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喘振、失速、抢风区别
风机失速和喘振的区别
一、风机失速与喘振1、失速是叶片结构特性造成的一种流体动力现象,如:失速区的旋转速度、脱流的起始点、消失点等,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受风机系统的容积和形状的影响。
2、喘振是风机性能与管道装置耦合后振荡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振幅、频率等基本特性受风机管道系统容积的支配,其流量、压力功率的波动是由不稳定工况区造成的,但是试验研究表明,喘振现象的出现总是与叶道内气流的脱流密切相关,而冲角的增大也与流量的减小有关。
所以,在出现喘振的不稳定工况区内必定会出现旋转脱流。
3、喘振时风机的流量和压力周期性地反复变化,电流也摆来摆去,也就是说一台风机运行也可能发生喘振,而且是风机低负荷时。
而失速通常发生在两台风机并列运行在大负荷时,失速发生时,失速风机风压、风量、振动、风机电机电流等参数突变后不发生波动,这是失速与喘振的最大区别。
抢风是失速和喘振的一种通俗性的说法二、喘振与失速的区别当风机处于不稳定工作区运行时,可能会出现流量全压的大幅度波动,引起风机及管路系统周期性的剧烈振动,并伴随着强烈的噪声,这种现象叫作喘振。
风机在下列条件下才会发生喘振:1.风机在不稳定工作区运行,且风机工作点落在性能曲线的上升段。
2.风机的管路系统具有较大的容积,并与风机构成一个弹性的空气动力系统。
3.系统内气流周期性波动频率与风机工作整个循环的频率合拍,产生共振。
风机并联运行时,有时会出现一台风机流量特别大,而另一台风机流量特别小的现象,若稍加调节则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原来流量大的反而减小。
如此反复下去,使之不能正常并联运行,这种现象称为抢风现象。
从风机性能曲线分析:具有马鞍形性能曲线的风机并联运行时,可能出现“抢风”现象。
所谓抢风,是指并联运行的两台风机,突然一台风机电流(流量)上升,加一台风机电流(流量)下降。
此时,若关小大流量风机的调节风门试图平衡风量时,则会使另一台小流量风机跳至最大流量运行。
在调整风门投自动时,风机的动叶或静叶频繁地开大、关小,严重时可能导致风机电机超电流而烧坏。
轴流风机失速与喘振的分析和对策
轴流风机失速与喘振的分析和对策摘要:本文对轴流风机常见的失速以及喘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某发电厂#3炉轴流式吸风机的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轴流风机;失速;喘振前言:由于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具有占地面积小、各负荷段效率都较高等优点,近年来火电厂锅炉辅机普遍都采用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性能曲线具有驼峰型特性,这就导致了风机接近曲线边缘时可能会导致风机发生失速甚至喘振的现象。
本文分析了某发电厂3号炉乙号吸风机失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如何避免失速和喘振的发生。
1轴流风机的失速与喘振1.1失速轴流风机普遍采用扭曲机翼型叶片,气流方向与叶片叶弦的夹角α即称为冲角,正常运行时,冲角为零或很小,气流绕过叶片保持稳定的流动状态,如图1(a)所示。
当冲角为正时,即α > 0,且此正冲角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叶片背面流动工况开始恶化,在叶片背面尾端出现涡流区,形成“失速”现象,如图1(b)所示。
冲角α大于临界值越多,失速现象就越严重,流体的流动阻力也就越大,严重时还会阻塞叶道,同时风机出力也会随之大幅下降。
风机的叶片在制造及安装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叶片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形状和安装角度,因此当运行工况变化时使气流方向发生偏离,各个叶片进口的冲角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当某一叶片进口处的冲角α达到临界值时,就可能首先在该叶片上发生失速,并非是所有叶片都会同时发生失速,失速可能会发生在一个或几个区域,该区域内也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叶片。
由于失速区不是静止的,它会从一个叶片向另一个叶片或一组叶片扩散,如图2所示。
假定产生的流动阻塞首先从叶道23开始,其部分气流只能分别流进叶道12和34, 使叶道12 的气流冲角减小, 叶道34的冲角增大,以至于叶道34也发生阻塞, 并逐个向其他叶道传播。
如图3所示,马鞍形曲线M为风机不同安装角的失速点连线,工况点落在马鞍形曲线的左上方,均为不稳定工况区,这条线也称为失速线。
失速、喘振、抢风原理讲解
失速、喘振、抢风原理讲解1、讲解适用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两台动叶可调双级轴流式一次风机两台动叶可调双级轴流式引风机2、轴流式风机原理流体沿轴向流入叶片通道,当叶轮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时,旋转的叶片给绕流流体一个沿轴向的推力(叶片中的流体绕流叶片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体对叶片作用有一个升力,同时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叶片也作用给流体一个与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即推力),此叶片的推力对流体做功,使流体的能量增加并沿轴向排出。
