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公共商品与公共选择
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
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 3、许多在传统上不被认为是商品的事物具有公共产品的 特征。 例如诚实。因为如果每个市民在商品交易时都是诚实的, 整个社会就会因为节省了商品交易成本而获益。这种成本 的减少既表现为非竞争性的,也表现为非排他性的。
➢ 4、私人产品不一定完全由私人部门来提供,公共产品也 不一定必须由公共部门来提供。 例如,保健服务和住房,就是公共部门提供私人产品的 例子;而当一个人违反理性经济人假设把私家花园捐赠给 社区时,这种公共产品就是由私人来供给的。
排他性
有
无
竞
有 [1]私人产品 [3]公共资源
争
性
无 [2]俱乐部产品 [4]纯公共产品
❖除第一类外,其它三类都是公共产品。其中第 四类是纯公共产品,第二、三类是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一类准公共产品是俱乐部产品,它的特点 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轻易地做到 排他。例如,那些可以收费的公路桥,以及公共游 泳池、电影院、图书馆等都是这方面产品的例子。 正是由于消费这些产品的使用者数目总是一定的, 所以形象地称之为俱乐部产品。 ➢ 保证该种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条件 在于:(1)当消费成员超过一定的数目时就发生拥 挤现象,从而破坏了其非竞争性特征,所以必须限 制其使用者数目。(2)由于该产品具有排他性,因 此可以采取措施限制使用者数目。
➢ 5、公共部门要提供某种产品不一定意味着必须由 公共部门来生产该产品。
例如,对废物回收,有些社区是自己生产这项 服务,有些社区则雇用私人企业来做这项工作。 总之,提供一项服务和生产服务之间的区别是深 刻的。它是整个当代民营化概念的核心,给出了 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的前景。但公共部门仍然是 提供者。
苹果
财政学名词解释
1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收益。
2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而第二个特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5什么是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目标啊。
6资源配置: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7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8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9负荷定价: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10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11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2公共选择: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13直接民主决策:全体公民都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策,就是直接民主决策。
14间接民主决策: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票进行公共决策,而是选民通过选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代表选民做出公共决策。
15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实证分析: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或政治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重在回答问题,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规范分析:在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帕累托效率:不断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某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
产品组合效率:在一定社会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实现产出最大化交换效率:在一定社会产出水平的条件,如何将产品配置给个人,最理想生产契约曲线:生产满足帕累托效率的标准的资源配置有无数种,如果将这些等产量线上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届形成了生产契约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转化曲线:把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的产量在图中标出形成的曲线救市生产可能性曲线交换契约曲线:将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公共产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外部性: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公共选择:投票人(纳税人)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投票悖论:简单投票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单峰偏好: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他的效用就会下降,则成为***中间投票人: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阿罗不可能定理: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竞争性:一种产品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被其他人享用。
排他性: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只有在支付产品价格之后,才能获得消费这种产品的权利,从而将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公共地的悲剧: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利用,这一现象称为**科斯定理: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总能达成一种协议,通过这一协议使每个人的状况都能变好,而且其结果是有效率的,这一定律被称为**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对财政支出和政府部门扩张趋势的预言和其成因被后来的经济学者称为**社会保险:由中国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点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现收现付制:以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完全积累制: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为指导的筹资方式部分积累制:以近期横向收付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原则相结合的收付方式国有财产收入: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或变卖卖价款等收入,历史上把它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实现规定的标准,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得的收入边际税率:应缴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的比累进税率:将税基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将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加而提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财政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2.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3.公共产品:是指由公共部门提供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4.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5.购买支出:政府为了执行各种政府职能,用于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6.转移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
7.税收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于某些纳税人或其特定经济行为,实行照顾或激励性的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税收减免等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支出或放弃的收入。
