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历史意义
![新艺术运动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94af3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2.png)
新艺术运动历史意义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
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主义的装饰。
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
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
日本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
自此以后,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
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
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在各国产生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在各国产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169636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4.png)
吉马德 巴黎地铁入口设计
南斯旳“新艺术”运动
以家具设计与制造为主,南斯新艺术运动旳发展和爱弥 尔•盖勒有很大关系。盖勒也遵照新艺术运动旳风格, 采用大量旳动植物纹样,防止直线而采用曲线,受日本 和中国家具旳影响较大。但他不同于巴黎设计师旳是关 注于用不同旳木料,已到达装饰旳目旳。
其设计旳探索成为新艺术运动旳一种极具特点旳插曲。 他们主张直线、主张简朴旳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 色彩计划,和新艺术运动旳设计主张相反
这种探索恰为机械化、批量化形式奠定了可能旳基础, 这种探索在德国青年风格和奥地利分离派中得到进一步 发展。
马金托什、马克奈、麦当娜姐妹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马金托什
爱弥尔•盖勒
爱弥尔•盖勒
爱弥尔•盖勒思想: 具有强烈旳自然主义倾向,曾在《装潢艺术》刊登《根
据自然装饰当代家具》,还是法国新艺术运动中最早提 出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功能旳主要性原则旳设计家。
爱弥尔•盖勒
设计成就 —— 玻璃设计 设计风格 —— 不对称造型、
色彩精致旳表面装饰
苏格兰(直线派)
B.直线派 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旳简洁直线几何形态 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维也纳分离派 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旳联络和区别
自然草木中 抽象旳纹样
卷草 花卉 鸟类
感觉原因 加入设计
新艺术 运动
放弃老式 风格
强调 手工艺
工艺美术 运动
借鉴 哥特风格
自然风格
是当初英国最主要旳建筑设计师,他 发掘他称之为“旧旳精神”而设计出 具有新风格、独特旳建筑。日本浮世 绘对其影响很大,喜欢使用简朴旳直 线和黑、白旳基本色彩。他将有机形态和几何形态混合 采用,其简朴而又具高度装饰意味旳平面设计特征与奥 地利分离派极为相同。他受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当代主义前奏等多种风格影响,是工艺美术时期与当 代主义时期主要旳环节式人物。
新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启迪
![新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启迪](https://img.taocdn.com/s3/m/457155a6910ef12d2bf9e749.png)
新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启迪作者:卓恬尹亨建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11期摘要:新艺术运动作为19世纪末期随科技发展浪潮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在各设计领域的影响都广泛深远。
新艺术风格中女性化、曲线的装饰造型以及自然派的装饰纹样曾深深影响了服饰文化。
文章藉由研究新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影响,探讨女装设计创新的思维与方法。
新艺术的艺术特征与师法自然、包容吸纳、追求创新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女装设计中依然重要。
关键词:新艺术;女装设计;师法自然0 引言新艺术运动是十九世纪末期随科技发展浪潮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影响广泛深远。
它突破了传统艺术和传统装饰风格,使当时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即使在今天,新艺术风格的设计观念与风格特征在现代建筑、家具、服饰、装饰设计上依然存在并继续产生着影响。
新艺术风格中女性化、曲线的装饰造型以及自然派的装饰纹样曾深深影响了服饰文化。
本文藉由研究新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影响,探讨女装设计创新的思维与方法。
1 新艺术设计风格的产生与发展新艺术运动发起于浪漫气质的法国。
十九世纪末期,由于机械革命带来的产品量产化,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式已不再适应生产的需要。
器械化时代的产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走下来。
它们便宜,数量丰富,却渐渐落入粗制滥造的泥沼。
