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6d6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f.png)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木刻、漫画、现代雕塑这三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会分析和鉴赏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作品;3.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了解三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学会分析和鉴赏其作品;2.学习难点: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木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木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木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3.世界木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分析。
2. 漫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漫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3.世界漫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讨论。
3. 现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现代雕塑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3.世界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分析。
四、教学步骤和重点难点解析1. 木刻艺术(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木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并选择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和分享。
(2)讲解和分析教师讲解中国木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同时对比介绍世界木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木刻艺术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作品欣赏指导学生对几幅典型的木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从线条、色彩、构图、题材等方面深入剖析其艺术特点和语言表达。
2. 漫画艺术(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漫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并选择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和分享。
(2)讲解和分析教师讲解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同时对比介绍世界漫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漫画艺术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作品欣赏指导学生对几幅典型的漫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从表现手法、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深入剖析其艺术特点和语言表达。
3. 现代雕塑艺术(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现代雕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并选择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和分享。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fb7ab82569eae009581becdc.png)
什么是版画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绘画种类
之一。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
版画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 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版画是印出来的画,是间接性的。版画最突出
的特点就是复数性、间接性和印痕美。但版画的制
作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一幅版画的印刷数 量也不是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其每件作品都以印额的限制。
这件作品表现军民并肩抗击 侵略者的战斗生活。
彦涵《当敌人搜山的时候》1943年
木刻版画家听取边区群 众反映,在人物局部处理上 不加过多的阴影,表现了木 刻语言大众化的努力。
古元《乡政府办公室》1943年
版画的种类
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刻版画、石版画、铜 版画、丝网版画等
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 版画等
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凸版、凹版、平板、孔 板和综合版与电脑版等
铜版画
丝 网 版 画
石 版 画
凸版
Hale Waihona Puke 刻掉的地方油墨印 不到,会留白
凸版是刻掉不要印的部分,保留须着色 的部分,再以油墨印刷出来。
需准备的材料
啄木鸟5件套刻刀 一个班十套
木刻板(尺寸大小:A4) 一人一块
版画的发展史
我国的版画的由来,史前前期的彩陶图纹、殷 商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金文、汉画像砖和秦代肖 像是版画的雏形。
我国的唐代是木刻艺术的初创期,有精美的日 历画和佛像画。最早的一件作品是佛经《金刚般若 波罗密经》扉页上的佛说法图,刻于唐咸通九年, 已是绘、刻、印技巧都很成熟的作品。明清时期的 书籍插图和装帧以及民间的木版年画具有很高的艺 术水平。我国近代和当代版画在鲁迅的倡导下有了 极大的发展。在世界的版画艺术中有重要地位。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28146e3fbe23482fb5da4c37.png)
这件作品表现旧社会为 生活所迫的卖血者。以天旋 地转的背景,烘托卖血后的 痛苦感受。反映了人民疾苦 并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的艺 术特色。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漫画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 雕塑
木刻
制作过程
(1)、在木板上先画草图 (2)、用刻刀刻出画面 (3)、图上油墨,用纸印出来
分 类:
黑白木刻
套色木刻
Q: 感受木刻与普通绘画作品的区别。
特 点:
1、有很强的复制性、
传播性。
2、有独特的木味和 刀味,生动有力、
线条清晰。
作品欣赏
黄新波《卖血后》