叶片连续旋转即形成轴流式风机的连续工作。
假设一较长的圆柱体静止,气流自左向右作平行流动,不计气体的粘性(即气体流动的阻力),那么气体会均匀的分上下绕流圆柱体。
气流在圆柱体上的速度及压力分布完全对称,流体对柱体的总的作用力为0,如图5-1所示。
这种流动叫平流绕圆柱体流动。
若圆柱体作顺时针的旋转运动,则圆柱体周围的气体也一起旋转,产生环流运动。
这时圆柱体上、下速度及压力分布亦完全对称,流体对柱体的总的作用力为0,如图5-2所示。
这种运动为环流运动。
图5-1 平行绕圆柱体流动图5-2 环流运动图5-3 机翼的升力原理若流体作平行运动,圆柱体作顺时针旋转,这两种流动叠加在一起是:圆柱体上部平流与环流方向一致,流速加快;圆柱体下部平流与环流方向相反,流速减慢。
根据能量方程原理,圆柱体上部与圆柱体下部的总能量相等,而圆柱体上部动能大,压力小,下部动能小,压力大。
于是流体对圆柱体产生一个自下而上的压力差,这个压差就是升力。
机翼上升力产生的原理与圆柱体上升力的原理相同。
如图5-3所示。
机翼上有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运动,由于机翼向前运动,流体对于机翼来说是作平流运动。
机翼上部平流与环流叠加流速加快,压力降低,机翼下部平流与环流叠加流速减小,压力升高。
此时就产生一个升力P。
同时在流动过程中有流动阻力,机翼也受到阻力。
引伸:飞机失速超过临界迎角(或临界攻角,多数飞机为18°,即气流开始与失速机翼分离的角度)后,翼型上表面边界层将发生严重的分离,升力急剧下降而不能保持正常飞行的现象,叫失速。
喘振与失速区别
谁知道风机失速、喘振、抢风都什么意思,三者有什么关系?我在网上查过,但都没看太明白,望不吝赐教。
失速是风机本身特性引起的喘振是风压由于管道压力的滞后导致与风机出口压力周期性变化,就来来回倒腾抢风如这个词,两台风机不是你出力大就是我大,搞的最后两败俱伤。
我的理解轴流风机的喘振与失速是不同的情况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喘振一般发生在性能曲线带驼峰的轴流风机低负荷运行时;失速一般发生在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高负荷区。
主要是动叶指令太大导致,叶片进风冲角过大引起叶片尾部脱流产生风机失速带驼峰抢风是当并联轴流风机中的一台发生喘振或失速时人们的一般性叫法。
喘振是指当风机处于不稳定工作区运行,可能会出现流量、全压的大幅度波动,引起风机及管路系统周期性的剧烈波动,并伴随着强烈的噪声。
避免喘振主要采用合适的调节方式抢风是指风机并联运行中有时会出现一台风机流量大,另一台流量特别小,稍加调节情况相反避免抢风主要有:1。
不采用不稳定性能风机2.同时在低负荷运行时可以单台运行3.采取动叶调节4.开启旁路风一、风机失速图1:风机失速轴流风机叶片通常都是流线型的,设计工况下运行时,气流冲角(即进口气流相对速度w 的方向与叶片安装角之差)约为零,气流阻力小,风机效率高。
当风机流量减小时,w的方向角改变,气流冲角增大。
当冲角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叶背尾端产生涡流区,即所谓的脱流工况(失速),阻力急剧增加,而升力(压力)迅速降低;冲角再增大,脱流现象更为严重,甚至会出现部分叶道阻塞的情况。
由于风机各叶片存在安装误差,安装角不完全一致,气流流场不均匀相等。
因此,失速现象并不是所有叶片同时发生,而是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叶片出现。
若在叶道2中出现脱流,叶道由于受脱流区的排挤变窄,流量减小,则气流分别进入相邻的1、3叶道,使1、3叶道的气流方向改变。
结果使流入叶道1的气流冲角减小,叶道1保持正常流动;叶道3的冲角增大,加剧了脱流和阻塞。
叶道3的阻塞同理又影响相邻叶道2和4的气流,使叶道2消除脱硫,同时引发叶道4出现脱流。
电站轴流式风机的失速喘振与防治
风机开度
风机电流
风机出口压力
单位
%
A
kPa
工况
失速时
停磨稳定后
失速时
停磨稳定后
失速时
停磨稳定后
07011.17
33.2/33.44
29.61/23.42
84.39/88.28
83.81/83.81
10.29/10.21
9.4/9.3
07.11.25
32.08/30.20
2 两次失速过程
2.1 在2007年11月25日01-02时,发电负荷为365MW-340MW,当运行人员将原有的四台磨运行调整为三台磨运行时,一次风机发生了失速,表13记录了风机失速前后一定时间段内一次风机及制粉系统的有关参数。
007年11月25日2#炉一次风机失速状态集控室表盘参数
时间
单位
1 轴流风机的失速与喘振现象
轴流式风机当调节叶片(动叶调节风机为动叶片,静叶调节风机为入口调节叶片)角度固定在某一位置时,在正常工作区域内,风机的压力随风机流量的减小而增加,当流量减小到某一值时压力达到最大、当流量进一步减小时,风机压力和运行电流突然降低,振动和噪音增大这一现象被称为风机失速。 风机失速后有两种不同表现,一是风机仍能稳定运行,即压力、风量、电流保持相对稳定,但噪音增加;风机及其进、出口气流压力承周期性脉动;风机振动常常比正常运行高。这种现象称之为旋转失速。另一是风机即压力、风量、电流大幅度波动,噪音异常之大,风机不能稳定运行,风机可能很快遭受灭性损坏,这种现象称之为喘振。
图3 轴流风机旋转失速原理
如图3所示,若叶片2、3或4失速,则在这些叶片间的空气流动减少或完全停止。随之造成在这些区域里沒有压升,这会造成向风机叶轮进口测的逆向流。从而在这些叶片的周围形成一个气流变化很大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图上的阴影区。叶片5在进入这区域后冲角α将增加,随之叶片失速。相反叶片2的α角将减少,这样会造成这个叶片脱离失速。这种现象称之为旋转失速。由于失速区在叶轮内环绕移动的速度总是小于叶片的移动速度,因而相对于定子来说,失速区的移动方向与风机的旋转方向相同。
风机的失速与喘振
