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外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课件(共53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课件(共53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https://img.taocdn.com/s3/m/2dd9acd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f.png)
(3)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 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十个坚 持”
内容
一个统领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 领导
一个使命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个宗旨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
答案与解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并 不能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
5.中国所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只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
答案与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不同国家之间由于政治、安全、经 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利益分歧是一种常态,但中国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不同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既有共同 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答案与解析:×。中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并不是所有 国家。
7.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同世界 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答案与解析:×。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 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主干梳理
中国的外交
独立自主
主权 五项原则
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力量
重要力量
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
重大外交 共同价值
专题四+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战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优秀课件(部编版)
![专题四+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战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优秀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f1d01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1.png)
3.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强调携手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 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重点实施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 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本次峰会( B ) ①有助于促进非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和平与发展②是我国承担大国责任,贡献"中国力量"的体现③ 有利于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中非加深了解,增进双方友谊、深化合作。
33 、“一带一路”对世界的意义
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 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 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03 真题演练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坚定不
九年级下册
5、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什么规则
国际规则
6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国要高举怎样的旗帜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7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国为推动怎样的国际关系做不懈努力
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 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者着不懈的努力。
8 、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什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G20杭州峰会会标是别具匠心的桥的图案。桥是杭州特有的文化符号,桥作为连接双边、构 建对话的载体、代表了文化和经济的开放、包容、理解和沟通,很好地诠释了G20峰会的精神。 会标图案的寓意不包括( A )
A .互信互敬战略结盟 B .沟通交流携手前行 C .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D .凝聚共识互学互鉴
大国外交PPT课件
![大国外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b7a02c960590c69fc3762e.png)
.
乔的笑
9
之后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体现了中国在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 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 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的新时 期的外交战略。
.
10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 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 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 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与发展
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大国外交
.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
2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
3
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 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 新的外交关系。
.7Βιβλιοθήκη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 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 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 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 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 政策的成熟。
.
8
1971年10月25日,在美 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 第26届联大上,确立新 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和 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 的提案,以压倒多数被通 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外交团团长乔 冠华在联大会场获知这一 消息的那一瞬,情不自禁 地仰天大笑。
乔的笑
9
之后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体现了中国在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 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 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的新时 期的外交战略。
.
10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 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 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 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与发展
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大国外交
.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
2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
3
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 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 新的外交关系。
.7Βιβλιοθήκη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 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 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 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 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 政策的成熟。
.
8
1971年10月25日,在美 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 第26届联大上,确立新 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和 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 的提案,以压倒多数被通 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外交团团长乔 冠华在联大会场获知这一 消息的那一瞬,情不自禁 地仰天大笑。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PPT课件3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PPT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55cb9d32227916888486d73b.png)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创始会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原因 A、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中国内政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3.标志 1971年、26届联大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
1945年4月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就既 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 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 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 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1949 中苏建交
1953 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 原则 1954 参加日内 瓦会议 1955 参加万隆 会议 1971 恢复在联 合国合法 席位
1972 中美关系正常化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外交的新局面 1972 中日建交 改善了中日关系 1979 中美建交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1 上海合作组织正 式成立 2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
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 成就是: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C.①③
B.②③④ D.②④
13.2001年,我国在多边经济合作 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 框架协议》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
70年代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外交方针
国际环境:这一时期,苏美力量对比朝着有 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 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 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则在加紧同 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 事部署;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日 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 独立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成为反帝、反殖和反 霸的主力军。 中国的外交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高三时政热点大国外交课件
![高三时政热点大国外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40d2f6240c844769eaee4e.png)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中两国在地理上是无法迁移的“一衣带 水”的邻邦。不论今后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日中关系 对两国而言乃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却是不会改变 的。35周年这个关头对两国而言只是一个途经点, 但同时也是重新思考日中关系重要性的良好时机。我 将继续重视两国间的对话,并愿意致力于构筑日中 “战略互惠关系”。 ——摘自2007年9月29日福田康夫 就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贺信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工业 分布示意 图
材料二:日本主要资源和工业品对外依赖率
主要资源 进口率(%)
主要工业品 出口率(%)
石油
煤炭 铁矿石 棉花
99.7
95.2 100 100
汽车
电子电器 一般机械 一般化学品
51
58 54 48
