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的领导下,学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推动和保证了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校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方法途径、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5月,学校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白永胜同学荣获“全区十杰创业青年”称号。2009年,学校四名教师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全区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同年,学校经济学院高树芬同学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并获得“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这也是内蒙古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学生。2010年,学校报送的“加强网络团支部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被教育部思政司评为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自治区团委还授予学校2009年度全区共青团重点工作示范奖,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学校“2007—2010年度学生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等等。

一、关于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一)基本做法

——“校园网络”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排头兵。学校在发挥网络服务教学科研的同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的网络行为,学校不是一味地强制和限制,而是合理地加以监督和引导,首先整合校内网络资源,校园网主页、以及党团组织网站的建设追求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统一,网络内容贴近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热点关注、特别报道、专题报道、教育读书等栏目已经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高品位精品栏目。“网络团支部”则及时有效地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广大同学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

——“报网合一”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形式。过去,由于印数、发行等方面的原因,学校校报往往只能在少数学生当中传阅,远远满足不了全体同学的阅读需求。今年,校党委宣传部在全区高校中率先推出了数字报的形式,将报纸原版复制到网络中,这样,报纸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将比之前扩大无数倍。校报在发挥育人、引领、阵地等方面的效果显著增强。

——“视频师大”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活素材。当前,校党委宣传部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积极筹办成立全区高校首家网络电视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为进一步创新思政教育载体,近年来,在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宣传部配备了价值近20万元的视频工作站、高清数码摄像机等设备,全面开展视频专题制作,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去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

——“校园广播”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空中课堂。学校目前有两个校区,学生总人数约26000余人。在赛罕和盛乐两个校区的校园里,校园广播基本覆盖了整个校园,学生只要在校园里,均能收听到来自校园广播的声音。校园广播自开办以来,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报道,

——“校园讲坛”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学校通过打造“校园讲坛”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并以此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截止目前,全校34个二级学院22个职能处室中有18个学院、8个部门设立了各具特色的固定讲坛,而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讲坛有6个,如团委的“青马工程大讲坛”、、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成长成才大讲坛”、文学院的“人文素质”讲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理论讲坛”等,校团委还依托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为思想教育阵地,邀请文化届、教育界、新闻媒体届的各类人士广泛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至今,由校党委主办,党委宣传部、团委承办的“感动内蒙古人物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成功举行”,作为校园讲坛的系类活动之一,学校先后邀请近20位“感动内蒙古人物”走进校园讲述成长励志故事,在大学生当中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媒体资源”让思政教育亮点频现。近年来,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开展思想理论研究,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内蒙古日报》、《实践》等报纸、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十余篇。如,2009年,《实践》杂志(第六期)刊发了学校党委书记陈中永的署名文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兼论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009年4月26日,《内蒙古日报》第二版刊发了学校党委书记陈中永的署名文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9年7月30日,《中国教育报》整版刊发了学校党委书记陈中永和校长杨一江的联合署名文章《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等。截止目前,学校已于中央、自治区、呼市18家媒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四年来,各级媒体共刊载(转载)学校的各类报道近3000余篇。

——“评选表彰”提升思政教育上水平上台阶。学校历来注

重各级各类评选表彰工作,力求通过参与各类活动,使学校思政工作让第三方得到真正认可。2009年,学校党委书记陈中永、校长杨一江合作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获自治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论文一等奖;2010年,学校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傅永春等撰写的《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校园文化功能研究》获自治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论文一等奖;2011年,以学校党委副书记格日乐图牵头撰写的《以“1235”工程为龙头,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全力打造校园讲坛》获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一等奖;2010年,学校报送的“加强网络团支部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被教育部思政司评为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等。

——“学生课堂”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将思政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书本。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2011年3月30日,校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格日乐图、副校长云国宏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从而在组织建设上保证了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自2000年以来,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就开设为两门必修课程,任课教师由学校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相关负责同志和各学院党团工作主要负责人担任。

(二)主要经验:

一是注重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学校通过大力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大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动而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