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2017春)试题卷9092《社会学》答案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9095管理心理学 参考答案
电话调查法是通过电话交谈来获取所要资料。这种方法省时省力、简便易行且调查面广,局限在于不能进行深度了解,获取信息单调并经常容易遭到被调查者的拒绝。
面谈调查法是通过和被调查者面对面地有目的的交流探究其心理状况的一种方法。依据谈话的结构化程度,又可分为有组织的谈话和无组织的谈话,前者是事先拟定好谈话提纲,根据谈话提纲来进行访谈,整个谈话的过程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你问我答的形式,人才测评中的结构化面试就属于这种情况;想法随意、主动地回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接,被试的反应丰富,信息回收率高,不足是对研究者的谈话技巧要求较高,费时费力,被试容易产生防范心理。
如答案未输入完,可先点“保存”输入完之后再提交!
以下答案只是参考答案,并非标准答案!
很多题目是按照要求选做!请注意看题
大作业为论述题,一共五个题目,请选择其中四个题目作答,答题时先写答题要点,然后进行详细论述。(如果五道题全做,以得分最高的四道题记总分)
一、论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观察法。(25分)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些设备(如录像机、录音机、照相机等)有计划、有目的地观测人的外在行为进而推断其内在心理活动的一种资料收集方式。如有些生态学家在自然环境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观测设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习俗进行长达1~2年的观察,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二、介绍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25分)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佛鲁姆指出,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激励因素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叫期望值;二是激励因素的实现对其本人意义的大小,叫效价,用下列公式表示:
电大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电大社会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社会现象B. 社会问题C. 社会行为D. 社会结构答案:A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马克思B. 韦伯C. 孔德D. 斯宾塞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学的功能?()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批判答案:D4.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A. 适应社会B. 促进个体发展C. 维持社会秩序D. 传承文化答案:C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所有以上答案:D6. 社会角色的扮演者是()A. 个体B. 群体C. 组织D. 社会答案:A7.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A. 竞争B. 合作C. 冲突D. 以上都是答案:D8. 社会制度的功能是()A. 规范行为B. 维持秩序C. 促进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9. 社会变迁的类型包括()A. 社会结构的变迁B. 社会文化的变迁C. 社会制度的变迁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等。
2.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意义是什么?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和模仿,逐渐掌握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3. 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有何区别?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而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层次。
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相互关联的,社会地位往往决定了个体的社会角色。
4. 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结构的不完善、社会制度的缺陷、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社会文化的冲突等。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2017春)试题卷9092《社会学》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 2017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社会学【9092】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从以下题目中选择5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有据,言之成理,思路与语言表达清楚。
(每题20分)1.如何理解文化的功能?一、教化功能社会生活先于个人而存在。
个人不能选择他所希望的社会形式;人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条件下创造历史的。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这样描述风俗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
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
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
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诞生礼为他拉开人生第一道帷幕;他从周围人群中习得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他模仿着成人生活;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他按特定的婚姻习俗成家立业;直到死去,特定的丧葬民俗送他离开这个世界。
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二、规范功能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往往与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例如吃饭,可用刀叉、也可用筷子或手抓。
民俗的作用,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或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
社会规范有多种形式,它们大略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
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
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
法律缘于民俗。
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成文法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必须强制执行的一小部分,而民俗却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
2017年春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案
人类的经济活动。
节约、节省。
3.简述(1)利息的实质?(2)利率的实质?
