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参考PPT

合集下载

新生儿换血疗法PPT课件

新生儿换血疗法PPT课件

换血方法
(1)血源选择
• Rh溶血病—Rh系统与母亲同型、ABO系统与 患儿同型 • ABO溶血病—AB型血浆、O型红细胞 • 红细胞:血浆=2:1或3:1 • 有明显贫血或心力衰竭者—血浆减半的浓缩血
(2)换血量
• 按照患儿血容量2倍准备(150-180ml/kg)): 可换出85%的致敏红细胞和60%的抗体及胆红 素 • 有人主张用血容量3倍
新生儿换血疗法
概述
• 换血疗法,又称全血置换术,是ICU的一项重 要抢救措施。 • 适应症:新生儿溶血病;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 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红细胞增多 症等
换血作用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 效的方法 • 可换去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游离免疫性抗体 减轻溶血 • 及时换出大量胆红素,使其降低到安全水平, 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 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 置管成功妥善固定,用肝素生理盐水2ml正压 封管 • 开通两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于输液,另一条用 于输血。
换血通道的连接
• 静脉端连接顺序50ml空针 →7号输血针→ 静 脉留置针(用推注式输液泵输入血液)
• 动脉端的连接顺序:动脉留置针→换血管→三 通管 →废输血器 →废血瓶 • 20ml注有肝素生理盐水的空针连接延长管, 再连接三通管用推注式输液泵以1ml/h的速度 匀速泵入
高危因素包括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G-6PD缺陷、窒息、缺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败血 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
• 小早产儿、合并缺氧、酸中毒或上一胎溶血严 重者可适当放宽指征。 • 生后已一周以上,体重较大、情况良好,无核 黄疸症状者,即使血清胆红素达427.5μmol/L (25mg/dl),而其中直接胆红素占 85.5μmol/L(5mg/dl)以上,也可先用其他方 法治疗。

新生儿换血讲课PPT课件

新生儿换血讲课PPT课件
后遗症期 多在出生2月后出现,一般持续终生;主 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异常:患儿出现手足徐动症、 高频失听等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及牙 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一个目的 防止核黄疸
二个关键 防止胆红素入脑 降低血胆红素水平
降低血清胆红素
光疗用425-475nm的蓝光
直接胆红素>4mg/dl者不宜光疗 保护好眼及生殖器 副作用:发热、皮疹、腹泻、VitB2缺乏
葡萄糖酸钙10ml+10%葡萄糖20ml(或遵医嘱配 制),用50ml注射器抽好备用。
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各一支备用
换血开始前以生理盐水预冲换血管道并连 接,安装好各输血泵。
见“换血回路示意图”(第一小时)
“O”型红细胞
AB型血浆
输血泵A 150ml/h
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
患儿血液循环
输血泵B 150ml/h
四、胆红素脑病分期
一般在七天内发生,早产儿易发生
警告期 首先出现嗜睡,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拥 抱反射减弱、消失,肌张力减低。此期约12~24小时。
痉挛期 表现为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 尖叫、惊厥,常有发热。严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死亡率1/2~1/3。此期持续约12~24小时。
恢复期 存活病例约在二周内上述症状逐渐消退
备吸氧、吸痰器,心电监测(有心电、 SPO2、血压监测装置)。
输血泵2~3台,推泵2~3台(至少需要4台输 液速度控制装置) ,引流袋或废血瓶1~2 个
药物准备
12500u/2ml规格肝素钠1支,抽取0.2ml加入 100ml生理盐水中,配置成浓度12.5u/ml的肝素 稀释液,用50ml注射器抽好备用。(肝素 12500u=100mg)

