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检测方法实践

合集下载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及探索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及探索
层 强 夯 的 具 体 方 案
邯 郸 市 某 房 地 产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拟 建 小 区 . 区 原 始 地 貌 属 于 丘 场
( 如 果 试 夯 不 能 满 足 步 骤 3的 要 求 , 能 满 足 步 骤 5的 要 求 , 8) 而
陵 , 个 场 地 地 形 复 杂 , 沟 发 育 。 冲 沟 已 进 行 回填 平 整 . 存 地 形 同 样 可 适 当 增 大 试 夯 面 积 , 夯 结 束 后 . 用 现 场 检 测 方 法 确 定 深 整 冲 现 试 采
( ) ( 1 第 层 素 填 土 : 红 色 , 塑 , 强 度 低 , 质 分 布 不 均 , 褐 硬 干 土 场 处 回 填 . 目前 我 国 地 基 处 理 采 用 强 夯 法 处 理 素 填 土 地 基 工 艺 是 成 熟
( 第② 层 素填 土 : 黄 色 , 塑 , 强 度低 , 2) 褐 硬 干 上部 松 散 易塌 , 土 理 分 析 , 一 的 办 法 是 加 大 夯 间 距 离 , 少 夯 锤 底 面 积 , 大 落 距 , 唯 减 增
较 平 坦 。场 区 上 部 素 填 土 填 埋 时 间 较 短 , 埋 时 无 规 律 性 , 布 不 均 层 强 夯 的 影 响 浓 度 . 此 确 定 是 否 可 采 用 不 分 层 强 夯 处 理 方 案 。 填 分 据
匀 , 学 性 质 较 差 , 陷 等 级 为 Ⅱ 级 。 依 据 勘 察 报 告 , 区 地 层 共 分 力 湿 场
篁 堡
中国; 技术 企盖
强 夯 法 在 湿 陷 性 黄 土 地 基 中 的 应 用 及 探 索
文 /于 洁 李 霞 冯 晓洲
【 要】 摘 强 夯 法地基 加 固施 工技 术 在邯 郸 市某 小 区冲 沟地基 处 土 地基 的 成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王义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6摘要:以太原市某低含水量、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为例,通过增湿处理和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法)成桩的水泥土桩处理工艺,解决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问题。

现场试桩试验选取了桩距1300mm和桩距1400mm这2种方案进行比选。

通过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湿陷性试验结果和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的评判,得出该工程最佳设计参数。

该工艺为低含水量、深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孔内深层强夯法;增湿;沉管成孔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1001(2020)12-2224-02DOI:10.14144/ki.jzsg.2020.12.007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Large Thickness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by Deep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nside Pile HoleWANG YiqiangTraffic Engineering Branch of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Limited Company,Beijing100036,ChinaAbstract:Taking a low water content and large thickness self-weight collapsible loess in Taiyuan as mn example,the problem of self-weight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is solved by the treatment of humidification and the cement soil pile treatme n t by the deep dyn a mic compact!o n method in side pile hole(DDC).Two schemes of pile spaci n g of1300mm and1400mm are selected for field pile test.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collapsibility test results and average compaction coefficient of soil between piles,the optimal desig n parameters of the project are obtai ned.The tech no l ogy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 nee for foun d ation treatme n t in low water content and deep self-weight collapsible loess area.Keywords:collapsible loess;deep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nside pile hole;humidification;sinking pipe hole-forming湿陷性黄土是一类非饱和欠压密土E,由于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的微观结构,故当遇水浸湿时,在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土体结构发生破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湿陷变形,对建筑物有极大危害。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三轴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三轴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三轴试验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基于对强夯法加固地基机理以及三轴试验与黄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分析,文章进行了三轴试验,讨论了试验原理与方法以及步骤,最后得出了夯后黄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分析及结果。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三轴试验;强夯法1 强夯法加固地基机理强夯的基本原理是:在巨大冲击能作用下,土体产生了应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中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的裂隙形成了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顺利溢出,土体迅速固结,从而降低了此深度范围内土的压缩性,提高地基承载力。

经过强夯的粘性土,其地基承载力可增加1- 3倍,粉砂土可增加4倍,砂土可增加2~4倍。

由于各类土质差别极大,强夯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很难建立适用于各类土的加固理论,概括地讲强夯法有三种不同的机理:动力密实;动力固结机理;动力置换机理。

2 三轴试验与黄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分析2.1三轴试验介绍三轴剪切试验也称三轴压缩试验。