答:(1)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的分解或再分配。对于投资者或资金的出借者来说,是放弃消费或其他形式的收益而得到的回报;对于使用者或借款人来说,是使用货币而付出的代价。
(2)利率的定义是从利息的定义中衍生出来的。但实际中,是以利率来计算利息的。利率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的形势和需要;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社会平均利润率;物价变动情况;投资风险等。
答:(1)"工程”一词在《辞海》中有两层含义。
"工程”的第一层含义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水利工程等。
"工程”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具体的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项目、南水北调项目、青藏铁路项目等等。
(2)经济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社会生产关系。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1521802613002姓名:何紫艳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土木工程2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土木工程经济【0752】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1.简述(1)"工程”一词在《辞海》中的两层含义是什么?(2)经济一般包含的四个方面是什么?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社会学〉0283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小学教育 2017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教育社会学【0283】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论述题(任选4题作答,每题25分,共100分)1.基于个人社会化的基本特点,论述个人社会化的类型。
答:个人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初始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想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待和要求。
基本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主要区别于个人在儿童、青少年阶段的早期社会化或基本社会化过程,它主要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
3、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4、过度社会化过度社会化就是个人社会化程度大大超过社会化标准的畸形情况。
它是“社会化失当”的一种表现,是指社会化任务的完成在量上或质上超过了社会成员心理和生理年龄承受的程度,往往让人感到“角色眩晕”,即一个社会成员分多种社会角色的地带“穿插”,结果每一种角色都没有扮演好。
2.试论述班级组织的功能。
答:班级组织的功能:①社会化功能a.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社会价值观b.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c.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行为规范d.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社会角色②个体化功能a.促进发展功能:知识及认知、情感、兴趣态度、社会技能b.满足需要功能c.诊断功能 d.矫正功能3.试论述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方法。
答:教师角色冲突的产生源于其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中含有不相容的成分。
首先,教师应准确地认知自己的角色形象教师在扮演教师角色时,首先要适应社会对教师的期待,符合人们对扮演教师角色的人所予以的行为上的期望与设想。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答案
统计分析的过程
1.数据录入,将问卷或编码表中的数据代码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文件。录入数据的软件很多,如直接利用统计软件SPSS的电子表格录入数据等。
2.数据清理,就是对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检查,清除错误数据、补充录漏数据等。
二、简述题(50分,二选一)
1、请简要论述统计分析的原则及过程。
统计分析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一是科学地对待调查对象、统计数据,就是在使用调查、统计数据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二是科学地对待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
2.规范性原则。即在社会研究中的统计,必须按照统计学理论和研究内容的要求,严格照章办事,遵守操作程序和规则。
一、问答题(50分,三选一)
1、什么是调查指标?(10分)调查指标测量的属性和特征包括哪些方面?(15分)设计调查指标的原则是什么?(25分)
调查指标,是指调查过程中用来反映调查对象的特征、属性或状态的项目(包括询属性和特征包括
1.状态特征:指调查分析单位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一些客观的指标来测量。如个人的状态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设计调查方案必须着眼于实际运用只有实用性强的调查方案才能真正成为调查工作的行动纲领要观测实用性原则就必须从调查课题实际需要和调查者主客观条件出发慎重设计调查方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057】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 分
2.行为特征:是指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
3.意向特征:意向性是分析调查对象的内在属性,它包括态度、观念、动机、偏好等等。意向性特征通常是间接测量的。
西南大学9092社会学A卷-考试卷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姓名: 201 年 5 月课程名称【编号】:社会学【9092】 A卷(横线以下为答题区)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一、单选题。
1、A2、B3、C4、C5、C6、B7、A8、C.9、A 10、A.二、解释题。
1、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2、社会互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过程。
3、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4、社会变迁: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
三、问答题1、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1)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
(2)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
(3)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
2、社会化的机构有哪些?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媒。
3、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是什么?正功能第一,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第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
第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首先,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社会发展。
其次,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4、如何控制越轨行为?(1)周密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2)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3)重建社会道德体系。
(4)加强法制建设。
5、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2)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
