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6b5912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2.png)
Lu n y u a n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由此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有效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问题1、政策宣传贯彻不到位.制约了土地流转由于对党的有关土地承包及流转政策宣传不到位。
农民思想认识不足,心存疑虑,部分农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权,影响自己的利益。
2、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基层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方式方法、矛盾问题等研究不深、宣传不够、引导不力,认为土地流转与乡镇村社关系不大,造成土地流转无人监管。
二是小农经济思想严重。
部分农民恋土观念强,认为务工经商虽然收入高但有风险,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即使外出务工也不愿转出土地,担心失业没地而生活养老没保障;农业税全面取消,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土地收益逐年上升,按承包面积给予的粮补促使部分农民不愿转出土地;城镇扩建或国家重点工程实施,导致部分农民等待承包地被征用而得到补偿费。
三是对流转政策心存误解。
部分农民担心政策不稳,政府收回土地承包权,没有安全感。
3、流转行为不规范。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大多实行口头协议,未经发包方同意及管理部门备案公证,即使签订书面合同,其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双方没有明确责权利关系,没有专人负责合同管理工作。
部分业主借合同不规范,经营不善违约逃债,或未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擅自改变土地农用性质。
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后,土地不断增值,部分农民借合同不规范索回土地经营权。
4、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就业门路较少,家庭收人对土地依存度高.土地仍然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惟一的生存资本,多数农民还不得不以农为本,以农为生。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4b16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f.png)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协议交易租赁或者转让承包地、集体所有制的农村土地的行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土地流转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风险较大、流转过程中存在纠纷等。
本文将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探索。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流转价格不合理。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完全成熟,流转价格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方面,一些承包地的流转价格偏低,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一些集体经济组织以较高价格进行土地流转,加重了承包农户的负担。
这种不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不正常波动,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流转风险较大。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缺乏统一的监管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使得土地流转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
一些承包地的流转合同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容易出现承包地被恶意侵占或者流转合同违约的情况。
这对农村承包农户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也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流转过程中存在纠纷。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牵涉到多方利益的博弈,容易出现土地流转纠纷。
一方面,一些承包地的流转合同存在诸如流转租金、流转期限等方面的争议,引发了合同纠纷。
一些承包地的流转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益争夺的矛盾,引发了土地使用纠纷。
这些纠纷不仅影响了土地流转市场的秩序,也为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解决途径。
建立健全流转价格形成机制。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不合理的价格问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提供的土地流转价格指导参考,合理确定流转价格的标准。
可以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交易中介机构,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价格咨询和评估服务,使土地流转价格更加透明、公开、合理,保障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f719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6.png)
浅谈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流转、出租、买卖、承包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农民收益不稳定、土地经营主体不规范等。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发展。
一、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一)土地资源浪费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民纷纷将土地流转出去,但在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了规模化农业企业或地产开发商,这就使得土地集中流转,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农民对土地经营和管理的知识有限,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农民收益不稳定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农民在短期内可能会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长期来看,他们的收益并不稳定。
去年他们可能因为一次性的流转收入而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款项,但是今年出于各种原因可能并没有相关的收入来源。
这就导致了农民在收益上的不稳定,影响了他们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三)土地经营主体不规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经营主体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力,以致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经营主体违规霸占土地,通过违法手段获取利益,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土地所有权人的利益,也加大了土地流转的不稳定因素。
二、对策(一)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体系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体系。
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避免土地流转集中化而造成的浪费现象。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农村土地的多功能性,充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与环境功能,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建立稳定的流转市场为了解决农民收益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土地流转的价格和合同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价格、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保障农民的收益。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17ebbb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1.png)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土地流转作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在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基层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持续优化土地流转结构,推动规模化经营与现代高效农业有机衔接。
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关注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存在思想顾虑。
一些农民群众思想比较保守,有“离乡不离土”的眷恋之情,虽然进城务工生活,但仍把农村土地当作自己归乡养老的“保命田二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等措施更严,一系列扶持奖补政策相继出台,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担心流转后自身权益受损,宁可粗放经营承包地,也不愿对外流转。
部分群众习惯种植传统农作物,对发展现代果业、大豆一玉米带状种植等产业有抵触情绪,导致土地流转慢。
二是土地流转行为不够规范。
