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的教学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课《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的教学探索摘要:作者在对通识课《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的讲授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通识课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69-01
为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学识素养、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辽宁大学于2010年全面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工作。通识课又称为校级选修课,是高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通识课以其自由性、广泛性,成为高效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拓宽基础,培养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笔者申请了《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课程的立项,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疾病的形成原理,掌握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及用药,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1 课程理念和创新点
人类进入21世纪,其疾病也发生改变:sars和aids病等烈性传染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肿瘤、糖尿病、脑心血管病等疾病已成为影响社会健康的主要病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骨质疏松、
早老性痴呆等各类退行性疾病正日趋加剧。这些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又无有效治疗方法,大量消耗社会有效劳动力,增加社会医疗支出,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这门课程主要基于疾病发生、发展、传播等病理机理,针对其中的重要并具有明确的预警/预报生物标志的若干环节,通过药物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方式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而阻止乃至逆转疾病的发生过程,达到预防目的。大部分学生依据兴趣来选课,所以在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申请了《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通识课课程的立项。
2 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
2.1 组建教学团队
由2~3名高学历专业教师组成合理的教学团队,该团队教师全面负责整个教学任务的设计、运行等工作,合理安排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2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所举事例触手可及
本文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所以它并不是一般的专业课,它的特点在一个“通”上。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宜专业性太强,应选择和实际生活相接近,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知识。例如讲述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的形成原理及预防措施等,
还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忽视的导致健康问题的不良生活方式等,让学生对常见疾病有所了解,同时也能通过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这些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很实用的。另外课堂内容应与实事相结合,引用当前社会新发生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减肥药品的不良反应、非法保健品等。
2.3 教学方法通俗化、多样化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既要发挥传统教方法的优势,又要结合实际开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专业课教学相比,《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这门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听众大多不是本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若再采取专业课的授课方式进行讲授,肯定难以得到听者的认可,因此需要授课方式通俗化。所谓通俗化,就是把授课内容中所包含的道理用非专业的语言表述出来,做到深入浅出。例如在讲述高血脂的预防时我们用“皮薄馅大”来形容血管中的不稳定斑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危害我们健康的“不定时炸弹”。
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声、画等融为一体,为学生创造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教学内容由静态变动态、由抽象变具体,生动直观,并且增加了趣味性和动感性,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述心脏病时,我们给学生观看了《body story》的视频,其中全面生动的展现了心脏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及医生对其实施抢救措施时心脏的反应过程,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2.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建构学生系统的知识体系为终极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识课程虽然也承担着传授知识、建构体系的任务,但是它的终极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要想实现此教育目标,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从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行“实践教学、讨论教学、愉快教学”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将课堂转变为知识探究、创新能力培养的场所。《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这门课程通过课堂中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原理及预防措施的讲述,引导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后,按照此思路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每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手段。通过写论文来锻炼学生检索信息,查阅相关文献,汇总资料,按要求撰写论文的各种能力,来实现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成为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从分利用互联网和学校校园网的资源已经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邀请校图书馆老师对高校内各项资源信息详细介绍,使学生了解的学校能够提供给他们的资源,引导大学生有效利用高校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引导其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2.5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为了改变“一卷定命运”传统做法,我们探索了新的课程考试
与评估手段,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如:平时考核40分(其中课堂表现10分,小论文30分),期末考试60分。课堂表现的评估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参与学习热情,也包括出勤情况;写小论文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查、阅、写”的综合能力;期末考试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与原理的掌握以及简单运用的情况。
3 开设本门课程的收获和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授课,教学效果颇有成效,具体表现:(1)理论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理解的更透彻。(2)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3)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的更加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资源的机会增加。(4)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明显好转。(5)总体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反映很好。《疾病防控与药物预防》通识课开设的时间还不长,我们下一步将总结经验,针对问题,力争组建专业与专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时数,编制高水平教学课件,建立教学网站,全方位打造优质的通识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春红,郭玉华,吕香玲.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遗传学兴趣的教学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46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