新生儿换血术PPT课件

新生儿换血术PPT课件

7.用物
第12页/共17页
8.换血通道的建立及连 接
第13页/共17页
妥善固定动脉 穿刺端肢体
A
注意观察有 无输血反应
B
术中配合
C 抽取各种 血标本
E
设定泵速,保 持管道通畅
D
尽量保持出 入血量平衡
记得记录哦!
第14页/共17页
换血后处理
1 拔除换血用留置针 2 抽取各种血标本 3 照兰光、观察病情 4 监测血胆红素及血常规 5 如无呕吐,可正常喂养
工作人员准备:一 名医生及两名护士。
第8页/共17页
4.药物:
NS 、5%GS 、无菌注射用水 、 肝素钠 、鲁米那 、 10%葡萄糖酸钙 、5%碳酸氢钠 、 急救备用药品
第9页/共17页
5.患儿准备:
术前持续双面光疗, 禁食一餐,维持肤 温正常,安抚患儿 。
第10页/共17页
6.仪器设备
第11页/共17页
第5页/共17页
换血量的估算
换血量通常为新生儿血容量 的2倍,因此:换血量为150 ~180ml/kg,总量约400 ~600ml。
第6页/共17页
换血速度
换血速度:2~4ml/kg/min, 换血时间一般为1.5~2h。
第7页/共17页
换血前准备
1
签署换血知情同意 书。
2
3
环境准备:换血室 内空气消毒1h,预 热辐射抢救台,保 持室温在24~26℃ 。
定义
通过来自1名或多名供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浆,替换受血者 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红细胞和血浆,以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 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未结合胆红素,使之降低到 安全水平,防止核黄疸发生;换血也可纠正贫血,防止缺氧及 心功能不全。

新生儿换血-推荐优秀PPT

新生儿换血-推荐优秀PPT
❖ 输血和出血要同步,匀速进行,尽量保持出 入血量平衡,避免引起心功能不全;
❖ 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 是血压;
❖ 换 吸血困过难程、中心患 率儿 增如 快出 及现 血.烦 压躁 下、 降面等色心改衰变表、现呼时
应暂停换血,立即采取镇静、强心利尿、给 氧等。待心衰纠正后继续换血并控制换血速 度。
指征
❖ 产前已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脐血总 胆红素>68umol/L,HB<120g/L,伴水肿、 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 生后12h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umol/L者;
❖ 总胆红素达到342umol/L者;
❖ 不论血清胆红素高低,已经有胆红素脑病早 期表现者;
.
❖ 小早产儿、合并缺氧、酸中毒者或上一胎溶 血严重者,应适量放宽指标。
不论血清胆红素高低,已经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者; 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患儿感染 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 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 待心衰纠正后继续换血并控制换血速度。 妥善固定穿刺端肢体,注意松紧度适度,观察肢端血液循环及管道是否通畅; 产前已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umol/L,HB<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术中每隔15min轻晃血袋,以防红细胞沉降在血袋底部。 洗手,将患儿置于辐射台上,取仰卧位,心电监测HR、R、BP、SPO2; 换血过程中患儿如出现烦躁、面色改变、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及血压下降等心衰表现时应暂停换血,立即采取镇静、强心利尿、给氧 等。 血液准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进行血型交配,换血总量为(体重*150-180ml/kg) 血液准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进行血型交配,换血总量为(体重*150-180ml/kg) 总胆红素达到342umol/L者; 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及人力物力消耗。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且有效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的有效抢救手段。 效率高,血压较平稳,可避免内环境紊乱;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PPT学习教案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PPT学习教案
因ABO血型不合第10页溶/共27血页 症的换血治疗 最好用AB型血浆与O型红细胞混合
Rh血型不合溶血症的换血治疗最 好采用和母亲相同的Rh血型(即 Rh阴性血型).
Rh(D)溶血病无Rh阴性血时, 不得已亦可用无抗D(IgG)的 Rh阳性血。
由于临床上新生儿输入的是成人 血,如果输入第11的页/共2红7页 细胞与血浆量 相等易导致换血后继发性贫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会计学
1
主要内容
1 概述 2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3换血指征 4换血途径及速度 5血源选择 6换血治疗的并发症 7换血治疗的护理 8小结
第1页/共27页
概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因胎儿型红细胞 裂解释放产生胆红素过度所致。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高胆红 素血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
第8页/共27页
临床上已有学者采用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 血。
换血速度一般为2 mL/(kg.min),换血所 需时间多为1.5h~2h较佳。
第9页/共27页
血源选择
换血时血源的选择很关键,应慎重 选择。
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同型全血换血 能快速降低黄疸。
但也有研究主张在黄疸病因不明确 的情况下一律选用AB型血浆与O型 浓缩红细胞的混合新鲜血。
也有研究改良方法反复生理盐水冲洗排管 未发生堵塞现象。避免了肝素进入体内影 响凝血功能,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
第20页/共27页
换血过程中保持输入和排出的速度一致。 可避免血压和心律波动,对血循环的干扰 显著减轻,不影响回心血量及组织器官的 供血。换血过程应注意保暖及面色、肤色、 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精神反 应情况,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第16页/共27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ppt(共23张PPT)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ppt(共23张PPT)
❖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红胆素血症最快速 有效的方法。
❖ 为了确保换血达到预期疗效,护理非常重要 。
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 近年来国内报道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 中不少血清总胆红素为205~256μmol/L,甚至 有患儿可达到304μmol/L,然而,临床上无明 显病理症状出现,患儿的一般情况也良好。
换血后护理
❖ 有效监护患儿各项生命体征. ❖ 继续光疗并注意保暖. ❖ 常规采集血标本,行血常规、血清胆红素、
血生化、血糖、血气分析等化验,了解换血 效果. ❖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嗜睡,拒奶,肌张力减弱 ,四肢抽动,呼吸暂停等核黄疸早期症状. ❖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主要内容
❖ 1 概述 ❖ 2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标准 ❖ 3换血指征 ❖ 4换血途径及速度 ❖ 5血源选择 ❖ 6换血治疗的并发症 ❖ 7换血治疗的护理 ❖ 8小结
概述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因胎儿型红细胞裂 解释放产生胆红素过度所致。
❖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高胆红素 血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
❖ 换血过程中保持输入和排出的速度一致。可 避免血压和心律波动,对血循环的干扰显著 减轻,不影响回心血量及组织器官的供血。 换血过程应注意保暖及面色、肤色、呼吸、 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精神反应情况, 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 宋泳红等研究换血不良反应的护理,通过各 但也有研究主张在黄疸病因不明确的情况下一律选用AB型血浆与O型浓缩红细胞的混合新鲜血。
❖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高胆红素血症诊断 标准确定应检测“小时-总胆红素”指标或随总 胆红素的峰值在不同时间的标准,将正常足 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从现行标准 提高。
❖ 近期国内已开始推荐小时-胆红素作为临床干 预标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课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课件

