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1——5的乘法口诀

合集下载

1-6乘法口诀

1-6乘法口诀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

这些口诀分三段教学。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科书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

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答应用题”的编写模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

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满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Z,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三、课时划分:共12课时第一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1、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

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二年级上册一三单元《乘法口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一三单元《乘法口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5、指生答:你是怎样完成的?
指生板演。
板书:4辆车上有____个轮,上面共有____个人
1+1+1+1=4 5+5+5+5=20
5辆车上有____个轮,上面共有____个人
1+1+1+1+1=5 5+5+5+5+5=25
现在自己整理6辆车、7辆车、8辆车、9辆车
咱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试着自己整理一下,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
3、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编儿歌——列算式,编口诀——寻找规律,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单元结构图
第一层次:识口诀,初建模型-5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
第二层次:讲口诀 深化理解 3-4的乘法口诀
表内乘法
1-5口诀梳理
6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
8、9的乘法口诀
第三层次 用口诀 拓展应用 6-9乘法口诀梳理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XXX
主讲人
XXX
单元概述
乘法从运算角度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从关系角度,乘法是加法量变导致质变发生的结果。乘法口诀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快速计算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通过分析,表内乘法的算理就是理解几个几相加,算法是运用口诀进行熟练计算.因此乘法的意义是表内乘法学习的基础,理解口诀意义的本质就是促进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活动经验
认知规律: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基本是直接感知表象,再形成科学概念,因此在口诀的学习中就需要借助图形直观的进行描述,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第一单元《5的乘法口诀》教案练习

第一单元《5的乘法口诀》教案练习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课题5的乘法口诀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1.在创设具体的情境,经历编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数小旗上的圆环,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编5的乘法口诀,充分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经历编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复习1~4的乘法口诀。

2.看图写算式。

二、导入新课师:2008年是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的一年。

小朋友们,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师:在2008年,中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让全世界的人民看到了中国的崛起。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摇头。

学生看图利用复习旧知,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

通过谈话,让学生感受5,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新师:怎么算的?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师:看来大家已经找到了规律,那么你能把这个表格填完整吗?课件出示:二、编口诀师:现在你能按照以前的方法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每4人为一组,先分别写出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3.将教材20页填写完整。

反馈:5×5=25 五五二十五5×6=30 五六三十5×7=35 五七三十五5×8=40 五八四十5×9=415 五九四十五学生:每增加一面旗子就增加5个圆环,所以25+5=30(个)。

学生独自填一填,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我能编出5的乘法口诀。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已经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初步掌握了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所以本环节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1-5的乘法口诀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1-5的乘法口诀
1只手有5个手指; 2只手有( 10 )个手指; 3只手有( 15 )个手指 ……
课堂练习
(教材P21下 T1)
1.读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五七三十五 五九四十五
5 × 7 =35 5 × 9 =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 5 =35 9 × 5 =45
五八四十 5 × 8 =40 8 × 5 =40
(教材P22 T2)
1乘几,积就是几。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一五得( 五) 一六得(六) 一七得(七) 一八得(八) 一九得(九)
1.对口令。
一三五七九四
得五七三四九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2.说算式,对口令。
1×3 3×1
一三得三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课堂练习
(教材P9 T3)
1.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
二四得八
2+2+2+2+2=2×5=10
二五一十
2+2+2+2+2+2=2×6=12
二六十二
2+2+2+2+2+2+2=2×7=14 二七( 十四 )
2+2+2+2+2+2+2+2=2×8= 16 二八( 十六 )
2+2+2+2+2+2+2+2+2=2×9=18 二九( 十八 )
相邻两句口诀之 间有什么联系?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 十四 ) 二八( 十六 ) 二九( 十八 )
2 共有几人在滑冰?
如何列算 式呢?
2×4 或 4×2
2×4 4×2
用哪句口诀算?
二四得八 二四得八
2×4=8(人) 4×2=8(人)
4×2呢?
1.摆一摆(每次摆2根小棒),说一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分析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分析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和1个“相关链接”的内容。

