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通用作业指导书-参考模板
【推荐下载】铆钉机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3页)
![【推荐下载】铆钉机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7476eb9e81c758f5f71f671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铆钉机作业指导书篇一:QC2-MD-09A空压铆钉机操作作业指导书空压铆钉机操作作业指导书文件号:QC2-MD-09A 生效日期:201X-6-10为了保障机器及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本机,各操作人员使用本机操作时,严格遵守下列操作规程:1、整理好机台,将被加工工件摆放有序。
2、打开电源,将控制面板上的电源搬到“ON”,接通电机。
3、试转,夹头转向与指示标相同。
4、装好上、下模具。
5、调整两轴距离:1)距离大时,以升降座调整2)距离小时,以微调螺帽调整。
6、校正上下模具之中心点,并固定下模座。
7、先以手动试车,完成后方可调整时间,以自动铆接。
8、操作中每30PCS自检一次,发现有不良立即停机,报告组长修正。
9、作业完成后,将控制面板上的电源搬到“OFF”处,并关闭电源。
制定:审核:批准:篇二:FH-PE3-SOP-011 铆钉机作业指导书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机器作业指导书篇三:WI-SC11(铆钉机作业指导书)浙江九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篇四:铆接机保养作业指导书铆接机保养作业指导书一.维护类别和职责:1.日常维护,每班工作中或工作后,由操作人员进行。
2.一级技术保养,根据使用情况6个月到1年一次,由操作者维修人员进行。
3.二级技术保养,根据使用情况1年到2年一次,由维修人员进行。
二.一级保养内容:1.外保养a.擦拭机床身,应无黄斑、无油污。
b.配齐螺钉、螺母、标牌。
c.擦拭附件、清扫机床周围。
2.主轴a.清洗主轴表面。
b.检查调整主轴间隙。
3.工作台a.检查修光工作台毛刺、锈斑。
b.清洗油污。
4.润滑a.润滑系统完整,油路畅通、油标明亮、无泄漏。
b.检查油质、油量。
c.清洗油滤网。
铆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铆工岗位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ed7220f49649b6649d74734.png)
上岗前人员资质要求具备安全素质,身体条件和文化修养能满足劳动合同及岗位要求,经过系统安全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
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懂得☟☜基本知识,自觉将☟☜有关规定贯穿于本岗位每一工序(环节)全过程。
掌握本岗位劳动保护技术,会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懂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急救知识。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纪,不违章;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施工作业时应持入厂证进入现场作业,特殊工种人员还应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
妥善保管和使用各种机具。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各种票证制度,并接受安全监督部门的检查。
作业人员劳动防护要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进入现场时,必须穿好工作服、鞋;戴上安全帽和防护手套;高空作业要系上安全带;配合电气焊作业时,要戴好黑色护目镜。
强噪音现场作业时,要戴好耳塞。
在有毒气、窒息性、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气体、液体和粉尘管道的现场作业或抢修时,首先要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同时必须戴上口罩、护镜或防毒面具。
在进入阴暗、潮湿的场所及有水的金属容器内施工和检修时,除了采用电压为 ✞的安全照明灯外,还应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
施工作业过程安全控制 作业前准备:分为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机具准备; 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经过有关部门会审,施工方案已经批准,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完成后,施工图纸交至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修改设计和材料代用应经设计部门审批。
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工程的工艺流程、工作介质、压力、温度等工艺条件和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的型号、材质、规格都要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施工前要与土建单位详细核对图纸,密切配合,对设备安装位置、土建尺寸及材料配件尺寸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提请有关部门解决。
在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要求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材料准备。
铆接通用作业指导书
![铆接通用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78f86831a37f111f0855b18.png)
铆接通用作业指导书编制:刘家斌日期:2015-06-01 .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铆接工艺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明确了零部件铆接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产品设计、工艺、质量等人员提供铆接工作依据,并未铆工提供铆接操作规范。
2.操作工艺指导2.1 抽芯拉铆钉拉铆钉是利用虎克定律原理,用拉铆钉专用设备将2个结合件夹紧后,将套入的环状套环的金属挤压并充满到带有多条环状沟槽的栓柱的凹槽内,使套环与栓柱严密结合的一种紧固方式。
2.1.1 抽芯拉铆钉分类根据芯轴是否封闭于钉体内分为封闭型拉钉和开口型拉钉,根据钉体形态拉钉分为平头拉钉和伞形拉钉,件下图2.1.2 铆钉安装前准备工作检查气压是否在工作气压范围内。
在工具接通气源前应先放气清洁气道内积尘和积水;检查气动铆枪,吸钉是否正常,试拉铆行程是否到位;枪咀规格、外型是否合适;检查工件安装孔尺寸、铆接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安装孔大小及枪咀尺寸必须选择正确。
孔径尺寸过大,会导致铆体部分发生剪切、脱落;不当的枪咀外型、枪咀尺寸,将导致铆接出现毛刺突出物。
2.1.3 铆钉安装将产品放置于操作台上,便于吸钉;手持拉钉枪柄部,打开气路阀门,对准产品、使钉芯尾部吸入枪咀。
注意工作台上不允许出现光钉杆等可以被吸入枪咀的异物,防止吸入后堵塞枪咀。
以铆接工件平面的垂直方向,将产品送入待铆接的工件孔中,铆钉帽檐贴紧工件孔的端面。
产品不允许倾斜插入,帽檐与工件表面不允许留间隙,否则导致铆接出现异常状态。
2.1.4拉铆完成后检测完成拉铆后,判断铆钉铆接状态正常与否:1.铆体起鼓均匀;2.钉头包覆完整;3.铆体帽檐紧贴工件无缝隙;4.孔内无毛刺异物带出。