(3)城市化。
(4)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5)社会结构的变化。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12 月
种形式,即
分工和 互助
。
课程名称【编号】:组织行为学【9008】
T 二、名词解释(每个 4 分,共计 16 分)
卷
1、决策
开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试时间:80 分钟
满分:70 分
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不予记分。
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 育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4、影响人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有: 爱好和兴
试试卷
趣
、 价值观
、抱负水准。
专业: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
2010 年 5、合作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合作有两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计 10 分)
全部过程。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
2、组织结构
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3、激励
四种:知觉防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投射。
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
3、群体压力实质是个体的一种 心理感受
,在群体压力的 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
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即表现出某 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9092]《社会学》作业标准答案
1、用父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作为儿子的出身,以儿子的教育程度和第一份工作的职业地位作为儿子的后天流动的是().布劳-邓肯模型.马克思.“FJH”假设.索罗金2、在不牺牲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条件与能力的情况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要,这种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片面发展观.综合发展观3、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隔阂甚至是冲突,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变迁.代际流动.隔膜.代沟4、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和条文款项,但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称之为().正式制度.内在制度.非正式制度.外在制度5、“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了(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阶级.同龄群体.家庭.大众传播媒介6、社会结构简单,血缘关系浓厚,是哪种社区的特征().工业社区.精神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7、章太炎1902年翻译的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著作是().《实践哲学教程》.《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社会学方法的规则》8、用职业不同来解释社会分层的社会学家是().涂尔干.鲍曼.科尔曼.埃利亚斯9、人口异质性强是哪种社区的特征().精神社区.城市社区.工业社区.农村社区10、社会中的人并不能够任意妄为,行事需要合法合理合情,这主要表现了社会制度的哪种功能().预测功能.协调功能.排斥功能.制约功能11、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与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称为().社会角色.社会权利.社会地位.社会义务12、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体由(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生物人.文化人.理性人.经济人13、由两位祖父母、父母和未婚的孩子们组成的的家庭,被称为()。
.核心家庭.联合家庭.断代家庭.主干家庭14、组织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属于().封闭的理性系统的组织观.封闭的非理性系统的组织观.开放的理性系统的组织观.开放的自然系统的组织观15、社会组织的两种代表性管理方式,除了科层制之外,另一个是().内阁制.家长制.总统制.经理制16、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专门职业是().教育.社会建设.医生.社会工作17、从社会保障制度上来说,新加坡属于是().“福利型模式”的国家.“保障型模式”的国家.“储蓄型模式”的国家.“国家保险模式”的国家18、提倡社会唯名论,主张研究个体及其社会行动的社会学家是().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孔德19、在中国古文中,“社”、“会”指的是().特定的集会.特定团体或人群的集会.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团体20、“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了(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西南大学1906批次(9092)《社会学》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与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称为()A.社会地位B.社会权利C.社会义务D.社会角色2.“亚文化”繁盛是哪种社区的特征()A.城市社区B.农村社区C.工业社区D.精神社区3.对自杀现象进行研究,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范例的社会学家是()A.孔德B.斯宾斯C.涂尔干D.墨顿4.社会关系网络“嵌入理论”的提出者是()A.伯特B.怀特C.格兰诺维特D.布迪厄5.在中国古文中,“社”、“会”指的是()A.特定团体或人群的集会B.特定的人群C.特定的团体D.特定的集会6.一个人从监狱出来之后“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从社会化角度看,属于()A.逆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初级社会化7.作为主体的个人、群体、民族等,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称为()A.社会互动B.社会交往C.社会关系D. 礼尚往来8.从社会保障制度角度看,个人自行在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如人身意外险,属于()A.强制的社会保险项目B.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C.自愿的商业保险项目D.强制的商业保险项目9.从文化类型上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属于()A.反文化B.亚文化C.草根文化D.主文化10.父母(或其中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生活而组成的家庭,称为()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11.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要素是()A.氏族B.社会组织C. 社会群体D. 部落12.从社会群体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上看,家庭属于()A.参照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外群体13.从社会流动的类型来看,农民成为企业家,属于()A.短距离流动B.长距离流动C.向下流动D.水平流动14.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隔阂甚至是冲突,这种现象称为()A.隔膜B.代沟C.代际流动D.社会变迁15.社会中的人并不能够任意妄为,行事需要合法合理合情,这主要表现了社会制度的哪种功能()A.预测功能B.协调功能C.制约功能D.排斥功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4.0分,共20.0分) 1.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存在的问题是()A.工农业发展失调B.城乡差距扩大C.城乡统筹发展D.发展要素从农村单向流出2.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视角有()A.社会行动理论B.社会解组理论C.文化失调论D.社会整合理论3.“家长制”存在的原因有()A.组织规模小B.组织“家长”功劳大C.“臣民”思想D.公民思想4.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的是()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5.下列属于非正式制度的是()A.丧葬习俗B.婚姻习俗C.宪法D.祭祀礼仪三、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2.0分,共12.0分) 1.核心家庭化是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
