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在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的当今社会,作为我国高学历主要群体的高校研究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对高校研究生的心理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阐明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探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增添有用的一笔。

标签: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干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手段,关系民族未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进一步加强。

一、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心理健康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在对待环境和问题冲突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不是指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地接受。高校研究生在学习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年龄层次、社会阅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加之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升级,使得不少研究生出现了心理困惑。高校研究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抑郁的问题心理

有些研究生由于家庭、性格等原因比较脆弱、敏感,一旦学业、情感、工作等方面出现困扰与挫折时,就容易情绪低落,兴趣索然,苦闷、忧郁、沮丧,感到做什么都没有意义;对前途未来悲观失望,几乎只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少言寡语,思维迟钝,厌食,失眠,胸闷乏力;甚至感到活在世上没有意义,有自杀轻生的念头,陷入痛苦泥潭无可自拔。

(二)紧张、焦虑、偏执的问题心理

此类心理问题表现为:惊慌、恐惧,喜欢抱怨,紧张不安;敏感多疑,常带着怀疑的目光看人,爱嫉妒、指责他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同时也缺乏自信,总认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不能容忍别人的进步与成功;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较差;不断重复一种无意义的念想或行为不能自制并为此苦恼烦闷。这不仅使自己备受煎熬,更深深影响了人际关系。

(三)孤傲、封闭的问题心理

部分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喜欢吹嘘夸耀自己,自我感觉极为良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说话做事喜欢张扬高调,常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别人;不愿帮助别人,很少替他人着想考虑,不愿参加

集体活动,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喜欢独来独往,缺乏合作精神。这不仅容易使其形成孤僻的性格,也影响了团队氛围。

(四)害怕交往的问题心理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交往的范围扩大,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一些研究生由于不知该如何与人交往而经常感到紧张不安,对外界非常敏感,害怕走进社交场合,总认为别人关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总担心自己会出错而惹来别人的嘲笑,常处于莫名的不安压力状态中。这些研究生都不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懂得与人相处交往的技巧,不懂得如何处理人情世故之事。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心理健康的研究生应生活态度端正,积极向上,自信乐观,人际关系协调,情绪稳定,心理承受力、自控力及自制力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成因之一:学业压力

近年来研究生扩招加快,为保证扩招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各高校都在培养计划中加强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其中将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作为衡量研究生能否毕业的标准,更是使研究生不得不绷紧神经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工作中,闲散时间和娱乐活动较少,生活单调单一。这些学习上的压力极易导致研究生产生强迫、抑郁、愁苦等心理、精神问题。

(二)成因之二:情绪压力

多数研究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尚未形成成熟的心智,情绪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人际关系不协调。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往往显得比较幼稚、简单和冲动,容易造成交往障碍;遇事会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事件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消极情绪;常常因为在别人面前觉得不好意思而不愿与他人说话或不愿做某些事情。且研究生中独生子女增多,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二是学校、导师、研究生社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大多是学术研讨活动,缺乏适当途径和方式帮助研究生缓解和释放情绪压力。

(三)成因之三:就业压力

随着研究生扩招规模的加大和经济危机的冲击,研究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就业已经成为在校研究生最为头疼的事。研究生比本科生有着更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相应也有着更高的就业期待值。但研究生自我期望值过高,面对现实就业形势的不乐观,难免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个人能力与期望与社会脱节,造成的心理压力使研究生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而演化成心理负担。

(四)成因之四:经济压力

随着年龄增大,研究生的交友等各项开支增加,特别使得非公费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倍增。部分研究生过于注重外表装扮、爱攀比,但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在所想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又时常表现出自卑、敏感、信心不足。另外,对研究生的资助太少,贷款手续繁多,奖学金助学金比例不高,沉重的学习压力又使得他们抽不出时间勤工俭学,加大了研究生的经济负担。

(五)成因之五:导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这一原因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导师认为关心学生思想、心理等问题是行政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二是部分导师主观上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认为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浪费时间。三是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导师的指导压力增加,加上教学科研任务重、社会活动多、行政职务忙等原因,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研究生进行学术以外的交流指导。四是非师范学校毕业的导师大多数没有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因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方法不能及时和正确引导;五是学校对导师的育人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评估,导致导师随心而为。(六)成因之六: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研究生情况复杂化,随之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而高校尚未构建出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应急措施,使得不少消极现象出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及配备参差不齐,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缓慢、滞后,其教育工作理念守旧,工作方式欠创新,工作思路不开阔。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较之本科生投入少,受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沿袭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少一套健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研究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目前高校此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到位。对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研究生真正成为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一)构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系统,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成立相应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给予必要的经费和设施支持;建立心理咨询教师值班制、异常情况报告制,建立快速危机反应机制;为每个研究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排查;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张贴心理健康宣传海报,举办各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式活动;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信件咨询,还可充分利用校院报、校广播和网络等现代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