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B、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差和地转偏向力C、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了五带和四季D、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沿海低洼地区B、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如高温、干旱、洪涝等C、影响作物生长的季节和产量D、使沙漠化加剧,荒漠化范围扩大3、以下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华东平原、中南地区、西南地区、青藏高原C、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七大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台湾D、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八大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青藏、台湾及沿海地区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B、我国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经济等因素影响C、我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D、我国人口分布受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5、下面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和农业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B、太阳活动和地球火山爆发导致气候变暖。

C、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原因导致的,与人为活动无关。

D、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6、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是()。

A、大量抽取地下水,以满足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

B、保护并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和能力。

C、将所有河流的自由流动截断,建成水库,储备水资源。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交界地带的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B. 黄土高原地区C. 西藏自治区D. 河南省南部2、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B.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广泛分布C. 我国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 我国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B、草原地区人类活动一定以畜牧业为主。

C、湿润地区发展农业不需要关注水分条件。

D、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时,需特别注意灌溉水源。

4、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的大面积普及主要得益于()A、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B、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C、劳动力的大量增长。

D、肥料的大量施用。

5、在地中海地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这种气候特点被称为:A. 热带草原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6、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是:A. 北寒带B. 北温带C. 南温带D. 南寒带7、关于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B.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C. 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D. 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降水量较多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市场需求C. 土壤性质D. 人口性别比例9、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B. 水流湍急,落差大C. 多为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高D. 多级阶梯地形,利于航运 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1、地震波是地球内部的重要研究手段,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Ⅱ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地理必修Ⅱ期末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减少了农业生产空间。

B. 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

C. 城市化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会造成水污染。

D. 城市化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

2、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下列哪个选项描述最恰当?A. 全球变暖使所有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

B.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改变,影响农业生产。

C. 温度升高普遍有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

D. 海平面上升对内陆地区农业没有影响。

3、题干: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一种运动现象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潮汐现象D. 地转偏向力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南地区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B. 东北地区山脉多为东西走向C. 华东地区山脉多为南北走向D. 西北地区山脉多为南北走向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主要的岩石圈板块有()。

A、5个B、6个C、7个D、8个6、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B、大理岩C、流纹岩D、石灰岩7、受地球形状对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下列地理现象不可能在我国北方()A. 夏至日出方位在东北方向B. 冬至日出方位在东南方向C. 夏至日落方位在西北方向D. 冬至日落方位在西南方向8、关于我国海陆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领海宽度一般不超过12海里B. 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第三位C. 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D. 海陆兼备,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庞大的海洋9、下列关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增加了地表径流B.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温度比周边乡村地区高C. 城市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D. 城市扩张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加剧 10、在人口迁移中,下列哪个因素通常不是主要推动力?A. 经济机会B. 家庭团聚C. 战争冲突D. 气候变暖11、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西北地区普遍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 我国南方地区普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普遍为温带高原气候D. 我国东北地区普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 我国地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复杂多样C. 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D. 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形成东西向的水系格局13、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出现在季风水田农业区?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D、混合农业14、下列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中心的气温一般会比郊区低B、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C、城市中云层覆盖面积更大D、城市中心的气温一般会比郊区高15、【题目】某地区气温、降水和农业生产状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季节气温(℃)降水量(mm)农作物春季18200小麦夏季30550水稻秋季23150玉米冬季410棉花A.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B. 气候炎热,雨量充沛C. 气候温和,雨量季节性集中D. 气候湿润,四季低温16、【题目】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五岳”的是:A. 华山B. 泰山C. 凤凰山D. 嵩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材料: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必修第二册总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必修第二册总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必修第二册总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以下哪个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差异造成的?A. 昼夜更替B. 海洋潮汐C. 四季变化D. 地球五带2、在地图上,表示山脉走向的一种符号是:A. 矩形网格B. 红色箭头C. 带有折线的蓝色线条D. 绿色圆点3、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大约是: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二分之一陆地,一半海洋C、三分之二海洋,三分之一陆地D、七分之一陆地,四分之三海洋4、下列哪种地形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5、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B. 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干旱,冬季多雨C. 热带草原气候类型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年降水量较少D.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6、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 我国东部地区以草地、荒漠为主C. 我国南方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温泉资源D. 我国北方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多雨,雨热同期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C、全年干燥少雨,光照充足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B、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C、云贵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我国东南部D、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位于我国北部9、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自然灾害属于自然资源C、可再生资源具有再生周期,须合理利用D、水资源的分布不受地域限制 10、关于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是由于大量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B、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含磷化合物通过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体引起C、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排放到河流中D、植树造林对减轻土壤污染没有帮助1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多B、集中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C、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D、降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相互补充12、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而建设的宏伟工程,其中东线、中线和西线分别:A、将长江、珠江和黄河的水源调配到北方地区B、将长江、珠江和珠江的水源调配到北方地区C、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水源调配到北方地区D、将长江、黄河和长江的水源调配到北方地区13、我国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是()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14、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D.地势南北高低差异大15、下列关于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河流的径流量通常在夏季达到最大值B. 河流的含沙量受到流域植被覆盖率的影响C. 河流的流速与河床的坡度有关D. 冰川融水对河流补给没有季节性变化16、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使得所有地区的农作物产量都增加B. 温度升高会导致某些地区蒸发加大,加剧干旱C. 全球变暖不会影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D. 所有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会因气温升高而缩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分析下列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并简述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近年来,新疆冬季蔬菜供应主要来自山东、甘肃、四川等地,而本地蔬菜供应基本停止。

