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人口迁移》PPT精品课件
![地理《人口迁移》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50a84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7.png)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也是影 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农业社会为寻找土地而迁移。
④自然灾害
引起饥荒和生态环境恶化,被迫迁移。
⑤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例如:大庆石油
2.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就业 机会多,经济收入 高,迁入率就高, 这是人口迁移的基 本动因。
好的地区
逐水草而居, 逃避战争、自 然灾害、移民
支边。
由东部迁 往东北和 西北
开发工业基地、 垦荒、支援边 疆建设。
中西部迁 往东部
务工、经商 追求更好的就 业机会和更高 的经济收入。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力(消极/排斥力):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 地的因素
拉力(积极/吸引力):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 地的因素
时期 特点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迁出地
旧大陆(欧、亚、非)
二战后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 人口增多
拉美、亚、非
迁入地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原因 意义
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 ②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的开发
迁入地经济发展快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其中的很
少一部分,如大多数进城民工的“户籍”仍是原籍。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 逐年上升趋势
方 向
总特点 主要迁出地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 市和工矿区
例如:农业社会为寻找土地而迁移。
④自然灾害
引起饥荒和生态环境恶化,被迫迁移。
⑤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例如:大庆石油
2.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就业 机会多,经济收入 高,迁入率就高, 这是人口迁移的基 本动因。
好的地区
逐水草而居, 逃避战争、自 然灾害、移民
支边。
由东部迁 往东北和 西北
开发工业基地、 垦荒、支援边 疆建设。
中西部迁 往东部
务工、经商 追求更好的就 业机会和更高 的经济收入。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力(消极/排斥力):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 地的因素
拉力(积极/吸引力):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 地的因素
时期 特点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迁出地
旧大陆(欧、亚、非)
二战后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 人口增多
拉美、亚、非
迁入地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原因 意义
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 ②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的开发
迁入地经济发展快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其中的很
少一部分,如大多数进城民工的“户籍”仍是原籍。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 逐年上升趋势
方 向
总特点 主要迁出地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 市和工矿区
人口迁移课件
![人口迁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3179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f.png)
哪些是国际迁移
()
CD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2024/7/1D9 、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下图彩色代表某国国内的三个行政区域,白色代表另外一个国家。 读后完成:
⑴属于国内人口 迁移的有?
2024/7/19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
深圳市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 迁移是主要的,经 常起作用的因素, 是人口迁移的基本 动因。
2024/7/19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 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 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 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流向
从北非、南欧、西亚 到西欧
从拉美 到北美、西欧
从东南亚 到 西亚
活动P17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BCD)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内迁移 ( A)B
2024/7/19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政治因素 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 动政策会对人 口迁移产生重 要影响。
2024/7/19
美国西部大开发
178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规定 任何一个准州地区的居民人数超过6000人时,就可以成立 永久性的州政府,并且与“原来各州在一切方面享有同等 地位”。这个条例从法律上保障了生命、人身和财产的安 全及宗教自由,大大鼓励了千百万人向西部迁徙。同时政 府也颁布了土地政策,鼓励人们向西扩张,开始了历经一 百多年的“西进运动”。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d678cffab069dc502201e8.png)
人口迁移
城 市 化
人口过 于集中
乡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郊
劳动力老化
区
农业投资少
化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差(推力)
互动探究区 材料二 1978 年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山东省高 2/3,这吸引了千百万山东人“闯关 东”,可到 1985 年,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 优势,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 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1979 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 2 万人口的小镇,1980 年设 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 长,到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深圳市总人口达 700.9 万。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源头丹江口库区的居民,部分 迁出了世代居住的家乡。
互动探究区
材料三 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到异地上大 学、随军军嫂、我国 7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引发了 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往往会引发人口大 迁徙。利比亚内战期间许多人迁往欧洲。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①住所变更 ②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 ③时间较长(1年以上)
【巩固练习】下图中箭头哪些可能属于人口迁移?
