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表.xls
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
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试验日期:20XX年XX月XX日试验地点:XXXX地区试验人员:XXX一、试验目的:通过常水头渗透试验,评价地下水的渗透性能,为后续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二、试验步骤:1.选择试验点位:根据地质地貌特征和水文地质调查结果,选择距离地面较远、垂直面近似水平的点位。
2.准备工作:清理试验点位周围杂物,确保试验点位干净整洁。
3.安装试验设备:将渗透试验设备中的水桩和压水装置按照说明书安装在试验点位上。
4.注水试验:打开水源,逐渐增加水压直至达到试验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记录对应的水头和注水速率。
5.恒头试验:在达到设定的最大水头后,保持水源恒定,记录压力稳定后的水头和注水速率,稳定时间一般选择30分钟以上。
6.降水试验:逐渐降低水源压力,记录不同压力下的水头和注水速率。
三、试验结果:1.注水试验:设定的最大水头为X米,对应的注水速率为X立方米/小时。
2.恒头试验:在最大水头维持稳定的30分钟内,水头变化较小,平均水头为X米,注水速率为X立方米/小时。
3.降水试验:水源压力降低到X时,对应的水头为X米,注水速率为X立方米/小时。
四、分析与讨论:1.注水试验和恒头试验的水头和注水速率变化较小,说明地下水渗透性能较好,水源强大且稳定。
2.降水试验中,随着水源压力的降低,水头和注水速率逐渐减小,说明地下水的渗透性能与水源压力相关。
3.结合地质地貌特征和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地下水的形成机制和流动路径。
五、结论:根据常水头渗透试验的结果分析,XXX地区地下水渗透性能良好,水源充足稳定,适合进行后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六、建议:1.进一步研究地下水的补给源和流动机制,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结合试验结果和地质地貌特征,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上为常水头渗透试验的记录,试验结果和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信息对后续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变水头渗透系数的测定
13.3变水头渗透试验13.3.1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渗透容器:由环刀、透水石、套环、上盖和下盖组成。
环刀内径61.8mm,高40mm;透水石的渗透系数应大于10-3cm/s。
2变水头装置:由渗透容器、变水头管、供水瓶、进水管等组成(图13.3.1)。
变水头管的内径应均匀,管径不大于1cm,管外壁应有最小分度为1.0mm的刻度,长度宜为2m左右。
13.3.2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3.1.4条或第3.1.6条的规定进行,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和密度。
13.3.3变水头渗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装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渗透容器,用螺母旋紧,要求密封至不漏水不漏气。
对不易透水的试样,按本标准第3.2.4条的规定进行抽气饱和;对饱和试样和较易透水的试样,直接用变水头装置的水头进行试样饱和。
2将渗透容器的进水口与变水头管连接,利用供水瓶中的纯水向进水管注满水,并渗入渗透容器,开排气阀,排除渗透容器底部的空气,直至溢出水中无气泡,关排水阀,放平渗透容器,关进水管夹。
3向变水头管注纯水。
使水升至预定高度,水头高度根据试样结构的疏松程度确定,一般不应大于2m,待水位稳定后切断水源,开进水管夹,使水通过试样,当出水口有水溢出时开始测记变水头管中起始水头高度和起始时间,按预定时间间隔测记水头和时间的变化,并测记出水口的水温。
4将变水头管中的水位变换高度,待水位稳定再进行测记水头和时间变化,重复试验5~6次。
当不同开始水头下测定的渗透系数在允许差值范围内时,结束试验。
13.3.4变水头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13.3.5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应按式(13.1.3)计算。
13.3.6变水头渗透试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D表D-22。
土的渗透试验(常水头渗透试验)检测记录表
测压管水位
水位差
水力坡降J
渗透水量Q(cm3)
渗透系数Kt(cm/s)
平均水温
t(℃)
校正系数ηt/η20
水温20℃时
渗透系数k20(cm/s)
平均渗透系数k20(cm/s)
1管
(பைடு நூலகம்m)
2管
(cm)
3管
(cm)
H1
(cm)
H2
(cm)
平均H
(cm)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土的渗透试验(常水头渗透试验)检测记录表JJ0121b
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试验地点
来样日期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温度: ℃ 湿度: %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土样编号土样说明试样高度cm试样断面积cm2
试样干质量g土粒比重孔隙比测压孔间距cm
试验次数