新疆各地都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大棚建设时往往将内部的地面下沉半米以上,并且受气温影响,需要燃煤。

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新疆冬季的蔬菜主要由外省供应是因为( )A .冷藏保鲜技术发展B .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C .蔬菜市场需求扩大D .外省蔬菜生产成本较低2.大棚建设将内部地面下沉半米以上的主要目的是( )A .腾出燃煤空间B .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C .提升土体的温度D .扩大大棚的种植面积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常绿灌木,鲜叶需人工采摘。

“南茶北引”是我国农业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经过50多年的不断摸索,目前在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已经形成规模。

据此完成3~4题。

3.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茶叶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纬度高,生长更为缓慢③病虫害少④迎风坡降水丰富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4.近年来,茶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成本上升B .种植面积缩小C .农药化肥成本增加D .土质退化严重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16.8N °,112.3E °)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而形成的珊瑚岛,居民用水依靠海水淡化。

为了满足永兴岛居民日常菜品需求,永兴岛利用无土栽培蔬菜大棚种植蔬菜,大棚内设有喷雾、风扇等设备。

根据材料,回答5~6题。

5.永兴岛不用传统方式种植蔬菜而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大棚,主要是因为该地( )A .科技水平高B .土壤贫瘠C .气候条件优越D .市场需求量大6.永兴岛无土栽培蔬菜大棚内设置喷雾设备,主要作用是( )A .喷灌蔬菜B .防治病虫害C .降低温度D .减少太阳辐射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书综合试卷(附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书综合试卷(附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书综合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下图表示某企业生产地与原料运费、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单位: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仅考虑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成本因素,该企业地址最适宜选在图示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该企业最有可能是A.饮料厂B.制糖厂C.机械厂D.化工厂3.2020年我国提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实现人口自由流动。

这将直接促进这些城市的()A.城市化水平提高B.城市空间结构优化C.城市环境改善D.城市人口素质提升4.深圳位于广州和香港之间,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渔村,设立特区以后,短短20多年时间,已发展成一个大城市,据此回答深圳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优越的地理位置B.国家政策因素C.便利的交通D.丰富的劳动力和发达的科技读图,厦深高铁、穗莞深城际铁路正在建设,而京广深港高铁即将通车,这是深圳继广深铁路后新增加的三条外连铁路通道。

回答下面小题。

5.关于深圳铁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建铁路与市区内部交通联系紧密,方便乘客集散B.新老铁路都穿过市区,将推动市区城市建设C.新建高铁主体分布于市郊,是由于市郊工业发达,工业运输需求大D.深圳铁路过密,将严重影响城市建成区的景观6.影响深圳地铁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建筑物密度B.拆迁成本C.地质条件D.人口的分布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乙河流运量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量B.径流量C.地形D.经济8.关于四个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些年来,甲河下游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三角洲增长很快B.乙河三角洲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适合发展乳畜业。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为“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2.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A.① B.② C.③ D.④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完成3~4题。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A.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并不明显 B.0~400 m人口分布随高度迅速增加C.5 000 m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4.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 B.土地利用方式 C.水能资源 D.年降水量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农业密度是指单位农田面积上的农民人数;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密度、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单位:人/ km2)统计表。

读表,回答5~6题。

5.与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相比,人口密度未考虑( )①土地类型②土地面积③农业生产技术④人口总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根据材料可知( )A.生理密度大的国家农业密度大 B.荷兰的农业技术水平比日本高C.一个国家的农业用地比重 D.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总数读江苏省江阴市各种资源可承载规模上限示意图,完成7~8题。