西南大学2017年12月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7秋学期9022发展心理学参考答案
(3)心理发展的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4.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5.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发展特点。
四个方面包括:(1)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2)生理因素的发展;(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4)言语的发展。
3.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答:(1)关于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他认为,个体的每个心理变化,不管是指向外部的动作还是指向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西南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2017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发展心理学【9022】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以下共5道论述题,每题50分。选其中2题做答,选做2题以上者按前面两题给分,请写清楚序号。
1.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答:(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5)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6)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2.发展心理学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是:(1)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重要一环。(2)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西南大学18年12月(9092)《社会学》机考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社会行动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A.行动主体多元化B.个人社会化的失败C.社会解组D.文化失衡2.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维持自我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称之为()A.虚拟化B.城市化C.现代化D. 社会化3.最早提出“社区”一词的社会学家是()A.罗密斯B.迪尔凯姆C.韦伯D.滕尼斯4.“弱关系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A.林南B.伯特C.滕尼斯D.格兰诺维特5.经济地位或社会特征相似的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称之为()A.阶级B.角色C.社会权利D.社会阶层6.1891年,在教学大纲学科分类中提出“群学”之名的中国人是( )A.梁启超B.严复C.谭嗣同D.康有为7.从传统上的“通俗小说”到“网络小说”的社会变化,属于()A.社会变迁B.社会发展C.社会动荡D.社会均衡8.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属于()A.开放的理性系统的组织观B.封闭的理性系统的组织观C.开放的自然系统的组织观D.封闭的非理性系统的组织观9.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最小单位是()A.文化模式B.文化特质C.文化单位D.文化丛10.老年人面对老年期所遇到的各种变化,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属于()A.反向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再社会化11.社会组织的结构有横向和纵向之分,大学里教务处和人事处之间的关系属于()A.两者都不是B.横向结构C.纵向结构D.两者都是12.按照成员资格的获得方式,大学生群体属于()A.参照群体B.先赋群体C.外群体D.后致群体13.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和条文款项,但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制度,称之为()A.外在制度B.非正式制度C.正式制度D.内在制度14.从社会流动的方向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其他职业者,属于( )A.水平流动B.结构性流动C.自由流动D.垂直流动15.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环保进行了立法,这说明了社会制度变迁中的()A.婚姻因素B.环境因素C.知识因素D.宗教因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4.0分,共20.0分)1.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模式中划分阶层的标准包括()A.职业B.财富C.权力D.社会声望2.下列表现了社会关系网络的消极功能的现象是()A.种族冲突B.黑社会犯罪C.传销D.杀熟3.一般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A.现象社会学B.理论社会学C.应用社会学D.问题社会学4.根据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A.非物质文化B.物质文化C.主文化D.亚文化5.根据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可以分为()A.外源式发展B.以物为本的发展C.以人为本的发展D.内源式发展三、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2.0分,共12.0分) 1.广场舞群体构成一个阶级。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9092《社会学》参考答案
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社会学【9092】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请将答案复制到答题框,按试卷上的题号标清!删除没有作答的题目。
删除这些与答案无关的文字!!!
点击提交,才算成功!
提交答案后,如果老师未批改,还可修改再次提交,如果老师已批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法再次提交!
答:(1)社会结构的性质。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4)家庭背景。
(5)社会网络资源
6.如何控制越轨行为?
7.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8.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地理环境。
2.人口因素。
3.科学技术。
4.经济因素
5.思想价值观念
4.简述我国学术界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实际说明自己的看法。
答:窗体顶端
答:(1)优先发展农村。国家在政策和投资向农村倾斜。
(2)优先发展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3)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把城市和农村放在一个系统中统一考虑,全面规划、协调发展。
5.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1.如何理解文化的功能?
