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长距离高程传递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成国辉 ( 1 9 7 O 一) ’ 另’ 问
: 强
… ” 测绘师 , 主要 从事测绘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 。
册
城
市
勘
测
2 0 1 3年 1 2月
:
_ ( ( 号 ) “ c 否 . m O O S m A + S 一 n m s i n m
・
△ j 0 = 0 0 + 1 ( 一 o ) + 0 2 ( , j — Y 0 ) + 0 3 ( 一 。 ) ( 一
城
市
勘
测
2 0 1 3年 1 2月
算基 准 高程点 和 观测点 的 。 。 之后 , 由两侧 G P S水 准 点 , 计 算 各 点 的 。 因为
若椭球面法线与残余面法线夹角为 , 其在过点 A
的P P 法 线 面上投 影 分 别 为 A D和 A E, 夹 角 变 为 。
在残余面上取 P 、 P 方向上距离为 d 5的 A 、 B两极近
点, 过 A点 做椭 球 面 的平 行 面 , 与 B点 的正交 点 为 C, 圆弧 A C可 视 为距 离 为 d I s的直 线 。 由空 间几 何 关 系
正 常高 / m 误 差/ c m 距离/ k m
1 0 1 . 9
2 . 1 8 3 2 . 7 6 3
9 7 . 1
7 . 2 4 0 0 . 7 6 1 . 8
1 1 3 . 5
3 . 1 0 3 - 3 . 3 5 5 . 3
1 0 0 . 7
斗 , 一 , )
量, 则 0在 x、 Y轴上 分量 O t 为:
t an = = 一
( 8 )
如 图 4, 若s s 和s 为 向量 在 X、 Y和 z轴上分
警, t a = = 一 O y
( 9 )
图 2 残余面上高程传递原理图
X
4 7 . 6
江余 4 - S 1 2
4 6 . 1
靖吕7 - 1
4 0 . 6
江佘 0 9
3 7 . 9
靖吕1 1 暗
3 7 . 2
江佘 1 8 明
2 2 . 7
靖 吕2 7暗
1 8 . 4
S D G 1
1 3 . 8
南农 闸
方位角/。
变化 , 和 为 P 、 P 两点夹角偏差在其基线上的分
量, 则有 :
= ‘
s
( 7 )
下几 种模 型获得 。
( 2 ) 角度 偏差 的获 取 由于拟合 区域 相对 较 小 ( 比如 r ≤5 k m) , 可 将 区
① 当测 区为带 状 、 东西走 向时 , 则采 用数学 模 型 :
地心 向径 、 地心纬度和地心经度 , 表示计算点上 的平
均正 常重 力 j 。 2 . 2 两点 间△ 的确 定
图 3 角 度 偏 差 示 意 图
( 1 ) 残余面上高程传递原理
图 3中, 椭球 面法 向量 为 =( 0 , 0 , 1 ) , 残余 面
( , Y ) 法 向量 为 , 二者夹 角为 0 , 即有 :
域椭球面视为平面 , 其与残余面关系如图 3 所示 。
Z
A)・ P . ( s i n 0 )
ຫໍສະໝຸດ Baidu
( 5 )
式中C , S a m 为完 全规 格 化 的 n阶 m次 地 球 引力
位系数 , P 为完全 规格 化 的 n阶 m次 勒让德 函数 ; G M 为地 心 引力 常 数 , n为 参 考椭 球 长 半径 , r , 0 , A分 别 为
上 的夹 角偏差 分 量 。最 后 根 据式 ( 3 ) 和式( 6 ) 计 算 各 观测 点在 国家高程 基准 下 的正 常 高 。计算 结 果 如表 1
所示。
本实验区域为带状、 东西走 向, 故采用式 ( 1 2 ) 对残余 面进行拟合 。再 由式 ( 1 0 ) 、 ( 1 1 ) 结合两侧的残余面的
即有 :
一
卢,
之差A ; 7 可表达为式( 6 ) 。 △ =一I ( s ) d s ( 6 )
警 一
= o t c o s  ̄ p + / 3 s i m p
( 1 0 )
( 1 1 )
则根据 文献 , 夹 角偏差 0在 大 地方 位 角 为 ‘ D 的
4 0 . 5 7 3 — 2 . 2 5 3 . 4
1 2 5 . 0
3 . 4 9 1 — 6 . 7 5 0 . 7
1 1 0 . 4
3 . 7 1 8 — 3 . 5 3 7 . 8
知, A E与 A B正交 , A D与 A C 正 交 。 由 图 2可 知 , ZB A C= / z , △=一 d s t g g= , 则P 1 、 P 2两 点 间 的 △
图4 角度偏差分量图
因 与 问夹 角 为 小 角 , 故有 t a n o t O g , t a
模 型分 别 计算 E 8 0 5 ( 姚港 G 1 ) 点 与各 观测 点 在其 基 线
同理可获得 以其余 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时各观测
点在 国家 高程 基准下 的正 常高 , 如表 2所示 。
表1
正常高计算表
其余 已知高程点作为起算点的计 算结果
表2
点名
距离/ k m
靖吕3 - 1
投影 面上 的投影分 量 :
式 中, ( ) 为夹 角偏 差 在 P P : 基线 上关 于距 离 s 的 函数 。 若 残余 面 变 化 较平 缓 , 可视 ( s ) 在P P 间线 性
由式 ( 1 0 ) 和( 1 1 ) 知, 要 获 得 夹角 偏 差 , 则 首 先 需 获得 ( , Y ) 。大量 实践 证 明 , 二 次 曲面 模 型 在 G P S 高程 拟合 过程 中为 较 优 的模 型 , 因此 通 过重 力 场 模 型移 去高程 异 常 的低 频 部 分 后 , ( , Y ) 可 以 通 过 以