确认拉铆钉帽檐与工件紧密贴合,保证周边无凸起;拉杆尾部必须要保留在铆钉体内,不得松动脱落;铆钉底部不能一边歪斜。
2.2 HUCK铆钉2.2.1 HUCK铆钉分类铆钉种类及实物图片见下表:铆钉种类BOM—R10—*2.2.2铆钉安装前准备工作1.要求每辆车开工前制作工作试件,工作试件需经过工艺、质检确认合格,并应有相应记录,工作试件保留时间1个月;2.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3.在预组装作业、铆接作业时部件之间不应出现表面间隙;使用快速夹钳等来确保部件间的紧密度,预组装使用工装、快速夹钳固定时,要注意防止磕碰伤。
5铆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5铆工岗位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7659e083968011ca300918a.png)
铆装岗位1.适用范围:1.1铝产品筒体铆装岗位作业指导书使用于本公司件的铝及铝合金产品筒体铆装的工序。
2.编制依据:本指导书只要是依据产品图样、技术协议、国家及有关单位标准,并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
为不断提高GIS筒体铆装水平,保证焊接质量。
根据我公司的设备定出该铆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3.筒体铆装按工序分为一装、二装。
一装主要装配筒体主法兰。
二装装配支管法兰及其它附件(包括吸附法兰、手孔法兰、观察孔座、接地座的等)。
3.1.筒体一装:筒体一装前要加工筒体两端焊接坡口(用手工方法或车床加工,注意按图纸不得将坡口加工错!)再清理装配焊接坡口处50mm范围的氧化皮及油污,包括筒体端头及法兰定位止口端面(此位置焊接时无法清理)。
使用不锈钢钢丝轮及丙酮清理。
3.1.1装配方法:按图要求装配主法兰时要分清楚内法兰还是外法兰(见后面附图)。
内法兰用内止口定位,外法兰用外止口定位。
对于翻边的筒体要矫正筒体的圆度在4mm以内,保证装配后与法兰定位止口间隙大小均匀。
主法兰与筒体有位置方向要求的需先在法兰、筒体上按图纸方向划线然后对线装配。
装配好后测量两法兰的尺寸保证焊接后的加工尺寸;测量两法兰相互平行度、垂直度小于1.5mm。
法兰止口与筒体外圆一周间隙均匀。
合格后点固,点固要求:板厚t8~10,相距200~250mm左右点固,点固点长度20~25mm;板厚t12~18相距300~350mm左右点固,点固点长度25~30mm;采用手工TIG点固在筒体外圆处。
3.2.筒体二装:筒体二装是在主法兰焊接后,按图纸要求先在平台上划线,要求划出主法兰的中心十字线(此工序必须注意筒体的纵焊缝位置方向)、平面加工线及看线。
对于中心十字线要分段划出,原则上仅划筒体两端约400长度及组装附件处的有效部位中心十字线。
划线、检查法兰余量。
若余量过大或过小需矫正法兰。
3.2.1翻边筒体(见附图):按上面要求完序后,矫正翻边口的圆度及筒体鼓形,矫正时使用垫铁,垫铁采用铝板或铜板等软金属。
铆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
![铆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364e749b89680202d82547.png)
岗位HSE作业指导书煤制油分公司检维修中心铆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指导岗位人员安全作业,提高岗位人员健康、安全、环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特制定本指导书1.2适用范围:分公司内从事铆工岗位作业人员。
2岗位职责2.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HSE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HSE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2.2严格遵守铆工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精心操作,使用的工机具必须完好,安全可靠。
2.3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
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2.4进入容器检修必须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可靠,方能进容器作业。
2.5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萌芽状态。
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地如实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协助做好事故调查。
2.6参加HSE学习,提高HSE意识,严细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
积极参加各种HSE活动,搞好文明生产。
2.7自觉接受HSE监督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监督。
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3岗位条件3.1具备安全素质,身体条件和文化修养能满足劳动合同及岗位要求,经过系统安全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者。
3.2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懂得HSE基本知识,自觉将HSE(OSH)有关规定贯穿于本岗位每一工序(环节)全过程。
3.3在作业过程中,对影响健康、安全、环境可能出现或存在的不利因素,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突发事故会掌握有效的应急措施。
3.4掌握本岗位劳动保护技术,会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懂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急救知识。
3.5有良好的工艺纪律和劳动纪律,无缺岗、睡岗、脱岗、串岗、酒后上岗等现象。
4岗位风险铆工是分公司施工单位主要工种之一,虽然他是一个独立工种,但在施工作业中与其他工种有着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整个施工生产任务。
如:电、气焊工、工件的吊运及定型加工等。
热铆岗位作业指导书
![热铆岗位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a23fe1d15abe23482f4d59.png)
岗位作业指导书热铆岗位目 次一、作业介绍 (3)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1 班前准备 (5)2 开工准备 (5)3 工序控制 (5)4 热铆作业 (5)5. 设备故障处置 (9)6. 质量反馈处置 (9)7. 完工要求 (9)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0)一、作业介绍作业地点:检修车间检修库。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路货车厂修热铆作业。
上道作业:车辆预检作业。
下道作业:落车作业。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车辆钳工、熔接工配合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熔接工还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作业过程严格执行作业程序、标准并注意劳动安全;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1 班前准备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样板量具及材料状态,须齐全、良好。
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3 工序控制检查确认架车状态良好,架车机已插设安全销,不符时通知工长处理。
