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鸭绿江断桥总结
观丹东鸭绿江断桥有感(6篇)
观丹东鸭绿江断桥有感(6篇)鸭绿江名称来源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因其江水清亮,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主要流行着两种说法:一说、源自于满族先民的语言(满语称为Yalu ula,意为“边界之江”)的说法。
史书记载建州卫女真常年生活在婆猪江畔(鸭绿江支流)。
另有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唐朝杜佑《通典》);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
观丹东鸭绿江断桥有感(通用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熬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索自己将来的方向。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细心整理的观丹东鸭绿江断桥有感(通用6篇),盼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鸭绿江旅游感悟1鸭绿江像一条巨龙绕集安半个城市,自西向东顺流而下。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
春天,鸭绿江生气勃勃。
江边嫩嫩的小草摇摆着身子努力地从泥土里探出头来。
一株株小花芽苞初放,争相在游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漂亮。
两岸的游人都乘着橙色的游艇在安静的江面上奔驰。
就连野鸭也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江里洗洗澡,盼望为一年的生活带来好的运气。
夏天,鸭绿江一片喧闹的景象。
花朵们争先恐后地开放,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一朵朵一簇簇倒映在江面上,显得漂亮又得意。
你瞧!清亮见底的江水里,鱼儿们成群结队地在“打闹”,像一群调皮的孩子。
游泳的孩子悠闲得意,时而带上游泳圈到江里和鱼儿竞赛,时而躺在沙石上晒太阳,时而到江边的小吃摊吃点烧烤。
天空时不时会下起蒙蒙的细雨,从天空流淌下来,像千百条闪烁的银链,落人江水中,鸭绿江的晚上更是喧闹,岸边的烧烤店人头攒动,劳碌了一天的人们在这一时刻彻底放松下来。
烤玉米、烤海鲜、羊肉串……忙得老板们不亦乐乎:夜慢慢深了,鸭绿江也静了下来.每当月明人静的时候,月光照在安静的江面上,一阵微风吹过,江而波浪荡漾,漂亮极了。
秋天,花和草都枯萎了。
枯树枝与红叶在江而上漂泊,越飘越远,带走了夏日的酷热,带来了秋日的凉快。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踏上了参观鸭绿江断桥的旅程。
这座断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静静地横卧在鸭绿江上,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还没走近断桥,远远地就能看到那独特的轮廓。
它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身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当我真正站在断桥下,抬头仰望,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
走上断桥,脚下的铁板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仿佛在提醒着我,它曾经所经历的一切。
桥面上,摆放着一些展板,上面记录着断桥的历史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战斗。
我仔细地看着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我沿着桥慢慢地走着,手扶着栏杆,感受着那粗糙的质感。
风从江面上吹来,带着一丝凉意。
我看到了桥身上那密密麻麻的弹孔,有的大,有的小,就像是一个个伤疤,见证着那场激烈的战争。
我不禁想象着,当年炮火连天的时候,这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人民的安宁,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走到断桥的尽头,我望着断裂的部分,那参差不齐的断口,让人触目惊心。
江水在下面奔腾流淌,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我站在那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注意到,桥面上有一块地方的油漆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锈迹斑斑的钢铁。
那铁锈的颜色,就像是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一样。
我轻轻地抚摸着那生锈的地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在断桥上,我还看到了一位老人。
他满头白发,脸上刻满了皱纹,但眼神却格外坚定。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远方,嘴里喃喃自语着。
我走近一听,才知道他是在回忆当年的往事。
他说,他曾经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参加过这场战斗。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闪烁着泪花。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地方,告诉我那是他曾经战斗过的位置。
听着他的讲述,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离开断桥的时候,我忍不住再次回头看了一眼。
那座断桥,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象征。
回到家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那座断桥的样子,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鸭绿江断桥景区观后感
鸭绿江断桥景区观后感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鸭绿江断桥景区,哇,那桥可真壮观!一边连着中国,一边连着朝鲜,感觉自己站在桥上就是个小冒险家!不过断桥中间没了,好像被人“咔嚓”剪掉了一样,我心里想:“哎呀,这桥咋断了呢?”
