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课堂PPT)
合集下载
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长江 课件(共31张PPT)
![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长江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02dc0384254b35eefd34db.png)
②地形平坦低洼;
③支流众多。 治理措施:①兴修水利工程,调节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
②植树造林;
③保护植被。
4.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21/1/30
含沙量 较小 。
长江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亚热 带(温度带)
季风气候区 气 候 湿润 区(干湿区)年
降水量大于 800 mm
地形:经过 三 级地形 阶梯,多种地形单元。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主要为红壤, 四川盆地紫色
20土矿21/1/产30 资源:有色金属丰
材料二
图D荆江河道形态变化图
从材料二图D看出荆江河段河道 弯曲,属于长江中 游河 段。这样的河道使长江的流缓速慢 ,排洪泄洪能力减弱。
材料三
读图例 读图名
材料三图E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 长江水系的湖面不断缩小 , 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1.上游水土流失,泥沙沉积湖中2.围湖造田;
①林资是上资料:游源4段乱所草砍反场滥映退伐的化,长严水江重土含②流沙上失量,中严大该游重的问段问题对题可森,能其引原起因的严重易后出果现是洪涝灾害
2021/1/30
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1)特征
南北支流 众多 ,水量 大 ,多山地,地形起伏大, 落差 大 。
(2)开发:
1.林业 2.观光旅游业 3.利用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发展工业。 4. 水能开发(水电。)
(2021/31/30)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中下游地区:
2021/1/30
2021/1/30
以长江为例
2021/1/30
【研学目标】
1.了解长江不同河段的水文水系特征,掌握长江 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 施。
③支流众多。 治理措施:①兴修水利工程,调节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
②植树造林;
③保护植被。
4.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21/1/30
含沙量 较小 。
长江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亚热 带(温度带)
季风气候区 气 候 湿润 区(干湿区)年
降水量大于 800 mm
地形:经过 三 级地形 阶梯,多种地形单元。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主要为红壤, 四川盆地紫色
20土矿21/1/产30 资源:有色金属丰
材料二
图D荆江河道形态变化图
从材料二图D看出荆江河段河道 弯曲,属于长江中 游河 段。这样的河道使长江的流缓速慢 ,排洪泄洪能力减弱。
材料三
读图例 读图名
材料三图E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 长江水系的湖面不断缩小 , 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1.上游水土流失,泥沙沉积湖中2.围湖造田;
①林资是上资料:游源4段乱所草砍反场滥映退伐的化,长严水江重土含②流沙上失量,中严大该游重的问段问题对题可森,能其引原起因的严重易后出果现是洪涝灾害
2021/1/30
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1)特征
南北支流 众多 ,水量 大 ,多山地,地形起伏大, 落差 大 。
(2)开发:
1.林业 2.观光旅游业 3.利用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发展工业。 4. 水能开发(水电。)
(2021/31/30)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中下游地区:
2021/1/30
2021/1/30
以长江为例
2021/1/30
【研学目标】
1.了解长江不同河段的水文水系特征,掌握长江 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 施。
长江流域开发与整治.pptx
![长江流域开发与整治.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6d24a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7.png)
关 (4)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退田
还湖、修建水库
第11页/共33页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主·学习区 动·探究区 我·检测区
【反思归纳】 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措施分析(以长江流域
为例)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
本
专 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主·学习区 动·探究区 我·检测区
答案 (1)地壳上升,江水下切 西陵峡 (2)防洪 本 (3)气候:巫山以上的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 专 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
题
栏 梯交界处,落差大。水系特征:长江上游有众多支流,水系庞大。
目
开 (4)减少东部城市对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
a.问题:⑧ 洪水灾害。
栏 目
自然原因:⑨ 地势低平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开 关
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使平原湖
b.原因
区积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⑩ 围湖造
田 ,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减弱
第4页/共33页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主·学习区 动·探究区 我·检测区
第10页/共33页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主·学习区 动·探究区 我·检测区
答案 (1)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加剧 滥垦和过度放牧,植被遭
到严重破坏
(2)湖泊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湖泊失去了对长江水量的调
本 专
蓄作用,易发生旱涝灾害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全国一等奖】-ppt课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全国一等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b24f4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5.png)
有“九曲回肠”之称
上游
中游 下游
宜昌
湖口
小结
上游 :落差大峡谷多水力资源丰富
各河段 的特征
中游 :多湖泊,多支流,河道弯曲 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下游 : 航运便利 , 江阔水深
京
京
杭
广
京运
线 京沪
河
九线
线
四季通航
黄金水道
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长江干 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形成纵横 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