先将试件在三轴仪压力室内安装好,加周围压3(即小主应力),再让试件排水固结(也可不固结),然后分级加偏差应力△1:= 1一3,对试件进行剪切,直至试件破坏。

根据试验成果绘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1一3) 一1,从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上寻找破坏时的偏差应力(1一3)f,破坏时的最大主应力为1f= 3+(1一3)f。

这样用周围应力3和相应的1f就可以绘制一个极限应力状态应力圆。

改变几种周围应力3就可绘制几个极限状态应力圆。

按极限平衡条件,极限状态应力圆的公切线就是莫尔一库伦破坏包线。

从破坏包线可定出土的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2.2黄土应力应变关系介绍黄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是黄土变形强度特征的反映,特别是黄土在主应力差(1一3)作用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是研究黄土变形强度特征的基础。

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非完全确定,受成因时代、受力历史和试验条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多数研究将其曲线划分为三种类型。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
施工准备
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 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 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对原 有构筑物造成破坏。在施工现场有代表 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 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初步确定强夯参
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 夯。在试夯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调 整,编写施工组织计划,经驻地监理组 审查,报总监代表审批同意方可施工。
铺机自身缺陷等多方面因素相叠加造成 有规则的纵向裂缝,而行车荷载加速其 发展过程,这给以后老油路上摊铺水泥 稳定碎石提供施工依据,也敲响警钟。
防治措施
为防止今后道路施工中类似裂缝 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特提出以下几点 防治措施:
施工时间选择,尽量选择温差不 太明显的初秋季节。
设计配合比,须要验证级配的合 理性,配合比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同时 水泥标号及含量从严控制,才能满足强 度要求,同时应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指土层浸水后,由于土自重及附加压力 的共同作用而发生的湿陷。黄土地区场 地的湿陷类型按实测自重湿陷量或室内 压缩试验累计的计算自重湿陷量判定。 当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不超过70mm 时,应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 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超过70mm时, 应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场地。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 施工工艺
夯点布置与强夯
夯点布置是否合理对于夯实效果 也有直接影响。夯点一般布置成正三角 形或正方形,这样布置比较规整,也便 于强夯施工。由于基础的应力扩散作 用,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其 具体放大范围,可根据构筑物类型和重 要性等因素考虑确定。夯点间距可根据 所要求加固的地基土性质和要求处理深 度而定。夯点间距一般取1.5~2.5倍的 夯锤直径。每4000mm2工作面为一个 施工单位。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 质确定,地基土渗透系数低,含水量 高,需分3~4遍夯击,反之可分两遍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工程实践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工程实践
21 0 1年第 3 第 6期 8卷
探矿 工程 土工程 实践
郭春平
( 山西省地勘局 24地质 队, 1 山西 运城 0 4 0 ) 4 0 0

要: 以同煤集团塔 山洗煤厂为例 , 探讨了强夯法在湿 陷性 黄土 中的应用 , 出了强夯 法处理 黄土 的适 用条件 、 提
静 力触 探 : m 深度 内 ,00k , 夯 前 3~6 5 40 JP 是 倍 ;00k , 30 JP 是夯前 的 2 5~ . 4倍 。 标 贯 击数 :. 深 度 内 , 后 是 夯 前 的 5~7 5 0m 夯
倍。
的工程 地质 条件 、 场条件 等 因素 , 现 采用 强夯 法 处理
在一 定压 力下 黄 土受 水 浸 湿 后 结构 破 坏 , 土体 强 度 迅速 降低 而发 生显 著 附加下沉 的现象 。可 使建 筑物
2 工程 实例 2 1 工程 概况 .
产生不均匀沉降与裂缝 , 危害建筑物安全 , 对人们 的
生命 财产造 成损 失 。 因此 在 工程建 设 中需要 对 此类 土进行 处理 , 除 其 湿 陷性 。在 施 工 中一 般 采 用 的 消 方 法是 强夯 法 、 灰土桩 法 或 换 土垫 层 法 ( 防水 ) 。在 湿 陷性 黄土 地 区 , 采用 强 夯法处 理 地基效 果 明显 , 常 被建 设 单位所 接 受 。 采用 强夯法处理 地基 , 机 理为将 8~ 0t 其 4 的重 锤, 吊至一定 高度 (>1 后 自由下落 , 0m) 对土 体进 行 夯实 , 以提高地 基土 的强度 , 降低 地 基 土 的压 缩性 和
2 3 3 夯 后地 基 土 的变化情 况 ..
的技术参 数 , 择合理 的强夯施 工方案 。在 试夯 中采 选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湿陷性黄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强夯法成为一种常用的地基施工工法。

本文将介绍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法及其优势。

一、强夯法的原理强夯法是通过在土体中施加重物的重复冲击力,将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并增加土体的密实度。