妈妈说,那是很久以前战争的时候被炸坏的。
我偷偷摸摸趴在栏杆上往下瞧,“哗啦啦”的江水流得可快啦,小鸭子游得都不敢停歇。
爸爸说,这桥是咱们国家历史的一部分,我听得一知半解,可脑袋里想起了动画片里的英雄人物,就觉得这些桥啊、人啊,特别厉害!
后来我们去江边玩儿了好久,我在沙滩上捡了好多石头,还摆了个小桥的样子,心里想着,以后我长大了,也要造一座大大的桥,连起好多国家,这样就能和更多小朋友玩儿啦!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哼着小曲儿:“桥呀桥,断不了,连着朋友笑哈哈!”今天真开心呀!
—— 1 —1 —。
丹东断桥观后感
丹东断桥观后感丹东,这座位于中国边境的城市,有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断桥——鸭绿江断桥。
当我站在断桥边,江风拂面,带来的不仅仅是凉爽,更是一种凝重的气息。
眼前的断桥,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这座桥曾经是连接中朝的重要通道,它见证了无数的人员和物资的往来。
然而,战争的炮火让它变得残缺不全。
那扭曲的钢梁,断裂的桥板,仿佛在痛苦地呻吟,让我不禁想象当年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我沿着断桥缓缓前行,脚下的铁板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仿佛是历史的回响。
桥身上布满了弹孔,有的大如碗口,有的小如针眼。
我凑近一个弹孔,用手指轻轻触摸着边缘,那粗糙的触感让我的心猛地一颤。
这些弹孔,它们不是简单的痕迹,而是战争的伤疤,是无数生命消逝的见证。
走到断桥的尽头,望着那断裂的部分,江水在下面滔滔流淌。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美军轰炸机呼啸而过,扔下一颗颗炸弹,桥身在瞬间分崩离析。
那些勇敢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或许正在桥上奔赴前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轰炸,没有丝毫退缩。
我注意到断桥上有一块介绍牌,上面写着关于断桥的历史。
旁边有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看着介绍,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凑过去听,老人在给旁边的年轻人讲述他所知道的那段历史。
他说他当年还是个孩子,就住在这附近,听到轰炸声时,吓得躲在桌子底下瑟瑟发抖。
他说那时候的人们,每天都提心吊胆,但大家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敌人赶出去。
老人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声音也有些颤抖。
我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站在断桥上,向江的对岸望去,朝鲜的新义州清晰可见。
那边的建筑和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能够自由自在地行走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着阳光和微风,这是多么的幸运。
回过头来,再次看着这座断桥,它虽然已经残破,但却依然屹立不倒。
它就像是一个纪念碑,永远铭记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观电影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通用5篇)
观电影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观电影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通用5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电影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电影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看过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后,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熟悉的旋律,身为丹东人的我,从小就在鸭绿江边长大,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是我们父母长辈口耳相传,每个小朋友都会传唱的一首歌。
小时候,我们在鸭绿江边玩耍,时长会哼着这首歌,那时只知道是父母教的歌,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
但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当我跟随学校参观鸭绿江断桥的时候,当我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时候,当我工作以后重返家乡踏上断桥的时候,当我看过《跨过鸭绿江》的时候,我愈发能体会到这首歌的背后所承载的意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70年前,中国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的跨过鸭绿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了祖国的东大门,击败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美国,洗刷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不仅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也打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
《跨过鸭绿江》这部剧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传承着抗美援朝精神、意义和价值。
正如我父母长辈口耳相传的歌曲,一定会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历史是一本书卷,它在不停的翻动;历史也是一面镜子,它能照亮现实,也能照亮未来。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这美好江山,我们要铭记历史,肩负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观电影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看完《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这部电视剧生动地描绘了抗美援朝战场上艰苦、惨烈的战斗场景,展示了志愿军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迎难而上的责任担当和不怕牺牲的革命斗志。
当我看见我们的“冰雕连”那些年轻的志愿军们为了不被美军发现,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况下趴在雪里一动不动,我身子一颤。