话长江
画长江划长江Fra bibliotek1、能在长江流域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掌握长江的分界点、形状及各河段主 要的支流和湖泊。 3、知道长江面临哪些生态和环境问题, 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4、判断长江干流流经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因为长 江是我国长度最 长、流量最大、流域面 积最广的河流,所以是
上游
宜昌
下游
湖口
中游
请在图中画出长江上,中,下游分段城市。
主要支流、湖泊
大
渡
河 嘉
陵
岷江
江
雅
重庆
砻
乌
江
宜
宾
江
最 长 支 流 ︱ 汉 洞庭湖 江
武 汉
湘
赣
江
江
鄱阳湖
三峡
峡
虎
宜昌
谷
跳 峡
多
上游
思考:中游有什么特征 ?
中游
上游
宜昌
湖口
荆江
汉江 洞洞庭庭湖湖
鄱鄱阳阳湖湖
湘
赣
江
江
2 中游特征—多支流多湖泊、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流域PPT课件
![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流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168d11fad6195f312ba6eb.png)
我国河湖众多,江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很高,而长江作为 我国第一大河,正是典型例子。
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 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 亲河”。
与黄河一样,“母亲”也有发怒的时 候
学习目标:
1.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 的地理条件 洪水作为典型的自然灾害,加上流域 2.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内其他限制性因素,已经影响到长江流域 探索流域开发和治理的措施 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江河流域对我国 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3. 初步认识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 方法 4.通过学习探究,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 的观念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长,河湖众多, (4)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长江流域——概
况
长江水系图
上海
上
游
重庆 宜昌 武汉 湖口
下游
中游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源头
青 唐古拉山
海
安 江 苏
西藏自治区
四
川
湖
北
徽
江
重庆
湖 南 云 南
西
上海
东 海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市,注入东海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 以长江口北岸 (启东角)与 济州岛的西南 角的连线为界。
长度
全长6300千米, 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 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 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
水量
流域 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 面积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
入海水量是全国河流总水量的37% 上游 下游
30°N 中游
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 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 亲河”。
与黄河一样,“母亲”也有发怒的时 候
学习目标:
1.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 的地理条件 洪水作为典型的自然灾害,加上流域 2.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内其他限制性因素,已经影响到长江流域 探索流域开发和治理的措施 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江河流域对我国 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3. 初步认识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 方法 4.通过学习探究,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 的观念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长,河湖众多, (4)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长江流域——概
况
长江水系图
上海
上
游
重庆 宜昌 武汉 湖口
下游
中游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源头
青 唐古拉山
海
安 江 苏
西藏自治区
四
川
湖
北
徽
江
重庆
湖 南 云 南
西
上海
东 海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市,注入东海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 以长江口北岸 (启东角)与 济州岛的西南 角的连线为界。
长度
全长6300千米, 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 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 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
水量
流域 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 面积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
入海水量是全国河流总水量的37% 上游 下游
30°N 中游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PPT课件(上课用)鲁教版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PPT课件(上课用)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10d234ba1aa8114431d9fb.png)
(3)整治: 上游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坡度大,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且人为破坏严重,因此必须 搞好 生态环境建设 。一方面加强长江 防护林 和水 源涵养林建设;另一方面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
等政策,保护长江 上游地区 的生态环境。
2.中游地区 (1)开发: 长江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主要有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 、
荆江”之说法。
(2)图中除了河道弯曲外,还有哪些隐患?会造成怎样 的影响? 提示:从图上看,堤防之内也有一些村镇,如图中的新
厂,发生洪水时势必引起行洪不畅。分洪区内也建设有村镇,
导致在分洪时不能及时撤离,造成巨大损失。 (3)该河段应如何治理?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采取的主要措施:人工裁弯取直、 缩短流程,建设分洪区、蓄洪区。
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优越, 自然条件优越,
生态环境较脆 工农业基础较 弱 好 地理位置突出, 经济基础雄厚
开 发 现 状
上游 ①农牧业为主; ②草原退化、水土 流失、冰川退缩、 河流断流、珍稀动 植物减少
中游 ①商品农业生产基 地; ②以冶金、机械、 建材等为主的制造 业基地
下游
