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汇总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10073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e.png)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本文档旨在简要介绍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法律建议或详尽的规则说明。
在处理医疗器械相关事务时,请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以获得具体建议。
法律法规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法规,旨在管理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文件,将医疗器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不同类别进行管理和监督。
-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管理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规定,用于监管和审查医疗器械广告的发布行为。
- 其他地方性和行业性的法律法规:不同地区和行业可能会制定特定的医疗器械法规,如地方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具体管理办法。
规范标准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规范,用于规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要求和程序。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规范,包括了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求。
-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用于规定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求。
- 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如ISO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以作为参考使用。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依据最新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来实施相关的医疗器械管理措施,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
请注意,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为概述,并不代表详尽的法律解释或规则说明。
在具体操作中,请始终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以获得具体建议,并参考官方发布的最新法规文件。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2024)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e0b7f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c.png)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202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法》,制定本法律法规,对医疗器械相关事项进行规范,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维护医疗器械市场的秩序。
第二条本法律法规适用于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适用于本国境内的医疗器械企业、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注册和备案。
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市场监管等工作由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第四条医疗器械的研发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安全和有效的基本要求,未经研发机构获得相关资质和认证的,不得开展医疗器械的研发活动。
第五条医疗器械的注册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包括技术文件的准备和提交、临床试验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等环节。
注册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递交完整准确的申请材料。
第六条医疗器械的注册应当按照创新、风险和需求的原则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确定相应的审评程序和要求。
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第七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技术能力,按照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材料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使用的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能够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溯源性。
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测设备,定期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并向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第四章医疗器械市场准入和销售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标准进行,未获得相应产品注册证书和许可证书的,不得销售和使用。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销售许可,按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销售,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66b9a0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2.png)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法规于2000年7月1日实施,旨在规范和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该法规详细说明了医疗器械分类、注册、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
2.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管理办法》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该办法于2004年9月1日实施,明确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许可管理要求。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许可申请程序、许可条件和监督检查等内容。
3.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管理办法》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该办法于2005年12月25日实施,明确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管理要求。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申请程序、许可条件和监督检查等内容。
4.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该办法于2004年6月1日实施,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要求。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程序、要求、审批和监督检查等内容。
5.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5年5月1日实施,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广告,防止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形式、发布媒体的要求,以及广告审查和监督检查的程序和要求。
6.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该办法于2006年7月1日实施,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保障患者和使用者的安全。
7.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4年7月1日实施,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管理的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注册人应按照规定申请备案,备案成功后方可从事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和销售等活动。
8. 《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5年6月1日实施,明确了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管理的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者应按照规定申请备案,备案成功后方可从事医疗器械的经营活动。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d39a3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7.png)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医疗器械是现代医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都受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相关的医疗器械法规文件。
1.《医疗器械法》医疗器械法是中国国家对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它的出台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是对医疗器械法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它详细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监督检查、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对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
3.《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注册的具体要求和程序进行了规定。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和风险等级的不同,该办法明确了不同类别和风险等级医疗器械的注册要求,包括技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
4.《医疗器械备案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某些低风险的医疗器械的备案要求和程序。
备案是相对于注册而言的一种灵活管理方式,它主要适用于一些无安全隐患的常规器械,备案的程序相对简化。
5.《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广告发布的管理要求进行了规定。
医疗器械广告对于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需要进行审查和监管,以确保广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是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它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检验、质量记录等。
7.《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规范是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它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组织架构、设施设备、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医疗器械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8.《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进行了规定。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ec236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8.png)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在本文中,将为您提供医疗器械法规文件的大全。
这些法规文件对于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以下为医疗器械法规文件的详细列表: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备案、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要求。
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详细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程序、材料要求、审评审批等内容,对于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医疗器械广告审查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对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形式、批准程序等进行了规范,旨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权益。