血源选择
• 换血时血源的选择很关键,应慎重选择。
• 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同型全血换血能快速降低黄 疸。
• 但也有研究主张在黄疸病因不明确的情况下一律 选用AB型血浆与O型浓缩红细胞的混合新鲜血。 • 因ABO血型不合溶血症的换血治疗最好用AB型血 浆与O型红细胞混合血作置换血,也可采用与新 生儿同型或O型血,避免发生溶血反应。
• 换血过程中保持输入和排出的速度一致。 可避免血压和心律波动,对血循环的干扰 显著减轻,不影响回心血量及组织器官的 供血。换血过程应注意保暖及面色、肤色 、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精神 反应情况,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 宋泳红等研究换血不良反应的护理,通过 各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提高警惕,有效 防患于未然,避免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 其次换血中加强医护配合,做好护理记录 。
• 无溶血等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开始应用换血 疗法比存在此类危险因素者的胆红素水平 高,
• 也有研究提出由于换血治疗时血压的变化 可能会引起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 有研究报道,患儿在换痉挛、冰凉。 • 有研究提出影响换血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 因素是肺动脉高压。
• Rh血型不合溶血症的换血治疗最好采用和母 亲相同的Rh血型(即Rh阴性血型). • Rh(D)溶血病无Rh阴性血时,不得已亦可 用无抗D(IgG)的Rh阳性血。 • 由于临床上新生儿输入的是成人血,如果输 入的红细胞与血浆量相等易导致换血后继发 性贫血,血红蛋白较换血前降低。
• 对换血成分进行改良的浓缩洗涤O型红细胞 +AB型血浆的混合血进行换血,可防止换血 后贫血,减少继续溶血的机会。 • 血源选择时应选用新鲜血,最好用24h内的 新鲜同型血,这样可以更好的置换出内毒 素,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凝血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无溶血等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开始应用换血疗 法比存在此类危险因素者的胆红素水平高,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也有研究提出由于换血治疗时血压的变化可 能会引起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有研究报道,患儿在换血过程中可出现高血 糖症。
❖ 有研究提出在换血时患儿发生肢体局部发白、 血管痉挛、冰凉。
❖ 有研究提出影响换血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 素是肺动脉高压。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换血治疗中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和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目前换血术前准备环境要求单间,无层流设 备多采用紫外线消毒
❖ 患儿禁食4h,留置胃管,抽空胃内容物,术 前镇静,血源准备要复温至35℃~37℃.
❖ 由于临床上新生儿输入的是成人血,如果输 入的红细胞与血浆量相等易导致换血后继发 性贫血,血红蛋白较换血前降低。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对换血成分进行改良的浓缩洗涤O型红细胞 +AB型血浆的混合血进行换血,可防止换血 后贫血,减少继续溶血的机会。
❖ 血源选择时应选用新鲜血,最好用24h内的 新鲜同型血,这样可以更好的置换出内毒素, 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凝血因子。
选用AB型血浆与O型浓缩红细胞的混合新鲜血。 ❖ 因ABO血型不合溶血症的换血治疗最好用AB型
血浆与O型红细胞混合血作置换血,也可采用与 新生儿同型或O型血,避免发生溶血反应。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Rh血型不合溶血症的换血治疗最好采用和母 亲相同的Rh血型(即Rh阴性血型).
❖ Rh(D)溶血病无Rh阴性血时,不得已亦可 用无抗D(IgG)的Rh阳性血。
脉双管同步换血法。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临床上已有学者采用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血。 ❖ 换血速度一般为2 mL/(kg.min),换血所
需时间多为1.5h~2h较佳。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换血时血源的选择很关键,应慎重选择。 ❖ 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同型全血换血能快速降低黄
疸。 ❖ 但也有研究主张在黄疸病因不明确的情况下一律
❖ (3)早产儿达到早产儿“换血”标准。 ❖ (4)产前已明确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