8.社会保险:以立法为形式,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以确保社会公民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时,获得基本生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9.政府采购:又称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以招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10.财政补贴: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需要,向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或事项提供的无偿补助。
11.瓦格纳法则: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增长了12.税收原则:现代意义上的税收原则是在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效率、公平等原则。
13.财政收入:通过国家政治权利而集中起来的,用于满足国家支付需要的一定量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
14.征税成本:税务部门在行使征税权、组织税收收入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5.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应承担的税收负荷,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
03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A得到5单位面包效用 B得到8单位面包效用 总效用=13单位 A和B每人都得到7单位面 包的效用 总效用=14单位合作均衡
(二) 公共选择理论
1、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 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它是对资源 配置的非市场选择,即政府选择。 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 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交易对象:公共品;交易特点:非自愿性、不平等 性和强制性)
前提:经济人假设:非商品化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 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 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 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混合产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可以是政府
兴办,以收税的方式无偿提供或以收费的方式 有偿提供(如桥梁、公路);也可以是民办官 助,政府通过补贴进行一定的补助。 原因:其不完全的非竟争和非排他性使两种提 供方式的结合更具有效益上的优势。 决策中需关注的问题:收费的难易程度及收费损 失的大小;外部效益的合理评价;收费标准的 制定等。
非竞争性
公共品范围的扩展
按照受益范围的不同,公共品可以分为地方公共品、 国家公共品、区域公共品和国际公共品(全球公共品, global public goods)四个层次。 国际公共品的受益范围更广,不仅惠及包括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个地区的若干国家甚至 所有的国家,而且惠及富裕或贫穷的不同人群,还关 系到不同的世代,既关乎是否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 关乎后代人的利益。 Todd Sandler根据国际公共品是否满足两个基本特 性,将其分为纯国际公共品和准国际公共品两类。但 实际生活中的纯国际公共品很少,主要是指完全符合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国际公共品,其受益者包括所 有的国家、群体和世代,如臭氧层保护、知识等。实 际生活中常见的大都是准国际公共品,它们不完全满 足非排他和非竞争的性质,但具有广泛性的趋势
财政学
导论财政: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国家主体性。
现代基石:1公共商品理论(萨缪尔森等人)2效率理论(帕累托)3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阿罗)公共需求公共需求:当众多个人组成一个整体是所产生的需求。
特点:1公共需求满足的收益外在性2整体性(表现为相互依赖与不可分割)公共商品: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
特点:1非排他性(技术、效率、成本)2非竞争性另外生产、提供不可分性,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大,具有自然垄断性分类:1纯粹公共商品:完全用于满足公共需求(非排他性非竞争性)2混合公共商品:一定程度满足公共需求也在一定程度满足私人需求(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投票悖论: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没有一个方案能获得多数票效率与市场资源配置: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资源配置机制:(四部件)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中资源与产品之间技术转换率或产出率交换效率: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益同时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
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交换效率同时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的效率(实现条件)也可以说任意两种商品边际转换率必须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市场失败的表现:1不能有效的提供公共商品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市场竞争不完全性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政府及职能政府:执行和表达国家意志的工具。
特征:1、人机构没有的政治权利2、民主社会政府领导人是有选举产生的或经过政治程序任命的从而使其合法性直接或间接取决与公共选择的过程3、以盈利为目的,其行为目标是对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追求政府失败:由政府内部机制决定的并导致经济出现低效率的现象。
原因:一、政府能力所限(1信息有限2对私人市场反映控制有限3 对官僚主义控制有限4政策决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二、政府行为的越界(集中表现在本该选择市场交易的方式上却选择使用了政治交易的方式。
第三章 财政学 公共产品理论
• (3)利益集团的行为
• 利益集团通过支持政府官员和议员的竞选 活动而最终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
• 利益集团对竞选活动的影响主要依靠的是 利益集团的财力优势,如对竞选人提供政 治捐款等。
• 四、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的关系
– 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 共同的需要,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 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 公共产品是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
• 一、公共产品提供的一般分析:
– 从公共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
•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损失: • 1)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 由于公共产品具 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人们也不会去购买。 • 2)公共产品的成本往往大大超过个人从公共产品中得到 的好处,这使得个人不愿购买公共产品。 • 3)个人的购买决策以他本人的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 为依据,而不考虑其他人从这个产品中的得益,因此即使 个人愿意购买公共产品,它的提供量会大大低于效率所要 求的提供量。
• (2)选民行为 •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投票过程中, 往往不是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偏好,而是有 自己的策略选择,其行为方式有两种:一 是隐瞒偏好;二是策略性投票,即投票者 个人或联合体在投票时所做的有利于自己 的各种战略。 • 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的过程中,研 究公共选择者的行为就显得 (1)政党行为 (a) 执政党是为了再次当选而行动,在野党是为了 在选举中击败执政党夺取权力而行动。 (b) 政党的数目受选举规则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 面:一是多数制下,每个政党都会争取过半数选 票以确保当选;二是比例代表制下,同时允许有 多个代表,即由获票数最多的几位候选人当选, 在席位分配中,各参选政党的席位多少根据得票 的多少而定。可能会出现多数党联合组阁。
第三章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 《财政学》PPT课件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 史背景及过程 公共选择的理பைடு நூலகம்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方式与规则: 公共选择的方式 投票规则 投票原理