新艺术运动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萌发和发展的。
威廉莫里斯作为倡导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他主张“最好的产品只能依靠优越的手工直接处理材料,才能获得成功”,主张“为少数人设计少数产品”。
在工艺美术运动风潮的影响下,欧洲各地逐渐产生许多造型上的革新运动。
它们被称为“新艺术运动”并逐渐为众人所接受。
和工艺美术运动崇尚纯粹的手工、传统装饰不同,新艺术运动在对待机械的态度上有着明显改变。
机器生产被新艺术接纳和吸收,工艺美术运动开拓创新的造型观念在新艺术运动中得到延续。
同时,东方艺术、自然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对其产生影响。
在机械发展与造型创新的结合下,以自然线条为装饰,师法自然的新艺术运动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被誉为“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
19~20世纪欧洲女子服饰风格演变简述
![19~20世纪欧洲女子服饰风格演变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fc1185a265ce050876321378.png)
19~20世纪欧洲女子服饰风格演变简述1870-1890年期间合体连衣裙的普林塞斯(princessdress),突出特点是臀部突起,这种与上世纪出现过的臀垫巴斯尔相似,都认为是巴斯尔的复活,所以把这一时期称为巴斯尔时期。
此时与突出臀部相呼应的是要求女子挺胸收腹,为达到这种前挺后翘的外形特征,紧身胸衣仍是不可少的重要服装。
极端的这种追求外形特征就把女性身体侧面轮廓改变成具有S 型特点的柔美曲线1890-20世纪初这一时期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思潮即新艺术运动。
其特点就是否定传统的造型样式,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突出线性装饰风格。
服装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能体现曲线美的女装最受欣赏。
女子上身用紧身胸衣把胸部托起,腰部勒细,背部沿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扩,划出优美的曲线。
连衣裙的袖子为羊腿袖,称作gigotsleeve。
20世纪初第一阶段:一次世界大战1900-1907服装仍然流行上世纪末S型样式,服装的造型基本相同,紧凑的上身、宽大的裙子、高耸的衣领,强调胸部、臀部突出,小腹平直,夸张的帽子上有复杂而庞大的鸵鸟毛或鹦鹉毛装饰。
整个设计的核心内涵,就在于紧贴身体,把女性的身体都束缚成为一个标准的式样。
如:紧身胸衣————这个在西方女装舞台上雄霸了300多年的塑身衣具,为塑造女性理想形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以前无疑是这个时期不可缺少的一种时尚。
第二阶段:1907-1914(传统型到现代型女装)把妇女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这阶段女装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线条趋于直线,在年轻女性与中老年妇女穿着行为的激烈较量中,女装从丰胸、束腰、翘臀的传统形态向平胸、松腰、束臀的现代形态转变。
1907年特别强调s型曲线的服装之风逐渐趋缓,女装长度向下延伸,腰围放大,臀围收缩。
1908年女装继续向放松腰身的直线形转化,裙子也开始离开地面,露出鞋面。
1909年以后紧裹臀部和腿部的蹒跚裙出现,迅速成为流行时尚。
新艺术运动对服装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服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6bd9c154431b90d6c85c7a9.png)
除了面料本身优美的条纹图案, 还在服饰上运用了装饰线, 用 丝绳编织的带饰作为主要的装 饰手段, 丰富了服装的装饰效 果。新艺术在自然中提取创作 素材, 经过艺术加工把这些花 草凝练为基本设计元素。
东方文化的神秘与富于 情致的异国特色, 自公 元12 世纪开通丝绸之路 以来深深地吸引了欧洲 的视线.在新艺术寻求打 破传统之时, 日本的浮 士绘和俄罗斯芭蕾舞给 艺术家们带来了新的灵 感, 提供了一套新样式 和新观念.
新艺术运动对服装的影响
侯彬201013010819
新艺术运动是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 于1860- 1910 年发生 在欧洲的一次艺术运动. 它把人们从传统艺术观念和美学样 式中解放出来, 促使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 前所未有的改变.不但直接影响了印刷、书籍装帧、家具、 建筑、纺织、玻璃、瓷、服饰等实用艺术, 还渗透到绘画、 雕塑等纯艺术中, 成为现代艺术的启蒙.
• 在1890 年至1896 年间, 骑自行车 的人数从10 万人猛增到400 万人, 骑自行车热又刺激了服饰的变化. 泼辣大胆的女性率先穿着裤裙和女 式灯笼裤, 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冲击. 在美国虽未能被大众接受,在欧洲却 受到了热烈欢迎, 而且在诸如网球、 自行车、滑雪等户外运动中, 这种 裤口束紧的灯笼裤成了惟一的选择.
1、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在新艺术思想影响下的新生活运 动 具有非凡的进步性. 号召人们 注重营养和教育, 一切从人的健康 发育上着想. 这使自文艺复兴以来历时300 年 的紧身胸衣得到改良,直至最终演 变到现代内衣的形式. 强调背部的曲线,突出了臀部的 丰满,,从侧面看形成了明显的S形 造型. 这种造型一直延续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为止, 被服装史上称 作S 形时代。
在这个重大的转折期, 女性意识 悄然崛起, 彻底改变了自中世纪以 来女性的形象和地位,她们从一个 无权拥有自己见解的奴隶、男人的 附属转变为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意 识的新女性, 进而使女性着装也发 生了质的改变, 成为现代服装的源 头.