变水头渗透试验报告
变水头渗透试验报告一、引言变水头渗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研究方法,通过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来研究地下水的运动和滞留情况。
本报告旨在对变水头渗透试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二、试验目的通过变水头渗透试验,我们的目的是研究地下水的渗透性质和水力特征。
具体而言,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测定地下水的渗透系数,以评估地下水的渗透能力;2. 研究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与渗透速率之间的关系;3. 分析地下水的滞留时间和滞留深度。
三、试验装置与方法1. 试验装置:本次试验使用了一个地下水观测井和一套水泵系统。
观测井用于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水泵系统用于改变地下水位。
2. 试验步骤:a) 在试验井中设置压力计,用于测定地下水位的变化;b) 将水泵启动,改变地下水位;c) 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过程,包括水位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幅度等。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地下水位的变化曲线显示出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这表明地下水受到了外部水位变化的影响;2. 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分析,我们计算得到了地下水的渗透系数,该数值反映了地下水渗透能力的大小;3. 地下水的渗透速率与水力梯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水力梯度越大,渗透速率越快;4. 地下水的滞留时间和滞留深度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有关,幅度越大,滞留时间越长,滞留深度越深。
五、结论与意义通过本次变水头渗透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地下水的渗透能力与渗透系数密切相关,渗透系数越大,地下水的渗透能力越强;2. 地下水的渗透速率受到水力梯度的影响,水力梯度越大,渗透速率越快;3. 地下水的滞留时间和滞留深度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有关,幅度越大,滞留时间越长,滞留深度越深。
本次变水头渗透试验对于研究地下水的运动和滞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下水的渗透性质和水力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渗透试验
渗透试验专业班级港航5班学号姓名同组者实验编号实验名称渗透试验实验日期2012.10.10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一、试验目的测量土体的渗透系数k。
二、试验原理渗透试验原理就是在试验装置中测出渗流量,不同点的水头高度,从而计算出渗流速度和水力梯度,代入(8-1)式计算出渗透系数。
(8-1)v ki由于土的渗透系数变化范围很大,自大于10-1cm/s到小于10-7cm/s,故实验室内常用两种不同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常水头试验装置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比较大的无凝聚性土的渗透系数;变水头渗透试验装置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比较小的凝聚性土的渗透系数。
特殊设计的变水头试验测定粗粒渗透系数和常水头试验测定渗透性极小的粘性土渗透系数也很常用。
三、试验设备及试验操作(一)常水头试验1.仪器设备(1)70型渗透仪;(2)附属设备:木锤、秒表、天平等。
2.操作步骤(1)装好仪器,检查是否漏水。
将调节管与供水管相连,由仪器底部充水至水位达到金属透水板顶面时,放入滤纸,关止水夹;(2)取代表性风干土样3~4kg,称重精确至1g,测定风干含水率;(3)将试样分层装入仪器,根据预定孔隙比控制试样密度。
每层装完后从调节管进水至试样顶面。
最后一层应高出上测压管孔3~4cm。
待最后一层试样饱和后,继续使水位上升至圆筒顶面。
将调节管卸下,使管口高于圆筒顶面,观测三个测压管水位是否与孔口齐平;(4)量测试样顶面至筒顶余高,计算出试样高度。
称量剩余土样,计算出装入质量,计算试样干密度和孔隙比;(5)供水管向圆筒顶面供水,使水面始终保持与渗透仪顶面齐平,同时降低调节管高度,形成自下向上方向的渗流。
固定调节管在某一高度,过一段时间后,三个测压管水位达到稳定值,表明形成稳定渗流场; (6)记录三个测压管水位H 1,H 2,H 3,则测压管Ⅰ和Ⅱ水位差为h 1= H 1-H 2,测压管Ⅱ和Ⅲ的水位差为h 2= H 2-H 3。
计算渗径长度为L=10cm 的平均水位差h =( h 1+ h 2) /2= (H 1- H 3)/2;(7)开动秒表,用量筒接取经过一段时间Δt 的渗流量ΔQ ,量测渗透水的水温T °C ;(8)改变调节管的高度,达到渗透稳定后,重复(6)、(7)的步骤,平行进行5~6次试验;(9)按式(8-4)计算每次量测的水温T °C 时的渗透系数k ti ;QLk tAh ∆=∆ (8-4)(10)计算渗透系数均值:1t tik kN=∑ (8-8)(11)按下式折算到20°C 时的渗透系数k 20:2020t tk k ηη= (8-9)式中,t η,20η分别为水温T °C 和20°C 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