重锤通过自由下落或由机械设备提供动力,落下时对地面施加冲击力,使土体发生振动变形,然后在冲击力消失前收回,然后再次落下,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重锤的冲击力能逐渐使土体逐渐密实,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二、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法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先进行地基勘察和测试,了解地基的性质和湿陷特点,确定施工方案。

同时,还需要清理地表杂物,平整工地。

2. 施工设备准备强夯法的施工设备主要有重锤和夯杆。

重锤通常由较重的铸铁制成,夯锤头的形状可因土质而变化。

夯锤的重量和夯击频率需要根据地基的情况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3. 施工操作(1)夯击点布置: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在地基表面布置夯击点,并进行标记。

夯击点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土体的不同特性和夯锤的工作效率来确定。

(2)夯锤操作:将夯锤举至一定高度,放开夯锤使之自由落下,击打地基。

夯击的力度由夯击的高度和重锤的质量来决定。

夯击后,夯锤回收至原高度,再次落下,反复夯击同一点位,直至地基密实。

(3)重复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夯锤的夯击次数和夯锤的布置顺序,对整个地基进行强夯施工。

正常情况下,重复夯击5-10次后会有较好的效果。

4. 后期处理施工完毕后,对地基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地基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地基仍存在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三、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优势1. 施工效率高:强夯法能快速对地基进行处理,施工速度快,能大大节约施工时间。

2. 提高土体密实度:通过强夯法施工,土体的密实度能得到显著提高,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ddc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应用实例

ddc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应用实例

DDC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应用实例1 DDC技术及其特点DDC技术,即孔内深层强夯法(down-hole dynamic compaction),是一种新型深层地基处理方法。

该法先成孔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或边填料边强夯,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1]。

DDC渣土桩复合地基(composite subgrad of slag-soil pile)是指用建筑垃圾、杂土、素土、石料、灰土、无毒工业废料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为填料,以DDC法形成具有较高承载了的复合地基[1]。

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相比,该技术有以下优势:1、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各类地基处理:如深厚层湿陷性黄土、液化土、软弱土、腐蚀性土、不均匀地基及回填垃圾地基等各种复杂建筑场地的处理。

2、用料标准低,就地取材:DDC技术的最大特之一就是对填料要求不严,可就地取材,凡是无机固体材料均可,如土、砂、碎石、建筑垃圾、碎砖块、混凝土块、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均可加以利用,而且不需要严格加工。

3、具有高动能、高压强和强挤密效应:夯击能可达2000~3000kN·m/m2,为一般强夯压能的5~8倍,根据工程需要可进行调高或降低。

4、地基承载力提高显著:渣土桩fk =1000~1800kPa,复合地基fk=200~800kPa,为原天然地基的3~9倍[2]。

5、地基处理深度大:一般处理深度20m左右,最深可达30m。

6、复合地基变形模量大,沉降变形小:变形模量显著提高,承载性状明显,地基变形量大为降低,E值可达30~40MPa 以上[2]。

7、社会经济效益好:该技术具孔内深层强夯的特征,故震动小,噪音低;消除渣土污染;可大量节约钢材、水泥,降低工程造价,一般可降低造价25~80%以上。

作为一项新技术,不仅新颖、独特、地基处理效果好,实用性强,更重要是具有环保意义,单项工程可消纳渣土上万方,是典型的绿色工程及经济适用技术。

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以及中原地带的各类地基处理中得到应用。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摘要:建设项目中如果遇到湿陷性黄土,会由于土层的不均匀沉降,导致项目建筑物本身、室外道路及地坪等受到干扰,发生局部下沉与裂缝等情况。

为克服此种土体带来的建设风险,需对地基加固处理,以消除处理深度范围内土质的湿陷性。

基于此,本文章简单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并结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货运区工程东货运区施工总承包项目具体情况,探讨了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而保证强夯法的应用价值,以供讨论参考。

关键词:强夯法;湿陷性;黄土地基引言:近几年,全国基础建设工作迅猛发展,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极其复杂。

湿陷性黄土被水浸湿,地基土强度会被严重减弱,出现明显沉陷现象,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

强夯法是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国家节省了巨额基础工程费用。

1.湿陷性黄土概述从本质上分析,湿陷性黄土主要是由小颗粒骨架构成,处于干燥或者是半干燥环境下,小颗粒骨架之间的黏结性比较低,形成了大小、形状不同的孔隙,所以湿陷性黄土也被称为大孔土。