风机的失速与喘振一、风机的失速从流体力学得知,当气流顺着机翼叶片流动时,作用于叶片上有两种力,即垂直于叶片的升力与平行于叶片的阻力,当气流完全贴着叶片呈线型流动时,这种升力大于阻力。
当气流与叶片进口形成正冲角,此正冲角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叶片背面流动工况开始恶化,冲角超过临界值时,边界层受到破坏,在叶片背面尾端出现涡流区,即“失速”现象,此时作用于叶片的升力大幅度降低,阻力大幅度增大,对于风机来讲压头降低。
二、产生失速的原因1、风机在不稳定工况区域运行。
2、锅炉受热面积灰严重或风门、挡板操作不当,造成风烟系统阻力增加。
3、并联运行的二台风机发生“抢风”现象时,使其中一台风机进入不稳定区域运行。
依据运行经验,当风机运行中出现下列现象时,说明风机发生了失速。
1、失速风机的风压或烟压、电流发生大幅度变化或摆动。
2、风机噪音明显增加,严重时机壳、风道或烟道也发生振动。
3、当发生“抢风”现象时,会出现一台风机的电流、风压上升,另一台下降。
当机组运行中发生“抢风”现象时,应迅速将二台风机切手动控制,手动调整风机动叶开度,待开度一致、电流相接后将二台风机导叶同时投入自动。
为防止机组运行中风机“抢风”现象发生,值班员在调整时调整幅度不要太大,并尽量使二台并联运行的风机导叶开度、电流基本一致。
三、风机的喘震当风机的Q-H特性曲线不是一条随流量增加而下降的曲线,而是驼峰状曲线,那么它在下降区段工作是稳定的,而在上升区段工作是不稳定的。
当风机在不稳定区工作时,所产生的压力和流量的脉动现象称为喘震。
一般送风机为轴流式,运行中要防止送风机的喘振。
喘振产生主要是因为风机性能曲线为“驼峰形”。
当风机工作在不稳定区,流量降低时风压也降低,造成风道中压力大于风机出口压力而引起反向倒流,倒流的结果,又使风道内的压力急剧下降,风机的送风量突然上升,再次造成风机出口压力小于风道压力。
如此往复形成喘振。
喘振对风机危害很大,严重时会造成风机断叶片,及其它部位的机械损坏。
轴流风机喘振,失速,抢风事故的探讨
轴流风机喘振,失速,抢风事故的探讨发电部李焱摘要:风机的喘振,失速和抢风的发生都是由于风道阻力增大,促使风机运行在不稳定工况区域工作造成的。
因此在正常的运行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加强监视风机出口风压和动叶开度尤其重要。
并且经常进行相同负荷下风机出口风压与历史数据对比,可以预知通风系统阻力的变化。
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关键字:不稳定工作区,系统阻力,处理方法,预防方法我厂锅炉为亚临界、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W”火焰燃烧方式、双拱单炉膛、平衡通风、尾部双烟道、烟气挡板调温、固态排渣、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式汽包炉,燃用煤种为无烟煤;锅炉风烟系统配备2台离心式一次风机,2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2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吸风机,空预器采用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
鉴于我厂的引,送风机都是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特点之一是低压头、大风量。
所以相对来说引,送风机都有发生喘振,失速,抢风的可能,虽然我厂风机并未频繁的出现这些是故,但必须防患于未然,因此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喘振的发生原因分析以及处理喘振,顾名思义就象人哮喘一样,风机出现周期性的出风与倒流,严重的喘振会导致风机叶片与轴承的疲劳损坏,造成事故,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一般喘振发生时必然伴随着电流频繁摆动、出口风压下降并摆动,噪声大、振动大、机壳温度升高、炉膛负压波动,燃烧不稳等现象。
然而,发生喘振的原因多半是因为风机在不稳定工作区域运行,或是烟风道积灰堵塞,烟风道挡板开度不足,误关等引起系统阻力过大引起的。
下面结合轴流风机性能曲线(图1)来说明一下;图1(a为管道流量压力曲线,b为风机流量压力曲线)当风机工作点在K点(分界点)右侧时,风机工作是稳定的。
当风机负荷降到低于Qk 时,进入不稳定区工作(即轴流风机性能曲线左半部的马鞍形的区域)。
当风机的流量Q < QK 时,这时风机所产生的最大压头将随之下降,并小于管路中的压力,因为风道系统容量较大,在这一瞬间风道中的压力仍为PK,因此风道中的压力大于风机所产生的压头使气流开始反方向倒流,由风道倒入风机中,工作点由K点迅速移至C点。
轴流风机失速 喘振与抢风
抢风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并列风机存在较大的 不稳定工况区。左图为两台特性相同的轴流风 机并联后的总性能曲线。图中,有一个∞字型 区域,若两台风机在管路系统1中运行,则P1 点为系统的工作点,每台风机都在E1点稳定运 行,此时抢风现象不会发生。如果由于某种原 因,管路系统阻力改变至2(升高)时,比如辅 助风门突然大幅度关小,则风机进入∞字型工 作区域内运行。我们看P2点的工作情况,两台 风机分别位于E2a 和E2点工作。大流量的风机 在稳定区工作,小流量的风机在不稳定区工作, 两台风机的平衡状态极易被破坏。因此,便出 现两台风机的抢风现象。
轴流风机喘振原理
