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机理

合集下载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原理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原理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原理运动减肥是指通过运动来加速身体的能量消耗,达到减少脂肪储存的目的。

运动减肥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增加肌肉量,并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机体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生物化学原理主要涉及能量代谢、脂肪氧化、肌肉合成等方面。

首先,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原理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当我们进行运动时,肌肉需要能量来维持运动的进行。

能量主要以ATP(三磷酸腺苷)形式储存于身体内,而解开ATP中能量的"钥匙"是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

大部分ATP是通过有氧代谢产生的,也就是以氧气为供氧剂,经过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卡路里转化成ATP,进而提供肌肉运动所需的能量。

因此,运动能够加速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的积累。

其次,运动减肥与脂肪氧化过程密切相关。

脂肪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而脂肪的氧化是指脂肪的分解过程,将脂肪酸转化为能量。

当我们进行有氧运动时,身体处于氧气供应充足的状态下,脂肪酸通过蛋白质激酶的活化,进入线粒体,在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中被氧气完全氧化,最终产生能量。

在有氧运动中,脂肪是首先被分解和氧化的物质。

此外,运动还可提高脂肪细胞的敏感性,使其对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增加,促进脂肪的减少。

因此,有氧运动是减脂的首选运动方式。

第三,运动减肥与肌肉合成有关。

肌肉是燃烧热量的主要消耗源,肌肉含有许多线粒体和酶,使其能够进行高效的能量代谢。

通过运动,可刺激肌肉的生长和合成,提高肌肉含量,增强肌肉活动,从而增加代谢率,促进减脂。

此外,肌肉的合成和修复需要较高的能量消耗,即所谓的后燃效应。

运动后的高代谢状态可使能量消耗保持在较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从而进一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减少。

综上所述,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原理涉及能量代谢、脂肪氧化和肌肉合成等多个方面。

通过运动,能够加速能量的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增加肌肉的合成和活动,从而达到减少脂肪储存的目的。

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运动减肥是指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减少体内脂肪和体重,是一种健康的减肥方式。

那么,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身体脂肪的储存和消耗机制。

人体内的脂肪主要储存在脂
肪细胞中,这些脂肪细胞会根据身体的能量需求而释放或储存脂肪。

当我们摄入的能量超过身体消耗时,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当我们消耗的能量超过摄入时,脂肪细胞就会释放脂肪来供给身体的能量需求。

接着,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种类型。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骑车等,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加速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脂肪的燃烧。

无氧运动则主要包括举重、器械训练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加肌肉的负荷,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运动后仍然持续消耗能量。

此外,运动减肥还能够改善身体的内分泌系统。

运动可以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
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能够刺激脂肪细胞释放脂肪,加速脂肪的燃烧。

同时,运动还能够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葡萄糖的转化为脂肪,从而减少脂肪的储存。

总的来说,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身体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燃
烧和改善内分泌系统来实现的。

因此,只有坚持适量的运动,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体内脂肪和体重,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从而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运动减肥。

让我们一起通过运动,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生活!。

减肥与生物化学

减肥与生物化学

减肥与生物化学在当今社会,减肥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无论是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为了塑造更理想的身材,许多人都踏上了减肥的征程。

然而,减肥并不仅仅是少吃多动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精妙的化学工厂,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时刻在进行着。

当谈到减肥时,其中一些关键的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能量代谢。

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主要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反应产生能量,这个过程被称为糖酵解。

当我们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身体又无法及时消耗这些能量时,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被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然而,当糖原的储存达到饱和时,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被转化为脂肪,这是导致体重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脂肪的代谢也是减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脂肪在体内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通过β氧化过程产生能量。

这个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并且受到激素的调节。

例如,胰岛素会抑制脂肪的分解,促进脂肪的合成,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则会促进脂肪的分解。

蛋白质在减肥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进行节食或者增加运动量时,身体会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

然而,过度的蛋白质分解会导致肌肉流失,这对于减肥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因此,在减肥过程中,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维持肌肉质量,同时提高基础代谢率。

激素在减肥中起着调节的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外,甲状腺激素也对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能量的消耗。

如果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率会下降,减肥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另外,肠道菌群也与减肥密切相关。

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能量的代谢。

一些有益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分解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这些物质对健康有益,并且可能有助于控制体重。