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 官僚经济理论 政府失灵与治理 公共选择理论的借鉴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过程 二、公共选择的理论依据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前提:“经济人的假定”
第二节 公共选择的方式与规则
一、公共选择的方式 (一)直接民主制 (二)间接民主制 二、投票规则 (一)一致同意规则 (二)多数同意规则 三、投票原理 (一)投票悖论 (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三)投票悖论的摆脱
第三节 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
一、官僚经济理论 (一)官僚机构的特点 (二)官僚行为的特征 二、政府失灵与治理 (一)政府失灵的含义 (二)政府失灵的原因 (三)政府失灵的表现 (四)“政府失灵”的纠正和防范 三、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大学课程《公共经济学》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排他成本较低
排他成本高
共同消费 但受拥挤约束 边际使用成本低;
公共产品
1萨缪尔森(代表性定义): 全社会或某个集体共同消费的具有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中国财政学教科书:用于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称为公共产品。
3布坎南的定义(教材66-67)
混合产品(准公共物品)
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性 拥挤性的公共产品
➢全体一致同意规则(公平但缺乏效率) ➢多数投票规则(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 三分之二多数 – 简单多数
全体一致同意规则 (公平但缺乏效率)
➢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
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 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
首先,它排除了个人的策略行为。
其次,一致同意实施成本过高,最终可能使达成集体决 策的代价超过其实施所带来的好处。
投票悖论(阿罗悖论the Paradox of Voting)
多数投票原则下,不能在多个备选方案中达成均衡而 在各种选择之间循环的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
美国经济学家K.J.阿罗 (K.J.Arrow) 认为
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 规则
如果存在着至少三个可由 社会成员以任何方式自由 排序的备选方案,就可能 出现循环的选择结果
—公有资源
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自然垄断物品
道路特性
竞争性?——仅当道路是拥挤的时候 排他性?——仅当道路收费时 四种可能性: 不拥挤也不收费:公共物品 不拥挤但收费:自然垄断 拥挤但不收费:公共资源 拥挤也收费:私人物品
7
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存在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公有资源却过度消费
第三,坚持一致同意规则的结果有可能达不成集体决策。
多数投票规则
财政学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与经济管理行为的科学。
实证研究:考察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各种政府政策的结果规范研究:试图评价可以实施的各种政策。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
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
市场经济: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是指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市场失灵:由于现实中市场体制无法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因而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信息不完全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宏观性失灵、社会公平分配性失灵。
政府失败:描述了现实政府与理想政府的差距公共部门:泛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并以国有制形式运作的公营企业、学校、医院等组织体系的部门总和。
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具有行动方式的分散性和行动目的的自利性。
外部性:一个经济体的行为对另外一个经济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却没有为此支付成本或获得收益的现象。
亦称外部效应、溢出效应。
正外部性:指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得以反映的正经济效益。
负外部性:指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且交易成本较低,则无论最初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排污权交易:其核心是根据需要控制的污染总量为企业分配不同数量的排污指标,并通过企业之间污染权的交易实现控制排污总量和降低治理污染的总成本。
私人成本:是指单个使用者为了能够使用某一资源而带来的费用指厂商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对一些关键内容的汇总。
一、财政的职能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三大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等。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则是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他人消费该产品,非竞争性则是指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典型的公共产品如国防、治安等。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治决策的过程和机制。
在公共选择中,存在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政府办公用品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
它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经济结构。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资金的无偿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这类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职能扩张等。
同时,要对财政支出进行效益评价,注重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等。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种类繁多,如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等收入。
国债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
五、税收原理税收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
财政学第二章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PPT课件
路灯、无线网、电视,
排他性
有
无
竞有 争 性
无
私人产品:
俱乐部产品:
收费的公路桥,游泳池,电影院,图书馆
共同资源:
公共渔场,公共牧场
纯公共产品:
国防,行政、法律,基础的科学研究
8
效应覆盖范围的大小,国际性 全国性 地方性
纯私人产品
准公共产品或混合 性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
9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公共选择不过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有效率的集体决策应该能够尽可能的真实全面的反映个人
的偏好,因此集体活动形成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全体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存在自愿交换,没在任何强制,从而
政治活动就等于市场交换,维护了个人自由。
22
(二)形成过程
(三)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
直接民主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策。
6
公共物品的特征
❖ (1)非排他性是指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提供的 公共产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个社会 成员共同享用。
❖ (2)非竞争性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量其边 际成本为零。
❖ (3)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量消费)
7
公共产品的类别
公共产品的分类 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市场条件和技术状况
校公车每个同学愿意支付的价格?