新艺术运动与欧洲女装的现代形制
![新艺术运动与欧洲女装的现代形制](https://img.taocdn.com/s3/m/035726472b160b4e767fcf16.png)
为“ 面条 风格 ” “ 蚓 风 格 ” 或 蚯 。新 艺 术 时期 的 曲线
风格 具有 非常 鲜 明的形式特 点 ( 图 1 。 见 )
在 曲线 风 格流 行 的 同时 , 艺术 时期 还 流行 着 新
一
种 常 常被人 们 忽 略 的艺 术 风格— — 直线 风 格 , 有
品造型问题 , 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 完全师从 自然的 全新风 格 。新 艺术 运动 涉及几 乎所 有 的艺术设 计领
的名称 , 到在 10 直 90年 的 巴黎世 界 博 览会 上 , 国 法 商人 塞缪尔 ・ 的展 厅 “ 艺 术宾 ” 起 人们 的广 宾 新 引 泛关 注 , “ 于是 新艺 术 ” 被 人们 用 来代 表这 种 新 的 便 艺术 风 格 。新 艺 术 运 动 在 此 期 间 达 到 高 潮 。 11 94 年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的爆 发 宣 告 了 新 艺 术 运 动 的
追溯新 艺术运 动对 欧 洲 女装 的变 化 影 响 , 探索 其 精
彩形式 中所蕴 含 的文化艺 术 内涵 的最终 目的是 为 了
新艺 术 运动 的艺术 风 格没 有 一个 固定 的模式 , 可 以说在各 个 国家 的风格异彩 纷呈 , 相似 之处甚 多 ,
但每 个 国家 的艺 术 风 格 又 有 与众 不 同 之处 … 。 以 往在 谈到新 艺术 运动 的风格 时人们 马上就 会想 到的
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对传统的紧身胸衣进行 改造 , 把
胸 衣 的上缘从 乳房 的 中部 降 至乳 下 , 乳 房 自然地 使
结束 。
两 种风 格 的影 响下 , 欧洲 女装 从 “ 能 随形 ” 复 约 功 繁 束 的传 统造 型 时 代 迈 向 了 “ 式追 随功 能 ” 洁 自 形 简 然的现 代造 型阶段 , 经历 了堪 称 “ 革命 化 ” 的巨大 变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e87b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7.png)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
它强调自然形式、人类情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融合了适度的装饰性和功能性。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流派,下面将就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流派进行分析。
首先是英国新艺术运动。
在英国,新艺术运动受到了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写实主义艺术家康巴夫戈文兄弟(Charles Robert Ashbee)等人的影响。
英国新艺术运动注重手工艺和装饰艺术,追求与工业化相对立的手工制作艺术品。
艺术家们强调独特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手工制作,以反对大规模生产。
他们的作品通常富有优雅的线条、精致的装饰和自然的形式。
英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建筑物包括威廉·莫里斯设计的雷德豪斯宫(Red House)和温馨古道尔宫(Wightwick Manor),以及康巴夫戈文兄弟的盖特豪斯(Guild House)。
其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强调装饰性和精致的艺术设计。
法国艺术家们不仅在室内设计和家具制作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领域有所发展。
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戈迪、梅斯涅和卡累。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独特,它将曲线、植物和自然形式与装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华丽的装饰风格。
该运动的代表作品包括戈迪设计的巴黎地铁站和卡累设计的奥维尔图书馆。
最后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
比利时是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重要中心,它以其独特而创新的风格而闻名。
比利时的艺术家们将现代工业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艺术家包括维克托·霍尔泽(Victor Horta)和亨利·范·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等人。
他们设计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和家具,包括去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霍尔泽自住别墅和萨宾住宅,以及范德费尔德设计的图尔内宫(La Maison Enzlins)。
浅谈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欧洲女装
![浅谈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欧洲女装](https://img.taocdn.com/s3/m/98b1b78483d049649b6658a4.png)
囤囵浅谈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欧◆洪炜摘要:女装样式从古典式支柱的裙撑和令女人呼吸,行动困难的紧身胸衣等方面的设计改良,都充分回应并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
而新艺术运动推动了欧洲女装从传统的繁复和约束之美走向简洁自然的现代美,对20世纪女装的整体发展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关键词:新艺术运动欧洲女装一、新艺术运动的产生和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领域出现了起源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
新艺术运动”(ARTNOUBEAU),新艺术运动约从1890年起一直流行到1910年左右,其主要特征是否定传统造型样式,倡导流动的装饰性曲线造型:S形、涡状、波状、藤蔓一样的非对称自由流畅的连续曲线,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有力,有的激荡多变,富有幻想色彩。
这种从大自然中寻求主题的新艺术,不仅反映于绘画、雕刻等纯艺术领域,而且广泛应用于或者说主要表现在当时的建筑、室内装饰、家具、照明器具、玻璃器皿、广告招贴、服装及服饰品等实用美术方面。
其目标是打破过去的传统,创造一种新的艺术样式。
受新艺术流动曲线的造型样式影响,这个时期的女装外形从侧面看也呈优美的S形,因此,把这一时期称作。
S形时代”。
二、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女装所谓S形,是指用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在后面紧贴背部,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腰向下摆,裙子像小号似的自然张开,形成喇叭状波浪裙,从侧面观察时,挺胸收腹翘臀,宛如S字形,故得名。
