运以及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

结果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由以往的75%提高到现在的90%,我们认为采取正确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降低伤者的死亡率,也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因此,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院前急救多发伤护理措施安全转运护理管理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有着与院内医疗不同的工作环境,它的形成与发展对现代急诊医学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做好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是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

现将我科开展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共接诊各类多发伤患者427人,其中男性301人,女性126人;车祸302人,坠落伤8人,铁路及公路建设意外67人,矿井矿难15人,意外伤害8人,其他27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83岁,平均53.6岁。

2 院前救护 2.1 认真接听急救电话,快速反应真正体会“时间就是生命,铃声就是命令”的含义。

在短时间内问清楚事发具体地点、患者人数、受伤情况及联系方式,院前急救人员3分钟内必须出诊,同时对于大批车祸或突发事件应及时报告科室及医院分管领导,启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迅速调集医院应急人员出诊援助,援助人员10分钟内出诊。

2.2 伤情评估及处理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的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基础[2]。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尽快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地点,迅速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检诊程序对患者的伤情作出评估,重点评估伤员的神志、瞳孔、面色、呼吸、血压及伤口出血情况,立即对患者实施急救处理,并根据评估情况对中、重度患者紧急处理危急征象后再安全转运,缩短急救时间,以提高急救效果。

3 护理措施 3.1基本生命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 3.1.1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呼吸道梗塞患者应立即协助医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1.2开放静脉通道,多发伤患者休克发生率高,应迅速用留置针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妥善固定,院前要利用血压、脉搏末梢循环灌注、伤口渗血、神志等监护指标判断休克程度,滴速和输入量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3.1.3合理搬运,搬运患者动作应轻柔,在伤情未明确前均应采用平移法搬运患者。

转运途中及时观察和询问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3.1.4昏迷及口腔有呕吐物的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1.5 正确处理伤口,迅速止血。

3.1.6多处肋骨骨折立即用无菌敷料盖于伤处,加压包扎固定,控制胸壁的反常运动,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3.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3心理护理在救护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医护人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手段以及从容镇静的态度、迅速而有序的程序、熟练精湛的抢救技术,给患者及家属安全感。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对无主患者要及时协助联系其家属,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其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

3.4 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规范记录抢救过程,时间上要准确无误,这既是医疗文件,又是法律依据。

4 安全转运
患者转至救护车时,要固定好担架,防止刹车时造成二次损伤,使伤员身体方位与车同向,伤员面向医护人员。

转运途中重点做好各管道的维护,保护输液部位,正确执行急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并与科室值班人员及时联系,以便做好接应及抢救准备工作。

5 讨论
鉴于以上几点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院前急救诊断与护理对急救人员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为确保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首先要求急救医护人员除具有丰富的急救经验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沉着冷静地面对现场的危机情景,这样才能及时施救。

其次,进行院前急救全体医护人员要有充分的安全意识,不仅包括伤病员的安全、医疗安全,也包括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

另外,急救中心要定期地对全体急救人员进行救援医学培训,对驾驶员、担架员等也要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培训。

6 结果
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开展多发伤院前急救以来,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由以往的75%提高到现在的90%,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发伤急救以维持生命、最大限度减轻创伤和防止并发症为目的。

在多发伤的院前救护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多发伤患者的抢救关键在于伤后10分钟内(白金时间)给予救命性治疗,伤后1小时(黄金时间)给予正确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121.
[2]徐小灵,刘佩旋.严重创伤病人到院前急救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6(4):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