价 格
S
P
D
D1 D2
O
数量
私人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价
格
S
D1
O
Q
D
D2
数量
公共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10
市场力量能使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吗?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财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帕累托改善::是指如果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使某个人(或某些人)处境变好的同时,却不导致任何其他人的处境变差。
2、帕累托最优:是指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3、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转不灵,即只靠自由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4、政府失灵: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陷和混乱加重,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
简言之,政府做出了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5、公共选择:是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或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6、中间投票人:就是对提案或公共产品需求规模持中间立场的投票人。
7、公共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
8、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等方面的支出。
9、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使用财政性资金,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0、税收:国家(或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纳而取得的收入。
11、行政事业性收入: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法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向特定服务对象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或提供特殊服务时,按照非盈利原则收取的费用收入。
12、政府间财政收入:是指一国之内不同级别政府之间或同级政府内部财政收支和权限的划分关系。
13、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14、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财政学名词解释1-5
第一章1.重要概念无政府经济:主要用于描述一个没有政府参与的纯市场经济,在这个经济中,只有个人、家庭和企业,个人、家庭和企业为了效用或利润最大化参与市场交易过程。
在这样的经济中,价格成为唯一指导资源有序流动的信号。
混合经济:用于描述一个既有市场配置资源又有政府和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经济,在这个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和公共部门根据社会鼓励最大化目标,对市场误配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混合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强调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又强调政府资源配置的补充地位。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对应,向公众无偿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并凭借公众赋予的行政权从公众那里无偿获取收入以弥补公共品成本的部门。
机械论政府观:对于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应当承担何种角色,机械论者认为,政府的角色就是确保个人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便利。
在机械论者看来,政府并不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而是公众为了更好地实现各自价值目标共同厂里的一个部门或组织,公众通过授权方式将自己的一部分死人权利委托给政府,而作为受托人的政府的行为必须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实现。
在这样的一个经济中,处于中心角色的是个人,而非政府。
有机论政府观:在有机论者看来,与物理学中的机械一样,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然的统一体,每个人、家庭和企业都是这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则是这个有机体的心脏。
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家庭和企业只有作为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才有意义,所以在这个有机体中,社会实际上是凌驾于个体之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思考题1.混合经济是一个既有市场配置资源又有政府和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经济,处于井然有序、社会资源最大利用化和社会陷入无序、混乱的中间情况。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和公共部门根据社会鼓励最大化目标,对市场误配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在这个混乱经济体制中,政府在期中通过各种途径干预经济社会生活,来弥补因为市场调节不足而导致的结果。
财政学第一章公共需求与公共选择
私人商品是用于满足私人需求、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的商品。
对于私人商品而言,有:
这就是说,商品Xj的总量等于所有消费者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分性和可加性。
(二)公共商品
1、公共商品的定义