一些农民法律意识不强,私下流转土地时,只是简单的口头约定,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有的书面合同不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时限、责任等一些条款与现行政策法规相冲突;有的农民缺乏契约精神,经常出现“一地二租”等问题,发生土地纠纷时,法院对案件的基本事实大多难以认定。
加之一些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经费短缺,在信息收集发布、咨询服务、合同服务、地价评估、纠纷化解等方面功能发挥不充分,土地流转率偏低、流转价格不合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集中连片流转难度较大。
各地在包产到户时多采用优质地和劣质地搭配方式划分,导致农户耕地分散细碎化,形成规模连片地块难度较大,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困难,制约了集约化生产要求下的土地流转。
随着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实施,对耕地“非农化”、良田“非粮化”问题整治力度持续加大,要求流转土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作物,而一些经营大户为了追求高收益,更愿意利用集中连片土地大规模种植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大户的流转积极性。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c5e6c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3.png)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权利在农村地区流转到不同的所有者手中。
现今,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问题1. 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多方,土地流转的程序缺乏透明度,容易发生不正当的流转,导致一些农民的土地被非法占有。
部分地区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过程中存在土地资源流失的问题,导致农村资源的难以再生产。
土地流转后,因为农民的迁出,使得农村规模小农户的土地集中度增大,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 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率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40%左右。
主要表现为大规模流转和小规模流转交替出现,小规模流转逐渐成为主流。
这使得包括果园、水田等高效耕地在内的土地被大规模流转经营,而小规模流转则为农户解决了务农问题。
二、对策1. 明确土地流转政策要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
应当建立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手续的程序,确保流转土地的公开透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土地流转程序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流转行为,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秩序。
2. 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意识和能力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是最主要的流转主体。
应当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土地流转政策及流转管理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流转的方法,提高他们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3. 加强农村土地保护要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还需要加强农村土地保护工作。
应当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再生产。
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
![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fa581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4.png)
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第一篇: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县是农业大县,地处安徽东北角,除土地之外,没有什么资源优势,更无区位优势,一小时内经济圈中无发达城市,因此城市拉动效应也不明显,长期以来位次靠后。
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富民强县的举措,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与周边县相比,特别是与毗邻的泗洪、睢宁相比,差距较大。
“四化”进程步履艰难。
成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农业大县首先应盯紧”农”字,没有农民的富,不可能有全县的富,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其他各业发展都将缺少基础。
因此,“四化”同步,在我们这些欠发达的农业县,首要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组织化,生产社会化。
达到这“四化”,“两集”是前提,即土地的集中,人口的集聚。
“两集”实现了,城镇化、工业化应运而生,因此,土地流转是农业大县实现“四化”的咽喉要塞,是现代农业必过的一关。
一、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各级各部门过死的执行“自愿原则”,致使“一夫当差,万夫莫开”。
2013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自愿”是指“种”和“转”,而不是不服从整体规划的“种”,更不是就在原来那个地方“种”。
一块地小到几十亩,大到上千亩,往往因少数几户不愿流转(有的根本就不是价格问题,纯粹是有意作梗)致使好多外商望而却步,发展农业的外来资金、技术、产业随之消失。
2、面对漫天要价的个别农户,各级束手无策。
有些农户用征迁房屋的理念来经营地租,一看政府出面租地,不切实际的要价,其他人看有利可图,随之附和。
最后土地流转只有“流产”。
3、政策优惠不到位,产生不了助推作用。
目前,各级对土地流转无明显的优惠政策。
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政府为流转大户拨过扶持经费的事。
各级惠农政策还是针对家庭承包的模式出台的。
各自强调自己的使用范围,无法向大户倾斜,特别是一些政策性的补贴,强调打卡,结果是种田者无补助,不种田者领补助,许多农业政策没有跟上“十八大”,与现实对接错位。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9fa63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3.png)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的土地流转经营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完善。
本文将从实际问题出发,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思考。
一、问题分析1.土地流转规模小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普遍偏小,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土地零散流转的现象。
这不利于规模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而且,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往往导致土地整合不够充分,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合作社或公司,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流转价格不合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很多农民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被资本方所占据。
流转价格往往偏低,且不合理,导致农民被迫放弃土地流转经营的积极性。
而且,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监管机制,土地流转价格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3.土地保护存在漏洞在土地流转经营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和监管不力,存在一些农民无序、盲目地将土地进行流转,导致原本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一些较为薄弱的生态环境地区土地保护工作存在漏洞。
这些问题不仅对农村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也对全国性的土地保护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4.土地流转经营存在风险在实际土地流转经营中,由于双方利益不对等,很多农民在与资本方签订合同时存在各种隐患和风险。
特别是在土地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由于土地流转合同的法律约束不够明确,很多农民在合同纠纷时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对土地流转经营的信心,也影响了土地流转经营的发展。
5.农户素质不高在土地流转经营中,由于农户自身经营水平和现代农业知识水平不高,很多农户在土地流转后并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导致土地流转后的农业生产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
这也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完善建议1.加强流转规模管理为了规范土地流转经营,需要加强流转规模管理,鼓励农民自愿合作,形成规模化经营合作社或公司。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5ec1a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8.png)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与此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权益保护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
