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一般护理学常规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难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等。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

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

重危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它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附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血液内科
血液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护理
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 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或出血倾向。 休息与活动:若出血仅限于黏膜,无需太多限制;若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减少活动, 增加卧 床休息时间;若血小板计数<20×109/L,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粗糙的食物。保 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用力,以免腹压骤增而诱发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便秘者可给予缓 泻剂或开塞露。
心理护理:加强沟通,耐心解释与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减少不良刺激。 (二)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具有持续时间长,热型不一、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特点。 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休息: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减少机体消耗,必要时可吸氧。经常通风换气,穿透气棉质 衣物,有寒战时给予保暖。 饮食: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水分,每天至 少 2000ml 以上,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病情观察:监测体温并记录;观察感染灶的症状、体征及变化,协助检验标本的采集及送检, 注 意抗生素的疗效及用药反应。 治疗:先给予物理降温,高热病人可先给予物理降温,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温水或酒精拭浴, 必 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观察用药后反应,以免发生虚脱。 加强沟通,耐心解释与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减少不良刺激。 (三)骨、关节疼痛 主要与肿瘤细胞的过度增生或局部浸润,导致骨髓腔压力增高、局部瘤块形成及压迫、骨质疏 松或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等有关。具体见疾病。 (四)贫血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心内科是医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整个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胸闷、压榨样疼痛。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并及时记录;-保持患者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教育患者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心功能的评估和药物的调整。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监测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无法从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氧供而导致的疾病,其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重等;-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给予适当的氧疗;-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体液的平衡;-帮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提高心脏的功能;-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合理饮食等。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造成的心跳规律紊乱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患者的情绪激动;-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定期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包括护理技能、态度、沟通
等方面的评价。
健康状况改善
关注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状况改 善情况,如病情缓解、疼痛减 轻等。
并发症预防
评估护理措施是否有效预防了 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 风险。
康复进程
关注患者的康复进程,评估护 理在促进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护理过程评价
护理操作规范性
03
护理计划
长期护理计划
长期护理目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长 期护理目标,如控制病情、预防
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
护理措施
为实现长期护理目标,制定相应 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药 物治疗、病情监测、康复训练等

护理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护理 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
护理目标的实现。
护理目标。
日常护理
包括基础卫生、饮食、 休息等方面的护理,保
持患者舒适和安全。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疾病 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
我管理能力。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护理操作、病情变化、医嘱执行等情况,确保信息准确 无误。
反馈病情
护理措施
为实现个体化护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特殊饮食安排 、心理疏导、生活照顾等。
护理评估
根据个体化护理目标的要求,及时评估患者的需求满足程度和护理 效果,调整护理计划,提高患者满意度。
04
护理实施
基础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自 身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和
评估。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二、CCU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1-2条;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6、保持病室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坠床及压疮的发生;7、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8、保证急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处于完好齐全的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三、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压的波动范围;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用药的依从性;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用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4、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等;2、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如出现血压急剧上升、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就地休息,尽快到医院就诊;四、心绞痛护理常规概念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2、监测生命体征;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患者胸痛时给予吸氧;4、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用药时注意滴速和血压的变化;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告诉患者疼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随身携带“保健盒”,学会正确服药和疗效观察;3、指导患者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护送就医;五、心肌梗死护理常规概念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时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有无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7天,严格限制探视,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4、控制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溶栓治疗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7、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护理;8、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就医;4、无并发症的患者,心肌梗死6-8周后无胸痛等不适,可恢复性生活,并注意适度;六、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概念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2、评估血压、呼吸、心率、脉搏及脉压的变化;3、评估有无恶心、呕吐、水肿、尿少、体重增加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3、给予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4、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静脉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监测血压的变化;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出现心率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等,应暂停用药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6、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过咸等;2、合理安排休息,恢复期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3、嘱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4、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七、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概念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类似发作病史;2、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等,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了解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注意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搏骤停;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特点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4、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5、急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易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戒烟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2、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脉搏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八、心肌病护理常规概念心肌病是由遗传、感染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组心肌疾病;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疾病;2、评估患者有无心衰、心律失常;3、评估患者对活动的耐受程度;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注意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并发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呼吸困难、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防猝死的发生;4、遵医嘱给药,注意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5、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活动;戒烟酒;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3、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九、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概念病毒性心肌炎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1-3周内是否有病毒感染的病史;2、评估患者有无心脏受累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等;评估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评估患者活动耐受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受限;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探视;病情恢复后3~6个月逐渐恢复轻体力劳动;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3、严密监测心律、心率,急性期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5、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以免加重病情;2、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脉搏,心率,心律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十、心脏介入护理常规概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以及饮食、休息和睡眠情况;2、评估术区皮肤情况;3、了解术前常规检查是否完成,了解脏器功能;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训练病人深呼吸、憋气、咳嗽,便于术中配合;2、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必要时遵医嘱给药;3、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4、左侧肢体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5、术前禁食或食少量流食,排空尿液,术前30分钟肌注10毫克安定;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术后护理:1、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尿潴留、出血、冠脉急性闭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2、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出血;经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手部皮温及颜色;经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肢体皮温及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经桡动脉穿刺者:需静腕12小时,为避免其他并发症及便于观察病情,建议患者卧床休息;4、经股动脉穿刺者:动脉鞘管撤除后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后方可下地活动,避免承重或用力;5、术后即可进食,但勿过饱;鼓励病人多饮水,术后4-6小时尿量达1000~2000毫升,以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健康指导1、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如感觉肢体疼痛难忍或发现伤口渗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嘱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4、服抗血小板药物者,观察有无出血征象;5、出院后定期复查;。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环境: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 50%-6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测量2次,连续三天。

