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勤建学校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2024.9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显示,近年发掘的一座陶寺文化大墓中一具船型木棺安放在墓室底部正中,并且棺椁周围散布着猪牛羊以及陶器、骨箭头、木弓、玉器甚至奴隶等陪葬品。

由此可以看出( )A.陶寺遗址中墓穴陪葬品丰富 B.当时已经出现阶级分化C.当时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D.陶寺居民手工技术较为高超2.周昭王时期,周天子连续南征,周疆域向南大幅度扩张,直抵汉水。

在周昭王、周穆王时期,周又在汉水以北建立了一批诸侯国,称为“汉阳诸姬”,到宣王时期,周又对“汉阳诸姬”进行了强化管理。

西周的这些举措客观上( )A.遏止了楚国扩张 B.促进了文化传播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刺激了诸侯争霸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的“商业新城市”,如图中的中山、临淄、邯郸、安邑、洛阳、咸阳、大梁、郢等。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城市的出现与繁荣( )A.促进区域内经济的交流 B.有助于南北文化的互补C.形成义利并重的价值观 D.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4.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田亩数征税。

公元前538年,郑国子产以丘为单位按田征发军赋。

井田制破坏和新赋税的推行( )A.源于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B.标志着周朝制度陷入全面瓦解C.导致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 D.表明以土地为标准的税制确立5.战国时期的部分秦简中,户主名前均冠以“荆”,表明其为荆地遗民;秦统一后,六国遗民通过重新登记户籍,成为“新黔首户”,已然不见“故六国”的标记。

这是因为秦朝( )A.推行严刑峻法 B.移民地位低下 C.强化国家认同 D.户籍体系成熟6.秦统一后,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

汉初“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无)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这说明秦汉时期(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趋于合理 B.对地方治理方式存在认知分歧C.郡县制度削弱了皇帝的权力 D.分封制有利拱卫王室以安天下7.西汉初年,汉朝的政治方针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较多采取无为而治,配合人民自然的动向,采取较为宽松的政治政策。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深圳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历史学科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答案,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观察下面图片,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出土的甲骨文楔形文字玛雅文字A.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B.所代表的区域文明均来自大河流域C.所代表的区域文字具有同源性D.反映了世界各地文明多元一体特点2.春秋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车”、“求金”、“告饥”,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国的摆布,周襄王也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这反映出当时()A.等级制度名存实亡B.尊卑观念土崩瓦解C.权力秩序受到冲击D.礼乐制度难以为继3.文景时期,深受“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理念的影响,许多官吏断狱从轻,“刑罚大省”,以至于“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断狱数百,几致刑措”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汉初的司法实践()A.体现司法审判的公正理性B.契合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C.彰显以德治国的政治智慧D.沿袭秦朝司法的基本理念4.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了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

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5.前秦苻坚曾下诏,欲以谢安为吏部尚书,以桓冲为侍中,并为他们在长安修建邸第。

广东省2020届高三(上)周考历史试卷(Word版 含解析)

广东省2020届高三(上)周考历史试卷(Word版 含解析)

2020届高三(上)周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2.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这表明他主张()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 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3.《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

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由此可知()A.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会进步B.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C.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D.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4.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

这表明,当时儒学()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5.《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6.在宋代理学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

这是因为()A.理学家以孔子儒学为正宗B.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C.佛教思想影响了理学形成D.荀子主张把握自然规律7.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广东省2021版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C卷

广东省2021版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C卷

广东省2021版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

”这句话直接反映了()A . 男耕女织B . 精耕细作C .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 .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2. (2分)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刀等,计179件。

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 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 .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C . 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D .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己已形成3. (2分)(2020·河北模拟) 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先进技艺的运用促使服装面料、色彩以及图案有了新的发展,为服饰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前提,一时间形成了北方服饰仿效南方尤效秦淮的情况,改变了原来四方服饰仿京城的局面。

据此可推知()A . 北方政治中心的辐射力不断下降B . 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差距日益缩小C . 江南地区产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D .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4. (2分)(2017·辽宁模拟) 东汉时期,政府把国有的荒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农民在最初几年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后,就要向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赋税,并承担其他义务。

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 治理流民问题B . 防止小农破产C . 缓解土地兼并D . 增加财政收人5. (2分) (2019高一下·晋中月考)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段考(一) 历史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段考(一) 历史试题(含解析)