(1)材料一图中字母A处是著名的 北海道 渔场,它 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简述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 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水产品在食品的结构 中比重较大;鱼产品消费量多,市场需求量大;日本 拥有庞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和近海捕捞船队;沿海和陆 上水面的养殖业也较发达。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 日本的原料、燃料和市场对外依赖度高,工业布局在 太平洋沿岸便于原料、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太 平洋沿岸多优良港口,海运便捷。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国家职能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国家职能反映国家 性质。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坚持中日友好政策由我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工人 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我国的国家 性质。 2.国际关系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和平共处、世 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 的根本利益。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日友好和互利合 作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和利益,也关系到亚洲乃至 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大国外交ppt
![大国外交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298d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3.png)
1
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
2
3
合作共赢
三个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 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五个关键词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
你好
Hola
Bonjour
Hell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iao
第二部分
为何要构建 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何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实践已经证明,单边主义、零和博弈的 全球扩张即使能得利于一时,也终究不 能抵抗“历史兴亡周期律”。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 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 自我封闭的孤岛。
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顺应全球化的潮流。
为何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使然
亮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 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 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要给世界人民谋福利。
为何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国内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客观可能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 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 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 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 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从国 际看
从国 内看
中国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走 向现代化提供新的路径, 为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 供中国方案,为解决人类 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部分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 为何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明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担当 中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共25张PPT)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3c0db5dd3383c4bb4cd27f.png)
(一)中国重新走上世界和平大舞台—— 材料三长期以来,联合国秘书长职位大多为发达 国家所垄断……第三世界国家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候 选人。( 1980年)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最后选
出了秘鲁人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担任联合国秘书
长。他是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联合国秘书长……
——《昆明师专学报》199年3月第13卷第1期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二)中美走出“敌视”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三)中国和平发展外交实践的新发展:
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新目标 指导下的外交新成就
1971年10月25日,第 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 35票反对,17票权弃 权,通过了阿尔及利 亚与阿尔巴尼亚等23 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提案。 这是外交部副部长乔 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 笑,被西方媒体描述 为:“震碎了议会大 厦的玻璃!”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一、和平文明进步一直是人类的理想(为何建)
1、战争,特别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直接教训。 2、和平发展特别是近代中国的追求与愿望。
反映了人类共同发展的诉求 表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愿望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一)中国重新走上世界和平大舞台—— (二)中美走出“敌视”中日邦交 (三)中国和平发展外交实践的新发展: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成就,这是世界和平 在国际交往,国家利益决定一个为
力量发展要求的使然。那么,国家利益与 什么做,国家力量决定怎么做。
国家力量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怎样的作用?
三、合作共建共享命运共同体端倪初现
出了秘鲁人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担任联合国秘书
长。他是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联合国秘书长……
——《昆明师专学报》199年3月第13卷第1期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二)中美走出“敌视”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三)中国和平发展外交实践的新发展:
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新目标 指导下的外交新成就
1971年10月25日,第 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 35票反对,17票权弃 权,通过了阿尔及利 亚与阿尔巴尼亚等23 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提案。 这是外交部副部长乔 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 笑,被西方媒体描述 为:“震碎了议会大 厦的玻璃!”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一、和平文明进步一直是人类的理想(为何建)
1、战争,特别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直接教训。 2、和平发展特别是近代中国的追求与愿望。
反映了人类共同发展的诉求 表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愿望
二、世界和平文明进步新思维(怎么建)
(一)中国重新走上世界和平大舞台—— (二)中美走出“敌视”中日邦交 (三)中国和平发展外交实践的新发展: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成就,这是世界和平 在国际交往,国家利益决定一个为
力量发展要求的使然。那么,国家利益与 什么做,国家力量决定怎么做。
国家力量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怎样的作用?
三、合作共建共享命运共同体端倪初现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毛中特概论 教学PPT课件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毛中特概论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9317565a8102d277a22f5e.png)
中国倡导 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 我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 表性和发言权。
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中国建设性参与 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进程
解决热点问题
三原则
中国是派出维和
1.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 2.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要求
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1.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新”在相互尊重, “新” 在公平正义,“新”在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 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 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 的旧思维。
共同繁荣的世界
开包 普 平 共 放容 惠 衡 赢
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 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 存超越文明优越。
开放包容的世界
尊重每种文明的发展权利
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清洁美丽的世界
3.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环境危机等问题愈加突出, 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相互尊重是前提 公平正义是准则 合作共赢是目标
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四、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 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 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 更加美好的世界》主旨讲话,他指 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四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 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 平台。”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揭 示了“一带一路”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中的基础性作用
• 我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 表性和发言权。
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中国建设性参与 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进程
解决热点问题
三原则
中国是派出维和
1.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 2.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要求
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1.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新”在相互尊重, “新” 在公平正义,“新”在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 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 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 的旧思维。
共同繁荣的世界
开包 普 平 共 放容 惠 衡 赢
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 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 存超越文明优越。
开放包容的世界
尊重每种文明的发展权利
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清洁美丽的世界
3.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环境危机等问题愈加突出, 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相互尊重是前提 公平正义是准则 合作共赢是目标
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四、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 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 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 更加美好的世界》主旨讲话,他指 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四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 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 平台。”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揭 示了“一带一路”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7张PPT)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8fae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2.png)