①商品农业基地; ②有我国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
(多
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力下降 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
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尤其是有色 金属 矿产资源,如大冶的铁矿、铜矿, 大余钨矿,水口山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等。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PPT课件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0050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b.png)
布局特点
长江流域的产业布局呈现出沿江集聚、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特点。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通过发挥各 自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经济圈。
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01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02 03
区域发展不平衡
长江流域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发展 不平衡问题突出。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面临的 重要挑战。
创新驱动不足
虽然长江流域的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与发 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 未来发展的关键。
04
流域综合管理制度
制定流域综合管理制度和政策, 推动流域内各行业的协调发展。
实践案例分析
长江流域跨区域协调的成功经验 ,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
、水资源统一调度等。
06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发展趋势
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未 来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将更加 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高质 量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现 代化经济体系。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 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 综合开发战略与实施路径 • 治理策略及其实践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01
引言
长江流域的地理与经济重要性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流 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综合开发战略与实施 路径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长江流域的产业布局呈现出沿江集聚、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特点。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通过发挥各 自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经济圈。
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01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02 03
区域发展不平衡
长江流域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发展 不平衡问题突出。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面临的 重要挑战。
创新驱动不足
虽然长江流域的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与发 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 未来发展的关键。
04
流域综合管理制度
制定流域综合管理制度和政策, 推动流域内各行业的协调发展。
实践案例分析
长江流域跨区域协调的成功经验 ,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
、水资源统一调度等。
06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发展趋势
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未 来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将更加 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高质 量发展,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现 代化经济体系。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 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 综合开发战略与实施路径 • 治理策略及其实践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01
引言
长江流域的地理与经济重要性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流 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综合开发战略与实施 路径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长江流域的治理和开发PPT
![长江流域的治理和开发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442cd5f46527d3250ce04c.png)
➢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 四季通航。
长江水系示意图
重庆
乌 宜宾 江
宜昌 洞庭湖
武汉
上海 东
海
湖口 鄱阳湖
想 一 想:
影响长江航运的因素有哪些?
1931
1954年
1998年
四、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长江主要自然灾害
洪灾
思考:
造成荆江河段水灾频 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自然和社会
自然原因:
流失加剧。
2、围湖 造田: 失去了 蓄水调 节洪峰 的作用。
3、河道淤塞:
河床抬高,加高水 位,行洪不畅。
治理长江:
• 1、 • 2、 • 3、 • ……
建造水利枢纽调节水量; 植树造林种草; 退耕还湖还草; 疏通河道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 海
四川盆 地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海
唐古拉山
西藏自治区
四川
云南
重庆
湖北 湖南
安江 徽苏
上海
江
东
西
海
总结:长江源流概 述
发源地: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 山
注入地:东海
全长6300多千米
长江各河段的划分: 上游:源头—湖北宜昌 中游:宜昌—江西湖口 下游:湖口—长江入海口
上游
二、长江各河段的特点
支流多,峡谷多, 落差大,水流急
中游
支流、湖泊多 河道弯曲
下游
江阔水深
三、长江的开发利 1、水能资用源(水能宝库)
2、航运(黄金水道)
3、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1、水能宝 库
仔细观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呢?
长江水系示意图
重庆
乌 宜宾 江
宜昌 洞庭湖
武汉
上海 东
海
湖口 鄱阳湖
想 一 想:
影响长江航运的因素有哪些?
