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总论
公司治理学 第一章 总 论
(二) 国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争论
(1) 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相互制衡论。
吴敬琏(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 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 员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 制论。
(1) 控制所有者、董事和经理论。普罗兹(1998)认为,公 司治理是“一个机构中控制公司所有者、董事和管理者 行为的规则、标准和组织”
(2) 利益相关者控制经营管理者论。希克(1993) (3) 管理人员对利益相关者责任论。布莱尔(1999) (4) 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论。
狭义:钱颖一(1999):投资者、经理和职工。 广义:科克兰和沃特克、李普顿:谁受益与谁应该受 益的问题
公司治理学 第一章 总 论
公司治理学课程结构
总论 第1章
股份制度 第2章
公司治理
治理理论 第3章
治理主体 董事、监事 独立董事 高层管理 股票与债券 证券市场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目的 & 关键词 第一节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第三节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 案例讨论题 美国IBM公司的兴衰:公司治理的影响
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 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 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公司治理给出了多种解释,但还存 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把公司治理的目 的理解为相互制衡,而忽视了科学决策。二是更多关 注公司治理结构,而对了公司治理机制研究不够。 所谓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 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 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 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考点讲义-- 第一章 总论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考点讲义【例题·单项选择题】(2020 年)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制企业特点的是( )。
A.企业所有者承担无限债务责任B.企业所有权转移困难C.企业可以无限存续D.企业融资渠道较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公司制企业的优点:(1)容易转让所有权。
(2)有限债务责任。
(3)公司制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一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
(4)公司制企业融资渠道较多,更容易筹集所需资金。
公司制企业的缺点:(1)组建公司的成本高。
(2)存在代理问题。
(3)双重课税。
【例题·判断题】(2021年)相对于个人独资与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受政府监管较为宽松。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公司法对于设立公司制企业的要求比设立独资或合伙企业复杂,并且需要提交一系列法律文件,花费的时间较长。
公司成立后,政府对其监管比较严格,需要定期提交各种报告。
【例题·判断题】(2016 年)不论是公司制企业还是合伙制企业,股东或合伙人都面临双重课税问题,即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公司制企业存在双重课税问题,合伙制企业不存在双重课税问题。
【解析】相对于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成立后,政府对其监管比较严格,需要定期提交各种报告。
【例题】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制企业特点的是()。
A.企业所有者承担无限债务责任B.企业可以无限存续C.企业融资渠道较少D.企业所有权转移困难【答案】B【解析】公司制企业的优点:(1)容易转让所有权。
(2)有限债务责任。
(3)公司制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一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
(4)公司制企业融资渠道较多,更容易筹集所需资金。
公司制企业的缺点:(1)组建公司的成本高。
(2)存在代理问题。
(3)双重课税。
第一章 总论 土木工程概预算
第一章 总论
5
四、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定额与概预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掌握制定建筑工程定额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掌握进行工时消耗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4、掌握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与技能
5、重点掌握编制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施工图预算)的方法与技能
6、了解有关定额与工程量清单的管理与审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018/11/4
第一章 总论
6
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系统的了解建筑工程定额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 理和基本概念; 掌握各种定额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规则; 了解各种费用的基本计算方法。 2、意义
建设项目按国际工程贯例所进行的管理是多方面的。 FIDIC条款的基本控制有三个大的方面。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或称投资额 工程价格或称合同价、承包价
第一章 总论 14
2018/11/4
建设项目投资的概念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进行某项工程项目建设所 花费的费用总和。 生产性建设项目( P2 )包括建设投资和铺底 流动资金两部分;非生产性建设( P2 )投资 则只包括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主要由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建筑安 装工程投资和工程建设其他投资、预备费、建 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税构成。 积极投资与消极投资 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
• 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和获硕士学位 后从事专业三年。
2018/11/4
• 4、博士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满两年。 第一章 总论
9
(二)考试内容
造价工程师应该是既懂工程技术又要懂经济、管理和法律,并具有实践 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
2020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讲义--第一章 总论
2020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讲义第一章总论高频考点:1.法律关系①三要素的名称和辨别②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判断③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2.法律事实①准确理解法律事实的概念②准确辨别事件与行为③熟悉法律行为的六种分类标准3.法的形式及效力①不同法的形式的名称②依据制定机关判断法的形式③法的效力等级问题4.经济仲裁①仲裁的适用范围②仲裁协议的综合性考点③仲裁裁决结果的综合性考点5.诉讼管辖①不同纠纷解决的管辖权综合问题②特殊地域管辖的辨别③专属管辖6.诉讼时效①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②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③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7.行政复议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②行政复议机关③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8.法律责任①不同类型法律责任的辨别②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③主刑与附加刑知识点:法律关系1.考点频率:★★★2.难度:低3.题型:选择、判断一、三要素的名称和辨别【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价款1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公司与乙公司B.汽车C.18万元价款D.买卖合同『正确答案』A【例题·单选题】张某从一家电脑专卖店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双方该买卖的法律关系中,笔记本电脑属于()。
