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左翼文学的兴起与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针对太阳社成员强调文学与政治的等同性、文 学的工具论等表示出极大反感,其《文艺与政治的 歧途》说,如果将文艺等同于政治,那就“踏着 ‘文学是宣传’的梯子而爬进唯心的城堡里去了”; 他在《文艺与革命》中明确指出,“一切文艺固是 宣传,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革命文艺“要先 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

依据新人文主义的文学观,梁实秋指出中国新文学运动 趋于浪漫主义,有四个特征:

根本是受外国的影响,推崇情感轻视理性,所采取的对人生 的态度是印象的,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左翼文学的发生具重要内、外原因,就其外在看:



这些成为“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提倡革命文学 的刺激力量与重要背景。

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
(1)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标示新文学的 无产阶级方向; (2)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 沈泽民、蒋光慈等在1920年代初期提倡革命文学。 其中沈泽民、蒋光慈还组织革命文学团体春雷社, 专门提倡革命文学。 (3)1920年代中后期,茅盾、郭沫若都写了一些 文章,开始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二)革命文学的提出:
1928年1月,一批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作家蒋光慈、 钱杏邨、孟超等来到上海,新成立了太阳社,并创办 的《太阳》月刊;与此同时,李初梨、冯乃超、彭康 等刚从日本回国的青年革命作家加盟创造社(通常称 为后期创造社);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联手,正式打 出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大旗。


总之,纵观这场革命文学倡导和论争的全 过程,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在倡导革命文学 时有着明显的“左”的思想和宗派情绪,对 革命文学的认识不无激进的片面性。

但从整体上看,这是一场革命阵营内部的文学思 想的论争。
通过对革命文学性质、对象、功能、特征等问题 不同的辨析和讨论,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 影响。 特别为加强革命作家的团结和文艺界的联合准备 了条件。



(3)“左联”努力建立自己的文学阵地,扩大 自己的文学队伍。

“左联”陆续创办了机关杂志《世界文化》及《拓 荒者》、《萌芽月刊》、《北斗》、《十字街头》、 《巴尔底山》等多种公开或秘密的刊物,并在日本 东京和全国各地成立小组或设立分盟,吸收和团结 了大批追求革命的文学青年。 这些刊物和分支组织,既加强了革命文艺队伍的建 设,又积极配合了革命斗争的宣传,在1930年代文 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文主义文艺思想显得驳杂、含混,在不同人 身上其特征各不相同:

人文主义文艺思想其精神主要来源于西方的人文 主义文艺美学思想,柏拉图、康德、席勒、克罗 齐的美学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柏格森、 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与悲观哲学,波特莱尔、 瓦雷里等的象征主义等等,都是他们的精神资源。

这些形成了对人、人性,对人的生命本体,对人 类自身思考的文学观念,注重文学独立性与审美 特征等,这些文学观念就与把文学作为革命的工 具、文学应服务于时代、社会的左翼文学观念产 生了重要冲突。

由文学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本应是一个 符合规律的历史发展过程,但倡导者否认二者的继 承关系,把小资产阶级作家当作革命的对象,因此, 其批判矛头对准了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等 “五四”重要作家;

由此,一场革命文学的论争同时展开。

《文化批判》创刊号上, 冯乃超发表《艺术与社 会生活》一文,把鲁迅、 茅盾、叶绍钧、郁达夫、 张资平都当做“社会变 革期中的落伍者”加以 批判。


(2)加强与世界文学,尤其是世界无产阶级文 学的联系,以及文学大众化的推广。

“左联”先后成立了“国际文化研究会”和“文艺 大众化研究会”两个组织; 左联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日本及西方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对外国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介绍,丰富了左 翼文坛并为创作提供了范例。 同时,将“大众化”提到议事日程,作为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左联”大量关 于大众化讨论的文章,涉及到如何继承民族传统与 吸收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促进了革命文学发展方 向的理论思考。




出席成立大会的有鲁迅、冯雪峰、柔石、沈端先 (夏衍)、冯乃超、李初梨、钱杏邨、蒋光慈、 彭康、阳翰笙等四十余人,最初加盟的有五十余 人,包括郭沫若、郁达夫等。 大会选出了鲁迅、田汉、沈端先、郑伯奇等7人 组成常务委员会。

会上通过的左联理论纲领和工作方针,即左联组 织宣言:
“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 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 “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将革命文学作为“阶级的武器”,革命宣传的 “工具”,是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倡导革命文 学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革命文学的争论: 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倡导革命文学时显示出激 进与极端的行为,他们在阐释无产阶级革命文 学的性质、功能及特征时认为:

“五四”以来那些重在描写和揭示现实人生的作品 已经过时,并进而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


(4)“左联”逐渐克服革命文学初期普遍存在 的幼稚病,从“罗曼蒂克”到现实主义,标志 其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初期革命文学存在标语化、口号化、概念化、公式 化,被丁玲称为“光赤的陷阱” ——“革命+恋爱” 的创作模式就是明显表现,对此,“左联”作了几 次清算与审视,强调作家创作中从小资产阶级立场 到无产阶级立场的转变的同时,积极推行富于革命 意味的新的现实主义。 茅盾长篇小说《子夜》等作品的问世,将左联的文 学创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等一大批左翼青年作家 成长起来,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深入发展 的新情势。