这种造型完全顺应了当时新艺术运动强调的曲线和自然的审美标准。
该阶段的服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造型与图案。
新艺术运动不仅在女装的外观造型,而且在服饰图案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艺术家深受中国、日本及俄罗斯等东方艺术的色彩和图案风格的影响,因此他们在绘画和设计领域都借鉴了东方的艺术风格。
在很多裙子的外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富有东方情调的花卉和动物纹样,例如枝藤蔓延的牡丹花卉作为图案运用在裙子上就具有强烈的动感和形式构成感。
_哥特式_与_新艺术运动_艺术影响下的女装形态比较
![_哥特式_与_新艺术运动_艺术影响下的女装形态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ac66641a8956bec0975e346.png)
“哥特式”与“新艺术运动”艺术影响下的女装形态比较周 怡1 施 捷1,2(1.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 226001;2.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摘 要〕 通过分析和比较“哥特式”艺术和“新艺术运动”思潮对当时女装形态的影响,探询这两个时期的服饰艺术在曲线形、装饰风格及文化背景方面的渊源。
关键词:艺术风格;比较分析;内在渊源〔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3389(2009)03243203 台湾服饰文化专家叶立诚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西服装史》中这样谈论西方中世纪到20世纪初的女性服装轮廓线的演变:“就女装外形轮廓而言,从中世纪后期的锐角三角形,到19世纪初期的长方形,19世纪50年代的半球形,19世纪60年代的直角三角形,19世纪90年代的S形……这些显现出当时的体态轮廓美”,这说明了西方主流服装在造型的流变过程中,在某个特定时期总是表现出某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特征,历史发展证明,西方服装轮廓造型的演变和变迁都是与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哥特式”艺术风格和“新艺术运动”思潮是西方服装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分析和比较这两种艺术风格形式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以及揭示二者的内在联系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
1 “哥特式”艺术风格及其影响下的服饰形式12世纪中期,欧洲进入“哥特式”艺术时代,“哥特式”艺术风格是一个源于法兰西而后普及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格,其影响范围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和服饰艺术等当时所有的艺术和文化现象,它表现的典型艺术形式为建筑样式,摈弃了罗马艺术时期的“圆拱”形式样而采用“尖拱”形式样的简洁线条,“哥特式”艺术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直到16世纪末期仍然可以见到它的影子,它对于当时服装的影响就是使服装在裁剪技术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出现了新的较之“平面直线裁剪”迥然不同的立体裁剪方法,去掉胸、腰等处多余的部分,在衣侧加入数条三角形镶布,在腰身处形成了许多棱形空间,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省”,从此西方服装确定了三维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形式,将女性自然躯干曲线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加之裙装的许多长褶的设计,增强了垂直感,这种上身—34—适体、下半身自腰节以下呈A形而形成向上的三角形状与哥特式艺术风格在建筑艺术上所表现的挺拔俊秀、轻盈向上的视觉感觉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女装的现代化及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意义
![西方女装的现代化及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2f6d99aaef8941ea66e0556.png)
2018年4月西部皮革服装与设计西方女装的现代化及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意义方洋(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20世纪的西方社会,科技和工业都蓬勃发展。
人的思想和各种意识形态也在向前发展。
一战的爆发体现了人类空虚 和堕落的精神状态。
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爱美之心又激发其不断地去创造奇迹,现代文明将人类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世纪,服装 的发展也随着这一时代争奇斗艳,展现出应有尽有的魅力。
由于一战的影响,女人穿衣不再像古典式宫廷女装那样繁琐复杂,以博得男性喜爱,而是从女性自身出发,坚持身体的舒适感。
女装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与以往的服装大相径庭,服装设计从此也 走向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是古典到现代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变,也是女装现代化的开端。
关键词%女装;现代化;发展;设计中图分类号:M642. 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 1602 (2018) 08 -0015 -011时代背景1,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大多数国家相继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 段。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次战 争历时四年多,是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战争,破坏性非常强。
不可避免的 经济危机,从不同程度摧毁了人类已创造的文明和财富,战后几乎所有 的欧洲国家都濒临破产。
这次战争对世界人民来说是巨大的灾难,但对 于女装的现代化,却起着绝对的促进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女人不被看作独立的“人”,社会只将 她们看作是家里漂亮的摆设和男人的附属品,女性着装是为了取悦 男性。
一战爆发之后,女人也参加了生产和战争,这时穿着过剩的 宫廷女装肯定是不利于行动的,因此由于时代的需要,服装的观 念、廓形、裁剪、生产和面料都与古典式女装有着天壤之别,这对 于古典式宫廷女装来说是一个直接的打击。