东莞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段考(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辏”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视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结构。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B.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C.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D.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2.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

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

”“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

“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3.图1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

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

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

据此可知,该画像砖图1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4.东汉时期,以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为特征的大土地所有制田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闭门自市”的农工商相结合的经济现象。

这一现象A.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B.加强了城乡经济联系C.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D.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5.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

”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

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6.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高门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举。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

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历史说明:本卷共6页,共20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年,周王朝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镇抚殷遗民;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开国元勋太公望于齐,作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镇;封成王之弟唐叔于晋,与居于附近的戎狄部落周旋。

据此可知,分封制A.建立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B.具有移民驻防的作用C.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D.形成森严的等级结构2.《管子·治国》提出“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 《荀子·富国》提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吕氏春秋·任地》提出“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和“五耕五耨(除草),必审以尽”。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普遍推行B.诸侯国之间竞争异常激烈C.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D.家庭式劳作方式得到推广3.汉代皇帝把自己当作民“父”,把百姓看作“子”民,以一家之长的身份,推行各种政策措施,同时强调百姓对“君父”要履行“忠孝”义务;朝廷在选拔官吏时,把“孝”作为重要的标准。

这反映出汉代统治者A.借助伦理加强社会治理B.注重社会风气的整治C.依靠宗族稳固统治秩序D.重视官员的选拔管理4.先秦以来的观念认为,华夏居于中原,是天下的主导,夷狄处于边缘,为华夏的从属。

十六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通常以“中国”“华夏”自居,将东晋斥为“南裔(夷)”。

与此同时,南方政权通过礼制改革,逐步树立“建康”为天下中心的观念,修订了“中国”的地理坐标,以南朝为“中国”。

这些现象有利于A.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B.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奠定统一的社会心理基础D.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5.南宋孝宗时期,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发行了一些地区性的纸币会子,如淮交、湖会等,但又反对没有准备金或准备金不足而盲目发行。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高一上·揭阳月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④掌控地方赋税A . ①②③B . ①②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④2. (2分) (2017高二上·阳东月考) 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B . 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C . “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D . 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3. (2分)(2019·全国Ⅰ卷)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 .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 .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 .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 .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4.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新中国外交一路走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就。

根据图片,下列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不正确的有()A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 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C . 中国不主张与任何大国结盟,愿意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D .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5. (2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中)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九条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但第十一条又规定:“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成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三历史试题卷命题人:审题人: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雕像与西亚地区考古发现的雕像颇为相似,经研究发现,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环纹贝和象牙来自印度洋沿岸和东南亚地区。

这些发现可以佐证先秦时期A.经济重心位于四川B.造型艺术领先世界C.对外贸易高度繁荣D.中外交流范围较广2. 周武王灭商后,对原商统治的地区“复盘庚之政”,对鲁、卫两国要求“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即顺从当地的民俗,奉商之正朔,而以周代法令来约束。

这些措施A.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B.说明周朝因仁义统一天下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3. 东汉顺帝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规定孝廉被推举到中央后,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官职,“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行政文书)”。

这一建议A.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B.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潮C.杜绝了察举制度流弊D.影响了后世选官变迁4.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空中飞舞的神。

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带有男性特征,腰系印度围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

到唐代,飞天已基本女性化,脸形丰满,姿态妩媚,有些飞天头梳唐代妇女流行的双丫髻。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飞天形象的变化说明了A.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趋势B.唐朝丝绸之路推动民族交融C.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较大提高D.敦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5. “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

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

”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最有可能是A.秦咸阳城B.汉长安城C.唐洛阳城D.北宋汴梁城6.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

这些现象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7. 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解析版)

2024届高三历史周考练中国古代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是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判断。

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工具类别数量性别男性墓(29座)女性墓(40座)纺轮117女石斧30男石锛60男石凿140男石刀40男A.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可知,在男性墓中,用于社会生产的石斧、石锛、石凿、石刀大量出现,而女性墓中却没有发现,说明这些生产工具是男性所特有,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C项正确;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在材料中无法判断,排除D项。

故选C项。

2.考古发掘显示,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

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

这些现象A.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B.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C.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D.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9周周测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9周周测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19周周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48分)24.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

这说明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

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

”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古代士大夫,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的信息说明的统治中起到中间作用,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作用,故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儒家思想演变·儒家思想特点26.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