黄土在被水浸湿之后,就会变得更加松散,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土体强度,甚至失去稳定性,从而导致土体结构出现下沉或是被破坏,为工程建设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就是破坏湿陷性黄土原来的大孔结构,重新塑造土体结构,优化土体物理性质,增强土体结构的承载力与稳定性[1-2]。

2.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因土层中的可压缩气孔较多,受到一定的夯击能与冲击波影响,土体便会出现沉降,土体实际的结构也会被破坏,局部还可能会产生明显的液化情况,夯击点周边易出现裂缝,使得水压力逐步的消散,黏土也会体现出实际的蠕变性,夯击的过程中,土体强度明显提升。

从宏观的层面上分析,加固区域的土体一旦受到应力波以及冲击波的作用,土体的密度便会明显提高,强度也会随之提升;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冲击波的影响之下,土体微观结构易产生明显的变化,颗粒重新排列,从而体现出相对饱满以及密实的状态,强度也会随之提高。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试验研究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试验研究

岩—— 支护 结构稳定性 研究I. 土力学 ,2 0 ,2 J岩 ] 05 6
( ) 1 7 -1 7 . 9 : 43 46
监测数 据 的正确性 .其结 果表 明 : a 同岩位移 变形 分为 急剧增 长 阶段 、缓慢增 长 )
阶段 和趋 向稳定 阶段 个 阶段 .拱 顶下沉 与水 平收 敛相 比较 ,初期 变形 显著 ,变形量 约为水 平收 敛 的
Dy m i Co s ld to M e h d na c n o i a i n to
CUI Xi o— i n a —q a g
( i w y D s n ad R sac ntueo ig a Poic ,Xnn 10 8 hn ) H g a ei n eerh Istt fQnh i rv e iig8 0 0 ,C ia h g i n
『1靳 晓光 ,李 晓 红 ,艾 吉人 ,等 . 深埋 长 隧道 1 某 地应 力演 化 及 同岩 应 力位 移模 拟 研 究lI水 文地 质 J .
C OMM NC TON T N A DZ TO . U iA i SS A D R I IN A
收 稿 日期 :2 0 — l 2 080一2
公 路 工 程 与 运 输
20 0 8年 第 1 0期Leabharlann 上 ( 第 1 2期 ) 总 8
强夯法处理湿 陷性黄 土路基 的
试验 研究
崔 小 强
( 肯海 省公 路 科 研 勘 测 设计 院 ,青 海 西宁 80 0 ) 10 8
摘 要 :通 过试 验 的 方 法 研 究 某 高速 公路 湿 陷性 黄 土路 基 的特 性 ,并 结 合 室 内击 实路 基 土 试 样 的 三 轴 剪切 试 验 和 现 场 强 夯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1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1

强夯施工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法一、前言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消除有效深度范围内湿陷性应当做为施工的首要工作。

其作法有:垫层法、强夯法、挤密桩法、予浸水法等,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强夯法施工既能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又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与垫层法、挤密桩法、予浸水法等相比较,具有操作容易,所用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费用低、效果好等优点,所以强夯法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首选方法。

二、工法特点1、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距建筑物及居民区安全距离200~300m以外均可采用。

2、操作简便、安全、工效高,既可以消除地基湿陷性,又能提高地基承载力。

3、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环保。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对大面积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特别适用,如大型厂房区、飞机场、体育运动场,高等级公路及铁路路基等建筑物的建设工程。

四、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黄土俗称大孔土,在高冲击能的作用下,地基土失去原结构,土粒重新排列,孔隙压缩,孔隙率减小,渗透性减弱,土体密实度得到极大提高,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湿陷性能消除,承载能力提高。

(二)、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三)、施工要点1、根据设计要求,在拟建区选择一段不小于20m×20m=400m2的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夯,以便选定强夯施工参数与工艺,试夯工作参照的主要技术标准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2002。

(1)单击夯击能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地基加固深度,结合当地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在缺少经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1预估。

表1 强夯法单击夯击能估算表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2)夯点的夯击次数确定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 kN·m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6000 kN·m时为1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 kN·m时为200mm;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③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与检验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与检验
维普资讯
第 1 期 2
北 方 交 通
强 夯 法 处 理 湿 陷 性 黄 土 地 基 的 施 工 与 检 验
孙维东
( 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阳 10 2 ) 辽 沈 112