小学生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
小学生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鸭绿江断桥,这一趟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还特别有趣呢!一到鸭绿江断桥边,我就被它那雄伟又有点沧桑的样子给吸引住了。
这座桥就像一位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人,静静地横跨在鸭绿江上,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站在断桥上,风呼呼地吹着我的脸,感觉像是历史的风在轻轻抚摸我,告诉我那些久远的往事。
我听老师说,这座桥在以前可是连接中国和朝鲜的重要通道,但是后来被美国给炸断了。
那些美国人可真坏呀!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穿越回那个时候,一定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们,让他们知道破坏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不过我可能也打不过他们,毕竟我还只是个小学生呢,但是我可以用我的智慧,像小英雄雨来那样,给志愿军叔叔们传递情报之类的,嘿嘿。
我一边走在断桥上,一边好奇地东张西望。
桥面上有好多弹孔,这些弹孔就像桥的伤疤一样,看着就让人心疼。
我用手轻轻地摸着那些弹孔,仿佛能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激烈。
我心里想,这座桥得多疼呀,被那么多炸弹炸,它肯定也想好好地为大家服务,可是那些侵略者就是不让。
不过桥也很坚强,虽然断了,但它还是顽强地站在那里,就像我们中国人一样,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会轻易被打倒。
我从桥上往下看,鸭绿江的江水在缓缓地流淌着,江水可真绿呀,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
江的对岸就是朝鲜,我能看到朝鲜的一些建筑和山脉,感觉特别新奇。
我就在想,要是这座桥没有被炸毁,那两边的人肯定能经常互相往来,大家一起做游戏、分享美食,那该多好啊。
在断桥上,还有很多志愿军战士的雕像。
那些雕像栩栩如生,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志愿军叔叔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样子。
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奋勇作战,就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鸭绿江断桥,保卫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我对志愿军叔叔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可真是太伟大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勇敢,保卫我们的祖国。
这次参观鸭绿江断桥,就像是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历史课。
我不仅看到了断桥的样子,还了解了很多抗美援朝的历史知识。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之间,是连接两个国家的交通要道。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鸭绿江断桥,并对这座历史遗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鸭绿江断桥,又称“中朝友谊桥”,是中国与朝鲜之间最重要的陆路交通线。
这座桥横跨鸭绿江,自1957年建成以来,成为两国人民情感纽带的象征。
作为一名游客,通过亲身参观,我对这座历史遗迹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鸭绿江断桥承载着中朝友谊的重要使命。
在这座桥上,我感受到了两国人民的浓厚情谊。
桥上不时有中朝两国游客交谈互动,他们分享着彼此的文化,展现着友好的姿态。
鸭绿江断桥象征着中朝两国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亲密关系是牢不可破的。
其次,鸭绿江断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发展。
这座桥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朝鲜战争时期,那个时候,鸭绿江断桥作为两国人民互相支援的桥梁,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今的断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红桥,但它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了中朝两国70多年来的变迁与发展,为我们述说着那段历史。
此外,鸭绿江断桥还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美学。
这座桥采用了古朴的木结构,展示出了传统建筑的魅力。
桥上的雕花以及精细的雕刻工艺,彰显了中朝两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观时,我沉浸在桥上的古典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建筑之美。
最后,鸭绿江断桥也呼吁着人们对和平的思考。
桥身上多处醒目的标语呼吁爱护和平、反对战争。
通过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宝贵。
这座桥在呼唤着我们珍惜和平,共同建设美好的世界。
总的来说,参观鸭绿江断桥让我对这座历史遗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它不仅见证了中朝友谊的深厚,也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
鸭绿江断桥呼吁我们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可怕。
此次参观使我更加热爱和平,也更加向往两国友谊的进一步加深。
观看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精选13篇)
