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分析
生物反馈治疗对康复期戒毒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对康复期戒毒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谢文;张景明;杜荣荣;邢小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身体康复期戒毒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处在身体康复期的戒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心理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后,应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评,比较2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SCL-90量表总分以及项目因子分的改善好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康复期戒毒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积极作用.【期刊名称】《浙江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13)003【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戒毒;心理护理;生物反馈治疗;康复期【作者】谢文;张景明;杜荣荣;邢小珍【作者单位】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定海316000;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定海316000;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定海316000;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定海3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进行有意识地“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1]。
身体康复期戒毒患者是指已完成生理脱毒期的戒毒人员,处于该期的患者身体素质正在逐步恢复与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导致身体和精神系统的严重损害,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存在各类心理健康问题。
有研究表明,戒毒患者在脱毒之后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抑郁、焦虑、失眠、易激惹等[2]。
因此,在帮助吸毒患者戒除毒瘾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心理治疗十分重要。
本研究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康复期戒毒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选自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入所的戒毒患者。
入组标准: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的诊断标准;入所时间≥90天,已完成入所后的生理脱毒期,无其他躯体疾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
康复治疗是戒毒治疗的三个阶段(脱毒

二、长期服用拮抗药物 长期服用纳曲酮,用阿片受 体拮抗剂长期对抗心理依赖,以 达到抗复吸的目的。
15
使用方法: 1、口服方法 (1)每日一次,50mg/每次 (2)隔日一次,100mg/每次 (3)3日一次,150mg/每次 据报道,能坚持用纳曲酮有效 预防半年以上的人数仅占用药人数 的20%左右。
36
昆明市的戒毒方法被联合国禁 毒署和国内外同行及新闻媒介誉为 “昆明戒毒模式”。2006年以来, 戒毒所开展了留所就业人员创建 “和谐家园”的活动,并建成了 “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学员就业 技能培训中心”,为戒毒人员回归 社会搭起了桥梁。
37
2、开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 开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相继推出 了“安全岛”戒毒康复回归计划和 “雨露社区”计划。“安全岛”计划 是为戒毒期满又无力回归社会的出所 人员制定回归计划、提供基本生活条 件、劳动岗位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 融入社会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过 渡到社会的“安全岛”。
1
康复治疗是戒毒治疗的三 个阶段(脱毒—康复—回归社会) 中的“康复”环节,是巩固脱 毒治疗效果、治疗心理依赖(脱 瘾)的重要阶段。
2
阿片类成瘾的各种脱毒治疗,实质 上是针对戒断综合征的抗戒断症状治疗。 解决的是生理依赖问题,治疗过后,心 理依赖仍然存在,如不继续进行康复治 疗,依赖行为就未得到矫正,再加上稽 延性戒断症状的困扰以及吸毒环境的影 响,普遍出现很高的短期复发率,极易 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再戒-再复吸” 这种循环模式。
32
社会回归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1)建立社会监督管理机制; (2)培养就业技能; (3)解决就业问题; (4)多部门共同管理,解决各种 生活问题。
33
目前各部门在这方面是做了很 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特 别是这些年公安部门的强制隔离戒 毒所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建设工作。
教育矫治案例分析:利用中心疗法帮助戒毒人员张某走出自卑阴影的案例

【案例背景】戒毒人员张某体格壮硕,性格内向腼腆,形成强烈反差。
入所一年来,他积极配合民警工作,服从管理,但沉默寡言,在组里也默默无语,常常受到组里其他戒毒人员的欺负,多数时候忍气吞声。
近期,他和班组长起了争执,整个人彻底崩溃,身体僵硬、情绪紧张、满头大汗,处于应激状态。
矛盾解除后,张某状态一直无法恢复平静,在心理专职民警的帮助下才得以缓解。
【案例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张某,男,30岁,大专文化。
毕业后,父亲帮他安排了工作。
原本在别人眼中张某是很幸运的人,一切都很顺利,但他很难开心起来。
张某是个极度自卑的人。
他的父亲整日酗酒,对他非常严厉。
张某的童年经历对他性格的塑造有很大关系。
他从小在家就不敢大声说话,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对父亲充满了恐惧。
到了上学期间,碰到领导、老师心砰砰直跳,遇到性格强势的同学欺负他,也是默不作声,无任何反抗情绪。
工作后,张某依然没有走出父亲的阴影。
因为工作是父亲安排的,他对父亲一直是言听计从。
时间久了,压抑的状态得不到良性释放,最终张某误入歧途,沾染上了毒瘾。
二、方案制定(一)问题探索阶段咨询师根据张某起冲突的事件为切入点,与他进行交流谈话,挖掘情绪变化的根源。
张某认为,自己性格懦弱,但不和任何人发生冲突,也很少与人交流。
常常招到别人的冷眼,组里的人也欺负他。
内心很气愤,但性格软弱的他,总是下意识的选择忍气吞声。
这次与班组长起冲突,也是积怨已久,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再不爆发自己就要疯掉了。
咨询师抚平张某情绪的同时,在张某的表述中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案主自幼性格孤僻,人际关系较差。