4 热铆作业4.1 铆前检查4.1.1检查铆钉松动时更换。
用检点锤各方向敲击两面铆钉头不得松动。
4.1.2 检查铆钉腐蚀超限时更换。
车辆修理时铆钉头锈蚀限度:高度H1 不得小于0.4d;铆钉头部最大直径D1 不小于1.3d,如图5。
图54.2铆接4.2.1 检查铆接件。
4.2.1.1铆接平面需平整,清除铆接平面、铆钉孔锈层。
铆钉孔不得有裂纹,不允许用弧割、气割方法直接制成。
如新装配前应将铆接零件接触面上的毛刺、锈垢及污物除掉,然后在零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涂刷防锈漆。
4.2.2 用游标卡尺、直尺测量连接部件的厚度、孔径,选择铆钉。
4.2.2.1铆钉孔检修须符合:d1<16mm 时,孔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铆钉直径2mm(d1 为铆钉直径,以下同);16≤d1<20mm 时,孔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铆钉直径2.5mm;d1≥20mm 时,孔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铆钉直径3.5mm。
拉铆作业作业指导书
![拉铆作业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010a917f5335a8102d220b5.png)
作业指导书拉铆作业目 次一、作业介绍 (3)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1 班前准备 (5)2 开工准备 (5)3 工序控制 (7)4 铆接作业 (7)5. 设备故障处置 (12)6. 质量反馈处置 (13)7. 完工要求 (13)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4)一、作业介绍作业地点:检修车间检修库。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厂修拉铆作业。
上道作业:车辆预检作业。
下道作业:落车作业。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车辆钳工、熔接工配合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熔接工还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作业过程严格执行作业程序、标准并注意劳动安全;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1 班前准备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2.1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样板量具及材料状态,须齐全、良好。
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2.2检查工装设备2.2.1检查液压站如图3,检查拉铆枪如图4,状态是否良好。
图3图42.2.2 检查液压站2.2.2.1开工检查。
每次使用前要检查油箱中的液压油容量须符合要求。
2.2.2.2检查液压站的“拉伸”和“返回”压力是否调整到符合它的使用范围。
专用拉铆枪,最大拉伸压力39.3MPa(5700磅/平方英寸),最大的返回压力19.3 MPa(2800磅/平方英寸)。
2.2.2.3检查所有的气动及液压软管、电线、液压站,不得损坏及泄露。
如存在损坏及泄露等现象,不得接通电源使用,否则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
2.2.2.4在将设备接通电源之前,要保证所有的气动、液压软管及电源插头、插座正确连接。
2.2.3检查拉铆枪及现车专用拉铆销组成2.2.3.1按照待铆的专用拉铆钉选择枪头。
铆接机作业指导书(通用)
![铆接机作业指导书(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773ce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9.png)
铆接机作业指导书(通用)一、概述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关于铆接机的使用和操作的详细说明,旨在帮助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铆接机的使用方法和作业流程。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铆接机之前,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眼镜、耳塞、手套等。
2. 确保铆接机工作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整齐,并保持远离易燃物品。
3. 仔细检查铆接机是否正常运行。
如发现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 使用铆接机时,必须注意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的安全。
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件放入铆接机的运动区域内。
5. 在进行维修、清洁或调整铆接机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并等待其完全停止运行后方可操作。
三、铆接机的使用方法1. 确保铆接机连接到稳定的电源,并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
2. 打开铆接机并等待其预热一段时间,直至指示灯显示就绪状态。
3. 将需要进行铆接的工件放置于铆接机工作台上,并调整工件位置,使其与铆接头对齐。
4. 选择适合的铆接头,并根据需要调整铆接头的力度和深度。
5. 将铆接头放置于工件与铆接机压盖之间,然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铆接过程。
6. 等待铆接过程完成后,将工件从铆接机上取下,并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铆接效果达到要求。
7. 关闭铆接机,并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四、常见问题解决方案1. 铆接机无法启动:-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
- 检查信号线是否连接到位。
- 检查铆接机内部的保险丝是否熔断。
2. 铆接效果不理想:- 检查选用的铆接头是否适合工件材料。
- 检查铆接头的力度和深度是否设置正确。
- 检查是否有杂质或脏物影响铆接效果。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铆接机的表面和内部零部件,确保其运行畅通。
2. 检查铆接机的运行状态和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3. 定期检查铆接机的电气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在长时间不使用铆接机时,应将其与电源断开,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以上是铆接机作业指导书的简要说明,希望能帮助您熟悉铆接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压铆作业指导书
![压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288f8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a.png)
管理项目
异常处置
异常处置流程:作业者“停止、呼叫、等待”,联系班长→组长→主管1. 工程 (要因)
① 压铆机规范确认 - 确定压铆时间、压铆压力,按作业标准操作② 压铆机上下端盖状态确认 -上下端盖是否平整、锁紧2. 产品(结果)
① 单品外观状态 - 无单品变形,螺母型号正确,无螺母遗漏管理项目未遵守时问题点
▶上记事项未遵守时,会发生批量不良及因品质问题 有可能造成主机厂生产线停线.