观看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精选13篇)观看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精选13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跨过鸭绿江心得体会篇1这几天在看抗美援朝记录片,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我经常跟父亲争论,争论人性中的自私,争论天下皆为利,两个人争来争去,现在我真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觉得欣慰的是,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社会,即便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很多现象都不值得去爱,但是,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现在的生活,我有什么资格不去爱她,与守护她呢,我的祖国人们勤劳,勇敢,聪明,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们呢?父亲老是说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又说他活的也够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亲说这样的话至子女于何地,不懂现在的生活这样富裕,这样平稳,为何老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点懂了,父亲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爷是烈士,他的爸爸从小就被日本人绑在吊绳上要他说出三爷的下落,父亲因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骄傲,从小接受的都是这种精神,他的父辈的牺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这种大无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争执,我说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凉薄他不是不懂。
他是更加向往那样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当兵,爷爷死的早,家里没有壮劳力,他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和奶奶顶起这个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宁,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军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钱,不在乎他现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在家人轮番劝说和洗脑下,孤独的支撑,倔强的站着,这就是我的父亲,你说他傻么?不,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信仰支撑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个多么宝贵,而我一度想要去改变他,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小学生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
小学生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参观鸭绿江断桥有感》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小学生去参观鸭绿江断桥,这一趟真的让我感受特别深。
当我刚站在鸭绿江断桥面前时,就被它那有些破损却依旧雄伟的身姿震撼到了。
那断桥像是一位经历过无数风雨和战争洗礼的老人,默默地站在那里,给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心想,这座桥在当年应该也是充满生机的吧,火车一辆辆地驶过,人们在桥上穿梭往来。
看到这里我感觉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展开。
走上断桥,脚下是铁板铺就的桥面,桥身有些地方已经锈迹斑斑。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当我看到桥面上那些战争留下来的弹痕时,就像看到了当年激烈战斗的场景。
美国的轰炸机在头顶呼啸而过,炸弹像雨点一样落下,而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坚定地守着这座桥,守着鸭绿江这道防线。
当时我就想到,他们也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人,可是他们却要面对这么残酷的战争,他们得多勇敢啊。
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些弹痕,指尖传来的冰冷与粗糙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实在的感觉。
桥的那头断在了江面上,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战争的无情。
我站在断桥的尽头,望着对岸,对岸的风景似乎很平静,但我知道当年这里发生过极其激烈的战斗。
看着那断口,我一阵后怕,又对志愿军战士充满了敬意。
如果没有他们,或许这断桥的景象会出现在江的这岸,我们的祖国大地也会遭受战火的肆虐。
对了还记得那段在桥边陈列馆里看到的历史资料,有许多照片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日常。
他们的装备相比敌人很落后,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无比坚定。
看完后我明白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无数的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这次参观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以前在书上看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它更直观、更震撼,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鸭绿江断桥的景象,我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鸭绿江断桥景区观后感
鸭绿江断桥景区观后感去了鸭绿江断桥景区之后,那感觉就像是翻开了一本生动的历史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而且是那种让你看了心里五味杂陈,又特别震撼的故事。
一到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断桥。
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虽然身体残缺不全,但依然坚定地矗立在鸭绿江之上。
站在桥头,望着桥身那被炸断的痕迹,你能想象到当年的战火是多么的凶猛。
桥面上那些残留的钢铁结构,就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伤痛。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钢铁,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怦怦怦”,跳得特别有力,好像在提醒着我不要忘记那段岁月。
往江对面望去,朝鲜的风光尽收眼底。
这种感觉很奇妙,一边是充满现代气息的丹东,另一边是宁静质朴的朝鲜。