了解了这些生物化学原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减肥的策略。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机理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机理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机理展开全文肥胖作为“四大文明病之一”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效应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有关肥胖、减肥的各种理论和具体方法也大量出现. 运动减肥虽已被许多人采用,但对其作用机理和科学性却知之甚少. 为了指导人们科学地实施运动减肥,本文分析了脂肪代谢与运动的关系,提出了作者的观点.1 肥胖概述肥胖是指身体内脂肪过多积累,超过个体体重的20 %. 它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而且. 肥胖可引起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神经体液调节的一系列变化,使人体的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显著缩短寿命.对于成年人,肥胖是损害健康的先兆,肥胖时由于过量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增加了身体负担,过多的脂肪需大量的血液来供应,加重了身体心血管系统负担,胸腹部大量脂肪堆积,横膈膜被迫抬高,胸部和横膈的运动受到限制,妨碍心脏舒张,加之心脏本身的脂肪沉积,心脏营养障碍等,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以致于肥胖者常感到气促、疲乏和不能耐较重体力活动. 肥胖者在同等情况下,氧消耗较正常人高34 %~40 % ,严重肥胖者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产生并发症,直至影响寿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肥胖儿童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这不仅给儿童造成某些心理压力,也影响到其某些生理机能的发展. 如肥胖儿童可出现早熟、脂肪肝、运动能力下降等. 这些均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肥胖者的增多同时使国民体质下降. 鉴于肥胖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预防肥胖,控制身体成分在适宜水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 脂肪代谢与运动2.1 运动时脂肪的生物学功能(1) 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是人体正常安静状态、禁食、饥锇或中低强度运动时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动用时,特别是在耐力性运动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糖和蛋白质的作用,有助于延长运动时间和提高运动能力.(2) 防震保护和隔热保温. 脂肪对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形成包裹,起着防震保护作用. 脂肪不易导热,皮下脂肪层有隔热保温作用.(3) 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和必须脂肪酸的来源.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系A、D、E、K及胡萝卜素的最好溶剂. 减少食物脂肪的摄取量会降低体内这些维生素的含量,有可能导致这些维生素的缺乏症. 必须脂肪酸是人体需要而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因此,运动员摄取适量的脂肪是必不可少的.2. 2 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作用(1) 脂肪供能的意义和形式.人体内贮存的脂肪主要功能就是氧化供能. 贮存的脂肪可以随时经过水解和动员释出甘油和脂肪酸,并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加以利用. 血浆游离脂肪酸是人体内静息状态的主要能源之一. 静息状的骨骼肌也主要利用脂肪酸氧化代谢获得能量. 所以,在静息状态,低强度和中强度运动时,人体都是主要利用氧化佛脂酸来维持体内的能量代谢.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长链脂肪酸的形式供给体大多数组织,如骨骼肌、心肌等氧化利用. 这是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 二是生成酮体供给骨骼肌、神经系统氧化利用. 三是以甘油作为糖异生作用的重要底物,在肝脏中异生成糖原或葡萄糖,对维持血糖稳定起重要作用.(2) 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的利用.人体内脂肪组织中贮存的甘油三酯水解后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再进一步参加能量代谢,是运动时利用脂类物质供能的主要方式. 运动时体内脂肪组织中贮存的甘油三酯的利用,受脂肪的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脂肪酸的运输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的影响.a) 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 在运动时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同时加强,生成大量的脂肪酸并经血液循环参与氧化代谢. 根据Newsholme 等人的资料,如果人体有脂肪16kg ,可供步行1-12 天及马拉松跑1-9 小时的供能需要. 因此,一次急性运动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脂肪的供能是取之不尽的.b) 血浆游离脂肪酸. 脂肪动员入血的脂肪酸在血浆中以清蛋白为载体进行运输. 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使工作肌的摄取利用量也相应增多. 在进行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中脂肪组织血流量增加,但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血流量增加不同,一般大约增大3 倍左右,从而有助于运动时的脂肪动员. 血液运输游离脂肪酸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过多的脂肪动员也会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甚至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c) 骨骼肌摄取血浆游离脂肪酸. 骨骼肌细胞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与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呈正比,即脂肪动员率的大小直接影响骨骼肌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利用;此外,运动时骨骼肌供血量增加也对摄取利用脂肪酸起积极作用.2. 3 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各种类型的运动中,耐力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为明显. 可以直接影响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体积和代谢特点,也可以影响血浆脂肪代谢降低血浆甘油酯的浓度,还可以影响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耐力训练可提高脂肪酸的活性,促进脂肪水解,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加速磷酸甘油的氧化,妨碍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达到体脂减少,控制肥胖的目的. 因此,控制体脂可以通过运动对脂肪代谢调节来实现.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中,只有有氧代谢供能系统在机体进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能大量消耗脂肪,满足机体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而且脂肪水解酶只有超过20 分钟的低强度运动才能激活,这些都是单纯性肥胖运动减肥的基本生化机理.3 实施运动减肥运动减肥是通过增加体内能耗而达到减肥目的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控体脂方法,其操作性较强,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了解掌握.3. 1 树立科学的控体脂观从理论上讲,运动能影响脂肪代谢,控制体脂. 但由于肥胖是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症,某些由遗传因素或内泌失调造成的肥胖者可能收效甚微. 不论何种情况,都要树立科学的控体脂观,通过运动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以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而不能单纯为了减肥而运动.3. 2 运动减肥的实施方法(1) 选择适宜运动项目. 由于脂肪氧化供能是氧耐力运动项目典型的供能主式,运动控体脂时,就必须采用有氧耐力运动项目进行运动,达到控体脂的目的. 建议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适宜的有氧代谢运动项目,人们通常采用的慢跑、快步走等都属于此类运动.(2) 合理的运动强度、时间及密度. 在运动强度低于50~60 %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时候,血浆游离脂肪酸是重要的化学能源.一般说来,运动强度越小,持续时间越长,依靠脂肪氧化供能占人体总能量代谢的百分率越高.脂肪氧化供能在运动开始几分钟后即逐渐增加,对竞技运动来说,只有在进行持续一小时以上的大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才显得重要.根据以上分析,建议运动时强度不超过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自身最高心率的70 %~80 %;运动时间20 分钟或更长,最好能超过一小时;一般保证每周运动3~4 次.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进食前运动与进食后在控体脂方面相比能取得更佳的效果.3. 3 运动减肥的注意事项(1) 不同年龄、性别运动者的生理差异. 由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在生理生化代谢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实施运动减肥时,应充分考虑运动者的个体生理生化代谢特点、肥胖程度和个体体质,选择较适宜的运动项目、强度、密度等.(2) 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 运动降体脂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机体机能,增进健康. 运动中任何不适的感觉都可能诱发更多的不利因素,尤其是老年人和各种病患者. 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能对运动者的健康和身体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3) 应用运动处方. 有心脏疾患、高血压症、高血脂症的肥胖者,在运动减肥中应特别慎重,应考虑应用运动处方,保证机体的健康水平,防止诱发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不良因素.运动不仅增加机体能量消耗,还可增强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代谢功能,对保持瘦体重、促进健康有利,是一种有效的控体脂手段.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运动结合限制饮食能取得更加完美的减肥效果.运动营养补充品发展现状与一般人相比, 运动员因肩负着不断提高体能、增强体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挑战人类自身极限的重任, 所以在保证了提供与健康人类似的平衡膳食外, 还需增加特殊的“食谱”——运动营养补品(Spo rtssupp lement) 来平衡运动过程中迅速的物质能量代谢。