此时服装的功能化和轻 便化表现极为突出,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多元化、男性化的形态,女 装的功能与形式美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2现代女装发展的开端20世纪初最流行的人体外形是S形,这是服装的一个承上启下 的过渡期,也是服装激烈变革的交锋期。
20世纪影响国际服饰变革的诸多因素
![20世纪影响国际服饰变革的诸多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261b2c5a1c7aa00b52acb2c.png)
跟 高跟鞋 ” 。这 些所 表达 的“ e nn ”女 F miie ( 性化 ) 与战争 时期 的“ suie ( 性 化 ) Mac l ”男 n 恰好 成为强 烈的对 比。
在 2 O世 纪 2 0年 代 由 于 “ 业 革 命 ” 工 、
“ 蒙运用 ” “ 启 、 理性 主义 ” “ 能主 义 ” 、功 的影 响, 在艺术 与设计 审 美价 值上 , 出现 了追 寻
五、战后的“ 年轻文化” 电影艺术对 及
服饰 的影响
“ 粹” “ 落 、 纯 、利 明晰 、 序 ” 机 械风 格 ” 次 的“ 、 “ 几何 造 型 风 格 ”“ 象 风格 ” “ 能 主 义 、抽 、功
在 战后青 少 年 开 始成 为 重 心 , 加 上 再 “ 后 婴儿潮” 影响 , 使 “ 轻 文化 ” 战 的 促 年
能 性 提高 。由于 第一 次世 界大战 让女 性 有
机 会 走 出家庭 进 入社 会从 事 生产 劳 动或 是
型 上 ,S “ —— bn ” 饰 在 视 觉 上 则 产 生 ed 服
参与后方社会 的服务工作。这使得她们开
始抛弃 了 繁 复 、 赘 、 丽 、 方 便 、 能 累 华 不 机 性差 ” 的服饰 , 并普 遍 穿上 男式 长裤 与 工作
一
的 贡献 , 就 是 她 透 过 服 装 让女 性 得 到 期 那 待 已 久的 解放 和 自由 , 女 装 上 大 胆 采 用 在
8 一
维普资讯
辽 宁丝 绸
20 0 6年
第 1期
男 装 面料 , 成一 种 “ 条 、 形 苗 年轻 、 自由、 简
了“ 前凸后翘的 S型” 美感 .同时“ 束腰” 和
1900年至1909年中西服装史
![1900年至1909年中西服装史](https://img.taocdn.com/s3/m/4ec267ffba0d4a7302763a30.png)
• 20世纪初的女装是 讲求优雅的,尤其 是一顶精心装饰的 女帽为着装者增添 了光彩。
20世纪初女性戴夸 张宽檐帽的着装样式
• “新女性”服装中有 一个明确的倾向, 即是女装具有男服 风格。
女子骑自行车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吉本孙 设计的展示女子S形曲线 的女裙
• 女服款式也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如衣 领处收紧、裙摆用 皮圈收紧等。
--紧身胸衣和马甲,紧紧束缚女子的身体,为妇 女健康的大问题 --女权主义者的影响,妇女渴望解放
• 工业文明的飞跃发 展和社会宽容度的 增大,使女性获得 了较大的自由。一 些衣食无忧的女性 可以旅行、骑马、 打高尔夫球,而且 可以参加社会工作。 这种新女性的现实 导致了“新女性” 服装风格的出现。 所谓“新女性”服 装,最主要是抛弃 紧身胸衣,尽量使 女性的胸部在束缚 中解放出来。
保罗· 波烈被称为女性服饰的革命家, 他在1906年推出''焦点"在肩部.腰身宽松. 膝下收紧的独特服装款式,是一款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的设计,预示在20十世纪里,女 性美将不再只以腰部为唯一着眼点。他最 著名的设计则是于1911年推出的以“一 千零一夜”为名的时装发布会,设计作品 受到了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的影响。他的 设计具有明显的异国风味(东方风味) (见图)并在设计中融入过希腊,古罗马 的款式概念。他喜欢用鲜艳色彩,开创了 蚕蛹款式等前卫大胆的款式造型。波烈的 其他革命之举还包括用头巾。小圆帽款式 取代宽大的女帽,在女装设计中采用裤装 等。
把妇女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 这阶段女装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流行了数十年的 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线条趋于直线,在年轻女性与中 老年妇女穿着行为的激烈较量中,女装从丰胸、束腰、翘臀的传统形态向平 胸、松腰、束臀的现代形态转变。 1907年,特别强调s型曲线的服装之风逐渐趋缓,女装长度向下延伸,腰围 放大,臀围收缩。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5b977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d.png)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充满了创新和变革的时期,艺术思潮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时装。
这个时期的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材质选择和造型风格等方面。
首先,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给时装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简约和几何化的风格,拒绝繁琐和过度装饰。
这种思潮影响了时装设计师们的创作,使得他们更加注重线条和结构的美感,追求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的设计。
同时,与此相呼应的是,人们开始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这也反映在了时装设计中。
时装设计师们开始考虑穿着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注重服装与身体的贴合度和运动性,使得时装更加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其次,艺术思潮对时装的影响还表现在材质选择上。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新的材质和技术的应用,这反映在时装设计中。
设计师们开始使用新的合成纤维材料,如尼龙和人造丝等,这些材料具有轻便、耐用和易打理的特点,使得时装更加实用和舒适。
同时,设计师们也开始运用机械化的生产技术,使得时装的制作更加高效和精确,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最后,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对时装的造型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现代主义的风格,强调简约和功能性。
这种思潮也反映在时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开始尝试新的剪裁和设计技巧,使得时装更加简洁而富有几何感。
此外,人们对于对称性和比例的追求也体现在了时装的设计中,使得服装更加对称和平衡,展现出美的秩序和和谐。
总的来说,二、三十年代的艺术思潮对时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的设计理念、材质选择和造型风格使得时装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同时又展现了现代主义的简约和几何感。
这种影响不仅改变了时装的外观和风格,也为后来的时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2df8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f.png)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潮流,主要表现在建筑、家具、绘画、珠宝、服饰等领域。