当风机在曲线的单向下降部分工作时,其工作是稳定 的,一直到工作点K。但当风机负荷降到低于Qk时,进 入不稳定区工作。此时,只要有微小扰动使管路压力稍 稍升高,则由于风机流量大于管路流量(Qk>QG), 管路工作点向右移动至A点,当管路压力PA超过风机正 向输送的最大压力Pk时,风机工作点即改变到B点(A、 B点等压),风机抵抗管路压力产生的倒流而做功。此 时,管路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输送,一方面供给负荷需 要,一方面倒送给风机,故管路压力迅速降低。至D点 (C、D点等压)时停止倒流。但由于风机的流量仍小 于管路流量,QC<QD,所以管路压力仍下降至E点, 风机的工作点将瞬间跳到F点(E、F点等压),此时风 机输出流量为QF。由于QF大于管路的输出流量,此时 管路风压转而升高,风机的工作点又移到K点。上述过 程重复进行,就形成了风机的喘振。喘振时,风机的流 量在QB~QF范围内变化,而管路的输出流量只在少得 多的QE ~ QA间变动
有关失速喘振和抢风的分析
第6页/共25页
(a)正冲角 (b)负冲角
三、边界层分离和脱流
2.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流体经过机翼翼型(或叶片叶型)的流动如图所 示,以υ∞和p∞表示无穷远处流体流动所具有的速度 和压强。流体绕过翼型前驻点后,沿上表面的流速 先增加,一直增加到曲面上某一点M,然后降低。 粘性流体在压强降低区域内流动(加速流动)时, 不会出现边界层分离,只有在压强升高区内流动 (减速流动)时,才有可能出现分离,形成旋涡。 尤其在主流的减速足够大的情况下,边界层的分离 就一定会发生。减速升压区的减速程度和过流表面 的曲率有关,曲率越大,越容易边界层分离,因此, 图 叶片的正常工况和脱流工况 为了防止边界层分离,一般将绕流物体作成圆头尖 尾的所谓流线型物体(如叶片叶型和机翼翼型)。
简言之,出现失速并不一定出现喘振,出现喘振一定已经出现了失 速;失速只属于泵与风机内流特性,而喘振是泵与风机内外特性耦合 结果,与出口管路特性有必然的联系。
第15页/共25页
六、抢风抢水
1.两台泵(或风机)并联,启动第一台后,再启动第二台时, 为何有时第二台泵无流量输出?
当泵(或风机)具有不稳定上升段的性能曲线H—qV(或p—qV)时, 有时台出现不能顺利并入的情况。设有两台同性能泵并联,每台泵的 H—qV曲线如图所示,则当单台泵的运行工况点位于H—qV上的AB段 时,因这两台泵的关死点(qV=0)的扬程HA低于单泵运行工况点的扬 程.因此,在第一台泵运行时再起动第二台泵,因第二台泵的出口压力 低于其出口共用管路内的压力,就不能打开该泵出口的逆止阀,使得 第二台泵不能并入工作,而处于阀门全关下的空转状况,进而可能引 起泵内汽蚀。
第18页/共25页
六、抢风抢水
风机失速、喘振、抢风防范措施
风机失速、喘振、抢风防范措施660MW机组风机失速、喘振、抢风一、动调风机失速、喘振、抢风的定义与区别失速:是动调风机固有的结构特性,在运行中行成的一种流体动力现象。
失速时风机的全压、风量、振动、风机电流等参数突变后不发生波动,就地伴随着异常的闷声。
单风机或并列运行时的风机均会出现失速,风机失速时不一定喘振。
喘振:是动调风机性能与管道阻力耦合后振荡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喘振时风机的压力和流量周期性地反复变化,电流、动叶开度也摆来摆去,轴承振动明显增大并伴随着强烈的噪声,单风机或并列运行时的风均会出现喘振。
风机喘振时肯定失速。
抢风:在动调风机并联运行时,风机本身未失速也未喘振,随着管路特性阻力的变化,会出现一台风机出力、电流特别大,另一台风机出力、电流特别小的现象,若稍加调节则情况刚好相反,原来出力大的反而减小。
如此反复,使之不能正常并联运行。
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失速的现象1、风机电流减小且稳定,明显低于正常运行动叶开度。
2、风机全压(风机出口+进口)减小且稳定,轴承振动X向、Y 向振幅呈增大趋势。
3、就地听风机运行声音,有异常的闷声。
4、一次风机失速时,两台风机电流明显偏差(10A以上),两台风机出口风压降低,一次风母管压力与炉膛压差降低,两台风机动叶会自动开大,炉膛压力波动大。
5、送风机失速时,两台风机电流明显偏差(20A以上),两台风机出口风压降低,总风量降低,两台风机动叶会自动开大,炉膛压力波动大。
6、引风机失速时,两台风机电流明显偏差(30A以上),两台风机出口风压降低,全压明显降低,两台风机动叶会自动开大,炉膛压力波动大。
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失速的处理1、一次风机失速的处理1)立即将两台一次风机动叶解除自动,CCS自动退出,机组TF 方式运行。
降低失速一次风机动叶开度至25%左右,或听到失速一次风机无闷声为止。
注意未失速一次风机的电流不超额定值。
2)快速减负荷500MW,保留3-4台磨煤机运行。
风机的喘振的名词解释
风机的喘振的名词解释风机是一种能将空气或气体进行输送或增压的机械装置。
它在多个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工业生产、建筑通风、环境治理等。
然而,当风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喘振。
喘振是指风机在工作时发生的振动现象,通常伴随着噪音和不稳定的运行状态。
这种振动可能导致风机损坏,甚至引发事故。
为了更好地理解喘振的性质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我们需要对喘振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喘振的定义喘振是指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规律振动,其频率接近于风机的共振频率。
喘振的频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随机变化的。
喘振会在风机内产生不稳定的气流和压力,导致风机的运行状态失衡,甚至损坏风机结构。
二、喘振的原因喘振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下面分别就风机结构、气体特性和操作条件等方面进行解释。