不合格品处置流程:
发现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填写《不合格品记录表》
批准(日期)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审制(日期)标记
处数
更改依据
签字(日期)确认(日期)蔚来E S8
P0003659
门铰链螺母板总成-下
压铆机压铆
示意图
作业顺序
作业指导书
V1.0QT-02
车种总成图号总成名称铆接工位5、完成后进行自检
制件1
20T
保压时间(900)ms 压铆力量(80)KN 程序5
3、放入制件1进行压铆
4、调整位置进行压铆
2、放入制件2。
通用铆接作业指导书
![通用铆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23aa1a19e8b8f67d1cb993.png)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车架铆接通用作业指导书共5页第1页1.适用范围:本通用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重型车架.2.内容:(1)铆钉插入前待铆孔应无毛刺等缺陷。
(2)铆接后铆钉头不得有歪斜、翘起等缺陷,全部铆接件应仔细检查。
铆接不合格时应铲除铆钉重新铆接,不允许用焊接方法补充连接强度。
(3)铆钉的铆接力应符合以下规定,可在标准值基础上进行15%内的调整,但不允许超出极限值(铆接力每班前进行确认,专检每周进行检查一次,并作记录)。
铆钉直径(㎜)铆接机型号铆钳缸径(㎜) 档位及铆接力标准值(Mpa)极限值(Mpa)备注10AX-30CS 110 压力Ⅰ2431.512 压力Ⅱ3012AX-40CS 125 压力Ⅰ2432。
6铸件铆钉14 压力Ⅱ30 其他位置铆钉12AX-63B(卧铆)140 压力Ⅰ2041铸件铆钉14 压力Ⅱ31。
5 其他位置铆钉14AX-63B(悬铆)140 压力Ⅰ31。
54116 压力Ⅱ36(4)铆接缺陷的允差和检查如下表所示:铆接缺陷的允差和检查序号缺陷类型示意图允差检查方法1 铆钉头有裂纹不允许目测2 铆钉松动不允许用手锤击打3 铆钉周缘残缺或外形不完整铆钉直径(㎜)a+b≤1.010a+b≤1。
212a+b≤1.414外观查看描校档案号日期签字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车架铆接通用作业指导书共5页 第2页(5) 热铆铆钉镦头成型为球冠状,冷铆铆钉镦头成型为圆锥形,具体尺寸要求见下表.表中d k 为铆成头直径,k 为铆成头高度。
铆钉直径(d)dd kk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10 17 ±0。
35 6 ±0。
24 12 21 ±0。
428 ±0.291424 9 162910(6) 车架打号位置要求:车架编号应打印在车架左纵梁下翼面距后端面10mm ~200mm 处.车架编号的起止两端均应打印起止符“﹡”;字高应为10。
关键工序铆接作业指导书
![关键工序铆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1dbf4619e8b8f67d1cb94d.png)
顶紧
、目测11、铆接时粗心大意铆钉头歪斜塞、用0.05 mm不允许22、顶具放置偏斜尺检查
1、铆钉材质低劣目测铆钉头有裂纹不允许
2、铆钉加热过度
铆钉杆在铆钉铆钉孔大且铆钉杆用手锤轻轻敲击不允许钉头过长孔内弯曲
1、零件间有间隙在铆合件铆钉不允许
2、装配不正确用手锤敲击铆缝内断开
3、压的不紧1、铆接件压的不紧用手锤敲打时,用手锤敲打两面、铆钉杆在孔内不2不允许头振荡或铆钉
铆钉头活头严密
头中心与铆钉1、铆接时粗心大意目测铆钉杆中心偏1.5
b≤2、顶具放置偏斜移
头边缘残铆钉b+d≤2 1、铆钉杆短目测外形不完缺或2≤1.5
、铆钉模大c 整
1、铆钉杆短外表查看,0.1d
b≤并测量铆钉头过小2、铆钉模小
铆钉头周围有1、铆钉模大目测1
h≤2硬伤(母材上)、铆钉模安放不正
h≤0.5时1埋头铆钉的钉、铆钉杆长目测用砂允许2头突出、埋头锥边小轮磨去
埋头铆钉的钉铆钉杆长度不够目测≤h0.5
头凹进埋头锥边大
编制批准审核。
【精品文档】铆工实训指导书-推荐word版 (10页)
![【精品文档】铆工实训指导书-推荐word版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9fdb48c24693daef5ef73da7.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铆工实训指导书篇一:铆工作业指导书铆工作业指导书1、进入岗位工作现场做到“一检一做”(对现场卫生,杆件、工具摆放,工作台面(包括支架工作台)设备完好进行检查;做到及时整理)。