大致分类:
1、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 2、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 3、探索性的先锋漫画
对内对外两种面目 1909
“ 中
国
漫
画丰 之子 父恺 ”
讽刺漫画
华君武
张乐平
现代雕塑 纪念性雕塑
碑身浮雕
城市雕塑
《珠海渔女》
《深圳人的一天》
趣味雕塑
架上雕塑
谢谢观赏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5b2fa29afab069dc502201a7.png)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第一部分木刻与漫画
的教学反思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高中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不长,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因此,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比较普遍的“一言堂”现象,就是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对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本节课在教学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得较满意;
一,讲述有激情,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激情方面,具有感染力。
二,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在古今漫画的欣赏对比中,能深化学生理论指导实践方面有积极意义。
但是也有些感到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老师讲的过多,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二学生平时多画,对理论了解的不多,显示学生对理论的不够重视。
三平时应多给学生渗透一些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3023571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1.png)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教材分析:1.版画:版画是通过绘画、制版、印刷而完成的绘画作品,复制性是其重要特点。
木刻:绘画作品经由木版刻制,而后在纸上拓印完成的画种。
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
1.木刻分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而以黑白木刻为正宗。
黑白木刻以画面强烈的黑白对比,刚健分明,予观者以视觉上的震撼。
2.木刻的工具简单,有木版、刻刀、油墨、纸张.由于刀具性能的不同和作者艺术个性的差异,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木刻制作的便利和它的复制特点,便于制作和传播,使它能够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发挥有力的战斗作用。
3。
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漫画种类是讽刺画和幽默画,“讽刺与幽默”概括了这两类漫画特点。
讽刺画中,一类是政治讽刺画,包括国际性题材和国内政治运动中的讽刺画作品.还有很多漫画作品,以取材和表现手法的机智、幽默,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引人发笑的背后,也常有深刻的寓意教学目标:1.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2。
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2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3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毛泽东)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导入:中国现代木刻与漫画两个画种,都有悠久的传统渊源,然而在当代中国美术事业上的发展,则主要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在抗日救亡和明主革命运动中,都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新课。
1.木刻与漫画的社会作用?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ebcb8aec915f804d2b16c1cb.png)
作 品 以 强 烈 的 对 比 手 法 , 表 现 了 在
子 悠 闲 地 吹 奏 起 来 , 小 战 士 依 偎 在
的 艰 苦 岁 月 中 行 军 , 作 战 的 间 隙 ,
雕 塑 家 抓 住 了 一 个 生 活 中 的 典 型
——
言衣老
中着
十破
分烂
生的
动外
突置病《
出身人日
了于的日
白夜护夜
衣间士夜
的 影
对 弱
这 一
响小漫
。者画
的 同
人 物
情形
,象
发 展
, 揭
为露
现代版三毛之《缺衣?缺德?》 回答:1、作者以什么手法表现主题?2、它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看看这是什么时期的雕塑 ?
比较现代雕塑与古代雕塑不同特征。
《 马 踏 匈 奴 》
现代雕塑
发展概况:中国传统雕塑发展到近世宗教雕 塑衰落,民间小型雕塑兴起,但未形成主流。 辛亥革命前后到欧美学习,促进中国现代雕 塑发展。进入80年代后,中国雕塑在艺术观 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等方面出现多元文 化发展局面。
漫画主要特点:讽刺与幽默
华君武《磨好刀再杀》
他在1947年前后 因为创作了不少揭露蒋 介石伪和平真备战的讽 刺漫画,而被国民党特 务列入暗杀黑名单。
对社张
人会乐
吃的平
人黑《
的暗三
旧与毛
社不流
会公浪
的,记
抗引》
20 40
议起
和人世
控们纪
诉的
,深年
在 社
刻 同
代 画
会情家
上,通
有 深
从 单
过 三
远纯毛
4、黑白木刻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be2da7fd5fbfc77da269b1fb.png)
革命性变革---荷兰市民绘画及17、18世纪欧洲美术
江阴市祝塘中学 唐智栋
传承与革新--------荷兰市民绘画
背景
16世纪 尼德兰革命 1581年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共和国 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更多的民主和自由 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面向世俗生活 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
维米尔《画室》(130x110厘米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传承与革新--------荷兰市民绘画
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仆》(1658-1660)
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少女》
传承与革新--------荷兰市民绘画
传承与革新--------荷兰市民绘画
考考你
1、荷兰绘画的表现了那些题材?
2、不同的题材传承了什么又革新了什么? 3、这些画幅都不是很大为什么?