A.法律关系的主体B.法律关系的客体C.法律关系的事实D.法律关系的内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初级考试中,买卖关系中,买卖的物品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二、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判断年龄条件辨认自己行为能力性质完全≥18周岁无障碍成年人≥16周岁,劳动收入无障碍未成年人限制8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成年人无<8周岁——未成年人≥18周岁不能辨认成年人8周岁~18周岁不能辨认未成年人【例题·多选题】下列自然人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赵某,16周岁,在某超市上班B.王某,15周岁,辍学在家赋闲C.张某,20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D.李某,10周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在民法上,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选项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选项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
2、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主要是以国家 的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纪律和会计 信息为依据,对将进行和已经进行的经 济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监督。
3、两者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 督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两者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前提), 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保障)。
9 第一章 总论
18 第一章 总论
(二)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 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 1、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即指会 计核算和监督谁的经济活动,它规定了会计核 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
19 第一章 总论
30 第一章 总论
3、相关性原则
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 管理的需要。
会计应尽可能满足各个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如投资者要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以决定是 否投资或继续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了解企业 的偿债能力,以决定是否对企业贷款;税务部门 要了解企业的盈利及生产经营情况,以决定为企 业的纳税情况是否合理等等 。会计核算就要为各 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要面向社会,要满足所有 方面的要求。
(3)可验证:指有可靠的依据以复查数据
的来源及信息的提供过程。
28 第一章 总论
2、可比性原则
a.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 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不同企业在处理相同 的会计事项时指标元素口径一致,提供相互 可比的会计信息。
这里的可比,是指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同 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该原则要求 不同的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核 算方法与程序进行,所有企业单位的会计核 算必须建立在相互可以比较的基础上,使其 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便于比较、分析、汇总, 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第一章总论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是( )。
A.利润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答案】A【解析】利润最大化目标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而其他三个目标能不同程度的避免企业短期行为。
2. 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是( )。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 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c.债权人停止借款 D.债权人收回借款【答案】A【解析】限制性借债;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是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是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
3. 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协调企业所有者与企业债权人矛盾的方法是( )。
A.解聘 B.接收 C.激励 D.停止借款【答案】D【解析】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通常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1)限制性借债;(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4.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相比,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缺点的是( )。
A.不能避免短期行为 B.没有考虑风险因素C.不仅仅适用于上市公司 D.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优点是:(1)考虑了风险因素;(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股东财富最大化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另外还有两个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5.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描述的是( )。
A.财务预测 B.财务决策 C.财务预算 D.财务控制【答案】B【解析】财务决策是指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一、法与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法律的概念法律一词可以从狭义、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法首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是发的本质【例1-1】会计小王在学了法律课程后感到疑惑: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是不是说统治阶级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就制定什么样的法律,被统治阶级在法律的制定上是无能为力的?【例1-2】小李和小王讨论:法既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统治阶级违法犯罪是否就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了?2. 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牵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国家强制力机构(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具有利导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或者说,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力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1.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主体:权力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A公民(自然人)B 机构和组织(法人)C 国家D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义务。
第1章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范围的有()。