有氧代谢运动减肥的生物学机制

有氧代谢运动减肥的生物学机制
3结 论 与 讨 论 .
我 拿 出左 手 . 拇 指 扣 在 掌 心 , 背 朝 向 学 生 , : 几 个 大 手 问 “ 手 指 头 ?” 学 生 笑答 : 四个 。 ” “ “ 就是 一个 四分 体 。 ” 解释 。 这 我 我 激发 : 请 大家 发 挥 想象 力 , 如何 用 手指 更加 确 切地 表 “ 示 四分 体 。” 我提 示 : 手 指 离 合 有 讲 究 的 。” “ 位 学 生举 手 回答 : 将 中指 和 无 名 指 分 开 , 小指 和无 名 “ 指 并拢 , 指 和 中指 并 拢 。 ” 食 “ 家 一起 来 解 释 一 下 吧 。 ” 要 求 。 大 我
裂 的何 种 时期 ? ” 学 生答 : 减 数 分 裂 第 一次 分 裂 的 中期 。 ” “ “ 同学们 , 下 来 的 情 节将 会 示 怎样 ? ” 问。 接 我 根 据 书 本 知 识 , 生说 : 美好 的 生 活 即 将 结 束 , 出 悲 剧 学 “ 一 即将开 演。 ” 第 四小 组 的 同学 接 着 说 : 天 兵 天 将 用 纺 锤 丝 拉 着 小 红 和 “
的那 一 时期 ? ” 让 故 事 继 续 : 刚 才话 说 小 红和 小黄 谈婚 论 嫁 , 成 了一 个 “ 名 叫‘ 四分 体 ’ 四 ‘ ’ 家 。 这 事 情传 到 了‘ 母 娘 娘 ’ 耳 的 口 之 王 的
朵。 织女 在 人 间成 家立 业 , 女 私情 , 了天 规 。 王 母 娘 娘 ’ 儿 犯 ‘ 派 了天 兵 天将 . 着 绳 索— — 纺 锤 丝 , 别 绑 在 小红 和 小 黄 的腰 带 分 间。他 们 被 带 到 了赤道 板 附近 ( 郎和 织女 被 带 到 银 河 边 ) 牛 。” 我个 别 提 问 : 四分 体 排 列 在 赤道 板 上 示属 于 何 种 类 型分 “

运动减肥的机理

运动减肥的机理

运动减肥的机理
运动作为减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因为:
(1)人体运动时主要能源来自于糖和脂肪。

有氧运动中,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当持续运动达120分钟以上时,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70%之多。

所以时肌肉对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瘦小;同时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2)研究说明,体育运动能改善脂质代谢。

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可提升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故而降低血脂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最终加快游离脂肪酸的作用。

(3)经常从事耐力运动的人,外围组织,尤其是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提升,与胰岛素的结合水平增强.胰岛素对脂肪的分解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的减少伴有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等的升高,最终加快游离脂肪酸作用。

(4)肥胖者安静状态时的代谢率低、能耗少。

经过系统的运动锻炼,使机能水平提升,特别是心功能的增强、内分泌调节的改善,使肥胖者在静息时的代谢水平提升,能耗增大。

相关报道,安静肘肌肉组织的能量96%来源于游离脂肪酸的分解。

(5)肥胖者实行适宜强度的运动训练后,常发生正常的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从而限制了热量的摄入,使机体能量代谢出现负平衡,引
起体脂的减少。