A
B
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
A2
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 C
A1
B1
《人口迁移》课件PPT新最新
![《人口迁移》课件PPT新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4c5d8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a.png)
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 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PART TWO
国际人口迁移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
由于人口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而国际
人口迁移往往反映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阶段一:20世纪以前 阶段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阶段三:二战之后
人口流动
人口在地区直间所做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
人口迁移的两种属性
1
时间属性
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 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2 空间属性
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 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界线为依据,这就排除了在同一行政 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流动行为。
人口移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练一练
1.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
是D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外来人口已超过了本国人口,其
阅读 Reading
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自发性迁移一直比 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 年代也发生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导向 为主。如50-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支援国家“三线”建设,60- 7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这一阶段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东部向 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①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课件(40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课件(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49f4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d.png)
思考:主要的推力因素和 拉力因素有哪些?
推力
拉力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
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 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然而, 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 考虑不同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可能成 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 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
• 巩固练习 27解析第(1)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社会稳定、留守儿童角度进行分 析。根据图中曲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有广东、浙江、上海、 江苏、北京等,空间分布特点是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根据图中曲 线可知,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 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第(3)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 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旅游资源丰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4)题, 主要从西藏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13个国家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 2、人文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因素
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
•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 影响因素。
• 1.“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属于( )
• A.省际人口迁移 B.人口流动 C.国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
• 2.“五一”期间流入兰州的人口主要来自陕西、青海等地的原因是( )
• A.空间距离较近
人口迁移公开课ppt课件
![人口迁移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1dccadaef8941ea76e056a.png)
瓦卢由九大环礁及附
属岛屿构成,全国陆
地面积只有26平方公
图
瓦 里,陆地最高的地方
只比海平面高出4.5米。
美国地球研究所 发表的报告说,由于
卢
海平面上升,图瓦卢
的1.1万国民移居新西
兰。到目前为止,该
国多半人已经出逃。
20
2、经济因素
1
经. 济发 展水平
2
宏观 经济 布局 改变
3
交通 通讯 发展
21
1
2
学习要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人口迁移的影响。
3
【教材基础助读】参考答案
• 一、 • 1(1)出生率、死亡率 • (2)机械、迁入人口 • 2(1)人口移动、定居地 • (2)国际、国内 • 3 农村、城市 • 二、 • 1 推力、拉力 • 2 自然生态环境、不协调 • 3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满足什么条件呢?
1.空间移动(跨越一定 的行政界限) 2.居住地变更
3.时间限度(大约是1 年以上)
7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常见的人口流动形式可分为: (1)人口每日性流动;如:每天往返工作地与居住地 的通勤人口 (2)人口季节性流动;如:季节性的牧场牧民迁徙 (3)人口不定期流动;如: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 基本形式。
8
判断
A、B、C是三个不同的地区, 图中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A A2
B A1 B1
C
C1
C2
9
人口迁移按迁移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 移,如何判断下列现象分别属于何种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1.2.1 人口迁移 课件(29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1.2.1 人口迁移 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72c0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a.png)
生活必需电器,未婚人士每月可以领取 352欧元的补贴,适龄子女免费教育,并 且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署2013年公布
叙利亚难民长途跋涉迁往德国的原因是什 么?请列举其影响因素。
战争 的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难民是因为亲
友关系而选择来德国避难的。
经济
政策
教育 文化
投亲 靠友
主要
主要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
经济
个人 情感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8、深圳外来建设者排行榜TOP5
交通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宗教
9、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案例探究
请按下暂停键,仔细研读
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德国成为叙利亚难民的“希望之地”。 有媒体指出,若无移民,每年德国人口将减少 20 万人以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5年预计,可收容80万名难民,德国民众亦采取欢迎态度。这些难民在允许的范围
深圳人口流动实时图
一、概念——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①
②
③
①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三大标准: ②居住地改变1年以上
③移动范围跨越行政区边界或国界
深圳常住人口: 1980年约30万 ~ 2020年1343万
(一个国家或地区)
人口 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
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国际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内人口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环
气
1、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人向“阳光地带”迁移境;
地理 《人口迁移 》PPT精品课件
![地理 《人口迁移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045c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8.png)
提示:①否(时间太短) ②是 ③是 ④是
一、人口迁移 分类: 按照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国际迁移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
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 难民等。
国内迁移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
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一、人口迁移
练一练(活动P11)
2.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人文 因素
经济: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城市化、工程建设 政治: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社会文化: 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历史、科技
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练一练(活动2 P12)
(1)19 世纪,德国北部农业地区与南部农业地区相比,人口迁出 率较高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 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工作并定居。
提示:① ② ④国内迁移; ③国际迁移
二、国际人口迁移
自主阅读(P13)
回答: 1.以时间为线索,二战及发生前,国际间的人口迁移有几次?分别是什么? 原因又是什么? 2.结合右图,回答:二战后 人口迁移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是什么? 3.思考一下人口迁移对于 迁入国和迁出国分别有何 影响?