体温超过37。

5°C者每日测量3次,体温超过38.5°C应给予物理降温,每4小时测量次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日1次。

5.根据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6.根据病情指导饮食,并向病人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和康复中的作用.7.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及送检。

8.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

9.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0.根据内科各专科疾病特点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并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操作方法。

11.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12.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大便次数增多者或便秘三天者给以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危重病人例外),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13.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病、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胸痛者取患侧卧位,大咯血者取平卧,头偏向一侧,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并给氧气吸入。

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一、内科急症护理常规⒈⒈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有进展精神抚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

想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

并根据病证性质,调节温湿度。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连续3日。

体温在℃以上者,每4小时测一次。

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测2次。

5.亲密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响等情况,做好记录。

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7.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畅通,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根据病情,给予正确卧位。

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0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搜集各类标本〔如呕吐物、尿液等〕送检。

11.对诊断未明的腹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12.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13.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位做好终末护理。

⒈⒉高热高热多由于外感六淫、疫疠之毒邪、饮食不节或不洁等所致。

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证。

病位表里均可,临床可分为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内科综合病区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综合病区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病室开窗通风,2次/日,每次15—30分钟。

保持室温在18—25℃,相对湿度为50%—60%。

湿式清扫地面,2次/日。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和饮食指导。

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

给予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1-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及时修前指(趾)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日。

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2次/日。

体温超过37.5℃,测4次/日;超39℃按高热护理常规,每4小时测体温1次;评估大便1次/日;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入院测身高一次,测量血压、体重每周1次,记录于体温单上。

按医嘱需记尿量者应记录24小时尿量于体温单上。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齐备完好,无过期。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二、临床特点鼻塞、流涕、咽痛、吧咳、声嘶。

三、医疗目标消除症状,控制感染。

四、护理目标(一)解除高热,缓解躯体不适。

(二)补充体液,维持机体代谢。

(三)预防并发症,增强体质。

五、护理问题(一)体温过高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形成致热源,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有关。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为患者
实施医疗护理的过程。

一、观察患者身体状况,监测患者体征,积极控制患者症状,发现患
者的恶化趋势,及时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合理做好患者的巡视,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异
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加强患者的营养护理,注意患者的进食量,及时补充进食,积极
推进恢复营养状态,维持患者正常进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四、严格按照行政管理要求,实施临床护理。

护士需要根据常规程序,完成医疗护理记录,及时完成患者的记录,并及时反映护理状况,便于医
生正确诊断。

五、严格记录护理药物使用,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审查患者使用药物,严格记录护理记录,确保药物使用安全。

六、注意实施安全护理,预防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安全。

使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预防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并给予护理。