公共商品是用于满足公共需求、通过公共机制提供的商品,其基本特怔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投票的多数性规则可以分为简单多数规则和复杂多数(或“超多数”)规则。
简单多数规则是指当对一项议案进行表决时,只要超过半数的投票者投赞成票,该议案就可以获得通过。
简单多数投票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
复杂多数规则要求一项议案的通过要获得超过多数的赞成票。
多数性规则可以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少数人将其个人偏好强加给多数人的现象,所以排除了社会的总体状况绝对恶化的可能。
最优多数规则产生的主要依据在于:在一致性原则下,即使能够得到100%的赞成票,也需要花费巨大的“劝说”成本;在多数性规则下,假设一项提案能使一部分人得益,但在所有投票者之间又不能达成共识,要使这项提案获得通过也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此外,在所有反对这项提案的投票者中,一部分人可能是效用无差异,他们可能投赞成票或弃权票,也可能最终“随便”投了反对票;但对于大多数反对者来讲则完全可能是因为这项提案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或效用,因此反对者也将为这项提案付出一定的成本。那么,一种公共选择方式,无论有多么完美,如果不能最大幅度地降低这类成本,就不是一个最优的公共选择方式。
3、惧乐部商品:即在使用者人数相对较少时就出现拥挤现象的拥挤性公共商品。如高尔夫球场、游泳馆等。
一种商品之所以是混合商品,首先是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共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其次混合商品在某种度上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或排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峰的,多数票规则的结果所反映的就是中 位选民的偏好
讨论:举例说明中位选民定理应用价值
选举 公共政策
3、“投票之谜” (1)
“投票之谜”的含
小 江 A B C 选 民 小 红 C A B 小 丁 B C A
义
选 择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二)公共需求
1.公共需求含义
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 生的需求。理解这一定义应注意三点: (1)公共需求并非是一种抽象的需求,而是 个人所具有的真实需要; (2)这种需求并非是单个人或少数人的需求, 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 (3)公共需求是一种整体需求。 2.公共需求的特点 ►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 ►公共需求的整体性 。
第二节 公共商品自愿的最优供给
一、公共商品自愿最优供给及其实现条件 (一)庇古的边际分析 庇古采用的是效用方法,他假定每个人在消费公共 商品时得到了利益或效用,同时每个人为支付该种 公共品而缴纳税收产生了个人负效用(被定义为放 弃私人品享受的机会成本)。 庇古的观点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公共品的最优供 给在这样一点上:公共品消费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 的边际负效用。 U i U i 思考题:如何证明庇古的论点: G T
第二节 公共需求的决定: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 (一)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 是如何从个人偏好得出一个集体的偏好。 (二)公共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所做出的决策或选择应达到社会整体效
用的最大化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 不断提高。
二、公众偏好的表达方式
●公众的偏好表达是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下, 运用自身的各种权利展示自己的需求的活动和过 程。 ●公众偏好表达最主要的方式是公民投票,它是 现代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最主要的方式。包括两种 具体表现形式: (1)直接民主:全体公民直接投票决定公共事 务。 (2)间接民主:公民选出代表,由代表代替公 民投票决定公共事务。
3、一致同意的困境 一致同意的结果虽符合帕累托效率标准,
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原因: 一是要找出每个人都同意纳税分额费时较 长,人太多几乎不可能。 二是每个人都必须诚实,愿意表露出自己 真实偏好,但现实中不可能。
(二)投票的多数性规则
1、多数票规则的含义 指在一项提案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经 过多数投票者的赞成。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 该规则,包括简单多数(N/2)和复杂多数 (N2/3)。 2、简单多数规则:中位选民定理 设想一个社会有三个选民:小江、小红、小 丁,他们要在公园规模大(A)、中(B)、 小(C)进行选择(见下表),表中每一栏表 示选民选择排列次序
M
A2 A1 G2 公共品数量G T B3 B2 B1
G1
G1
G2 公共品数量G T
1、基本假定 2、目标 3、均衡条件 MRTXG=MRSAXG+MRSBXG 4、特殊到一般 ni=1MRSijk=MRTjk
消 F P 费 私 人 X’A 品X’B 0 G1
Q
G’
B2 公共品数量G
G2 F
●公共商品的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 一些公共商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但究竟选择私人 生产还是公共生产,却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公共部门管理人员与私人部门经理不 同,无须考虑利润,也不必考虑破产与兼并,故他 们几乎没有认真监管企业活动动机。相反由私人生 产可以节省成本。 ◆另一种观点:私人可能为节省成本而降低产品和 服务质量。除非政府能与私人签定一个确保质量的 比较完备合同,但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还有一种观点:是私人还是公共生产并不重要, 关键问题在于是否能引入竞争机制。 ●美国的教育券和湖北 的“以钱养事”
2、公共商品的效率供给 假设和已知条件与前基本相同,不同是两人消费某 一公共品,市场有效提供公共品条件推导:
公 共 品 P 价 格 PB PA
O
D=DA+DB E
S
DA
DB 公共品
市场有效供给公共品条件为: PA+PB=P=MC G 思考题:市场能否有效提供公产品吗?或者说市场 (力量)能迫使每个人流露出自己真实偏好吗?