另外,运动后食物的特殊动力增强,有利于能源物质的分解。

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及原则

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及原则

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主要涉及能量消耗和代谢调节两个方面。

1. 能量消耗: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肌肉的活动。

通过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慢跑等)和无氧运动(如举重、短跑等),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和燃烧,从而减少体内脂肪的储存。

2. 代谢调节: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BMR)。

长期坚持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质量,而肌肉组织比脂肪组织消耗更多的能量。

因此,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整体的代谢水平,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能量,有助于长期的体重管理。

基于以上生理学机制,运动减肥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刺激能量消耗和代谢调节。

2. 增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挑战身体并激发更多的能量消耗。

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3. 坚持定期运动:运动减肥需要长期坚持,形成稳定的运动习惯。

每周至少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同时加入适量的无氧运动。

4. 个体差异考虑: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不同,因此运动计划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考虑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能力等因素,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5. 合理的饮食配合:运动减肥不应只依靠运动,还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控制。

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热量摄入,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元素。

总之,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是通过增加能量消耗和调节代谢来减少脂肪储存。

遵循适合的运动原则,结合合理的饮食,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减肥目标,并维持健康的体重。

运动燃烧脂肪的原理

运动燃烧脂肪的原理

运动燃烧脂肪的原理
运动燃烧脂肪的原理在于激活身体的代谢机制,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当我们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跑、有氧操等,身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其中主要来自糖原和脂肪。

当糖原储备耗尽后,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酸,将其转化成能量来供给肌肉活动。

这是因为运动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

这些激素会通过增加心率、提高血压和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加速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同时抑制脂肪合成酶的作用。

这样一来,脂肪酸会被释放到血液中,然后被肌肉和其他组织利用作为能源。

此外,运动还能增加肌肉的强度和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相较于脂肪,肌肉更加代谢活跃,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能消耗更多的能量。

因此,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含量,可以提高整体脂肪燃烧的效果。

综上所述,运动燃烧脂肪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脂肪酸的释放和利用,以及增加肌肉质量来达到的。

通过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减少脂肪储存,塑造健康的身体。

生物化学减肥

生物化学减肥

生物化学减肥生物化学减肥是指通过调节身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生物化学减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体重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化学减肥的方法和原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减肥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身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

能量代谢是指人体对食物摄入的能量进行利用和消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它通过代谢途径产生三磷酸腺苷(ATP),为身体提供能量。

而当身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因此,要实现生物化学减肥,就需要控制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以达到能量平衡。

其次,生物化学减肥还涉及到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比如,儿茶酚胺类物质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和燃烧,从而减少脂肪的堆积。

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如咖啡因、辣椒素等,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此外,一些植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有助于控制饮食,达到减肥的效果。

另外,生物化学减肥还需要关注一些内分泌激素的调节。

比如,胰岛素是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的重要激素,它的分泌过多会导致脂肪堆积,而分泌不足则会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可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最后,生物化学减肥还需要重视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入。

比如,锌、铬等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和燃烧,有助于减肥。

此外,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也对减肥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摄入这些对减肥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减肥是一种通过调节身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达到减肥的目的的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以及摄入对减肥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来实现减肥的效果。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生物化学减肥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更科学地进行减肥。

运动减肥与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

运动减肥与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

运动减肥与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创新生科101班杨紫琦2010014870 随着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肌体的进化远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导致了肥胖这一“文明社会的疾病”日益肆虐。

全球目前有 17 亿人体重超标, 需要减肥的人数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在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代谢,防止脂肪堆积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因此 ,运动在防肥减肥措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运动减肥的主要作用机理就要从脂肪组织的代谢上来看,而脂肪组织的代谢从根本上来看就通过脂肪细胞因子的指数的变化影响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使脂肪细胞凋亡,达到减肥的目的。

就拿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来说。

有氧运动是通过促进甘油三醋水解和增强脂肪酸的利用来减少脂肪的堆积的。

但这也不表明,所有的运动都能引来脂肪的消耗的。

下面就先从人体在运动时的能量供给谈一下这个问题。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

①磷酸原系统又称ATP—CP系统,肌肉在运动中ATP 直接分解供能,为维持ATP 水平,保持能量的连续供应, CP 在肌酸激酶作用下,再合成 ATP。

即:ATP→ADP+ Pi+ E(能量)ATP+ C←ADP+ CP特点:磷酸原系统供能属无氧代谢,不需氧; 供能速度极快,功率大;肌肉中储量有限,最大强度运动持续供能时间6~8 秒,不消耗脂肪。

②酵解能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 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

即:肌糖元+ ADP+ Pi→乳酸+ ATP特点:酵解能系统属无氧代谢,不需氧; 供能速度快,功率较大; 代谢中间产物乳酸堆积, 使酶活性下降, AT P 生成有限;在20 秒以上的高强度运动, 1~3 分钟最大强度运动中起重要作用,不消耗脂肪。