一个披散着黑发、穿着也比较随 便的穷苦的吉普赛姑娘。她敞着 领口,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 好象她什么都不在乎,无拘无束。
采用了明快的大笔触,以加强形 象的表现力。哈尔斯有意给这个 女朗的脸上增加了一点红晕。看 来她是刚喝了几口酒,呈现出一 种兴奋的情绪,正在朝一个画外 的人物调笑。这正是这幅具有风 俗性的肖像画的特点。
她是一个自由的,富有热情的吉 普赛少女的典型。她没有思想的 束缚,也不带有宫廷妇女的矫揉 造作,相反,姑娘那种民间气质 被画家以圆熟的技巧,热烈的色 调准确地刻画出来了。
(荷兰)哈尔斯《吉卜赛妇女》(52x58厘米)
传承与革新--------荷兰市民绘画
哈尔斯-绘画特点:善于抓住人物内心、用笔粗犷却不失真
伦勃朗自画像
传承与革新--------荷兰市民绘画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49212a97c8d376eeaeaa317b.png)
城市雕塑的内容:名人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 街景雕塑、城标
钱绍武 《李大钊像》 花岗石
4.将油墨均匀 地滚在木板上。
2.刻制作品。
3.在玻璃板上用胶皮磙子将墨滚匀, 不要留下颗粒,以免在上色时因为 颜料不均匀而造成版面凹凸不平的 后果。
5.收工啦!用手一点 点地将附在模板上的 纸揭下,就这样,一 张你的个人印刷品就 出炉啦。
李桦 《怒吼吧,中国》 (创作木刻)
黄新波 《卖血后》
黑白木刻
一:讽刺画 意义:在于针砭时弊, 揭露社会黑暗。
二:幽默画 特点:使人发笑,丰富 人们生活,但是有深刻的寓意。
丰子恺《瞻瞻底车》
漫画家需要有幽默感
现代雕塑
1: 雕塑的分类? 2:雕塑的基本形式? 3:城市雕塑包括哪些内容?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 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 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人教版美术鉴赏第八课
主讲人:司徒伟儒
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唐一禾《"七七"的号角》
阅读课本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版画?版画的特点是什么? 2:版画是只有木刻这一种形式吗?还有别的
形式吗? 3:木刻分为那两种? 4:什么是创作木刻?创作木刻是在谁的倡导
下在中国兴起? 5:在革命斗争环境中,版画为什么能起到
2
依据制版方 法可分为: 雕刻版、腐 蚀版、照相 感光版。
3
依据印版表 面构成形态 可分为:凸 版、凹版、 平版、丝网 版。
木刻的分类:
传统木刻:
1、复制木刻 —— 由画家绘稿、技工刻印而成。木刻 版画包括绘、刻、印三个基本制作过程;如这三者分由不 同作者进行,其以木刻的工艺手段摹照他人画稿刻作,力 求达到原来画稿效果的,称“复制木刻”。木板年画也属 于复制木刻。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4)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4)](https://img.taocdn.com/s3/m/85318f5feefdc8d376ee327b.png)
漫画正是作为画种的名称流行于世,始于丰子恺在《文 学周报》连载的子恺漫画。 漫画通过写实,借喻,象征,夸张等手法表现内容,最 为人们熟悉的漫画种类是讽刺画和幽默画
影响新兴版画最深的艺术家:珂勒惠支
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的一位女艺术家 1867年7月8日出生于德国哥尼斯堡。她 的外祖父和父亲都是崇尚法国革命、参 与民主运动的。在家庭的影响下,她以 自己的艺术投身于工人运动。 鲁迅是将她的作品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她充满力量又饱含悲悯的作品对上个世 纪三十年代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创作 者们产生了深刻影响
版画的分类(黑白/单色/套色)
凸 :(木板) 黑白:吹塑纸,胶板,仿木板,橡皮章,纸板 套色:吹塑纸,胶板,仿木板 (绝版套色版画,多版套色版画,拼版套色版画) 凹:(铜版,锌版) 平(石版) 漏(丝网版画,孔版画) 综合(材料的综合,版种的综合)
两幅作品有哪些不同?
