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财经学院开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广西财经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名学号0专业商务英语班级商英0842班指导教师职称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本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加附页)

选题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适度竞争的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小企业的存在正是活跃市场,防止垄断,促进竞争的重要条件,中小企业的存在发展,可以满足人们消费和小批量、多样化生产的需求,同时也起到加剧竞争,防止垄断的作用。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的重要基础,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企业形式。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严重的制约,其中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是资金短缺,企业发展少不了资金的支持,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经济体制变迁,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尤为严重,成本高,信誉低,方式单一,渠道狭窄,政府支持不力,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活动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企业融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而融资决策往往受制于其当时的金融环境。因此,研究探讨怎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建立适合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制度,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献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逐步引起我国理论界、企业界和金融界的关注。我国政府与1998年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增加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继而经贸委成立了中小企业司,各地政府相继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保证基金,许多银行业开始成立了中小企业部。迄今,很多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现状和研究的必要性

林毅夫、李勇军认为,不同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各具特色,中小企业在不同国家发挥的作用可能不同。他们主张,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来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他们首先运用要素禀赋论的原理指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特点,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它们对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提升进而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而按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处于该产业中的企业一般是中小企业。因此应当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特殊意义[1]。

而彭莉戈认为,国际经验证明,中小企业是维持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和保障充分就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各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并以国家立法、出台优惠成册等形式给予支持,创造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刻不容缓。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不少问题。李传双以浙江具有代表性的5个地区中小企业为样本,分别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银行贷款难易程度、企业自身财务因素、银行在贷款时考虑的因素、企业寻求信用担保难的主要原因等方面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以此形成调查报告。就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在新的投资计划中,企业的自筹资金比例有所增加,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股票与债券融资增幅较大,但所占比重较小。因此,资金匮乏是制约大部分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3]。

而陈志、陈柳认为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不太相符的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主要表现为:受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所限,中小企业在融资中过分地依赖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相对不足;在债务融资中又过于偏重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贷款,

忽视其他的债务融资方式。他们还认为,即使在目前现有的资金融通模式中,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经营风险较大,资信度差,商业银行在放款中越发注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等因素也使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融资效益不高[4]。

陈爱早提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恶性循环:中小企业由于负债较多,经营业绩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急剧下降,往往形成“资金缺乏----业绩恶化----信用差----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因此,中小企业一般需要利用商业关系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筹集[5]。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已被众多专家学者认可,他们也为探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作出了大量的研究。总结这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得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是由企业自身素质、我国金融体系、国家宏观政策等多层次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企业自身素质来说,王凤荣从金融维度考察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表明,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几乎没有对中小企业提供资源配置,其他衍生功能更不用谈——中小企业不仅很少从银行体系获得资金,而且从证券市场的融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他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不仅存在银行中介“脱媒”,而且存在着市场中介脱媒,是典型的金融“脱媒”。首先,他认为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脱媒”的市场型原因。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经营历史短、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市场淘汰率较高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具有典型的“黑箱”型,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严重。其次,他认为,我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抑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型原因。迄今,我国的改革一直以维持大中型企业的稳定与产出增长为政策的着力点,在企业发展思路上的“抓大放小”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制度的安排[6]。

另外,程涛指出在我国,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信用贷款只在极少的场合对极少的企业适用,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用贷款。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又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等问题,因而寻求担保又遭遇重重的困难。所以,中小企业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成功概率极小[7].

其次,从我国金融体系方面,鲁钊阳指出直到今天,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中仍然存在严重的“成分(国有制)歧视”。中小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在当前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支配地位。国有银行主管部门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顾虑重重,生怕中小企业赖债而使自己难脱干系。相比较而言,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即使出呆账,也不会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这导致了国有银行的“逆向选择”,即宁愿向效益差的国有企业贷款,也不愿向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贷款[8]。

此外,刘冰、周文兵认为,金融机构的整合与信贷风险管理的加强加大了中小企业的难度。许多原先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金融机构,在整合中被撤消或合并,机构数量减少,使得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量也相应下降;另外央行对各商业银行信贷质量的监管力度正逐步加大,

再加上各商业银行为强化信贷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普遍实施审贷分离,这就使信用度较低、负债率偏高、经营效益欠佳的许多中小型企业,从银行主渠道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他们还指出信贷产品定价偏低,收费规定不合理也是另一个原因。商业银行因缺乏对信贷风险的定价权,以及被限制对其金融服务新产品收费,不仅增添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调查搜集信息,提供贷款服务的一份惰性,也加剧了中小企业的不规范融资行为,从而严重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9]。

最后,从政府政策方面,苏志鑫指出比照国际经验,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并有相应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保险。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担保的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各国的经验证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政府、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也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我国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较晚,且较少对企业特别市中小企业直接开放;新成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机构,服务收费高昂,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此外,在发展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的改革中也长期倾向于照顾大型企业,忽略了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国家对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没有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几乎不可能。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容量有限,因而对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