③氧化能系统又称有氧能系统,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

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生物化学分析-运动生物化学论文-体育论文

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生物化学分析-运动生物化学论文-体育论文

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生物化学分析-运动生物化学论文-体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 本文分析了肥胖产生的原因, 通过生化指标剖析了有氧运动的作用机理, 着重探讨了有氧运动减肥的科学性, 为肥胖者达到理想的体重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物学分析; 有氧运动; 减肥;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形体美, 造成心理负担, 而且常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疾病, 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肥胖被认为是由遗传、营养、活动不足等因素引起的。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20岁以上的肥胖病人已超过2000万, 体重超重者多达1.5亿人。

因此通过有氧运动, 降低体脂含量、改变体成分, 将体重维持在健康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1. 有氧运动与减肥的关系有氧运动, 亦称有氧代谢运动, 指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供能的运动, 运动过程中, 机体的摄氧量与需氧量基本持平。

运动时HR在120-150次/m, 大强度的有氧运动HR也会超过150次/m, 而且会有无氧代谢参与部分供能。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大肌肉群参与、有一定节奏, 方便易行, 易于坚持。

中国运动医学年会(1991) 建议, 每周至少运动3~5次, 持续时间30~60min, 这对减肥效果才较明显。

研究表明, 人在运动过程中随着锻炼时间延长, 脂肪供能比例增大, 如在40min、90min、180min持续运动时, 脂肪酸供能比分别为27%、37%、50%, 在有氧锻炼时, 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如运动的时间、强度、项群等, 应因人而异地制订训练计划。

1.1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有氧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与能量供给、能量摄入、耗氧量、运动损伤等因素皆有相关, 运动强度的大小常以HR、耗氧量及METS (安静时能量或耗氧量的倍数) 来表示。

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能和健康等状况不同, 每个人的有氧锻炼量亦不相同。

运动减肥原理解析

运动减肥原理解析

运动减肥原理解析运动减肥原理解析1调整神经与内分泌功能正常人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体重的缘由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下,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对平衡。

而肥胖者的这种调整功能不健全,发生了代谢紊乱,合成代谢远远多于分解代谢,剩下的糖类、脂肪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通过运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可以得到改善,有利于调整新陈代谢,加快脂肪代谢速率,削减脂肪积累。

增加脂肪和糖的消耗人体从食物中摄入脂肪后,脂肪会在人体内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这两者接着进入到血液中,留存在脂肪细胞中。

人体摄入的脂肪含量越多,脂肪组织就会越多。

另外,摄入过多糖类食物也会增加人体内的脂肪含量。

但是,当人体的运动量增加时,体内游离的脂肪酸和葡萄糖就会别消耗,给运动的肌肉组织供应热量,脂肪细胞不但不能储存还很可能被消耗掉一部分。

运动能减脂从运动减肥机理来看,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可能消耗机体的能量,削减体内能量储存的主要物质——脂肪。

虽然高强度运动消耗的能量物质主要是肌糖原,但糖和脂肪在体内时可以相互转变的,当糖原削减时,机体会动员脂肪成分转变为糖原,或者削减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最终总的结果仍旧是脂肪的削减。

有氧运动减肥效果好那为什么我们会常常看到建议有通过有氧运动减肥呢?由于有氧运动还强度比较低的运动,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能够接受。

有氧运动对身体的要求比较低,人们可以通过增加运动时间,来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相乘得到运动量。

运动量大,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削减的脂肪自然就多。

另外,有氧运动也是比较平安地运动,参与此类运动,不会轻易导致意外发生。

最终,各位急需减肥的MM们肯定要调整好心态,预备长期战斗,短期速效减肥方法大都不太健康而且简单反弹。

运动减肥原理解析2空腹运动减肥:原理许多人始终问,上午运动好还是下午运动好,或者如何快速减掉脂肪,那么专家推举大家“空腹做有氧运动”。

运动时能量代谢的`挨次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运动减肥的原理肝糖原

运动减肥的原理肝糖原

运动减肥的原理肝糖原
减肥运动的原理是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的热量,促使机体利用脂肪储存来提供能量,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肝糖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肝糖原是一种能够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的多糖,储存在肝脏中。

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长时间持续运动时,身体会首先消耗肝糖原作为能量来源。

这是因为肝糖原能够迅速分解为葡萄糖,提供给身体肌肉运动所需能量。

当肝糖原储备逐渐减少,身体就会开始依靠脂肪分解来提供能量。

如果每天进行持续的有氧运动,会逐渐减少肝糖原的储备量,身体必须依赖脂肪储存来提供能量。

在此过程中,脂肪细胞被分解并释放出脂肪酸,脂肪酸经过氧化分解为能量供身体使用。

因此,运动减肥不仅可以消耗多余热量,还能够降低脂肪储存,达到减肥的目的。

此外,有氧运动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使身体在运动结束后仍然保持较高的能量消耗,加速脂肪燃烧。

因此,通过有氧运动消耗肝糖原储备和脂肪,可以有效减肥。

但需要注意的是,减肥过程中应平衡饮食、适度控制卡路里摄入,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营养平衡。

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和合理营养

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和合理营养

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和合理营养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与合理营养:实现健康体重管理的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的数量逐年增长,而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运动减脂作为一种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然而,要实现健康的运动减脂,就需要深入了解其生化过程和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本文将就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及合理营养进行阐述,为读者提供科学减脂的建议。