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

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

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反对“耻言理财”的旧传统以及“徒义”是行不通的信息说明古代重义轻利的思想在北宋时期得到贬低,主要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思想观念的改变,故C正确。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二下·安庆期中)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

其意在强调()A . 天子是天下之大宗B . 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C . 天子诸侯均行宗法D . 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2. (2分)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 . 皇帝制B . 三公九卿制C . 郡县制D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 (2分) (2016高一下·湖北期中) 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

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

这一局面的形成()A .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 .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C .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D .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4. (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2分) 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

其条款称:“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决定将洋径派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造房舍及居留之用。

”这一材料主要体现反映()A . 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B . 上海英租界的建立C . 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D . 地方官员擅权误国6. (2分) (2015高一上·德宏期中)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A . 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B . 中国人民不屈斗争C .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D . 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广大地区7. (2分)孙中山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南粤名校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9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南粤名校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9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南粤名校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9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论语•雍也》“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

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 天子权威不断强化C. 对天命神意的批判D. 人文意识逐渐增强2.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

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

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

其意在说明( )A. 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B. 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C. 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全盛奠基D. 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4.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这些体现了( )A. 践行儒学经世致用的思想B. 儒士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C. 确立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D. 北宋儒学呈现基层化趋势5.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全书共六十卷,分十二门: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收养、制造、荒政。

这反映了( )A. 中西农业思想的交汇B. 以农治国的农业生态观C. 农本商末的经济思想D. 农工商皆本的撰写宗旨6.如表是学者对维新时期的重要报刊1-10期进行的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占比政治性文章29.7%政治性文章29.6%政治性文章34%政治性文章41%政治性文章58%A. 西方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B. 政治转型成为国人共识C.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D. 维新变法思想深入人心7.在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太子坡,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曾经是红三军8师驻扎的根据地。

当地一个叫“福”字照壁的墙上,如今依然清楚地写有:“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

这可以用来说明( )A. 北伐战争推动农民革命热情B. 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探索C. 力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中共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8.9.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即: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10月份)(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10月份)(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10月份)1. 《礼记•王制》中记载了西周市场的相关规定:“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据此可知,西周的市场()A. 商品质量高于前代B. 管理规则蕴含诚信原则C. 商品交易规模巨大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3. “药王”孙思邈在谈及行医准则时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

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这反映出孙思邈的行医准则()A. 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B. 彰显了民本主义的色彩C. 蕴含了天人合一的观念D. 体现出阴阳辨证的哲学4. 如表是在辽宋夏金时期有关“中国观”的观点。

据此归纳最为贴切的主题是()A. 国家统一民族共生B. 多元一体国家认同C. 实现汉化民族交融D. 共处华夏友好和平5. 明初三途用人,学校、荐举为盛,相比之下科举地位并不重要。

因实行荐举,“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

由此可知,三途用人()A. 说明八股取士弊端明显B. 有利于政府机构的运行C. 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回潮D. 解决了官吏贪腐的问题6. 清朝统治阶级认为战争的起因是外交处置不当引起的偶然事件,并没有认识到这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必然趋势,也没有认识到战争的失败是由两国全方位差距造成的,而是把战争失败原因归结为“前线将领指挥不力”。

由此可知,这场战争()A. 改变了中国的外贸格局B. 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C. 并未促使清政府的觉醒D.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7. 康有为把孔子说成改革家,怀疑古文献的真实性,在儒家道德的捍卫者眼里不啻是亵渎和异端。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考习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考习题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周考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2.中国先秦某位思想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3.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4.“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1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图2《秦朝疆域图》图3《元朝行省图》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5.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6.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

……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

”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恰当的是( )A.作者在批评东汉舍本逐末的社会现象B.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商业发展的情况C.东汉虽有抑商法令,但经商的人不少D.是当时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7.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

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杞国国君杞桓公朝鲁,《春秋》记载这件事为“杞子来朝”。

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按其封爵应称侯,因其“用夷礼”,故被称为“杞子”。

这个记载表明当时( )A.杞国国君并非华夏族后裔B.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C.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D.宗法秩序得到显著强化2.长沙马王堆汉墓(约为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年表,采用“秦——张楚”的纪年顺序,而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采用“秦楚之际”的纪年表述,但只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而把陈胜列入世家。