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该法规文件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在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五、《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召回程序、责任主体、召回范围等要求,保障患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六、《医疗器械注册人员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对从事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人员的资质要求、考核、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七、《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审批程序、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等内容,保证医疗器械生产的规范和质量安全。
八、《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申请、审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促进了医疗器械市场的有序运行。
九、《医疗器械标准化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对医疗器械标准的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提高了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十、《医疗器械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该法规文件明确了医疗器械监督抽查的程序、标准和结果公布等要求,保障了医疗器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
十一、《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监管规定》该法规文件对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的管理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推动了医疗器械的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
医疗器械现行法规汇总
![医疗器械现行法规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bde07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7.png)
医疗器械现行法规汇总一、引言医疗器械在人类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保障公众的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医疗器械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现行的法规进行汇总,以便读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二、国内法规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包含了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准入管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准入管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备案等。
2.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广告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该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和发布程序、广告内容的限制等。
3. 《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加强医用耗材管理,规范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该办法主要对医用耗材的准入管理、注册备案、标识与说明书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4.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于2004年9月1日开始实施,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进行了全面规定。
其中涉及到试验伦理审查、试验方案的编制、试验实施和试验结果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三、国际法规1. 欧洲联盟医疗器械指令欧洲联盟通过《医疗器械指令(Medical Device Directive)》对其成员国的医疗器械进行监管和管理。
该指令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技术文件要求、CE标志的使用等。
2.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法规美国FDA发布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相关的法规和指南,包括注册和审核程序、符合性评价、标签和说明书要求等。
其中最重要的法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典(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第21章》。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ISO制定了多项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国际标准,包括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1348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 27001)等。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533bf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a.png)
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全
一、国内法规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的基础性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审核、审批等管理要求,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
3.《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精确划分了医疗器械的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器械管理要求不同。
4.《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许可证申请、审核、核发等程序和要求。
5.《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证申请、审核、核发等程序和要求。
6.《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对医疗器械广告的发布、宣传、内容等进行了规范,保证广告真实合法。
7.《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的使用要求和管理制度,保障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安全。
8.《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召回程序和要求,确保召回工作的有效进行。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加强对医疗器械安全性的监管。
二、国际标准与指南
三、国内行业标准
1.《医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标准》:规定了医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等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要求。
2.《医疗器械可燃性和不可燃性材料标准》:对医疗器械的可燃性和不可燃性材料进行了分类和规范。
3.《医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标准》:规定了医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
四、国际行业标准。
最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汇总》(2023版)
![最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汇总》(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cd49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3.png)
最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汇总》(2023版)一:最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汇总》(2023版)第一章总则1.1 医疗器械的定义1.2 医疗器械分类1.3 医疗器械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管理第二章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2.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2.1.1 医疗器械注册分类2.1.2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和流程2.2 医疗器械备案管理2.2.1 医疗器械备案对象2.2.2 医疗器械备案申请材料和流程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监督3.1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3.1.1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分类3.1.2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申请材料和流程3.2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3.2.1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监督3.2.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第四章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4.1 医疗器械流通管理4.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4.1.2 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监督4.2 医疗器械使用管理4.2.1 医疗器械使用备案4.2.2 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第五章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5.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5.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要求5.3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第六章医疗器械广告管理6.1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要求6.2 医疗器械广告发布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和处罚7.1 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理7.2 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7.3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第八章监督管理机构和职责8.1 国家药监局8.2 区域药监局8.3 医疗器械质量监督部门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附件2-医疗器械备案申请表等。
注释:- 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缓解疾病的设备、器具、器械、物品或其他类似或有争议的产品,包括其附件、配件和软件。
- 医疗器械注册:指将医疗器械产品纳入国家管理目录,并进行公告和登记,取得法律批准证书的过程。
- 医疗器械备案:指将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备案登记,但不需要取得法律批准证书的过程。