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
样品编号 委托日期 委托编号 取样地点 记录编号 试验日期
表号:铁建试录142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27号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描述 试样高度 cm 试样面积A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编号
示值范围
分辨力
温度(℃)
相对湿度(%)
采用标准 cm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试样干密度
g/cm 试样质量 水位差(cm)
水力坡降J ⑻=0.1× ⑺
渗透水 量Q 渗透系数k T 平均水温 校正系数η T/η (cm3) (cm/s) (℃) 20 ⑽=⑼/[A × ⑴] ⑻× ⑼ ⑾ ⑿
附注: 试验 计算 复核
3
g 土粒密度
g/cm
3
孔隙比e
测压孔间距 10 cm 水温20℃渗 透系数k 20 平均渗透系数 k 20(cm/s) (cm/s) ⒀=10× ⑿ ⒁=Σ⒀/n
测压管水位(cm) 经过 时间 t (s) ⑴
试验 次数 n
Ⅰ管 ⑵
Ⅱ管 ⑶
Ⅲ管 ⑷
H1 ⑸=⑵ -⑶
H2 ⑹=⑶-⑷
平均H ⑺=[⑸- ⑹]/2
渗透试验
土的渗透试验一、试验目的土具有被水透过的性能称为土的渗透性。
渗透性质是土体的重要的工程性质,决定土体的强度性质和变形、固结性质。
渗透试验主要是测定土体的渗透系数k。
渗透系数的定义是单位水力坡降的渗透流速,常以cm/s 作为单位。
二、试验原理渗透试验原理就是在试验装置中测出渗流量,不同点的水头高度,从而计算出渗流速度和水力梯度,代入(1-1)式计算出渗透系数。
(1-1)v ki由于土的渗透系数变化范围很大,自大于10-1cm/s到小于10-7cm/s,故实验室内常用两种不同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常水头试验装置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比较大的无凝聚性土的渗透系数;变水头渗透试验装置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比较小的凝聚性土的渗透系数。
本试验采用的纯水,应在试验前用抽气法或煮沸法脱气。
试验时的水温宜高于试验室温度3~4°C。
三、试验设备及试验操作(一)常水头试验1.仪器设备金属封底圆筒、金属孔板、滤网、测压管和供水瓶金属圆筒内径为10cm,高40cm。
当使用其他尺寸的圆筒时,圆筒内径应大于试样最大粒径的10 倍。
2.操作步骤(1)装好仪器,检查是否漏水。
量测滤网至筒顶的高度,将调节管与供水管相连,由仪器底部充水至水位达到金属透水板顶面时,放入滤纸,关止水夹. (2)取代表性风干土样3~4kg,称重精确至1g,测定风干含水率;将风干土样分层装入圆筒内,每层2~3cm,根据要求的孔隙比,控制试样厚度。
当试样中含粘粒时,应在滤网上铺2cm 厚的粗砂作为过滤层,防止细粒流失。
每层试样装完后从渗水孔向圆筒充水至试样顶面,最后一层试样应高出测压管3~4cm,并在试样顶面铺2cm 砾石作为缓冲层。
当水面高出试样顶面时,应继续充水至溢水孔有水溢出。
将调节管卸下,使管口高于圆筒顶面,观测三个测压管水位是否与孔口齐平。
图4.1 常水头渗透装置1—金属圆筒;2—金属孔板;3—测压孔;4—测压管;5—溢水孔;6—渗水孔;7—调节管;8—滑动架;9—供水管;10—止水夹;11—温度计;12—砾石层;13—试样;14—量杯;15—供水瓶(3)量试样顶面至筒顶高度,计算试样高度,称剩余土样的质量,计算试样质量。
土的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表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土的比重
空隙比
试样断面积78.5cFra bibliotek2试样干质量(g)
测压空间距(mm)
100
试样高度(cm)
试验编号
经过时间(s)
测压管水位
水位差
水力坡降
渗透水量(cm3)
渗水系数(cm/s)
平均水温(℃)
校正系数
水温20℃时渗透系数
平均渗透系数(k20)
1管
2管
3管
H1
H2
平均H(cm)
1
2
3
4
5
6
备注:试验过程应保持水温高于室温3~4℃,应对水温进行监控,若低于该要求应采取措施。为保证水温高于室温,本次试验时加煮沸后的热蒸馏水进行勾兑,使水温达到℃,高于室温℃。
土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表
XX-4018a
工程名称
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
□GB/T50123-1999 □JTG E40-2007 □TB 10102-2010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RH= %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常水头渗透仪电子天平秒表量筒温度计
所用的水(现场水或蒸馏水,蒸馏水需标明制备方式,煮沸或真空)。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渗透试验一般规定1. 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粗粒土,变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细粒土。
2. 本试验采用的纯水,应在试验前用抽气法或煮沸法脱气。
试验时的水温宜高于试验室温度3~4℃。
3. 本试验以水温20℃为标准温度,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20T k k T 20ηη (1) 式中 k 20——标准温度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 );ηT ——T ℃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s );η20——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s )。