七、积极宣传护理知识,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使患者重视护理,
并尊重护士的工作,更有效地实施护理。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2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37.3℃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9、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第二节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一、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尿便颜色等,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10、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11、做好心理护理 ,限制探视人员;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二、意识障碍患者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大小、对光反应;2、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4、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二、护理措施1、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3、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檫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每1~2h翻身一次;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檫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三、健康指导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三、瘫痪护理常规肢体因肌力低下而出现运动障碍称为瘫痪;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运动区、椎体外系统、小脑、周围神经等均可引起肢体瘫痪;根据瘫痪性质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根据瘫痪的部位分为单瘫、偏瘫、交叉性瘫痪、截瘫、四肢瘫、局限性瘫痪;一、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瘫痪程度、平衡和协调能力,是否伴有感觉障碍和并发症;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因突然的生活不能自理,会使病人急噪、对生活失去信心;要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病人多提供治疗及预后的有关信息;要关心、尊重病人,做各种护理时不要产生厌烦情绪;2、保持肢体功能位为防止瘫痪肢体孪缩、关节畸形、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出现,应在瘫痪早期为患肢摆放良好的肢体位置;3、加强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入厕、穿脱衣服、翻身、更换床单等生活护理;教会病人使用呼叫器、便器等设施;4、加强安全护理病人床边要加护栏,防止坠床;病人要穿防滑底鞋,保持地面干燥、平整、无障碍;行走不稳者活动时要有人陪同;伴有感觉障碍的病人,要注意防止烫伤、刺伤,不可用暖水袋,洗漱时要先试水温;5、预防皮肤损伤应每隔1-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1次,避免拉、拽等暴力动作,同时摆放肢体功能位;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现压疮的危险,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还要防止各种管路压在病人身下;6、排尿障碍男性尿失禁病人可用接尿器,女性尿失禁病人使用尿不湿;保持会阴区清洁;尿潴留病人留置导尿;7、肢体功能训练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加主动运动,结合理疗、按摩、针灸等辅助治疗,使肢体恢复最佳的功能;8、预防深静脉血栓卧床病人加强下肢屈伸运动、足部内外翻运动、下肢肌肉的按摩,尽量不在下肢进行有创操作,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观察有无肺栓塞表现;四、休克患者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SBP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2、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3、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30 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二、护理措施1、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持病房安静;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用药;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给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不升时作好配血、输血准备;3、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等监护;4、需要时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抢救用药,随时监测CVP;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5、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当呼吸衰竭发生时,应立即准备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术后护理常规护理;6、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8、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与护理,预防各种感染;9、病因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按其不同病因进行护理;10、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11、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要将患者的基础疾病、诊治经过、药物准备情况、患者目前情况、特殊医嘱和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交接班,每班要详细记录护理记录;三、健康指导1、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2、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3、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五、心力衰竭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呼吸、BP、神志等的变化,尽早发现各类型的心律失常;2、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症状及有可能诱发严重后果的因素如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心跳骤停等征兆,以便及时抢救;3、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有无副作用的发生;4、观察血气分析、电解质等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实验室指标;二、护理措施1、休息及体位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有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急性左心衰时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氧疗持续吸氧3~4升/分,急性左心衰时立即予鼻异管给氧氧流量为6~8升/分,病情特别严重可应用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给氧的同时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吸入,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给予间断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兼行间歇正压呼吸IPPB或呼吸末正压呼吸PEEP;3、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补液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0-30滴,以防加重心衰及诱发肺水肿发生;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剂和扩血管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者,应注意低钠、低钾症状的出现,如全身无力,反应差,神经反射减弱,腹胀,尿潴留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等;使用血管扩张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5、遵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尿量,并注意嘱咐患者不能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6、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做下肢自主活动或下床行走,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7、饮食护理给予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禁烟酒;水肿较重患者限制钠盐和液体入量;8、皮肤护理伴有水肿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感染及发生褥疮,可用温热水清洁和按摩局部皮肤;9、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三、健康指导1、予以饮食指导,戒烟、戒酒;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诱发因素,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3、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4、指导患者学会自行记录出入量及水肿的变化情况;5、指导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保持心情舒畅;六、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指Treti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临床上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要特征;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大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并下肢略抬高,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做好安全防护,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晕厥;3、饮食护理活动性出血期应遵医嘱禁食,加强口腔护理,出血停止后,给予无刺激、易消化、温凉流质,逐步过渡为半流质、软食,注意规律进餐;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软食,出血停止后渐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或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4、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必要时留置导尿,如有头晕、口渴、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紧急处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实施各种抢救措施,配合输血等;2观察呕血、黑粪的颜色、量、性状及伴随症状,正确估计出血程度,判断出血是否停止;3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尿素氮等;5、用药护理1