二:最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汇总》(2023版)第一章概论1.1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目的1.2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主体第二章医疗器械市场准入2.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2.1.1 医疗器械注册分类2.1.2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流程和条件2.2 医疗器械进口管理2.2.1 医疗器械进口注册和备案要求2.2.2 医疗器械进口许可证和检验检测第三章医疗器械生产和流通3.1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3.1.1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分类和申请要求3.1.2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审查和监督3.2 医疗器械流通管理3.2.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申请和审批3.2.2 医疗器械流通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第四章医疗器械使用和监管4.1 医疗器械使用备案管理4.1.1 医疗器械使用备案的范围和要求4.1.2 医疗器械使用备案的申报和审核4.2 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4.2.1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4.2.2 医疗器械使用事故的处理和报告第五章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5.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要求5.2 医疗器械召回和处置5.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机构和职责第六章医疗器械广告管理6.1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和发布管理6.2 医疗器械广告虚假宣传和行为处罚第七章法律责任和违法处罚7.1 医疗器械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理7.2 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7.3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第八章监督管理和机构8.1 国家药监局的职责和组成8.2 医疗器械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管职能8.3 区域药监局的分工和协作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附件2-医疗器械进口许可申请表等。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5e122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基础法律法规,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明确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责任分工,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备案、生产许可、经营许可等管理措施。
通过该法的实施,加强了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用于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该规范包括了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体系、设备管理、原辅材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内容。
企业在生产医疗器械时必须按照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三、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注册管理的法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材料要求、审批标准等内容。
企业想要生产和销售医疗器械,必须先按照该办法进行注册,取得相应的注册证书。
四、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是用于对医疗器械经营行为进行许可管理的法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条件、程序、材料要求等内容。
企业想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经营活动,必须先按照该办法进行许可申请,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书。
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召回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召回管理办法是用于企业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报告和实施召回的管理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定义、报告程序、召回程序等内容。
企业在发现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或不良事件发生时,必须按照该办法要求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召回措施。
六、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是用于规范医疗器械广告行为的管理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
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
![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d31ab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5.png)
中国医疗器械法规清单一、国家法规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该法规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律,对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
2.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3号)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许可申请、审查、发放及管理等事项,保证医疗器械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3.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5号)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申请、审查、发放及管理等事项,保证医疗器械经营的质量和安全。
4.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2号)该法规对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形式、发布渠道等进行了详细规范,保证广告信息真实、准确、合法。
5.医疗器械标准化法(国务院令第693号)该法规规定了医疗器械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器械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地方法规1.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规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与本地区医疗器械管理相关的法规,具体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2.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办法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规的要求,制定了与本地区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相关的法规,具体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的要求和管理制度。
三、行业标准1.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该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和要求,包括申请、审查、审批等流程,保证医疗器械注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医疗器械召回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7号)该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召回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召回通知、召回的实施等方面,保证医疗器械召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7号)该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等程序和要求,保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及时处理和防范。
四、国际规范该国际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管理责任、设计开发、供应商评估等方面,旨在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2024年最新医疗器械法规汇总
![2024年最新医疗器械法规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c32aa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对违反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规定的行为 ,依法撤销注册证书,并处以罚款等 行政处罚。
涉嫌犯罪的医疗器械相关行为,及时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要 求
高风险医疗器械管理要求
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强化生产企业责任
法规历史与发展趋势
法规历史
我国医疗器械法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的发展 历程。自1990年代起,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医疗器械法 规体系,先后颁布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一 系列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等 各环节实施全面监管。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医疗 器械法规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法规体系将更加完 善,涵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二是监管将 更加严格,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三是将更加注重创新,鼓励和支持医疗器械研发和创 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四是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积极 参与国际医疗器械法规制定和合作,推动我国医疗器械 产业走向世界。
01
负责医疗器械的注册管理,包 括注册申请的受理、评审、批
准和证书发放。
02
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 环节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保
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03
对涉嫌违法的医疗器械相关行 为进行查处,包括生产、销售
假冒伪劣产品等。
04
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医疗 器械监管工作,保障公众用械
安全。
监督检查方式与程序
求。
使用前应对医疗器械进行检 查和测试,确保其性能良好
、安全可靠。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避免因误操作或不当 使用导致医疗事故或伤害事
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相关法规汇总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相关法规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96d65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2.png)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相关法规汇总一、行政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二、部门规章1.《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2.《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3.《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4.《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5.《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6.《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3号)7.《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3号)8.《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4号)9.《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11.《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12.《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4号)13.《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2号)14.《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15.《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16.《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三、工作文件1.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告(2015年第1号)2.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定的通告(2015年第18号)3.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冷链(运输、贮存)管理指南的公告(2016年第154号)4.关于实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有关事项的通告(2017年第143号)5.《医疗器械分类目录》6.