《北方九月》
《初踏黄金路》
漫画
小结:
木刻和漫画创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法,反映人民疾苦,揭露黑暗 的社会现实,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 年代最活跃和最有战斗性的美术运动 之一。
黑白的力量
1《自画像》 2《牺牲》 3《大江东去》 4《逆水行舟》
点线面 黑白灰
《卖血后》--黄新波
作品采取象征性表现手法, 富有诗意和独创,刀法则 多装饰性。画中卖血者双 手捂眼,张着大口在哭喊。 画家把人刻画得比楼房还 要高大,辅以旋转的阴刻 表现背景,反衬出天旋地 转的印象,给人以强烈的 震撼力。这件作品表现旧 社会为生活所迫的卖血者。 以天旋地转的背景,烘托 卖血后的痛苦感受。反映 了人民疾苦并揭露黑暗的 社会现实的艺术特色。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学设计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dc4183ddccda38366bafe6.png)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节课教学设计【案例背景】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美术新教材第八课的内容,是上一节《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内容的延续,再次强调了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重在介绍现代木刻、漫画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以及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在本节课内容上通过木刻、漫画、的一些代表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他们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俱进,刻画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憎。
比如创作木刻部分,艺术家以刻刀为武器,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当随时代”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脉络。
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木刻、漫画、现代雕塑各自的艺术特征,体会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和可贵的爱国精神。
难点是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因此在理解的深度、广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欣赏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讲授新课:教师:艺术家们与民族共命运,勇于承担历史使命,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
如这节课我们将要了解的木刻、漫画,它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木刻和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雕板就是木刻,不刻文字而是刻图画就成为版画,所以我国最早的一幅木刻版画作品就是唐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上的《佛说法图》。
木刻可分为两类,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找一下是哪两类?学生:传统木刻和现代木刻。
教师: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传统木刻中画版、刻版、印刷都是由不同的人完成的。
现代木刻则由一人完成。
所以传统木刻完成的作品是复制版画(复制画家的画作),而现代木刻又叫创作。
教师:对,现代木刻也叫创作木刻,上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并且在鲁迅的倡导和扶持下,以进步青年为骨干,采用写实手法,反映现实生活,鞭挞社会黑暗,掀起了旗帜鲜明、富于青春活力的新兴木刻运动。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4d6b194e2f60ddccda38a0ad.png)
——木刻 漫画
怒 吼 吧 ,中 国
1、这幅作品
表现了什么?
愤怒 反抗 呐喊
2、作者是用什 么工具创作的?
刻刀 木板
最早的传统木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唐咸通9年(868年)
罗清桢《逆水行舟》
黄新波 《卖血后》
酆中铁《大江东去》
吴凡《蒲公英》
晁楣《北方九月》
李焕民《初踏黄金路》
看一看 上面的作品和下面的作品分别是哪一木刻类型?
《初踏黄金路》是近景,注重的是人物表情的刻画。
三毛流浪记
漫画
1:漫画作为画种的名称流行于世,始于谁的漫画?
漫画始于丰子恺
2:漫画有哪些表现手法?
写实 借喻 夸张
3:漫画的特点?
讽 幽默
丰子恺《瞻瞻底车》
丰子恺作品欣赏
现代动漫欣赏
孙悟空大闹天宫
漫画家需要有幽默感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范例
创作体验
根据作品范例,任选一幅喜欢的 漫画作品进行临摹创作。
要求:1、用夸张的手法
2、表现形式多样
结束语
本节课介绍了两种艺术形式, 木刻与漫画,它们都在民族的存亡 与发展中发挥了推进社会变革的作 用,使艺术服务于革命,服务于社 会,服务于人们!艺术永远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
黑白木刻 套色木刻
黄新波《卖血后》
这件作品表 现旧社会为生活 所迫的卖血者。
以天旋地转 为背景,烘托卖 血者卖血后痛苦 感觉。
思考与交流
北方九月 晁楣
思考与探究
初踏黄金路 李焕民
问题:这两幅画共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合作探究)
相同点:两幅画都是表现粮食丰收的景象 不同点:《北方九月》是远景,偏重于刻画景物的繁密,人物是衬托;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案【推荐下载】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案【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140b1f7d4b73f242336c5fce.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案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一部分木刻与漫画
教学目标:
①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
脉络。
②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
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②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
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③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
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毛泽东)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徐悲鸿《奔马》、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七七”的号角》等
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殊的意义。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92a5664a7302768e9939d5.png)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了解木刻这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脉络。
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上通过木刻一些代表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他们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俱进,刻画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憎。
比如创作木刻部分,艺术家以刻刀为武器,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当随时代”这句话的含义。
3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木刻的艺术特征,体会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和可贵的爱国精神。
难点是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因此在理解的深度、广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木刻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1【导入】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木刻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种新的绘画方式,那么这种绘画方式和我们以前欣赏过的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回答问题。
你在雪地里看到了什么?这些脚印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小动物的脚掌形状不一样,就像我们穿着不同的鞋子,其鞋底的花纹不一样,所形成的鞋印的图案也是不一样的。
在我们的绘画形式里面,也有一种画和我们的脚印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这种画呢我们称之为版画。
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画家在用刀刻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刻好的图案,这就是在刻板,刻完后,滚上油墨,再印刷到纸上,就成了一幅画,这就是版画。
版画有:木版、纸版、和铜版。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f7eeed437375a417876f8f43.png)
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风格明显)
表现手法 观后感受
简明概括、夸张 铁肩担道义的志向
写实(准确、细腻) 医生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1、架上雕塑:一般来说架上雕塑体量较小学术性、 探索性较强,创作个性张扬,不强制观众欣赏,可 以创作美得形象也可以创作丑的形象
2、室外雕塑:体量较大,安放于城市中,要与周围 的自然环境遥相呼应,它会强制进入观看范围的人去 观赏它,它就像城市的眼睛最能反映城市的神采与神 韵,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因而不会选择反面 形象进行塑造
室外雕塑架上雕塑含义
室外雕塑架上雕塑含义
室外雕塑架上雕塑含义
室外雕塑架上雕塑含义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不断创新!