第一个信息窗创设“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单轮车”的情境,通过两个人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5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第二个信息窗创设“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顶竿”的情境,通过两个人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在“想一想”中安排了1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第三个信息窗创设“3个学生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境,通过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3和4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相关链接”部分,通过观察小木块和小圆片的排放,学生能够发现与前面所学习的“求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有所不同,从而引发学生遇到实际变式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引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其中3、4、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口诀的意义和编制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

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单轮车表演”、“顶竿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能吸引学生投入有趣的学习中。

2.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本单元口诀的编排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口诀句数的编排上。

由于传统的“小九九”。

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而“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有困难。

5的乘法口诀 教案(优秀5篇)

5的乘法口诀 教案(优秀5篇)

5的乘法口诀教案(优秀5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2节“2~6的乘法口诀”中的第一课时内容,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在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之前。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重点。

2~6的乘法口诀分三段编排,即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

虽然5的乘法口诀作为乘法口诀中的中间句,但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用途广泛的数,并且依次相加的和也很有特点,学生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

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基础,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的开始,此课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不言而喻。

教材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每一句乘法口诀,避免死记硬背,所以都是从相同数的连加引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另外,教材没有给出全部乘法口诀让学生记忆,而是在多处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学生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创造”过程,自然会更深刻地体会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也有利于乘法口诀的记忆。

【学情分析】儿童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知识与经验,尽管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另一方面,学生虽然会算出几个5的和是多少,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差,并不会轻易从乘法算式的结构入手编出口诀,教师必须先引导编口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编。

因为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口诀比较容易,但要促使学生记熟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还是要花一定时间。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52—53页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制5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 课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的乘法口诀人教新课标 课件

乘法口诀要 写成汉字。
1. 5的乘法口诀是根据几个5相加得来的。5的 乘法口诀有5句,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的积相差5。 乘数不同的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乘数相 同的口诀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
2. 口诀有固定的结构,每一句口诀都由两部分组 成。前一部分是相乘的数,一般把较小的数放在 前面;后一部分是相乘的积。
4X4
1+1+1+1
1X4 4X1
2+2+2+2
2X4 4X2
复习导入
读出下列乘法算式,并说出它表示的含义:
4×3读作:( 4乘3 ) , 表示( 4 )个( 3 )相加, 或( 3 )个(4 )相加。
5×2读作:( 5乘2 ) , 表示( 5 )个( 2 )相加, 或( 2 )个( 5 )相加。
探索新知
课件PPT
5
5
5
5
5
5个5是25 5×5=25 。
五五二十五
典题精讲
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 手有( )个手指,3只手有 ( )个手指,5只手有( ) 个手指。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由题意可知,每只手有5个手指,求2只手有几个 手指,就是求2个5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5×2或2×5。计算时想口诀“二五一十”求出积。 同样的方法,求3只手有几个手指,就是求3个5是多 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3或3×5。计算时想 口诀“三五十五”求出积。要求5只手有几个手指, 就是求5个5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5。 计算时想口诀“五五二十五”求出积。
情景导入
5 +5
10 +5
15 +5
20
+5 25
探索新知
5
1个5是5 。 1×5=5 5×1=5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目录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1)第一单元:比一比 (1)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1)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2)第四单元:合与分 (2)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学期重点) (2)第六单元:分类 (3)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3)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本学期重点) (4)第九单元:20以内的减法(本学期重点) (4)第十单元:探索乐园 (4)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5)第一单元位置 (5)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5)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5)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6)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6)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二) (7)第七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7)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稍复杂的规律) (8)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 (9)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9)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重点) (9)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重点) (10)第四单元角的认识(重点) (10)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重点) (11)第六单元形象统计图和统计表 (12)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重点) (12)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13)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13)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3)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重点) (13)第三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 (14)第四单元千克和克 (15)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 (15)第六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重点) (15)第七单元时分秒(重点) (16)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16)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17)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7)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8)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9)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9)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 (19)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4)第七单元吨的认识 (28)复习提纲 (29)(1)利用加数互换位置来重新计算; (29)(2)利用减法验算: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二、乘法口诀1