A、经营方式租入的设备B、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C、委托代销商品D、已售出但购买方尚未运走而暂存企业仓库的商品2、下列各项业务中,最终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支付应付债券利息B、发行债券取得款项存入银行存款C、宣告发放股票股利D、接受固定资产捐赠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也可能源于日常活动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C、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确认为收入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甲公司2013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1)以560万元出售一项专利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2)出售一批商品,取得收入48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320万元;(3)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300万元;(4)发生广告费支出55万元;(5)预收B公司账款15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事项对甲公司2013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万元。
A、165B、160C、180D、1055、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是()。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C、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D、接受投资时形成的资本溢价6、下列各事项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C、发行股票D、支付现金股利7、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A、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B、期末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C、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8、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
A、及时性B、谨慎性C、重要性D、实质重于形式9、下列说法中,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会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负
应交税费
应付利润
债
长期借款
长期负债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
概念: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留存收益 3、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 会计核算前提与会计基础
3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第四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5 第五节 会计计量属性
第一节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 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
(二)普遍认同的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 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本质:一种管理活动
会
计
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
含
义
的 内
基本特点: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容
基本职能:核算(反映)和监督
三、会计目标和信息使用者
会计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 境地或标准(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 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空间范围
会计
会计假设
主体
时间范围
会计 分期
货币 计量
第一章 总论-利益冲突的协调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利益冲突的协调● 详细描述:(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及协调(二)债权人与所有者利益冲突的协调矛盾的表现协调方式例题:1.某上市公司针对经常出现中小股东质询管理层的情况,采取措施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
下列各项中,不能实现上述目的的是()。
A.解聘总经理B.强化内部人控制C.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D.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正确答案:B解析: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的方法包括:解聘、接收和激励。
所以选项A、C、D都是正确的。
2.解聘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措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解聘是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措施,接收才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措施。
3.在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一种通过所有者来约束经营者的方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在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以,该表述不正确。
1.所有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增大偿债的风险,降低了债权人的负债价值; 2.举借新债,增大偿债的风险,致使原有债权的价值降低。
1.限制性借债: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要求提供借款担保等。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来保护自身权益。
4.下列各项中,会降低原有债权价值的是()。
A.改善经营环境B.扩大赊销比重C.举借新债D.发行新股正确答案:C解析:举借新债会相应增加偿债风险,从而致使原有债权价值下降,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5.下列各项中,不能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方式是()。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C.债权人停止借款D.债权人收回借款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协调方式。
会计学知识-1
会计学知识-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1.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2.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3.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4.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注意区分: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唯一计量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就是各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计算、记录和报告所采用的一系列专门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四)登记会计账簿(五)进行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反映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例题·单选题】()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A.确认、计量和报告B.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C.确认、计量和分析D.设置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答案】A【解析】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二)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为;合理性: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目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会计监督:制定预算和费用定额、是否合法、经济上是否可行事中会计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