本文将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农民权益受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着一些“强制流转”、“低于市场价流转”等问题,导致农民的土地被非法流转,农民利益受损。
2. 土地流转利益不均衡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利益不均衡,土地被大规模流转出去后,农民得到的收益不足以维持生活。
而土地被流转出去的企业或机构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3.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存在过度开发、过度使用等问题,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芜等问题日益严重。
4. 农民素质不高由于农民的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有关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使得他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容易受到侵害,难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明确土地流转的所有权、使用权等,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2.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保障土地流转的公平、公正、透明,确保土地流转的价格合理,农民能够获得应有的土地流转收益。
3. 加强农民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教育、环保知识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注意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4. 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可以通过股份制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参与农产品生产,分享生产利润。
5.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强制流转、低价流转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
6.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宣传工作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简述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799a59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7.png)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简述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地区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或转让给其他人使用,以获取一定的收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问题1. 地权不清,确权难。
农村地界不清、地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土地确权制度,导致土地流转中存在许多争议和纠纷。
地权确权的程序繁琐、周期长,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2. 土地利用效率低。
农村土地流转多以小规模、散落式的拆迁方式为主,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方式较传统,没有注意到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限制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农民收益低。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以种植、养殖租赁为主,租金较低,农民的收益不高。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产权保护不完善,农民在土地租赁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公平合理的报酬。
4. 土地环境污染严重。
一些规模较大的土地流转项目未能有效应对土地污染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土地环境受到破坏,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对策建议1. 设立健全的土地确权制度。
建立统一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明确土地权属和使用范围,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加强对土地权属的监管和保护,通过确权机制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纠纷和争议。
2. 推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
引导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加强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支持土地合作经营、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种植,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价值。
3. 完善土地流转监管和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监管和政策服务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指导。
加大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培训和服务力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
4. 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和管理。
完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对流转土地的环境评估和监测。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https://img.taocdn.com/s3/m/ca6358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5.png)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也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土地流转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还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土地流转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一、现状分析1.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信息不对称。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对土地流转市场了解不足,导致他们在流转过程中难以把握市场价格和流转规则,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
(2)流转地权益不清晰。
流转中,流转双方对土地权益的界定不清晰,导致流转后出现纠纷,甚至出现土地流转后被流转方再次流转的情况。
(3)政策不规范。
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土地流转市场的乱象丛生,缺乏规范和制约,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规模小、散乱。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流转规模大多为小规模、散乱流转,没有形成大规模、统一管理的农业生产格局。
(2)资源利用低效。
农村土地流转后,流转方由于经验不足和资金短缺,导致流转后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土地资源。
(3)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虽然土地流转可以为农民增加一些租金收入,但由于当前土地流转市场存在问题,使得农民增收效果不尽人意。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监管机制(1)加强信息公开。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信息渠道,让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土地流转市场行情和相关政策,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强化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监管机制,对土地流转市场进行全程监管,严格规范流转行为,杜绝违规乱象。
2.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1)制定土地流转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准入管控,规范流转主体的资质条件和市场行为,提升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化程度。
(2)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3344c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4.png)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一篇: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济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呈现出的分散性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流转认识不足。
大多数地方重视不够,对土地流转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是小农经济思想严重。
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一般不会转让承包地,“种田养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转出土地。
二是基层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研究不深、宣传不够、引导不力,造成土地流转无人监管,农民流转土地缺乏辅助。
三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过度依赖国家补贴。