1931
1954年
1998年
四、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长江主要自然灾害
洪灾
思考:
造成荆江河段水灾频 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自然和社会
自然原因:
流失加剧。
2、围湖 造田: 失去了 蓄水调 节洪峰 的作用。
3、河道淤塞:
河床抬高,加高水 位,行洪不畅。
治理长江:
• 1、 • 2、 • 3、 • ……
建造水利枢纽调节水量; 植树造林种草; 退耕还湖还草; 疏通河道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 海
四川盆 地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海
唐古拉山
西藏自治区
四川
云南
重庆
湖北 湖南
安江 徽苏
上海
江
东
西
海
总结:长江源流概 述
发源地: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 山
注入地:东海
全长6300多千米
长江各河段的划分: 上游:源头—湖北宜昌 中游:宜昌—江西湖口 下游:湖口—长江入海口
上游
二、长江各河段的特点
支流多,峡谷多, 落差大,水流急
中游
支流、湖泊多 河道弯曲
下游
江阔水深
三、长江的开发利 1、水能资用源(水能宝库)
2、航运(黄金水道)
3、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1、水能宝 库
仔细观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哪呢?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方案精品课件(共41页)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方案精品课件(共41页)](https://img.taocdn.com/s3/m/f356bfe1e45c3b3567ec8be1.png)
3.航运条件优越
干流横贯东西 通航里程长 沿岸港口众多
长江流域三大经济区比较
经济区
经济中 心
主要工业城市、部门
主要农业区 农作物
上游经济区 重庆 中游经济区 武汉
成都、 攀枝花
十堰、湘 中工业区 (长沙、
株洲)
钢铁、机械、 汽车、电力、 飞机制造等
钢铁、纺织、 汽车、造船、
冶金等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 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2、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大气质量下降
3、__综__合__治__理__环__境__污__染_______是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4、整治措施: ❶
❷
1.卷材应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按卷 材规格 弹出基 准线铺 贴,并使 卷材的 长向与 流水坡 向垂直 。注意 卷材配 制应减 少阴阳 角处的 接头。
2.铺贴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由 下向上 进行,使 卷材紧 贴阴阳 角,铺展 时对卷 材不可 拉得过 紧,且 不得有 皱褶、 空鼓等 现象。
3.钢筋对焊前必须先做原材料和对焊 试验, 试验合 格后, 方可进 行批量 焊接, 并按规 定取样 检查。
4.现浇构件和预埋管、预留洞、预埋 件及墙 体拉结 筋等要 求位置 正确, 固定牢 靠,严 禁错埋 、漏埋 以及事 后打洞 。
探究二:长江流域概况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源头
青海
唐古拉山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安
湖
湖 北 口徽
宜昌
江 湖南 西
江 苏
上海
东 海
流入的海洋
探究三: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PPT课件
![长江的开发和治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577a4d0508763230121266.png)
4、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D )
A、治沙 B、植树 C、发电 D、防洪
5、“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
(D )
A、水量增大 B、水流增强
小结:
学到了什么?
长江源 流概况
长江的开发 问题及措施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第一单元 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古代编钟
三峡工程的任务:
• 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
• 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
上游河段。
• 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 全国一半。
黄金水道主要指哪一段?为什么称为“黄金水 道”?新中国成立后,重点治理了那些河段
裁弯取直
荆江的治理
“九曲回肠”的荆江大堤
东汉:发展成熟
唐朝:高度发达: 南青北白、唐三 彩
3、宋代大放异彩:景德镇、五大名窑
钧瓷
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青花瓷诞生
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五彩瓷、珐琅彩
2、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种类繁多、远销欧亚
丝、绸、锦、缎、 纱、罗、绣等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1、具有独特地位的青铜铸造业
古代青铜 器的特点
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雄奇—轻巧)、工 艺先进、装饰多变(几何—图案) 2、领先世界的冶铁、炼钢技术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世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 家
陶器与瓷器 的有什么区 别?