2.结合实际说明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
答:(1)工业化
(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3)城乡差距。
(4)城市的中心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群体成员和正式组织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答:窗体顶端
答:非正式群体对群体成员有积极的支持作用:(1)给群体成员感情上的支持(2)给群体成员工作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作用:(1)缓解了组织功能不足而造成的组织成员心理方面的郁闷。领导人可以利用非正式群体去了解和传播信息,是组织更有弹性和效率(2)有可能对组织的运行产生干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405]《教育学》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 2017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教育学【0405】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选做其中的3个,每个小题20分,多做按前3个小题给分,共60分。
)1、简述教育评价的内涵。
2、简述教育的有限性。
3、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4、简述教育目的是什么。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选做其中1个,每个小题40分,多做按第1个小题给分,共40分。
)1、论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论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一、简答题2、教育的有限性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物质存在和运动形式,并非"永恒范畴",它同样具有有限性。
这种有限性起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的有限性、教育主体的有限性、教育时空的有限性和教育责任的有限性。
3、教育评价的功能一、导向功能首先,要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科教兴国要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应体现正确的教学观念,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二、激励功能通过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达标速度,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成绩,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自信。
新课程评价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学习方法,只有智力特征各异的学生群体,不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而成为人才;评价还强调应尽可能关注各类学生,其标准应涵盖学习过程、能力、成果等方方面面,既可促使社会和学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展,又为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智力领域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三、反馈调控功能新课程教学评价强调及时反馈,以利及时发现、弥补、矫正学生的知识缺陷和认知错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反馈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输出的动态过程。
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自我反馈环境,进行自我反馈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方法,要逐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我矫正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6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9094]《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大作业答案
(1)不麻烦(2)比较麻烦(3)很麻烦
26、您及您家庭对我国农村金融关心的问题有
(1)降低贷款利率(2)解决贷款难问题(3)结算问题(4)提高贷款额度
(5)放松贷款条件(6)加强透明度(7)贷款品种多样化(8)增加银行网点
调查人(签名):
200年月日
6、一项调查的具体方案中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特殊条件:依据研究的主题(例:调查有关政治、经济问题时应选择男性调查员,婚姻、家庭问题时应选择女性调查员)、社区的性质(例:所选择的调查员最好是当地的、同民族的、同宗教信仰的人)、被调查者的特点(例:调查者为青年时,应尽量选择青年调查员)。
二、论述题
5、结合实际,随机设计出一份问卷中的5个封闭式问题?
18、如果您是向国家金融机构借的款,利率是。
19、您家庭借款的主要用途
(1)农业生产性用途(2)生活消费性用途
20、如果是用于农业生产性用途,具体用于下列哪些项目?
(1)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等(2)购买农机具(3)畜牧养殖(4)其他
21、如果是用于家庭生活消费性用途,具体用于下列哪些项目?
(1)盖房(2)看病(3)子女上学(4)买大件消费品(5)生活困难(6)人情往来(7)婚丧嫁娶(8)培训升学参军(9)交纳税费(10)偿还借款(11)其他
再次感谢您对本次调查工作的支持。
西南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组
请您在符合您本人(户)或意见的答案序号上划“√”或填写具体内容。
请您认真填写,不要漏项。
一、您家庭主要经济情况
1、您所在地区是省市(县)乡(镇)
2、您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属于下列哪个收入段?
(1)1000元以下(2)2000元以下(3)2000-3000元(4)4000元以上
9092《社会学》2020年春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9092 20201单项选择题1、用父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作为儿子的出身,以儿子的教育程度和第一份工作的职业地位作为儿子的后天努力,以测量社会流动的是( ).布劳-邓肯模型. 马克思. “FJH”假设 .索罗金2、在不牺牲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条件与能力的情况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要,这种发展观是( ). 科学发展观 . 可持续发展观. 片面发展观 .综合发展观3、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隔阂甚至是冲突,这种现象称为( ). 社会变迁 . 代际流动. 隔膜 .代沟4、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和条文款项,但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制度,称之为().正式制度.内在制度.非正式制度.外在制度5、“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了(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阶级.同龄群体.家庭.大众传播媒介6、社会结构简单,血缘关系浓厚,是哪种社区的特征().工业社区.精神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7、章太炎1902年翻译的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著作是().《实践哲学教程》.《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社会学方法的规则》8、用职业不同来解释社会分层的社会学家是().涂尔干.鲍曼.科尔曼.埃利亚斯9、人口异质性强是哪种社区的特征().精神社区.城市社区.工业社区.农村社区10、社会中的人并不能够任意妄为,行事需要合法合理合情,这主要表现了社会制度的哪种功能().预测功能.协调功能.排斥功能.制约功能11、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与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称为().社会角色.社会权利.社会地位.社会义务12、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体由(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生物人.文化人.理性人.经济人13、由两位祖父母、父母和未婚的孩子们组成的的家庭,被称为()。