运动减脂是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脂肪酸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被氧化分解为乙酰Co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

运动还能提高身体的代谢率,进一步促进脂肪的燃烧。

而合理营养则是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同时避免营养过剩,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目前的研究表明,运动减脂的效果受到运动类型、强度、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能够有效地促进脂肪的燃烧,而力量训练则能在增加肌肉质量的同时提高基础代谢率。

在合理营养方面,低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的饮食结构有利于减脂。

然而,过量摄入蛋白质可能导致肝肾损伤,而过量摄入纤维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

因此,如何在保证减脂效果的同时,维持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5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为期12周的运动减脂计划中,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方案。

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饮食方案则根据低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照组则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经过12周的干预,实验组在减轻体重和体脂的同时,身体成分和代谢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实验组的肝肾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未受影响,说明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对照组的身体成分和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说明原有的生活方式对减脂效果有限。

运动减肥的生物学机制

运动减肥的生物学机制
沈通彦,李军汉,黄雷,汤薇运动减肥的生物学机制[J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415_3418 [www.zglckf.comlzglckftejournallupfilesl07-17t17k一3415(ps).pdq
0 引言
肥胖是指生物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或体 积增大,使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20%以上的 病理状态。ROSS[11报道美国青少年肥胖发病率
Kangfu 2007;11(17):3415·3418(China) 【撕例zglckf.comizglckf/ejournalfupfilest07—1Ⅳ17k一3415(ps).pdf]
摘要 目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可以用于减肥和预防肥胖并发症的有效途径,针对运动对肥胖的生物学作用,以及运动的科学性和肥胖 的特殊性运动减肥,产生了许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Sportdiscussl999—01/2006—09与运动减肥相关的文章,检索词“exercise or sports,obesity”,并 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文章来源限定为“Journals article”;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 1999—01/2006—09的相关文章,检 索词“运动、肥胖”,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文献纳入标准:①肥胖治疗的最新方法。②肥胖产生的机制。⑧运动对肥胖的作用。④运动减肥处 方。排除重复性研究的文献。 资料提炼:在CNKI中共检索到22篇相关文章,均检索全文,1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篇重复性研究和2篇无意义研究;在 Sportdiscuss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文献39篇,符合要求者21篇;同时录入书籍3本。 资料综合:(D肥胖的产生原因:肥胖受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生理因素、代谢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甚至种族因素 的影响。②运动对肥胖的生物学作用:运动能增加能量消耗,调节能量平衡;减少体脂,改善身体成分组成;调节胰岛素代谢,改 善脂代谢,还能调节肥胖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基因的缺陷。③运动减肥处方:以有氧运动作为运动项目,增强耐力, 提高心肺功能。每次运动时间应持续30~60 min,中低强度,3~5次,周,最好1次/d。 结论:有氧运动可通过改变体脂含量、调节能量代谢、脂代谢、胰岛素代谢以及肥胖基因的表达达到减肥的目的,长期坚持科学 的有氧运动是目前较合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营养过剩;肥胖症;运动(Exercise);生物学;处方;非药物

运动消耗脂肪的原理

运动消耗脂肪的原理

运动消耗脂肪的原理
运动消耗脂肪的原理是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使身体从脂肪储备中提取能量。

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新陈代谢,增加能量需求,使身体开始燃烧脂肪以提供能量。

运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消耗脂肪: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长时间、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使身体能够持续燃烧脂肪。

有氧运动主要依赖有氧代谢,通过氧气和脂肪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

在有氧运动中,身体会首先使用体内存储的糖原(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形式),然后才开始燃烧脂肪。

2.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通过锻炼肌肉力量和增加肌肉质量来消耗脂肪。

力量训练可以增加基础代谢率(即休息状态下消耗的能量),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燃烧更多的脂肪。

此外,力量训练还可以增加肌肉的能量消耗,因为肌肉在运动和修复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能量。

总的来说,运动消耗脂肪的原理是通过增加能量需求和代谢率,使身体从脂肪储备中提取能量。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是促进脂肪燃烧的两种主要方式。

运动后减肥的原理

运动后减肥的原理

运动后减肥的原理
运动后减肥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燃烧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来满足运动时的需求。

为了满足能量需求,身体会首先消耗体内储存的糖原。

当糖原储备不足时,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细胞,将其转化为能量。

这个过程被称为脂肪燃烧。

运动后的减肥还可以通过增加基础代谢率来实现。

基础代谢率是指身体在静息状态下每天消耗的能量。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数量和质量,而肌肉的代谢率比脂肪高,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使得身体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都能消耗更多的能量。

此外,运动还能调节荷尔蒙水平,增加身体代谢的效率。

运动可以提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这两种荷尔蒙可以促进脂肪燃烧。

另外,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有助于脂肪的代谢和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减肥的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习惯、运动强度和频率等。