事后会计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
(三)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一.法律基础1.法的本质和特征①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表达②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标准性2.法律关系❤☀主体: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内容〔权利和义务〕:①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②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客体:物〔自然物eg土地森林;人造物eg机器建造〕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人身3.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①无论是合法还是违法行为,都会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②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志表示,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eg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eg拾得遗失物〕③单方法律行为〔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体意志为转移〕:①自然事件〔绝对事件〕:水灾、地震②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4.法的形式①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③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条例、方法、规定〕④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⑤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⑥特别行政区的法⑦行政规章〔标准性文件〕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⑧国际条约☀法律效力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5.法的分类①按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②按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③按法的内容分:实体法〔实际内容eg:民法、刑法〕和程序法〔程序方面eg:刑事诉讼〕④按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人的效力分:一般法〔普遍适用〕和特别法〔特别群体时间〕⑤按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国际法和国内法6.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①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标准划分为假设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②划分标准:法律的调整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③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部门;民法、商法部门;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7.二.经济仲裁1.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①平等主体〔横向关系纠纷〕☀仲裁和民事诉讼中选择一种方式解决☀仲裁实行自愿原则,只有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仲裁☀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当事人放弃或协议无效时法院才可行使管辖权☀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②不平等主体☀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先申请行政复议,复议不服时再进行诉讼☀特殊情况下,eg甲公司对税务机关行为不服时,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复议不服时再进行诉讼2.仲裁适用范围①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其他财产权益纠纷②以下纠纷不能提请仲裁:☀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行政争议③以下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而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3.仲裁的基本原则①双方自愿②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③独立仲裁原则④一裁终局制度4.仲裁委员会①独立性②组成=1主任+2-4副主任+7-11委员〔其中法律、经贸专家不得少于2/3〕5.仲裁协议①书面形式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②内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达;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③仲裁协议的无效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设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④有效的仲裁协议在双方当事人发生仲裁协议约定的争议时,任何一方只能将争议提交仲裁,而不能向法院起诉。
民诉第1章 总论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总论一、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一)基础理论1、三大基础理论难题:目的是指国家设计的民事诉讼制度所企求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标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提请人民法院确认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
既判力民事判决的既判力是指确定判决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实质上的拘束力。
既判力具有实体法和诉讼法双重性质,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以在确定判决中经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就是诉讼标的所涉及的主体的范围。
2、基础理论:法律关系法律行为诉权模式民事诉讼模式,也称为民事诉讼结构,是指以一定的国情为背景,在一定的民事诉讼价值观的支配下,为实现一定的民事诉讼目的,通过在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分配诉讼权利与义务而形成的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不同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
民事诉讼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关系问题。
3、基本制度基本原则(二)程序总论1、主体论:(1)法院(主管和管辖)(2)当事人(单数、复数--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原告、被告、第三人) 2、证据和证明:静态和动态(三)诉讼程序分论1、一审、二审、再审(宏观的纵向,但不是直线链接)2、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横向,但可以相互转化)简易程序: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程序3、结案方式:裁定、裁判、调解、和解4、微观的纵向:审前程序庭审程序(四)审理程序(诉讼程序、特别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1、非讼程序〔特别、公示催告、督促〕2、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死亡认定公民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的宣告(五)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1、海事特别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2、涉外程序(包括诉讼和执行)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第二十四章管辖第二十五章送达、期间第二十六章财产保全第二十七章仲裁第二十八章司法协助二、民事纠纷(一)概念1、定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