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特权和影响,再考虑建交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 一边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 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 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 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 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 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000年正式成立 中非合作论坛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互恵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外交部、新华社新闻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中心官网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处理分歧,稳步发展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与发展 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课后练习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充实和完 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请从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外 交理念、外交成就等方面谈一谈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 “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2次印刷,第63页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 一边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 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 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 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 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 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000年正式成立 中非合作论坛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互恵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外交部、新华社新闻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中心官网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处理分歧,稳步发展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与发展 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课后练习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充实和完 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请从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外 交理念、外交成就等方面谈一谈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 “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2次印刷,第63页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共25张PPT)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d8b7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7.png)
国际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国 际舆论场上面临着维护国家形象、传 播中国声音的挑战。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各国的互利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 际公平正义。
参与国际救援
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派遣救援队伍、医疗队伍 和物资支持受灾国家,展现人道主义精神。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派遣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解 决地区冲突和危机贡献力量。
04
外交新局面的机遇与挑战
面临的机遇分析
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际地位提升
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更 加频繁,为我国外交提供了更广阔的舞背景与意义 • 外交新局面的战略规划 • 外交新局面的实践与成果 • 外交新局面的机遇与挑战 • 外交新局面的未来展望
01
外交新局面的背景与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国际力 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全球市场深度融 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
区域合作机制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如区域
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等。
国际科技合作
加强与各国在科技领域的合 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推 动科技创新和成果共享。
对外援助与国际责任
对外援助政策
制定对外援助政策,加大对外援助投入,提 高援助质量和效益,帮助受援国改善民生、 促进发展。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进一步深化外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扩大 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各国的互利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 际公平正义。
参与国际救援
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派遣救援队伍、医疗队伍 和物资支持受灾国家,展现人道主义精神。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派遣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解 决地区冲突和危机贡献力量。
04
外交新局面的机遇与挑战
面临的机遇分析
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际地位提升
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更 加频繁,为我国外交提供了更广阔的舞背景与意义 • 外交新局面的战略规划 • 外交新局面的实践与成果 • 外交新局面的机遇与挑战 • 外交新局面的未来展望
01
外交新局面的背景与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国际力 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全球市场深度融 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
区域合作机制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如区域
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等。
国际科技合作
加强与各国在科技领域的合 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推 动科技创新和成果共享。
对外援助与国际责任
对外援助政策
制定对外援助政策,加大对外援助投入,提 高援助质量和效益,帮助受援国改善民生、 促进发展。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进一步深化外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扩大 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研究生课程课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研究生课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b554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e.png)
一、引言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内涵 1、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引言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3、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 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 国外交实践
这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外交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研究生可以了解全球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和挑战,以及中国外 交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学术期刊
4、《外交评论》
4、《外交评论》
《外交评论》是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国际关系、 外交学、国际政治等方面的论文。通过阅读这本期刊,研究生可以了解最新的学 术研究成果和动态,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 国外交研究生课程课件
01 一、课程简介
目录
02 二、课程目标
03 三、课程内容
04 四、课程形式
一、课程简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研究生课程”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 外交素养的高层次人才,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提 高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和效果。 4、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四、课程形式
5、自主学习: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五、课程评价
五、课程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互动环节的表现。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或案例分析,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PPT课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PPT课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https://img.taocdn.com/s3/m/5af0bf0c453610661ed9f4f0.png)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60多年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成就 原则 内涵 路径
1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的四个阶段
1949 — 1971 1979 — 2012
1
革命性 负向认同
3
现状性 正向认同
1972 — 1978
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原则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 共赢的开放战略 坚持正确义利观 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 安全观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 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亚洲基础设施投 资银行
丝路基金
首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01
02
03
04
05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06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 杭州峰会
07
金砖国家领导人 厦门会晤
08
亚信峰会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原因
时代发展的需要
1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2012 —
2
过渡阶段
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建交国数
1949
1953
1969
1970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60多年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成就 原则 内涵 路径
1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的四个阶段
1949 — 1971 1979 — 2012
1
革命性 负向认同
3
现状性 正向认同
1972 — 1978
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原则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 共赢的开放战略 坚持正确义利观 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 安全观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 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亚洲基础设施投 资银行
丝路基金
首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01
02
03
04
05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06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 杭州峰会
07
金砖国家领导人 厦门会晤
08
亚信峰会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原因
时代发展的需要
1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2012 —
2
过渡阶段
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建交国数
1949
1953
1969
19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 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与发展
一.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代表的谈判中, 首次提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之后两 国总理分别重申了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 两国关系的原则。
.
10
.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 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 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 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 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 政策的成熟。
大国外交
.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
2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
3
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 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 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 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 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8
1971年10月25日,在美 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 第26届联大上,确立新 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和 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 的提案,以压倒多数被通 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外交团团长乔 冠华在联大会场获知这一 消息的那一瞬,情不自禁 地仰天大笑。
.
乔的笑
9
Hale Waihona Puke 之后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体现了中国在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 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 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的新时 期的外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