谢 谢!
写实
观后感受
幽默,生动充满浓浓的民间 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
气息
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受降》
雕塑作品按照运用的区域来分:
1、架上雕塑: 所谓“架上雕塑”是一般安置在室内陈列台上
供人欣赏的雕塑作品,我们称之为架上雕塑
2、室外雕塑: 室外雕塑指长期安放在城市的雕塑总称。
室外雕塑架上雕塑含义
《李大钊像》钱邵武1991
与时俱进— 现代雕塑
《说唱佣》东汉
工艺材料 色彩 表现手法 《艰苦岁月》1956年
题材 创作目的 观后感受
名称
工艺材料 色彩 题材
创作目的 雕塑手法
传统雕塑
《说唱佣》
泥灰塑陶 彩绘(已脱落) 演滑稽戏的俳优 代替人殉的陪葬品 夸张、写意
现代雕塑
《艰苦岁月》
铸铜 铜金属本色 历史题材,红军战士 弘扬革命精神
当代雕塑:
欣赏围绕着“新丝路”的概念举办的《新 丝路——2017中国青年当代雕塑·装置艺术展 》作品,谈谈你对当代雕塑的看法。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6c89f40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0.png)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教材分析:1.版画:版画是通过绘画、制版、印刷而完成的绘画作品,复制性是其重要特点。
木刻:绘画作品经由木版刻制,而后在纸上拓印完成的画种。
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
1.木刻分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而以黑白木刻为正宗。
黑白木刻以画面强烈的黑白对比,刚健分明,予观者以视觉上的震撼。
2.木刻的工具简单,有木版、刻刀、油墨、纸张。
由于刀具性能的不同和作者艺术个性的差异,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
木刻制作的便利和它的复制特点,便于制作和传播,使它能够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发挥有力的战斗作用。
3.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漫画种类是讽刺画和幽默画,“讽刺与幽默”概括了这两类漫画特点。
讽刺画中,一类是政治讽刺画,包括国际性题材和国内政治运动中的讽刺画作品。
还有很多漫画作品,以取材和表现手法的机智、幽默,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引人发笑的背后,也常有深刻的寓意教学目标:1.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2.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2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3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毛泽东)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导入:中国现代木刻与漫画两个画种,都有悠久的传统渊源,然而在当代中国美术事业上的发展,则主要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在抗日救亡和明主革命运动中,都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教材分析:1.版画:版画是通过绘画、制版、印刷而完成的绘画作品,复制性是其重要特点。
木刻:绘画作品经由木版刻制,而后在纸上拓印完成的画种。
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
1.木刻分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而以黑白木刻为正宗。
黑白木刻以画面强烈的黑白对比,刚健分明,予观者以视觉上的震撼。
2.木刻的工具简单,有木版、刻刀、油墨、纸张。
由于刀具性能的不同和作者艺术个性的差异,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
木刻制作的便利和它的复制特点,便于制作和传播,使它能够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发挥有力的战斗作用。
3.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漫画种类是讽刺画和幽默画,“讽刺与幽默”概括了这两类漫画特点。
讽刺画中,一类是政治讽刺画,包括国际性题材和国内政治运动中的讽刺画作品。
还有很多漫画作品,以取材和表现手法的机智、幽默,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引人发笑的背后,也常有深刻的寓意教学目标:1.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2.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2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3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毛泽东)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导入:中国现代木刻与漫画两个画种,都有悠久的传统渊源,然而在当代中国美术事业上的发展,则主要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在抗日救亡和明主革命运动中,都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新课。