关于实施《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械办(2017)62号)7.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监(2018)31号8.关于贯彻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药监综械管(2018)35号)9.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理者代表管理指南的通告(2018年第96号)10.关于发布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的公告(2019年第53号)11.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12.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的通告(公告2020年第25号)13.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撰写规范的通告(2020年第46号)14.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药监综械注(2020)72号)15.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产品不良事件风险评价指导原则的通告(2020年第78号)16.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检查要点的通知(药监综械管(2021)43号)17.关于贯彻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第76号)18.关于做好第二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2021年第114号)19.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21年第121号)20.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21年第122号)21.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的公告(2021年第126号)22.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规则》的公告(2021年第129号)23.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的公告(2021年第157号)24.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2022年第8号)25.关于发布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编写指南的通告(2022年第13号)26.关于发布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22年第17号)27.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年第18号)28.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质量协议编制指南的通告(2022年第20号)29.关于加强医疗器械跨区域委托生产协同监管工作的意见(药监综械管(2022)21号)30.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22年第28号)31.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符合性技术指南的通告(2022年第29号)32.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的通告(2022年第50号)33.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分级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药监综械管(2022)78号。
适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
![适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1d310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7.png)
适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适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清单:一、医疗器械相关基本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查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管理办法二、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材料要求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南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变更注册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监督检查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采购监管办法三、医疗器械生产与销售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广告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追溯管理办法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批件申请指南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报告编写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规范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核评估管理办法五、附件1、附件一、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格2、附件二、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申请表格3、附件三、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许可申请表格4、附件四、医疗器械产品经营许可申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对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的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医药领域的药品管理进行规范的法律。
3、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具体办法和要求。
4、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查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查的具体办法和要求。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8382ea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a.png)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器械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工具,但其使用涉及到人体安全和公共利益问题,所以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医疗器械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
一、医疗器械管理法医疗器械管理法是我国专门针对医疗器械领域颁布的一部法律。
该法律明确了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注册、生产、经营、使用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
医疗器械管理法的实施,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促进医疗器械领域的健康发展。
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具体规范的一项法规。
该条例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监督执法措施以及处罚力度等方面的内容。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增强了医疗器械市场的规范化程度。
三、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针对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制定的一项规章。
该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的条件、程序、材料要求以及审评审批的相关要求等内容。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利于确保医疗器械注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对医疗器械生产过程进行规范的一项标准。
该规范包括医疗器械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质量控制以及产品上市前的审查等方面的内容。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五、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对医疗器械经营活动进行规范的一项标准。
该规范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经营所需的经营许可证申请、库存管理、销售过程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医疗器械经营行为的监督,提高医疗器械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程序进行规范的一项规章。
2024版必读中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大全
![2024版必读中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ed25a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f.png)
必读中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大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概述•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和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召回制度及实施细则•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及标准•总结:提高医疗器械行业合规意识,促进健康发展目录contents01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概述医疗器械定义与分类医疗器械定义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人类疾病、损伤或残疾的设备、器具、器材、材料或其他物品。
医疗器械分类根据风险程度,医疗器械可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在监管要求上有所不同。
法律法规体系框架法律层面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行政法规层面包括《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
部门规章层面涉及医疗器械的具体监管要求和技术标准等。
03市级及以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协助上级部门开展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负责辖区内的日常监管。
0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制定监管政策、标准和规范。
02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的监管工作,实施具体的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及职责划分注册与备案生产质量管理经营与销售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企业合规性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产品注册或备案,确保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遵守相关法规,确保产品的合法经营和销售,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可追溯性。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0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明确产品所属类别及注册路径。
确定产品分类和注册路径准备注册申报资料提交注册申请并受理技术审评与行政审批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准备完整的注册申报资料,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等。
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并等待受理。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有哪些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2d441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0.png)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有哪些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范围广泛,包括国家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
以下是对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细致分析。
一、国家级法律与行政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以下简称《医疗器械管理法》):该法规是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许可、生产经营、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