2、接受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熟悉生产图纸,弄清产品的组成杆件及左右方向。
3、按接到工作任务的数量,到上道工序领用杆件、面板和辅助材料,不得超领误领,避免造成二次下料和误工。
4、搬运杆件面板前,先检查杆件面板是否达标(长度、宽度、直线度、孔距、毛刺及板面划伤等),不合格产品严禁流入本道工序。
5、铺设面板:工作台上铺设面板应凸面向着肋的一面。
6、面板与肋的铆固:(1)面板的边长、杆件的长度,考虑基准的方位,按定位点(冲样点)来确定边肋的进出位置;左右位置根部平齐、手感光滑,垂直面板时方可铆固。
(2)有铆焊孔的边肋与面板连接时,按铆焊孔起弧划弧,运条铆固,动作稍快,一次铆固;电流适当调大。
(3)有连接孔的边肋与面板连接时,铆点偏离孔中心20mm铆固,铆点长度10mm。
(4)边肋与面板结合不紧密时可加铆点,保证无缝隙铆固。
(5)中间纵横肋与面板连接时,按图纸分格用划线方式保证直线度并无缝隙铆固,禁止一边靠的铆法,堵断铆工二次下料。
(6)纵横肋与边肋的铆固:四周端头交接处根部铆牢、焊点增大,上面铆固即可。
(7)变截、折弯角度复杂的面板与肋的铆固:放料时长度测量准确,找好基准点,用角度样板划线方可操作。
7、铆固成型后按标准自检,做到不合格产品不从自己手中产出,并写上操作人标记,摆放工件时按“一整四不”的要求做到位。
8、当天工作结束后做到“二清一打扫”。
河南天维钢品有限公司 201X年11月7日篇二:结构件铆工检验指导书结构件铆工检验手册1.基本要求1.1必须熟悉本工序的工艺规程及“气割下料质量要求”,“液压支架结构件制造技术条件MT/T587-1996”技术标准,了解本工序应检工件的图纸、工艺,并应具备结构件下料和电焊工的基本知识。
WI-HJ-005铆钉拉铆作业指导书
![WI-HJ-005铆钉拉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4f151654693daef5ef73df4.png)
版本. 修订记录修订人发行日期A 初次发行曹公瑾2015.10.30 编制:批准:目录1.0 Purpose目的 (3)2.0Scope范围 (3)3.0 Responsibility 职责 (3)4.0 Definition定义 (3)5.0 Procedure程序 (3)5.1安全 (3)5.2 工具保养 (3)5.3零件孔的要求 (3)5.4 操作规范 (3)5.5 件与件的铆接 (5)5.6结构型不合格铆钉的返修方法 (7)5.7紧固型不合格铆钉的返修方法 (8)6.0 Flow流程 (8)7.0 Reference相关文件 (8)8.0 Record 记录 (8)1.0 Purpose目的为使操作人员安全正确的掌握及使用气动拉钉枪。
2.0 Scope范围适用于SWEET系列气动拉钉枪。
3.0 Responsibility 职责无。
4.0 Definition定义无。
5.0 Procedure程序5.1安全5.1.1 操作员工的安全A 操作时应站在稳定的位置B 切勿对着人员开动工具C 注意不要被铆钉断杆划伤D 移动工具时应将手移开扳机手柄,以免无意中开动工具5.1.2 铆枪的安全A 不要超过设计范围(见后面技术参数表)的使用;B 铆枪的拆卸应由训练有素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C 工作气源的压力不超过7barD 工具使用压缩空气的最佳压力为 5.5barE 拆装工具时,必须断开气源F 确保气路畅通,气阀不被堵塞和遮挡5.2 工具保养A 工具的维护应由指定人员进行,除非经过良好的培训,工具的操作者无需对工具进行维修,工具应定期检查损坏情况和性能状况。
B 每天使用前应进行保养,如果供气系统未安装油雾器,应在工具进气口滴入几滴润滑油进行润滑。
C 检查是否漏气,如果气管及接头损坏应予更换。
D 检查枪嘴总成与铆钉是否匹配。
E 检查真空阀60是否调节正确足以将铆钉吸住。
5.3零件孔的要求A 在拉铆前先看一下零件孔的直径是否与图纸要求的铆钉相符。
铆接操作指导工艺文件
![铆接操作指导工艺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e7be090b1c59eef9c7b430.png)
目录1适用范围: (1)2操作工艺指导 (1)2.1 拉铆螺母 (1)2.1.1拉铆螺母分类 (1)2.1.1.1 拉铆螺母的螺纹的公称直径; (1)2.1.1.2 拉铆螺母的头型见下表 (1)2.1.1.3 拉铆螺母孔型 (1)2.1.2拉铆螺母作业指导 (1)2.1.2.1 材料准备 (1)2.1.2.2 基材材料板厚和底孔尺寸确认 (1)2.1.2.3 调节铆枪 (2)2.1.2.4 进行铆接 (2)2.1.3检验 (3)2.1.3.1 检测拉铆螺母拉铆后收缩长度(按表2) (3)2.1.3.2 检测拉铆螺母的扭矩(按表3) (3)2.2 压铆螺母 (3)2.2.1压铆螺母材料说明 (3)2.2.2压铆螺母型号说明 (4)2.2.3压铆螺母操作规范 (5)2.2.3.1 确认铆螺母规格 (5)2.2.3.2 底孔尺寸确认 (5)2.2.3.3 调节设备 (5)2.2.3.4 安装压铆螺母 (5)2.2.4检验 (5)2.2.4.1 外观检验 (5)2.2.4.2 扭力检测 (5)2.3 抽芯拉铆钉 (7)2.3.1抽芯拉铆钉分类 (7)2.3.2抽芯拉铆钉规格尺寸 (7)2.3.3铆钉安装步骤 (8)2.3.3.1 安装前准备工作 (8)2.3.3.2 铆钉安装 (8)2.3.3.3 拉铆完成后检测 (8)2.3.4检验 (9)2.3.4.1 外观检测 (9)2.3.4.2 剪切力检测 (9)铆接工艺规范1适用范围:本操作指导适用于产品的铆螺母、压铆螺母、拉铆钉的铆接工序。