商朝: 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半坡陶盆
疏浚滩多流
急的川江
历洪史水上 。1,3长00想江年流到一域19多50想次年发,生平大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__综__合__治__理__环__境__污__染_______是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4、整治措施: ❶
❷
探究:评价三峡工程的利弊
(2)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
防发航灌 供 洪电运溉 水
养 旅 改善中下游 南水 殖 游 生态环境 北调
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三峡工程建设的负面效应
移民安置问题
开发性移民
三峡 工程 的 负面 效益
生态 环境 问题
崩塌、
滑坡、
泥石
流等 水 自然 土 灾害
流
失
人类
对植
被的
破坏
破坏了上 游地区的 生态环境; 导致长江 中下游泥 沙淤积, 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 加大
加强长江 防护林和 水源涵养 林建设; 实行封山 育林、育 灌、育草 政策,对 现有森林 实行保护 性经营与
开发
名胜古迹问题
对部分古迹整体进行搬迁
4、存在的问题: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 严重,森林破坏
5、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②人为原因 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大面积__围_湖__造__田__后的洞庭湖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4、整治的重点及措施:
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❶
措施:
❷
❸
(三)长江下游的开发与整治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
葛洲坝
二滩
隔河岩
五强溪
长江的主要. 的水电站 14
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 地区
上游
下游
中游
.
15
(4)森林资源
全
国
第
二
大
林
区
西南地区
江南丘陵
: 西
南
林
.
区16
(5)旅游资源
.
17
长江流域自然资源
全流域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中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经济区
经济中 心
主要工业城市、部门
主要农业区 农作物
上游经济区 重庆 中游经济区 武汉
成都、 攀枝花
十堰、湘 中工业区 (长沙、
株洲)
钢铁、机械、 汽车、电力、 飞机制造等
钢铁、纺织、 汽车、造船、
冶金等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水稻、 小麦、
棉花、
江汉平原、 油菜、 洞庭湖平原、 蚕丝、
鄱阳湖平原 淡水
.
6
探究二:长江流域概况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
源头
区
青海
唐古拉山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安
湖
湖 北 口徽
宜昌
江 湖南 西
江 苏
上海 东 海
流入的海洋
.
7
(探1究)三: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横 断
四川盆地
山
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
8
(2)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特点:
降水多
集中在
夏秋季
节,雨 热同期。
.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 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
11
探究四: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径流量最大, 占全国37%, 是南水北调 工程的物质 基础
.
12
(2)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
.
13
(3)水能资源
安康
铜街子 龚嘴
丹江口 三峡
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
4
阅读长江流域图. ,回答以下问题5
• 1、长江流经我国哪些省区? • 2、长江发源于哪里?长江源头为? •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 • 4、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干、支
流交汇处形成的城市有哪些?
• 5、长江流域的补给类型有哪几种?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三江源保护
(二)长江中游开发与整治
中游地区: 1、优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
湖北 江西 湖南 湖南
大冶铁矿 大余钨矿 水口山铅锌矿 冷水江锑矿
2、开发重点:
商品农业基地 制造业基地
3、存在的问题: 洪水灾害
小结: 洪灾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春夏,湖区积水,排水不畅。
鱼等
下游经济区 上海
南京、 杭州
钢铁、汽车、
纺织、电子、 精密仪表等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二、长江流域开发与整治
扬长
长江 流域
自然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
避短
可
上中下游优 持
势的开发
续
发
存在问题的 展
治理
之
路
(一)上游地区开发与整治
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3、长江三峡工程
集,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
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
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 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2、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大气质量下降
第七讲: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
1
一、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
2
探究一:长江的水系特征
.
3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 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
18
(三)社会经济状况
.
19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 经济发展较快,
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
形成三大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
金沙江流域城镇少 中下游城镇密度大
3.航运条件优越
干流横贯东西 通航里程长 沿岸港口众多
.
20
长江流域三大经济区比较
9
(3)水系特
征
A. 径流量大(占全国37%); B. 流程长(6300多千米,世界第三); C. 流域面积。
大 渡 雅河 砻 江
攀枝花
嘉
汉
陵
江
岷江
江 重庆
乌
宜宾
江
.