②改革开放后: 中部
东部
西南、西北
东部
(P15)
特点: 人口流动活跃; 自发性迁移为主; 组织性迁移比重下 降
二、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人口迁移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上节内容回顾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三要素
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
C、改变住所
.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上说,由于地 球气温上升,海水也逐渐升高,图瓦卢一些海岛已被海水淹 没,这情况叫图瓦卢1万2000个国民害怕。他们对抗海平面 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布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纽 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 民迁移的国家。
据推测,图瓦卢可能50年后被海水淹没。
.
来自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项调查 显示,贵州2003年农民工总数为436万人。全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64元,其中劳动者报酬 收入为458元,约占总收入的三成。全省外出 务工农民打工一年总收入144亿元,为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 作用。
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
.
1972-1978年巴基斯坦50%-70%的医科 毕业生毕业于美国
20世纪30年代,一块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马州 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 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 西迁往加利福尼亚。
.
.
海水升高国土被淹 图瓦卢将举国移民
位于斐济北面的图瓦卢由九大环礁及附属岛屿构成,全国 陆地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陆地最高的地方只比海平面高出 4.5米。
美国是中国人向海外流学的首选地,在美国 就读的中国移民数量可观。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移
.
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伊拉 克难民逃离家园,纷纷涌向临近的伊朗、 约旦、土耳其等国。2003年7月,据 联合国难民事务署估计,目前在世界各地 有大约100万名从萨达姆政权统治下逃出 来的伊拉克难民。在萨达姆垮台之后,其 中的大约一半人正在寻求帮助,希望返回 家园。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
美国西部大开发
178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规定 任何一个准州地区的居民人数超过6000人时,就可以成立 永久性的州政府,并且与“原来各州在一切方面享有同等 地位”。这个条例从法律上保障了生命、人身和财产的安 全及宗教自由,大大鼓励了千百万人向西部迁徙。同时政 府也颁布了土地政策,鼓励人们向西扩张,开始了历经一 百多年的“西进运动”。
政治因素 人口迁移
.
美国的移民政策
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 “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 美国。1965年,美国又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 留出2.9 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 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 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向划分
农村→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农村 城市→城市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 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 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三、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力因素
1、 拉力因素
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 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
城市
乡村
流出发 口迁达国移27%家的历主史要上形和式发—展—农中国村乡 城城村 市市家向2当城5.6%前市人流入
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矿产资源开发)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乡村 城市
乡村73%
74.4%
2001年我国流动. 人口城乡结构
农村
城市
.
在1995年,广东省有关部门出台了《石灰岩地 区特困人口实行异地迁移》的政策,主要是解决生活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石灰岩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困难。 根据这一政策,乳源必背镇对住在山上的部分瑶胞实 行迁移。经过几年的努力,必背镇总共迁移了2千7百 多人近三百户的瑶族家庭,把他们安置在本镇及其他 乡镇,象一六镇,还有的安置到曲江县。
② 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
难民; 自然生态环境 ③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社会文化
④ 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
口”“下江南”; 经济 ⑤ 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社会文化 ⑥ 21世纪,大洋洲岛国. 图瓦卢举国搬迁。自然
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为吸引优秀学生留居美国,美国对他们实行“绿卡制”, 给予入籍优惠,结果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约有一半定居美国, 如在1991-1992年留美的约60万名外国留学生中,有近5 %毕业后滞留美国或加入美国国籍。
.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经济 因素
家庭婚姻 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 因素
1793年轧棉机的发明,为生棉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南部居民从弗吉尼亚、南卡罗来纳和北卡罗来纳出发向西 扩张,寻找肥沃的土地以种植棉花。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 现金矿的消息更使大批“淘金者”蜂拥而至,因而西海岸 人口剧增。
.
下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判断
① 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政治
.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 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 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 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 方公里,人口103万。
.