7.江阴市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可能为()A.600万人B.200万人C.700万人D.400万人8.影响江阴市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水资源B.能源C.水环境D.大气环境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回答9~10题。

9.下列有关澳大利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差不大B.地形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C.内陆地区水资源缺乏,资源环境承载力小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10.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适宜的气候B.发达的农、牧、工矿业C.对外联系便利D.地域文化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

2023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3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模块终结性评价(第一至第五章)(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高技能人才迁移是影响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下表示意2000-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跨省迁移情况,其中跨省迁移占比为跨省迁移的高技能人才数与跨省总迁移人口数的比值;分散程度越高,表示高技能人才迁移的空间越分散。

据此完成1、2题。

项目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跨省迁移占比/% 4.31 6.93 6.42分散程度/% 29.89 42.53 54.021.高技能人才跨省迁移占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省区间( )A.高等院校数量变化不同B.自然环境变化不同C.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不同D.城市等级变化不同2.高技能人才迁移分散程度变化会( )A.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B.缩小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差距C.减小特大城市的用地规模D.减慢大城市的发展速度【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由表可知,2000—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跨省迁移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省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不同;高技能人才迁移中小部分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大部分主要是在公司和企业中工作,故高等院校数量变化对高技能人才迁移影响较小;自然环境和城市等级一般较为稳定,变化较小。

第2题,由表可知,高技能人才迁移分散程度逐步提高,说明高技能人才空间分布更加分散,有利于缩小不同城市间发展水平的差距;高技能人才迁移分散程度提高对各城市的用地规模和服务范围影响不大,也不会减慢大城市的发展速度。

地下城市——马特马他位于突尼斯东南的撒哈拉沙漠中,是古代柏柏尔人穴居的城市。

这里既无苍郁的树木,也不见青翠的草地,特有的壮观的山丘、峡谷和谷底,呈现出一种外太空般荒芜凄凉的美,现在这座古城基本荒废。

据此完成3、4题。

3.柏柏尔人穴居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战争防御B.资源丰富C.避暑遮风D.宗教信仰4.现在这座古城荒废的原因是( )A.战争频繁B.水源短缺C.交通不便D.耕地不足【解析】3选C,4选B。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解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

读表,完成1~2题。

表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年份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经度125.01°E124.98°E124.97°E124.95°E纬度42.93°N42.86°N42.84°N42.83°N表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年份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指数0.3 236 0.3 250 0.3 294 0.3 3141.东北地区()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超过15 km2.导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最可能是()A.北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B.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C.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评(两套)第一套 (1)第二套 (13)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完成1~2题。

1.表中()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2.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答案:1.C 2.D解析:第1题,结合湖南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判断出其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在五省级行政区中吉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低,湖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高,湖南省的死亡率最高。

第2题,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小于人口合理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其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4.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及图名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第4题,由图可知,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最大。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人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条件优越C.城镇化水平高D.工业发展最早6.D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中部B.降水丰富,农业发达C.位于亚欧大陆中部D.位于日本群岛上答案:5.B 6.C解析:第5题,B为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高一地理必修二_第二章测试题(湘教版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_第二章测试题(湘教版含答案)