问题持续时间长,有泛化现象,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具体表现为:1、自我心理暗示。
童年的成长经历给案主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与普通孩子的不同,总觉得别人瞧不起他。
2、有一定社交障碍。
案主平时不与人主动交流,性格内向,在人多的场合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与人交流时表现出胆怯和畏缩。
3、实践能力较差。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摘要目的探索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选择选取西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225(男性200名,女性25名)名戒毒人员为调查对象,并且以这225名戒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其抑郁和焦虑情况,最后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本次调查戒毒人员抑郁评分(50.47±9.84)和焦虑评分(48.90±10.47)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强制隔离戒毒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的注重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并且定期的和戒毒人员进行心理沟通,给予戒毒人员一定的心理护理,这样有助于缓解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压力,减轻隔离戒毒人员抑郁焦虑等症状,这样有利于帮助隔离戒毒人员戒毒。
关键词: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护理论文类型:理论研究I目录1绪论 (1)1.1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1.3关键词及定义 (2)1.4文献回顾 (2)2研究设计 (4)2.1一般方法 (4)2.2研究方法 (4)2.3统计学方法 (4)2.4研究步骤 (4)3研究结果 (6)3.1戒毒人员抑郁状况 (6)3.2戒毒人员忧虑情况 (6)4讨论 (7)5推论及建议 (8)5.1推论 (8)5.2建议 (8)5.2.1纠正错误认知,强化自信训练 (8)5.2.2矫治自私思想,引导换位思考 (9)5.2.3心理护理 (9)5.2.4健康教育 (9)致谢 (11)参考文献 (12)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3)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3)I I1绪论1.1背景及意义吸食毒品是国际重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人身体健康,危害家庭,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自身而言,毒品的危害是非常大,过量使用药物或过长时间用药产生对身体有害的影响,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
心理矫正对戒毒者康复的作用

心理矫正对戒毒者康复的作用一、心理矫正在戒毒康复中的重要性心理矫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对于戒毒者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成瘾不仅是一个生理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戒毒者在戒毒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戒断反应,还要应对心理上的诸多挑战。
因此,心理矫正在戒毒康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1 心理矫正的定义与作用心理矫正是指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帮助戒毒者调整心理状态,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促进其戒毒成功和康复。
心理矫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戒毒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成瘾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 缓解戒毒者在戒毒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
- 增强戒毒者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感。
- 促进戒毒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1.2 心理矫正的方法与技术心理矫正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戒毒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其摆脱成瘾行为。
- 动机增强疗法:通过增强戒毒者的内在动机,激发其戒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戒毒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为戒毒者提供一个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
- 团体治疗:通过团体互动和团体支持,增强戒毒者的归属感和社交能力。
二、心理矫正在戒毒康复中的应用心理矫正在戒毒康复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干预和治疗。
以下是心理矫正在戒毒康复中的具体应用:2.1 戒毒初期的心理矫正在戒毒初期,戒毒者往往会经历强烈的戒断反应和心理不适。
此时,心理矫正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戒毒者缓解戒断反应带来的痛苦,增强其戒毒的信心和决心。
具体措施包括:-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帮助戒毒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 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戒毒者认识到自己的成瘾行为,并逐步改变其认知和行为模式。
- 进行动机增强疗法,激发戒毒者的内在动机,增强其戒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4年戒毒所民警个人总结范文6篇

2024年戒毒所民警个人总结范文6篇篇1一、引言作为戒毒所的一名民警,我在过去的一年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致力于维护场所安全稳定,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
本报告将对我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场所安全管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始终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场所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戒毒所的安全稳定。