1. 风机结构:风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是喘振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构不合理或工艺缺陷可能导致风机发生共振现象,从而引发喘振。
此外,风机的材料选择和组装方式也对喘振现象有一定的影响。
2. 气体特性:气体的流体力学特性对风机喘振有显著影响。
例如,气体的密度、粘度和压缩性等参数都会影响风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气体特性变化可能导致风机产生喘振。
3. 操作条件:风机的运行工况和操作条件也是喘振发生的重要因素。
当工况变化较大或操作条件不当时,例如过载运行、频繁启停、不合理的进出口流道设计等都可能引发喘振。
三、喘振的预防和解决方法为了避免风机喘振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
1. 结构设计和制造优化:应根据实际工况需求,对风机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工作要求。
制造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并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风机的制造质量。
2. 动平衡和静平衡:动平衡是指在风机组装完成后进行的动态平衡调整,以减小振动。
静平衡则是指在风机轴的制造过程中进行的静态平衡调整。
通过合理的平衡措施,可以减小或排除喘振的可能性。
风机喘振、失速、抢风,这些操作一定要知道
风机喘振、失速、抢风,这些操作一定要知道失速与喘振现象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失速是叶片结构特性造成的一种流体动力现象,它的一些基本特性,例如脱流区的旋转速度、脱流的起始点、消失点等,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受泵与风机管路系统的容量和形状的影响。
喘振是泵与风机性能与管路系统耦合后振荡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振幅、频率等基本特性受泵与风机管路系统容量的支配,其流量、全压和轴功率的波动是由不稳定工况区造成的。
但是,试验研究表明,喘振现象总是与叶道内气流的旋转脱流密切相关,而冲角的增大也与流量的减小有关。
所以,在出现喘振的不稳定工况区内必定会出现旋转脱流。
出现失速并不一定出现喘振,出现喘振一定已经出现了失速;失速只属于轴流风机内流特性,而喘振是轴流风机内外特性耦合结果,与出口管路特性有必然的联系。
在实际运行中,风机喘振时,风机和管道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且发出噪声。
失速的风机不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也不会发出噪声只要对动叶或转速进行调整可以继续运行。
抢风肯定是发生在并联管路中,抢风时不一定发生失速与喘振,和管路情况有关。
一般风机出现抢风现象,主要是两台风机的出口到负荷点管路系统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发生变化引起。
如一侧空预器发生严重堵灰,脱硝、脱硫系统发生堵塞,有增压风机的系统,增压风机故障。
都会使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典型的如沿锅炉前后墙直列布置的磨煤机系统,因为各磨煤机一次风进口跟一次风母管的距离偏差很大,当一台磨煤机跳闸时,原本出力平衡的两台一次风机,因为沿程阻力偏差大,就可能使一台阻力大的风机的风被顶住,两台风机出力形成偏差。
一般大流量时,抢风不会很严重。
但如果在小流量时就可能会使风机进入失速和喘振区,造成风机失速和喘振,形成严重的抢风现象。
所以说两台风机中的一台发生失速与喘振肯定会发生抢风现象。
延伸阅读风机由于运行条件恶劣,故障率较高,容易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或减负荷运行,影响正常生产。
风机振动是运行中常见的现象,只要在振动控制范围之内,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风机失速、喘振、抢风防范措施
660MW机组风机失速、喘振、抢风一、动调风机失速、喘振、抢风的定义与区别失速:是动调风机固有的结构特性,在运行中行成的一种流体动力现象。
失速时风机的全压、风量、振动、风机电流等参数突变后不发生波动,就地伴随着异常的闷声。
单风机或并列运行时的风机均会出现失速,风机失速时不一定喘振。
喘振:是动调风机性能与管道阻力耦合后振荡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喘振时风机的压力和流量周期性地反复变化,电流、动叶开度也摆来摆去,轴承振动明显增大并伴随着强烈的噪声,单风机或并列运行时的风均会出现喘振。
风机喘振时肯定失速。
抢风:在动调风机并联运行时,风机本身未失速也未喘振,随着管路特性阻力的变化,会出现一台风机出力、电流特别大,另一台风机出力、电流特别小的现象,若稍加调节则情况刚好相反,原来出力大的反而减小。
如此反复,使之不能正常并联运行。
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失速的现象1、风机电流减小且稳定,明显低于正常运行动叶开度。
2、风机全压(风机出口+进口)减小且稳定,轴承振动X向、Y向振幅呈增大趋势。
3、就地听风机运行声音,有异常的闷声。
4、一次风机失速时,两台风机电流明显偏差(10A以上),两台风机出口风压降低,一次风母管压力与炉膛压差降低,两台风机动叶会自动开大,炉膛压力波动大。
5、送风机失速时,两台风机电流明显偏差(20A以上),两台风机出口风压降低,总风量降低,两台风机动叶会自动开大,炉膛压力波动大。