宜昌
武汉
南京
湖口
上海
赣
湘
江
江
10
总结: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 :复杂多样,高原、山地 、盆地、 平原、丘陵齐全
❷
探究:评价三峡工程的利弊
(2)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
防发航灌 供 洪电运溉 水
养 旅 改善中下游 南水 殖 游 生态环境 北调
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三峡工程建设的负面效应
移民安置问题
开发性移民
三峡 工程 的 负面 效益
生态 环境 问题
崩塌、
滑坡、
泥石
流等 水 自然 土 灾害
流
失
人类
对植
被的
破坏
破坏了上 游地区的 生态环境; 导致长江 中下游泥 沙淤积, 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 加大
加强长江 防护林和 水源涵养 林建设; 实行封山 育林、育 灌、育草 政策,对 现有森林 实行保护 性经营与
开发
名胜古迹问题
对部分古迹整体进行搬迁
4、存在的问题: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 严重,森林破坏
5、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②人为原因 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大面积__围_湖__造__田__后的洞庭湖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4、整治的重点及措施:
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❶
措施:
❷
❸
(三)长江下游的开发与整治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
葛洲坝
二滩
隔河岩
五强溪
长江的主要. 的水电站 14
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 地区
上游
下游
中游
.
15
(4)森林资源
全
国
第
二
大
林
区
西南地区
江南丘陵
: 西
南
林
.
区16
(5)旅游资源
.
17
长江流域自然资源
全流域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中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经济区
经济中 心
主要工业城市、部门
主要农业区 农作物
上游经济区 重庆 中游经济区 武汉
成都、 攀枝花
十堰、湘 中工业区 (长沙、
株洲)
钢铁、机械、 汽车、电力、 飞机制造等
钢铁、纺织、 汽车、造船、
冶金等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水稻、 小麦、
棉花、
江汉平原、 油菜、 洞庭湖平原、 蚕丝、
鄱阳湖平原 淡水
.
6
探究二:长江流域概况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
源头
区
青海
唐古拉山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安
湖
湖 北 口徽
宜昌
江 湖南 西
江 苏
上海 东 海
流入的海洋
.
7
(探1究)三: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横 断
四川盆地
山
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
8
(2)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特点:
降水多
集中在
夏秋季
节,雨 热同期。
.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 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
11
探究四: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径流量最大, 占全国37%, 是南水北调 工程的物质 基础
.
12
(2)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
.
13
(3)水能资源
安康
铜街子 龚嘴
丹江口 三峡
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
4
阅读长江流域图. ,回答以下问题5
• 1、长江流经我国哪些省区? • 2、长江发源于哪里?长江源头为? •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 • 4、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干、支
流交汇处形成的城市有哪些?
• 5、长江流域的补给类型有哪几种?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三江源保护
(二)长江中游开发与整治
中游地区: 1、优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
湖北 江西 湖南 湖南
大冶铁矿 大余钨矿 水口山铅锌矿 冷水江锑矿
2、开发重点:
商品农业基地 制造业基地
3、存在的问题: 洪水灾害
小结: 洪灾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春夏,湖区积水,排水不畅。
鱼等
下游经济区 上海
南京、 杭州
钢铁、汽车、
纺织、电子、 精密仪表等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二、长江流域开发与整治
扬长
长江 流域
自然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
避短
可
上中下游优 持
势的开发
续
发
存在问题的 展
治理
之
路
(一)上游地区开发与整治
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3、长江三峡工程
集,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
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
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 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2、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大气质量下降
第七讲: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
1
一、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
2
探究一:长江的水系特征
.
3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 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
18
(三)社会经济状况
.
19
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 经济发展较快,
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
形成三大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
金沙江流域城镇少 中下游城镇密度大
3.航运条件优越
干流横贯东西 通航里程长 沿岸港口众多
.
20
长江流域三大经济区比较
9
(3)水系特
征
A. 径流量大(占全国37%); B. 流程长(6300多千米,世界第三); C. 流域面积。
大 渡 雅河 砻 江
攀枝花
嘉
汉
陵
江
岷江
江 重庆
乌
宜宾
江
.
宜昌
武汉
南京
湖口
上海
赣
湘
江
江
10
总结: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 :复杂多样,高原、山地 、盆地、 平原、丘陵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