我参与了日常安全检查,对场所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同时,我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 人员管理在人员管理方面,我负责对戒毒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生活、学习和康复等方面。
我积极与戒毒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我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康复训练与帮扶在康复训练方面,我积极参与组织戒毒人员参加康复训练活动,包括体育锻炼、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戒毒人员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控能力,为重返社会做好准备。
4. 执法工作作为民警,我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对戒毒人员进行管理。
我参与了执法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确保了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三、工作亮点及创新1. 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注重加强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戒毒人员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 家属参与帮扶模式创新为了更好地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我积极与家属沟通合作,探索家属参与帮扶的模式。
我组织家属参与慰问、亲情帮扶等活动,增强戒毒人员的家庭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工作压力较大由于戒毒所工作的特殊性,我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我将继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2. 知识水平有待提升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有待提升。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开展和进步,毒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对待毒品问题的处理中,强制隔离戒毒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然而,这个过程中,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的了解和矫治对策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针对这些特征的矫治对策。
一、心理行为特征在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中,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表现出一些特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依赖心理戒毒人员对毒品有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难以抑制对毒品的渴求,思维固定在毒品上,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其他事情。
这种依赖心理导致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经历着强烈的内心斗争。
2. 悔过心理很多戒毒人员在其自愿或被迫接受戒毒治疗后,会生成一种悔过心理。
他们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和毒品带来的后果,渴望重新获得正常的生活。
然而,这种悔过心理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
3. 心理逃避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戒毒人员常常表现出心理逃避的行为。
他们逃避与其他戒毒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交流,尽量回避真实的自我。
心理逃避不仅增加了戒毒人员的挫败感,还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对治疗过程的反感。
4. 自卑感戒毒人员在接受戒毒治疗时,常常会因为自己曾经的行为产生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可以是源于他们对自己的否认,也可以是来自社会对戒毒人员的歧视和排斥。
自卑感会影响戒毒人员的情绪和自尊心,对戒毒治疗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矫治对策面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矫治对策。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矫治对策:1. 心理辅导戒毒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心理行为特征,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戒毒人员建立积极的心理支持系统,增强他们对戒毒治疗的信心。
2. 情感支持戒毒人员在戒毒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他们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这可以通过与父母、家人、朋友或其他戒毒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
情感支持可以帮助戒毒人员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增强他们的戒毒意愿。
吸毒康复人员谈话记录内容

吸毒康复人员谈话记录内容
以下是吸毒康复人员谈话记录的一般内容:
1. 个人背景: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职业等,以便了解和评估个体情况。
2. 吸毒史:记录吸毒者开始吸毒的时间、种类和频率,以及是否曾戒毒和复吸的情况。
3. 动机和目标:了解吸毒者想要戒毒的原因和动机,以及设定的戒毒和康复目标。
4. 心理状况:诊断吸毒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
5. 康复历史:记录吸毒者是否曾接受过康复治疗和戒毒计划,以及这些尝试是否成功。
6. 康复计划:制定个体适合的康复计划,包括戒毒方法、康复措施和辅助疗法等。
7. 支持系统:评估吸毒者身边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康复组织或专业辅导人员等。
8. 康复过程:跟踪吸毒者的康复进程,包括戒毒症状、康复活动和康复效果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
9. 康复需求:了解吸毒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以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10. 康复后计划:讨论吸毒者康复后的生活安排和自我管理技巧,以确保持续的康复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一般记录,具体的谈话记录内容将根据吸毒者的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戒毒所工作人员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8篇