6、引风机失速时,两台风机电流明显偏差(30A以上),两台风机出口风压降低,全压明显降低,两台风机动叶会自动开大,炉膛压力波动大。
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失速的处理1、一次风机失速的处理1)立即将两台一次风机动叶解除自动,CCS自动退出,机组TF方式运行。
降低失速一次风机动叶开度至25%左右,或听到失速一次风机无闷声为止。
注意未失速一次风机的电流不超额定值。
2)快速减负荷500MW,保留3-4台磨煤机运行。
及时投入油枪。
注意炉膛负压、除氧器水位,必要时手动干预。
风机的失速和喘振--保留
风机的失速和喘振一、失速在轴流风机中,当流量减少到某一小流量时,会因在叶片上脱流而造成失速,这是轴流风机所特有的不稳定现象。
失速是动叶附近的一种压力脉动,动叶会受到一种周期性的作用力而导致振动和低频噪声,若振动频率与叶片自振频率接近或相等,那么叶片将会很快遭受破坏。
由流体力学知,当速度为v的直线平行流以某一冲角(翼弦与来流方向的夹角)绕流二元孤立翼型(机翼)时,由于沿气流流动方向的两侧不对称,使得翼型上部区域的流线变密,流速增加,翼型下部区域的流线变稀,流速减小。
因此,流体作用在翼型下部表面上的压力将大于流体作用在翼型上部表面的压力,结果在翼型上形成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如果绕流体是理想流体,则这个力和来流方向垂直,称为升力,其大小由儒可夫斯基升力公式确定:F L=ρυ∞ΓΓ-速度环量ρ-绕流流体的密度其方向是在来流速度方向沿速度环量的反方向转90°来确定。
轴流风机性能曲线的左半部具有一个马鞍形的区域,在此区段运行有时会出现风机的流量、压头、和功率的大幅度脉动等不正常工况,一般称为“喘振”,这一不稳定工况区称为喘振区。
实际上,喘振仅仅是不稳定工况区内可能遇到的现象,而在该区域内必然要出现不正常的空气动力工况则是旋转脱流或称旋转失速。
这两种不正常工况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又有一定的关系。
轴流风机叶片前后的压差,在其它都不变的情况下,其压差的大小决定于动叶冲角的大小,在临界冲角值以内,上述压差大致与叶片的冲角成比例,不同的叶片叶型有不同的临界冲角值。
翼型的冲角不超过临界值,气流会离开叶片凸面发生边界层分离现象,产生大面积的涡流,此时风机的全压下降,这种情况称为“失速现象”,如图3-13。
图3-13 正常工况时的气体流动图5-15 正常工况时的气体流动图3-14 脱流工况时的气体流动泵与风机进入不稳定工况区,其叶片上将产生旋转脱流,可能使叶片发生共振,造成叶片疲劳断裂。
现以轴流式风机为例说明旋转脱流及其引起的振动。
轴流式风机失速、喘振和抢风的区别
轴流式风机失速、喘振和抢风的区别轴流风机叶片通常都是流线型的,设计工况下运行时,气流冲角(即进口气流相对速度w的方向与叶片安装角之差)约为零,气流阻力小,风机效率高当风机流量减小时,w的方向角改变,气流冲角增轴流风机叶片通常都是流线型的,设计工况下运行时,气流冲角(即进口气流相对速度w的方向与叶片安装角之差)约为零,气流阻力小,风机效率高当风机流量减小时,w的方向角改变,气流冲角增大当冲角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叶背尾端产生涡流区,即所谓的脱流工况(失速),阻力急剧增加,而升力(压力)迅速降低;冲角再增大,脱流现象更为严重,甚至会出现部分叶道阻塞的情况由于风机各叶片存在安装误差,安装角不完全一致,气流流场不均匀相等因此,失速现象并不是所有叶片同时发生,而是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叶片出现若在叶道2中出现脱流,叶道由于受脱流区的排挤变窄,流量减小,则气流分别进入相邻的1、3叶道,使1、3叶道的气流方向改变结果使流入叶道1的气流冲角减小,叶道1保持正常流动;叶道3的冲角增大,加剧了脱流和阻塞叶道3的阻塞同理又影响相邻叶道2和4的气流,使叶道2消除脱硫,同时引发叶道4出现脱流也就是说,脱流区是旋转的,其旋转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这种现象称为旋转失速与喘振不同,旋转失速时风机可以继续运行,但它引起叶片振动和叶轮前压力的大幅度脉动,往往是造成叶片疲劳损坏的重要原因从风机的特性曲线来看,旋转失速区与喘振区一样都位于马鞍型峰值点左边的低风量区为了避免风机落入失速区工作,在锅炉点火及低负荷期间,可采用单台风机运行,以提高风机流量风机的喘振,是指风机在不稳定区工况运行时,引起风量、压力、电流的大幅度脉动,噪音增加、风机和管道剧烈振动的现象现以单台风机为例,配合上图加以说明2U7W-{*D"^6W$[当风机在曲线的单向下降部分工作时,其工作是稳定的,一直到工作点K但当风机负荷降到低于Qk时,进入不稳定区工作此时,只要有微小扰动使管路压力稍稍升高,则由于风机流量大于管路流量(Qk>QG),工作点向右移动至A点,当管路压力PA超过风机正向输送的最大压力Pk时,工作点即改变到B点,(A、B点等压),风机抵抗管路压力产生的倒流而做功此时,管路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输送,一方面供给负荷需要,一方面倒送给风机,故压力迅速降低至C点时停止倒流,风机流量增加但由于风机的流量仍小于管路流量,QC。
浅谈轴流式引风机失速和喘振机理原因及预防措施 杨崧媛
浅谈轴流式引风机失速和喘振机理原因及预防措施杨崧媛摘要:本文介绍了轴流式引风机失速和喘振的机理及二者区别,并结合内蒙古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锅炉及辅助设备技术规范提供的数据资料,提出了可能影响轴流式引风机失速和喘振的原因和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失速,喘振,轴流式引风机,预防措施一、失速机理引风机处于正常工况时,冲角很小(气流方向与叶片叶弦的夹角即为冲角),气流绕过机翼型叶片而保持流线状态,当气流与叶片进口形成正冲角,即α>0,且此正冲角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叶片背面流动工况开始恶化,边界层受到破坏在叶片背面尾端出现涡流区,即所谓“失速”现象。