二、乘法口诀1

主备教师:二、乘法口诀(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1~6的乘法口诀与用这些口诀算表内乘法。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口诀的教学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1~4的乘法口诀,依次是2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在“试一试”中带出“一一得一”。

第二段教学5的乘法口诀,第三段教学6的乘法口诀。

用口诀算表内乘法都安排在教学乘法口诀的例题后的“想一想”中。

在教学乘法口诀的第一、二两段之间插入了乘加、乘减。

1. 让学生经历编口诀和用口诀的过程,懂得乘法口诀的具体意思,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

教科书按“现实情境中找到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问题→列乘法算式回答求几个几的问题→对照着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用学到的口诀算乘法”这样的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2和3的口诀,先从现实情境中提取出实际问题,再依据具体问题,列出算式,得出口诀;4、 5、6的口诀则依据抽象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得出口诀。

写出的乘法算式的积都需要通过连加算得。

2或3的加法很容易算,教科书让学生直接写出积。

4(或5、或6)的连加比较难,例题里都先“画一张表算一算”,这张表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计算几个4(或几个5、或几个6)连加,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鼓励学生使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照着乘法算式编口诀能让学生懂得口诀的意思。

教科书先由教师示范编口诀(2、 3的口诀),再由师、生合作编口诀(4、5的口诀),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编口诀(从6的口诀开始)。

充分发挥知识的可迁移作用,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用口诀算乘法没有编例题。

由于学生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已经懂得口诀的意思。

如“一二得二”表示1和2相乘的积是2,所以教科书只在“想一想”里出一些乘法题让学生口算,并说说用哪一句口诀。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有利于学生继续体会乘法口诀的意思,进一步体会用口诀算乘法比较简便。

2. 初步教学乘加、乘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及应用

5的乘法口诀及应用

5的乘法口诀及应用一、知识点解读1. 5的乘法口诀及编制过程(理解识记)知识点: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制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教学要求:“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是本单元乘法口诀编写的起始课,对以后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该知识点时,先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解决问题,再借助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编儿歌感受5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深刻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是“求几个5相加”。

编制乘法口诀时,一般把较小的因数放在前面,较大的因数放在后面。

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掌握运用)知识点:应用5的乘法口诀和相对应的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教学该知识点时,要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根据口诀写出得数,最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进一步巩固5的乘法口诀。

二、知识拓展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看图列式计算问题。

?的个数相同,便可以列出乘法算式:3×5=15(个)。

三、知识点训练基础训练1.口诀补充完整。

三五()()五得五()二十五,()二十()一十四五()2.我能算得又对又快。

2×5= 5×4= 3×5= 5×5=1×5= 5×3= 4×5= 5×2=3.我会填。

(1)5+5+5+5=()×()或()×()。

(2)5×2=10中,2和5都是(),10是(),乘法口诀是()。

4.乘法口诀:____________ 乘法口诀:_____________5.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们能算出这首诗有多少个字吗?7.一只小手有5根手指,5只小手有多少根手指?能力提升1.根据口诀写算式。

四五二十一五得五三五十五————————————————————————2.在○里填上“>”、“<”或“=”。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测试)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测试)

一、表内乘法单元分析(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1—5的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积、乘加和乘减计算以及应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为今后继续学习乘法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不仅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插图,为学生得出乘法算式提供了情境,而且还安排了同数连加变化过程的表格,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

最后,利用相应乘法口诀求积的练习以及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

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中,还未形成乘法的概念。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从中体会到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算较简便。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应组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规律、发现规律,从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以及编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三)单元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乘法。

初步感知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2.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类推的数学思维。

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实用价值。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单元学时:乘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5的乘法口诀》课件