结合朝阳 一 阜新高速公路施工, 介绍强夯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 的施工
朝 阳至阜新高速公路 K 1 70一K 1 80 4 9+ 0 49+ 0 段为边坡 、 河谷地貌, 地表冲沟发育。地表及浅部以 上更新 统坡 洪 积 黄 土 状亚 粘 土 ( 。+ 为主 , 厚 Q ) 层 53— .m; . 62 下伏基 岩为侏 罗系 土城 子组 ( 砂 岩 、 J) 泥岩 , 为软岩 。该段 黄土 主要 物理 力学指 标 : 隙 比 孔 114 湿 陷系 数 0 03, 陷起 始 压力 5 . ka 湿 .2 , .7 湿 68P , 陷量 62 m, Ⅱ 2 m 属 级非 自重湿陷场地。 本段路线 以路基方式穿越 , 路基平均填土高度 4 2 路基宽度 2 .m, .m, 6 O 填方边坡坡度 1 15 护坡 :., 道 宽度 2O 排 水沟宽 度 18 .m, .m。 32 强夯设计 情 况 . 2 4 强夯施 工质量 控制 . 高速公路路基要求基底应力不小于 8 P , 0ka 超 () 1 强夯 的施 工 应 设 专 职 质 量 检 查员 , 工 时 施 过湿陷起始压力, 黄土层厚度 4 9 按照路基沉降 .m; 应严 格遵守施 工步 骤 , 对夯 锤 的 重量 、 寸 、 并 尺 吊机 要求 消 除湿陷厚 度 57 有效 处理深 度 60 选用 .m; .m, 的机械 性能进 行严格 的检查 , 进行记 录 ; 00k m。加 固范 围考虑排水 沟影 响 , 处理 ( ) 夯 点放 线 进 行 严 格 的 复 核 , 2对 其偏 差应 小 夯击 能 20 N 宽度 超 出排 水 沟 外 侧 2 0 加 固 长度 16 宽 度 . m, 0m, 于 5 m; c 0 间 () 3 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的次序进行强夯 , 不 5 m。夯 点的平 面 布 置 采 用正 方 形 插 档 法 布 置 , .m, 夯 得 漏夯 ; 吊机就位应 按次 序 , 有利于 多台 吊机 同时 距 40 夯 击 3遍 , 击 间歇 时 间 1周 。夯 锤底 面 并 积 3 锤 重采用 1t落距 1m。 m, 5, 3 施工 : 施工前选取 2m× 0 0 2m试夯场地进行试夯 , 确 () 4 吊机就位后 ,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 作好记录 ; () 5 作好现场记录: 每一夯点 的夯击能、 夯击次 定强夯施工参数与工艺。 3 3 施 工 效 果 . 数、 每次夯击的沉降量; 按照强夯设计要求, 进行 了试夯 , 并确定了强夯 ( ) 工 时应 控 制 最 后 两 锤 的 平 均 下沉 量 , 6施 第 施 在处理深度 6 m 12遍 不大 于 8m, 34 5遍应 不 大 于 5m, 、 c 第 、、 c 如最 参数 , 工后进行 了强夯质量检验, 消除 了黄土 的湿陷性 。 后 两锤 的平均下 沉 量超 过 上述 规 定值 , 再 增 加锤 内 , 应 参考文 献 数使其达到要求 ; () 7 夯击时应注意安全, 为防止飞石等伤人 , 吊 机驾驶室应加设防护罩 , 其他人员应在 1m 以外并 0 带好安全帽, 严禁在吊臂前站立 。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一、湿陷性黄土的土质特点湿陷性黄土天然孔隙比大,压缩率高,遇水后承载力迅速降低,沉降量大,失水则形成干缩裂缝。

由于其承载力较低,直接在湿陷性黄土上修筑路基,会造成路基失稳或产生不均匀沉降,故需进行处理。

二、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1.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挖除换填、桩基处理、化学固结、强夯处理等。

2.强夯法施工具有机具简单,所需人工少,施工技术易于掌握,施工速度相对较慢、施工成本低的特点。

三、强夯法施工原理强夯法施工是把一定吨位的夯锤提高到相应的高度,然后让其自由下落,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它是基于动力压密理论,通过夯锤对土体的冲击作用,使土中的空气溢出,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减小土体的孔隙比,降低土体的压缩性,消除其湿陷性,增大土体的干密度,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四、施工工艺1.平整场地。

2.测量放样,夯点布设。

夯点按正三角形布置。

3.试夯。

根据设计夯击能和夯锤重计算提升高度。

4.主夯。

普遍的控制方法为夯击次数,夯锤提升高度。

施工时,若同一点连续发生跳锤,表现为夯沉量很小,则可以止夯。

5.副夯。

为加固主夯点之间相对松散的部分。

当地下水位低,孔隙水压力很小,土体为非饱和土时,主副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缩短为3天。

6.满夯。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主夯和副夯旨在加固深层地基(1m以下),而满夯虽然能量较低,但满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地表形成一坚硬的板结层,强度很高,厚度在50-100cm之间,而且夯后一段时间内,其强度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长。