东汉班固的《汉书》则将陈胜和项羽都统一编入列传之中。

对此变迁的合理解释是( )A.史家对秦末史实的考证不断接近真实B.司马迁对农民起义军有着同情和认可C.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D.传统史学体例和编年方式逐渐规范化3.段灼曾对晋武帝说“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闭)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据此可知,段灼旨在( )A.剖析选官制度的弊端B.论证士族制度的合理性C.指责中正官徇私舞弊D.认同世袭门阀垄断朝政4.官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以告诫、规劝为主的文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上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

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A . 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B . 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C . 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2. (2分) (2017高三上·泰州月考) 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诗经》:“千耦其転。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府,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反映了()A .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 .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 .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 .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3. (2分)(2016·朝阳模拟) 十六世纪的洲际贸易交往中,作为交换媒介,发挥着扩大活动领域,推动经济发展作用的是()A . 白银B . 铜钱C . 英镑D . 丝绸4. (2分) (2018高一下·沭阳期中) 《汉书·贡禹》里记载:“故时齐三服官(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汉少府属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材料中“三服官”和“三工官”是属于()A . 官营手工业B . 民营手工业C . 家庭手工业D . 工场手工业5. (2分)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

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

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

”这说明汉代()A . 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B . 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C . 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D . 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6. (2分) (2020高二下·海口开学考) 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

这反映出当时()A . 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 . 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C . 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 . 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7. (2分)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一书,发现这么一段材料:“他虔诚地研究人的良心,希望在良心里找到正义和行善的义务;他以为真理高于习俗,正义高于法律;他使道德脱离宗教。

如果我们认识到那时雅典社会的宗教习俗,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不为民众所喜爱,为什么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

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

”该学生推测这个哲学家应该是A . 梭伦B . 普罗塔戈拉C . 西塞罗D . 苏格拉底8. (2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期中)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这两种耕作方式()A .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 .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 .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 . 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9. (2分) (2019高二下·淄川期中)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

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A .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B .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C . 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D .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10. (2分) (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 “厘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

”泉州遍种刺桐树,外来商人、水手便以“刺桐”名之,这个名字当时在海上丝绸之路所历各处广泛流传。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①是我国元代对外贸易繁荣的一个缩影②海上丝绸之路曾经过泉州③当时泉州在国际商贸中占有重要地位④政府为加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曾经在泉州设置“十三行”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②③④11. (2分) (2019高一下·滁州期中)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都按田亩实税。

其主要历史影响是()A . 加速了土地私化发展B .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 .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D .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12. (2分)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 . 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 .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 . 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 . 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3. (2分) (2016高三上·河南期中)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 .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 . 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 .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4. (2分)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 . 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B . 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 . 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D . 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15.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明朝皇帝每于郊祀上报皇天牧养有成时,都把全国的户口簿籍陈于祭台之上,即表示上天赐予他对人民、土地的所有权。

这一做法反映了()A . 明朝天人合一思想仍旧盛行B . 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C . 土地国有制仍是主流土地制度D . 明朝严禁户籍人口的流动16. (2分) (2020高三上·新乡月考) 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这一方法()A . 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B . 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C . 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D .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17. (2分) (2017高一下·万州期中) 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

这反映出当时()A . 传统耕犁构造定型B . 耕作技术日趋完善C . 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D . 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18. (2分) (2017高一下·安阳期中)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

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A . 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 . 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 . 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抬D . 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 (2分) (2019高三上·惠东月考) 战国时期,贵族古有图地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①君主私有制度②地主私有制度③土地兼并制度④自耕农私有制度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②④D . ①②③④20. (2分) (2017高二下·蚌埠期中) (原创)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

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

”为此,新成立的美国()A . 采用共和政体B . 颁布成文宪法C . 修改邦联制度D . 构建分权体制21. (2分) (2020高一下·吉林月考) 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中①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A . 铁器时代B . 蒸汽时代C . 电气时代D . 信息时代22. (2分) (2018高一下·浙江期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其主要内容有()①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②物资和物种交流③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④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A . 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23. (2分) (2017高一上·宁阳期中) 《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

”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 . 1787年美国宪法C . 1875年法兰西宪法D . 1871年德意志宪法二、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24. (5分) (2015高二上·福州期末)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下面两图,与唐代书院相比,清代书院分布有哪些变化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25. (5分) (2017高一下·遵义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中的雍正帝认为在处理农工商的关系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答案:21-1、考点:解析:答案:22-1、考点:解析:答案:23-1、考点:解析:二、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答案:24-1、考点:解析:答案:25-1、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