鸭绿江就像一条丝带,轻轻地把两个不同风格的地方系在一起。
江水悠悠地流淌着,就像一位见证者,见证了两岸的变迁,见证了从战争到和平的历程。
在景区里,我看到了很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介绍和展品。
那些黑白照片上,志愿军战士们一个个眼神坚定,充满了英勇无畏的神情。
他们背着简陋的装备,却要面对强大的敌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在想,当时他们踏上这座桥奔赴朝鲜战场的时候,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他们肯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像那座断桥一样,虽然会被破坏,但骨子里的刚强是不会被打倒的。
走在断桥上,风呼呼地吹着,我好像听到了当年的枪炮声、战士们的呐喊声,还有飞机在头顶呼啸而过的声音。
这种感觉特别真实,就像我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这江水里的一滴小水珠,但就是无数这样的小水珠汇聚在一起,才形成了改变历史的洪流。
我还看到了一些游客在断桥上拍照留念。
大家的脸上都带着庄重的神情,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样,被这里的氛围感染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在接受着一场心灵的洗礼。
从鸭绿江断桥景区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800字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800字在参观鸭绿江断桥后,我深受触动。
这座断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中朝两国友谊的发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朝鲜咸镜北道之间,是中朝两国的交通要道和友谊之桥。
这座桥横跨在鸭绿江上,起初是由日本侵略者建造的,用于运输物资和向中国大陆进攻。
然而,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抵抗下,这座桥被轰炸损毁,成为了一座断桥,也成为了中朝两国友谊的象征。
当我踏上鸭绿江断桥时,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
桥上的铁轨已经生锈,墙壁上的炮弹痕迹清晰可见。
这些痕迹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血与火,想起了英勇的中国军人和志愿军战士们在这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场景。
我不禁为他们的英勇和无私精神而感到敬佩。
参观鸭绿江断桥也让我对中朝两国的友谊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座桥的修复工作是在中朝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两国民众也积极参与其中。
桥上的纪念碑上刻有中文和朝鲜文,象征着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这种友谊不仅体现在战争时期的互助,也延续至今日的经济文化交流。
我深信,中朝两国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参观鸭绿江断桥还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座桥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间的矛盾,也见证了人民的牺牲和抗争。
在这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努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今天的世界,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为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观鸭绿江断桥后,我收获颇丰。
我从桥上感受到了历史的庄严和国家的荣光,更加珍视了和平与友谊。
我相信,只有通过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和民众间的交流互鉴,我们才能够共同努力,共建和谐稳定的世界。
鸭绿江断桥将一直保留在我心中,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与榜样。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旅行格外深刻,那就是参观鸭绿江断桥。
当我站在鸭绿江边,望着那座断桥,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眼前的断桥,不再是简单的桥梁,它更像是一本立体的史书,每一处破损、每一道裂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桥身上那些斑驳的锈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指纹,轻轻触摸,能感受到曾经的战火硝烟。
走到断桥的断裂处,那里的钢梁扭曲着,像是在痛苦地挣扎。
可以想象,在战争的炮火中,它承受了怎样的冲击和创伤。
我仔细观察着桥面上的那些残留的铆钉,它们紧紧地咬着钢梁,仿佛是坚守岗位的战士,即便经历了狂风暴雨,也绝不松口。
有些铆钉已经生锈,颜色变得暗沉,但依然坚强地连接着桥体的各个部分。
往桥下看,江水奔腾不息,水波拍打着桥墩。
那江水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仿佛在为这座断桥演奏着一首悲壮的交响曲。
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可断桥的阴影却投射在水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就好像光明与黑暗的较量。
我沿着断桥慢慢走着,微风拂过脸庞,带来一丝凉爽。
这时,我注意到旁边的一块介绍牌,上面记载着断桥的历史。
在抗美援朝时期,这座桥可是运输物资和人员的重要通道。
敌人为了切断我们的补给线,对这座桥进行了疯狂的轰炸。
无数的志愿军战士从这里奔赴前线,他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跨过这座桥,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我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当年那激烈的战斗场景:飞机在头顶呼啸而过,炮弹在身边爆炸,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而志愿军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座断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象征。
走到断桥的尽头,我回望来路,心中感慨万千。
这座断桥见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太多的英勇抗争。