为了建设三峡工程,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根据对湖北、重庆20个县(市)的人口调查,淹没线以下实 有人口84.75万人。按地域分,湖北库区12.5万人,重庆库 区72.25万人;按居住地性质分,农村人口34.87万人,城镇 人口49.88万人。考虑移民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还要考虑其 他人口增长因素,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共需搬迁安置人 口总计为113万人。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上节内容回顾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三要素
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
C、改变住所
.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上说,由于地 球气温上升,海水也逐渐升高,图瓦卢一些海岛已被海水淹 没,这情况叫图瓦卢1万2000个国民害怕。他们对抗海平面 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布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纽 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 民迁移的国家。
据推测,图瓦卢可能50年后被海水淹没。
.
来自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项调查 显示,贵州2003年农民工总数为436万人。全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64元,其中劳动者报酬 收入为458元,约占总收入的三成。全省外出 务工农民打工一年总收入144亿元,为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 作用。
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
.
1972-1978年巴基斯坦50%-70%的医科 毕业生毕业于美国
20世纪30年代,一块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马州 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 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 西迁往加利福尼亚。
.
.
海水升高国土被淹 图瓦卢将举国移民
位于斐济北面的图瓦卢由九大环礁及附属岛屿构成,全国 陆地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陆地最高的地方只比海平面高出 4.5米。
美国是中国人向海外流学的首选地,在美国 就读的中国移民数量可观。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移
.
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伊拉 克难民逃离家园,纷纷涌向临近的伊朗、 约旦、土耳其等国。2003年7月,据 联合国难民事务署估计,目前在世界各地 有大约100万名从萨达姆政权统治下逃出 来的伊拉克难民。在萨达姆垮台之后,其 中的大约一半人正在寻求帮助,希望返回 家园。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
美国西部大开发
178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规定 任何一个准州地区的居民人数超过6000人时,就可以成立 永久性的州政府,并且与“原来各州在一切方面享有同等 地位”。这个条例从法律上保障了生命、人身和财产的安 全及宗教自由,大大鼓励了千百万人向西部迁徙。同时政 府也颁布了土地政策,鼓励人们向西扩张,开始了历经一 百多年的“西进运动”。
政治因素 人口迁移
.
美国的移民政策
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 “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 美国。1965年,美国又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 留出2.9 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 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 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向划分
农村→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农村 城市→城市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 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 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三、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力因素
1、 拉力因素
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 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
城市
乡村
流出发 口迁达国移27%家的历主史要上形和式发—展—农中国村乡 城城村 市市家向2当城5.6%前市人流入
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矿产资源开发)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乡村 城市
乡村73%
74.4%
2001年我国流动. 人口城乡结构
农村
城市
.
在1995年,广东省有关部门出台了《石灰岩地 区特困人口实行异地迁移》的政策,主要是解决生活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石灰岩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困难。 根据这一政策,乳源必背镇对住在山上的部分瑶胞实 行迁移。经过几年的努力,必背镇总共迁移了2千7百 多人近三百户的瑶族家庭,把他们安置在本镇及其他 乡镇,象一六镇,还有的安置到曲江县。
② 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
难民; 自然生态环境 ③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社会文化
④ 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
口”“下江南”; 经济 ⑤ 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社会文化 ⑥ 21世纪,大洋洲岛国. 图瓦卢举国搬迁。自然
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为吸引优秀学生留居美国,美国对他们实行“绿卡制”, 给予入籍优惠,结果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约有一半定居美国, 如在1991-1992年留美的约60万名外国留学生中,有近5 %毕业后滞留美国或加入美国国籍。
.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经济 因素
家庭婚姻 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 因素
1793年轧棉机的发明,为生棉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南部居民从弗吉尼亚、南卡罗来纳和北卡罗来纳出发向西 扩张,寻找肥沃的土地以种植棉花。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 现金矿的消息更使大批“淘金者”蜂拥而至,因而西海岸 人口剧增。
.
下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判断
① 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政治
.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 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 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 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 方公里,人口103万。
.
为了建设三峡工程,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根据对湖北、重庆20个县(市)的人口调查,淹没线以下实 有人口84.75万人。按地域分,湖北库区12.5万人,重庆库 区72.25万人;按居住地性质分,农村人口34.87万人,城镇 人口49.88万人。考虑移民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还要考虑其 他人口增长因素,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共需搬迁安置人 口总计为11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