戒毒所工作人员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8篇篇1一、引言作为戒毒所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的重任。
XXXX年上半年,我所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高戒毒人员矫治质量这一核心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XX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戒治人员接收与管理上半年共接收戒毒人员XX名,全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分类和安置。
制定并完善了戒毒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康复辅导与教育(1)心理康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针对戒毒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提高其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控力。
(2)职业技能培训: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戒毒人员提高就业技能,为其重返社会做好准备。
(3)法制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戒毒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预防再次违法犯罪。
3. 医疗与健康教育加强医疗管理,确保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戒毒人员的健康素养。
4. 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加强场所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确保场所秩序井然。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家属沟通与社区合作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戒毒人员家庭情况,争取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积极开展社区合作,拓展戒毒人员的社会资源,为其重返社会提供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师资力量不足:在康复辅导与教育培训方面,师资力量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 活动场地有限:当前活动场地有限,无法满足戒毒人员多样化的康复需求。
需争取上级支持,扩大场所规模。
3. 信息化建设滞后:在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康复辅导与教育培训质量;2. 争取上级支持,扩大场所规模,满足戒毒人员多样化的康复需求;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4.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管理,确保场所安全稳定;5. 加强与家属和社区的沟通合作,共同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
戒毒所年底工作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戒毒所全体民警职工紧紧围绕戒毒工作这一核心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实现戒毒工作新突破。
现将我所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过去的一年,我所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戒毒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所党委高度重视戒毒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我所还成立了戒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深化戒毒教育,提高戒毒质量(1)加强戒毒教育。
我所始终把戒毒教育作为戒毒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戒毒人员的法制观念、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强化戒治管理。
我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戒毒人员的日常管理,确保戒毒场所安全稳定。
同时,我所还加强了对戒毒人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戒毒信心。
3. 优化戒毒环境,提升服务质量(1)改善戒毒场所环境。
我所加大投入,对戒毒场所进行改造提升,优化戒毒环境,提高戒毒人员的生活质量。
(2)提升服务质量。
我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戒毒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民警素质(1)加强政治建设。
我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民警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队伍忠诚可靠。
(2)加强业务培训。
我所定期组织民警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强化纪律作风。
我所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队伍廉洁自律。
二、工作亮点1. 成功戒毒人数逐年增加。
过去一年,我所成功戒毒人数达到XXX人,同比增长XX%。
与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属的座谈会议记录

《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属座谈会议记录》一、前言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毒品问题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对于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属而言,如何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困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我特别组织了一次座谈会议。
以下是会议记录及我对此的理解与观点。
二、座谈会议记录1. 戒毒康复人员的内心挣扎:他们在戒毒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助,对未来充满焦虑和不安。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2. 家属的心理压力:家属在戒毒康复过程中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3. 康复人员的社会融入需求:戒毒康复人员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理解和支持,他们渴望重新融入社会,重拾新生。
4. 家庭关系的重建:在戒毒康复过程中,家庭关系往往备受冲击,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重建家庭和谐。