.核心家庭.联合家庭.断代家庭.主干家庭14、组织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属于().封闭的理性系统的组织观.封闭的非理性系统的组织观.开放的理性系统的组织观.开放的自然系统的组织观15、社会组织的两种代表性管理方式,除了科层制之外,另一个是().内阁制.家长制.总统制.经理制16、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专门职业是().教育.社会建设.医生.社会工作17、从社会保障制度上来说,新加坡属于是().“福利型模式”的国家.“保障型模式”的国家.“储蓄型模式”的国家.“国家保险模式”的国家18、提倡社会唯名论,主张研究个体及其社会行动的社会学家是().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孔德19、在中国古文中,“社”、“会”指的是().特定的集会.特定团体或人群的集会.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团体20、“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了(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春教育学试卷解答
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通过普及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加速知识的社会运用转化----即要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现实生产力,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发展科技中的作用加强,社会有效地促进科技的生产力转化。
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建立现代大教育体系,形成开放、灵活、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使教育终身化成为现实,人们能够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学习。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教育学【0405】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选做其中的3个,每个小题20分,多做按前3个小题给分,共60分。)
1、简述教育评价的内涵。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组成教育评价系统的要素包括价值目标、人员组织、实施程序、方法技术与质量保证,其中价值目标包括价值、目标、指标三个基本因素;人员组织是对评价构成的规定,包括机构、角色、职能等基本因素;实施程序是对基本过程的规定,包括评价的方式、步骤和分工;方法技术是对评价的认知过程与工作方式的规定,它包括方法论、具体方法与操作技术三个层次;质量保证是对评价科学性的规定。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9092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最常见的社会化类型有哪些?
答:
最常见的社会化类型划分是分为初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是个人生命早期的社会化,是从幼儿到青少年阶段的社会化。初级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获得基本生活知识,培养适应和接受社会习俗、规范以及文化价值观的能力,正确理解某些角色期望和要求,等等。
继续社会化也称为发展社会化,发生在人的成年阶段,主要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角色要求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例如个人工作以后,继续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进行职业角色的学习,等等。因此,继续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学习扮演新的社会角色,掌握新的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等。
再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全面放弃以前习得的角色、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等,重新来过。例如罪犯信洗心革面、移民适应新环境,等等。再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扮演新的角色,新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等等。
在西方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法逃于该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宪法。
2、如何理解城乡二元结构及其问题,并谈一谈你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看法。
答:
统筹城乡发展,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要把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让进城农民工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要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大作业A标准答案
学号:姓名:层次:高起专
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2015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9094】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与普遍调查相比,抽样调查有哪些优点?
(1)抽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1.结果与讨论的关系。2.关于数据、资料、图表的处理问题
四、理论讨论:讨论部分一般是从告诉读者本项研究掌握了什么开始。一开头就以明确的叙述说明研究的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者明确地回答导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但是要注意,不要简单地再次解释和重复在结果部分已经总结了的观点和结论。而是要在结果部分的基础上,挖掘新的、更深的东西。讨论部分的每一句陈述都应该增加读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理解。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5、结合实际说明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谈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自填问卷法的优点:
(1)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3)所得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4)可避免某些人为误差;
自填问卷法的缺点:
(1)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2)自填问卷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1.有关调查方式的介绍;2.有关被调查对象的介绍;3.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4.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5.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
三、结果部分结果部分的撰写原则是:先总体,后个别;先一般,后具体。即先给出基本的结果,然后再陈述更细小的一些方面的结果。在具体写法上往往也是先给出答案,再展示证据。每一个方面的结果陈述完毕后,应进行简要小结,然后再开始下一个方面内容的陈述。在结果的表达上,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此外,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 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社会学【9092】 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从以下题目中选择5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有据,言之成理,思路与语言表达清楚。
(每题20分)
1.如何理解文化的功能?