7.检测。

主要检测指标有湿陷性系数、地基承载力,另外可辅以沉降观测。

8.场地整平,下道工序施工。

五、施工组织1.每一作业段长度定在160米左右。

在一般情况下,每作业段配备两台夯机比较合理,一台进行主夯,另一台进行副夯,主夯夯机最后进行满夯,而第二台夯机又可进行第二作业段的主夯,如此交替进行。

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副夯与主夯之间应间隔一定的时间,减小孔隙水压力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具体间隔时间要根据实际含水量来确定,一般为一周。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施工方法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施工方法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施工方法李义堂(中铁六局太原铁建,山西晋中030600)工程技术瞒要]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各种民用建筑、公共事业建筑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对安全】生、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基础作为各种建筑最基本的根基,对建筑物的稳定安全起到决力J生因素。

本文结合施L过程中遇到的失陷性黄圭路基处理措施,分析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施工特点、方法及处理效果。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强夯;孔隙比1概述湿陷性黄土在受水侵蚀作用下,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使得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折裂等不同程度的危害,也能够导致路基强度、稳定性的破坏。

这是由于黄土是在风的搬运作用下沉积,没有经过次生扰动、无层理、含大孔隙的黄色粉质碳酸盐类沉积物。

在天然含水量时,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但遇水后,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沉陷变形。

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为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景。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黄土的天然孔隙比越大,则湿陷性越强:黄土的湿陷性随其天然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弱:当含水量相同时,黄土的湿陷量将随浸湿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给定的天然孔隙比和含水量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湿陷量将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导致建筑物的破坏。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湿陷性黄土进行研究,取得其参数及确定有效的处理方法,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究其湿陷性黄土地的形成原因,其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消除或减少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避免建筑基地的下沉。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桩挤密法、预浸水、深基础或桩基础等。

下面以实例主要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施工要点及施工工艺进行进行分析说明。

2实例工程概况山西星光煤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地处太行山腹地,地势高峻,属于黄土丘陵区,地势西低东高,海拔在1288—1300m之间,专用线标高为130602m。

横跨李阳沟,呈黄土梁、沟相间的地形,地形较为复杂,土质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I。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

排 水通道 , 使孔隙水顺利 排 出, 待超孔 隙水压力 消散后 , 土体 固
结, 由于软土的触变性 , 其强度也得 到了提高 。 当强夯法应用 于非 饱 和土时 , 压密过程基本上与实验室 中的击实实验相同。
2 地 基处 理技术 方案
21工 程概 况 . 兰州东 3 0 V变电所位于兰州市榆 中县 ,是西北 电网 的枢 3k
1 强夯法 的 由来 及特性
强夯法又名动力压实法 , 16 由法国 M nr 是 9 9年 ea d技术公司 首创并使用的。这种方法是将很重 的锤( 一般为 10 4 0 N从高 0 —0 k ) 处 自由落下( 落距一 般为 6 4 m 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 ,  ̄0 ) 从而提 高土的承载力并降低土的压缩性 , 改善土的液化条 件和消除湿陷 性黄土的湿陷性等沉降。 强夯法常用来加 固碎石土 、 砂 土、 粉土、 粘性土、 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土。 强夯法具有地基加 固效 果显著 、 设备简单 、 施工方便 、 适用范 围广、 经济易行和节省材料等优点 , 很快传播 到世界各地。 国是 我 17 9 8年引进这项技术 的, 于 1 7 并 9 9年应用于工程施工 , 经过 2 0 多年的应用与发展, 该项技术已 日益成熟。 强夯 法虽然已经在 实践 中被证实是一种 比较好 的地基 处理 方法 , 但到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成熟 和完善 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 法 。 由 于湿 陷 性黄 土 属 细 颗粒 土 , 此本 文 阐述 强 夯 法 加 固机 理 因 之一的动力固结理论。用强夯法处理细颗粒 饱和土时 , 根据动力 固结的理论 , 巨大 的冲击能量在土 中产生很 大的应力 波 , 破坏 了 土体原有 的结 构, 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缝 , 增加 了
摘要 : 甘肃 东部地 区黄土地基 的湿 陷性是影响地基稳 定的重 要 因素, 引起 建构 筑物破 坏的主要形 式 。 是 本文结合 强夯法处理 兰州东 3 0V 变电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 实践 ,阐述 了强夯 3k 加 固机 理 中的动 力 固结理 论 , 绍 了强 夯 法 处理 湿 陷性 黄 土 地 基 介 的技 术 方案 以及 施 工过 程 中的 质量 控 制 与 管理 。 关键词 : 强夯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 变电所 技术方案