5. 康复教育和支持的需求:戒毒康复人员和家属渴望得到更多的康复教育和支持,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戒毒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对于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属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重拾新生。
四、总结与回顾康复人员及家属的座谈会议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心灵的窗户。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内心挣扎和求助,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为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属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重新走向光明。
五、结语戒毒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让他们重新拥有美好的未来。
愿每一个戒毒康复人员都能重获新生,重新融入社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六、提供更多的康复资源和服务在座谈会上,除了戒毒康复人员和家属的内心挣扎和需求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是康复资源和服务的不足。
在当前,虽然社会对戒毒康复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康复资源和服务的投入仍然不足。
把积极和快乐还给自己——不良嗜好“吸毒”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心理治疗对策6

把积极和快乐还给自己——不良嗜好‚吸毒‛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心理治疗对策蒋平、张彦芬吸毒,是当今困扰全球的社会公害。
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也是一个很不愿意说但又不得不说的话题。
然而,近些年来,沾染毒品的现象却日趋严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们面对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不良嗜好,以及如何判断引起此类嗜好的心理依赖性的强弱,我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当我们了解了医学、心理学的治疗方法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就不难改正自己和他人的不良嗜好了。
而病态社会心理的自我治疗和调适,将使自己更加正确地适应社会和环境,这是在一个人口流动极大的时代,人人都需要掌握的重要课题。
一、关于毒品(不做讲解)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毒品。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具有药物依赖性的物质都属于毒品的范畴。
对毒品狭义的理解则是因社会、文化、地区和时代而异,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属于毒品的在另一文化背景下则可能不属于毒品。
一般而言,具有药物依赖性的药物用于非药物用途时属于毒品,比如医学上常用的一些精神类药物用于非医学途径时就属于毒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药物依赖性是毒品的本质特征。
(一)、毒品的分类根据毒品的药理特性,可将常见的有害而易于成瘾的药物分为四大类。
1、鸦片类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杜冷丁等,既有天然产品,又有半合成或全部人工合成的产品。
医疗上主要用于镇痛。
2、镇静催眠类如苯巴比妥类药,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和抗焦虑。
3、兴奋剂类包括可卡因、咖啡咽、苯丙胺及得它林等,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振奋精神,产生欣快感。
4、致幻剂类也称拟精神病药,使用后产生类似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如产生幻觉、片断的妄想及相应情绪、行为的改变,包括大麻、麦角二乙酰胺等。
(二)、各类药物成瘾的临床表现及阶段各类药物成瘾的临床表现不完全一样,但吸毒成瘾的过程大致相同,一般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指从第一次用药到依赖现象开始产生,主要表现为药物的即时效应,也可因过量作用而导致急性中毒。
毒品中的心理学及对吸毒者的治疗

毒品的分类
(二)可卡因类:
包括可卡因和克赖克,由生长于南美的 灌木古柯加工提取而成。其短期作用可使滥 用者思维敏捷、抑制食欲、睡眠减少、心率 加快和呼吸困难,大量时易起偏执观念、刻 板动作和冲动行为。此类药物的精神依赖性 非常强,耐受性形成非常迅速。
毒品的分类
(三)安非它明类:
包括苯丙氨、甲基苯丙氨、亚甲基二氧 基甲基苯丙氨(MDMA)、利他林、匹莫林等 ,这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中枢兴奋作 用,使用后引起高度警觉、注意力集中、活 动增加、睡眠减少、食欲抑制、心慌和血压 增高等。MDMA等还可以使滥用者出现幻觉。
怎样对吸毒者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康复是在完成脱毒过程中,以身体康 复、隔绝毒源的环境为基本条件,主要包括 心理自救意识的导入、恢复良性习性与不良 行为的矫治、回归社会及家庭三部分。
怎样对吸毒者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自救意识的导入是针对戒毒者的心理 意识、生活状态与习惯特点,以教学的方式 对戒毒者进行相关心理知识灌输,启发戒毒 者的自救意识,奠定心理康复的心理环境。
成瘾的原因
毒品的成瘾性,表现在吸毒者对毒品的生 理依赖上,成为躯体依赖;表现在心理对毒 品的依赖上,医学上称之为心理依赖,或“ 想瘾”、“心瘾”。即吸毒者即使在消除了 毒品的戒断反应后,仍无法忘怀毒品带给他 们的美妙感觉和异常欣快感。他们对毒品心 理上的欲望和渴求,往往超过生理上所承受 的痛苦。于是很多人在戒断后,又复吸毒品 ,复吸率达到95%以上,全世界都无例外。
毒品的分类
毒品的分类
(一)阿片类:
包括海洛因、吗啡、阿片、度冷丁、可 待因、美沙酮、盐酸二氢埃脱啡等,阿片是 由罂粟未成熟的浆果中直接提取或用提取物 加工而成。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镇静、和 致欣快作用。反复使用既可引起躯体依赖又 可引起精神依赖,而且可以引起很高的耐受 性,一但成瘾治疗非常困难。
居委会戒毒康复帮教工作总结5篇

居委会戒毒康复帮教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本年度,我居委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戒毒康复工作的号召,全面落实帮教措施,致力于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实现康复目标。
本报告旨在总结本年度戒毒康复帮教工作的实施情况、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规划。
二、工作内容概述1. 组织架构建设:成立戒毒康复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 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禁毒宣传周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禁毒知识。
3. 戒毒人员登记与评估:对辖区内戒毒人员进行登记,建立个人档案,定期进行评估,了解康复情况。