粘滞系数比ηT /η20查表1。
表1 水的动力粘滞系数、粘滞系数比、温度校正值续表 14. 根据计算的渗透系数,应取3~4个在允许差值范围内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试样在该孔隙比下的渗透系数(允许差值不大于2×10-n)。
5. 当进行不同孔隙比下的渗透试验时,应以孔隙比为纵坐标,渗透系数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关系曲线。
常水头渗透试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掌握均匀砂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加深对岩石渗透系数的认识。
(2)了解达西实验装置,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从而提高对直线渗透定律的理解。
(3)渗透系数是进行井孔、矿坑涌水量及水库,渠道渗流量计算时不可缺少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二、实验方法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很多,在室内常用达西仪,戚姆仪及渗压仪等方法测定。
在野外常用井孔抽水,注水及试坑渗水、压水试验等方法,所得资料可靠精度高,但效率低,成本高。
本次实验采用达西仪测定岩石的渗透系数。
三、实验原理岩石渗透系数是定量描述岩石透水性能的物理指标,岩石空隙越大、连通性越好,则渗透系数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水量越多。
其物理含义是当水力坡度等于1时,渗透系数就等于渗透速度。
常水头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T QLkAHt(2)式中k T——水温为T℃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Q——时间t秒内的渗出水量(cm3);L——两测压管中心间的距离(cm);A——试样的断面积(cm2);H——平均水位差(cm);t——时间(s)。
68 常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68 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合同段
分项工程
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
工程部位
检验单位
桩号范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场单位
取样日期
试验日期
取样地点
使用范围
仪器编号
土粒比重
试样高度(cm)
侧压孔间距(cm)
试样断面积(cm2)
平均渗透系数
孔隙比
试验干质量(g)
土样说明
试验
次数
经过
时间
(S)
测压管水位(cm)
水位差(cm)
水力
坡降
渗透
水量Q
(cm3)
渗透
系数KT
(cm/s)
平均
水温T
(℃)
校正
系数
Ηt/η2
水温20度
时渗透
系数
(cm/s)
1管
2管
3管
H1
H2
平均H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试验监理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7 6.18E-05 0.301538 1.862E-05
水温 (℃)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校正系数 渗透系数
平均渗透
ηT/η20
k20
系数k20
(cm/s)
(cm/s)
0.964 1.7954E-05 1.795E-05 0.964 1.7954E-05 0.964 1.7954E-05 0.964 1.7954E-05
(s)
6107 6107 6107 6107
(cm)
85.5 85.5 85.5 85.5
(cm)
kT(cm/s)
42.7 6.18E-05 0.301538 1.862E-05
42.7 6.18E-05 0.301538 1.862E-05
42.7 6.18E-05 0.301538 1.862E-05
变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土样说明
试样面积
测压管断
土样编号
面积
孔隙比
仪器编号
试样高度
试验日期
开始时间 终了时间 经过时间 开始水头 终了水头
水的温渗T透℃系时
t1
t2
t
h1
h2
2.3aL/At lg(h1/h2) 数
( h m s)
0 0 0 0
(h m s)
6107 6107 6107 5558
(s)
6107 6107 6107 5558
(cm)
85.5 85.5 85.5
90
(cm)
kT(cm/s)
42.7 6.18E-05 0.301538 1.862E-05
42.7 6.18E-05 0.301538 1.862E-05
42.7 6.18E-05 0.301538 1.862E-05
35 6.79E-05 0.410174 2.784E-05
水温 (℃)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校正系数 渗透系数
平均渗透
ηT/η20
k20
系数k20
(cm/s)
(cm/s)
0.964 1.7954E-05 2.017E-05 0..6835E-05
变水头渗透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土样说明
试样面积
测压管断
土样编号
面积
孔隙比
仪器编号
试样高度
试验日期
开始时间 终了时间 经过时间 开始水头 终了水头
水的温渗T透℃系时
t1
t2
t
h1
h2
2.3aL/At lg(h1/h2) 数
( h m s)
0 0 0 0
(h m s)
6107 6107 6107 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