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当堂达标检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

4.古代诗歌四首曹操(155—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等名篇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为主调,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当数《次北固山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又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有散曲120多首,《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 jié) 澹.澹( dàn) 竦峙..( sǒng zhì) 萧瑟.( sè) 涌.动( yǒng) cháo(潮)水xuán(悬)念枯ténɡ(藤) 天yá(涯)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__到达,登上。

__(2)星汉..灿烂__银河。

__(3)次.北固山下__停宿。

__(4)断肠人在天涯..__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__3.诗句赏析。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案__这四句诗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极为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分层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分层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分层测评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竦.峙(shǒng)萧瑟.(sè)B.天涯.(yá)枯藤.(téng)C.沧.海(cāng)碣.石(jié)D.澹.澹(dàn)咏.志(yǒng)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情景默写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古诗文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5.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6.诗歌阅读舟过谢潭三首(之一)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①帷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帷: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______一字相呼应,写出了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含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诗歌的相关知识,能够准确背诵和默写这四首诗歌。

2.培养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拥有豁达的心胸、积极乐观的精神。

绘壮丽之景,展非凡之志——《观沧海》赏析曹操的《观沧海》,融情于景,借壮丽之景,展现出他的雄才宏志。

诗人写景时,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层次分明,描绘出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

从写景的远近上看,先写山岛、树木和百草,再写波涛汹涌的海水,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四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先写全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个“何”字,用得饱满有力,再着“澹澹”一词,使得整个沧海神韵俱全。

岛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显得一派生机盎然;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瑟瑟秋风中海浪汹涌起伏的壮观景象。

曹操独立寒秋,极写秋天海的气象壮阔,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的生机勃发,一洗历代骚人墨客悲秋的感伤情调,其壮志凌云和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

前四行诗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态之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态之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融想象和夸张于一体,意境阔大。

在千古诗人中,想必也只有曹操这样具有雄才大略、傲视群雄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宏阔气象的诗句吧。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唐天宝初年,王昌龄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被贬谪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蛮荒之地,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

好友李白在扬州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下了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切同情和慰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澹.澹( ) 子规.( ) 萧瑟..( )jiã____石天yá____ sǒng zhì_______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B.江春/入旧年C.闻道/龙标/过五/溪 D.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B.《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律诗C.《观沧海》——曹操——东汉——乐府诗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居易——唐朝——律诗4.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可以看出龙标被贬之地偏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均是诗人喜爱的意象,诗人喜欢借“日月”抒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观沧海》中的句子填空)曹操借日月从海平面升起抒发了自己的博大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填空)王湾借朝阳出海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填空)马致远借落日下山烘托了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5.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次北固山下》的赏读。

例句:我从“潮平两岸阔”中,仿佛看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阔美景。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是《天净沙·秋思》的插图,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请你给插图作者提一条建议。

2019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课后练习题

2019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课后练习题

2019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课后练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9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4古代诗词四首》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列各项中对本课四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B.《天净沙·秋思》通过叙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

C.《次北固山下》通过写北固山外江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和同情之情。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B.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

D.王湾,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乡思的鸟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后面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次北固山下》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新编人教版语文七上1.4古诗四首(1)测验卷

新编人教版语文七上1.4古诗四首(1)测验卷

新编人教版语文七上1.4 古代诗歌四首(1)测验卷说明:●满分60 分,要求在40 分钟内完成。

●题目与课程配套,体现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可用于基础巩固及拓展提升。

●问卷与答卷合二为一,并配有答案与解析,以及用于自我评价的水平量表。

●每题均给出参考答案和解题步骤,可对照答案自行批改,根据解析进一步学习。

●测验时可自备练习本,使用网络终端对照电子版作答;亦可下载试卷并打印,在规定时间内做完。

1.下列各句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4分)A.东临碣(hè)石,以观沧海。

B.水何澹澹(dān),山岛竦峙(zhì)。

C.幸(xìng)甚至哉,歌以咏志。

D.杨花落尽子规啼(tí),闻道龙镖过五溪。

2.下列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到达,登上)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聚集)C.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达到极点)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和)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4分)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此句运用了互文、夸张的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开阔额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按要求填写诗句:(6分)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诗句是:;③虚写诗人所见之景的诗句是: ;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

4 古代诗歌四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竦.峙(shǒng) 萧瑟.(sè) B.天涯.(yá) 枯藤.(téng) C.沧.海(cāng) 碣.石(jié)D.澹.澹(dàn) 咏.志(yǒng)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必备)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必备)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4 古代诗歌四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竦.峙(shǒng) 萧瑟.(sè) B.天涯.(yá) 枯藤.(téng) C.沧.海(cāng) 碣.石(jié)D.澹.澹(dàn) 咏.志(yǒng)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2分)1. (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过零丁洋》和《己亥杂诗》不属于同一朝代的作品。

B . 《行路难》和《渡荆门送别》不属于同一诗人的作品。

C .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属于同一文体的作品。

D . 《次北固山下》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边塞诗类型的作品。

2. (2分)(2018·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B . “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两者都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C . “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3. (2分)下面关于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B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此曲的这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C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作者在诗中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大胆创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1A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1A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1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6·渠县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笨拙(zhuō)亵渎(xiè)炽热(chì)气冲斗牛(dǒu)B . 拮据(jié)执拗(niù)媲美(pì)锐不可当(dàng)C . 酝酿(niàng)迸溅(bìng)颓唐(tuí)忍俊不禁(jìn)D . 刹那(chà)踌躇(chóu)归省(shěn)长吁短叹(xū)2. (2分)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B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C .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嵌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D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2分)(2017·龙华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毕业在即,是在国内上高中,还是出国留学?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有点莫衷一是。

B . 深圳的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 . 毕业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惟妙惟肖。