4. 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组织心理专家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戒毒信心。
5. 康复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为戒毒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6. 志愿服务与关怀:组织志愿者为戒毒人员提供生活上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三、重点成果1. 成功帮助XX名戒毒人员重返社会,戒毒期间表现良好。
2. 举办XX场职业技能培训班,XX名戒毒人员获得相关证书。
3. 开展心理疏导活动XX次,有效缓解戒毒人员的心理压力。
4. 宣传教育活动覆盖人数达到XXXX人次,提高了居民对禁毒工作的认识。
四、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 问题:部分戒毒人员对康复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解决方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戒毒康复工作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问题:戒毒人员就业难。
解决方案: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协调社会资源,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3. 问题:志愿者力量不足。
解决方案:扩大志愿者招募范围,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五、自我评估/反思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还需加强力度,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心理治疗技术在戒毒康复中的应用

2832017.05医苑纵横心理治疗技术在戒毒康复中的应用代 俊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区看守所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摘 要】毒瘾难戒关键是心瘾难戒,实践证明单独依靠药物治疗、法治教育是难以激发吸毒者戒毒的毅力和决心的,将心理治疗技术应用到戒毒康复中对矫正吸毒者的行为和重塑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当前戒毒康复教育所存在的缺陷作为切入点,阐述心理治疗技术应用的意义,最后提出完善心理治疗技术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心理治疗技术;戒毒康复;应用实践证明我国戒毒工作的早期脱毒率基本达到100%,但是随着步入社会后重复吸毒率达到95%以上,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戒毒者复吸问题是当前戒毒工作的重要内容。
戒毒者之所以在吸毒主要是因为其心理渴求以及人格缺失的精神依赖驱动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戒毒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戒毒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将心理治疗技术应用到戒毒康复中是戒毒过程的重要环节。
1 心理治疗技术在戒毒康复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吸毒属于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具有复杂的心理学、生物学以及社会学病因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已经建立完善的戒毒体系,但是仍然存在高发的复吸现象,追其原因不外乎是戒毒者的心理精神仍然依赖于毒品,因此彻底帮助吸毒者戒毒的关键就是解决其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治疗技术在戒毒康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吸毒者树立信心。
长期以来我国戒毒工作重视生理方面的戒毒,而忽视吸毒者心理问题,而心理治疗技术则是从心理教育入手,通过系列的教育模式提高戒毒者戒毒的信念,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格品质;其次心理治疗技术应用为戒毒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目前我国戒毒工作面临巨大的困境,如何彻底消除吸毒者的毒瘾,避免其复发是戒毒康复工作的重点,而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戒毒工作质量,完善戒毒工作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改变了以往的侧重生理戒毒导致的高复吸现象的出现。
2 心理治疗技术在戒毒康复中应用的具体对策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通过开展心理自求意识的导入培养吸毒者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从内心深处杜绝毒品,以此恢复良性习性和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以此回归到社会家庭中。
分析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

分析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作者:张凇来源:《法制博览》2017年第03期摘要:吸毒人员对于毒品依赖主要是心理和生理方面,经过实践发现,生理方面想要戒除毒瘾并不是十分困难,心理方面对于毒品渴望也就是心瘾,想要戒除十分困难,同时能够将人重复拖进重复吸毒这个恶性循环当中。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当中的作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心理矫治;戒毒康复;工作;作用中图分类号:D6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8-0265-01作者简介:张凇(1986-),男,汉族,天津人,本科,就职于天津市梅江强制隔离戒毒所,研究方向:戒毒矫治。
吸毒人员心理矫治属于戒毒康复工作当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戒毒康复工作当中的实际情况不是很理想,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心理矫治在康复工作当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因此,下面进一步阐述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
一、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一)给康复工作增加全新理念和思路心理矫治理念,能够建立治疗工作者和戒毒人平等相信和接受这些良好的关系,树立戒毒人员主体观念,尊重和理解以及关爱和依赖戒毒工作者,注重主体作用,这对于戒毒康复工作者慢慢重拾做人的尊严,增强重回社会的信息,塑造人生勇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些均是药物治疗没有办法解决的。
(二)给戒毒提供合理的方式和渠道治疗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和政治宣传以及劳动教育去激发吸毒人员的毅力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合理的治疗,摆脱毒品对于神经以及精神方面的损害。