(4)“投票之谜”之解
塔洛克的研究表明,“投票之谜”产生的 可能性大小,主要取决于投票的人数和可选 方案的个数。这两个数越大, “投票之谜” 产生可能性也越大。但在现实中,这两个数 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即出现“投票悖 论”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出现“投票之谜”这种小概率事件, 也可通过偏好强度的充分显示来破解。包括: (1) “打分投票制”来显示投票者的偏好 强度 。 (2)允许进行“投票交易”来显示投票者的 偏好强度 。
选 择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小 江
选 小
民 红
小 丁
A
B C
C
B A
B
C A
无论是在A和B间投票选择, 还是在B和C间 选择,B均以2:1获胜,因此根据多数票规 则B获胜,B中选与投票的顺序无关
中位选民:是指偏好位于所有选民偏好序列
中间的选民。即一半选民想要的公用品的规 模大,一半的选民想要的比中位选民小。
二、公共商品的生产和提供者 (一)概念的辨析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 1、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含义 2、公共部门分类 ►行政部门与事业部门区别? ●政府与公共部门 1、政府与公共部门间的关系 2、政府与公共部门区别 ●公有制部门与公共部门 1、公有制部门与公共部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二者关系 ●私人组织与公共部门
(3)阿罗不可能定理
能把个人偏好变为集体偏好(得到唯一结果)条件: ►选民不能有多峰偏好。 ►必须能对所有结果进行排序。 ►若每个人认为,A优于B,则社会排序也必须是A优 于B 。 ►必须前后一致,若A优于B,B优于C,则A必定优 于C。 ►社会对A和B的排序只取决于个人对A和B的排序。 ►排除独裁。 阿罗认为社会能否找到满足上述所有这些条件是 不确定的。故公共选择很难得到唯一结果。
第三章
公共商品与公共选择
●第一节
公共需求与公共商品 ●第二节 公共商品自愿的最优供给 ●第三节 公共需求的决定:公共选择
第一节 公共需求与公共商品
一、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 (一)私人需求 私人需求是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 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 要。 ►私人需求是因私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而 私人需要又是分层次的——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论 ►私人需求有两大特点: 一是受益的内在性。 二是需求的分散性。
Q2
QG 林达尔模型
2、就相同数量的某一公共品,尽量找出一组纳税分额 或价格,使其与每一个评价和偏好一致(每一个人愿 意付出价格之和刚好等于该共用品单位成本)。 3、能实现吗?
(四)一般均衡分析——萨缪尔森模型
A A A 消 费 私 人 X’A 品 0 T 消 费 私 人 X’B 品 0 T A3
练习题: 1、指出下列商品哪些属于纯公共品?哪些属于混 合品?哪些属于私人品?并说明理由。 理发、路灯、拥挤公园、水果、国防、高等教育、 技能培训、传染病防治、应用科研、基础研究。 2、判断下列说话是否正确 (1)人们消费公共品数量一样,并不意味着评价 一样。 (2)纯公共品意味着每人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都一 样。 (3)公共品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市场状况和技 术条件。 (4)收入分配具有公共品的性质
G
●免费达便车的问题
把让别人付钱,而自己坐享其成动机称之为
免费达便车问题。由于存在免费达便车的动 机,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品。公共品的有 效提供主要是通过公共选择来决定的。
(三)自愿交换理论——维克赛尔与林达尔模型 1、有哪些基本假定?
B 纳 税 份 额
0B
S1 S*
S2 A
Q1
DB
DA Q*
● 第二个特征:非竞争性 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影响其他人消费的数量,或当增 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时,这种产品就 可以说在消费上是非竞争的。 练习题:举例说明公共商品消费的非竞争性。 (二)公共商品的含义 练习题:至少举出五种个公共商品,并说明其原因? 讨论并归纳:什么是公共商品? 1、公共商品含义文字表述 纯粹的公共商品或劳务的严格定义是萨缪尔森给出的 2、公共商品含义的数学表达式
二、公共商品
问题:国防和面包有何不同? (一)公共商品的特征 ● 第一个特征:非排他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他人消费或受益 二是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但从效率角度看 却没有必要 三是在有些情况下,“排他” 是可能的,也是必要 的,但排他成本过于昂贵,经济上不可行。 练习题:分别举例说明。
(三)最优多数性规则与交易成本
最优的多数就是抉择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最小的那 个多数,在图中就是由曲线(D+E)最低点所对 应的赞成率N*。
四、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行直接的全 民投票是非常少见的,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 公民选出代表,并代表选民作出决策。这就是 所谓的间接民主。
三、直接民主:投票的规则
(一)一致性规则
1、一致性规则含义 是指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任何一项提案在最终 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获得所有投票者的赞成。 2、林达尔一致同意的程序
就相同数量的某一公共品,尽量找出一组纳税分额或 价格,使其与每一个评价和偏好一致(每一个人愿意 付出价格之和刚好等于该共用品单位成本)。
2.按照前面的分析,公共品的数量和规模通
过议员举手表决,最终结果应该是代表中位选 民的议员偏好(想要的数量和规模)。 这个结论成立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单峰偏好、 代表真实代表选民的利益而不受利益集团的影 响,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是中立和仁慈的 (为人民服务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