2操作工艺指导2.1拉铆螺母又称铆螺母,拉帽,瞬间拉帽,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管材等制造工业的紧固领域。
为解决金属薄板、薄管焊接螺母易熔,攻内螺纹易滑牙等缺点而开发,它不需要攻内螺纹,不需要焊接螺母、铆接牢固效率高、使用方便。
2.1.1拉铆螺母分类2.1.1.1拉铆螺母的螺纹的公称直径;如:M3~M122.1.1.2拉铆螺母的头型见下表拉铆螺母头型平头型(f)圆柱头型(C)沉头型(F)2.1.1.3拉铆螺母孔型盲孔通孔2.1.2拉铆螺母作业指导2.1.2.1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首先根据图纸要求,对拉铆螺母型号规格进行确认,保证使用正确的拉铆螺母,防止用错规格型号。
铆接作业指导书
![铆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ac0dff5f61fb7360b4c6502.png)
所谓的铆接作业是利用材料的塑性变形、2个以上的部品的机器的结合。
TEC大仁事业所中、主要用锤、铆接机器等的机器将金属板(铁板等)和金属柱进行结合、不进行加热。
1.在铆接中使用的机器的种类和特征。
1)铝镁合金式铆器 一般的称为铆接机器、将锤用任意的物品进行押下进行 加压、用机器进行铆接。
铆接的痕迹美、铆接寸法容易管理。
现在所说的铆接使用这个机器已成为常识但是依据铆接头的长度、主轴的径能够作业出来的部品形状因有制约、这是难 点 。
因此、铆接后有必要进行弯曲等工夫。
2)锤式铆器 一般的称为铆器、可变马达的转动力、设定冲程及加压力后用机器进行铆接。
每个时间的锤子的上下次数因设定不同、作业批量间很容易发生不平衡。
还有、因锤的尖端形状铆接的痕迹是不同(通常是菊花状),普通铆接(铆接后不用任何加工的铆接)以外的用途是不合适的。
3)手铆接(锤或是锤 在机器上不能够铆接时进行手铆接。
因依据印象进行作业所 +铆接头) 以铆接的强度、寸法等的不平衡性会变大。
还有、误打击其它的地方而引起损坏的现象是很容易发生的。
因在量产部品中禁止出现这个问题所以作业时请注意。
4)其它①空压冲压 ②油压冲压 ③气压锤 ④气压凿孔2.铆接方法和形状.用途(铆接机器中的铆接)在这里、前面讲述了铆接机器的种类、下面说明在铆接机器中的铆接方法。
1) 普通铆接一般的使用方法。
(铆接后不做任何加工)铆接痕迹根据铆接头有中央凸出的部品(BF机种)和平的部品(BR机种)2种类。
铆接部的径大时、淬火品取得中心线是普通的。
2)面一致铆接 和相对应的部品密着时使用。
使用平铆接头(BR机种)。
关于板材有必要适度的倒角、安排时的确认很重要。
3)柱外周铆接 板的重要两面有必要柱、轴时使用。
使用外周铆接头(BC机种)。
铆接侧的长度有制约。
4)轴外周铆接 当铆接事先达到寸法精度的轴时使用。
使用外周铆接头(BC机种)。
铆接侧的长度有制约。
5)轴铆接 铆接后寸法不重视为重要寸法时使用。
碳片铆合机的作业指导书
![碳片铆合机的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b24f74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e.png)
碳片铆合机的作业指导书一、机器基本规格和操作流程:碳片铆合机一般使用于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等高端工业生产,其主要作用是将多层材料通过高温加压铆合成一个整体。
1. 机器规格:机器型号:XXX铆合面积:XXX(根据机器不同,铆合面积也不同)电压:XXX功率:XXX温度范围:XXX铆合压力:XXX2. 操作流程:a. 确认工件的铆合数量和铆合面积,预热机器到设定的温度;b. 将工件放置在铆合机的工作台上,并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固定和定位;c. 按下机器的电源开关,启动机器;d. 调整机器压力和温度,根据工件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e. 等待机器铆合完成后,将工件取出,并进行相关的检验和测试,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二、机器安全操作须知:1. 机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火灾等安全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2. 需要特别注意机器在操作时的电线和电器设备,避免接触发生触电等危险。