《创造月刊》(2卷5号, 1928年12月)发表批判茅 盾的文章。 茅盾发表了《从牯岭到东 京》、《读〈倪焕之〉》 等文章,批评他们排斥文 艺表现小资产阶级将会失 去读者,造成革命文学的 衰亡。 他在《写在〈 野蔷薇〉的 前面》强调,在今天革命 低潮时期,更应该坚持现 实主义精神“凝视现实”、 “揭露现实”,并对革命 文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 意见。
第二个十年的中国 现代文学

第一讲 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人文 主义文艺思潮

一、左翼文学的兴起 (一)左翼文学产生的原因: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1928年至1937年,即左 翼文学运动的发生、发展时期。

其主要标志是以1927年“四· 一二”政治事变为开端,文学在 一个强大的反作用力下急遽地转向“政治化”。 (1)1925年“五卅”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进一步兴起; (2)国民党发动的“四· 一二”政变的刺激在文学上的反映; (3)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红色三十 年”;

有关第二个十年的文艺论争主要有:

(一)1928-1930左翼 文坛与“新月派”的 斗争:
1928年《新月》创刊, 创刊号中刊出了《〈新 月〉的态度》一文; 针对左翼文学的标语口 号等粗制滥造的现象, 提出文学的“健康”与 “尊严”两大原则; 坚持文艺的普遍人性, 反对文学的阶级性,反 对左翼文学。 代表人物:梁实秋

太阳社与后期创造社分别以《文化批判》、 《创造月刊》、《太阳》月刊等杂志为阵地, 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李初梨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指出,文学的 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一切的 文学,都是宣传”,“支配阶级的文学,总是为自 己的阶级宣传,组织”。 成仿吾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中则强调无产 阶级文学“必须从事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全部的合理 的批判”。


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题为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 要演讲,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 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总结。

鲁迅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左翼’ 作家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危险性,提出了作家队伍的改造 问题,告诫左联在“目的都在工 农大众”的共同目标下扩大联合 战线,“造就出大群的新战士”。 并客观地分析了当时形势和左翼 文艺运动的现状,为“左联”健 康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四)“左联”的成立: 1929年上半年,革命文艺阵营内部的论争基本结
束。 面对国民党越加猖狂的“围剿”,为适应新的斗争 形势的需要,中共有关领导要求后期创造社、太阳 社成员与鲁迅等作家联合起来,成立革命作家的统 一组织。 冯乃超、沈端先(即夏衍)、冯雪峰与鲁迅商议, 召开以“清算过去和确定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为 中心的讨论会。 经过近半年筹备,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 盟(简称“左联”)在上海宣告正式成立。
郁达夫
叶圣陶



《文化批判》第4 号(1928年4月号) 出版批判鲁迅特辑; 《太阳月刊》( 1928年3月号)发表 钱杏邨批评鲁迅的 的长篇论文《死去 了的阿Q时代》; 有的文章谩骂鲁迅 为“封建余孽”、 “双重反革命”。

在论争中,鲁迅等作家发表了一系列回应文章, 并借此阐释了对革命文学的基本看法。

创造社创刊《文化批判》,另一刊物《创造月刊》第1期8号 起,也明显地表现出政治“突变”的倾向。 1928年2月《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发表成仿吾的《从文学 革命到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上李初梨的《怎样 地建设革命文学》两篇文章,可以说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向 第二个十年过渡的宣言。

从此,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真正的革命文学时期。


二、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以及革命文学、 非革命文学的争论斗争

第二个十年除新兴的左翼文学思潮外,主要是人 文主义文艺思潮,它承续了“五四”文学的个性 主义、人道主义以及人的文学潮流,其代表人物 主要有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
这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有巴金、老舍、曹禺、 沈从文、李颉人、茅盾、林语堂、何其芳、戴望 舒、卞之琳,以及早期丁玲、新感觉派等作家的 创作。
wenku.baidu.com





作为新月派的理论家梁实秋,其文艺思想主要源于美 国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并对“五四”以来的中国 新文学进行反思与评价,提出以“人性”为核心的道 德评价的文学标准,以及古典主义“节制”的美学原 则。 白壁德主义源于一次大战后对西方社会历史的反思, 当时的西方社会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新人文主义者认为当今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传统道德 信仰的丧失,必须重建古代人文精神,恢复“人的法 则”,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准绳,起而拯救重建之。 白璧德对古典主义以后的西方文艺思潮进行整体性批 判,而以浪漫主义为代表,诸如:抛弃古典艺术的理 性原则和节制精神,一味放纵情感与想象; 推崇个性而忽略艺术的普遍性,无节制的宣泄而破坏 适度的古典原则。


“左联”的实绩: (1)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经无产阶级文学倡导和论争得 到进一步的扩展,而左联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 究会则将此更加引向深入。 鲁迅、瞿秋白、茅盾、冯雪峰、胡风、周扬、钱杏 邨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著作大量翻译 介绍,为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宣传马 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们还撰写了一大批作家作品评论,表现出 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来总结中国新文学创作实 践经验的探索,正确指导了左翼文学创作的发展。

梁实秋

梁实秋 (1903-1987)
原籍浙江杭县 (今杭州余 杭),生于北 京,学名梁治 华、字实秋。 著名文学评论 家、散文家、 翻译家。
梁实秋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专 攻英语和英美文学。 在哈佛大学时师从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 1926年夏回国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学、 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 系主任。 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 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 馆长。1987年11月3日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 《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 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 辞典》,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 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