二、喘振机理图中给出了具有驼峰形的某一引风机的qv—H 性能曲线。
当其在大容量的管路中进行工作时,如果外界需要的流量为qv,此时管路特性曲线和引风机的性能曲线相交于A 点,引风机产生的能量克服管路阻力达到平衡运行,因此工作点是稳定的。
当外界需要的流量减少至qvK,此时阀门关小,阻力增大,对应的工作点为K 点。
K点为临界点,如继续关小阀门K 点的左方即为不稳定工作区。
当外界需要的流量继续减小到qv<qvK,这时引风机所产生的最大能头将小于管路中的阻力(这里阻力包括管路阻力和管路中介质压力)。
因此,出现管路中的阻力大于引风机所产生的能头,流体开始反向倒流,由管路倒流人引风机中(出现负流量),即流量由K 点窜向C 点。
这一窜流使管路压力迅速下降,流量向低压很快由C点跳到D 点,此时引风机输出流量为零。
由于引风机在继续运行,管路中压力已降低到D点压力,此时管路中的阻力和弹性动力场产生的压力不足以克服引风机产生的能头,从而引风机又重新开始输出流量,此时引风机出力与原来相比已经增大,所以输出对应该压力下的流量达qvE,即由D 点又跳到E 点。
但由于系统的阻力不变所以引风机的运行点很快由E变为K 点。
只要外界所需的流量保持小于qvK,上述过程会重复出现,也即发生喘振。
600MW锅炉风机失速、喘振如何处理
锅炉风机抢风
抢风一般发生在并联管路中,抢风时不 一定发生失速与喘振,和管路情况有关。 一般风机出现抢风现象,主要是两台风 机的出口到负荷点管路系统的沿程阻力 和局部阻力发生变化引起。如一侧空预 器发生严重堵灰。一般大流量时,抢风 不会很严重。但如果在小流量时就可能 会使风机进入失速和喘振区,造成风机 失速和喘振,形成严重的抢风现象。所 以说两台风机中的一台发生失速与喘振 肯定会发生抢风现象。
600MW锅炉 风机
失速、喘振如何处理
锅炉风机喘振、失速的关系
出现失速并不一定出现喘振,出现喘振 一定已经出现了失速;失速只属于轴流 风机内流特性,而喘振是轴流风机内外 特性耦合结果,与出口管路特性有必然 的联系。在实际运行中,风机喘振时, 风机和管道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且发出 噪声。失速的风机不会产生很大的振动, 也不会发出噪声只要对动叶或转速进行 调整可以继续运行。
全时,应立即停止该风机运行。
欢迎关注我,带给大家电力生产现场知识
你学会了吗?
பைடு நூலகம்
锅炉风机喘振、失速的原因
1.受热面、空预器严重积灰或烟气系统 挡板误关,引起系统阻力增大,造成风 机动叶开度与进入的风量、烟气量不相 适应,使风机进入失速区; 2.操作风机动叶时,幅度过大使风机进 入失速区; 3.动叶调节特性变差,使并列运行的二 台风机发生“抢风”或自动控制失灵使 其中一台风机进入失速区; 4.机组在高负荷时,吹灰器投入运行, 或风量过大。
锅炉风机喘振、失速的处理
1.将失速风机动叶控制切至手动方式,关小另一台未 失速风机的动叶,适当关小失速风机的动叶,同时 调整引、送风机出力,维持炉膛负压在允许范围内; 2.若风机并列操作中发生喘振,应停止并列,尽快关 小失速风机动叶,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并列操 作; 3.若因风烟系统的风门、挡板被误关引起风机喘振, 应立即打开,同时调整动叶开度。若风门、挡板故 障,立即降低锅炉负荷,联系检修处理; 4. 经上述处理喘振消失,则稳定运行工况,进一步 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逐步增加风机 的负荷;经上述处理后无效或已严重威胁设备的安
轴流风机失速
轴流风机性能曲线的左半部具有一个马鞍形的区域,在此区段运行有时会出现风机的流量、压头和功率的大幅度脉动,风机及管道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噪声显著增高等不正常工况,一般称为“喘振”,这一不稳定工况区称为喘振区。
实际上,喘振仅仅是不稳定工况区内可能遇到的现象,而在该区域内必然要出现的则是旋转脱流或称旋转失速现象。
这两种工况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又有一定的关系。
如下图图所示:轴流风机Q-H性能曲线,若用节流调节方法减少风机的流量,如风机工作点在K点右侧,则风机工作是稳定的。
当风机的流量Q < QK时,这时风机所产生的最大压头将随之下降,并小于管路中的压力,因为风道系统容量较大,在这一瞬间风道中的压力仍为HK,因此风道中的压力大于风机所产生的压头使气流开始反方向倒流,由风道倒入风机中,工作点由K点迅速移至C点。
但是气流倒流使风道系统中的风量减小,因而风道中压力迅速下降,工作点沿着CD线迅速下降至流量Q=0时的D点,此时风机供给的风量为零。
由于风机在继续运转,所以当风道中的压力降低倒相应的D点时,风机又开始输出流量,为了与风道中压力相平衡,工况点又从D跳至相应工况点F。
只要外界所需的流量保持小于QK,上述过程又重复出现。
如果风机的工作状态按F-K-C-D-F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循环的频率如与风机系统的振荡频率合拍时,就会引起共振,风机发生了喘振。
风机在喘振区工作时,流量急剧波动,产生气流的撞击,使风机发生强烈的振动,噪声增大,而且风压不断晃动,风机的容量与压头越大,则喘振的危害性越大。
故风机产生喘振应具备下述条件:a)风机的工作点落在具有驼峰形Q-H性能曲线的不稳定区域内;b)风道系统具有足够大的容积,它与风机组成一个弹性的空气动力系统;c)整个循环的频率与系统的气流振荡频率合拍时,产生共振。
旋转脱流与喘振的发生都是在Q-H性能曲线左侧的不稳定区域,所以它们是密切相关轴流风机的Q-H性能曲线的,但是旋转脱流与喘振有着本质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轴流风机“失速”、“喘振”、“抢风”区别