3. 机器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需要注意操作者的防护和安全。
同时,机器停止工作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降温后才可以继续加工。
4. 在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件的固定和定位,确保加工的效果和质量符合要求。
三、机器日常维护:1. 机器需要进行定期保养,保持机器的清洁和运行状态。
2. 定期检查机器的电气设备和电线,确保线路的正常和安全。
3. 注意机器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定期对机器进行检查并保持机器的清洁。
4. 机器需要安装在通风和光线充足的场所,避免堵塞和污染机器的空气环境。
5. 需要注意机器的使用条件和环境,避免机器的损坏和出现安全问题。
总之,操作碳片铆合机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操作人员需要进行规范操作和维护,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同时,需要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铆接通用作业指导书
编制:刘家斌日期:2015-06-01 .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铆接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零部件铆接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产品设计、工艺、质量等人员提供铆接工作依据,并未铆工提供铆接操作规范。
2.操作工艺指导
2.1 抽芯拉铆钉
拉铆钉是利用虎克定律原理,用拉铆钉专用设备将2个结合件夹紧后,将套入的环状套环的金属挤压并充满到带有多条环状沟槽的栓柱的凹槽内,使套环与栓柱严密结合的一种紧固方式。
2.1.1 抽芯拉铆钉分类
根据芯轴是否封闭于钉体内分为封闭型拉钉和开口型拉钉,根据钉体形态拉钉分为平头拉钉和伞形拉钉,件下图
2.1.2 铆钉安装前准备工作
检查气压是否在工作气压范围内。
在工具接通气源前应先放气清洁气道内积尘和积水;检查气动铆枪,吸钉是否正常,试拉铆行程是否到位;枪咀规格、外型是否合适;检查工件安装孔尺寸、铆接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安装孔大小及枪咀尺寸必须选择正确。
孔径尺寸过大,会导致铆体部分发生剪切、脱落;不当的枪咀外型、枪咀尺寸,将导致铆接出现毛刺突出物。
2.1.3 铆钉安装
将产品放置于操作台上,便于吸钉;手持拉钉枪柄部,打开气路阀门,对准产品、使钉芯尾部吸入枪咀。
注意工作台上不允许出现光钉杆等可以被吸入枪咀的异物,防止吸入后堵塞枪咀。
以铆接工件平面的垂直方向,将产品送入待铆接的工件孔中,铆钉帽檐贴紧工件孔的端面。
产品不允许倾斜插入,帽檐与工件表面不允许留间隙,否则导致铆接出现异常状态。
2.1.4拉铆完成后检测
完成拉铆后,判断铆钉铆接状态正常与否:1.铆体起鼓均匀;2.钉头包覆完整;
3.铆体帽檐紧贴工件无缝隙;
4.孔内无毛刺异物带出。
确认拉铆钉帽檐与工件紧密贴合,保证周边无凸起;拉杆尾部必须要保留在铆钉体内,不得松动脱落;铆钉底部不能一边歪斜。
2.2 HUCK铆钉
2.2.1 HUCK铆钉分类
铆钉种类及实物图片见下表:
铆钉种类
名称代号实物图片
C6L C6L*—*6—* C6L*—*8—* C6L*—*10—* C6L*—*12—*
C50L C50L*—*20—*
Magna-Lok MGL*—*6—* MGL*—*8—*
Magna-Grip MGP*—*8—*
BOM BOM—R6—*
BOM—R8—*
BOM—R10—*
2.2.2铆钉安装前准备工作
1.要求每辆车开工前制作工作试件,工作试件需经过工艺、质检确认合格,并应有相应记录,工作试件保留时间1个月;
2.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在预组装作业、铆接作业时部件之间不应出现表面间隙;使用快速夹钳等来确保部件间的紧密度,预组装使用工装、快速夹钳固定时,要注意防止磕碰伤。
铆钉及其周围不应有油污、垃圾、灰尘等。
2.2.3 铆接工作要求
2.2.