维持一个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坚持适量、持续的运动对减肥是十分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机理肥胖作为“四大文明病之一”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效应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有关肥胖、减肥的各种理论和具体方法也大量出现. 运动减肥虽已被许多人采用,但对其作用机理和科学性却知之甚少. 为了指导人们科学地实施运动减肥,本文分析了脂肪代谢与运动的关系,提出了作者的观点.1 肥胖概述肥胖是指身体内脂肪过多积累,超过个体体重的20 %. 它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而且. 肥胖可引起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神经体液调节的一系列变化,使人体的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显著缩短寿命.对于成年人,肥胖是损害健康的先兆,肥胖时由于过量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增加了身体负担,过多的脂肪需大量的血液来供应,加重了身体心血管系统负担,胸腹部大量脂肪堆积,横膈膜被迫抬高,胸部和横膈的运动受到限制,妨碍心脏舒张,加之心脏本身的脂肪沉积,心脏营养障碍等,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以致于肥胖者常感到气促、疲乏和不能耐较重体力活动. 肥胖者在同等情况下,氧消耗较正常人高34 %~40 % ,严重肥胖者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产生并发症,直至影响寿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肥胖儿童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这不仅给儿童造成某些心理压力,也影响到其某些生理机能的发展. 如肥胖儿童可出现早熟、脂肪肝、运动能力下降等. 这些均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 肥胖者的增多同时使国民体质下降. 鉴于肥胖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预防肥胖,控制身体成分在适宜水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2 脂肪代谢与运动2.1 运动时脂肪的生物学功能(1) 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是人体正常安静状态、禁食、饥锇或中低强度运动时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动用时,特别是在耐力性运动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糖和蛋白质的作用,有助于延长运动时间和提高运动能力.(2) 防震保护和隔热保温. 脂肪对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形成包裹,起着防震保护作用. 脂肪不易导热,皮下脂肪层有隔热保温作用.(3) 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和必须脂肪酸的来源.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系A、D、E、K及胡萝卜素的最好溶剂. 减少食物脂肪的摄取量会降低体内这些维生素的含量,有可能导致这些维生素的缺乏症. 必须脂肪酸是人体需要而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因此,运动员摄取适量的脂肪是必不可少的.2. 2 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作用(1) 脂肪供能的意义和形式.人体内贮存的脂肪主要功能就是氧化供能. 贮存的脂肪可以随时经过水解和动员释出甘油和脂肪酸,并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加以利用. 血浆游离脂肪酸是人体内静息状态的主要能源之一. 静息状的骨骼肌也主要利用脂肪酸氧化代谢获得能量. 所以,在静息状态,低强度和中强度运动时,人体都是主要利用氧化佛脂酸来维持体内的能量代谢.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长链脂肪酸的形式供给体大多数组织,如骨骼肌、心肌等氧化利用. 这是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 二是生成酮体供给骨骼肌、神经系统氧化利用. 三是以甘油作为糖异生作用的重要底物,在肝脏中异生成糖原或葡萄糖,对维持血糖稳定起重要作用. (2) 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的利用.人体内脂肪组织中贮存的甘油三酯水解后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再进一步参加能量代谢,是运动时利用脂类物质供能的主要方式. 运动时体内脂肪组织中贮存的甘油三酯的利用,受脂肪的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脂肪酸的运输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的影响.a) 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 在运动时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同时加强,生成大量的脂肪酸并经血液循环参与氧化代谢.如果人体有脂肪16kg ,可供步行1-12 天及马拉松跑1-9 小时的供能需要. 因此,一次急性运动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脂肪的供能是取之不尽的.b) 血浆游离脂肪酸. 脂肪动员入血的脂肪酸在血浆中以清蛋白为载体进行运输. 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使工作肌的摄取利用量也相应增多. 在进行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中脂肪组织血流量增加,但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血流量增加不同,一般大约增大3 倍左右,从而有助于运动时的脂肪动员. 血液运输游离脂肪酸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过多的脂肪动员也会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甚至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c) 骨骼肌摄取血浆游离脂肪酸. 骨骼肌细胞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与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呈正比,即脂肪动员率的大小直接影响骨骼肌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利用;此外,运动时骨骼肌供血量增加也对摄取利用脂肪酸起积极作用.2. 3 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各种类型的运动中,耐力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为明显. 可以直接影响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体积和代谢特点,也可以影响血浆脂肪代谢降低血浆甘油酯的浓度,还可以影响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耐力训练可提高脂肪酸的活性,促进脂肪水解,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加速磷酸甘油的氧化,妨碍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达到体脂减少,控制肥胖的目的. 因此,控制体脂可以通过运动对脂肪代谢调节来实现.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中,只有有氧代谢供能系统在机体进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能大量消耗脂肪, 满足机体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而且脂肪水解酶只有超过20 分钟的低强度运动才能激活,这些都是单纯性肥胖运动减肥的基本生化机理.3 实施运动减肥运动减肥是通过增加体内能耗而达到减肥目的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控体脂方法,其操作性较强,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了解掌握.3. 1 树立科学的控体脂观从理论上讲,运动能影响脂肪代谢,控制体脂. 但由于肥胖是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症,某些由遗传因素或内泌失调造成的肥胖者可能收效甚微. 不论何种情况,都要树立科学的控体脂观,通过运动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以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而不能单纯为了减肥而运动.3. 2 运动减肥的实施方法(1) 选择适宜运动项目. 由于脂肪氧化供能是氧耐力运动项目典型的供能主式,运动控体脂时,就必须采用有氧耐力运动项目进行运动,达到控体脂的目的. 建议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适宜的有氧代谢运动项目,人们通常采用的慢跑、快步走等都属于此类运动.(2) 合理的运动强度、时间及密度. 在运动强度低于50~60 %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时候,血浆游离脂肪酸是重要的化学能源.一般说来,运动强度越小,持续时间越长,依靠脂肪氧化供能占人体总能量代谢的百分率越高.脂肪氧化供能在运动开始几分钟后即逐渐增加,对竞技运动来说,只有在进行持续一小时以上的大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才显得重要.根据以上分析,建议运动时强度不超过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自身最高心率的70 %~80 %;运动时间20 分钟或更长,最好能超过一小时;一般保证每周运动3~4次.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进食前运动与进食后在控体脂方面相比能取得更佳的效果.3. 3 运动减肥的注意事项(1) 不同年龄、性别运动者的生理差异. 由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在生理生化代谢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实施运动减肥时,应充分考虑运动者的个体生理生化代谢特点、肥胖程度和个体体质,选择较适宜的运动项目、强度、密度等.(2) 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 运动降体脂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机体机能,增进健康. 运动中任何不适的感觉都可能诱发更多的不利因素,尤其是老年人和各种病患者. 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能对运动者的健康和身体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3) 应用运动处方. 有心脏疾患、高血压症、高血脂症的肥胖者,在运动减肥中应特别慎重,应考虑应用运动处方,保证机体的健康水平,防止诱发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不良因素.运动不仅增加机体能量消耗,还可增强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代谢功能,对保持瘦体重、促进健康有利,是一种有效的控体脂手段.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运动结合限制饮食能取得更加完美的减肥效果.运动营养补充品发展现状与一般人相比, 运动员因肩负着不断提高体能、增强体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挑战人类自身极限的重任, 所以在保证了提供与健康人类似的平衡膳食外, 还需增加特殊的“食谱”——运动营养补品(Spo rtssupp lement) 来平衡运动过程中迅速的物质能量代谢。

