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概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缺点

五、明代的短篇小说

1.“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 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独立创 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小说一般称之为“拟话本”。 明代比较出色的拟话本小说有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和凌濛初创 作的“二拍”。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子等,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 少有才气,但科举不得志,清兵入关后,积极从事抗清宣传,后 忧愤而死。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 说集的总称。三部小说集每部40篇,一共120篇。 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也作了不同程度的 修改,有的是据其他资料创作而成,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 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二、明代中期诗文

1.前七子


弘治、正德年间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李梦阳(1472~1529),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何景明 (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河南信阳人。 在文学上,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 他们的复古过多地重视古人的法度格调,而不能学习到古人的精 神,一味以模拟剽窃为能,所以他们的成就也不大。

2.后七子



二、明代中期诗文

3.唐宋派




嘉靖年间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他们将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作 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因 此被称为“唐宋派”。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人称 震川先生,江苏昆山人。 他把生活琐事引入到“载道”的古文中 来,使古文与生活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 因此写出了一些十分清新的作品,其名 作如《先妣事略》、《项脊轩志》、 《寒花葬志》等。 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从而有 “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
三、晚明诗文

1.李贽




(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 福建泉州人。 在文学上,李贽提出了著名的“童 心说”,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不在 于字句、结构等形式上的追求,而 是出自作家的“童心”,即真心, 都是作家自然而然、不得不然创作 出来的。因此,“诗何必古选,文 何必先秦”。 基于对文学的理解,他打破传统的 偏见,大力推崇《西厢记》、《水 浒传》等通俗文学。 和他的文学观念一致,李贽的文学 作品也大多论点鲜明,立意奇特, 对于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散 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在思想方面,一是对农民起义采取敌视态度,体现了作者的阶级 偏见;二是“尊刘贬曹”倾向,表现了封建正统观念;三是孔明 借东风、关羽显圣、于吉等兴妖作法等故事充满了神怪迷信色彩。 在艺术方面:一是人物性格缺少发展。仿佛曹操生来就奸诈,孔 明生来就聪明。二是有些描写似嫌过分。鲁迅说“欲显刘备之长 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作品客观效果和作者本 来愿望有不一致的地方。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似为一种“说经”话本。 它虽然文字粗略、故事简单,但已经大致具备了《西游记》的框架, 书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已经取代了玄奘成为故事的主角。取经故 事在元代已经基本定型,相同题材的戏剧创作也已出现。

吴承恩《西游记》

3.孙悟空形象:


Baidu Nhomakorabea
4.艺术特色:

四、《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1.地位、作者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其书大约写成于万历前中期。 《金瓶梅》的作者据称是“兰陵笑笑生”,但其具体身份仍无法 确定。 《金瓶梅》的书名,乃是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 人的名字合成。故事开头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演化 开来,写潘金莲与西门庆皆未被武松杀死,西门庆遂纳潘金莲为 妾。接下来写西门庆的暴发暴亡以及金、瓶等妻妾间的争宠妒恨。 最后写西门庆死后,众妻妾“树倒猢狲散”的景象。 《金瓶梅》看来是写一家的日常琐事,但是通过西门庆的各种社 会关系,上至朝廷,下于奴婢,雅至士林,俗至市井,都予以描 写和暴露。作者充分暴露了明末封建统治系统的黑暗和腐朽。对 于以西门庆为代表的新兴商人,作者一方面予以无情的批判,揭 露其道德沦丧、欲壑难填;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表现其精明能干、 有胆有识的能力。然而西门庆却因为过度纵欲,过早地断送了自 己的生命和事业。在这里,作者对人性的弱点予以理性的剖析, 对于财的追求和色的贪爱,如果不加以节制,只能使人的精神扭 曲并进而毁灭人的肉体。

3.竟陵派

三、晚明诗文

4.晚明小品文




所谓小品文,一般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 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 小品文的兴起,标志着晚明时期人们的欣赏趣味从庄严古板的高 文大册转向轻俊灵巧而有情韵的小文小说。 晚明小品文的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率真直露,注重真情 实感。 其代表性的作者有公安三袁、张岱、王思任、祁彪佳等。 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发起组织了“复社”;与此同时, 松江陈子龙等人也创建了“几社”,与复社相呼应。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夏完淳的《别云间》、《狱中上母书》
嘉靖中期以后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王世贞 (1526~1590),字元美,江苏太仓人。 他们的复古主张基本承接了前七子的文学思想,认为“文自西京、 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与前七子相比,他们对于法度格调 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这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艺术进入了更贴近现实、面向人生的新阶段。 《金瓶梅》奠定了世情小说发展的基础。以后的世情小说主要有 两大流派,一派是以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来描摹世 态,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醒世姻缘传》、《红楼 梦》、《海上花列传》等;另一派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讥刺 的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如《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金瓶梅》最大的问题是其中充斥着大量赤裸裸的性描写,这不 免降低了小说的品味,影响了它的价值和流传。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诗文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传播系
一、明前期诗文