2.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法规进一步细化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具体制度,包括注册备案、进口许可、生产许可、经营许可等方面的要求。
3.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环绕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生产许可申请程序、许可证持有人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
4.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审批程序、许可证的管理要求等。
5.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该法规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申请条件、审评审批程序、注册证书的管理要求等。
二、地方性法规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管理相关规定: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采购、管理人员要求、备案要求等内容。
三、规范性文件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各类指导文件:如《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技术指导文件》等,这些文件对医疗器械注册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规范。
2. 国家医疗器械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主要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内容。
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全文附件2:《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全文附件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全文附件4:《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全文附件5:《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全文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者缓解疾病的器械、器具、设备、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3篇)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df8d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a.png)
第1篇一、引言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人体疾病或者改善人体功能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进行概述。
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1. 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为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明确了因医疗器械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交易合同的法律效力,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2. 行政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和处罚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是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规。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条件和要求,确保了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设立、生产、检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设立、经营、检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3. 部门规章《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为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经营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规定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申请、实施、监督和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评价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评价和报告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4.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并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
2.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的程序、条件和要求,包括注册申请、技术审评、生产许可、临床试验等环节。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5fd86f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6.png)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一览表1. 医疗器械管理法医疗器械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医疗器械管理进行的全面规范法律。
该法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定义、分类、注册、制造、销售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医疗器械管理法的实施,旨在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2.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对医疗器械管理法的细化和详细规定。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要求。
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权益。
3.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规范是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
该规范规定了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质量检测等方面。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流程。
根据这些办法,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包括提交注册申请材料、进行临床试验、获得注册证书等。
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5.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广告发布和管理的具体规定。
该办法规定了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形式、发布渠道和监督管理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需要遵守这些规定,确保医疗器械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6.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办法是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的具体要求。
根据这些办法,在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企业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包括召回、停产等措施。
不良事件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
7. 医疗器械进口管理规定医疗器械进口管理规定是对医疗器械进口的具体规定和流程。
根据这些规定,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医疗器械的进口申请、注册和监管。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与标准清单麦2024.06.20
![医疗器械相关法规与标准清单麦2024.06.20](https://img.taocdn.com/s3/m/8b4c042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4.png)
有
无
食药监办械注
(2024)513号
关于启用医疗器械注册专员管理平台的通知
注册
有
无
食药监办械
[2024]36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工作的通知
分类
有
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24年第8号
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书目
分类
有
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
注册(程序)
有
无
第144号
关于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持续注册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
注册(程序)
有
无
2024年第53号
关于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的公告
收费
有
无
关于公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有关事项的通告
收费
有
无
2024年第203号
关于境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跨省新开办企业时办理产品注册及生产许可有关事宜的公告
法规
有
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方法
注册
有
无
食药监械管(2024)
144号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方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注册
有
无
食药监械管(2024)247号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执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有
无
2024年第133号
其次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书目的通告
注册(临床)
有
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24年第14号
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书目
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497900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4.png)
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该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基本法律,于2024年发布,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和备案制度、生产许可证的取得等方面的规定,并且强调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管,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04年发布,明确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递交注册申请,获得相应批准后方可生产和销售。
办法还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04年发布,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递交生产许可证申请,经过审核合格后方可取得许可证,才能进行医疗器械的生产。
4.《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04年发布,规定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证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递交经营许可证申请,经过审核合格后方可取得许可证,才能进行医疗器械的销售。
5.《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该办法于2024年发布,规定了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
根据该办法,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要对医用耗材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医用
耗材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国内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无疑提升了医疗器械行
业的发展水平和安全性。
这些法规的实施不仅加强了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监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还促进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和