它以自然、曲线和装饰性为特点,追求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反对机械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单调和机械感。
本文将从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使得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为代表的英国艺术家们开始反对工业化生产的大规模制造,追求手工艺术与自然之美的结合。
他们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反对工业社会中的机械化和标准化。
新艺术运动最早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随后传播到欧洲大陆,成为整个欧洲的艺术潮流。
在法国,新艺术运动被称为“艺术风格”(Art Nouveau),在德国被称为“青年风格”(Jugendstil),在奥地利被称为“分离派”(Secession)。
这些不同的名称反映了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1. 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追求自然与艺术的融合,强调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
艺术家们以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为灵感来源,创造出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2. 曲线与装饰性:新艺术运动强调线条的曲线和流动性,反对直线和对称。
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流畅的弧线、卷曲的植物纹饰和繁复的装饰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3. 综合性:新艺术运动追求艺术各个方向的综合,将建筑、绘画、家具、珠宝等多个领域融为一体。
艺术家们致力于创造出整体统一的艺术环境,打破了艺术与工艺品之间的界限。
4. 手工艺与精细工艺:新艺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和精细工艺的重要性。
艺术家们追求精雕细琢的效果,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的完美,使艺术品更加珍贵和独特。
5. 象征与精神:新艺术运动不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还注重作品所传递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
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7490e36ee06eff9aef80795.png)
2005年3月第2卷第1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ofArtCollege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Mar,2005V01.2No.1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的影响蔡光洁1,曾慧2(1.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8;2.辽宁省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3)摘要:19世纪末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次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装饰艺术运动,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在设计中讲究装饰的整体感,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风格。
这一时期的女装式样,从整体造型和图案、局部造型和紧身胸衣的设计方面,回应并充分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
而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则产生了使其从传统的繁复和约束之美向简洁而自然的现代美的转化,对20世纪女装的发展起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欧洲女装;整体造型;局部造型;紧身胸衣分类号:TS94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838(2005)01—0062—0.4服装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服装总会被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迹,反映着特定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
“在所有可见的社会文明形式中,服装可以说最为直接地反映了人的内心状态。
”[13正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一套从法国大革命到执政时期的时装式样图中发现了当时“时代的风气和美学”,因而建立了关于艺术美的两面性的理论,即“永恒的美”和“现时的美”。
服装和任何事物的进步发展一样,都有其对历史的承传性和现时的多样性的表现,在生存演化的轨迹中取其精华(可用性),去其糟粕(存在的不合理性)。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约20年的时间里,欧洲服装运动经历了历史和时势的又一次检验,成为了传统与现代交替的重要过渡时期。
如果说:“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12J,那么服装是和人类关系最紧密的设计艺术产物。
这一历史时期服装的改变,正是源于设计意识领域的革新,即“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对欧美服饰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欧美服饰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ac6e0e1551810a6f52486d1.png)
( col f r D s n Taj o t h i U i ri , i i 3 0 6 C i ) Sho o t ei , in nP le n n es y T n 0 10, hn A g i yc c v t a
A bsr ct Thi a ersu i s te h so c sg i c nc fte Ar uv u, p i t utte i a t ft e Ar No ea u o t a : s p p t d e h itr in f a e o h t No ea i i o n so h mp c so h t uv u p n h at o e ,lf t l e lh c nc pt i sye,a tsi o c pta au s o r p n a d e ritc c n e nd v e fEu o ea n Ame c ,a d a a y e he a i t t e l i n r a n n s s t r si syl l t c o a ng sr s o ie c a m ,u i o r nd plnt ten ,dr wi g i t h ien ulu e o r p a nd flyi tes n ln h r sng f we sa a spat r l a n n o te Or tc t r fEu o e na