重锤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分析

重锤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分析
关键词 : 重锤夯实 ; 湿陷性黄土 ; 地基 处理
中圈分类号 : U 4 1 6 . 1
1 前 言
文献 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1 0 0 8— 3 3 8 3 ( 2 0 1 4 ) 0 1 - 0 0 0 1— 0 2
式中: 为经验系数 , 其值 在 0 . 4~1 . 0之 间 , 与土质 条件、 地 下水位 、 夯击 能大 小 、 夯锤 底 面积等 因素有 关 , 设计取 值为
0 . 4 5 。
由于黄土颗粒表 面含 有可溶盐 , 同时其结构具有 肉眼可 见的近乎铅 直的小管孔 、 在雨水及地表水 的浸湿下 可溶盐溶 解, 从而使小土颗粒 向大孔隙 中滑移 , 导致地面沉陷 , 具有这 种性质的土称为湿陷性黄 土。湿 陷性 黄土 对工程 的影 响包 括建筑物开裂 、 突然下 陷、 突然失稳等。 重锤夯实是指将一定重 量的重锤 以一 定落距 冲击 和振 动地基 , 从而达到增大压实度 , 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 , 达到 消 除湿 陷性黄土的湿 陷性等 目的。强夯加 固过 程是瞬 时对 地基土体施加一个 巨大的 冲击能量 , 使土体发生一系列 的物 理 变化 , 如土体结构 的破坏 或排水 固结 、 压密 以及触变恢 复 等过程 。其作用结果是使一定范 围内的地基强度提高 、 孔隙
共夯击四遍 , 单点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 的夯击次数和夯降
量关系曲线确定 。并满足 : ( 1 ) 最后 两击 的平均夯 降量不宜 大于 5 0 m m; ( 2 ) 夯坑周 围地 面不应发生过 大的隆起 ; ( 3 ) 不 应因夯坑过深 而发生提锤 困难 。 试验过程中主 、 副夯 以8 0 0 k N・ m的单点夯击能跳夯两 遍, 最后再 以6 0 0 k N・ m的低能量满夯两遍 。重夯处理范围 为路堤底宽 +( 2 X 3 m) 。 根据设计给定夯击能计算夯击的有效深度 日, 单击 夯击 能( k N・ m)=锤重 M( k N)X落距 h ( m) 。

桩间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

桩间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

桩间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桩间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强夯法本工程虽然设计为桩基,持力层坐落在碎石层,但根据初步设计中的地质概括,对该区域的地质及埋层深度进行了认真分析。

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对该土层不采取一定处理措施,将影响到人工挖孔灌柱桩基础的施工,乃至工程结束以后,当建筑物受到不利情况时(如:洪水侵扰,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等地质灾害)该建筑的基础将面临严重考验,桩将与土分离,独立承受荷载,失稳将要产生,最终导致桩基的稳定性将大大降低,所以对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必须引起重视,本公司有如下建议1、根据该土层厚度及人工挖孔灌柱桩在土中位置、持力效果,采用强夯法比较适用,该法有一个整套比较成熟的施工经验,并且处理效果好,造价低,工期短。

2、选择有资质、施工能力强、信誉好、重质量的专业施工队伍,提前拿出施工方案:从要加固的深度到机具设备的选择;从夯击点布置、间距到单点一次连续夯击数;从夯击遍数到间隔时间等等,要全面研究、认真核算慎琢定案,方案编制后,要经过逐级审核。

3、为了保证强夯效果,应重点控制以下几个环节:(1)强夯参数的确定----应经过试夯来确定(2)认真核对地质报告,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点位的加固深度,加固深度应在强夯前明确,并在图纸上标注(3)由加固深度(或有效加固深度)明确单位夯击能、夯击次数、夯点间距、锤底形状、施工工艺等(4)工艺控制:点夯分两遍完成,隔点不隔行;满夯分两遍完成,先夯间满夯,再普夯,两遍点夯的间歇时间不少于20d ,以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大于20%以上控制;点夯与满夯间歇时间不少于15d ,以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大于50%以上控制.(5)夯点击数的确定根据国内成熟的经验,结合该区域的地质地层情况确定;夯点击数为6击和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不超过5CM的双重标准(6)夯实遍数:采用三遍法比较有效,第一、二遍为主夯点,采用隔点跳打,主夯点完工后场地平整,第三遍为夯点搭接(一夯压半夯)的满夯(7)明确止夯标准;单点夯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和条件2中的a)、b) 两项时可以止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检测方法实践
摘要:针对济南市某住宅区地基位于湿陷性黄土上,采用强夯工艺处理时,又回填了部分碎石土,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以及土工试验检测其处理效果,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前言
济南某住宅区位于市区东部低山丘陵地带,属山前倾斜平原地貌单元。