本文通过对新近一些有关文献的整理分析, 对运动营养补充品的发展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1 运动营养补充品的含义运动营养补充品是专门为运动员使用, 可加到膳食中的一些物质, 由维生素、矿物质、草药、植物性物质、氨基酸、活菌、代谢产物、食物组成物或提取物等制成的一类有特定功能的食品。

目前, 美国也广泛使用运动营养补充品(Spo rtssupp lement)。

运动营养补充品广泛使用不同于“保健食品”, 因为保健品是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特定功能和特殊要求的食品, 其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性很强,而运动营养补充品是指专门为运动员研制的食品, 尽管也会加入某些食药两用的中药或提取物, 但不是药物。

运动营养补充品也区别于“运动补剂”, 由于“运动补剂”不易表明是食物还是药物, 故暂用“运动营养补充品”这个词, 来强调这种食品的营养功能。

2 现阶段常见的营养补充品及其作用基理根据查阅的近些年的文献资料来看, 有关营养补充品的研究十分广泛, 其种类非常丰富。

其中有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提取物、微量元素、肌酸、牛磺酸、活菌、中草药等一些食品。

2. 1 糖血糖是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血糖浓度降低和糖元耗损常与疲劳关联。

国外的一些学者对糖同样做了大量研究,在一项关于代谢率与外源性标记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氧化速率关系的研究中提出, 葡萄糖与果糖氧化速率的增加与代谢率的增加呈线性关系。

由于运动期间果糖的氧化较葡萄糖的氧化为少(分别为9% 和14% ) , 所以可以得出: 关于运动期间燃料的利用, 外源性的 C6H12O 6较果糖在利用方面似乎更有效。

在过去15 年中, 国外对设计最适于支持体能的碳水化物饮料给予了相当的注意。

最近的一篇研究肯定了在运动前即刻给予碳水化合物可升高血浆葡萄糖浓度, 促进碳水化物的氧化利用和升高呼吸商。

Coleman 综述了所用水化物的类型(固体或液体) 在运动中的相对重要性, 他认为运动期间,固体与液体的碳水化合物在升高血糖浓度和增强比赛能力方面的效果是相同的, 对运动后促进糖元的合成也同样有效。

Sherman 等提出, 为避免肠道不适, 他们建议在运动前1 hour进食1 g/kg, 而不同于在运动前4 h 进食4. 5 g/kg, 应避免在运动前即刻摄食大量固体餐。

Coyle 和Montain 详细地研究了从事耐力运动中究竟利用多少碳水化物, 结论是每小时进食30~ 60 g 碳水化合物, 可有效支持耐力性运动的能力。

Thomas 等还做了食物的血糖指数与运动能力的研究, 指出: 血糖指数低的而消化慢的食物有利于肌肉获得较高的底物浓度, 甚至在运动以后也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