维普资讯
第2 l卷 第 5期 天 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ANJ N OF TI I POLYTECHNI UNI C VERS TY I
新 艺 术 运 动 对 欧 美 服 饰 的 影 响
李 凌
( 津工 业大学 艺术设 计学院 , 津 306 ) 天 天 0 10
新艺术运动下欧洲女性服饰的变革
![新艺术运动下欧洲女性服饰的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aadb892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9.png)
新艺术运动下欧洲女性服饰的变革
郝康绮;王瑞荣
【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
【年(卷),期】2016(057)002
【摘要】文章介绍了新艺术运动背景下欧洲女性服饰的变革,指出其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风格变化,为当今女性服饰设计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郝康绮;王瑞荣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743
【相关文献】
1.新艺术运动与欧洲女装的现代形制 [J], 王健;曹建中
2.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的影响 [J], 蔡光洁;曾慧
3.欧洲新艺术运动对中国城市景观的影响 [J], 胡永胜
4.欧洲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现代性探索 [J], 赵勇;
5.观重庆三峡博物馆“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先锋”展 [J], 谢丽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新艺术运动
![5.新艺术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8d39cd089eb172dec63b714.png)
神圣家族教堂(the Sagrade Church)
四个圆柱形的尖塔高人云霄,塔身四周的棱状直线之间,开有 许多长方形和四方形的窟窿,远看像一座座神话中的古堡。尖 塔虽然保留着哥特式的韵味,但结构己简练得多。
每个塔尖上都有一个上围着球 形花冠的十字架。
神 圣 家 族 教 堂 局 部
神 圣 家 族 教 堂 局 部
对材料的选择也极富 想象,包括仿宝石、彩金、 搪瓷、不规则珍珠和半透 明角
René Lalique不愧是一位神奇的 魔术师,他善于捕捉精美与微妙 的细节,用以点缀自己心爱的珠 宝,并探寻如何将平凡的材料塑 造成灵性四溢的杰作。
(5)儒勒•舍雷-现代“招贴广告之父”
设计成就--图形、招贴
设计特征--罗可可线条、亮色块
罂 粟 花
鸢尾花
B.直线派 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 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维也纳分离派 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准确地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个风 格。这场运动在欧洲各国产生的背景虽然相似,但 所体现出的风格却是各不相同的。 这场运动从1895年左右的法国开始发展起来, 之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 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乃至俄罗 斯,也越过大西洋影响了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 的国际设计运动。 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 的重要阶段。
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 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 动的经典设计作品。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
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 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 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威力,预示着钢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c2efb619b6648d7c0c74601.png)
贝伦斯
• 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著名人士
• 青年风格虽只盛行一、二十年,但已左右当时建筑、 雕塑界的创作方向,名建筑艺术家如:维德(H. Van de Velde)、霍夫曼(J. Hoffmann)、黎门斯米得(R. Riemerschmid)、保罗(B. Paul)此种艺术亦影响当时之 文学,产生德国文学的青年风格,与新浪漫派文学同样主 张透过文艺的象徵和升华作用,表达理想化的人生,此类 作家如里尔克(Rilke)、霍夫曼斯塔尔(Hofmannsthal) 、乔治(George)、都森德(Dauthendey)等
新艺术运动
制作人:沈思卿 陈婷婷 韦巧遇 郝春晖 杨世平
新艺术运动的简介
•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 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 为“现代之家”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 所设计的产品。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 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 艺术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 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 产品和服饰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性质和表现不尽 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色。比如 他们通过艺术家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现代工 艺美术的语言,他们对反对传统的风格, 要以新的工艺美术形式表现出时代的特征 。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和所形 成的艺术特征更有相互一直的地方。