地层在钻探深度范围内主要为山前冲洪积成因的黄土,粘性土,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素填土:褐黄~黄褐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为主;②黄土:黄褐色、褐黄色,可塑~硬塑,稍湿~湿,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Ⅰ级(轻微);
③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④粉质粘土:微棕黄~棕黄色,硬塑,局部可塑;⑤粘土:棕黄~微棕红色,硬塑,局部可塑;⑥卵(碎)石:杂色,中密,呈亚圆形,含量60~80%;⑦石灰岩:青灰色,坚硬,致密,细晶结构,块状构造。

住宅楼地基坐落在②层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上,采用强夯工艺进行处理,消除黄土湿陷性,使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00kPa。

强夯处理时,因②层黄土的含水量较高,为防止出现橡皮土,提高强夯效果,先挖除部分黄土,回填以粘性土、碎石为主厚度0.5~1.0m稍湿且松散状态的碎石土,然后进行处理。

2检测方案探讨
本工程有16栋住宅楼采用了上述方法处理,在检测工作中,需要评价回填土的均匀性、密实度、黄土层的均匀性、湿陷性,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 6.4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10.4、10.5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6条确定检测方案,用重型动力触探评价回填碎石土的均匀性、密实度;用标准贯入试验以及土工试验评价黄土层的均匀性、湿陷性;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综合以上检测数据对处理效果评价。

3检测方法
3.1 重型动力触探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主要由直径为74cm,锥角为60°的触探头、探杆外径为42mm、重锤落距为76cm的触探杆及重锤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组成。

碎石土的密实度根据修正后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击数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3.8-1确定。

3.2 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贯入器、钻杆和落锤三部分组成。

试验的技术要求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5条。

采用黄土取样器取原状土样。

根据夯后土工试验测定的黄土湿陷系数与夯前黄土湿陷系数比较,判定黄土湿陷性是否已消除以及强夯处理效果是否明显。

3.3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用油压千斤顶配合精密压力表控制加卸载量,用百分表测量地基沉降。

试验流程:整平试验点至设计标高→安放载荷板、油压千斤顶→安装配重→安装试验用仪表→分级加载试验→分级卸荷→整理试验资料,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C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4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检测数据,分析如下:
⑴重型动力触探击数较均匀,碎石土为中密;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00kPa。

检测的16栋楼中有8栋楼地基土为上述情况,说明强夯处理效果明显,黄土湿陷性已消除,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达到设计要求。

⑵重型动力触探击数较均匀,碎石土为中密;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未达到200kPa。

检测中有2栋楼地基土为上述情况,其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均特征值均为193kPa。

说明强夯处理效果较明显,地基均匀,黄土湿陷性消除,但是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未达到设计要求。

⑶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不均匀,碎石土稍密~中密;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达到200kPa。

检测中有3栋楼地基土为上述情况,其中回填碎石土夯后,15号楼8个检测点中,4个为稍密,4个为中密;16号楼7个检测点中,3个为稍密,4个为中密;21号楼8个检测点中,2个为稍密,6个为中密。

说明强夯处理效果较明显,回填的碎石土夯后不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达到设计要求。

⑷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不均匀,碎石土稍密~中密;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未达到200kPa。

检测中有2栋楼地基土为上述情况,其中回填碎石土夯后,19号楼4个检测点中,1个为稍密,3个为中密;23号楼4个检测点中,1个为稍密,3个为中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19号楼193kPa,23号楼187kPa。

说明强夯处理效果较差,回填的碎石土夯后不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未达到设计要求。

⑸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不均匀,碎石土稍密~中密;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不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未达到200kPa。

检测中有1栋楼地基土为上述情况,其中回填碎石土夯后,4个检测点中3个为稍密,1个为中密;标准贯入试验统计后其变异系数为0.45;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90kPa。

说明强夯处理效果较差,回填的碎石土夯后不均匀,黄土层夯后不均匀,黄土湿陷性已消除,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未达到设计要求。

5结论
本文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及检测数据结果分析,结合其它黄土强夯处理地基检测方法与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⑴黄土地基强夯处理后的检测方案,需要多种检测方法综合运用,重点检测黄土层的均匀性、湿陷性以及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对强夯置换处理地基,还需检测回填土的均匀性与密实度。

⑵黄土地基强夯置换处理后,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回填土的均匀性与密实度,以及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