D . 东门步行街什么时候都这么人潮汹涌、门庭若市,实在是过于拥挤了。

4. (2分)(2012·江西)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新编人教版语文七上1.4古诗四首(2)测验卷

新编人教版语文七上1.4古诗四首(2)测验卷

新编人教版语文七上1.4 古代诗歌四首(2)测验卷说明:●满分60 分,要求在40 分钟内完成。

●题目与课程配套,体现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可用于基础巩固及拓展提升。

●问卷与答卷合二为一,并配有答案与解析,以及用于自我评价的水平量表。

●每题均给出参考答案和解题步骤,可对照答案自行批改,根据解析进一步学习。

●测验时可自备练习本,使用网络终端对照电子版作答;亦可下载试卷并打印,在规定时间内做完。

1.下列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4分)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风顺而和)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到,送到)C.古道西风瘦马。

(冬风)D.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点)2.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4分)A.五言律诗又称五律,讲究声律、对偶。

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B.小令是散曲的一种,以描写为主,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以重复,各首用韵也可以不同。

C.《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唐代诗人王湾创作,古诗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D.《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题中的“天净沙”是词牌名。

3.下列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4分)A.《次北固山下》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B.《次北固山下》的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C.《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D.《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秋景图,也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4.背诵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按要求填写诗句:(6分)①诗中描绘出上涨的潮水与两岸持平,江面开阔,顺风行船的景象的两句是:,。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2分)1. (2分)下面关于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B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此曲的这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C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作者在诗中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大胆创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2. (2分)(2018·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B . “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两者都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C . “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3. (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过零丁洋》和《己亥杂诗》不属于同一朝代的作品。

B . 《行路难》和《渡荆门送别》不属于同一诗人的作品。

C .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属于同一文体的作品。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四首》同步试卷A卷(精编)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四首》同步试卷A卷(精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四首》同步试卷A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20八下·济南期中)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脑畔(pàn)眼眶(kuànɡ)海棠(táng)戛然而止(jiá)B . 羁绊(jī)登时(dēnɡ)陨石(yuán)金吾不禁(wú)C . 凫水(fú)怅惘(wánɡ)山麓(lù)豁然开朗(huò)D . 凋零(diāo)家眷(juàn)沼泽(zhǎo)窈窕淑女(zhào)2. (2分)下面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首诗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并从不同角度描绘“人间的四月天”的灿烂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你”的爱之深和情之切。

B .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中“点亮”一词,运用通感,从听觉到视觉,本是无形的风却被“笑响”点亮,突出了笑声的清脆、悦耳。

C . 诗中用“鹅黄”“绿”来形容“你”的鲜嫩,用“白莲”突出“你”对神圣洁净的向往。

D . 最后一节与开篇“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遥相呼应,含蓄委婉地表达了“爱的赞颂”这一主题。

3. (2分) (2016七上·顺庆期末) 选出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 首句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观海。

B . 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C . 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D . 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4. (2分)对《琵琶行(节选)》中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精选第五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精选第五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习题精选第五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赏析《天净沙·秋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枯藤老树昏鸦”点明的时令是初冬。

C、这首小令的主要特色是寓情于景。

D、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孤寂凄楚的心境。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季节。

同时,通过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春和旧年的交替,还告诉人们:新的事物是挡不住的,人应该积极向上,乐观生活。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这里的“愿”表面上是写自己的田园劳作之乐;更深层的意义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要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重新找回自我,去开创一番事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两句诗运用两个典故,写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王叔文等好友已经故去,对他们只有无尽的怀念;岁月流逝,人事全非,自己已恍如隔世之人,心中满是悲痛和惆怅。

D、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流沙河《理想》)这里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

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但这一切又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出师表》《马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心旷神怡”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史记·陈涉世家》《岳阳楼记》。

C、《范进中举》《狼》分别选自《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作者分别是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蒲松龄。

D、《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篇作品,前者是元曲,后者是宋词,其中“天净沙”“水调歌头”分别是曲牌名和词牌名,“秋思”“明月几时有”是题目。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当堂达标检测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当堂达标检测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当堂达标检测新人教版一、选择(12分,每小题2分)1. 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 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 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2. 对《观沧海》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 “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 “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 最后两句是合乐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的北边,三面临将。

B. “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即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4. 关于《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 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 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 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当堂达标检测新人教版一、选择(12分,每小题2分)1. 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 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 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2. 对《观沧海》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 “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 “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 最后两句是合乐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的北边,三面临将。

B. “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即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4. 关于《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 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 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 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5. 读《天净沙秋思》,本诗文意把握,说出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 前三句都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辩。

B. 前三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C.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他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黑瘦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

D. 这首诗寓情于景,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6. 《天净沙秋思》对这首曲的要点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曲的题目是“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 “枯藤”句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 “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二、理解(18分)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2. 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雄。

显然那是一种误解,是文学形象。

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4分)3. 试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做简要赏析。

(4分)4. 《次北固山下》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的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4分)5.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参考答案:一、1. D 2. C 3. D 4. D 5. A 6. A二、1. 杨花,子规;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2.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才能出众,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动乱,推动了历史前进,是有贡献的。

3. 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4. 是顺利地。

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看出。

5.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朗读、背诵这四首诗歌。

2. 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 知人论世,理解诗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品味,感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曲意境,领会表达的妙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学习过程(一)学习《观沧海》1.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后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

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遗着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

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 《观沧海》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3. 乐府诗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节奏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释义水何澹澹: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

峙,挺立。

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

至,极点。

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

其,它,指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

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

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3)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4)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是作衬托用。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5. 讨论探究(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

“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6. 试归纳本诗的写作特色。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理结合。

(2)诗的基调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王昌龄左迁龙标寄2. 王昌龄和李白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