1)轴流风机失速
轴流风机叶片通常都是流线型的,设计工况下运行时,气流冲角(即进口气流相对速度w的方向与叶片安装角之差)约为零,气流阻力小,风机效率高。
当风机流量减小时,w的方向角改变,气流冲角增大。
当冲角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叶背尾端产生涡流区,即所谓的脱流工况(失速),阻力急剧增加,而升力(压力)迅速降低;冲角再增大,脱流现象更为严重,甚至会出现部分叶道阻塞的情况。
由于风机各叶片存在安装误差,安装角不完全一致,气流流场不均匀相等。
因此,失速现象并不是所有叶片同时发生,而是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叶片出现。
若在叶道2中出现脱流,叶道由于受脱流区的排挤变窄,流量减小,则气流分别进入相邻的1、3叶道,使1、3叶道的气流方向改变。
结果使流入叶道1的气流冲角减小,叶道1保持正常流动;叶道3的冲角增大,加剧了脱流和阻塞。
叶道3的阻塞同理又影响相邻叶道2和4的气流,使叶道2消除脱硫,同时引发叶道4出现脱流。
也就是说,脱流区是旋转的,其旋转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
这种现象称为旋转失速。
与喘振不同,旋转失速时风机可以继续运行,但它引起叶片振动和叶轮前压力的大幅度脉动,往往是造成叶片疲劳损坏的重要原因。
从风机的特性曲线来看,旋转失速区与喘振区一样都位于马鞍型峰值点左边的低风量区。
为了避免风机落入失速区工作,在锅炉点火及低负荷期间,可采用单台风机运行,以提高风机流量。
2)轴流风机喘振
风机的喘振,是指风机在不稳定区工况运行时,引起风量、压力、电流的大幅度脉动,噪音增加、风机和管道剧烈振动的现象。
现以单台风机为例,配合上图加以说明。
当风机在曲线的单向下降部分工作时,其工作是稳定的,一直到工作点K。
但当风机负荷降到低于Qk时,进入不稳定区工作。
此时,只要有微小扰动使管路压力稍稍升高,则由于风机流量大于管路流量(Qk>QG),工作点向右移动至A点,当管路压力PA超过风机正向输送的最大压力Pk时,工作点即改变到B点,(A、B点等压),风机抵抗管路压力产生的倒流而做功。
此时,管路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输送,一方面供给负荷需要,一方面倒送给风机,故压力迅速降低。
至C点时停止倒流,风机流量增加。
但由于风机的流量仍小于管路流量,QC<QD,所以管路压力仍下降至E点,风同的工作点将瞬间由E点跳到F点(E、F点等压),此时风机输出流量为QF。
由于QF大于管路的输出流量,此时管路风压转而升高,风机的工作点又移到K点。
上述过程重复进行,就形成了风机的喘振。
喘振时,风机的流量在QB-QF范围内变化,而管路的输出流量只在少得多的QE -QA间变动。
所以,只要运行中工作点不进入上述不稳定区,就可避免风机喘振。
轴流风机当动叶安装角改变时,K点也相应变动。
因此,不同的动叶安装角度下对应的不稳定区是不同的。
大型机组一般设计了风机的喘振报警装置。
其原理是,将动叶或静叶各角度对应的性能曲线峰值点平滑连接,形成该风机喘振边界线,(如下图所示),再将该喘振边界线向右下方移动一定距离,得到喘振报警线。
为保证风机的可靠运行,其工作点必须在喘振边界线的右下方。
一旦在某一角度下的
工作点由于管路阻力特性的改变或其他原因,沿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到喘振报警线时,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运行人员注意,将工作点移回稳定区。
并联风机的风压都相等,因此负荷小的风机的动叶开度小,其性能曲线峰值点(K点)要低于另一台风机,负荷越低,K点低得越多。
因此,负荷低的风机,其工作点就容易落在喘振区以内。
所以,调节风机的负荷时,两台并列风机的负荷不宜偏差过大,以防止低负荷风机进入不稳定的喘振区。
运行中,烟风道不畅或风量系统的进、出口挡板误关或不正确,系统阻力增加,会使风机在喘振区工作。
并列风机动叶开度不一致或与指示与就地不符、自控失灵等情况,则引起风机特性变化,也会导致风机的喘振。
应避免风机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
:
3)轴流风机抢风
所谓抢风,是指并联运行的两台风机,突然一台风机电流(流量)上升,加一台风机电流(流量)下降。
此时,若关小大流量风机的调节风门试图平衡风量时,则会使另一台小流量风机跳至最大流量运行。
在调整风门投自动时,风机的动叶或静叶频繁地开大、关小,严重时可能导致风机电机超电流而烧坏。
抢风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并列风机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工况区。
上图为两台特性相同的轴流风机并联后的总性能曲线。
图中,有一个∞字型区域,若两台风机在管路系统1中运行,则P1点为系统的工作点,每台风机都在E1点稳定运行,此时抢风现象不会发生。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管路系统阻力改变至2(升高)时,比如辅助风门突然大幅度关小,则风机进入∞字型工作区域内运行。
我们看P2点的工作情况,两台风机分别位于E2a 和E2点工作。
大流量的风机在稳定区工作,小流量的风机在不稳定区工作,两台风机的不平衡状态极易被破坏。
因此,便出现两台风机的抢风现象。
为了消除抢风现象,对于送、引风机,可在锅炉点火或低负荷运行时,采用单台运行方式,待单台风机出力不能满足锅炉负荷需要时,再启动另一台风机并列运行。
一旦发生抢风,就手动调整两台风机,保持适当的风量偏差(此时,风机并列特性的∞字型区域收缩),以避开抢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