1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4组城市,都是在铁矿产地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 A )A.鞍山、包头、攀枝花B.武汉、北京、唐山C.马鞍山、天津、上海D.本溪、重庆、南京 2.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D )A.地形B.气候C.能源D.水资源3.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石油关系不大的是 ( C )A.阿伯丁B.休斯敦C.匹兹堡D.大庆4.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 ( C )A.水运的起点B.处于水道天然障碍外,货物集散地C.河流的汇合点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5.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D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优越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6.以下城市中,专门以政治作为城市区位因素的是 ( B )A.巴西利亚、华盛顿、麦加B.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C.罗马、华盛顿、雅典D.华盛顿、堪培拉、纽约7.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D )A.水源B.气候C.经济D.交通8.下图四个典型的被“火车拉来的城市”依次是:石家庄、株洲、郑州、宝鸡,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A.①石家庄 ②株洲 ③郑州 ④宝鸡B.①石家庄 ②郑州 ③株洲 ④宝鸡C.①郑州 ②石家庄 ③宝鸡 ④株洲D.①石家庄 ②株洲 ③宝鸡 ④郑州 9.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C ) 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绿化用地10.城市中所共有的功能区是 ( D )A.商业区、行政区和文化区B.工业区、行政区和休养健身区C.行政区、住宅区和旅游度假区D.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11.现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B ) A.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C.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12.彼此独立和排斥的中心地是指 ( A )A.相同级别的中心地B.高级中心地与低级中心地C.门槛人口小的中心地D.服务范围大的中心地 13.划分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D ) 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C.行政最优原则D.距离最近原则14.有关中心地理论的正确叙述是 ( C )A.高级中心地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近B.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在实际中到处存在C.北京城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正六边形D.不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15.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 B )A.成片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大型绿地区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 16.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主要原因是( B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距工业区近,上班方便 17.有关商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商业区用地面积虽小,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B.商业区通常呈点状或带状分布C.中心商务区的租金在市区里往往是最高的D.便利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因此在道路沿线都会形成商业区 18.某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下图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A.aB.bC.cD.d19.关于城市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只有重工业才能集聚在一起,形成工业区B.工业区向市区外线移动是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C.城市内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区D.工业区内只能从事工业生产 20.关于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通达度越好,土地租金越高 B.城市中心通达度最好,租金也最高C.离交通线越远,通达度越低,租金也越低D.离城市中心远的地方一定比离城市中心近的地方租金低 21.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A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交通便捷程度 ③知名度 ④种族和宗教影响 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2.北京天安门附近没有形成商业区的原因是(B )A .经济因素B .历史因素C .社会因素D .环境因素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限分明,体现了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223.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城市化是20世纪开始出现的社会现象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水平的高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关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不断扩大 24.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B )A .城市人口数量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C .城市面积的大小D .城市职能的重要性右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25—27题。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2期末测试含答案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2期末测试含答案

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期末测试一、单选题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

下图为农田地膜覆盖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主要是因为地膜()A.增加了太阳辐射B.增加了地面反射C.减少了地面辐射D.减少了大气辐射2.下列现象与地膜覆盖原理相似的是()A.冬季积雪厚利于作物越冬B.冬季农田熏烟以防冻害C.不同农作物间作套种D.夏季葡萄园挂黑色尼龙网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读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城市Ⅰ区最有可能是()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城市绿心4.下列因素对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影响大的是()A.地价B.地形C.人口密度D.文化古迹分布5.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读右图,图中数值a>b>c,完成下面小题6.若右图表示等高线分布图,则右图表示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盆地D.鞍部7.若右图表示的是海洋上的等温线分布图,则图中表示()洋流流经A.北半球暖流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D.南半球寒流8.下列水域中,任何国家都对其有捕捞和铺设海底电缆的自由的海域是()A.领海B.公海C.专属经济区D.毗连区9.全世界海底油气资源大部分集中在()A.海岭B.海沟C.大陆架D.海岸带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河流C.聚落D.资源11.该地区乡村聚落具有的特点是()A.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B.规模较小,多呈团聚型C.规模较大,多呈条带状D.规模较小,多呈条带状2011年南非德班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中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由发达国家拿出2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练习题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1)1、人口分布 (1)2、人口迁移 (8)3、人口容量 (14)第二章城镇和乡村 (22)1、城乡空间结构 (2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30)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36)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 (4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4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49)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56)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 (62)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62)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70)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78)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8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8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91)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1、人口分布下图是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

据此回答1~2题。

1.人口密度较大的大洲是( )①美洲②亚洲③欧洲④大洋洲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①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②终年干燥的地区③一年旱雨季分明的地区④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B 2.A[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和其他地区相比,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密度比较大。

第2题,在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人口稀少。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内陆荒漠区以及北美西部高山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3~4题。

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4.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B 4.D[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虽然地势平坦开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因此人口稀疏。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如南宁)②地级市(如北海)③县(如合浦)和县级市(如东兴),回答问题。

1.据此可知,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2.上述三类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③B.②C.①D.②和③3.根据中心地理论,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A.正方形B.圆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4.石家庄是河北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是区域中的A.行政管理中心B.商业服务中心C.经济增长中心D.交通运输中心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

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5.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A.家庭因素B.气候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6.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①缓解了人地矛盾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读广州市轨道交通30分钟等时线图(阴影部分表示以公园前、体育西为中心乘坐轨道交通30分钟覆盖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内圈:以公园前、体育西为中心10 km的半径圈中圈:以公园前、体育西为中心20 km的半径圈外圈:以公园前、体育西为中心30 km的半径圈阴影部分:以公园前、体育西为中心乘坐轨道交通30分钟覆盖范围7.由图中信息可知,今后广州城市空间( )A.向东、向南扩张B.向西、向北扩张C.呈同心圆状扩张D.由“单中心”到“双核”转换8.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 )①提高沿线地区房价②促进跨城居住就业③增加运输成本④加剧环境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根据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