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准备好急救用品;2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的病人应注意静脉输注速度以及有无恶心、腹痛、便意、腹泻、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加强巡视,防止药物外渗;6、做好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多主张检查在出血后24-48小时进行;检查前需先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7、心理护理安抚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有安全感;8、保健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生活起居及饮食要有规律,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4、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氧疗效果;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管理;6、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剧烈胸痛、意识障碍咯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7、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8、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9、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二、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加强病人休息,注意保暖;3、饮食护理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和,避免刺激性食物;4、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有无发热征象;2观察咳嗽、咳痰、喘息等,注意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的变化;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根据医嘱正确收集痰标本;7、药物治疗护理观察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8、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及有效排痰,劝其戒烟并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三、肺炎护理常规肺炎pneumoni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胸痛时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注意保暖;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尽量多饮水;4、病情观察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如体温骤降,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抗休克抢救;2观察咳嗽、咳痰情况,注意痰液的性质、量、颜色并做好记录;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药物治疗护理1注意观察升压药的效果,根据血压调整输液滴速,防止药物外漏;2应用抗生素前应遵医嘱迅速留取痰,血液及其他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7、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8、健康指导加强体育煅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四、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易感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广泛气道阻塞的症状;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哮喘发作时取强迫体位,并给予支撑物,使之舒适省力;3、饮食护理发作过程中,不宜进食,缓解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禁食与病人发病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等;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发作先兆,特别夜间要加强巡视病房,如病人有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黏膜过敏症状,或胸前压迫感,立即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及节律变化;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痰栓,必要时做好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准备,配合抢救;7、用药护理应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时,注意有无心悸、兴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忌用此类药物;应用茶碱类药物时,应控制浓度及滴速,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可引起水钠潴留、血钾降低、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停药反跳等,须加强观察;8、心理护理发现病人情绪波动,应及时进行解释和疏导,以消除不良情绪;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喷雾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受凉;掌握发病规律,避免接触过敏源,如某种花粉、粉尘、动物皮毛、鱼虾、药物、油漆等;避免精神刺激;并劝其戒烟;五、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临床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大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忌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大咯血时应暂禁食;4、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痰的性状、颜色、气味和量;留取全日痰,观察分层并留取标本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加强痰液的引流,减轻感染.给予药物祛痰和体位引流;6、大咯血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备好抢救物品,配合做好抢救工作;7、注意口腔卫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新鲜;8、药物治疗护理注意观察止血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特殊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的应用;9、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安静休息,指导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咳出;10、健康指导教会病人体位引流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呼吸道感染,劝其戒烟,加强体育煅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六、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指在没有创伤或人为的因素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取端坐或半卧位,避免用力和屏气;3、饮食护理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4、病情观察观察胸闷、胸痛等,如病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发绀明显、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抢救;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协助医生行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准备和配合工作,做好术后观察与护理;7、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安静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咳药和镇静药;8、健康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稳定情绪,保持大便通畅,劝其戒烟;七、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简称呼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急性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呼吸衰竭尚能代偿时,可适当下床活动;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不能进食者应用胃管鼻饲流质,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4、病情观察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和深度的变化以及精神神经症状,如发现病人血压下降、呕吐咖啡渣样液体,并有DIC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5、I型呼吸衰竭根据缺氧程度,可给予低浓度到高浓度吸氧;Ⅱ型呼吸衰竭应给予低流量1~2L/分、低浓度25%一30%持续吸氧;注意观察用氧效果;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积痰,有呼吸道阻塞,窒息严重者做好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7、使用呼吸机病人做好机械通气护理.注意观察疗效;8、药物治疗护理1应用呼吸兴奋药时,注意呼吸频率和深浅度,避免通气过度及不良反应,如有血压升高,心率过快,面肌抽搐、过度兴奋等表现,立即减慢滴速或告之医生停用;2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注意二重感染的可能;3禁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吗啡;慎用镇静药,以免引起呼吸抑制9、加强皮肤等基础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10、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提供心理支持;第三节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与体位1因病情不能平卧者给于半卧位,避免用力和不良刺激,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猝死;2如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2、饮食护理1低脂清淡饮食、禁烟酒;2有心力衰竭者限制钠盐及入水量;3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畅;3、病情观察1测脉搏应数30秒,当脉搏不规则时连续测1分钟,同时注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变化;2呼吸困难者给予氧吸入;如有肺水肿则按急性心力衰竭护理;3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脉搏骤变、剧烈胸痛、腹痛、晕厥或意识障碍等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4、药物治疗护理应用洋地黄类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按时按量给予,静脉注射时间不应小于10分钟,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30分钟必须监测心率,并注意观察有无耳鸣、恶。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常规护理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适时向患者(及陪送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并按规定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与保健知识有一定了解,以积极配合。