更加主要的是将吸毒者人格以及行为习惯当作切入点,实施行为矫正,重新塑造人格,慢慢训练,训练一定要利用合理的心理治疗以及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才能实现目标。
(三)整合道德和劳动教育提升治疗效果吸毒人员心理治疗直到现在依然属于一个新课题,我国大部分戒毒机构仅仅注重医学治疗或者是生理方面摆脱毒瘾,或者是利用单纯思想及法治教育,还有劳动的方式。
2024年上半年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总结样本(2篇)

2024年上半年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总结样本一、工作概述2023年上半年,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以打击毒品犯罪为主线,以戒毒康复为核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吸毒人员的成功戒毒率明显提升,康复率也有所增加,有效防控了毒品的传播和滋生,为社区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工作亮点1. 高效的戒毒康复工作流程通过与上级司法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深入沟通,我们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戒毒康复工作流程。
从戒毒人员的接收、评估到戒毒康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再到康复人员的跟踪和辅导,全程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机制,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多种形式的戒毒宣传活动为了增加对社区吸毒人员的戒毒康复意识,我们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戒毒宣传活动。
包括社区演讲、海报展览、宣传册发放等,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加强了社区居民对毒品的认识,提高了防控意识。
3. 加强社区戒毒康复师资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戒毒康复的质量和水平,我们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戒毒康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在康复工作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加康复成功的机会。
三、工作不足1. 沟通协调不够顺畅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需要与多个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然而,由于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协调困难,工作进展缓慢。
2. 康复辅导的持续性不足康复辅导是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康复人员的心理和生活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戒除毒瘾。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康复辅导的持续性不足,影响了康复效果。
四、工作改进措施1.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为了解决沟通协调不顺畅的问题,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作为重要任务。
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各项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 完善康复辅导机制为了提高康复辅导的持续性和效果,我们将完善康复辅导机制作为重点工作。
戒毒康复人员复吸原因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戒毒康复人员复吸原因心理分析及其对策【摘要】戒毒康复人员复吸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的心理原因,并分析社会环境、心理依赖、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缺乏心理支持等因素对复吸的影响。
在提出了预防和干预复吸的对策,强调加强心理辅导和支持的重要性,以及提升个体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分析复吸原因和制定有效对策,有望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更好地走上康复之路,避免再次陷入毒瘾的泥淖。
【关键词】戒毒康复、复吸原因、心理分析、社会环境、心理依赖、压力、自我控制、心理支持、预防、干预、心理辅导、心理素质、应对能力。
1. 引言1.1 戒毒康复人员复吸问题的严重性戒毒康复人员复吸问题的严重性在当前社会中备受关注。
随着各种毒品滥用问题的日益突出,戒毒康复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复吸现象却时有发生,给戒毒康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复吸不仅令康复人员自身陷入泥沼,更可能对社会稳定和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复吸行为会导致个体身心健康受损,甚至可能再次卷入犯罪行为等不良社会影响。
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复吸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预防和干预复吸具有积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复吸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才能更好地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帮助康复人员实现戒毒康复的目标,走上健康、积极的生活轨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戒毒康复人员复吸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个体健康的严重隐患。
本文旨在通过对戒毒康复人员复吸原因的心理分析,探讨社会环境因素对复吸的影响,揭示心理依赖和压力因素、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影响以及缺乏心理支持和帮助等方面的内在因素。
并结合前沿心理学理论,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复吸的对策,加强心理辅导和支持的重要性,提升个体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为戒毒康复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本研究不仅可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康复机构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增进社会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助力戒毒康复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分析