一、教化功能
社会生活先于个人而存在。
个人不能选择他所希望的社会形式;人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
条件下创造历史的。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这样描述风俗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
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
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
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诞生礼为他拉开人生第一道帷幕;他从周围人群中习得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他模仿着成人生活;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他按特定的婚姻习俗成家立业;直到死去,特定的丧葬民俗送他离开这个世界。
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二、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人类
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往往与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例如吃饭,可用刀叉、也可用筷子或手抓。
民俗的作用,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或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
社会规范有多种形式,它们大略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
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
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
法律缘于民俗。
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成文法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必须强制执行的一小部分,而民俗却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
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难意识到民俗的规范力量,因此也就不会对其加以反抗。
民俗对人的控制,是一种“软控”。
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深层控制。
三、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
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民俗能维系社会稳定,任何一个都在不断变化,每一种文化都必
须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调整。
在社会生活的世代交替中,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不断被后代复制,由此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
即使是在大规模的急剧社会变革中,与整个民俗体系相比,发生的变化总是局部的、渐变的,这就有效地防止了文化的断裂,维系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
所以,民俗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集团的标识。
四、调节功能
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民俗的娱乐功能显而易见。
人类创造了文化,目的是为了享用它。
人不可能日复一日、
永无止境地劳作,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休息体力,调剂精神。
享受劳动成果,进行求偶、社交等活动。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节日、游戏、文艺、体育的民俗,它们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剂。
民俗也有宣泄的功能。
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
中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
无论是肉体行为压抑,还是心理压抑,对人类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宣泄,一旦积郁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
有
的民俗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如古希腊罗马的酒神节,人们在节日里饮酒狂欢,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这时全被打破。
民俗还有补偿功能。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种种
需求,往往在民俗中得到某种补偿。
恩格斯在谈到德国的民间故事书时曾说:“民间故事使
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籍,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为馥郁的花园。
2.结合实际说明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
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1、制度变迁
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城市化,尤其是区域城市化的影响巨大。
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
人口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政治运动特征,而不是由于经济原因的驱动而引起的流动。
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控制,加上在农村不让农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制度安排,使农村无法内生发展小城镇,致使这一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一定时段上的停滞和倒退。
2、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科技进步会加速经济增长,深刻地促进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技术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
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3、产业结构的转换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就是工业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市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城市化发展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所以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而在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化则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量。
随着工业化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成为大城市的后续动力。
4、三者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其各自推动的方特征、方式及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首先,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体现在城市效率与城市竞争力上,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是从整体上、总量上体现的;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影响往往还要体现在结构上、形态上,比如对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影响。
3.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群体成员和正式组织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4.简述我国学术界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实际说明自己的看法。
5.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大体可归纳为经济、自然、人口、社会4个方面。
经济原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都是人口流向的中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都会向高的地方流动,高水平的地方的物质条件、医疗、教育、环境都相对要好,每个人都向往,人之常情。
高水平的地方是人口输入地区,低水平的一般都是人口输出地区。
自然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引起的社会流动多半是空间上的流动,调节着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
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都会使一定地域内的人口短期内大量外流。
人口原因:人口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并依靠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动物、植物、矿物和淡水)而生存的。
自然资源中较突出的是土地资源,它有一定的承载力。
若人口密度超过资源的承载力,势必引起人口的向外流动。
比如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出现了人口向外流动的趋势。
社会原因:政治动荡、战乱、民族压迫、国家面临外来入侵等。
政治动荡引发人心浮动,社会秩序和资源分配被隔断,人会选择相对安定的环境生存,出现人口流动,战乱和民族压迫也是基于此,国家入侵、战乱,社会生产被破坏,人的衣食住行无法得到保障,出现大量的难民,也会引发人口流动。
社会流动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叫做社会流动。
6.如何控制越轨行为?
7.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①、经济层面: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宪政民主在世界各国的确立、生产的科学管理
③、社会层面:奉行个人原则和利益机制
④、文化层面:祛魅化与世俗化
现代性的精神维度:
①、主体性原则:首先是个体独立精神的存在,独立思考,自我意识,道德自律,自由权利,艺术自主.
②、理性原则:求真批判
8.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社会变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其他原因都是受这个根本原因的制约和影响的。
1、发明和发现。
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有的能动性。
发明就是原来没有的事物被创造出来。
社会学家认为,发明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变迁。
发现也是如此。
众多的发明和发现,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