: 强
… ” 测绘师 , 主要 从事测绘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 。
册
城
市
勘
测
2 0 1 3年 1 2月
:
_ ( ( 号 ) “ c 否 . m O O S m A + S 一 n m s i n m
・
△ j 0 = 0 0 + 1 ( 一 o ) + 0 2 ( , j — Y 0 ) + 0 3 ( 一 。 ) ( 一
城
市
勘
测
2 0 1 3年 1 2月
算基 准 高程点 和 观测点 的 。 。 之后 , 由两侧 G P S水 准 点 , 计 算 各 点 的 。 因为
若椭球面法线与残余面法线夹角为 , 其在过点 A
的P P 法 线 面上投 影 分 别 为 A D和 A E, 夹 角 变 为 。
在残余面上取 P 、 P 方向上距离为 d 5的 A 、 B两极近
点, 过 A点 做椭 球 面 的平 行 面 , 与 B点 的正交 点 为 C, 圆弧 A C可 视 为距 离 为 d I s的直 线 。 由空 间几 何 关 系
正 常高 / m 误 差/ c m 距离/ k m
1 0 1 . 9
2 . 1 8 3 2 . 7 6 3
9 7 . 1
7 . 2 4 0 0 . 7 6 1 . 8
1 1 3 . 5
3 . 1 0 3 - 3 . 3 5 5 . 3
1 0 0 . 7
斗 , 一 , )
量, 则 0在 x、 Y轴上 分量 O t 为:
t an = = 一
( 8 )
如 图 4, 若s s 和s 为 向量 在 X、 Y和 z轴上分
警, t a = = 一 O y
( 9 )
图 2 残余面上高程传递原理图
X
4 7 . 6
江余 4 - S 1 2
4 6 . 1
靖吕7 - 1
4 0 . 6
江佘 0 9
3 7 . 9
靖吕1 1 暗
3 7 . 2
江佘 1 8 明
2 2 . 7
靖 吕2 7暗
1 8 . 4
S D G 1
1 3 . 8
南农 闸
方位角/。
变化 , 和 为 P 、 P 两点夹角偏差在其基线上的分
量, 则有 :
= ‘
s
( 7 )
下几 种模 型获得 。
( 2 ) 角度 偏差 的获 取 由于拟合 区域 相对 较 小 ( 比如 r ≤5 k m) , 可 将 区
① 当测 区为带 状 、 东西走 向时 , 则采 用数学 模 型 :
地心 向径 、 地心纬度和地心经度 , 表示计算点上 的平
均正 常重 力 j 。 2 . 2 两点 间△ 的确 定
图 3 角 度 偏 差 示 意 图
( 1 ) 残余面上高程传递原理
图 3中, 椭球 面法 向量 为 =( 0 , 0 , 1 ) , 残余 面
( , Y ) 法 向量 为 , 二者夹 角为 0 , 即有 :
域椭球面视为平面 , 其与残余面关系如图 3 所示 。
Z
A)・ P . ( s i n 0 )
ຫໍສະໝຸດ Baidu
( 5 )
式中C , S a m 为完 全规 格 化 的 n阶 m次 地 球 引力
位系数 , P 为完全 规格 化 的 n阶 m次 勒让德 函数 ; G M 为地 心 引力 常 数 , n为 参 考椭 球 长 半径 , r , 0 , A分 别 为
上 的夹 角偏差 分 量 。最 后 根 据式 ( 3 ) 和式( 6 ) 计 算 各 观测 点在 国家高程 基准 下 的正 常 高 。计算 结 果 如表 1
所示。
本实验区域为带状、 东西走 向, 故采用式 ( 1 2 ) 对残余 面进行拟合 。再 由式 ( 1 0 ) 、 ( 1 1 ) 结合两侧的残余面的
即有 :
一
卢,
之差A ; 7 可表达为式( 6 ) 。 △ =一I ( s ) d s ( 6 )
警 一
= o t c o s  ̄ p + / 3 s i m p
( 1 0 )
( 1 1 )
则根据 文献 , 夹 角偏差 0在 大 地方 位 角 为 ‘ D 的
4 0 . 5 7 3 — 2 . 2 5 3 . 4
1 2 5 . 0
3 . 4 9 1 — 6 . 7 5 0 . 7
1 1 0 . 4
3 . 7 1 8 — 3 . 5 3 7 . 8
知, A E与 A B正交 , A D与 A C 正 交 。 由 图 2可 知 , ZB A C= / z , △=一 d s t g g= , 则P 1 、 P 2两 点 间 的 △
图4 角度偏差分量图
因 与 问夹 角 为 小 角 , 故有 t a n o t O g , t a
模 型分 别 计算 E 8 0 5 ( 姚港 G 1 ) 点 与各 观测 点 在其 基 线
同理可获得 以其余 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时各观测
点在 国家 高程 基准下 的正 常高 , 如表 2所示 。
表1
正常高计算表
其余 已知高程点作为起算点的计 算结果
表2
点名
距离/ k m
靖吕3 - 1
投影 面上 的投影分 量 :
式 中, ( ) 为夹 角偏 差 在 P P : 基线 上关 于距 离 s 的 函数 。 若 残余 面 变 化 较平 缓 , 可视 ( s ) 在P P 间线 性
由式 ( 1 0 ) 和( 1 1 ) 知, 要 获 得 夹角 偏 差 , 则 首 先 需 获得 ( , Y ) 。大量 实践 证 明 , 二 次 曲面 模 型 在 G P S 高程 拟合 过程 中为 较 优 的模 型 , 因此 通 过重 力 场 模 型移 去高程 异 常 的低 频 部 分 后 , ( , Y ) 可 以 通 过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