《5的乘法口诀》课件

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
五五二十五
5 跳5次,各跳到几?先画一 画,再写出乘法算式。
3 × 5 =15 或 5×3=15
4 × 5 =20 或 5×4=20
6
(1)跳绳的有多少人? 3 × 2 = 6 ( 人 ) 或 2×3=6(人)
(2)跳绳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6 + 2 = 8 (人)
1 根据口诀写算式。
三五十五
_3_×__5_=___1_5__ _5_×__3_=___1_5__
二五一十
_2_×__5_=___1_0__ _5__×_2__=__1_0__
四五二十
_4_×__5_=__2_0__ _5_×__4_=__2_0__
五五二十五
_5_×__5_=___2_5_
2 快速抢答。
3×4=12 1×5=5 5×3=15
5的乘法口诀你会背吗?
5的乘法口诀有五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1
想一想:5×1= 5 一五得五 5×3= 15 三五十五
5×2= 10 二五一十 5×4=20 四五二十
2
一二三四五五
二得一十二十五十五
同桌互动,一个人说乘法口诀的前半句,另一个 人说后半句,像对口令一样在游戏中背诵口诀。
3×5=15或5×3=15
三五十五
4个5相加
4×5=20或5×4=20
四五二十
5个5相加
5×5=25
五五二十五
5的乘法口诀中,积的个位数字是0或5,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5。
说歌谣 记口诀
一只手五个指 , 一五得五。 两只手十个指 , 二五一十。 三只手十五指 , 三五十五。 四只手二十指 , 四五二十。 五只手二十五指 , 五五二十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目录(1-6都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目录(1-6都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及知识要点教学目标总结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1. 数一数2.比多少第二单元位置1.上、下、前、后2. 左、右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2. 比大小3. 第几4. 分与合5. 加法6. 减法7. 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拼一拼,搭一搭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6和7的认识2. 6、7的加减法3. 6、7的加法与减法应用4、8和9的认识5、8和9的加减法6. 8和9的加减法应用7.10 的认识8.连加连减9.加减混合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 11-20各数的认识(一)2. 11-20各数的认识(二)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七单元认识钟表认识整时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9加几2. 8、7、6加几3. 5、4、3、2加几第九单元总复习:1. 20以内的数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3.认识图形4. 认识钟表一年级上册知识点: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第一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5的乘法口诀
每盘有()块,有()盘,一共有()块。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诀:()
口诀:二三得六
算式:1.
2.
口诀:二四得八
算式:1.
2.
一共有多少根筷子?
课题3、4的乘法口诀
课型练习课班级二年级(四)班
单位教师姓名胡志葵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3、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整理1-----5的乘法口诀,发现其规律。

2.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在活动中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
环节
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法指导修改补充

复习旧知1.通过上节课的学
习你知道了些什
么?
2.整理口诀表
整理之后你有怎样
的发现,你是怎样记
忆口诀的把你的方
法介绍给你的朋友。

重点回忆你所知
道的乘法口诀以
及每句口诀所对
应的乘法算式。

你能像这两个小
朋友一样整理一
下乘法口诀呢?
横着看一看
竖着看一看
看看每行最右侧
的口诀
一共有几个?
二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14页
综合练习第1题
2.完成课本14
页综合练习第3题
3.完成课本14
页综合练习第5题
找一题说说你的想法
4.完成课本15
页综合练习第10题
你有怎样的发现?
你能说说上下两个
算式之间的关系
么?
你还记住了其他有
关2、3、4的口诀
么?
说说你的运算顺
序。

上下两个算式的结
果怎样,为什么会
这样?思考一下乘
法的意义。

三知识应用1.完成课本14
页综合练习第2.题
2.完成课本15页综合
练习第9题,说说你的
想法?
3.完成课本15页第12
题,说说你根据问题找
到了哪些相关信息?
思考:一个窝里几
个蛋?有几个窝?
先统计,说说统计
的方法,根据乘法
的意义写出算式。

根据图仔细看看,
数数一个路灯上有
几个灯泡,根据你
的发现写出算式。


课外拓展说儿歌
你能继续说下去
么?同你小组的
成员比一比,看
谁说的多。

学习
评价
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互评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