时脐带血血红蛋白<120g/L。 ❖ (5)尚有胆红素脑病警告期表现者。 ❖ (6)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传统的换血途径有脐动脉与脐静脉、脐静脉与周 围静脉、外周静脉与周围动静脉。
❖ 以往首选采用Diamond法,即脐静脉切开术。 ❖ 近年来国内外逐步改用Wiener法,即周围动静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患儿达到以下换血标准时考虑为患儿换血: ❖ (1)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已达到“光疗加换血”
的标准或者已达到“光疗失败换血”的标准,即 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 (2)经光疗4~6h后,血清胆红素仍上升 >8.5μmol/(L .h)。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潘龙凤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1 概述 ❖ 2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标准 ❖ 3换血指征 ❖ 4换血途径及速度 ❖ 5血源选择 ❖ 6换血治疗的并发症 ❖ 7换血治疗的护理 ❖ 8小结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因胎儿型红细胞裂 解释放产生胆红素过度所致。
❖ 目前多采用肝素持续泵入动脉血排出管道的 方法,防止出现血凝块堵塞,
❖ 也有研究改良方法反复生理盐水冲洗排管未 发生堵塞现象。避免了肝素进入体内影响凝 血功能,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
2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换血过程中保持输入和排出的速度一致。可 避免血压和心律波动,对血循环的干扰显著 减轻,不影响回心血量及组织器官的供血。 换血过程应注意保暖及面色、肤色、呼吸、 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精神反应情况, 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 有研究换血量为150~180mL/kg/次的范围内 选择偏大的剂量进行。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诸多的报道显示换血疗法采用外周动静脉换 血术安全、有效、简单。
❖ 目前也有采用输液泵控制的外周静脉换血疗 法实现了全自动换血的过程,不仅安全有效, 还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换血成功率。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龙丽华等研究也表明,外周同步换血时输入红细胞 与血浆比为(2~3):1时换血后均可改善贫血。
❖ 对于贫血较重或伴严重水肿的患者可选择O型红细 胞与半量AB型血浆的混合血,既可纠正贫血又不 增加血容量及心、肾负担。
❖ 有临床研究显示,换血完毕后再给患儿额外输 10~15mL/kg血液,会减少换血后继发贫血的发生。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换血疗法有很多并发症, ❖ Patra等回顾性分析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出血、
血压波动、并发感染和以实验室生化检查异 常。 ❖ 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小板减少症、低钙血症和 代谢性酸中毒,一般都可在48h内缓解。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并发症常见于早产儿,一次以上换血者,同 时利用脐动脉和脐静脉,伴有其他疾病的患 儿以及血压波动、并发感染等进行换血患儿, 且所有这些并发症均发生在换血后72h内。
❖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高胆红素 血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
❖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红胆素血症最快速 有效的方法。
❖ 为了确保换血达到预期疗效,护理非常重要。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近年来国内报道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 中不少血清总胆红素为205~256μmol/L,甚至 有患儿可达到304μmol/L,然而,临床上无明 显病理症状出现,患儿的一般情况也良好。
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高胆红素血症诊断 标准确定应检测“小时-总胆红素”指标或随 总胆红素的峰值在不同时间的标准,将正常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从现行标 准提高。
❖ 近期国内已开始推荐小时-胆红素作为临床干 预标准。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
❖ 目前国内仍将足月新生儿血总胆红素 >220.6μmol/L、早产儿>255μmol/L暂定为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