内科学(继教)PPT课件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01第一章 总论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尿常规检查 2. 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检查
(1)体液的微生物培养、血液的抗体检查、体液及细胞的病毒核酸检查; (2)链球菌抗体和炎症反应的血液检查; (3)动脉粥样硬化时可行血液各种脂质检查; (4)血清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 (5)脑钠肽测定。
(四)心血管系统检查
二、诊断
(一)症状 (二)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四)心血管系统检查
(一)症状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心悸、水肿、胸痛、发绀、咯血、头昏或眩晕、晕厥和抽
搐、上腹胀痛、恶心、呕吐
(二)体征
常见体征有:心界扩大、心脏杂音、心音的异常变化、额外心音、心包摩擦音、
心律、脉搏的异常变化、动脉杂音和“ 枪击音”“ 毛细血管搏动”、静脉充盈或 异常搏动、肝大和肝脏搏动、 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两颧呈紫红色、皮肤黏膜瘀 点、Osler 结节、Janeway点、Roth斑、脾大、杵状指(趾)。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17, 32(6):521-530.
一、分 类
(一) 按先天性和后天性分类 (二) 按解剖部位分类 (三) 按病理生理变化分类
(一)按先天性和后天性分类
1. 先天性心血管病 (简称先心病),是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所致 2. 后天性心血管病
(1)动脉粥样硬化 (2)风湿性心脏病 (3)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 (4)感染性心脏病 (5)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6)全身疾病的心脏损害 (7)心脏神经症 (8)其他
(二)按解剖部位分类
1. 心内膜 2. 心肌 3. 心包 4. 血管病 5. 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三)按病理生理变化分类
1. 心力衰竭 2. 休克 3. 冠状循环功能不全 4. 乳头肌功能不全 5. 心律失常 6. 高动力循环状态 7. 心包压塞 8. 其他
婚姻家庭法第1章总论
二、婚姻家庭关系
(二)社会属性才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
•婚姻不是人类凭本能产生的需求,两性结合并非 必须采用婚姻。 •设立婚姻制度的目的是维持两性结合的秩序。 •婚姻不仅体现夫妻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夫妻与他 人的关系。
三、婚姻家庭功能
(一)人类再生产 (二)教育职能 (三)组织经济生活 (四)安抚心绪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宪法》49 条强调“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 的保护。 •《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 •《民法总则》、《民法通则》、《妇女权益保障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母婴 保健法》等法律中关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规定。 (二)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法行政法规、规范性 文件 •《婚姻登记条例》、《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 记的几项规定》等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
一、婚姻家 庭法概念及 调整对象
二、婚姻家庭 法的渊源
三、婚姻家庭 法的特征
四、婚姻家 庭法的性质
一、婚姻家庭法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概念 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具有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特定人之 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调整对象 【调整对象】:公民(自然人)之间的婚姻家庭关系和其 他近亲属关系 【调整范围】:( 1)主体: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2)内容,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事项 (3 )调整方法:通过规定婚姻家庭关系借以发生和终 止的法律事实,婚姻家庭主体间、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 实现其调整作用的
二、对偶制度
一个男子在多个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多个 丈夫中有一个主夫。一男一女同居,但仍可与其它人 发生性关系。所生子女留在母亲氏族内。 偶居男女同居生活主要内容是性关系,任何一方可随 时离去。
第一章 总论教案
5
20
20
20
20
5
教案
章节
课题
第1章发动机总论
1.4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1.5国产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课型
课时
2
教具学具
电教设备
PPT课件
教材
发动机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教学点
1、国产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2、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能力
培养点
1.能描述国产汽车发动机型号的含义;
2.根据发动机特性曲线图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正确分析
德育
渗透点
实事求是、服务社会能力,知识技能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特性
(1)进入气缸的工质不同;
(2)混合气混合的方式不同;
(3)着火方法不同
1.3.3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简介
(1)基本结构
进气口;排气口;
扫气口;换气口;
进气口通曲轴箱;
换气口与曲轴箱通;排气口通排气管
(2)工作过程
主要分为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
第一行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行。 压缩-进气
第二行程,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行。作功;排气;预压缩、换气等过程。
(2)汽油机
·1E65F:单缸、二冲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100Q:四缸、四冲程、缸径100mm、水冷、汽车用
1.3发动机工作原理
1.3.1常用术语
(1)上止点;(2)下止点
(3)活塞行程
(4)气缸工作容积
(5)发动机工作容积
(6)燃烧室容积
(7)气缸总容积
第一章 总论
LNB SCCHK 5 2 X 000001
1
2
34 5
6
1. 1~3位(WMI):世界制造商识别代码,表明车辆是由谁生的,GB 16737-2004 《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LNB-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2. 4~8位(VDS):车辆特征: 轿车:种类、系列、车身类型、发动机类型及约束系统类型。S-索纳塔轿车,C-
1.首部: 企业名称代号,两个字母
TJ7100
EQ1041
2.中部: 车辆类别代号,一位数字 主参数代号,二位数字。 产品序号,一位数字。
3.尾部: 专用车辆分类代号,一至三 个字母。 企业自定代号,拼音或阿拉 伯数字,位数不限。
CK6980
HY 5100 GJYZ
HY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5专用汽车,10总质量10t级,0第一代产品,G罐式汽车, JY专用汽车用途特征代号为加(Jia)油(You)车。Z企业自定代号,表示植的汉语拼音的 第一个字母。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代总质量为9700kg的食用植物油加油车。
乘用车
基本乘用车 MPV SUV
交叉型乘用车
乘用车主要用于 运载少量人员及 其随身行李或临 时物品,包括驾 驶员座位在内最 多不超过9座。
商用车
客车 货车 半挂牵引车 客车非完整车 货车非完整车
商用车主要用于 运送大量人员
(包括驾驶员座 位在内,座位数 大于九座)或以 载货为主要目的
轿车是基本型乘用车的俗称,包括高级乘用车、普通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活顶乘用车、 敞篷车等。从外观上区分,高级乘用车有4个或6个侧门,6个或6个以上侧窗, 4个或4个 以上座位,至少二排,且后排前可安装折叠式座椅;普通乘用车有2个或4个侧门,4个或4 个以上座位,至少二排;小型乘用车有2个侧门,2个或2个以上的座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资、合伙企业 组建容易、成本低
公司 组建复杂、成本高,
集中控制、无限责任、风险大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有限责任、风险分散
筹资能力有限、规模小
有限寿命 转让困难 关系不密切 一次征税
大规模筹资能力、迅 速扩大企业规模
无限寿命、持续经营 易于产权转让 关系密切 双重征税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概念、特点与体制
高股利政策还是低 股利政策?