农业税全面取消,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土地收益逐年上升,按承包面积给予的粮食补助促使部分农民不愿转出土地;城镇扩建或国家重点工程实施,导致部分农民等待承包地被征用而得到补偿费。
2.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一是流转合同不规范。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大多实行口头协议,即使签订书面合同,内容缺乏规范性,双方也没有明确责权利关系,容易产生纠纷。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https://img.taocdn.com/s3/m/ee3d80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2.png)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地区,由农户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他人,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土地流转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虽然土地流转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政策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很多政策存在空管空转的情况,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2.土地流转面临着资金难题土地流转需要支付一定的流转费用,但现实中,很多农户由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导致土地流转的推进缓慢。
而且在流转过程中,很多中介机构存在资金占用的情况,给农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农村人才匮乏流转土地需要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但是在农村地区,往往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流转的需求。
4.土地流转过程不规范由于土地流转是一项新业务,很多流转中介机构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流转过程不规范,给土地流转方和租赁方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解决方案政策法规是土地流转工作的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土地流转领域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提高土地流转的质量和效益。
2.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资金问题解决资金问题是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可以通过发放流转贷款、政府资助、国际援助等方式,确保流转资金的到位,从而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3.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和选拔一批专业的土地流转管理和技术人员,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对流转过程的规范管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4.加强流转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流转中介机构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加强其监管和管理,规范行业秩序,增强其监管意识和公信力,打击不合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为了更好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政策法规的完善;2.加强流转资金筹措和管理,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流转资金的到位;3.加强土地流转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招聘流程,加强培训;4.对流转中介机构加强监管,规范服务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https://img.taocdn.com/s3/m/2ec84e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f.png)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始于2008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困难。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程序繁琐、土地流转价格争议等方面。
农村土地流转困难、流转程序繁琐和流转价格争议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流转流程,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资源的流转效率和农民的利益。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诸多困难,如土地被长期占用、难以找到合适的流转对象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土地流转难度大、周期长,给农民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
土地流转程序繁琐,各种手续让农民望而生畏,导致很多农户望而却步。
土地流转价格争议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流转价格的确定往往存在争议,导致很多土地流转谈判拖延甚至失败。
这些问题无疑阻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走上一个更加顺利和高效的发展轨道。
【字数要求2000字】2. 正文2.1 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流转困难、土地流转程序繁琐、土地流转价格争议等。
农村土地流转困难是当前土地流转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由于土地所有权结构复杂、农民对土地情感纠缠,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造成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土地流转程序繁琐也是制约土地流转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https://img.taocdn.com/s3/m/b1e924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e.png)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的问题1. 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不明显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低、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土地流转价格限制导致流转价格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增收渠道受限,导致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2. 土地流转纠纷频发由于土地流转交易主体众多,交易环节繁杂,土地流转纠纷也随之增多。
流转方与承包方在流转价格、流转期限、流转补偿等方面的纠纷层出不穷,给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 监管机制不健全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监管不够到位,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监管人员,导致土地流转市场失序,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捞取暴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 完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对于土地流转价格,研究制定合理的流转价格标准,遵循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确保农民从流转中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
2. 开发农业增收产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引导流转方与承包方共同发展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收入。
3. 健全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加大对土地流转合同履约的监管力度,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起草、签订和履行程序,规避流转纠纷,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4. 深化土地流转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促进土地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
5. 强化土地流转监管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监管,规范流转行为,打击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正常秩序。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在下一步工作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共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健康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5d7b1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9.png)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从农户手中流转到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等大规模经营主体手中,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但是在实际推进中,农村土地流转也存在一些现状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1. 土地流转规模小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多以小规模为主,流转面积不大,流转价格低廉。