3.1铆接作业前使用试样进行试验,确认工具性能、紧固状态是否合格,枪头 (特
别是咬合部分)易于磨损,每铆接约2500根时应进行更换;紧固部分在作业时不得发生弯曲、翘曲、扭曲等现象;铆接作业时要保证枪头与被铆接工件面垂直。
2.2.
3.2铆枪规格使用见下表:
2.2.
3.3铆钉孔开孔尺寸要求
2.2.
3.4使用不同型号(长度)铆钉时的注意事项:
——将铆钉按照型号分类保存。
2.2.4 铆接完成后检测
在紧固作业后,对所有紧固处进行合格判断,判断为不合格的铆钉应做拆除处理,重新紧固,并且保留结果记录;紧固后的头部与母材间应无表面间隙,母材应无异常的扭曲、变形。
2.2.4.1 C6L-*8型的合格判断依据见图2和表5。
(设备舱用铆钉)
表5 C6L型的合格判断标准
单位为毫米代号 A max B max C min D max C6L*—*6—* 1.9 3.1 4.4 7.0
C6L*—*8—* 1.9 3.9 6.4 9.2
C6L*—*10—* 3.5 5.5 7.2 11.5 C6L*—*12—* 3.1 7.1 8.8 14.0
图2 C6L型图3 MGP型
2.2.4.3 MGP型的合格判断标准见图3和表6。
(裙板用铆钉)
表6 MGP型的合格判断标准
单位为毫米代号 A max B max C max MGP*—*8—* 3.2 2.3 2.5
2.2.4.4 BOM型的合格判断标准见下表
代号 F Gmin Hmax Jmax Kmax L BOM-R6-* 4.5 2.8 2.4 6.7 0.8 7.8 BOM-R8-* 5.9 4.0 2.4 8.8 0.8 10.3
BOM-R10-* 7.6 4.8 4.4 11.1 1.2 13.1
2.2.4.5 C50L型的合格判断标准见下表
代号Amax Bmax Cmin Dmax
C50L*-*16-* 1.6 9.5 10.3 18.6
C50L*-*20-* 1.6 9.515.9 23.2
C50L*-*24-* 1.6 9.516.7 28.2
C50L*-*28-* 1.6 9.519.1 32.6
2.2.4.6 BT型的合格判断标准
代号Amax Bmax Cmin Dmax
BT*-*20-* 10.9 24.4 18.0 23.1
BT*-*24-* 13.6 27.9 21.6 27.7
BT*-*28-* 15.2 30.3 25.1 32.0
2.3 实心铆钉铆接规程
2.3.1 在需要连接的两个件上钻底孔;
2.3.2 先把铆钉从被铆接件的铆孔中穿入,用顶把顶住铆钉头并将被铆接件压紧;
2.3.3 用手锤锤击深处钉孔之外的铆钉杆端头,在钉杆被镦粗的同时形成伞状钉头,并与板面贴密,锤击时方向、力量要适当,且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使材质出现冷作硬化现象,使钉头产生裂纹。
铆接时,铆钉人和顶钉人要错开,并协调一致,不准对铆;
2.3.4 铆钉及铆接后部件不得有裂纹,铆钉镦头不允许有压痕和歪斜。
2.4作业要领及注意事项
2.4.1 严禁抛扔或把工具当榔头使用。
严禁用力拽拉液压软管或空气软管。
操作人
员应合理使用工具,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4.2 严禁将手放在枪头和工件之间。
2.4.3 工具没有安装枪头之前,严禁让工具的弹射杆运动。
2.4.4 当使用带套环的铆钉时,应确保套环的安装方向是正确的。
2.4.5 每一种型号和尺寸的铆钉都需要专用的枪头组件,枪头组件必须按照要求使用,以保证铆钉的成型质量。
2.5 铆接返修作业要求
2.5.1.检验人员对检查后判定不合格的铆钉件做标识;
2.5.2.操作人员将标识的不合格的铆钉进行去除;
2.5.
3.去除后检查铆钉孔的大小是否有变化,铆钉孔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如果铆钉孔的大小发生变化不在合格范围内,则需更换零件;
2.5.4.检查去除铆钉后,铆接母材是否有变形,如果母材有变形,则需对母材进行校正;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