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分析吸毒人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心理出现了障碍或变异。
在很多的国家,吸毒人员首先被视为精神戒毒人员,从这一角度上说,吸毒人员既给社会造成了危害,同时又是毒品的受害者.在毒品戒断期间,戒毒人员的身体初步得到了恢复,认知的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也比吸毒时有较大改善。
但是,由于戒毒综合症的出现,再加上有些人多次戒毒失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戒毒人员在心理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认知方面的方面:戒毒期间是戒毒人员心理活动最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最强烈的时期,这些内心矛盾使得戒毒人员常处于感情的漩涡中。
我们常看到不少戒毒人员在戒毒初期很短时间内就戒断了生理上的毒瘾,当他们为自己取得成绩沾沾自喜、对前途充满信心时,却听到充斥于戒毒场所的“毒瘾易除、心瘾难戒"、“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等论调;看到“二进宫"、“三进宫”、“多进宫”吸毒人员的泛滥后,有很快陷入了沮丧、失落的情绪之中.正是因为戒毒人员缺乏正确的认知方式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不善于进行自我调控,对挫折和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和能力准备,从而容易对戒毒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到无能为力,以致进一步加深心理失衡及心理变异。
二、人格方面的特点戒毒研究表明,大部分吸毒人员在吸毒前就已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其人格特征表现为非积极进取,缺乏激情,缺乏社会交往和逃避现实.他们吸毒后,因受社会、家庭对戒毒人员负面评价的影响,在就业、交友、婚姻、经济等方面面临巨大的阻力,进而引发和加剧吸毒人员情绪、人格等方面的不良状况,刺激他们对毒品的渴求,并使他们借助毒品麻醉自己已暂时摆脱眼前的困境。
当他们承受社会、家庭及周围环境的负面评价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从无奈、自卑、逃避、封闭的心理转化为对社会和家庭的不满、仇视、报复等心理,逐渐发展成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调查显示,吸毒人员都具有意志力薄弱、行为退缩、缺乏信心等回避型人格特征,其抑郁、焦虑等神经症状表现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分析
吸毒人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心理出现了障碍或变异。
在很多的国家,吸毒人员首先被视为精神戒毒人员,从这一角度上说,吸毒人员既给社会造成了危害,同时又是毒品的受害者。
在毒品戒断期间,戒毒人员的身体初步得到了恢复,认知的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也比吸毒时有较大改善。
但是,由于戒毒综合症的出现,再加上有些人多次戒毒失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戒毒人员在心理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认知方面的方面:
戒毒期间是戒毒人员心理活动最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最强烈的时期,这些内心矛盾使得戒毒人员常处于感情的漩涡中。
我们常看到不少戒毒人员在戒毒初期很短时间内就戒断了生理上的毒瘾,当他们为自己取得成绩沾沾自喜、对前途充满信心时,却听到充斥于戒毒场所的“毒瘾易除、心瘾难戒”、“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等论调;看到“二进宫”、“三进宫”、“多进宫”吸毒人员的泛滥后,有很快陷入了沮丧、失落的情绪之中。
正是因为戒毒人员缺乏正确的认知方式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不善于进行自我调控,对挫折和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和能力准备,从而容易对戒毒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到无能为力,以致进一步加深心理失衡及心理变异。
二、人格方面的特点
戒毒研究表明,大部分吸毒人员在吸毒前就已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其人格特征表现为非积极进取,缺乏激情,缺乏社会交往和逃避现实。
他们吸毒后,因受社会、家庭对戒毒人员负面评价的影响,在就业、交友、婚姻、经济等方面面临巨大的阻力,进而引发和加剧吸毒人员情绪、人格等方面的不良状况,刺激他们对毒品的渴求,并使他们借助毒品麻醉自己已暂时摆脱眼前的困境。
当他们承受社会、家庭及周围环境的负面评价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从无奈、自卑、逃避、封闭的心理转化为对社会和家庭的不满、仇视、报复等心理,逐渐发展成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调查显示,吸毒人员都具有意志力薄弱、行为退缩、缺乏信心等回避型人格特征,其抑郁、焦虑等神经症状表现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吸毒人员性格孤僻、多疑、抱怨、自私,再加上其反社会型人格特点,使他们难以适应戒毒场所环境,难以与其他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吸毒人员遇事缺乏理智,易走极端,很难接受戒毒场所工作人员的教育,有时甚至强烈抵制和对抗。
三、情绪方面的特点
由于戒毒人员具有特殊的心理问题,其情绪、情感也不同于常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不稳定。
戒毒人员入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理脱瘾及康复治疗,其吸毒初期的各种不适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基本消失。
但由于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容易出现焦躁的情绪,个人情绪极不稳定。
而且由于海洛因、鸦片等阿片类和大麻类毒品能够在一定
情况下产生欣快感,虽然他们在教育改造过程中难以获得毒品,可一些特定因素仍会唤起他们对毒品的感受,其对毒品的心理渴求将长期存在。
(2)丧失生活信念,自尊心弱。
吸毒人员在吸毒后,往往被家庭和社会厌弃,或婚姻破裂,或同朋友分手,或就业无望。
这些因素造成戒毒人员明显的负性情绪,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不抱有希望,缺乏重新生活的勇气,情绪低落,逃避现实,对自己估价过低,感觉无能等。
这些负面情绪对戒毒人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它们有可能是戒毒人员丧失戒毒的动力而再次以来毒品。
(3)孤僻、多疑、易抱怨。
多年的吸毒、戒毒经历以及心理的变异和人格的改变往往使戒毒人员失去了亲人、朋友的信任和关爱,使得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多疑、孤僻的性格,对家庭和亲人情感淡漠,自卑、多疑,对他人失去信任,对事物失去信心和兴趣。
(4)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孤独、空虚,思维混乱,易于发怒;敌对性和攻击性增强;情感脆弱、抑郁,经受不住挫折。
(5)追求即时的满足,缺乏羞耻感,伦理道德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