它虽然已经残破,但却永远屹立在那里,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和平而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800字
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800字参观鸭绿江断桥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中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参观了那座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鸭绿江断桥。
这座桥与我所熟悉的其他桥梁截然不同,它像一道隐形的纽带,连接着中朝两国,见证了历史的荣辱与血泪。
走近鸭绿江断桥,我被它的庄重所吸引。
桥身高耸,横跨在江上,仿佛一座守望的巨人。
桥面由严密的铁链编织而成,每一道链环都沉甸甸的,好像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回忆。
仔细观察,桥面上有些地方已经被侵蚀,痕迹斑斑,但它们沧桑而坚韧的姿态却更添了几分历史的韵味。
站在桥上远远望去,我可以看见一直延伸到对岸的平壤大道,那里是朝鲜的首都,一个我曾经只在电视画面中见过的地方。
它彼此相连,一丝娇弱而脆弱的桥梁却能穿越着无数的时空,让人产生无尽的思绪。
鸭绿江断桥的历史不容忽视。
桥梁本身是中朝两国军事行动的见证,也是战争的牺牲品。
它曾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尽遭洗礼,但它从来没有倒下,因为它是无边缘的友谊的象征。
我想到了当年数以千计的志愿军战士,他们血洗抗美援朝战场,在那座平凡而凄美的桥梁上生死一线。
他们的身躯是铁链的血脉,他们的咒语是桥梁永不断裂的秘密。
尽管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过,但鸭绿江断桥始终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今天,这座桥已经成为了友好交流的象征,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和朝鲜人来到这里,憧憬着某种可能的团聚与和平。
在桥上,我看到了很多游客,有的拿着相机记录这一刻,有的静静地望着对岸,或许在默默地祈祷。
我想,在每个人心中,鸭绿江断桥都是一个情感的催化剂,唤起了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站在鸭绿江断桥上,我感受到了那种凝聚力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
桥上的人们虽不相识,却有着由这座桥梁所凝聚的情感纽带。
这样的感受真实而深刻,引起了我对人性的思考。
桥梁这个物体并无生命,却能让人们之间建立起信任和友谊。
我想这是人类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参观鸭绿江断桥,给了我很多感悟和思考的机会。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老建筑。
这座桥横跨在鸭绿江上,连接着中朝两国,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也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友谊和发展的期盼。
近日,我有幸来到鸭绿江断桥,亲身感受了这座桥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首先,鸭绿江断桥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桥身采用木结构,横跨在江面之上,古朴典雅。
桥面铺设着青石板,显得沉稳厚重。
桥头两侧,矗立着古老的石狮,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整座桥体散发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让人不由得产生敬畏之情。
站在桥头,远眺江面,碧波荡漾,仿佛能听到江水低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其次,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渊源深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史料记载,这座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朝两国友好交往的见证者和象征。
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桥上曾发生无数故事和传说,见证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桥头还竖立着石碑,记载着桥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桥的价值和意义。
鸭绿江断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再次,鸭绿江断桥的景色优美,让人心旷神怡。
站在桥上眺望,江水清澈见底,两岸风光秀丽,尤其是在春夏季节,桃红柳绿,花香鸟语,让人心旷神怡。
桥边还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和民居,保留着朝鲜族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传统村落之中。
远处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这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愉悦。
最后,鸭绿江断桥的文化内涵深厚,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在这座桥上,我深刻感受到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和文化交流。
桥上的石碑、雕塑、古老建筑等,无不展现着中朝两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让我深受启发,意识到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中来,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丹东鸭绿江断桥的观后感
丹东鸭绿江断桥的观后感朋友们!如果你去丹东,那鸭绿江断桥可一定得去看看,那地方啊,就像一本立体的历史书,充满了故事,还特别有意思。
一到鸭绿江断桥附近,就能看到那座桥横跨在鸭绿江上,像个沧桑的老人默默地守在那里。
站在桥边,江风呼呼地吹着,感觉就像是历史在耳边低语。
这座桥一半是断的,另一半还倔强地站在江面上,这景象本身就特别震撼。
走上断桥,脚下的铁板发出“哐哐”的声响,就像在诉说着当年的战火纷飞。
我一边走,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当年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画面。
那时候,这座桥可是通往战场的重要通道,战士们带着满腔热血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从这里奔赴朝鲜战场。