1.木刻与漫画的社会作用?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2.木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木刻的特点: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传统木刻有两大类:一类是随着印刷术兴起发展起来的书籍插图类作品。
如:已知最早的一件作品是佛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扉页上的佛说法图,已是绘、刻、印技巧都很成熟的作品。
宋代以后,不断有新的发展,到明清时期,文学作品插图达到很高成就。
但这种版画都是画师起稿后,由刻工复刻画师的原稿,是一种复制木刻,与现代的创作木刻不同。
中国古代木刻作品还有一类是民间木版年画,在民间深远影响,形成杨柳青、桃花坞等重要的生产中心,它也属于复制木刻。
创作木刻兴起于欧洲19世纪。
创作木刻的特点是:不模仿,不复制,刻者自己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完全由刻者自己创作,刻家就是画家。
2.木刻的发展脉络:中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出现由鲁迅倡导,以进步美术青年为主力的木刻创作运动。
中国版画的发展,它的早期萌芽当出现在我国9世纪封建高度发达的唐代,经长期发展,经16世纪明代的万历时期达到了高峰。
在我国近代绘画史上,版画有它的特殊性。
“五·四”运动以后,版画总是以战斗姿态出现,具有其进步意义与革命性。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所谓“版画”,其实只是木刻;50年代以后,我国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画、石版画等。
近代早期木刻发达,固然由于青年木刻家的努力,但促使其发达,竟是由于文学家鲁迅的竭力倡导。
鲁迅不是木刻家,但有相当一段时光,鲁迅的名字几乎与木刻分不开。
直到50年代、60年代,许多老一辈的木刻家,都因为曾受到过鲁迅的教导,仍然对鲁迅念念不忘。
30年代前期,在上海、杭州、北京、天津、广州、成都等地出现了许多木刻画会,如“一八艺社”、“春地美术研究所”、“野风画会”、“现代木刻研究会”、“广州现代版画会”、“MK木刻研究会”、“野穗社”、“无名木刻社”等等。
木刻运动之所以能如此迅猛发展是因为接受了鲁迅“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强调“战斗性”。
鲁迅谈及木刻的动机曾说道,一是“因为好玩”、二是“因为简便”、三是“因为有用”。
还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倾刻能办。
”他教导青年木刻家要关心社会现实,关心劳苦大众的生活,真诚地表现“眼中、心中的世界”。
早期的木刻作品虽显得生机勃勃,而形式上相当欧化,带有明显的痕迹,且制作也较粗糙。
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木刻艺术逐渐成熟起来,在革命圣地延安集中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美术家,其中不乏鲁迅培养起来的木刻版画家。
当时的延安,生活、创作条件都非常艰苦,为了抗日宣传,木刻也就成了最理想的创作表达方式。
木刻家们积极学习民间艺术通俗、明了的表现形式,创作了大量的表现战士及农民生活的作品,简洁生动,质朴无华,克服了以往长时期木刻艺术中强调光影的西方化倾向,显现出全新的面目和风格。
一批年轻有为的画家脱颖而出,如古元、彦涵、力群、王式廓、罗工柳、李少言、沈柔坚、莫朴、艾资、石鲁等,他们都先后成为我国美术创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木刻艺术的成熟。
李桦木刻作品——《怒吼吧,中国》(黑白木刻1935年20×15厘米)这幅作品和《义勇军进行曲》产生同一时代环境,面对这幅画,耳畔又想起那激昂的旋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心里长城!”原作尺幅很小,但有巨大的张力。
木刻作品——黄新波的《卖血后》黄新波作品常采取象征性表现手法,富有诗意和独创,刀法则多装饰性。
画中卖血者双手捂眼,张着大口在呼号。
画家把人刻画得比楼房还要高大,辅以旋转的阴刻表现背景,反衬出天旋地转的印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这件作品表现旧社会为生活所迫的卖血者。
以天旋地转的背景,烘托卖血后的痛苦感受。
反映了人民疾苦并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的艺术特色。
漫画作品——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在这部作品中,张乐平把三毛塑造成在当时社会受尽歧视和凌辱,值得同情和怜悯的流浪儿。