很多农户的土地流转都是散落式交易,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影响土地的综合利用和效益。
2. 流转补偿标准不一由于土地流转的价格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之间的流转补偿标准不一,存在着流转价格偏低和资金流动不畅的问题。
3. 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风险和权益等方面认识不足,缺乏流转指导和规范化操作,容易陷入合同纠纷和个人利益受损的风险。
4. 土地流转后续服务不足一些地区在推动土地流转的缺乏对土地流转后续服务的支持,造成了流转后的土地管理、生产管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1. 完善土地流转政策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和完善,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土地流转的公平、合法和有序。
2. 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户将散乱的小块土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 明确土地流转补偿标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的监管,确保农户适得其所,流转补偿标准合理,并建立统一的流转价格指导价。
4. 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农户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理解,让农户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土地流转后续服务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加大对土地流转后续服务的投入,加强对流转后的土地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6. 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组织,帮助农户进行土地整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7. 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计量监理能力加强土地流转的计量监理工作,规范流转手续,防止利益受损,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061991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4.png)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土地流转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经济需求。
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已成为农村迫切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土地适度规模化集中,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对机械化、产业化生产要求的实现。
一、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土地纠纷存隐患由于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土地流转部分采取口头协议,没有通过签订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即使签订合同,也存在手续不规范、条款不完备、双方责任、权力和义务不明确等问题;不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致使存在许多纠纷隐患:一是经营户不与农户签定流转合同,多数是与村社签定;二是流转合同标的不明,没有流转期限和违约补偿办法;三是对承包户、经营户、村集体三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明,一旦发生纠纷和矛盾,调解缺乏依据;四是擅自改变土地农用性质。
这些都是产生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隐患,甚至存在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侵害农民权益和利益的现象。
(二)土地流转租金遭拖欠,流转收益难保障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信息公开等制度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收益。
致使土地流转租金交付不稳定,流转收益难保障等主要原因有:一是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利益的保护。
二是缺乏有效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三是缺乏统一的合同格式、内容和效力,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护。
这一系列政策制度的缺失,保障方案也难以落实,群众们为保护自身利益,会产生矛盾纠纷等冲突,造成农户的权益和收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进而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造成阻碍且难以开展调解工作。
(三)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交易规模小和信息不对称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土地流转工作。
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一是缺乏专业人才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土地流转的信息基本依靠亲朋好友以及村组织干部的交流。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c539d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3.png)
浅析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和推进。
有必要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完善建议,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良性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流转经营规模小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相对较小,流转经营主要以家庭联合经营为主,规模偏小。
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
2. 流转主体单一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公司企业为主要流转主体,而流转主体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经营主体。
这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流转主体不够多元化。
一旦出现经营风险或经营不善,可能对农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3. 缺乏专业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着专业化经营水平低的问题,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大多为农民,缺乏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经验,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4. 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或政策变化等风险,可能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经营面临风险无法有效化解,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建议为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在政策上引导和支持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
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将散片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和养殖基地。
可以采取合作化经营的方式,引导农村合作社、公司企业等组织参与土地流转经营,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
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多元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可以促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经营,引导农村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流转主体的多样性,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经营风险。
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加大对流转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ad68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c.png)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到农民个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他经营主体进行经营管理和经济合作的行为。
这种流转行为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流转制度建设、土地权属保障、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流转制度建设不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土地流转权的确立、土地流转的方式和程序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权的确权和登记制度尚不完善,农民个人的土地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流转方式和程序繁杂,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流转交易不畅。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土地流转权的确权和登记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权属登记制度,明确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