现在我走在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上,心里满是敬意。
从桥上看鸭绿江,江水缓缓流淌,看起来特别平静。
但你知道吗,这平静下面可藏着太多的历史记忆了。
江对面就是朝鲜,能看到对岸的一些建筑和山川,感觉两个国家离得好近啊,就像邻居一样。
可当年的战争,却让这一片土地承受了那么多的伤痛。
桥两边的栏杆上有很多弹孔,那些弹孔就像历史的眼睛,无声地控诉着战争的残酷。
我用手轻轻触摸着那些弹孔,感觉指尖都能感受到当年子弹的热度和战争的紧张气氛。
这时候,就觉得自己离那段历史特别近,近得好像能听到枪炮声似的。
断桥旁边还有一些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展览,有图片,有实物,那些发黄的照片和破旧的装备,把我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看着志愿军战士们简陋的装备,再想想他们创造的伟大胜利,真的是让人既敬佩又感动。
在断桥上走着走着,我就不禁感慨,这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一座英雄桥,是一座见证了无数英勇事迹的桥。
现在它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我觉得这特别好,它就像一个使者,把那段历史故事传递给每一个来参观的人,让大家都能记住那段英雄的岁月,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
从鸭绿江断桥下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一趟可真是没白来,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历史课,而且还是那种身临其境的课。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近日,我有幸亲临鸭绿江畔,亲眼目睹了一座被誉为“东亚之彩”的鸭绿江断桥。
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断桥,不仅是中朝友谊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
在这次的观光之旅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断桥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也对这座桥产生了无限的感慨。
桥身的崭新与历史的沧桑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吉林省和朝鲜平安南道交界处,它原本是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然而,在战争的洗礼下,这座曾经繁忙的断桥如今已被废弃,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站在桥头,我不禁沉浸在时间的长河中,感受着历史给它带来的沧桑。
然而,让人欣喜的是,这座断桥却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如今,这里成为了一个人们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我看到,桥身上重新装饰的红色灯笼、清澈的江水和周围景色的融洽交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这桥的光景和昔日的模样显然有很大区别,但恰恰是这份改变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友谊的象征与和平的呼唤鸭绿江断桥作为中朝两国友谊的象征,凝聚了无数人对和平的向往。
这座断桥不仅见证了两国在艰难岁月中的团结与互助,更承载着人们对和平未来的祈愿。
站在这座断桥上,我想起了历史上中朝关系的种种波折。
从抗美援朝战争到如今的和平发展,中朝两国在经历了艰辛的岁月后终于走到了一起。
鸭绿江断桥见证了这一切,也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友谊和和平的重要性。
桥下的环境与生态的保护不仅是断桥本身令人称奇,鸭绿江断桥下的环境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江水清澈见底,水中游弋着各种鱼类,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水族馆。
这座桥架起的世界不仅囊括了友谊和和平,也呼唤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这里的环境十分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垃圾。
我看到一些游客还主动捡起桥头附近的食品包装袋,投入垃圾桶。
这种环保意识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让我不禁为人们的文明素质点赞。
对未来的思考与感悟在参观完鸭绿江断桥后,我情绪激荡,心思万千。
这座断桥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应该保持友好合作的态度。
丹东鸭绿江断桥的观后感
丹东鸭绿江断桥的观后感《丹东鸭绿江断桥观后感》去丹东游玩,鸭绿江断桥是必去的景点之一。
当我站在桥头,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断桥时,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刚看到断桥的时候,我就被它那钢铁的骨架所吸引。
那些斑驳的铁锈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战火纷飞。
桥身横卧在鸭绿江上,江水缓缓流淌,平静的江水和这伤痕累累的断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这里我感觉,江水就像时间,不管发生了什么,依旧平静地流淌,而断桥则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倔强地停留在那里。
走上断桥,脚下是钢铁的桥板。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断裂的痕迹,桥就那样突兀地断开在江面上。
我能想象到当年美军炸弹击中大桥时的惨烈场景,当时桥上的行人、车辆,刹那间桥毁路断。
站在断口处,望着对岸,我想到那些经历战争的人们,战士、百姓该是多么的惊慌与无助。
这断桥见证了战争的无情,也见证了我们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
那时的中国,军事力量还不够强大,却毅然决然地出兵抗美援朝。
这让我由衷地钦佩先辈们的勇气和决心。
桥面上还有许多保留下来的弹痕,我抚摸着这些弹痕,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每一个弹痕背后可能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当时很多战士就是从这座桥上奔赴朝鲜战场,对了还记得那段历史记载着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场景。
这座桥当时是他们走向未知战斗的通道,或许有些人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在桥的那一段,还有一些当时的宣传画和文字介绍。