4、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并通知医生。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两便次数一次。

每周测体重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6、需书写护理病历者,及时了解病情,准确、按时完成各项记录。

7、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24小时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

9、重危患者按医嘱执行特别护理者,应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特护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10、经常巡视。

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与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11、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面色、生命体征、舌脉象等变化。

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12、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

并指导患者执行。

13、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口,服药的时间、温度与方法,依病性、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并向患者做好与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14、严格执行消毒隔度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卫生宣教与出院健康指导,并征求意见。

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疾病。

临床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色发绀,心慌浮肿为主症。

病位在涉及心、脾、肾。

多由于久病废虚,感受外邪引发病。

内科护理学完整版

内科护理学完整版

第一篇内科护理学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通气量①肺泡通气量(VA):指在吸气时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②最大通气量:以最快速度和尽可能最深的幅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护理措施病因本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护理措施①适当休息,防止疲劳;②采取呼吸道隔离;③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④警惕并发症;⑤药物护理;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4.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概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组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常见的环境因素有:①吸入物: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②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③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④药物:如普奈洛尔、阿司匹林等;⑤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临床表现①症状: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发绀等;②体征: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②痰液检查;③呼吸功能检查:最大呼气流量(PEF)及其变异率测定PEF可反映呼吸道通气功能的变化治疗要点①脱离过敏原:是哮喘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②药物治疗: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茶碱类:为黄嘌呤类生物碱,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病因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COPD最多见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动脉高压形成是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治疗要点①急性加重期慎用镇静剂,镇静剂会抑制呼吸中枢;②控制感染;③氧疗: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氧;④控制心力衰竭:对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用利尿剂、强心药及血管扩张剂;⑤控制心律失常6.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护理病因及发病机制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婴幼儿麻疹、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感染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所致的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①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黄绿色脓痰每天可达数百毫升;②反复咯血辅助检查①痰涂片或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7.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护理概述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临床最常见的肺炎类型,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临床表现有寒战、高热呈稽留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疾病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

2)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并请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并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6.每日测体重、血压1次,或遵医嘱执行。

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 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神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是指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 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一)风温的中医护理多因人体正气虚弱,或过分劳倦,起居不当,感受风热毒邪所致。

以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多痰、烦渴、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心、肾。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1、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风湿性心脏病护理3、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4、心绞痛护理5、急性心肌梗死护理6、高血压病护理7、心律失常护理8、心包炎护理9、急性左心衰护理10、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11、病毒性心肌炎护理12、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13、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14、心肌病护理1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16、阿斯综合症护理1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18、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护理19、病毒性心肌炎20、主动脉夹层护理21、肺源性心脏病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23、气胸护理24、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术护理25、血管成形术1、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新病人,做好入院介绍,并立即通知医生,对重危者交接后积极抢救处理。

2.24H内完成护理入院录,新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日,测2天。

体温37.5°C 以上者3次/日,体温不升或38°C以上者4次/日,39°C以上者6次/日,体温正常2天后1次/日。

病危病人按医嘱及病情需要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新病人入院时体重1次,以后每周一次。

不能测体重时,分别用“平车”或“卧床”表示。

4.新病人入院后按医嘱留送大小便标本及进行其他化验检查,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观察色、量、性状。

3天以上无大便者,应作通便处理;大便异常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按病情正确记录尿量和出入量。

5.密切观察病情,有变化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6.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病人头发、皮肤护理。

新病人入院时做好病人清洁卫生处理。

7.了解病人饮食习惯,进餐时护士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饮食及进餐情况,尤其是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落实情况,并做好饮食指导。