在确权登记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土地流转民众的参与度和效率。
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制定统一的流转价格和流转协议,规范土地流转交易程序。
政府可以引导和组织农民个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签订流转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三是完善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加强对流转过程的监管和风险防控。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督,防止不正当流转行为的发生,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土地权属保障不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产生的纠纷难以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土地流转交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审查。
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土地流转交易进行审核,确保土地流转交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是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土地纠纷调解和仲裁机构,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43c30c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3.png)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在农户之间进行转让或租赁的行为。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土地承包权流转难、土地流转规模小,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农户权益难以保障,以及流转土地管控不严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建设。
当前,由于土地承包权流转难,许多农村土地闲置不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因此,应加强对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的立法和实施,明确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条件,简化流转手续,鼓励和支持农户将闲置的土地流转出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加大土地流转规模。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很多农户只将部分土地流转出去,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意愿,鼓励他们将更多的土地流转出去,实现规模化经营。
第三,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既不符合土地实际价值,也不符合市场需求。
因此,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壤肥力、水资源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使土地流转价格能够真正体现土地的价值。
第四,加强农户权益保障。
当前,流转农户的权益保障存在问题,许多农户担心流转后无地可耕种,生活无着。
为了保障农户的权益,应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监管机制,确保流转农户得到合理的补偿,同时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确保土地的合法性和流转农户的权益。
第五,加强流转土地管控。
目前,流转土地的管控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一些非法流转的情况出现。
为了加强土地流转的管控,应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登记制度,确保流转土地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同时,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非法流转行为。
第六,加强土地流转的技术支持。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农户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无法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
因此,应通过加强农技培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等方式,为流转农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https://img.taocdn.com/s3/m/e8df29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6.png)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下面就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1. 流转规模不大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小,且多以小规模的家庭承包为主,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相对较少。
这使得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实现,影响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2. 流转价格不合理由于土地流转的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流转价格波动较大,且部分流转价格不合理。
这给农民的利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也不利于流转市场的发展。
3. 流转风险较大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承租方无法按时支付租金、承租方因经营不善导致土地荒芜等问题。
这些风险对于农民来说是不小的,也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为完善的监管措施。
4. 流转信息不透明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息并不是很透明,农民在流转土地时往往难以获取到全面的信息,这使得农民在流转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也不利于流转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 完善政策法规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非常重要。
要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土地流转提供更为清晰的政策指引。
2. 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引导农民以创业的心态看待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信心。
3. 建立健全流转市场要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鼓励和支持流转市场的发展。
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为流转双方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服务。
4. 加强监管措施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流转双方的合同协议,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要建立土地流转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纠正和惩罚违法行为,确保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5. 加强培训服务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服务,增强农民的经营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农业技能培训班和经营管理培训班,提升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1,17(02) 6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代春云(冠县辛集乡政府,山东冠县252514)摘 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提高认识,加大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培育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1)02-006-002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另一面即分散性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实践证明,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现状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要,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土地产出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土地流转成效初显,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干部在思想上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在工作上缺乏重视,对土地流转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主动性差,缺乏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和引导。
许多农民群众对土地流转的含义感到陌生,大多农户对土地流转相关法规、规章、政策和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对土地流转政策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农民甚至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承包权。