二、财务关系
同税务 机关之间
同职工 之间
企业内部 各单位之间
同所有 者之间
企业财务 关系内容
同债务 人之间
同债权 人之间
同被投资 单位之间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广泛性 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联系。
灵敏性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决策是否得当、
衰退 停止扩张 出售多余设备 停产不利产品 停止长期采购 消减存货 停止扩招雇员
萧条 建立投资标准 保持市场份额 压缩管理费用 放弃次要部门 消减存货 裁减雇员
三、金融市场环境 (一)金融市场与公司财务管理
1.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筹资和投资场所 2.为企业的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提供了方便 3.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形式:
• 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 非法占用巨额资金、利用上市公司进行担保和恶意融资 • 发布虚假信息,操纵股价 • 为派出的高级管理者支付过高的薪酬 • 不合理的股利政策,掠夺中小股东的既得利益。
保护机制: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相互制约 2、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 冲突之四:
企业利益价值
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 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与分权,需要考虑 企业与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 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此外,集权与分权应考虑 的因素还包括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 明确企业对所属各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
二、企业的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Sole Proprietorship) 合伙企业(Partnership):
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 公司(Corporation):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本书所讲的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财务管理
企业设立、管理
企业投资者控制 权、风险、责任
方面 筹资能力 企业规模 企业寿命 产权转移 与金融市场关系 所得税税负
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内部筹资 外部筹资 筹 资
投资
经营
退出企业 分配
一、财务活动
筹资活动
借债与股权 对企业的
借债筹资 不同影响?
成本小,风险大
股权筹资 选A项目还是 成本大,风险小 B项目?
投资活动
营运资金活动 股利分配活动
项目的可行性评价
1、长短期资产如何配合? 2、长短期资金如何配合?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期限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按功能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3.按金融市场的属性分为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 市场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主体 2.金融工具 3.交易价格
利率
4. 组织形式
(四)技术环境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区块链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组织形式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概念、特点与体制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与原则 第五节 财务管理环境
第一节 企业及其组织形式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验收, 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 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 冲突之二:所有者与债权人
➢矛盾的表现: 1.股东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期望风险更 高的项目; 2.股东不征得债权人同意而发行新债。
两种方式进行制约: 1、签订资金使用合约,设定限制性条款 2、拒绝业务往来或者要求高利率
冲突之三:大股东与中小股东
大股东通常持有企业大多数的股份,能够左右股东大 会和董事会的决议,委派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掌握着 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 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等,都可迅速地 在企业的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 综合性
财务管理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工作质量。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总体效果的 好坏受到财务管理的制约。
企业管理中的其他管理着重于实物管理,而财务管理则是一 种价值管理,企业管理中的一切管理均与财务管理有关,并 通过财务管理予以反映。
委托代理关系原则
第五节 财务管理环境
一、法律环境
(一)企业组织法律规范 (二)财务会计法律规范 (三)税收法律规范
二、经济环境 (一)经济周期
复苏 增加厂房设备 实行长期租赁 建立存货储备 开发新产品 增加劳动力
繁荣 扩充厂房设备 继续建立存货 提高产品价格 开展营销规划 增加劳动力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宏观经济政策 (四)通货膨胀水平
?
社会责任
承担社会责任需花费一定的成本,损害企业利益。
员工、顾客、供应商、社会公益等方面
怎么办?
制约方式: 可以通过制订一些法律进行约束, 但是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与原则
一、财务管理的环节
计
决
分
划
策
析
与
与
与预Βιβλιοθήκη 控考算制
核
二、财务管理的原则
系统原则 现金收支平衡原则 成本、收益、风险权衡原则 管理原则
四、利益冲突与协调
• 冲突之一:所有者与经营者
➢矛盾的表现: 管理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报酬、更 多的享受;
股东则希望以较小的代价(较少支付报酬)实现更多的 财富。
解决机制:➢
➢ ➢
激励 绩效股(根据绩效授予股票) 股票期权(定价预售股票) 股东直接干预 机构投资者(分散股东的代言人)与管理层协商 法律规定中小股东直接干预(临时提案权) 被解聘的威胁
督权三者分立 明确财务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 与企业组织体制相适应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的总体目标
生
发
盈
存
展
利
二、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
股
企
利
东
业
润
财
价
最
富
值
大
最
最
化
大
大
化
化
相 关 者 利 益 最 大 化
三、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
筹资管理目标 投资管理目标 营运资金管理目标 利润分配管理目标
四、财务管理体制
(一)一般模式
集权型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
于总部,各所属单位听其指令。 分权型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 所属单位。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
(二)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企业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企业的规模效益 、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集权与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对 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