• 德国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出现的。它得名于1896 年在慕尼黑创刊的《青春》杂志。年轻的设计家埃克曼、 雕刻家奥布里斯特是其骨干。他们设计的缀锦、封面和各 种美丽的花卉图案,被广泛地应用。此外,凡.德.维尔德 和建筑家贝伦斯在柏林方面以抽象的青年风格设计绘画艺术已随著漆器、版画等手工艺品流传至欧洲,就花 草饰纹之形状与主题看,青年风格确实受到日本花绘画图案及中国花草画的 影响,其色调亦颇相似。然青年风格特别强调飘逸柔软之长线条,象徵著透 过草木与自然界的连系,追求生命的真谛,近似「释迦拈花」之意,这点与 青年运动(Jugendbewegung)想摆脱文明传统,向往自然追求新生命之用意 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服装变迁的因素分析
-----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的影响
摘要: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次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装饰艺术运动,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服装设计艺术与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欧洲女装更是如此,可以说,发生了堪称"革命化"的巨变,尤其是在其精彩的形式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
这一时期的女装式样, 从整体造型和图案、局部造型的设计方面,从古典式支柱的裙撑和令女人呼吸、行动困难的紧身胸衣等方面的设计改良,都充分回应并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风格。
而新艺术运动对欧洲女装则产生了使其从传统的繁复和约束之美向简洁而自然的现代美的转化,对20世纪女装的发展起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欧洲女装曲线风格直线风格整体造型局部造型紧身胸衣
服装的产生是人类进化和文明的结果,是为了满足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服装的形成和当时、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当代艺术思潮,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通过服装的穿着,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文化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等内在气质要素。
从原始社会中服装的自然差别,到后来人为制定的等级差别,这种将服装与社会地位、政治状况直接联系起来的现象,在我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
几千年来,服装已成为社会习惯、风俗和传统的一部分,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同样,每一次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都必然导致服装类型和式样上的变革。
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服装总会被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迹,反映着特定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大约20多年的时间里, 欧洲服装运动经历了历史和时势的又一次检验,成为了传统与现代交替的重要过渡时期。
新艺术运动是一座桥梁,凭借着这座桥梁,欧洲女装从古典走向现代,在新艺术运动的曲线与直线两种风格的影响下,欧洲女装从“功能随形”繁复约束的传统造型时代迈向了“形式追随功能”简洁自然的现代造型阶段,经历了堪称“革命化”的巨变,尤其是在其精彩的形式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
1新艺术运动的产生及特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领域出现了起源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BEAU),它是一次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当时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其主要特征是否定传统造型样式,倡导流动的装饰性曲线造型:S形、涡状、波状、藤蔓一样的非对称自由流畅的连续曲线,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有力,有的激荡多变,富有幻
想色彩,这种从大自然中寻求主题的新艺术,不仅反映于绘画、雕刻等纯艺术领域,而且广泛应用于或者说主要表现在当时的建筑、室内装饰、家具、照明器具、玻璃器皿、广告招贴、服装及服饰品等实用美术方面,其目标是打破过去的传统,创造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受新艺术流动曲线的造型样式影响,这个时期的女装外形从侧面看也是呈优美的S形,因此,把这一时期称作“S形时代”。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2新艺术运动前的女装
16世纪晚期,当时在欧洲,长统袜、手套、发网、手绢和扇子开始流行,男人们喜欢长及膝部的灯笼裤和长统袜;妇女们则喜欢穿上浆的胸前饰带,紧身胸衣,带鲸骨圈的钟形裙子。
贵族妇女则喜欢把围裙当装饰物,年纪较大的妇女和平民妇女则穿长大衣,大轮状皱领,圆顶帽,法国妇女却钟情那种长及脚面的宽大衣。
17世纪初,男人戴假发,女人穿拖裙成为时尚。
不久,喜欢时尚的女人们开始热衷于宽大的百褶裙。
而男人的假发也由直变曲,卷曲的长假发成国社交场所男人的必备之物。
同时,男人们还变得爱留八字胡,穿软领衣和皮制的短上衣。
长外套、帽子、佩剑和短裤成为过去。
17世纪后期的法国处于路易十四统治之下,成为欧洲的强国,各种时尚也在欧洲领先。
由于路易十四喜欢用卷曲的长假发,欧洲上层的绅士们便也喜欢卷曲长假发。
18世纪时期欧洲的流行服装又发生了变化,男子的时装样式是:梳辫、礼服长衣、背心、三角帽、胸前镶花边、天鹅绒短裤、鸭嘴鞋、手杖和佩剑;女子时装是:钟式裙、紧身胸衣、高跟鞋、卷云状花纹边饰、扇子、衣服镶有荷叶边以及脸上贴美人痣。
当时在舞厅,小步的交际舞流行起来。
不久,著名的燕尾服开始出现并得到绅士们的喜欢,开始流行起来。
于是,燕尾服配上一条围巾成为那个时期欧洲男子的时装。
1793年,时髦的法国人开始使用背带裤。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人们的思想束缚也越来越小,女子时装就是一个明显的反映。
那时,袒胸露背的服装成为女子时装。
19世纪中期,当时欧洲男子的时装是大礼帽、小礼服、长裤,节日和重要场合要穿燕尾服;女子的时装是:薄料浅色的钟式裙、露肩的低领上衣、饰有鹅绒带和鸵鸟毛的平顶大帽。
从19世纪以来,欧洲的时装中心就在法国。
到19世纪后半叶,法国女装经历了60年代鼎盛的克里诺林金字塔箍裙时代,逐渐转向了80年代流行的巴斯尔样式,其基本特征是女装重点强调一种后半部用铁丝、藤条、鲸须或鸟羽等做成撑架,使之后突的衬裙,外观裙裾后部拖地,装饰重心在于向后突起的臀部,表面装饰用了大量的各式皱褶、流苏和蝴蝶结,同当时上流社会流行的室内装饰一样繁复,层层堆砌,不同质地的面料相拼接,不同颜色的面料相组合。
使女性的臀部夸张到极限,而前面用紧身胸衣将胸高高托起,收紧腹部,强调:前挺后挠“的外形特征。
巴斯尔式样去掉了60年代盛行的巨大金字塔裙箍,将其缩小到局部的塑造之用,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其局部的装饰仍然繁复之极,并仍然是:蜂腰肥臀”式地束缚肉体、突出感官的服装古典式样。
不过在身体下半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