作者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把三毛刻画得真实、生动而典型,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同情。
不失为漫画界的一部镇山之作。
作品揭示了旧中国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著名的漫画艺术家有:丰子恺、张光宇、叶浅予、廖冰兄、华君武、张乐平、丁聪。
小结:木刻和漫画创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人民疾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活跃和最有战斗性的美术运动之一。
其他作品欣赏:1.罗清桢《逆水行舟》黑白木刻2.晁楣《北方九月》1964年套色木刻40.5×65厘米3.吴凡《蒲公英》1958年木板水印套色木刻55×34.8厘米作品具有丰富的抒情性,曾在1959年莱比锡国际年展版画中获得金质奖章4.酆中铁《大江东去》1963年黑白木刻90.5×56厘米5李焕民《出踏黄金路》1963年套色木刻54.2×49厘米6.彦涵《当敌人搜山时》1943年黑白木刻22×19.5厘米,这件作品表现军民并肩抗击侵略者的战斗生活7.古元《乡镇府办公室》1943年黑白木刻13×10厘米木刻家听取边区群众的反映,在人物布局上不加过多的阴影,表现了木刻语言大众化的努力8.丰子恺《瞻瞻车底》张光宇和张正宇《西游记》中国雕塑的发展史:中国传统雕塑发展到近代,宗教雕塑处于衰落的境地。
明间小型雕塑虽然很繁荣,但未能形成主流。
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青年赴欧、美、日本等地学习外国雕塑,归国以后,在美术院担任教学、举办展览,促成了架上雕塑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雕塑创作在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等方面出现多元发展的局面,出现了不同传统雕塑的动态雕塑、声光艺术及软雕塑等。
作品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主题:浮雕高2米,总长4.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
)曾竹韶《虎门销烟》大理石人民英雄纪念碑高200厘米1985年钱绍武《李大钊像》1989年河北省唐门市花岗岩高400米(李大钊烈士纪念像的造型受南天门景观的启迪,结构为拔地而起,不可动摇,开阔雄浑的伟大基石,使形象的精神气质与巨大的外在形式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开阔的肩膀象征了“铁肩担道义”的伟大精神。
《五羊石像》1959年花岗岩高800厘米尹积昌、陈本宗、孔繁伟作。
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的五羊石,表现古代五羊神降临楚庭(广州名)的传说。
《庆丰收—农展馆组雕》之一1959年水泥高800厘米曲乃述、李仁章、王熙民、杨应美、高秀兰、陈绳正、田金铎、吴国璋、张秉田、苏兆海作。
作品以圆雕与浮雕。
线刻相结合,使作品富有装饰性,并获得简洁明确而又丰富耐看的体面关系。
作者注意了运用纪念碑雕塑的语言特点,既有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又很好地体现了时代感情。
杨英凤《凤凌霄汉》1990年北京亚运村不锈钢高580厘米,这是台湾美术家为北京亚运村设计的大型雕塑作品,以凌空飞翔的凤鸟象征亚洲人民的崛起。
田金铎《走向世界》1985年铸60×40×25厘米,这件作品表现了竞走运动员出脚的刹那动作。
底座“O”形圈,象征中国在奥运会比赛中零的记录的突破。
铜像安置于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花园内,1989年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体育与艺术”奖浮雕创作方式(特点):1.浮雕是由多人参与设计并由数十位雕刻家和石雕工人操作点线机参加雕刻。
2.浮雕创作特点:是先在一块底版上设计出画面,在雕塑个体或群体的三维空间关系上不改变长宽比例,而主要是按透视关系在限定的空间内,压缩形体的厚度。
按压缩的程度,可分为高、低、薄三种。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属于高浮雕。
·艺术经验:在集体创作过程中,除对浮雕人物形的高度和厚度作出统一规定外,允许不同作者采取不同的浮雕起位、层次处理和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每位作者既能发挥所长,又能保证整体风格、面貌的统一。
3、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成功尝试。
·作品中的泥塑人像与真人等大,采用真实场景,充分利用写实手法以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帐、逼租、反抗等七个连续的情节真实反映历史史实。
·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迫使他们走向反抗道路的历史事实。
·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