但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

据此完成下题。

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一.选择题部分:图2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1-3题。

1.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A .33‰B .43‰C .27‰D .1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A.1960-1961年间B.1959-1960年间C.1957-1958年间D.1949-1950年间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A.人口总量逐渐增加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4.近30年来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乡村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5.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地理位置优越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6.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面积占城市空间相当大的一部分B.工业区自然团聚,不断向市中心迁移C.住宅区是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D.三种功能区相互交错,布局混杂,联系方便7.由图3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①8.读“攀枝花市略图”(图4),判断影响攀枝花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B.铁路枢纽地区,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D.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图 5 图4 图3图2看上海及附近地区略图(图5),回答9题:9.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处,这是因为()A.距中心城区近B.交通方便C.水质较好D.接近旅游区图610.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河流和自然资源C.河流与铁路运输D.政治和军事11.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方案是()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

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B.陆家嘴金融贸易区C.综合农业开发区D.广场13.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城市化地区地价B.美化城市环境C.交通更加便捷D.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14.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15.关于运输方式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水运的旅客周转量小,主要是因为运输速度慢,又受自然因素的严重制约B.管道运输所占比重小,主要是由于管道需要大量钢铁C.公路运输的旅客周转量大于铁路,是因为汽车运输更灵活D.民用航空虽然速度最快,但由于成本太高,货物的周转量很小16.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运成本小运量大,首先发展水运B.西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要发展管道运输C.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矿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D.铁路、公路并举,管道运输跟上交通运输建设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据此回答20-21题。

17.下列铁路干线,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大的是()A.京哈线B.成昆线C.陇海线D.京九线18.青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落后,其主要原因是()①生产力水平低②河流水流湍急,不利航行③地形、地质条件复杂④现代运输成本高,不适宜高原环境⑤人口稀少,不必发展现代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19.上海市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A.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B.拥有港口、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优越的交通条件C.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D.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和科技实力20.近年来哈尔滨市开设了许多鲜花店,促使这些专营鲜花的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有()①靠近商品生产基地②快速交通运输作保证③保鲜技术的发展④市场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21.下列四组产品中,我国对美国出口具有优势的是()A.纺织品、汽车B.纺织品、玩具C.化妆品、手机D.汽车、手机图7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过程。

据此回答25-27题。

图72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势平坦B.气候优越C.市场区位D.水源充足2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城市人口增加C.运输便捷D.城市居民收入提高24.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应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学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

据此完成25-26题。

25.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已摆脱地域限制B.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C.该地区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D.人们可以改变自然条件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26.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较好C.我国蔬菜的质量较好D.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较高27.下列的农业类型,既属于种植业,又属于密集农业,还属于商品农业的是()A.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水稻生产B.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C.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D.美国的小麦、玉米、棉花带的农业生产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8),回答28-29题。

图828.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A.电视机厂 B.造纸厂 C.电镀厂 D.炼油厂29.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A.钢铁厂 B.印染厂 C.化工厂 D.水泥厂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30-31题。

作物花卉蔬菜稻米甘蔗项目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30.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太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31.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A.水稻、甘蔗B.花卉、蔬菜C.花卉、甘蔗D.蔬菜、甘蔗图9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2-34题3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3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3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图9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35.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地区出生率(%)死亡率(%)A 1.71 0.66B 1.0 1.2C 4.0 1.4D 1.5 0.9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1-5 ABB 6-10 CDCCC 11-15 C CCC 16-20 BABDB 21-25 ACBBC26-30 CDDAD 28-32 ABDBC 33-35 CDB二.综合题部分:31题图32题图31.该图是某地区公路规划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

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什么?(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I、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_____的措施。

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蓝笔画出。

(4)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这需要________条件作保证。

32.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商店A的布局符合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2)商业街B的布局符合__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为什么?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8年到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________和________方向拓展。

(3)②图中L1、L2两条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图:1928年南京城市地价等值线图35题图右图:950年南京城市地价等值线图33题图34.山西有丰富的铝土资源,如建立冶炼厂,有如下两个方案:A.建在铝土矿产地B.将铝土矿运至大水电站附近建冶炼厂请分析两方案的利弊(年产10万吨精铝的炼铝厂,需20万~40万千瓦的发电厂相配合;每11吨铝土矿可炼1吨精铝):A方案: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方案: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