1.2 土地流转程序尚不规范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加大、流转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纠纷也日渐增多。
主要表现在:1.2.1 流转合同不规范,纠纷隐患多 当前,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多为亲戚朋友和农户之间的流转,这就导致了承包经营权在流转时大都采取口头协议的形式,很少通过签订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即使有书面合同的,大多也只填写了流转双方姓名、面积、田块座落,没有填写流转土地用途、流转价款、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及解决纠纷方式等主要条款,内容过于简单,特别是双方责任、权力、义务不明确。
不规范的流转和承包合同存在大量的纠纷隐患,加之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条文比较模糊,难以界定,一旦发生纠纷和矛盾,难以得到解决,由此引发的民事矛盾较多。
1.2.2 土地流转的主体错位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地方的村组织主导、行政推动,代替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有的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代替农民自愿原则进行流转。
这种做法既是政府行为的错位,同时又忽视了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农民在流转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利益得不到保障,一旦发生自然或市场风险,容易产生纠纷。
1.3 土地流转机构不够健全许多地方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总体上缺少由上而下的网络状、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使得供求双方信息辐射面窄,流动不畅,而要想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形成大量流转必须具备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
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不仅使土地流转受到局限,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使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提高。
一些区(县)、镇(乡)、村虽然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但由于工作难度大,很多管理流于形式,无力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指导和管理,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
1.4 失地农民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在当前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承担着农民就业保障和伤病养老保险功能,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土地仍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农民不愿放弃土地,宁可粗放经营,甚至荒芜弃耕,也不愿轻易转包。
在土地的这种生存保障功能没有改变之前,土地流转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农民离土有后顾之忧,也不会轻易流转土地。
尽管《土地管理法》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但征地中仍然没有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导致征地范围宽,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标准较低且不到位等情形大量存在,(下转31页)收稿日期:2010-12-01第17卷02期31养蟹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铒料要新鲜适口,不要过少,也不要过量,过少不够吃,过量污染水体,造成浪费。
前期投铒以青、粗、精为主,青料(水草之类)占30%,粗料(糠麸粮食)占40%,精料(杂鱼及动物下角料)占30%,促进河蟹体积增长。
后期投铒以精、粗、青为主,即精料占60%,粗、青各20%左右,促进河蟹肝脏积累及体重的增长。
4.2 水质、水位调节水质引用应做到卫生、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透明度在30cm以上。
保持适当水位水量,池塘养蟹要不断加注新水,以满足河蟹对水体活动空间的要求,促进生长。
4.3 防病河蟹的疾病不多,最主要是蜕壳不遂症。
池塘养蟹要注意铒料的新鲜适口,保证铒料的营养质量。
定期改善水质,增施钙肥,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
夏秋季节,20d左右用1次生石灰,使用量15kg/667m2左右,溶化后向全池泼洒。
4.4 防逃、防害、防偷认真搞好防逃、防害、防偷管理,平时要加强看管,不时检查维修防逃设施。
不管使用何种材料防逃,要确保河蟹逃不出去。
在搞好防逃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防害工作,要设法消灭水旱老鼠,驱赶水鸟、黄鼠狼等。
水旱老鼠,投药杀之,注意投药要在离水面远些的岸边,以防河蟹误食造成死亡。
4.5 适时捕捞成蟹捕捞方法多种多样,有加水干塘法(适合池塘养殖捕获)蟹簖、地龙(大水面捕获)。
不管用何种方法,要抓住季节,不失时机地将所有成蟹收获起来,提高效益。
5 结语以上几点是河蟹养殖的基本要点,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水域是条件、苗种是关键、防逃是根本、管理是保证。
”只要紧紧围绕这几方面认真去做,一般都会取得很好的效益。
(张宏民编、校)(上接6页)致使失地农民的就业和长远生计难以得到保障。
2 对策建议2.1 提高认识,加大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首先,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土地流转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完成,当作一件关系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事来抓。
要认识到土地不仅仅是农民就业和生存手段,更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加快土地流转正是合理利用这一资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正确引导和服务,既要克服利用土地所有权属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错位行为,又要克服对违规流转放任自流,缺乏服务规范机制的缺位行为。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增加收入等好的典型和成功经验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熟悉政策,打消顾虑,积极投身土地流转。
2.2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土地经营者等多方面的利益,流转必须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
在进行土地流转时,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合同需经过农业部门的鉴证。
县、乡、村三级都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加快构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步伐,明确各级职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在办理土地流转合同备案时,应认真审核合同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对违背农民意愿或损害集体利益的问题要依法纠正。
2.3 培育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动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而完善的中介服务组织是农村土地市场化的关键。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农业部规定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工作的要求,可依靠县乡经营管理部门的力量组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
因此,应积极培育以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为主体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如土地流转规划、土地供求信息、土地流转程序等,进而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和产业化经营。
2.4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养老保险补贴和土地承包权换城镇社保政策,使得长期流出土地的农户获得的利益不亚于土地被征用的农户,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土地流出者的后顾之忧,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此外,政府部门应积极为农民群众开拓新的就业途径与就业岗位,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有层次地引导非农产业载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使离开土地的农民有业可就,有钱可挣。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EB/OL].http: //,2008,10,19.[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Z].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2.[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4.[5]吴郁玲,曲福田.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6, 3.[6]印 华.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J].财经 研究,2001,2.(张宏民编、校)吕文军 浅谈河蟹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