看着这些,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回到桥头,转身再看这座断桥,我内心充满了敬意。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座历史的纪念碑,永远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这座断桥也激励着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建设国家,让国家变得更强大,以免再遭受曾经的苦难。
断桥观后感300字6篇
断.桥观后感300字6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断.桥观后感300字6篇每次朋友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肯定有不少感触,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我们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可以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断.桥观后感3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生读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故事有感五篇精选
小学生读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故事有感五篇精选读鸭绿江断桥有感(一)今天,我读了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鸭绿江断桥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苦难。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这座桥是志愿军战士们奔赴战场的重要通道。
美国侵略者为了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支援,对鸭绿江大桥进行了狂轰滥炸。
桥梁被炸毁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和无畏的勇气,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依然想尽办法冲向朝鲜战场,去保卫和平。
这座断桥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它不仅仅破坏了一座桥,更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伤痛和分离。
那些志愿军战士们,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战斗中,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志愿军战士这样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像志愿军战士保卫祖国一样,去守护我们的家园。
读鸭绿江断桥有感(二)当我读完鸭绿江断桥的故事,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
鸭绿江断桥静静地横跨在鸭绿江上,它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鸭绿江断桥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志愿军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从这座桥上奔赴朝鲜。
尽管面临着美军飞机的轰炸威胁,他们毫不退缩。
桥被炸断了,可他们的心却更加坚定,凭借着顽强的意志,通过其他方式继续向朝鲜运送物资和兵力。
这座断桥让我明白了,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我们要有勇敢面对的精神。
志愿军们的勇敢和坚韧,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铭记那些为了和平而奋斗的英雄们。
在和平的年代里,我们要努力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遇到困难时不害怕,不退缩,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先辈们的期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读鸭绿江断桥有感(三)读了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故事,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鸭绿江断桥总结
兰河逸夫学校
2010年7月15日
今年6月28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五十七周年,我校全体教师去丹东历史教育基地观光游玩。
对于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来说,重温这段历史非常有感触。
触景生情,眼前的景象把我带回到五十七年前,美帝国主义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中朝两国则是一江相隔、依衣带水、一眼相望、唇亡齿寒的友好邻邦。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百废待兴,而美帝的野心是用朝鲜作侵略中国的跳板,发动朝鲜战争达到入侵中国的目的,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国政府为支援兄弟的朝鲜,为国家不受侵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得到全国人民坚决响应。
举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进,保家卫国”运动。
眼望着胸前的闪闪发光的抗美援进和平鸽纪念章,一种爱国主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伟大的中国、强大的中国人民战胜帝国主义的见证。
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论断,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胜利后的中朝人民,在断桥上游又建起了一座宏伟的新的鸭绿江大桥,更加英姿勃勃,它是一座连接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象征着中朝友好关系万古长存、永远也炸不断。
忆往昔,峥嵘岁月,战火纷飞;看今朝,丹东巨变,一座美丽新兴城市映入眼帘。
站在鸭绿江断桥旁的我感触颇多: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有幸福的家,才有我们幸福的明天,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永远强大,永远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