1.宋濂、刘基、高启 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们都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动乱,作品较 有现实内容。 2.台阁体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在文坛上占主导地位 。 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和翰林院,又称“馆阁”。 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一种文学 创作风格 台阁体诗文内容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之作, 题材上常是歌功颂德,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正典丽。 3.茶陵派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 他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这些主张对以后的前后七子有明显的影响。 茶陵派的主要成员,除李东阳外,还有谢铎、张泰、陆釴、 邵宝等人。

2.作者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罗贯中, 有人说是施耐庵,还有人说是二人共同完成的。现一 般称作者施耐庵,其生卒年、故里及生平事迹未可考 定。
二、《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3.成就与不足

思想内容方面:



第一,作品揭露了朝政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歌颂了农民起义英 雄的反抗斗争,形象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表现了农民 起义的必然性和正义性。 第二,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 第三,细致生动地描写了农民起义发展的过程。第四,写出了农民起 义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起义失败的深层原因。 第一,塑造了数十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第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表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第三,在情节安排上,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第四,小说的结构安排完整而富有变化。 第五,小说的语言明快洗炼、生动准确,而且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

2.故事内容


四、《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3.地位、影响

《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它标志着中 国长篇小说的巨大进步。

首先,小说的题材由历史、神话转向现实社会和人生; 其次,故事的主人公由英雄豪杰、帝王交相、神仙妖怪转变为日常生 活中的普通人物; 最后,小说所描写的内容也由朝代兴衰、英雄争霸的大事转向家庭生 活中的琐事。

5.明末文社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二节 明代小说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传播系
一、《三国志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

1.成书情况

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约 1315~1385),在民间传说和创作的基础上,参考陈寿 《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释等史料,结合生活经验, 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后经清人毛宗岗的修改 加工,封建思想虽然有所增加,但全书更加精炼紧凑, 这就是后来最为流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三国志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 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间的社会生 活,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描写了汉末、三 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艺术地再现了这 一时期的历史面貌。《三国志演义》基本思想倾向是 尊刘抑曹,宣扬“正统观念”。
三、晚明诗文

2.公安派(公安三袁)


三袁即袁宗道(字伯修,1560~1600)、袁宏道(字中郎, 1568~1610)、袁中道(字小修,1570~1630)兄弟三人。其中以 袁宏道最为著名。 公安派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 的文学,因此不存在古今贵贱问题,也反对模拟古人。 袁宏道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即强调真实表现作者的个性个 的思想情感,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和粉饰蹈袭。 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 。 他们看到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流于 浅俗轻率,因此他们虽然重视“真诗”、重视“性灵”,但他们 更重视向古人学习,钟、谭二人合作编选《诗归》,即是要“引 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境 界。

4.缺点


二、《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1.内容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整个 发展过程的长篇小说,也是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 作。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描 写了108名英雄好汉,各自经过种种曲折经历,被逼而 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反抗官府,最后接受朝 廷招安,并奉旨征剿田虎、王庆、方腊等农民起义军, 终至全军瓦解。

艺术方面:




不足:


全书艺术成就不平衡,水浒英雄上山之前,描写很精彩,但上山之后, 缺少动人的描写。 有些战争场面单调繁琐,招安后有的情节不够真实,书中有一些迷信 和神秘色彩的渲染。
三、《西游记》与神魔小说

1.成书经过

《大唐西域记》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为求佛法,不顾禁令,偷越国境,前 往天竺,历时17载,取回大小乘经论律657部。归国后,玄奘奉诏口 述所见,由门徒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各国的历史人 情、宗教信仰、地理资源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后来他的门徒撰写《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神化玄奘、弘 扬佛法,在描绘他克服艰难一意西行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
三、《西游记》与神魔小说

2.作者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 江苏淮安)人。
通过孙悟空的形象,《西游记》作者肯定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 自我价值的认识。尤其是通过与唐僧、猪八戒的对比,歌颂了有 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 张,突破时空、生死、神人的局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 奇幻的境界。在小说中,神魔形象也具有与人类似的性格感情, 因此也往往能够给人以真实、亲切的感觉。《西游记》的另一特 点就是能够“以戏言寓诸幻笔”,使全书充满了喜剧色彩和诙谐 气氛。

2.内容与倾向

一、《三国志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

3.艺术成就



首先它取材于历史,但不完全拘囿于史实,不是历史实录。有所 虚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其次《三国演义》在语言运用上,吸收了我国古代文言文的精华, 尤其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史传文学语言成就,并加以适当通俗化, 使之“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收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具有 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的特点。 清初毛宗岗曾假托金圣叹的话,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