自理困难者协助进食。

8.了解病人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级精神的需求,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一切医源性刺激。

9.所有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2、风湿性心脏病护理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瓣膜病变,瓣膜粘连、增厚、变硬和缩短或伴有乳头肌、腱索的粘连及缩短,引起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

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6、焦虑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护理措施】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

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位、侧卧位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

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咳嗽一、护理评估1.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

2.咯痰的性状、颜色和气味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注意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5.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6.临证(症)施护(1)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黏稠难咯,遵医嘱或中药雾化吸入。

三、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运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

三、水肿因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

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涉及膀胱、三焦。

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水肿部位、程度、消长规律。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风水相搏证、水湿浸渍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阳虚水泛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可取半卧位,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

(4)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总入量多于前1日总出量500ml为宜,高热、呕吐、泄泻者则适当增加入量。

(5)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枕高枕;阴囊水肿者,可提睾带托起。

(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血压。

2.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1) 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尿量及颜色,体温、血压、舌脉等变化。

(2) 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或闭尿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 表情淡漠、疲乏无力、腹胀、呼吸深长、胸满气急、恶心呕吐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 出现吐白色泡沫、面白唇紫、冷汗肢厥、烦躁心悸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1)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2)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

(3)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水肿初期遵医嘱给予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可改低盐饮食。

(3)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

(4)阴水证者,饮食宜富于营养。

(5)脾虚湿困者,可给予补脾利湿之品。

(6)腹胀者,少食产气食物。

5.情志护理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6.临证(症)施护(1)风水相搏,浮肿尿少时,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

(2)有呕吐、发热时,宜食清热利水之品。

(3)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吸氧。

(4)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热姜糖水,或遵医嘱用止吐药。

三、健康指导1.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3.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

四、消渴因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善事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胃、肾。

糖尿病、尿崩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

2 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 并发症。

4 心理社会状况。

5 辩证: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浮证。

二、护理要点1 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变化。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脉、皮肤等情况。

(2)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处理。

3 给药护理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4 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2)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3)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5 情志护理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精神,积极配合治疗6 临证(症)施护(1)上消(燥热伤肺证),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2)中消(胃燥津伤证),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

(3)下消(肾阴亏虚证),可进行穴位艾灸;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4)神昏者,按神昏常规护理进行。

(5)出现低血糖时,立即给予糖水或果汁、巧克力、饼干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6)有皮肤瘙痒、疖肿、痈疽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三、健康指导1 向患者讲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膳食。

2 避免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

3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

4 讲解本病并发症的表现,如眼部病变、足部感染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 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理发、修剪指甲;内衣、鞋袜要柔软宽松;趾端要保暖。

6 定期复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以防发生低血糖时,可采取急救措施。

7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五、哮喘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使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所致。

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脾、肾。

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 既往史、家族病史、发病的诱因及是否接触过敏原。

2 哮喘发作的症状及伴随症状。

3 生活自理能力。

4 心里社会状况。

5 辩证:寒哮证、热哮证、虚哮证(发作期),肺气虚症、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缓解期)。

二、护理要点1 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3)哮喘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 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时间、特点、咯痰难易、痰色、痰量、神志、面色、汗出、体温、舌脉及哮喘发作与季节、气候、饮食和精神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

(2)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部满闷,不能平卧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哮喘持续发作、汗出肢冷、面青唇紫、烦躁不安、神昏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夜间喘甚、咯稀泡沫痰、心悸尿少、浮肿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5)服用含麻黄的汤药后,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升高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6)患者主诉鼻、咽、眼部发痒、咳嗽、流鼻涕等,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出现痰热闭阻、喘息不止、咯痰不利、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嗜睡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 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宜热服。

(2)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对喘证患者慎用镇定剂。

4 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

(2)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

(3)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大便通畅。

5 情志护理(1)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

(2)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6 临证(症)施护(1)痰气交阻,哮喘发作时,遵医嘱针刺、拔火罐等。

(2)痰热阻肺,痰色黄黏稠时,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翻身拍背。

(3)哮喘伴有表证发热时,遵医嘱针刺或服用中药。

(4)缓解期可用耳针,或遵医嘱针刺。

三、健康指导1 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

2 居室内切勿放置花草,禁止养宠物及铺设地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