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要注册法规《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31号)2002年1月4日发布,2002年5月1日实施《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文件受理标准》(国药监械[2002]18号)2002年1月2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执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223号)2002年7月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407号)2002年11月7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5号令)2004年1月17日发布,2004年4月1日实施《关于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后说明书更改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国食药监械[2004]55号)2004年3月11日发布并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0号令《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2004年7月8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6号令)2004年8月9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向生产企业提供境内第三类、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副本有关操作程序的通知(食药监械函[2005]42号)2005年7月5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重新注册有关问题的解释意见(国食药监械[2006]284号)2006年6月26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咨询管理规范》2007年3月26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纠错-技术审评环节管理规范》2007年3月26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说明书备案审查规范》2007年4月30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345号)2007年6月15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变更申请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778号)2007年12月25日发布并实施关于执行GB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314号)2008年6月26日发布,2008年7月1日实施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409号)2008年7月23日发布并实施《关于清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518号)2008年9月16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境外医疗器械标签和包装标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8]634号)2008年11月3日发布并实施《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暂行规定》中涉及重新注册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说明》2009年2月23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关于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若干技术问题的说明》2009年7月30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审集体负责制实施办法》2009年11月19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内部联合审评管理规范》2009年11月19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专家咨询管理规范》2009年11月19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补充资料管理规范》2009年11月19日发布并实施《对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提出退审意见的管理规范》2009年11月19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医疗器械注册有关事宜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09年第82号)2009年12月26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无源植入性和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的通知》(食药监办械函[2009]519号)2009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关于2006年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延期事宜的通知》(食药监办械[2010]32号)2010年4月1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医疗器械到期重新注册和变更重新注册后提交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原件的公告》(第59号)2010年5月5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启用“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电子申报软件2010“的公告(第64号)2010年7月15日发布(2010年8月16日实施)《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注册复审程序(试行)的通知》(食药监办械[2010]92号)2010年8月26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预评价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2010年11月25日发布并实施二、针对特定产品的注册文件《关于禁止从发生疯牛病的国家或地区进口和销售含有牛羊组织细胞的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告》(国药监械[2002]112号)2002年4月2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含有牛、羊源性材料医疗器械注册有关事宜的公告》(国食药监械[2006]407号)2006年8月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生产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472号)2002年12月24日发布,2003年10月1日实施关于印发《外科植入物生产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473号)2002年12月24日发布,2003年10月1日实施《关于硅橡胶充填式人工乳房产品注册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203号)2007年4月11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X射线诊断设备等6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知》(食药监办械函[2009]95号)2009年3月18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B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和多参数患者监护设备(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知》(食药监办械函[2009]231号)2009年6月18日发布并实施《关于规范口腔义齿生产监督管理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323号)2002年9月17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定制式义齿注册暂行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365号)2003年12月23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加强定制式义齿生产监管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336号)2009年7月6日发布并实施《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册有关事宜的通告》(国食药监械[2009]第16号)2009年11月1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5号)2009年12月16日发布,2011年1月1日实施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6号)2009年12月16日发布,2011年1月1日实施关于加强定制式义齿注册产品标准管理的通知(食药监办械[2010]28号)2010年3月2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公布《角膜接触镜类产品注册申报资料基本要求》的通知2010年2月22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公布《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化学性能要求的说明》的通知2010年3月1日发布,2010年4月1日实施关于发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三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知(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第三类)、影像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三类)(食药监办械函[2010]279号)2010年7月1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发布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的通知(食药监办械函[2010]438号)2010年10月18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定制式义齿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食药监办械函[2010]432号)2010年10月12日发布并实施三、针对特定产品的其它文件《关于规范磁疗和含药医疗器械产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286号)2002年8月16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器官保存液有关问题的复函(国药监械函[2002]83号)2002年9月17日发布并实施《关于用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加工的后续产品类别判定的批复》(国药监械[2002]379号)2002年10月24日发布并实施《关于设备吊臂等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406号)2002年11月17日发布并实施关于转发《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等4项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通知(国药监械[2003]102号)2003年3月17日发布,2003年7月1日实施关于发布YY 0330-2001《医用脱脂棉》等2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通知(国药监械[2003]101号)2003年3月17日发布,2003年5月1日实施《关于印发高强超声聚焦治疗机有关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222号)2003年8月26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发布YY 1116-2002《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356号)2003年12月18日发布并实施关于发布医疗器械行业标准YY 1036-2004《压陷式眼压计》勘误单的通知2004年10月10日发布,2005年1月1日实施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81号)2009年12月24日发布并实施四、其它国家法规(非注册直接参照法规,但与注册相关)《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6号令)2000年1月4日发布,2000年4月1日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2号)2004年7月20日发布并实施关于执行《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4]498号)2004年10月13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2号令)2000年5月22日发布,2000年7月1日实施《关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跨省兼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械函[2009]68号)2009年6月3日发布并实施《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5号令)2000年4月5日发布,2000年4月10日实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药监械[2002]302号)2002年8月28日发布并实施《关于修改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98号)2003年6月13日发布,2003年6月20日实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公告第1号第2号第3号第4号第5号第6号第7号第8号第9号第10号第11号第12号第13号第14号第15号第16号第17号第18号第19号第20号第21号第22号第23号第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